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郡

(重定向自濟陽國

陈留郡中国古代的,前身为济川国济川郡,后曾改称济阳国陈留国建昌郡北陈留郡。西汉始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沿革

编辑

汉朝

编辑

汉景帝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桓邑侯刘明为济川王,分梁国置济川国,都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1]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济川王坐杀人废,国除为济川郡。后颍川郡尉氏县改属济川郡。元朔中,削梁国宁陵、傿二县,别属济川郡。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济川郡为陈留郡,移治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南陈留城)[2]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陈留郡属兖州刺史部

汉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立皇子刘康为济阳王,改陈留郡为济阳国建昭五年(前34年),徙封济阳王为山阳王,复为陈留郡汉成帝时,河南郡酸枣县改属陈留郡[3]。至此,陈留郡领十七县(侯国):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长垣、平丘、济阳、浚仪[4]。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并成安、长罗二县。汉章帝建初初,梁郡菑县(改为考城县)改属陈留郡。建初四年(79年),以傿、宁陵二县益梁国,以长垣县益济阴国。后长垣县还属陈留郡。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析置己吾县。后削陈国圉、扶沟二县,别属陈留郡。至此,陈留郡领十七县(侯国):陈留、小黄、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尉氏、长垣、平丘、济阳、浚仪、考城、己吾、圉、扶沟。[5]

魏晋十六国

编辑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进封襄邑公曹峻为陈留王,改陈留郡为陈留国。黄初五年(224年),降封陈留王为襄邑王,复为陈留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进封襄邑王为陈留王,复置陈留国[6]

曹魏前后,因民户凋敝,省并陈留、东昏、平丘、己吾、圉、考城、扶沟七县。至此,陈留国领十县:小黄、浚仪、封丘、酸枣、济阳、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移治小黄(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东北)[7]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陈留国转封魏帝曹奂[8]西晋后期,复置考城、扶沟二县。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立赵王司马伦之子司马馥为济阳王[9],分陈留国济阳、外黄、考城三县置济阳国光熙元年(306年),进封东嬴公司马腾为东燕王,分濮阳郡、陈留国置东燕国,酸枣、长垣二县改属东燕国。至此,陈留国领七县:小黄、浚仪、封丘、雍丘、尉氏、襄邑、扶沟。永嘉之乱后,国除为陈留郡,移治浚仪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10]

十六国时期,陈留郡(建昌郡)先后为后赵(322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东晋(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87年)、翟魏(387年-392年)、后燕(392年-398年)、东晋(398年-399年)、后秦(399年-416年)所有,曾复置陈留县。后赵武帝建武元年(335年),改陈留郡为建昌郡,改属洛州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收复建昌郡后,复称陈留郡,还属兖州,后屡失陷。[10]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东晋再次收复陈留郡,为区别于侨置的陈留郡,改称北陈留郡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至二年(420年),北陈留郡为刘裕宋国二十郡之一[11]

南北朝

编辑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复北陈留郡为陈留郡[12]。至此,陈留郡领六县:酸枣、小黄、雍丘、白马、襄邑、尉氏[13]

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攻占南朝宋陈留郡[14][15]。后复置封丘县。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小黄县并入济阳郡外黄县。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封丘县并入酸枣县。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452年),尉氏县并入荥阳郡苑陵县。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复置小黄县。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陈留郡,领县并入荥阳郡东郡等邻郡。[16]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荥阳郡等郡复置陈留郡,属司州,分小黄县复置浚仪县,郡治浚仪县大梁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市区)。孝昌四年(528年),分东郡、陈留郡置阳夏郡。至此,陈留郡领五县:浚仪、封丘、小黄、开封、尉氏[16]。辖境为今开封、封丘县一带。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分司州梁州,陈留郡改属梁州,分陈留郡开封、尉氏二县置开封郡。至此,陈留郡领三县:浚仪、封丘、小黄[16]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封丘、小黄二县并入浚仪县;废开封郡,其所领尉氏县并入开封县,改属陈留郡。至此,陈留郡领二县:浚仪、开封。[10]

北周北齐后,改梁州汴州,陈留郡仍属之[10]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陈留郡,领县直属汴州[17]

唐朝

编辑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汴州陈留郡,治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市区),领六县: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燕光烈帝圣武元年(756年),改陈留郡为汴州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复改为陈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汴州燕昭武帝顺天元年(759年),复改为陈留郡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复改为汴州,陈留郡之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18]

人口

编辑

长官

编辑

陈留太守(前34年-9年)

编辑

陈留太守(23年-222年)

编辑

陈留相(222年-224年)

编辑

陈留太守(224年-232年)

编辑

陈留相(232年-289年)

编辑

陈留内史(289年-310年代)

编辑

陈留太守(310年代-335年)

编辑

陈留内史(351年-359年)

编辑
  • 刘仕,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为江西流民郭敞等所执,降于姚襄。[64]

陈留太守(359年-384年)

编辑

北陈留内史(-420年)

编辑
  • 檀韶,字令孙,高平金乡人,晋安帝义熙初领。[66]
  • 檀祗,字恭叔,高平金乡人,晋安帝义熙初领。[67]
  • 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至六年(410年)领,戍堂邑。[66]

陈留内史(420年-422年)

编辑

陈留太守(422年-494年)

编辑
  • 王玉,陈留酸枣人,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出任,守仓垣。[14]
  • 李修基,赵郡平棘人,北魏前期在任。[68]
  • 张代,字定燕,上谷沮阳人,北魏前期在任。[69]
  • 吕季才,赵郡人。[70]

陈留太守(526年-577年)

编辑

陈留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陈留郡太守(742年-762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 济川王刘明,前144年-前138年在位。
  • 济阳王刘康,前41年-前34年在位。[78]
  • 陈留王刘协,189年在位。
  • 陈留恭王曹峻,222年-224年、232年-259年在位。
    • 陈留王曹澳,260年-265年在位。
  • 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在位。
      • 陈留王曹劢魏武帝玄孙),326年-358年在位,351年封土收复,359年再次失陷。
        • 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在位。
          • 陈留王曹灵诞,383年-408年在位,384年封土再次收复,387年再次失陷,398年再次收复,399年再次失陷。
            • 陈留王曹虔嗣,?-420年在位,416年封土再次收复。
            • 陈留王曹虔秀,?-462年在位,422年封土再次失陷。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 ^ 《汉书地理志汇释》
  2. ^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3.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4. ^ 4.0 4.1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5.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
  6. ^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7. ^ 7.0 7.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8.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9. ^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10. ^ 10.0 10.1 10.2 10.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1.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12. ^ 《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13.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4. ^ 14.0 14.1 14.2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15. ^ 15.0 15.1 《魏书·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16. ^ 16.0 16.1 16.2 16.3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17. ^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8.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19. ^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20. ^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21. ^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22. ^ 22.0 22.1 22.2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3. ^ 《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24. ^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25. ^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26. ^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27. ^ 《后汉书·卷三十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28.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29. ^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30. ^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31. ^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32. ^ 朱公叔鼎铭
  33. ^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裴注引《陈留耆旧传》
  34. ^ 《隶释·杨信碑》
  35. ^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章怀注引《陈留耆旧传》
  36. ^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37. ^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38. ^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补注引《汉纪》
  39. ^ 《太平御览》
  40. ^ 《隶释·天下碑录》
  41.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42. ^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
  43. ^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44. ^ 44.0 44.1 《蔡邕集》
  45. ^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张邈任陈留太守至少到兴平元年(194)<<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兴平元年(194)>>.......会陈留太守张邈叛操迎吕布,操乃引军还......
  46. ^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刘翊死在上任途中,实际太守仍是张邈,至少到兴平元年叛变曹操为止。
  47. ^ 47.0 47.1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48. ^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注引《魏武故事》
  49. ^ 49.0 49.1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50. ^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51. ^ 《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52. ^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53.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54. ^ 《晋书·卷九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55.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56. ^ 《晋书·卷五十·列传第二十》
  57. ^ 57.0 57.1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
  58.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59. ^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60.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61.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62.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63. ^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纪十三》
  64. ^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65. ^ 《资治通鉴·卷一〇一·晋纪二十三》
  66. ^ 66.0 66.1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
  67. ^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
  68. ^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69. ^ 《魏书·卷八十八·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70. ^ 《魏书·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71. ^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72. ^ 72.0 72.1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
  73. ^ 《周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74. ^ 《魏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
  75. ^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76. ^ 《北齐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77. ^ 《唐刺史考全编》
  78. ^ 《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