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節度使,又稱靈武節度使靈州節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國西北地區為防禦後突厥汗國等游牧民族所設置的節度使,治所在靈州(今寧夏吳忠西北古城鎮),天寶十節度使之一。屬於唐朝關內道,南部轄區與關中接壤,北部轄區盡唐之北境。

820年,唐朝朔方節度使轄區圖。
820年,唐朝朔方節度使轄區圖。

朔方節度使轄地民族眾多,統兵6.4萬,管轄範圍包括今寧夏全境、內蒙古中西部、陝西中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甘肅隴西的部分地區。朔方節度使依託銀川平原河套平原的引黃河灌溉區,成為唐朝軍屯最發達的軍鎮,軍屯數量占唐朝軍屯總數的1/4。

管轄駐紮在陰山-賀蘭山一線的三受降城豐安軍定遠軍在內的河外五城(在黃河沿岸附近修建),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後管轄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兩個都護府,負責防禦後突厥汗國。同時起到分隔內附唐朝於河套地區的突厥鐵勒回鶻等部族和漠北、漠南草原游牧汗國的作用。

擁立唐肅宗和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力量,所謂「朔方天下勁兵,靈州用武之處「[1],這支朔方軍中除漢族外,還有不少其他部族的士兵和將領,這是由漢族與少數民族組成的強悍的北部邊塞地區的邊防軍,負責轄區內唐王朝與回鶻鐵勒突厥沙陀薛延陀吐蕃等部族的軍事活動和外交。

北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朔方節度治所靈州李繼遷攻克。咸平六年(1003年),吐蕃六谷部首領潘羅支請求和宋朝一起收復靈州,被加為朔方節度使,最終被李繼遷所滅。

地理位置

編輯

朔方節度使的治所設在靈州,有三條驛道通往長安。靈州號稱「關中之屏障,河、隴之咽喉」,西以黃河為天塹,外圍以賀蘭山為依託,北由東、中、西三受降城層層拱衛,轄地盡唐界,南由蕭關、木峽關、驛藏關等九關守衛直通關中的回中道。

朔方軍地處西北交通要道,是北方諸族與唐朝政治交往的交通樞紐,「用以防禦北方,士馬強盛,甲於諸侯」。遍布河隴地區的四使、諸監、八馬坊的大量馬匹,是維持強大騎兵和鞏固邊疆的重要戰略保障,鹽州眾多鹽池出產的優質食鹽為朔方軍的發展壯大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朔方節度使區經過歷代持續不斷的開發與經營,僅靈州所在的銀川平原就有良田數萬畝,建有艾山渠、薄骨律渠、千金陂和漢渠等眾多灌溉渠道。「凡天下諸軍州管屯總九百九十二」,朔方軍獨占二百四十七屯。

安史之亂爆發以前,兵強馬壯、地利豐厚的朔方軍是唐朝控御北方諸族和維護邊疆穩定的堅強柱石,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唐朝派重要官吏甚至是親王、郡王擔任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後,擔任過朔方節度大使的太子李亨(親王任朔方節度使稱為朔方節度大使,並不出閣),憑藉郭子儀李光弼等朔方軍將領平定了安史之亂後的亂局。

歷史

編輯

設立背景

編輯

南北朝、北周時期設有靈州鎮城大都督,節制地方軍事。

唐高宗調露元年以來的突厥降戶大規模叛亂和後突厥汗國的興起擾亂了唐朝原有的御邊體系,單于都護府鎮北都護府已基本喪失控御與管理北方諸族的能力,唐朝被迫採用慣行的行軍征討制度進行應對。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唐王朝與東突厥爆發靈州之戰,東突厥派郁射設進駐五原故地,梁師都之堂弟梁洛仁所引的數萬突厥兵進一步包圍靈州靈州總管李道宗唐太宗李世民堂弟)據城固守,乘隙出擊,大敗東突厥軍。並將突厥郁射設趕出五原(今陝西定邊),為唐朝向北開拓疆土千餘里,因戰功被封為任城郡王時只有22歲[2]武德八年(625年)八月,東突厥再次襲擾靈州,又被李道宗擊敗。武德中期規定,管轄10州以上都督府,稱為大都督府,靈州即為靈州大都督府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即位為唐太宗,改元貞觀。與此同時,東突厥重新崛起,屢次犯邊,成為唐朝的一大威脅。貞觀元年(626),唐太宗拜李道宗為靈州大都督,具有很大的軍事自主權。貞觀二年(628),唐太宗將其他大都督府的「大」字去掉,僅留下朔方大總管府。

李道宗經略靈州,治軍有方,先後參與對吐谷渾突厥薛延陀的遠征,並逐一攻滅,手下軍隊為後來朔方軍的前身。靈州大都督府這一建制一直保留到西夏時期。

武則天延載元年(694年),為征討後突厥汗國可汗默啜的入侵大軍,唐朝設置了朔方軍的前身——朔方道行軍大總管[3]

中宗景龍二年(708年),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率軍奪取漠南並沿黃河北岸陰山南麓築三受降城,加強防禦,首尾相應,斷絕突厥南寇之路。他僅用兩月時間,築好三城。

常設節度使

編輯

此後,突厥勢力在漠北的復興和壯大使唐朝不得不對原有的御邊體系做出調整,將臨時出征的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變為長期鎮守的朔方軍。

開元九年(721年),唐玄宗在鎮壓六胡州(寧夏東北部、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一帶)地區的康待賓起義後,正式設置朔方節度使,令兵部尚書張說擔任首任朔方節度使,巡視河外五城[4]:「置朔方軍節度使,領單于大都護府,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二軍,東、中、西三受降城」[5]。此舉正式拉開了朔方軍歷史的序幕,使其成為鎮守唐朝北部邊疆、維護西北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支柱。

此後,唐朝為應對持續不斷的北部邊疆威脅而不斷擴大朔方軍的地盤、實力和職權。魯、麗、契、涇、原、寧、慶、隴、鄜、坊、丹、延、會、宥、麟十五州和經略軍先後劃歸朔方軍統轄,其中軍府7個,有經略軍豐安軍定遠軍西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府振武軍[6],關內支度營田使、關內鹽池使、檢校渾部落使、押諸蕃部落使、閒廄、宮苑、監牧使、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和六城水運使等職也先後由朔方節度使兼領。「朔方,國之北門,西御犬戎,北虞獫狁,五城相去三千餘里。開元、天寶中,戰士十萬,戰馬三萬,才敵一隅。」

安史之亂

編輯

前期

編輯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率兵十五萬在范陽公開起兵反唐。

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唐朝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發動郭子儀擊叛軍之戰,率軍擊敗安祿山大同軍使高秀岩部。朔方軍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睿、朔方軍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率部迎戰,大敗薛忠義大軍,坑殺燕軍騎兵七千人,斬殺叛將周萬頃。此役收復山西北部和中部的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馬邑郡(今山西朔州市)、東陘關(今山西代縣東),打通了朔方軍與河東唐軍的聯繫。這是安祿山叛亂以來唐軍軍事上最早取得的大勝利,它不僅給各地抗敵軍民以很大鼓舞,也為其後李光弼能東出井陘,入河北,掃清了障礙[7]

天寶十五載(756年),叛軍攻破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占領河北全境。這時,朔方軍左兵馬使李光弼太原東進攻打常山,攻克了常山。而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軍出井陘關,與李光弼一同擊破史思明數萬軍隊,平定藁城。又南攻趙郡(今河北趙縣),俘獲敵軍四千人,斬殺叛軍任命的偽太守郭獻璆,回軍常山。

郭子儀返回常山,史思明又集結數萬兵馬尾隨其後,郭子儀乘敵軍疲憊之機,又在沙河擊破敵軍,於是前往常陽駐守。安祿山添加兵力增援史思明。兩軍再戰,唐軍與叛軍交戰中,郭子儀殺敵方一步將並宣示己方眾將士,將士們殊死戰鬥,於是擊破敵軍,斬首兩千級,俘虜五百人,俘獲五百馬匹。於是郭子儀白天帶兵征戰,晚上襲擾敵方堡壘,敵軍不得休息,士氣衰弱。與朔方軍將領李光弼僕固懷恩渾釋之陳回光等在嘉山擊破敵軍,斬首四萬級,獲得數萬匹馬。史思明逃往博陵。

郭子儀正欲北征范陽,此時哥舒翰在潼關戰敗,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北出蕭關,在靈州登基,改元至德。七月,下詔朔方軍班師。於是郭子儀與李光弼率軍隊五萬由河北出發,經北道河套草原趕赴靈州朔方軍本部。設兵馬大元帥府於靈州大都督府。

至德元載(756)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占領太原後,由北道河套平原進兵,奪取朔方軍本部靈州。太原之戰中,李光弼帶朔方軍主動出擊,斬殺7萬叛軍。

至德二載(757年)二月,元帥府行軍長史李泌認為叛軍勢力處於優勢,主張派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牽制河北的史思明、安忠志;派郭子儀從馮翊入河東,使安守忠田干真不敢離開長安;肅宗親自所徵召的軍兵進攻扶風,與郭子儀、李光弼輪番出擊,叛軍首尾不得相顧,往來數千里,疲於奔命,官軍以逸待勞,等到明年春天,再直取范陽,大軍四合,殲滅中原叛軍,就可徹底平定叛亂。唐肅宗採納之。

至德二載二月肅宗進駐鳳翔,唐收復兩京之戰開始。郭子儀收復河東。此時,隴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的軍隊已陸續會齊,從江淮徵發的物資糧草也已運到漢中。燕軍內部發生分裂,安慶緒殺其父安祿山,在洛陽自立為帝。

四月,任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負責平定叛亂、收復兩京。五月,郭子儀率軍進攻長安,在長安城西清渠被安軍步騎軍夾擊,敗退武功縣。唐軍經過四個多月的準備後,九月十二日,兵馬元帥廣平王李俶、副元帥郭子儀率兵十五萬,並借回紇兵騎四千,再攻長安。九月二十七日,唐軍抵達長安西,在香積寺之戰,與十萬燕軍展開激戰。安軍大敗,被殲六萬餘人,唐軍於九月二十八日收復首都西京長安

十月十五日,郭子儀所部與燕軍在陝郡城西新店之戰。郭子儀從正面進攻失利。回紇騎兵襲擊燕軍側後,郭子儀乘機率部夾擊,燕軍大敗。安慶捨棄洛陽逃往鄴城。左武鋒使僕固懷恩的建議乘勝追擊,但未獲採納,使得安慶緒重新聚集了十餘萬的兵力,延長了叛亂時間。十月十八日,唐軍收復東都洛陽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肅宗李亨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但是,出於對朔方軍的防備,唐肅宗李亨派遣宦官魚朝恩來制衡李光弼等人,表明對朔方軍的猜忌和牽制,已經開始。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在《洗兵馬》一詩中對朔方軍的平叛之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只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分割為京西北八鎮

編輯

唐代先後歷任朔方節度使約70位,五代時期朔方節度使約為14位。加上早期職權約等於節度使的朔方道行軍大總管朔方軍大總管,朔方軍統帥總計100多人。先後擔任過宰相的朔方節度使就有姚崇張說王晙蕭嵩李林甫牛仙客郭子儀杜黃裳杜鴻漸李光弼李懷光僕固懷恩渾瑊崔寧侯固韓遜等16人。

安史之亂期間,肅宗就派遣宦官魚朝恩作為朔方軍監軍,監視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等朔方軍將領。安史之亂平叛後,唐代宗即位,先奪郭子儀兵權,命他督造肅宗陵墓。李光弼因魚朝恩等人讒言,鬱憤不得志,逝世於徐州。關中的防禦之責也逐漸被宦官魚朝恩神策軍所替代。作為禁衛軍的神策軍日益勢大,析置後的朔方軍卻無足夠的兵力抵禦吐蕃。

郭子儀晚年在《論吐蕃書》[8]中,提到朔方軍兵力耗損:「朔方國之北門,西御犬戎,北虞獫狁,五城相去,三千餘里。開元、天寶中,戰士十萬,戰馬三萬,才敵一隅。自先皇龍飛靈武,戰士從陛下收復兩京,東西南北,曾無寧歲。」對兵力現狀和國防壓力表示擔憂:「(朔方軍)人亡三分之二,比於天寶中,有十分之一。今吐蕃充斥,勢強十倍,兼河隴之地,雜羌渾之眾,每歲來寇近郊。以朔方減十倍之軍,當吐蕃加十倍之騎,欲求制勝,豈易為力?近入內地稱四節度,每將盈萬,每賊兼乘數四,臣所統將士,不當賊四分之一,所有徵馬,不當賊百分之二,誠合固守,不宜於戰。」儘管如此,郭子儀仍受到猜忌的現實:「臣若堅壁,恐犯畿甸;若過畿內,則國人大恐,諸道易搖。外有吐蕃之強,中多易搖之眾,外畏內懼,將何以安?」

德宗一朝,朔方軍兵力又受到壓縮,德宗貞元八年,將距朔方節度使治所靈州180里的定遠軍轉隸於左神策軍。

歷經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的打壓和析置,將朔方軍分割為朔方節度使(即靈鹽節度使)、振武軍夏綏定難軍)、鳳翔邠寧涇原天德軍鄜坊等8個較小的節度使或防禦使,稱為京西北八鎮八道節度[9]

抗擊吐蕃

編輯

安史之亂之後,朔方軍兵力被嚴重分割。終唐代宗之世,吐蕃軍隊每年秋季都要騷擾攻擊唐朝,京城每次都要戒嚴,稱之為「防秋」。

廣德二年(764年),僕固懷恩引吐蕃攻邠州。永泰元年(765年),聯合回紇入侵,回紇軍被郭子儀勸退且反擊吐蕃軍。大曆元年(766年),吐蕃攻打原州。大曆二年(767年)春,代宗派宦官魚朝恩和吐蕃清水會盟,但協議失敗。九月,吐蕃攻打靈州郭子儀路嗣恭率軍防守。大曆三年(768年),吐蕃攻邠州、靈州,馬璘、李抱玉、白元光、李晟率軍抵禦。宰相元載建議,郭子儀的朔方軍鎮守邠州,馬璘率領安西四鎮軍鎮守涇州

大曆四年(769年),吐蕃攻靈州,留後常謙光擊退。大曆五年(769年),吐蕃攻永壽。大曆六年(771年),吐蕃攻青石嶺。大曆七年(772年),吐蕃攻靈州。大曆八年(773年),吐蕃攻靈州,渾瑊敗於宜祿,馬璘敗於鹽倉,段秀實堅守邠州。之後,郭子儀檢討了責任,渾瑊、馬璘在百城、潘原截獲了吐蕃掠奪的輜重。

大曆十年(775年),吐蕃攻隴州、涇州,馬璘和剛剛入朝的幽州節度使朱泚率兵抵禦。大曆十一年(776年),吐蕃攻石門鎮。大曆十二年(777年),吐蕃攻原州、坊州、鹽州、夏州,郭子儀派李懷光抵禦。大曆十三年(778年),吐蕃大將馬重英攻靈州、慶州、鹽州、銀州、涇州。

貞元九年(793年)793年二月,靈州大都督、朔方節度使杜希全重新修築被吐蕃毀壞的鹽州城。他上奏言到:「鹽州據要會,為塞保障,自平涼背盟,城陷於虜,於是靈武勢懸,廊坊單逼,為邊深患,請復城鹽州。」[10]鹽州的重築十分不易,「前築鹽州,凡興師七萬」 ,有大量唐軍參與外圍阻滯吐蕃的軍事行動,「鹽州之役,諸軍蕃戎盡知之……蕃戎來寇,寇則戰,戰則無暇城矣。」白居易有《城鹽州》一詩記之。五月,鹽州重新修築完成,起到一定的戰略作用,但無力扭轉唐朝末年唐軍對吐蕃的頹勢。

唐朝軍隊疲於應付吐蕃的擾邊,無力處理安史之亂的善後,導致了河北三鎮的作大,藩鎮割據的形成。

兵力及布防

編輯

朔方軍軍隊總計64700人,騎兵軍隊約14000人。朔方軍弩兵至少有10000人[11]。此外還有鹽州八馬坊、夏州、白馬坊、銀川監(銀州)和六胡州(鄂爾多斯高原)的大量馬匹。

朔方軍軍力在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時期達到頂峰,唐德宗於大曆十四年將朔方軍轄地劃分為三,引發朔方軍內訌[12]

直轄七軍府

編輯

《新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 曰鎮,而總之者曰道。」開元二十一年(705年),唐玄宗整頓邊軍,朔方軍直轄7軍府,布防及人數如下表[13]。下轄的其他軍、城兵馬未有計入。

開元二十一年(705年)朔方軍直轄7軍府布防情況[14]
名稱 軍名 兵力 馬匹 古地名 今地名
朔方軍7軍府 經略軍 20700 3000 經略軍,理靈州城內(註:不是范陽道的經略軍) 寧夏吳忠市西北
豐安軍 8000 1300 豐安軍城 寧夏中寧縣石空鎮
定遠軍 7000 3000 定遠軍城 寧夏平羅縣
東受降城 7000 1700 東受降城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
西受降城 7000 1700 西受降城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安北都護府 6000 2000 安北都護府治,在中受降城黃河北岸 內蒙古包頭市
振武軍 9000 1600 單于東都護府城內 內蒙古和林格爾縣

朔方節度使下轄的其他軍、城有:新昌軍(約今寧夏永寧臨河鎮附近)[15]天柱軍(今陝西橫山縣西北[16][17]、豐寧城、保寧城[18]

豐安軍(今寧夏中寧石空鎮)附近還有信安郡王李禕任朔方節度使時修築的羊馬城,長約14里,用於畜牧[19]

軍費

編輯

開元年間,朔方軍軍費200萬匹每年[20],約占唐軍野戰軍團開支的16.72%[21]

屯田

編輯

《唐六典·卷7·尚書工部·屯田郎中》:「凡天下諸軍州管屯,總九百九十有二。」朔方節度使屯田占二百四十七屯,由隸屬軍隊的「軍置營田使」、「軍置營田副使」和地方「道置屯田使」、「屯田使」管理[22]。朔方軍軍屯總數約唐朝總軍屯數的4分之一,是唐朝最富庶的軍鎮之一。

開元年間朔方軍屯田列表[23]
\ 屯所名稱 屯田數 治所 今地名
開元年間朔方軍屯田總計 隴右牧監北使[24] 2 烏氏川 寧夏固原東南胭脂川[25]
鹽州監牧 4 鹽州 陝西定邊
單于都護府 31 單于都護府 內蒙古和林格爾北
豐安軍 27 豐安軍城 寧夏中寧石空鎮
定遠軍 40 定遠軍城 寧夏平羅縣
西受降城 25 西受降城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中受降城 41 中受降城 內蒙古包頭市內
東受降城 45 東受降城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勝州 14 勝州 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會州 5 會州、粟州 甘肅省靖遠
鹽池 7 鹽池 寧夏鹽池縣
原州 4 原州 寧夏固原市
夏州 2 夏州 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

馬政

編輯

《新唐書·兵志》云:「馬者,兵之用也;監牧所以蕃馬也,其制起於近世。」由於唐初戰事頻仍、馬匹損失嚴重,永隆(680—681)年間,僅夏州一地即死失牧馬18.496萬匹[26]。唐朝因為戰爭需要,十分重視馬匹的飼養和放牧。

朔方節度使所在的河套地區又被稱為「河曲豐曠之野[27],水草豐美,土地平曠,十分利於牧馬。

歐陽修在《論監牧》一文中,曾對唐朝馬政地域分布描述說:唐世牧地,皆馬性所宜。西起隴右、金城、平涼、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內則岐、邠、寧、涇,東接銀、夏,又東至於樓煩,皆唐養馬之地也[28]。朔方軍轄區的四監八馬坊,位於原州鄜州邠州岐州邠州寧州涇州銀州夏州鹽州等州,都是唐朝馬政的核心地帶。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以前,唐朝監牧以原州(今寧夏固原市)為中心,以原州刺史都監牧使,下管東、西、南、北四個監牧使,稱為四監。諸使共有五十監。其中監牧南使管十八監;監牧西使管十六監;監牧北使管七監;監牧東宮使管九監。[29]

貞觀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來到六盤山原州的瓦亭關(今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瓦亭村)視察馬政[30],進而北上靈州,舉行與草原部族的靈州會盟

唐高宗李治麟德(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時期以後,「更析八監」時期,在朔方節度使境內增設鹽州八監[31]

唐玄宗開元初,原州(今寧夏固原市)劃歸朔方節度使,其下轄諸監馬匹歸其管轄。開元初在朔方軍南部岐、邠、寧、涇四州又新增八監,稱為八馬坊[32]

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朔方節度使開放西受降城,與草原各部族互市,金帛購買良種胡馬,如來自昭武九姓康國地區大宛馬、來自突厥突厥馬,用以雜交培育,使得朔方軍的馬匹更加健壯[33]

初置時轄區

編輯

開元九年721年初轄:

靈州大都督府

編輯

七軍府

編輯

開元十年(722年),朔方節度增領魯州、麗州、契州三州[34](鄂爾多斯高原南,「六胡州」之三)。

兼關內采訪使後增領

編輯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朔方節度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後改關內節度使,增領12州之地[35],與原來9州合計21州。天寶年間,又增邠州豐州,共計23州。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增領

編輯

天寶年間增領

編輯

天寶元年(742年),朔方節度使增領邠州。

  • 邠州(治今陝西彬縣)

天寶十三年(754年),置豐州於九原,屬朔方節度使。

京西北八鎮

編輯

唐朝中後期安史之亂後,朔方軍集團引發朝廷猜忌,歷經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先後3次分割其勢力,先後共劃分為8個較小節度使,稱為京西北八鎮,收歸兵權於宦官集團神策軍

這也弱化唐朝野戰軍隊的整體力量,造成了唐蕃戰爭中唐的失利,以及五代-北宋時期西北地區軍閥割據的現象,如從朔方節度使劃分出的定難軍節度使(即夏綏節度使)後來成為西夏。對東部諸節度使的放縱,使得河朔三鎮實質上獨立。

朔方節度使轄區經歷3次重劃:

以下是關內節度使廢罷前所領州府(存在約25年)。

朔方節度使

編輯

第三次劃分後的朔方節度使

編輯

邠寧節度使

編輯

涇原節度使

編輯

鄜坊節度使

編輯

振武節度使

編輯

第一次劃分

編輯

第二次劃分

編輯

屬關內節度使

編輯

在上述兩次劃分中,沒有明確歸屬的州府:

前期指揮官

編輯

開元九年(721年)設置朔方節度使之前的唐朝朔方軍指揮官。

延載元年年(694年)三月初一,武則天「更以僧懷義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率「十八將軍以討默啜,未行,虜退而止。」這是朔方軍正式出現的標誌。有朔方軍大總管、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等職。

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編輯
  • 李道宗武德五年(622年)任靈州總管,貞觀元年(626年)至貞觀三年(629年)任靈州大都督。
  • 李靖(626-629)(兼靈州大都督、安州大都督)[36]
  • 薛萬徹(629-?)(靈州大都督,鮮卑族)[37]
  • 李大亮(641-?)(武陽縣公,右衛大將軍)
  • 薛懷義(694-695,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 契苾明(與薛懷義同時,受薛指揮)
  • 王孝傑(695年)
  • 郭澄(696年前後,據《郭虛己墓志銘》)
  • 魏元忠(701年)
  • 宗楚客(704)
  • 姚崇(704-705)

朔方道大總管

編輯

又稱:朔方軍大總管、靈武道大總管、靈武軍大總管

歷代節度使

編輯

開元九年(721年)設置朔方節度使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舊唐書·杜鴻漸傳》
  2. ^ 《資治通鑑》唐紀
  3. ^ 《資治通鑑·唐紀》「三月甲申……更以僧懷義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以李昭德為長史,蘇味道為司馬,帥契苾明、曹仁師、沙咤忠義等十八將軍以討默啜,未行,虜退而止。」
  4. ^ 《舊唐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張說傳》:「開元 九年……其年,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仍依舊修國史。明年(開元十年),又敕說為朔方軍節度大使,往巡五城,處置兵馬。」
  5. ^ 新唐書/卷064
  6.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十八《地理志》:「朔方節度使,捍禦北狄,統經略、豐安、定遠、西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振武等七軍府。
  7. ^ 《資治通鑑》卷217 唐紀33
  8. ^ 郭子儀. 《全唐文/卷0332》论吐蕃书. [202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9. ^ 唐長孺《唐書兵志箋正·穆宗即位赦·京西、京北及振武、天德八道節度及都防禦使》:振武、天德加以鳳翔、邠寧、涇原、鄜坊、夏綏、靈鹽並關內朔方所分,所謂八道節度也。
  10. ^ 《新唐書·杜希全傳》
  11. ^ 《冊府元龜·命備吐蕃制》:開元十五年(727年)十二月,制曰:朔方取健兒弩手一萬人。六月下旬集會州下,十月無事便赴本道,候賊所向。賊於河西下,即令隴右兵取閤川,過朔方,合兵取新泉,與赤水軍合勢邀襲。
  12. ^ 張國剛. 资治通鉴启示录. 中華書局. 
  13. ^ 《舊唐書·卷48·地理志一》
  14.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十八·地理志》:「朔方節度使,捍禦北狄,統經略、豐安、定遠、西受降城、東受降城、安北都護、振武等七軍府。朔方節度使,治靈州,管兵六萬四千七百人,馬四千三百疋,衣賜二百萬疋段。經略軍,理靈州城內,管兵二萬七百人,馬三千疋。豐安軍,在靈州西黃河外百八十里,管兵八千人,馬千三百疋。安遠城,在靈州東北二百里黃河外,管兵七千人,馬三千疋。西受降城,在豐州北黃河外八十里,管兵七千人,馬千七百疋。安北都護府治,在中受降城黃河北岸,管兵六千人,馬二千疋。東受降城,在勝州東北二百里,管兵七千人,馬千七百疋。振武軍,在單于東都護府城內,管兵九千人,馬千六百疋。」
  15. ^ 郭楷《靈州志蹟》:靈州東北西魏置臨河郡。開皇元年改曰典昌,三年廢。《新唐志》靈州黃河外有新昌軍即此
  16. ^ 《古今圖書集成·卷56》朔方有天柱軍,天寶十四載置,寶應元年廢。
  17. ^ 朔方經略豐安定遠新昌天柱
  18. ^ 《古今圖書集成·卷56》:靈州,「靈武郡,大都督府。」有縣四:有府五,曰武略、 河間、靜城、鳴沙、萬春。有朔方軍、經略軍;黃河外有豐安、定遠、新昌等軍,豐寧、保寧等城。
  19. ^ 《古今圖書集成·卷56》:羊馬城,幅員十四里,信安王(李)褘所築。
  20. ^ 李文才. 论唐代河西、陇右、朔方三节度使的军事地位及其成因.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2012年5月, 41 (3). 
  21. ^ 《舊唐書》
  22. ^ 寧志新. 唐朝营田使初探 (PDF). 廈門大學學報 (哲社版). 1997年, (2)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17). 
  23. ^ 《唐六典·卷7·尚書工部·屯田郎中》注
  24. ^ 《新唐書》:烏氏,北使統之。
  25. ^ 《史記-匈奴列傳》引《括地誌》說:「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今固原)東30里,周之故地,後入戎,秦惠王(前337-311年)取之,置烏氏縣也。」
  26. ^ 《新唐書·卷122·郭元振傳》
  27. ^ 張說《大唐開元十三年隴右監牧頌德碑》:始命太僕張萬歲葺其政焉,而棄世載德,纂修其緒,肇自貞觀,成於麟德,四十年間,馬至七十萬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設四十八監以掌之,跨隴西、金城、平涼、天水四郡之地,幅員千里,猶為隘狹,更析八監,布於河曲豐曠之野,乃能容之。
  28. ^ 歐陽修《論監牧》
  29. ^ 《元和郡縣圖志》:「監牧,貞觀中自京師赤岸澤移馬牧於秦、渭二州之北,會州之南,蘭州狄道之西,置監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為都監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臨洮軍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內,東宮使寄理原州城內。天寶中,諸使共有五十監:南使管十八監;西使管十六監;北使管七監;東宮使管九監
  30. ^ 《新唐書·太宗本紀》:「丙戎,隴山頭,次瓦亭,觀馬政。"
  31. ^ 《新唐書·兵志》:「鹽州使八,統白馬等坊。
  32. ^ 乜小紅. 唐代官营畜牧业中的监牧制度. 中國經濟史研究. 
  33. ^ 《新唐書·卷050》其後突厥款塞,玄宗厚撫之,歲許朔方軍西受降城為互市,以金帛市馬,於河東、朔方、隴右牧之。既雜胡種,馬乃益壯。天寶後,諸軍戰馬動以萬計。
  34. ^ 34.0 34.1 《新唐書·卷64·表第四·方鎮一》
  35. ^ 《新唐書·卷六十四·表第四·方鎮一》:朔方節度兼關內道採訪處置使,增涇、原、寧、慶、隴、鄜、坊、丹、延、會、宥、麟十二州,以匡、長二州隸慶州,安樂二州隸原州。
  36. ^ 《舊唐書/列傳第十七》:(武德)九年,突厥莫賀咄設寇邊,征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靖率兵倍道趨豳州,邀賊歸路,既而與虜和親而罷...(z貞觀)三年,轉兵部尚書。突厥諸部離叛,朝廷將圖進取,以靖為代州道行軍總管。
  37. ^ 《資治通鑑》:貞觀三年(629)十一月庚申,「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皆受李靖節度,分道出擊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