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年表 (1940年)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以下是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年表

1日:一萬日軍在中國山西東部發動反擊,以援助幾被包圍的日軍第36師[1]
2日:蘇聯進攻芬蘭受挫,蘇軍大量坦克被毀。
7日:英國實行基本食品配給制[2]
據報,蘇奧穆斯薩爾米戰役芬蘭獲勝,殲滅蘇軍一整個師,繳獲大量軍車。
7日: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將軍獲蘇聯對芬軍隊指揮權[1]
10日:梅赫倫事件發生,一架攜帶有黃色方案的德國飛機墜毀於中立國比利時
16日:截獲文件表明希特勒計劃入侵斯堪的納維亞,並將對法國和低地國家的入侵行動推遲至春季,因春季天氣更有利於入侵。
17日:蘇聯重又進攻芬蘭,以猛烈空襲作為報復。
20日:4時15分,德國U-44潛艇在葡萄牙海域以魚雷擊沉希臘汽船Ekatontarchos Dracoulis,致6人死亡。此前6小時U-44一直在搜尋Ekatontarchos Dracoulis的位置[1]
21日:一艘U型潛艇擊沉英國陛下之艦「埃克斯茅斯」號驅逐艦,135名船員全部遇難。
24日:赫爾曼·戈林指定萊因哈德·海德里希解決「猶太人問題」。
27日:德國制定入侵丹麥和挪威的最終計劃。
 
1940年1月12日,芬蘭滑雪部隊在芬蘭北部
1日:日本國會公布預算,軍事開支過半,創歷史新高。
5日:英國和法國預料到德國的占領,決定干預挪威,以援助芬蘭的名義斷絕鐵礦石貿易。計劃定於3月20日左右執行。
9日:埃里希·馮·曼施坦因被任命為德國第38裝甲軍指揮官,不再參與策劃對法國的入侵。
10日:蘇聯同意在新貿易條約中向德國提供糧食和原材料。
14日:英國政府要求志願軍赴芬蘭戰鬥。
15日:蘇軍攻陷芬蘭重要防禦點蘇馬,突破曼納海姆防線
15日:希特勒下令進行無限制潛艇戰
16日:英國陛下之艦「哥薩克」號驅逐艦在中立挪威領海從德國「阿爾特馬克」號運輸艦強行帶走303名英國戰俘,引發阿爾特馬克號事件
17日:芬蘭繼續從曼納海姆防線撤退。
曼施坦因向希特勒提出經由阿登森林入侵法國的計劃。
21日: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將軍被任命指揮不久後對挪威的入侵。
1日:希特勒指導部下入侵丹麥和挪威。
3日:蘇聯開始進攻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
5日:芬蘭告知蘇聯,同意其停戰條件。次日,芬蘭大使赴莫斯科就和約進行談判。
11日:英國開始實行肉類配給制[2]
12日:芬蘭經過105天戰鬥後於莫斯科與蘇聯簽訂和約,被迫放棄重要領土換取和平。
16日:德國空襲斯卡帕灣,二戰期間首次造成英國人員傷亡。
18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奧地利邊境布倫納山口會晤[2]。希特勒認為意大利將在適當時機參戰,墨索里尼表示同意。
20日:愛德華·達拉第辭任法國總理。
21日:保羅·雷諾就任法國總理。
28日:英法達成正式協議,雙方均不會單獨與德國尋求媾和。
29日:蘇聯想要更多領土。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蘇聯最高蘇維埃提及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問題。
30日:日本在中國南京建立汪精衛傀儡政權。
30日:英國進行秘密偵察飛行,採用西德尼·柯頓英語Sidney Cotton開創的高空高速立體攝像技術,對蘇聯境內目標區域拍照,為「派克行動」做準備。
4月:卡廷大屠殺發生,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屠殺22000名波蘭官員和警察等。
3日:國防協調部長英語Minister for Co-ordination of Defence恩爾·查特菲爾德英語Ernle Chatfield, 1st Baron Chatfield的部級地位為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的部長級國防委員會所取代。
9日:德軍從挪威數個港口登陸,拿下奧斯陸德國入侵丹麥,6小時後丹麥投降。
10日:德國成立挪威政府,由德國前國防部長維德孔·吉斯林領導。
11日:發生第一次納爾維克戰役,英國驅逐艦和飛機突襲德國海軍獲勝。
12日:英軍占領丹麥法羅群島
13日:發生第二次納爾維克戰役,英軍再次獲勝。
14日:英法軍隊開始登陸挪威特隆赫姆北部的納姆索斯
15日:英軍登陸挪威納爾維克附近的哈爾斯塔
16日:更多英軍登陸挪威,特隆赫姆南部和北部尤甚;對特隆赫姆的爭奪持續到22日。
27日:英國開始從挪威中部、特隆赫姆北部和南部撤軍。
 
1940年5月,同盟國和軸心國勢力
 
1940年5月中旬,德國閃電戰攻勢
 
1940年5月中旬,英國入侵冰島地圖
1日:盟軍開始撤離挪威港口;撤離工作將持續到6月。
5日:挪威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2]
8日:內維爾·張伯倫首相在英國下議院挪威辯論英語Norway Debate中險勝。
9日:英國徵兵年齡限制擴大至36歲。 
10日:德國入侵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和荷蘭;內維爾·張伯倫辭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英國入侵冰島。
比利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丘吉爾被要求組建一個戰時聯合政府[2]
德國開始大規模進攻西方戰線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和法國。德國空降部隊拿下埃本-埃美爾要塞
10日:海牙戰役荷蘭迅速擊敗侵略者,傘兵進攻有史以來首次失敗。
11日:盧森堡淪陷。
丘吉爾向居於荷蘭的德國前皇帝威廉二世提供英國政治庇護,被拒絕。
12日:比利時炸毀默茲河所有橋梁,以阻止德軍前進。
12日:阿尼戰役在比利時爆發。
13日:荷蘭流亡政府荷蘭語Londens kabinet倫敦成立。 
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的裝甲兵團攻破法國色當
威廉明娜逃往英國尋求庇護。
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鮮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演講。
13日:赫雷伯山戰役荷蘭語Slag om de Grebbeberg,荷蘭戰敗於德國。
14日:新任戰爭部長安東尼·艾登宣布成立英國國土警衛隊英語Home Guard (United Kingdom),主要由老人和退休人員組成。
丘吉爾向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和加拿大請求援助。公布了包括工黨自由黨保守黨黨員在內的新英國聯合政府的綱要。
14日:荷蘭堤防戰役荷蘭擊敗德國。
14日:鹿特丹轟炸促成德國在鹿特丹戰役荷蘭語Strijd om de Maasbruggen in Rotterdam的勝利,同時造成巨大破壞,大量平民死亡。
荷蘭決定投降,唯澤蘭省除外。
15日:荷軍投降[2]。 
為報復德軍對鹿特丹的轟炸,英國進行了二戰期間首次大規模戰略轟炸,襲擊了蓋爾森基興。隨後幾天又轟炸了漢堡不來梅科隆埃森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漢諾威
德軍越過默茲河[2]
16日:丘吉爾造訪巴黎,聽聞法國戰爭幾近結束。
16日:比利時軍撤退,比利時政府遷往法國波爾多。後又遷至倫敦[3]
17日:德軍進駐布魯塞爾,拿下安特衛普
保羅·雷諾和84歲一戰英雄菲利普·貝當組建新法國政府。
18日:馬克西姆·魏剛取代毛利斯·甘莫林成為法國武裝部隊指揮官[2]
安特衛普淪陷。
18日:德國贏得澤蘭省之戰荷蘭語Strijd in Zeeland
19日:法國亞眠遭德軍圍困;阿拉斯埃爾溫·隆美爾部隊圍困;另有德軍到達濱海努瓦耶勒
19日:英國完全入侵冰島。
20日: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的裝甲兵團拿下阿布維勒,威脅到該地區的同盟國軍。
23日:戰前英國法西斯領導人奧斯瓦爾德·莫斯利入獄;他和妻子將在獄中度過餘生。 
24日:英國最終決定停止在挪威的行動。
25日:同盟國軍撤至敦刻爾克[2]。希特勒下令德軍停止向同盟國軍灘頭推進,允許赫爾曼·戈林用空軍展開進攻。英國皇家空軍守住灘頭。
納粹德國空軍對英格蘭零星轟炸。
濱海布洛涅向德軍投降。
25日:蘇聯準備完全接管波羅的海國家。 蘇聯政府指責立陶宛綁架蘇聯士兵。
25-28日:86名比利時平民在芬克特村被德軍殺害。
26日:「A4」號巡邏艦到達普利茅斯,將最後40噸國家黃金儲備運出比利時。
26日:加來向德軍投降。
敦克爾克大撤退開始,同盟國軍需要從敦刻爾克撤出34萬人。這一行動將在納粹德國空軍猛烈轟炸下持續到6月3日。
28日:比利時向德國投降;利奧波德三世投降並被拘留。
30日:英國內閣會議,儘管E·F·L·伍德和張伯倫反駁有力,丘吉爾仍然贏得投票,繼續作戰。
31日:日軍猛烈轟炸長江上游國民政府首都重慶。  
3日:敦克爾克大撤退最後一天,224,686英軍和121,445法軍和比利時軍全部撤離完畢。
德軍轟炸巴黎
4日:溫斯頓·丘吉爾向下議院發表「我們誓不投降」演講。
7日:德國格奈森瑙號戰艦沙恩霍斯特號戰艦在挪威海域擊沉陛下之艦「光榮」號航空母艦和兩艘驅逐艦;英國艦隻無空中掩護。
9日:蘇聯紅軍拉脫維亞邊境挑起衝突。
10日:意大利向法國和英國宣戰。挪威投降。哈康七世及其政府三天前已撤至英國。
11日:法國政府遷至圖爾。馬耳他戰役爆發。
12日:第51高地師一萬多英軍在索姆河畔聖瓦萊里被俘。
13日:德軍占領巴黎;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2]
14日:駐紮於土倫法國海軍利古里亞海岸的意大利目標發動進攻作戰。
蘇聯波羅的海艦隊波羅的海國家實行全面軍事封鎖。波羅的海沿線蘇軍已預備在波羅的海國家組織共產主義政變。蘇聯轟炸機擊落一架自塔林飛往赫爾辛基的「卡勒瓦」號芬蘭客機,機上載有美國駐塔林、里加和赫爾辛基公使館的三個外交郵袋。
15日:蘇聯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限八小時投降。安塔納斯·斯梅托納總統逃離立陶宛,因此不可能以合法方式接替政權。蘇軍進駐立陶宛,攻擊拉脫維亞邊防軍。
英軍開始從法國西部港口撤離,稱「艾莉爾行動英語Operation Ariel」。
16日:保羅·雷諾辭任法國總理,菲利普·貝當就任法國總理。
法國La Curieuse單桅縱帆船迫使意Provano號潛艇浮出水面,後將其撞沉。
蘇聯向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發出投降的最後通牒。
17日:蘭開斯特里亞號班輪在聖納澤爾海域沉沒。此次事件是英國最嚴重的一次海難,至少有3000人喪生。
蘇軍進駐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
18日:夏爾·戴高樂將軍成立法國流亡政府「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被蘇聯占領
20日:法國向意大利尋求停戰[4]
21日:法德兩國停戰談判在貢比涅舉行。
義大利入侵法國期間,兩意軍單位進入法國。
21日:法國「洛林」號戰艦向意屬利比亞巴蒂亞阿拉伯語البردية港口開火。在法國對意大利最後的幾次行動中,法國海軍飛機攻擊意大利本土塔蘭托里窩那
21日:波羅的海國家發生由蘇聯領導的政變,僅塔林進行了軍事抵抗,造成愛沙尼亞2人死亡,蘇聯10人死亡。
22日:法德兩國簽署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
24日:法意兩國簽署停戰條約。
25日:1時35分,法國正式向德國投降。
艾莉爾行動最後一次大規模撤離;191,870名盟軍士兵、飛行員和一些平民逃離法國。
26日: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羅馬尼亞租讓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兩地。
27日:羅馬尼亞提議談判。莫洛托夫回復稱不給租地便打仗。蘇聯向羅馬尼亞發出新的最後通牒。
28日:英國承認戴高樂將軍為自由法國領導人。
意屬利比亞總司令伊塔洛·巴爾博元帥在利比亞圖卜魯格被己方防空炮火意外擊斃。
28日:蘇聯紅軍占領比薩拉比亞及北布科維納。
28日:納粹德國空軍轟炸英國海峽群島。德國不知其為非軍事區。根西有33人死亡,67人受傷;澤西有9人死亡,多人受傷。
28日:軸心國和同盟國護衛艦在克里特西南發生衝突。
30日:德國入侵海峽群島。
1日:德軍完全占領海峽群島
1日:法國政府遷至維希,稱維希法國
1日: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接替巴爾博職位。
2日:希特勒下令制定入侵英國的計劃,代號海獅作戰
2日:奧爾德尼島向德國投降。
2日:布萊頓海灘關閉,布下地雷和鐵絲網等。
3日:納粹德國空軍首次轟炸加的夫
3日:英軍擔心法國海軍落入德國人手,發動凱比爾港海戰
4日:法軍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潰;維希法國與英國斷絕外交關係以示抗議。在亞歷山大港,法國同意解除「洛林」號戰艦及數艘小型船隻武裝。
愛德華八世被任命為巴哈馬總督。
4日:薩克島向德國投降。德國已控制英國所有海峽群島
4日:德國新聞局公布法國淪陷期間獲得的派克行動英語Operation Pike文件摘要,指英法兩國計劃轟炸蘇聯油田。此行動後終止。
4日:意大利占領卡薩拉
5日:比利時政客卡米耶·胡斯曼馬塞爾-亨利·雅斯帕荷蘭語Marcel-Henri Jaspar擔心仍在法國的比利時官方政府向德國投降,遂在倫敦成立非官方流亡政府。
9日:意大利海岸發生卡拉布里亞戰役,無人死亡。
10日:納粹德國空軍空襲海峽運輸艦隻,不列顛戰役開始。
羅斯福總統要求國會大幅提高軍事準備。
11日:英國皇家空軍空襲和德國兵工廠和荷蘭境內的敵方炮台
12日:納粹德國空軍襲擊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
14日:蘇聯在波羅的海國家組織暗箱操作的選舉。議會將為蘇聯所控制。
16日:希特勒下令執行海獅作戰,入侵英國。
18日:維希法國空軍轟炸英控直布羅陀
19日:愛沙尼亞約翰·拉伊多內將軍被驅逐至西伯利亞
19日:同盟國艦隻與兩艘意大利輕型巡洋艦發生衝突,一艘意艦在斯帕達角戰役中沉沒。
21日: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抵達倫敦
蘇聯控制下的諸波羅的海國家議會要求加入蘇聯。
22日:西半球國家開會討論中立與經濟合作,稱哈瓦那會議
近衛文麿被任命為日本首相
23日:英國正式成立英國國土警衛隊,由老人和無法在正規武裝部隊服役者組成。
25日:所有婦女兒童被命令撤離直布羅陀
26日:美國啟用美國陸軍總司令部,旨在通過監督美國本土野戰部隊的組織和訓練來促進動員。
30日:愛沙尼亞總統康斯坦丁·佩茨被蘇聯逮捕,驅逐至俄羅斯
8月:盧森堡發生「徽章之戰」(Spéngelskrich),平民在顯著位置佩戴愛國徽章,反抗盧森堡德化。
1日:希特勒將9月15日定為海獅作戰行動日。
1日: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最高蘇維埃議會口頭攻擊英國和美國,重申《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他還宣稱蘇聯國界已延伸至波羅的海沿岸。
1日:意大利皇家海軍波爾多建立貝塔索姆(BETASOM)潛艇基地,並參加大西洋海戰
1-4日:第一次馬耳他護航戰(Malta convoys)急促行動(Operation Hurry)結束。
2日:夏爾·戴高樂將軍被法國軍事法庭缺席判處死刑。
2日:蘇聯吞併比薩拉比亞及北布科維納
3日:蘇聯正式吞併立陶宛
4日:東非戰役期間,古列爾莫·納西(Guglielmo Nasi)將軍率領意軍入侵並占領英屬索馬利蘭
5日:因英吉利海峽天氣惡劣,以及德軍無法取得空中優勢,德國推遲入侵大不列顛的計劃。
5日:蘇聯正式吞併拉脫維亞
6日:蘇聯正式吞併愛沙尼亞
11-15日:意大利入侵期間,英屬索馬利蘭發生圖格阿甘山口之戰(Battle of Tug Argan)。為避免被包圍,英軍撤退。
13日:鷹日(Adlertag),赫爾曼·戈林開始對英國機場進行持續兩周的攻擊,為入侵做準備。一些德國史學家認為這是不列顛戰役的開始。
14日:台柴特委員會(Tizard Mission)的英國科學家亨利·蒂澤德爵士前往美國,將一些英國最高機密技術送給美國,包括雷達核心設備多腔磁控管。雷達對保衛英國有重大作用。
15日:英國皇家空軍在東海岸的戰鬥中戰勝納粹德國空軍。英國開始加速生產戰鬥機
15日:希臘埃利號防護巡洋艦蒂諾斯島港口被意大利潛艇擊沉。
16日:不列顛戰役繼續;德軍因飛機射程不足,且英國廣泛使用雷達而受到阻礙。
16日:美國和英國《基地驅逐艦協定》初稿公布。
17日:希特勒宣布封鎖不列顛群島
18日:不列顛戰役戰鬥激烈;德國轟炸機編隊損失嚴重。戈林斷言戰鬥機飛行員怯懦,命令其嚴密保護轟炸機,進一步限制了其能力。
19日:意軍拿下英屬索馬利蘭首都柏培拉,英國守軍逃至亞丁。柏培拉淪陷標誌着入侵英國殖民地計劃完成。該月結束前,意大利控制了英屬索馬利蘭以及蘇丹肯尼亞交界處的數個城鎮和要塞,包括卡薩拉加拉巴特摩亞雷
20日:意大利宣布封鎖地中海地區英國港口。
20日:丘吉爾在英國下議院發表「Never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從來沒有這麽多的人對這麽少的人虧欠這麽多)演講。
20日:中國共產黨華北發動百團大戰
22日:德軍用遠程大炮轟炸多佛及其附近沿海地區。
24日:德國飛機誤炸克里波門一座教堂,意外地決定了英國戰爭未來形態。
25日:丘吉爾下令轟炸柏林,以報復德國轟炸克里波門。
26日:倫敦和柏林皆遭轟炸。這是柏林首次遭到轟炸。
27日:杜阿拉淪陷,不久法屬喀麥隆全境淪陷。
30日:德國繼續轟炸英格蘭;為報復英國轟炸柏林,德國開始轟炸倫敦,倫敦大轟炸開始。
30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口授所謂第二次維也納裁決,迫使羅馬尼亞將北特蘭西瓦尼亞(包括馬拉穆列什縣全縣和克里沙納部分地區)移交給匈牙利
31日:納粹德國空軍繼續襲擊英國機場和倫敦市。德軍試圖攻擊雷達裝置,未果。
31日:兩艘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在荷蘭海岸「特塞爾災難」中沉沒。
1日:德國命令猶太人戴上黃色星星。
2日:《基地驅逐艦協定》完成。英國把巴哈馬安地卡島聖盧西亞特立尼達島牙買加英屬蓋亞那的軍事基地免費租給美國99年,美國則給英國50艘驅逐艦。
3日:因德國空軍未能攻破英軍防禦,希特勒遂推遲對英國的入侵計劃。
6日:卡羅爾二世放棄羅馬尼亞王位,支持其子米哈伊,而政府則由揚·安東內斯庫元帥接管。
7日:納粹德國空軍判斷失誤,把攻擊目標從英國皇家空軍機場轉移至倫敦,估計有2000平民死亡。英國其他城市亦被襲擊。
9日:西部沙漠戰役中,馬里奧·貝爾蒂將軍指揮駐利比亞意大利殖民軍入侵埃及。首個目標是從利比亞境內防禦陣地進軍至利比亞埃及交界處。
9日: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特拉維夫遭意大利飛機轟炸,137人死亡。
10日:海獅作戰定於9月24日進行。
10日:意大利空軍軍團組建完畢,準備參加不列顛戰役
13日:奪回利比亞境內卡普佐要塞後,意大利殖民軍越過國界進入埃及。意軍拿下塞盧姆小港口,而抵抗入侵的只有一支英國屏護部隊,在意軍進軍時便撤離。
14日:海獅作戰推遲至9月27日。
15日:德國進行多次飛行,擬轟炸英國城市,但多數被擊退。英國皇家空軍開始在不列顛戰役中取得勝利。
16日:《1940年選擇性培訓和服務法》(Selective Training and Service Act of 1940)出台,美國有史以來首次實行和平時期徵兵制,對象為21至35歲男性。 
16日:義大利入侵埃及中止,約5個意大利師向西迪拜拉尼(Sidi Barrani)行進約95公里(59英里)後便開始設防。意軍未曾接近馬特魯港英軍主陣地。
17日:解碼信息表明希特勒推遲海獅作戰,時間另行通知。 
18日:英國廣播公司法語荷蘭語廣播電台比利時廣播電台開始從倫敦基地向被占領的比利時廣播[5]
22日:U型潛艇大西洋重創護航隊。
日本占領法屬印度支那;當地法國行政官員成為傀儡。
23日:達喀爾戰役開始,自由法國軍隊和英國軍隊試圖登陸法屬西非達喀爾;維希法國海軍零星開火兩天後,自由法軍和英軍撤退。
24日:英國皇家空軍猛烈轟炸柏林。
24日:維希法國空軍轟炸直布羅陀,作為對達喀爾戰役的回應。
25日:日本第5師團進軍法屬印度支那河內市
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簽署《三國同盟條約》,承諾互相援助。「協約國」這一非正式名稱誕生。
28日:維德孔·吉斯林出任挪威元首。
1日:國共兩黨華南內戰;日軍在長沙受挫。
2日:倫敦大轟炸本月繼續。
3日:德國命令華沙猶太人遷往華沙猶太區
4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布倫納山口會面,討論戰爭前景。
7日:應羅馬尼亞9月7日提出的要求,德國向羅馬尼亞派遣一軍事特派團,以期為羅軍提供訓練並守衛羅馬尼亞油田。
9日:內維爾·張伯倫因健康原因辭去英國下議院職務;溫斯頓·丘吉爾當選保守黨領袖。
12日:德國對英國的所有入侵行動最早都要推遲至次年春。
12日:帕塞羅角海戰發生,英國皇家海軍執行赴馬耳他執行護航任務後,遭遇數艘意艦,英軍獲勝。
13日:德國轟炸英國次數大幅減少,仍有平民傷亡。
14日:巴勒姆站災難發生,德國炸彈穿透地下32英尺,造成66人喪生[6]
15日:克拉倫斯·艾迪生·戴克斯特拉美國兵役登記處主任。
15日:墨索里尼及其最親密的顧問決定入侵希臘
16日:美國開始徵兵登記。
19日:意大利轟炸巴林
20日:意大利飛機轟炸埃及開羅和位於巴林英國保護區的美國煉油廠。
21日:利物浦遭受第200次轟炸。
23日:希特勒在西班牙法國邊境的昂代會見佛朗哥;希特勒想說服佛朗哥加入軸心國一方,未果。
24日:希特勒赴盧瓦河畔蒙圖瓦爾會見菲利普·貝當,意味着法國與納粹政權合作的開始。
24日:意大利空軍參加不列顛戰役
25日:柏林漢堡遭受猛烈轟炸。
28日:大約凌晨3時,意大利駐希臘大使向希臘發出最後通牒,希臘總理揚尼斯·梅塔克薩斯答覆道:「那就打仗吧。」皇家意大利軍意控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動攻擊,希意戰爭開始。希特勒對盟友的這一主動行為感到憤怒。
29日:U型潛艇數量增加,護航隊損失慘重。
29日:美國《選擇性服務法》第一批徵兵入伍。
30日:羅斯福總統競選時承諾,不會把「我們的孩子」送上戰場。
31日:華沙地區政府將住在華沙的所有猶太人轉移至猶太區。
1日:土耳其宣布就希意戰爭保持中立[1]
2日:意軍繼續進軍希臘。沃武薩淪陷,意軍轟炸塞薩洛尼基
5日:羅斯福總統贏得第三任期,英國認為可望從美國獲得更多幫助。
5日:陛下之艦「傑維斯灣」號武裝商船執行護航任務時沉沒,但其所護艦隻許多都倖免遇難。
7日:很明顯,愛爾蘭將拒絕聯合王國將其港口用作海軍基地。
8日:埃萊阿-卡拉瑪戰役結束,意軍進攻希臘無果,宣告結束。
9日:內維爾·張伯倫去世。
11日:塔蘭托戰役發生,英國海軍向意大利海軍發起攻擊,光輝號航空母艦劍魚式魚雷轟炸機重創3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及多艘輔助艦。此事件確保了英國地中海補給線的安全。日本已在策劃珍珠港事件,不久後將研究英軍的這次成功。
12日:莫洛托夫在柏林會見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其間討論了國際新秩序。莫洛托夫表示蘇聯對芬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達達尼爾海峽伊斯坦布爾海峽有興趣,希特勒則大談特談俄羅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在全球的勢力範圍。
12日:加彭戰役結束,英軍奪取非洲中部。
13日:莫洛托夫再次會見希特勒,要求再次攻擊芬蘭。希特勒拒絕蘇聯擴大歐洲勢力的企圖。他認為不列顛已經被打敗了,把印度給蘇聯。
13日:班都斯戰役結束,希臘獲勝。
14日:考文垂大轟炸發生。考文垂座堂被毀,城市中世紀中心夷為平地。
14日:希臘開始反攻意大利。
15日:蘇聯受邀加入《三國同盟條約》,瓜分大英帝國戰利品。華沙猶太區被與城市其它地方隔離開來。
16日:丘吉爾要求派遣部分駐北非英軍至希臘,儘管其軍事領袖認為北非需要他們對抗意軍。
19日:希臘繼續進軍,將意軍逐出希臘。
 
希臘反攻
20日:匈牙利簽署《三國同盟條約》,加入軸心國。
21日:比利時在英國的流亡政府向意大利宣戰。
22日:希臘拿下科爾察
23日:羅馬尼亞簽署《三國同盟條約》,加入軸心國。
24日:斯洛伐克共和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
25日:蘇聯給出其加入《三國同盟條約》的條件,其中提到新的領土要求。
29日:利物浦徹夜遭到大規模轟炸。
30日:英格蘭南部城市南安普敦遭到大規模轟炸;次日晚,南安普敦再次受到襲擊;隨後布里斯托爾在12月2日、伯明翰在12月3日又遭襲。
 
1940年12月,同盟國和軸心國勢力
1-8日:希軍繼續擊退意軍,拿下波格拉德茨薩蘭達吉諾卡斯特
1日:德英兩國整個月互相進行空襲,德國先轟炸英國,後英國轟炸德國。
1日:羅斯福總統要求美國駐英大使老約瑟夫·P·肯尼迪引咎辭職,因他接受一家報紙採訪時說「民主在英國已經結束」。
5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杜塞爾多夫都靈
6-9日:西部沙漠部隊英語Western Desert Force印度和英國軍隊發動羅盤行動,進攻駐埃及意軍。意軍有七個步兵師和強化防守陣地的馬萊蒂組織義大利語Raggruppamento sahariano "Maletti"。最初攻擊目標為意軍營地附近以及西迪拜拉尼阿拉伯語سيدي براني南部。意軍營地迅速被攻占,意軍彼得羅·馬萊蒂將軍死亡,馬萊蒂組織、利比亞第1師、利比亞第2師和第4黑衫師幾乎全軍覆沒。餘下意軍被迫向利比亞撤退。
8日:佛朗哥排除西班牙參戰的可能,直接導致希特勒被迫取消對直布羅陀的進攻。
12日:埃及有39,000多名意軍死亡或被俘。
16日:英國皇家空軍首次進行夜間空襲,目標為德國曼海姆
16日:非洲北部英軍在塞盧姆阿拉伯語السلوم指揮占領了利比亞卡普佐堡義大利語Forte Capuzzo
18日:希特勒下達指令,開始策劃巴巴羅薩行動
22-24日:曼徹斯特受到轟炸。
28日:希意戰爭局勢持續對意軍不利;希軍大約占領了阿爾巴尼亞的四分之一。
28日:意大利向德國請求援助對抗希臘。
29日:德軍大規模空襲倫敦;聖保羅座堂遭到破壞。

另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2 1.3 Chen, C. Peter. 1940 Timeline | World War II Database. ww2db.com.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Keegan, John. The Times Atla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imes Books. 1989: 16–17. 
  3. ^ Aron, Paul; Gotovitch, José. Dictionnair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en Belgique. 2008: 408. 
  4. ^ Creswell, John. Sea Warfare 1939-1945.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83. 
  5. ^ Aron, Paul; Gotovitch, José. Dictionnair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en Belgique. 2008: 372. 
  6. ^ 14th October 1940: Disaster at Balham Tube station. ww2today.com. [2018-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美國英語).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