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寧自動步槍
布朗寧自動步槍(英語: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簡稱:BAR),是美軍在20世紀上半葉使用的一種自動步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參戰後發現,在歐洲大陸環境惡劣的塹壕戰中,他們缺乏密集的火力。為此在1917年,著名武器設計師約翰·布朗寧設計了一種可選射的自動步槍。由於性能優秀,該槍很快就被軍方選中,並迅速投產,美軍對其正式命名編號為M1918。布朗寧自動步槍雖為自動步槍,但卻往往被作為輕機槍使用。
布朗寧自動步槍 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 BAR | |
---|---|
類型 | 自動步槍、戰鬥步槍、輕機槍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17年—1960年代(美國) |
使用方 | 參見使用國 |
參與戰爭/衝突 | 一戰 第二次中日戰爭 波蘭戰役 二戰 太平洋戰爭 印度支那戰爭 國共內戰 第一次中東戰爭 韓戰 越戰 老撾內戰 古巴革命 豬灣事件 巴勒斯坦內戰 柬埔寨內戰 柬越邊境戰爭 泰寮邊境戰爭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中越邊境戰爭 巴勒斯坦內戰 1979年阿富汗戰爭 墨西哥毒品戰爭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17年 |
生產商 | 曲特專利槍械 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 其他 |
生產日期 | 1917年—1950年代 |
衍生型 | M1918A1、M1918A2、M1922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空槍重:7.2公斤(A1) 空槍重:8.8公斤(A2) |
長度 | 1,214毫米(47.8吋) |
槍管長度 | 610毫米(24吋) |
子彈 | .30-06春田 (7.62×63毫米) 7.92×57毫米毛瑟尖頭彈(為適應中國戰場所改膛) |
口徑 | 7.62毫米(.30吋) |
槍機 | 長行程導氣式活塞、開放式槍栓 |
發射模式 | 半自動、全自動,可選射 |
射速 | 300—450發/分鐘; 500—650發/分鐘(A2) |
槍口初速 | 805米/秒 |
有效射程 | 548米 |
供彈方式 | 20發彈匣 |
瞄具 | 機械瞄具 |
設計
編輯布朗寧自動步槍採用長行程導氣活塞原理,開放式槍栓方式運作,該槍發射.30-06春田步槍彈,由20發可拆式彈匣供彈。其槍管膛口裝有圓柱形消光器。機匣以一整塊鋼加工而成,外觀上顯得粗壯結實,上膛桿位於機匣左側。美國軍隊評價它在任何情況下都很少發生故障。雖然原來是設計為單兵自動步槍,可由單兵攜行以作行軍射擊,提供火力支援。然而由於它的重量太高(全重7.5公斤)不方便攜行,而且發射大威力步槍子彈的後座力使全自動射擊時難於控制精度。
在二戰期間,布朗寧自動步槍主要作為輕機槍以兩腳架部署在特定據點使用,也可由單兵短時間手攜射擊。雖然有着射程遠,火力強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其20發彈匣容量仍然是太少,加上射速不高,故不利作持久火力壓制。
歷史
編輯因研製太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只有少量布朗寧自動步槍投入服役,但它仍以其高可靠性受到前線士兵的歡迎。至1919年末美國共生產了10萬挺BAR。部份士兵甚至認為若軍方早些採用BAR以取代可靠性欠佳的紹沙輕機槍,便可以拯救許多生命。布朗寧自動步槍於20世紀30年代在歐洲部份國家授權生產及改良,其作為輕機槍時的角色受到一些國家的歡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的步兵班就以每排3挺的規模大量採用BAR為班用自動步槍,以構建火力壓制點,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為提高,步兵對這種自動步槍十分信任。戰爭期間一共有超過20萬挺布朗寧自動步槍交付美軍使用。
布朗寧自動步槍是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中的步兵裝備的主要武器之一,在越戰初期仍有限地裝備,它被用作執行輕機槍的火力壓制任務。然而20發彈匣容量限制了火力持續性,一方面持續射擊會燒灼槍管,且槍管無法快速更換,這些因素妨礙它扮演真正輕機槍的角色。另外一方面,南越軍隊和越共游擊隊亦有使用BAR,儘管在實戰之中發現布朗寧自動步槍對於亞洲人的體格來說過於笨重,在春節攻勢仍然可以看到南越軍隊使用布朗寧自動步槍。
布朗寧自動步槍在韓戰期間恢復生產,共生產了6萬挺。1950年代末,發射7.62×51毫米NATO步槍子彈的M14自動步槍與M60通用機槍列裝美國軍隊後,布朗寧自動步槍隨即從大部份前線部隊撤裝。
型號
編輯M1918
編輯最初生產的版本。
M1918A1
編輯1937年推出,裝上兩腳架,命名為M1918A1。
M1918A2
編輯全槍重量增加到9.2公斤(裝彈後),被命名為M1918A2。1940年後投產。
M1922
編輯- 輕機槍版本
- 改進的兩腳架
- 重槍管及加裝散熱隔板
布朗寧wz. 1928
編輯波蘭在1920年代末開始特許生產的布朗寧自動步槍。
- 由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在1939年後生產的M1918 BAR改良版本,主要出口到波蘭,並在波蘭本土特許生產,芬蘭亦有採用[1]。
- 改用7.92×57毫米子彈(8毫米毛瑟彈)。
- 加裝手槍握把
FN M1930
編輯- 由Fabrique Nationale生產並裝備比利時國防軍,改用7.92×57毫米毛瑟子彈(8毫米毛瑟彈),又稱為FN BAR Type D。
- 裝上手槍握把
- 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由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使用
Kulsprutegevär m/21及m/37
編輯- 瑞典的M1918 BAR改良型,改用6.5×55毫米子彈(瑞典毛瑟彈)。
- 手槍握把及尖頭兩腳架;m/37裝上可快速更換的槍管。
- 最初由曲特生產,其後改為在瑞典埃斯基爾斯蒂納的卡爾·古斯塔夫國營步槍廠特許生產。
.303 British BAR
編輯HCAR
編輯重型戰鬥突擊步槍是美國俄亥俄軍械廠生產的M1918 BAR的現代化改進型。
使用國
編輯流行文化
編輯電影
編輯- 1979年—《現代啟示錄》:型號為M1918A2 BAR,由法國殖民統治者所持有。
- 2001年—《雷霆救兵》:型號為M1918A2 BAR,移除兩腳架,由理察·萊賓一等兵(愛德華·賓斯飾演)所使用。
- 2001年—《珍珠港》:型號為M1918A2 BAR,由喬(馬修·戴維斯飾演)和美國陸軍士兵所使用。
- 2005年—《戰火旗蹟》:型號為M1918A2 BAR,由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所使用。
- 2009年—《大犯罪家》:型號為M1918 BAR,由荷馬·范·米特(史蒂芬·多爾夫飾演)和聯邦調查局探員所使用。
- 2011年—《登陸之日》:型號為M1918A2 BAR,由美國陸軍士兵所使用。
- 2011年—《機槍教父》:型號為M1918A2 BAR,由一名聖主抵抗軍戰士所使用。
- 2014年—《戰逆豪情》:型號為M1918A2 BAR,由美國陸軍士兵所使用。
- 2019年—《辣手騎警》:型號為M1918 BAR,由泰德·辛頓(湯瑪斯·曼恩飾演)所使用。
電視劇
編輯電子遊戲
編輯- 1999年—《榮譽勳章》:型號為M1918A2 BAR。
- 2002年—《榮譽勳章:反攻諾曼第》:型號為M1918A2 BAR。
- 2002年—《戰地風雲1942》:型號為M1918A2 BAR,命名為「BAR 1918」,為美軍、英軍和自由法軍陣營突擊兵專用武器。
- 2003年—《使命召喚》:型號為M1918A2 BAR,移除兩腳架,由美軍所使用。
- 2003年—《決勝之日》:型號為M1918A2 BAR,美軍支援兵專用武器。
- 2004年—《使命召喚:聯合行動》:型號為M1918A2 BAR,移除兩腳架,由美軍所使用。
- 2004年—《決勝之日:次世代》:型號為M1918A2 BAR,美軍支援兵專用武器。
- 2005年—《使命召喚2》:型號為M1918A2 BAR,命名為「BAR」,由美軍支援兵所使用。
- 2006年—《使命召喚3》:型號為M1918 BAR(第三人稱模組為M1918A2 BAR),由美軍支援兵所使用。
- 2007年—《絕對武力Online》:型號為M1918A2 BAR,命名為「M1918 BAR」,但在游戲中的描述為使用7.62×51mm NATO子彈。
- 2008年—《使命召喚:戰爭世界》:型號為M1918A2 BAR,歸類為輕機槍。戰役模式中由美國海軍陸戰隊所使用,聯機模式中可為所有陣營使用。
- 2010年—《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型號為M1918A2 BAR,僅殭屍模式登場。
- 2017年—《使命召喚:二戰》:型號為M1918A2 BAR,移除兩腳架,歸類為自動步槍。
- 2017年—《戰地風雲1》:型號為M1918 BAR及M1918A2 BAR,分別命名為「BAR M1918」和「BAR M1918A2」,可調校射速,由支援兵所使用。
- 2017年—《恥辱之日》:型號為M1918A2 BAR,美軍支援兵武器。
- 2018年—《戰地風雲5》:型號為M1918A2 BAR,由支援兵所使用。
- 2021年—《使命召喚:先鋒》:型號為M1918A2 BAR,歸類為突擊步槍。
動畫
編輯- 2006年—《企業傭兵》第2季:型號為M1918A2 BAR,由葛麗特所使用。
參考文獻
編輯- ^ 7.92 mm light machinegun FN D. [2007-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0).
參考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Modern Firearms-布朗寧自動步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文)-槍炮世界—BAR布朗寧自動步槍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