诸葛亮北伐

諸葛亮針對魏國的一系列軍事活動

诸葛亮北伐,又称“武侯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执政期间于228年至234年间发动对曹魏的战争,共五次,最终维持汉魏在汉中对峙的格局。

诸葛亮北伐
北伐曹魏的一部分

清朝描述渭水之战的画作
日期228年(蜀汉建兴六年)春天-234年(建兴十二年)8月
地点
结果 蜀汉取得武都阴平两郡,但没有实现攻取关中陇西和旧都长安的战略目标。
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后,曹叡在国内大兴土木,虚耗了曹魏国力,因司马懿抵御诸葛亮有功,在曹魏的地位逐渐上升,为后来的魏晋易代埋下了伏笔。
参战方
蜀汉
鲜卑
曹魏
指挥官与领导者
蜀汉后主刘禅
诸葛亮病逝
马谡 处决
马岱
魏延
王平
姜维
魏明帝曹叡
曹真病逝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
郭淮
张郃 
兵力
约60000 约100000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
三国时期各国势力图

总括而言,北伐取得局部胜利,蜀汉军夺得武都阴平二郡,使得魏军损兵折将且处于下风,并对曹魏经济造成颇大打击。但因粮草问题,蜀汉始终未能攻取关中陇西长安等战略目标;魏军曾试图发动反击战,但遭汉军击败。最后蜀汉军主帅、丞相诸葛亮于北伐期间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此后汉魏维持长期对峙,直至253年费祎遇刺身故之后,姜维加大了其领军的北伐攻势。

两国形势

编辑

222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夷陵之战中被东吴打败,既无法夺回荆州三郡,亦令蜀汉国力大减。

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回复,同时派出陈震邓芝与东吴重新修好。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乱事,提供北伐所需要的物资。遂于226年将大军进驻汉中,以大将魏延为督前部,并开始训练士兵,筹备北伐曹魏

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当时魏朝有议论,可乘诸葛亮在汉中,一举出兵讨伐他们,魏明帝亦有意,但孙资认为汉中南郑险阻,又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费力广大,于是提出分命大将据诸要险,魏国力最强大,蜀、吴终必自降,于是明帝暂缓出兵。但这没有影响诸葛亮北伐决心,于227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而刘禅亦向诸葛亮下诏出师,开始实行北伐。

战争过程

编辑

第一次北伐

编辑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蜀汉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镇北将军魏延提出效仿韩信分兵之事,袭取潼关(《魏略》作“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不从;魏延在之后的北伐中都提过此建议,均被诸葛亮认为过于冒进而制止。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军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势,以吸引魏军,汉军行动成效,在洛阳曹叡派出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各军,前往防御赵云等人;于是诸葛亮则亲率主力向祁山进攻。

由于当时刘备已经逝世四年多,加上蜀汉数年专注平定西南,没有动静,令曹魏没有防备蜀汉,在曹叡后来班告中亦有提及:“先移风于礼乐,次讲武于农隙,置亮画外,未以为虞。”现在听到诸葛亮北出祁山,朝野都甚为恐惧,陇加更甚,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魏,响应汉军[1]马遵等当地太守各弃郡东走[2][3]。于是诸葛亮包围祁山,准备打下作为北伐前哨。曹魏群臣未能做出对策,曹叡冷静道:“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便亲自到长安坐镇。

魏军到来,当时诸葛亮不用宿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派参军马谡领副将牙门将裨将军王平街亭防御张郃,另派高翔屯兵列柳城;另一方面,南安郡人带著汉军攻打陇西,当地太守游楚与吏民策划,先作坚守,若汉军真能攻下西来的魏援则投降也不迟,他于是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阵,自己向来到的汉军说:“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汉军于是退去。

而到达街亭的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举措烦扰,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不在当道之处下寨,反而舍水上山设阵。当张郃到来,他先将汉军包围在山上,又切断水源,再督军大举进攻,汉军大败,马谡逃走,众军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领著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汉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4]。街亭失守,驻屯在列柳城的高翔所部又被魏雍州刺史郭淮攻破,汉军失掉有利形势,诸葛亮惟有将西县千多户带至汉中,班师撤退,至于陇西游楚等亦因此成功固守,原本有意投降的祁山守将高刚也没有投降。而赵云、邓芝的疑兵亦在箕谷无法抵御曹真的主力军,赵云便收集士卒倚势固守,将栈道烧毁,所以没有太大的损失。

回到汉中,诸葛亮把临阵逃脱、弃士兵于不顾的马谡收狱,为严守军令,便斩杀马谡、张休李盛,夺取黄袭等人之兵,王平则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诸葛亮亦上书自我检讨,并自贬三等,刘禅接纳,但仍以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赵云亦自请贬为镇军将军,但诸葛亮赞赏他守卫之功。后来,有人曾劝诸葛亮再北伐,但诸葛亮认为要更训练士卒,令他们忘了失败之事,才可再行。曹魏左将军张郃在汉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大都督曹真认为汉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斜谷道又被赵云所部军烧毁和大水冲蚀,判断下次敌军多半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馀人屯兵陈仓[5]

第二次北伐

编辑

因曹魏大司马曹休石亭被东吴大都督陆逊打败,诸葛亮得知后趁机再次率军北上,一是料想到关中空虚,二是为东吴减轻曹军的压力。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天,诸葛亮复出兵散关,不过郝昭已筑陈仓城防备,诸葛亮曾派郝昭同乡靳详于城外数次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拒绝。诸葛亮便率军包围陈仓。汉军没有以大军进攻,而是先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云梯,当云梯燃烧时,梯上的人便被烧伤,又以绳绑著石磨,掉下城墙,压毁冲车。诸葛亮便转用井阑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护士兵用土填平护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于是建起内墙,令井阑失效。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双方激战二十馀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曜等率军来救,曹叡又派张郃攻诸葛亮,但张郃军未到,诸葛亮已经因粮尽而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成功击杀上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6]

第三次北伐

编辑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两郡,魏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向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汉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之后,诸葛亮安抚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升诸葛亮回任丞相。至冬天,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二城,加强汉中防守。

230年六月,曹魏想反客为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曹叡认为可行,本来曹真想从斜谷南入,但司空领尚书令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张郃则由斜谷辅攻;大将军司马懿率军由西城进发顺汉水而上,与曹真军会师;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等从陇右武威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汉中太守魏延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又要求骠骑将军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成功阻断魏军攻势。又派镇北将军魏延、关中都督吴懿率军西入羌地,反攻郭淮、费曜等军。

起初,魏军前锋偏将军夏侯霸先大军一步,进至兴势,在曲折的谷中下营被当地百姓看到、通报汉军攻击,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期间遇到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一个月才走一半路程。在朝中,司徒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都上疏劝曹叡撤军,至九月,曹真受诏而回,而魏延、吴懿亦成功在阳谿大破郭淮、费曜,最终汉军在逆袭下大破魏军。

第四次北伐

编辑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汉军。因曹魏大司马曹真病重,曹叡改派大将军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兼建威将军郭淮等人抵抗。司马懿先派费曜、戴凌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解救祁山。张郃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己方战斗力不如蜀汉军,若分军容易遭到诸葛亮各个击破,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

诸葛亮知道后留下讨寇将军王平守南围,同时他继续派军攻打祁山,并分兵前去迎战司马懿。诸葛亮在上邽打败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魏军的麦粮,与司马懿军在上邽之东遇上,司马懿紧追诸葛亮,却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便回军卤城。张郃认为汉军从远来攻,不如出示活路,他们迟早都会退兵,劝司马懿不要用大军围城,这反而会令敌人坚守,攻不下还会大失民望。但司马懿不接纳,出军围卤城,但却登山掘营,只围不攻,不与汉军战斗。

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五月辛巳日(6月27日)[7],在众将的一再要求下,司马懿只好派张郃攻击南围的王平,自己从中路进逼蜀军主力。王平坚守南围,击退张郃部的进攻,粉碎张郃部袭扰诸葛亮后路的图谋。与此同时,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与司马懿部作战,大破魏军,魏军大败,被斩首三千精锐,《汉晋春秋》称汉军缴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8],司马懿仅能退保大营。《晋书》的记载与《汉晋春秋》矛盾,声称魏军在追击战中大胜,斩俘万计。但是《晋书》回避了张郃之死,而且事后诸葛亮没有像第一次北伐失利后那样自贬,因而《晋书》的此处记载可信度较低。之后司马懿不再出战,两军变为消耗战。蜀汉一方的李严因遇上大雨无法如期运粮,便派狐笃(马忠)、成籓示意诸葛亮撤军。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惟有引军退回,而司马懿军亦已粮尽。

张郃认为不应追击未被打败的蜀军,但司马懿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推进,结果在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无当飞军射中右膝,伤重而死[9]。诸葛亮回师后得知李严试图卸责,想杀岑述作掩饰,又欺骗刘禅称撤军是诱敌的策略,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手书做比对,李严亦无话可说,被贬为庶人。

第五次北伐

编辑
 
两国在渭河两岸对峙

诸葛亮在三年里,劝农讲武,以木牛流马运米粮到斜谷口集积,又住在斜谷邸阁,与民休息,准备再次北伐[10]。终于在234年二月,汉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孙权答应进攻合肥四月,汉军到达郿县,大军暂驻渭水南岸,司马懿立即从渭水北岸渡河,背水防守,诸葛亮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下扎营寨。

魏将郭淮认为汉军必会争夺渭水北岸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汉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诸葛亮明白运粮的问题,开始在渭水边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

渭水呈东西走向,有一条呈南北走向并向北流入渭水的武功水成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争夺的焦点。五丈原位于武功水之西,诸葛亮派遣孟琰占据武功水东岸。司马懿曾于武功水涨水之时试图偷袭武功水东的孟琰所部,但遭诸葛亮搭浮桥以弩兵击退[11]

魏、汉两军相峙百多日,其后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叡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诸葛亮明白“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只是做样而已。

之后诸葛亮派下战使到司马懿军,司马懿只使问诸葛亮寝、食和工作是否劳累,没有提及军事,使说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烦,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如此活不了多久。果然到了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以后国家大计和继承人问题。《三国志》载诸葛亮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长史杨仪司马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姜维负责断后。《魏略》载为诸葛亮命前军师魏延摄行己事,由魏延负责指挥负责秘密退兵与密持丧之事。(《裴注三国志》作者裴松之认为。称《魏略》所述为“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12]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汉军诸将等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杨仪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得到百姓通知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赶紧撤退,不敢追赶。[13][14]于是汉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15][16]

影响

编辑
 
五丈原诸葛亮庙

诸葛亮积劳成疾,终于五丈原病殁。诸葛亮的逝世,对蜀汉是巨大打击。诸葛亮逝世之后,政治上有蒋琬、费祎、董允等为继,政治仍算清明,使蜀汉仍保三十年国祚。但后主刘禅只求偏安,对于北伐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虽有姜维北伐,但姜维的北伐反导致蜀汉国内压力大增,并使朝廷大臣不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三国志》载诸葛亮临终决定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统领各军撤退,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然而前军师魏延不同意撤军,加之魏延与杨仪积怨甚久,致使双方发生争斗,最后魏延失败,在逃回汉中的途中被平北将军马岱所杀。《魏略》则载诸葛亮患病,命魏延等人受领遗命密不发丧,并令魏延行己事。杨仪害怕魏延在得势后将不利自己,于是散布魏延造反的流言,起兵追而杀之。蜀汉因此折损一大将。

曹魏方面,魏明帝打败诸葛亮后,在失去西南威胁后便无心政事,大臣杨阜高堂隆等对此一再劝练,明帝虽多未采纳,但也颇有气度的不因此问罪。主帅司马懿因长期抗敌有功,在曹魏的名望与地位逐渐上升,以致十多年后,发生高平陵之变,司马氏代曹氏掌权。

评价

编辑
 
《隆中对》里原本的出兵计划

成败原因

编辑

诸葛亮多次北伐,虽取得部分胜利,并未取得关键性的成果,最终实际上北伐以失败告终。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汉魏两国综合国力差距甚大,魏国早已统一北方,国力强盛。比较在楚汉战争时成功的韩信北伐而言,西汉吕后二年(西元前186年)发生的武都大地震完全改变汉水的水道走向,使得诸葛亮无法与韩信暗渡陈仓一样由水路运粮,被迫采用难走的山路,使得蜀汉军队的补给一直困难。虽在第四次北伐有木牛流马等机械工具的辅助,然而第四次北伐时因为李严运粮被大雨阻碍退回。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采用屯田策略,试图与魏军打持久战,然而诸葛亮健康状况恶化,积劳成疾而去世。
  2. 蜀汉樊城之战失去荆州之故,期间诸葛亮虽意图以上庸作为实施隆中对的第二条可能路线,惜孟达未能起事即为司马懿所败。孙权只求偏安及割据江东,不愿对魏用兵,同时在夷陵之战后,蜀吴始终存在介蒂,即使在东线对曹魏的攻击,在正面战场也难以给曹魏造成压力。
  3. 曹操、曹丕两代经营后,魏国国力有所提升,明帝曹叡亦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任用司马懿、曹真、郭淮等人与蜀汉军作战,采取得当的坚守战略。在与诸葛亮正面作战遭到大败后,明帝深知魏军在正面战场与蜀汉军队直接交战将会处于下风,一直避免与蜀汉军队正面作战,而采用深沟高垒与蜀汉军队打消耗战。(但是消耗较大的是魏国国力,惟总体而言魏有强大补给及支援,使其始终能够阻止蜀汉的进攻。)

北伐虽未能成功,然诸葛亮所率领的汉军在以少攻多的形势下却基本上皆具有主动权,更让魏明帝曹叡遭讥笑畏蜀如畏虎。诸葛亮治军甚严、信赏必罚,对打造兵器亦严格要求,可谓治军有素。北伐期间,诸葛亮更培养、提拔不少人才,将领如姜维王平邓芝马忠等,文政如杨仪蒋琬董允费祎等,多是于北伐期间逐步培养而成。(杨仪未等蒋琬军至,便自引军诛杀大将魏延,《魏略》载为杨仪造谣魏延欲北附魏国。此举动就受蒋琬质疑。后更遭费祎揭发杨仪投敌之言,被贬为庶人、自害而亡。其馀人等则皆续获重任。)

诸葛亮独揽大权后更确保北伐攻势,但国力并不因此衰退。反而国政日渐清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相反魏国在曹叡为帝时却产生大量财政亏空。(晋书记载“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这在长期消耗的战争中实属罕见,多归功于诸葛亮重视蜀汉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17][18]注重民生产业,其中蜀锦更是兼具文化与经济价值的产物,另有发展蜀盐、天然气等。[19]

历代评价

编辑
 
祁山伐魏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表面上写的是“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认为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诸葛亮应变不足。陈寿以魏为正统,避免直接把诸葛亮和司马懿直接对比(可以从诸葛亮传结尾的“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惶恐语气看出)。然而实际上旁敲侧击的用司马懿的“天下奇才”和“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天命”所致。(若陈寿真的确信应变将略为主要原因,则不必论述“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同时代东吴张俨《默记》评价为“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他认为诸葛亮若非过早去世,其北伐将获得成果。

后世大多数人均对诸葛亮北伐持惋惜态度。杜甫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即出于此。唐诗中有大量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名句,如罗隐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李商隐的“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等,皆为诸葛亮的失败感到惋惜。这种观点在《三国演义》里也大量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民间对诸葛亮北伐的普遍看法。

部分史学家认为诸葛亮北伐是违背天命的作法,司马光论述说“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不顺应天命,自然不会成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诸葛亮北伐称为入寇,与北宋与西晋的建国手段类似。然而这个观点在当时已经受到相当大的争议。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助手刘恕曾经质问司马光,“然汉昭烈窜巴蜀,似晋元。吴大帝兴于江表,似后魏。若谓中国有主,蜀不得绍汉为伪,则东晋非中国也;吴介立无所承为伪,则后魏无所承也。南北朝书某主而不名,魏何以得名吴蜀之主乎?”[20]

此外,诸葛亮不用魏延“计出子午谷”(《三国志》:“异道会师潼关”)也引发千古争论。

后世影响

编辑

诸葛亮北伐亦使得诸葛亮所改造的八阵图名扬天下,杜甫有“名成八阵图”一句予以赞扬。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从此被兵家广泛认知。诸葛亮的八阵使得蜀汉的步兵能在正面战场对抗曹魏的骑兵部队甚至取得较大优势。司马懿在与蜀汉军队的多次交锋中,深知诸葛亮所用八阵与用兵之法的威力,有“天下奇才”之评论。在魏灭蜀后,根据晋书多处记载,司马昭令军队学习诸葛亮的八阵与用兵之法(晋书职官志有“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记载),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参见马隆)。八阵图从此在中国军事界流传开来,后世李靖等人亦从中取得大量灵感创立六花阵。

重要参战人物

编辑
  • 曹魏
    • 曹叡(魏明帝,第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统帅)
      • 曹真(第一次、二次大都督,第三次北伐后病逝)
      • 夏侯楙(安西将军,都督关中,第一次北伐后被召回洛阳)
        • 马遵(天水太守,第一次北伐后逃亡。)
        • 上官子修(第一次北伐降蜀汉)
        • 上官显(第一次北伐降蜀汉)
        • 上官胜(第一次北伐降蜀汉)
        • 杨条(第一次北伐降蜀,后为曹真所平定)
        • 游楚(第一次北伐死守,直到张郃来援,战后论功行赏,进封列侯)
      • 郝昭(第二次重要将领,第二次北伐后病逝)
        • 王生(第二次次要将领,郝昭副将)
        • 王双(第二次北伐战死)
      • 郭淮(第三次大都督,第四次、五次北伐重要将领)
        • 鲁芝(受到郭淮提拔,协助镇守雍凉)
      • 司马懿(第三次北伐后代替曹真,反攻重要将领及第四、五次大都督)
        • 杜袭(第四次北伐后病死)
        • 张郃(第一次北伐主将,第四次北伐战死)
        • 辛毗(第五次北伐后病逝)
        • 费曜(一作费耀、一作费瑶)
        • 贾栩(一作贾嗣)
        • 魏平
        • 戴凌(一作戴陵)
        • 薛悌(督军)
      • 秦朗(征蜀护军)

民间艺术

编辑

三国演义

编辑

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第一次、第四次)。

韩德韩瑛韩瑶韩琼韩琪董禧薛则崔谅杨陵彻里吉雅丹越吉韩祯等人皆为虚构人物。

曹遵朱赞张虎乐𬘭关兴张苞等人并未参与此役。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2. ^ 《魏略》: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吏民骚动。天水、南安太守各弃郡东下。
  3. ^ 《三国志·姜维传》: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4. ^ 《三国志·诸葛亮传》: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5. ^ 《三国志·曹真传》: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6.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7. ^ 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sinocal.sinica.edu.tw.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8. ^ 官渡之战时,根据曹操“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的记载,袁绍十万余人仅有一万带甲之士。由此推断魏军伤亡至少万余人。
  9. ^ 《三国志》: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10. ^ 《三国志》: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11. ^ 《水经注》卷18: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馀。”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是以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12. ^ 《裴注三国志/蜀书十》: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
  13. ^ 《晋书》: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14. ^ 《三国志》: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15. ^ 《裴注三国志》引《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16. ^ 《资治通鉴/卷072》: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17. ^ 《读史方舆纪要》:大诸葛堰在城南十五里。其东有东岳堰及小诸葛堰,皆有灌溉之利。
  18. ^ 《水经注‧卷三十三》:西逾金堤者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19. ^ 《博物志》:临邛有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在县南百里。昔时有竹木投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势,以盆著井,煮盐得盐。后以烛火投井中,即灭。迄今不覆也。
  20. ^ 通鉴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