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真言

漢傳及藏傳佛教常見真言,為觀世音菩薩之微妙本心
(重定向自嘛呢

观自在菩萨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知名佛教普传密咒,盛行于西藏汉传佛教地区,[1]俗称六字真言[2]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陀罗尼,其内容为唵嘛呢叭咪吽梵文𑖌𑖼𑖦𑖜𑖰𑖢𑖟𑖿𑖦𑖸𑖮𑖳𑖽天城体梵文ॐ मणि पद्मे हूं藏语ཨོཾ་མ་ཎི་པདྨེ་ཧཱུྃ),汉语中又写作:唵么抳钵讷铭吽嗡嘛呢呗美吽等。此咒出自《大乘庄严宝王经英语Kāraṇḍavyūha Sūtra》,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也被认为是四臂白观音的心咒(藏语སྤྱན་རས་གཟིགས་)。

悉昙体梵文书写的六字真言。
藏文书写的六字真言。
位于西藏布达拉宫外一块岩石上的六字真言刻字。
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六字真言,出自《番汉合时掌中珠》。

各地转写

编辑

此咒语有多种形式的语言转写,视佛教徒、学派或其上师如何教授而定。

常见的转写方式如下:

  • 悉昙文𑖌𑖼𑖦𑖜𑖰𑖢𑖟𑖿𑖦𑖸𑖮𑗝𑖽
  • 天城文ॐ मणिपद्मे हूं
  • 藏语藏语ཨོཾ་མ་ཎི་པདྨེ་ཧཱུྃ藏语拼音Om Ma Ni Bä Mê Hum
  • 蒙古语:古 ᠣᠣᠮ
    ᠮᠠ᠋
    ᠨᠢ
    ᠪᠠᠳ
    ᠮᠢ
    ᠬᠤᠩ
    oom ma ni bad mi qung  ‧  Ум мани бадмэ хум;今 ᢀᠤᠸᠠ
    ᠮᠠ᠋᠎ᠠ
    ᠨ᠋ᠢ
    ᠪᠠᠳᠮᠧ
    ᢀᠾᠤᠤ
    uwaṃ maa ni badme huuṃ
  • 汉语:唵么抳钵讷铭吽,唵麻祢钵𠹌铭吽,唵嘛呢叭𠵸吽,唵嘛呢叭弥吽,唵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呗美吽[1][3][4]
  • 国际梵语罗马转写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 婆罗米文𑀑𑀁𑀫𑀦𑀻𑀧𑀤𑁆𑀫𑁂𑀳𑀽𑀁
  • 朝鲜语:今译옴 마니 파드메 훔(Om Mani Padeume Hum),古译옴 마니 반메 훔(om mani banme hum)
  • 日语:今译オーンマニパドメーフーン(Ōn Mani Padomē Hūn),古译オンマニパドメイウン(唵么抳钵讷铭吽, On Mani Pado Mei Un)
  • 缅甸语ဥုံမဏိပဒ္မေဟုံ(òʊɴ ma nḭ paʔ mè hòʊɴ)
  • 泰语โอม มณี ปัทเม หุมโอํ มณิ ปทฺเม หูํ
  • 八思巴文ꡝꡡꡏ ꡏ ꡋꡞ ꡌꡊ ꡏꡠ ꡜꡟꡃ ʼom ma ni pad me hung
  • 西夏文𗙫𗏵𗐱𗴟𗘺𗦀(·a mja nji pja mjij xo)
  • 回鹘文:oom mani badmi xung
  • 女真文  am ma ni ba mi xu
  • 迪维希文:އޯމް މަނީ ބާ މެ ހޫމް oam manee baa me hoom

代表涵义及功德

编辑

“唵么抳钵讷铭吽”六字中,么抳(Maṇi)意为珍宝,钵讷铭(Padme)意为莲花;“么抳钵讷铭”按照梵文方位格语法,意指“珍宝在莲花上”,而前置词“”和后置词“吽”是代表神圣的感叹语,整体字面解释为:“唵 珍宝 在莲花上 吽”。

美国籍佛学家小唐纳德·休厄尔·洛佩斯英语Donald S. Lopez Jr.(Donald S. Lopez Jr.)认为,六字大明咒可解译为“妙哉莲花生”。但是又有一派说法认为“maṇi padme”是观世音菩萨的称谓,意即“持有珍宝莲花者”,全句应作“向持有珍宝莲花的圣者敬礼祈请,摧破烦恼。”

亦有修行者解析六字大明咒的涵义,将六音节分别对应至下列佛教教义:

音节 净化 对应轮回中的六道 颜色 六波罗蜜 象征本尊之美德 成就悉地
我慢 天道 白色 布施 智慧 普陀拉(Potala)净土
嫉妒 阿修罗道 绿色 持戒 慈悲 普陀拉(Potala)净土
渴爱我执 人间道 黄色 忍辱 身、口、意及品质 极乐之胜土
愚痴 旁生道 蓝色 精进 平静 依怙尊座(Protector)
贪婪 饿鬼道 红色 禅定 大乐 普陀拉(Potala)净土
瞋恨 地狱道 深蓝 般若 悲心 至尊(Perfect of deities)莲座

《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解说

编辑

此经为六字大明咒的重要根据。释迦牟尼佛于经中表示此咒是其过去世供养无数如来不得后至莲华上如来处求得,而莲华上如来又是遍历无数世界后至无量寿如来(阿弥陀佛)佛土,于观自在菩萨处求得曼荼罗及此咒语。释迦佛也指出此咒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如果能知此微妙本心即知解脱,依法持颂此咒则有诸大功德如诸佛菩萨前来集会、诸天护卫、亲族解脱、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得六波罗蜜圆满功德、得天转轮灌顶等,书写此咒亦如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4][5][6]

藏传佛教《Mani Kambum》的解说

编辑

藏传佛教Mani Kambum》亦记载此咒与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化身观自在菩萨有关,能关闭六道生死之门、使六道空虚。咒语意义则需反复持诵才能了知。[1]

《西藏王统记》的解说

编辑
 
藏文六字真言

西藏王统记‧第四章》:“嗡、嘛、呢、呗、咩、吽,此六字咒,摄诸佛密意为其体性。摄八万四千法门为其心髓。摄五部如来及诸秘密主心咒之每一字为其总持陀罗尼。此咒是一切福善功德之本源,一切利乐悉地之基础。即此便是上界生及大解脱道也。

嗡、嘛、呢、呗、咩、吽,此诸法心要,最胜开示之六字大明咒,若仅见一次,亦能获得不退转地,成为济度有情之舵手。

若仅闻一次,亦能获生上界乐趣,成为济度有情之舵手。他如蝼蚁之尸,或已死畜牲,此咒一入其耳,立即解脱彼身,往生极乐世界。

若能忆念此咒,则如日照雪山,从无始以来,所造罪障恶业悉得清净,往生极乐世界。若仅触及,则能蒙受无量诸佛菩萨为之灌顶

若仅观修一次,则可等同闻、思、修三者之功能。所显境界,皆成清净法身,开利众事业之宝藏。

若佩于身,善男子!此身即变为如来舍利,四百零四种病患不能侵犯,水、火、毒物,刀兵器械,以及上下厉皆无能为害。

此六字大明咒,或书及珍宝,或布,或纸,或木片,最下如土石等上,则与书写八万四千法门相等,现世受用安乐,今生即身获得佛果,对此切勿生起疑念犹豫。

若夫须弥山王,尚可度量,若持此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之量,无人能量。又如金刚岩石,以迦尸迦布拂拭,每百年一次,亦有罄尽之时,若持一次六字大明咒,其福德量,无有尽时。又如诸大海每一涓滴,皆可计量,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人能计。

又如雪域微尘,花果林树,皆可数计,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人能数。再如一百由旬之室充满芝麻,每日掷出一粒,其数有尽,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无有尽时。又十二月中,昼夜无间,天降滂沱,毫不中断,每一雨滴,亦可计量,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量,亦无人能算也。

如是等情,善男子,无烦广说,若人恭敬承侍如我之百亿诸佛,令生喜悦,其福德量,尚可比度,若持六字大明咒一次,其福德聚,亦无人能度也。

嗡、嘛、呢、呗、咩、吽。

‘嗡’,除天道生死之苦;‘嘛’,除阿修罗道斗诤之苦;‘呢’,除人道生老病死苦;‘呗’,除畜生道劳役之苦;‘咩’,除饿鬼道饥渴之苦;‘吽’,除地狱道寒热之苦也。”

第九世班禅喇嘛的解说

编辑

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南京宝华山避暑,隆昌寺比丘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大德等人请九世班禅讲述六字大明咒之要义,由班禅行辕秘书长刘家驹译为汉语,其说载于释妙舟《蒙藏佛教史》中,谨录于下:[7]

唵,系ཨཨོམ三字组成,即瑜伽正体,身口意相应成就。念此字时,常念佛及观世音菩萨成等正觉时,身口意净业悉皆相应成就,由此佛力加持。我等之身口意应于佛之身口意成为一体,妙净庄严,更以此三密相应,发为五智

མཎི么抳,即宝也。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以之入海,无宝不聚;以之入山,无珍不得,故曰聚宝。佛法能聚万善,能生万法,犹如摩尼,故假此义以显妙法。

པདྨེ钵讷铭,梵语莲花。莲花出泥不染,妙法庄严,以喻真如法性,出尘不染,具足无漏。

ཧཱུྃ吽,祈愿成就。凡人所作,悉赖佛力加被,方得成就正觉。以此至心,祈求加被,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悉成佛道。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的解说

编辑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六字真言持诵必有效验,但汝颂时应思其意,其妙乐殊无量。…Om字乃汝带业之身言意,亦为诸佛སཔས་རྒྱས无垢之身言意;…四音指其径:Maniམ་ཎི乃为宝饰,示其法:…无私悟,无私悯,无私善。Padmeཔད་མེ་乃为莲花,智也。…清净圆满乃智、法所为,humཧཱུྃ乃圆满也。…是以六字真言为智法圆满之径,修持汝带业之身言意,乃至诸佛无垢之身言意。[8]

诺那呼图克图的解说

编辑

诺那呼图克图:“六字真言为观音菩萨微妙心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为十方诸佛所赞叹。若书六字大明,如同书三藏法宝。如诵六字大明,三世业障悉得清净,了脱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断无明、开智慧、降魔、治病、增富、救贫、消灾、延寿,救百千难苦,摧灭贪嗔痴,闭塞轮回路,历代眷属俱得超生,腹肠诸虫,亦得证果;又具无量三昧法门,日日得具足六波罗密功德。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欢喜拥护。欲生何佛土,均如愿成就。不但持诵书写与观想等,始有功德。只要此真言著于身,触于手,耳有所闻,目有所见,或藏于家中,或书于门上,或展旗扬幡,凡沾此法味者,任何众生,亦得生死解脱之因,同证菩提道果之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凡未成佛,求寿,求子,求福,求权,求消灭一切地水火风空灾难危险,以及一切所求,无不如摩尼宝珠,各满其愿。总而言之,六字真言之功德,就是佛之智慧来讲,亦穷劫难尽。若以现在藏经上所载之功德来讲,亦要讲三年方能讲完。”

巴楚仁波切及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解说

编辑

基于巴楚仁波切教言、由顶果钦哲仁波切注解之《Heart 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一书记载:“六字真言易持诵、相当有效验,其囊括了教义的菁华。当持诵“Om”时,其加持你达到布施(Generosity)的圆满境界;“Ma”助你修练品德(Pure ethics)的圆满境界;“Ni”则是忍辱的圆满境界。“Päd”助你精进(Perseverances),“Me”助你专致禅定(Concentration),“Hum”助你般若(Wisdom),是以持诵此真言能助圆满从布施到般若的圆满境界。四方诸佛均已修持过三次此六圆满境界(六度波罗蜜多)。还有什么比持诵六字真言并达到六度波罗蜜多更有意义的呢?”[9]

桑吉银登仁波切的解说

编辑

桑吉银登仁波切:“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咩吽——是诸佛的智悲在声音上的显现,它包含了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在各种密咒中,没有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更为殊胜的了。六字大明咒在我们生命的各个层次具有特别而强大的力量,可以转化我们,六个种子字可以完全净化六种有毒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是无明的显现,会使我们造身、口、意恶业,因而形成六道轮回,让我们在其中受苦。持诵六字真言,贪、嗔、痴、忧、嫉、爱,可被转化成它们的真性,六部佛的智慧在觉悟心中展现。当我们持诵六字真言时,六道轮回中的六种烦恼无形中被净化。因此念诵六字真言可防止再生于六道中,也可以驱除六道本具的痛苦,同时可圆满智慧心的修行,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字大明咒也可以强有力地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和各种疾病。”

Donald Lopez 的解说

编辑

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和文化系的佛学和藏学教授唐纳德·洛佩兹(Donald S. Lopez)英语Donald S. Lopez Jr.将六字真言介绍予西方社会,却同时导致六字真言被误解[来源请求]。详见其著作 Prisoners of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ISBN 0-226-49311-3)。

Karma Thubten Trinley 的解说

编辑

嘎玛·土登赤列(Karma Thubten Trinley)认为,“六字真言是有助免堕六度轮回的六大音节,照字面解是“唵 莲中的珍宝 吽”。其中,‘唵’助免堕天道,‘嘛’助免堕阿修罗道,‘呢’助免堕人道,‘叭’助免堕畜生道,‘咪’助免堕饿鬼道,‘吽’助免堕地狱道。”

咒语传入

编辑

西藏古代传说认为,大约在西元4世纪时,有一位袷陀朵㗚思颜赞王(藏语拼音 Tho-tho-ri-gñan-btsan)曾由天上获得四宝,《大乘庄严宝王经》为其中之一。[3][4]松赞干布派遣端美三菩提尼泊尔取得本经梵文版本,将其译为藏文并带入西藏。[4]

中国地区则于北宋时期(960—1127年),由天息灾译出此经。[4]

相关信仰

编辑

藏传佛教徒相信诵念此咒可往生极乐世界、解脱生死,故无论僧俗皆虔诚信仰,亦有配戴、将其藏于家中者。[3]此外藏人亦常将六字真言书于转经筒上,一边旋转一边颂念之,[10]或书于风车水车上任其自动旋转[3],或书写于风马旗之上任其飘扬;[3]又会将六字真言刻在嘛呢石上、于路边堆积成嘛呢堆,供路人依顺时针方向绕转一圈祈福、作为路标之用。[11]礼拜拉萨圣城者亦必诵此真言。[12]

汉传佛教则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6]、《密咒圆因往生集[13]等书收录本咒,其中后者认为如法念诵此咒即可往生净土。[13]观音慈林集》则收录《大乘庄严宝王经英语Kāraṇḍavyūha Sūtra[1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六字大明咒〉.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2.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苯教〉.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慈怡法师主编. 〈唵嘛呢叭[口*爾]吽〉.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大乘莊嚴寶王經〉.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5.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大正新脩大藏经. 第20册 No.1050 (东京: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88 [201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6. ^ 6.0 6.1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大乘莊嚴寶王經〉條目內附〈大乘莊嚴寶王經導論〉.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7. ^ 释妙舟. 《蒙藏佛教史》. 扬州市: 广陵书社. 2009: 页2. ISBN 9787806942987 (中文(中国大陆)). 
  8. ^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唵嘛呢叭咪吽》Gyatso, Tenzin. Om Mani Padme H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巴楚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 《Heart 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 Boston: Shambhala. 1993. ISBN 0877734933 (美国英语). 
  10. ^ 慈怡法师主编. 〈嘛呢輪〉.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11. ^ 慈怡法师主编. 〈嘛呢堆〉.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12.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蓝吉富主编. 〈拉薩〉條目內附〈喇嘛教徒之聖城──拉薩〉.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台南县永康市: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 ISBN 9579982104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慈怡法师主编. 〈密咒圓因往生集〉.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14. ^ 慈怡法师主编. 〈觀音慈林集〉.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唵么抳钵讷铭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