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政治家、军事家、作家、前首相
(重定向自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爵士KGOMCHTD英语Territorial DecorationDL英语Deputy LieutenantFRSPC (Can)RA(英语: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20世纪初期至中期的英国保守党籍政治人物演说家外交家军事家史学家作家画家,英国前首相(1940-1945;1951-1955)。是贵族出身,毕业于哈罗公学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早年曾入伍,并驻扎和游历过古巴印度南非等地,也曾做过战地记者。1900年加入英国保守党并当选为下议院议员,晋身政界。1904年至1924年间为英国自由党成员,并曾在此间的自由党政府中担任过殖民地次官、贸易委员会主席内政大臣等职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第一海军大臣并曾赴法国前线参战;20世纪30年代卸任海军大臣后,丘吉尔率先呼吁英国重新武装,以应对纳粹德国日益增长的军国主义威胁。

非常尊敬的
温斯顿·丘吉尔爵士
Sir Winston Churchill
KG OM CH TD英语Territorial Decoration DL FRS RA
愤怒的丘吉尔》(1941年)
英国首相
任期
1951年10月26日—1955年4月5日
君主
副首相安东尼·艾登
前任克莱门特·艾德礼
继任安东尼·艾登
任期
1940年5月10日—1945年7月26日
君主乔治六世
前任内维尔·张伯伦
继任克莱门特·艾德礼
其他资深职务
下议院之父英语Father of the House (United Kingdom)
任期
1959年10月8日—1964年9月25日
前任大卫·格连费尔英语David Grenfell
继任拉布·巴特勒
反对党领袖
任期
1945年7月26日—1951年10月26日
总理克莱门特·艾德礼
前任克莱门特·艾德礼
继任克莱门特·艾德礼
保守党党魁
任期
1940年10月9日—1955年4月6日
前任内维尔·张伯伦
继任安东尼·艾登
1939年—1952年内阁职务
国防大臣
任期
1951年10月28日—1952年3月1日
前任曼尼·辛维尔英语Manny Shinwell
继任哈罗德·亚历山大
任期
1940年5月10日—1945年7月26日
前任恩勒·查特非英语Ernle Chatfield国防协调大臣
继任克莱门特·艾德礼
第一海军大臣
任期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1日
总理内维尔·张伯伦
前任詹姆斯·史坦霍普英语James Stanhope, 7th Earl Stanhope
继任阿尔伯特·亚历山大
1908年—1929年内阁职务
财政大臣
任期
1924年11月6日—1929年6月4日
总理斯坦利·鲍德温
前任菲利普·斯诺登
继任菲利普·斯诺登
殖民地事务大臣
任期
1921年2月13日—1922年10月19日
总理大卫·劳合·乔治
前任阿尔弗雷德·米尔纳
继任维克托·卡文迪什
空军大臣
任期
1919年1月10日—1921年2月13日
总理大卫·劳合·乔治
前任威廉·卫尔英语William Weir, 1st Viscount Weir
继任弗雷迪·格斯特
战争大臣
任期
1919年1月10日—1921年2月13日
总理大卫·劳合·乔治
前任阿尔弗雷德·米尔纳
继任拉明·沃辛顿-奈杰尔·埃文斯英语拉明·沃辛頓-伊凡斯
军需大臣英语Minister of Munitions
任期
1917年7月17日—1919年1月10日
总理大卫·劳合·乔治
前任克里斯托弗·阿迪森英语Christopher Addison
继任安德鲁·卫尔英语Andrew Weir, 1st Baron Inverforth
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
任期
1915年5月25日—1915年11月25日
总理H·H·阿斯奎思
前任埃德温·蒙塔古
继任赫伯特·萨谬尔英语Herbert Samuel
第一海军大臣
任期
1911年10月24日—1915年5月25日
总理H·H·阿斯奎思
前任雷金纳德·麦克纳
继任阿瑟·贝尔福
内政大臣
任期
1910年2月19日—1911年10月24日
总理H·H·阿斯奎思
前任赫伯特·格莱斯顿
继任雷金纳德·麦克纳
贸易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08年4月12日—1910年2月14日
总理H·H·阿斯奎思
前任大卫·劳合·乔治
继任西德尼·巴克斯顿英语Sydney Buxton
国会议员职务
议员
伍德福英语Woodford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任期
1945年7月5日—1964年9月25日
议员
艾平英语Epping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任期
1924年10月29日—1945年6月15日
前任伦纳德·莱尔英语Leonard Lyle
继任利亚·曼宁英语Leah Manning
议员
邓迪英语Dundee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任期
1908年5月9日—1922年10月26日
亚历山大·威尔基英语Alexander Wilkie同时在任
前任
继任
议员
西北曼彻斯特英语Manchester North West
任期
1906年2月8日—1908年4月12日
前任威廉·霍兹沃斯英语William Houldsworth
继任威廉·乔恩森-希克斯英语William Joynson-Hicks
议员
奥尔德姆英语Oldham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任期
1900年10月24日—1906年2月8日
前任沃尔特·朗西曼英语Walter Runciman, 1st Viscount Runciman of Doxford
继任约翰·布莱特英语John Albert Bright
个人资料
出生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11-30)1874年11月30日
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布伦安英语Blenheim, Oxfordshire
逝世1965年1月24日(1965岁—01—24)(90岁)
英格兰伦敦郡肯辛顿
墓地英格兰牛津郡布拉登英语Bladon圣马丁教堂英语St Martin's Church, Bladon
国籍 英国
政党保守党(1900年—1904年;1924年—1964年)
其他政党自由党(1904年—1924年)
配偶克莱门汀·丘吉尔1908年结婚)
儿女5
包含戴安娜英语Diana Churchill兰道夫英语Randolph Churchill莎拉英语Sarah Churchill (actress)玛莉英语Mary Soames
父母
学历
职业历史学家、画家、政治人物、军人、作家英语Winston Churchill as writer
获奖列表英语List of honours of Winston Churchill
军事背景
服役
服役时间1893年—1924年
军衔列表英语List of honours of Winston Churchill
部队
指挥皇家苏格兰燧发枪团第6营
参战
军事奖励列表英语List of honours of Winston Churchill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重新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1940年5月,他接替内维尔·张伯伦成为首相,领导了英国及同盟国轴心国之间的战争,并在1945年取得了胜利。1945年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后,他成为反对党领袖。在二战结束后与苏联冷战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他发表了对欧洲有深刻影响的“铁幕演说”,这促使西欧团结以对抗苏联的威胁。1951年,丘吉尔再次当选为首相,在其第二任期专注于国际外交事务,尤其是英美关系;在另一方面,尽管当时非殖民地化的风潮盛行,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但他仍坚持要维护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并且派遣军队镇压起义者。在内政方面,他的政府强调住房建设工作,并研发核武。但在此期间丘吉尔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最后于1955年宣布因身体原因辞去首相职务,随后他一直担任下议院议员直到1964年。1965年去世后,英国政府对他以国葬礼待之。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其仕途涉足多个领域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欧洲乃至于世界均影响深远。2002年,在BBC举行的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丘吉尔位列榜首。[1]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的帝国主义观点和种族主义言论饱受争议。

生平

编辑

家族背景与早年生活(1874-1892)

编辑
 
童年时期的丘吉尔,摄于1881年。
 
童年的丘吉尔(右一)与母亲在一起。

作为一个著名贵族世家的后裔,丘吉尔的完整姓氏为“斯潘塞-丘吉尔”。他的家庭是斯潘塞家族的一个分支,在18世纪晚期时才在姓氏后加入“丘吉尔”。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强调他们是约翰·丘吉尔,第一代马博罗公爵的后裔。(参见乔治·斯潘塞,第五代马尔博罗公爵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布莱尼姆宫,是在父母完婚后的第8个月降临人世。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约翰逊·斯潘塞-丘吉尔,第七代马博罗公爵的第三子,曾任财政大臣,母亲名叫珍妮·杰罗姆,是美国富豪伦纳德·杰罗姆(Leonard Jerome英语Leonard Jerome)的女儿。温斯顿有一个弟弟,约翰·斯卷吉·斯潘塞-丘吉尔(1880-1947)。

与其他典型的贵族子弟一样,丘吉尔在7岁时便被送到寄宿学校,并在1888年入读哈罗公学。孩提时期的丘吉尔在学校十分顽皮、性格叛逆,学业成绩除了英文科和历史科的表现出色外,其他学科不太好,因此常受老师责罚。此外,他曾是校内剑击冠军。

由于父亲在政界工作繁重,丘吉尔与父亲的关系十分疏淡。虽然他的母亲也甚少探望他,但两人保持频密的书信来往,因此丘吉尔与母亲的关系十分亲密。另外,丘吉尔与他的褓姆伊丽莎白·安妮·埃佛勒斯的关系也很要好。

军旅与记者生涯(1892-1900)

编辑
 
时年21岁的丘吉尔,摄于1895年。
 
在南非的青年丘吉尔,此时的他作为记者在此报道第二次布尔战争,他也在此行中制造了使他声名大噪的越狱。

1892年12月,丘吉尔自哈罗公学毕业,此后经过三次入学考试,于1893年成功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并于次年12月毕业,其在130名毕业生中排名20,可谓“名列前茅”。不久后,1895年1月,其政坛上不得志的父亲病故,父亲去世一个月后,他以陆军少尉的身份加入了女王第四轻骑兵团。

1895年10月,丘吉尔利用假期和朋友一起到古巴亲身体验一下西班牙和古巴人民起义的战争。由于其父亲的关系,丘吉尔被英国情报部门相中,启用他负责收集西班牙军队所使用的枪弹的情报,此外,《每日纪事报》也聘请他为随军记者,为该报发稿。一个月后,历经了战火、身怀一枚西班牙红十字勋章的丘吉尔回到英国。此番古巴之旅使丘吉尔对记者职业与写作产生了情结。

1896年,丘吉尔随部队调往印度,在当地,他除了热衷打马球外也花了不少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哲学书籍。次年,印度北方部落发生反抗英军的武装起义,丘吉尔得知消息后立即请假,以《加尔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身份亲赴事发地采访英国的军事行动,随后,他在向两张报纸所发出的稿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收集到的其他资料,写出了自己的首部著作《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该书于1898年在英国出版。之后,他又相继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萨伏罗拉》和有关英国和苏丹战争的《河上之战》,继续在文学创作上拓殖。

1899年,丘吉尔离开了军队,打算投身国会,在政治事业上发展。因此在英国议会补选中代表保守党竞选奥尔德姆(Oldham)选区的席位。该区共有两个席位,但丘吉尔在补选中的得票数仅居第三,其首次试水政治的尝试因而没有成功。落选后,丘吉尔再次拿起笔杆,于同年9月以《晨邮报》随军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第二次布尔战争,在随英军士兵行伍途中,他曾被布尔人俘虏(据闻是被日后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所掳),被关押在普勒多利亚战俘营。丘吉尔虽然仅是随军记者,但因携带武器并参加了部分战斗,被布尔人拒绝释放。当年12月,丘吉尔独自一人于此成功越狱,在当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洛伦索-马贵斯(今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英国领事馆。这一经历使得他在英国的名声大噪。返国后,他出版了两本有关布尔战争的书,名叫《伦敦至莱迪史密斯,途经普勒多利亚之旅》和《伊恩·哈密尔顿的行军》,分别于1900年5月和10月出版。

早期政治生涯(1900-1922)

编辑

晋身议会

编辑
 
1901年,成为国会议员不久后的丘吉尔。

1900年3月,亲历数次战争的丘吉尔回到英国,通过越狱事件而闻名全国的他决定抓住机会再战政坛,他在1900年的大选之中再次代表保守党参选奥尔德姆选区议员,结果成功当选,由此开始了其长达60余年的政治生涯。当时的丘吉尔年仅26岁,是下议院最为年轻的议员之一。

丘吉尔虽然当选,却未出席国会开幕大典,反而周游英国和美国等地,并成功为自己筹得10,000镑经费(当时的国会议员并不支薪,丘吉尔当时的家境也不算富裕)。在美国,他曾会晤马克·吐温和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等人。

1901年2月,丘吉尔返回英国,正式履职议员。在议会中,丘吉尔虽属保守党成员,却抨击保守党政府的多项政策,批评政府在布尔战争中的政策,并坚持反对政府的扩军计划。在成功阻挡政府的扩军提案后,丘吉尔在贸易问题上对政府也有不同意见:他公开反对自由联合党约瑟夫·张伯伦议员(后来的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之父)的贸易壁垒政策,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由于自由联合党是和保守党合作的,遂使他与保守党分道扬镳(自由联合党后来并入保守党);1904年起,他开始自称为“独立的保守党人”,并最终于1905年1月被保守党注销党籍。4个月后,他加入了自由党,成为反对党的成员。虽然丘吉尔改弦易辙,但他仍一直保有Oldham的席位。在1906年的大选中,丘吉尔代表自由党当选为曼彻斯特西北(Manchester North West)选区的议员。

殖民地与内政事务

编辑
 
1911年1月,时任内政大臣的丘吉尔(左二)到现场视察锡得尼街之围

在自由党的亨利·坎贝尔-班纳文政府于1905年12月上台执政后,丘吉尔获命为殖民地次官。在任内最重要的成就乃推动南非取得自治地位、解决南非的“中国奴隶”问题,以及继续提倡自由贸易。1908年,阿斯奎斯继任首相,丘吉尔意外地被任命为贸易委员会主席,正式进入内阁。根据当年法律,新晋内阁者须尽速参与补选,结果丘吉尔失去了曼彻斯特的席位;未久即经由另一次补选在邓迪(Dundee)选区胜出。任内推动了工人失业和伤残者的强制型保险,并挡下海军增加财政预算,此外,他更与当时的财相戴维·劳合·乔治合作,推出人民预算,使上议院交出大部分权力。

在1910年,丘吉尔升任内政大臣,这是他首次在政府内阁担任主要职务。在此期间,虽然他在狱政改革方面有贡献,但由于面对工人游行罢工时所采取的强硬态度而备受指责;任内他曾经多次下令军警镇压罢工和游行活动。最著名的一次行动是发生在1911年1月的“锡得尼街之围”,当警方获悉有一伙东欧无政府主义者抢劫了一家珠宝店后,丘吉尔亲自抵达现场指挥包围行动,珠宝店随后发生火警,丘吉尔不准消防队救火,迫匪徒在自首或被火烧死之中择一。一名摄影记者拍下丘吉尔在现场的照片,事件被大肆渲染,保守党党魁亚瑟·贝尔福嘲讽丘吉尔道:“他(丘吉尔)和那名摄影师都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置之不顾。我知道这位摄影师正在做什么,但这位可敬的绅士又在做什么?”

初掌兵事与一战

编辑

1911年10月,丘吉尔获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一开始时他和他的下属有许多磨擦;丘吉尔要求下属官员严格服从自己的号令,将不从于自己的官员革职,丘吉尔并允许基层官兵发表批评自己长官的言论,虽然在基层中颇受好评,却使得直属海军大臣的四名海务大臣对丘吉尔心生反感。上任海军大臣后,丘吉尔一改过去一味要求裁减军费的作风,大力发展坦克和航空技术,和坚决守护英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石油利益。此外,他决定与德国展开海上军备竞赛、大量制造无畏舰,以确保英国在海军方面保持领先的优势。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次年1月,丘吉尔批准了海军攻取达达尼尔海峡计划,但是海军最后无法攻下该海峡,却付出了巨大代价;英国在战事之初的优势尽失,也使得丘吉尔成为保守党猛烈攻击的对象。5月,已经决定要与保守党人共组联合政府的阿斯奎斯首相免去丘吉尔的第一海军大臣职务,改任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备受排挤的丘吉尔决定辞职,但保留下议院议员的身份,赶赴法国西线亲与战争。

 
一战中的丘吉尔(图中前方中间者),摄于1916年的法国-比利时边境。

1916年5月,丘吉尔卸任皇家苏格兰毛瑟枪团英语Royal Scots Fusiliers第6营营长,退出战场,回到议会。适逢阿斯奎斯首相在同年12月请辞,并由劳合‧乔治接任。劳合‧乔治本想起用丘吉尔,无奈担心会与保守党决裂而放弃。到了1917年1月,于1916年6月成立的达达尼尔海峡战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将事件的核心问题归咎于前首相阿斯奎斯和陆军大臣,而丘吉尔在事件中的责任被认为非关重大,使丘吉尔获得重返政坛的机会。

1917年7月,劳合·乔治宣布任命丘吉尔为军需部长。劳合·乔治原本准备让丘吉尔担任更高的职务,但与自由党合组政府的保守党人坚决反对而作罢。而即使是任命丘吉尔为军需大臣也引起了一场大风波,当时的舆论与保守党人都强烈的反对,但是在首相的坚持下丘吉尔仍获任命。丘吉尔在军需大臣任内推动了多项对今后战争有深远影响的新政策,包括坦克飞机化学毒气。在丘吉尔的提议下,英国迅速扩大了坦克的生产规模,此外还极力推动飞机在战争中的应用,他本人甚至也能驾驶飞机。

1919年11月英国举行一战后的首次大选,选后丘吉尔在内阁任陆军大臣空军大臣;开始调整英国军队的结构,并且主张积极干预俄国内战。他称英国应该让布尔什维克主义“胎死腹中”,将共产党人称为“残暴的大猩猩”。丘吉尔从此以坚定的反共立场而闻名(唯一的例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苏联合作抗德)。1921年,丘吉尔转任殖民地大臣,开始与爱尔兰新芬党谈判,并签署《英爱条约》,最终允许爱尔兰成为英帝国内的一个自治领

两战之间(1922-1936)

编辑

低潮涌现

编辑

自由党在1922年的大选中惨败,多年的战争使得选民变得左倾,原本支持自由党的选民大批大批地倒向工党。而丘吉尔也失去了自己在邓迪的席位,并只能离开那里。离开时,他提到自己“没有官职、没有席位、没有政党、没有阑尾(他在选前接受了割阑尾手术)”。次年,英国再度举行大选,丘吉尔以自由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却在莱斯特(Leicester)选区中落败,而工党则在同年大选获胜,并筹组了第一届的工党政府。丘吉尔意识到自由党的势力已经开始衰微,很难再成为政坛上可以与保守党抗衡的政治力量,于是逐渐疏远自由党,并在数月后以“独立反社会主义人士”的身份竞选伦敦某选区的补选,以43票之差落败。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在竞选期间写了一封信给丘吉尔,讽刺他的对俄政策,指他自己无法支持一位“花了英国人1亿英镑试图将俄国的时钟拨回封建时代”的候选人。

重返保守党与财政大臣

编辑

1924年大选,丘吉尔再度参选,今次虽然他以“独立宪制派人士”的身份候选,但背后其实得到保守党的支持。最终在埃平(Epping)选区当选,并在翌年正式重返保守党。丘吉尔自评道:“任何人都可以转党,但转两次党便需要点智慧。”

1924年的大选同时使保守党重新上台,新首相斯坦利·鲍德温随即任命丘吉尔为财政大臣,这是英国内阁中地位仅次于首相的要职,也是丘吉尔父亲曾经担任过的职务。但是丘吉尔本人对财政并非在行;在任内推动了英国重新采用金本位,这一决策后来被著名的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凯恩斯批评,给英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而英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则攀升了12%。金本位制最终在1931年被取消。到1926年,英国职工大会因矿工薪资问题宣布全国大罢工,丘吉尔在罢工中采取强硬立场。由于印刷工人也加入到罢工行列中,报纸无法出版,丘吉尔下令由政府发行《英国宪报》,宣传政府的政策,此外,他在《宪报》也提出,“要么由国家粉碎大罢工,要么大罢工来粉碎国家”。然而,丘吉尔在后来忆述,当时的决定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他曾表示,当时的经济政策实际上皆由在任的英格兰银行行长,孟塔古·诺曼所建议。

“困惑岁月”

编辑

1929年5月英国大选,这次选举中丘吉尔本人险胜,但是在全国,保守党和自由党惨败,拉姆齐·麦克唐纳的工党政府重新执政。他在议会中除了反对政府提出的印度自治方案,又提倡应该与国大党谈判,使他与支持印度自治的保守党日渐疏远,而麦克唐纳在1931年组织联合政府没有邀请他。这段后来被称为“困惑岁月”的日子是丘吉尔政治生涯中的最低潮;他花大部分的时间于写作上,著作包括已经在连载中的《世界危机》以及《我的早年生活》,还有一本关于祖先第一代马博罗公爵的传记。此外他还访问美国,拜访美国各界人士和政治领袖。1931年12月,在丘吉尔的第二次美国之行中他遭遇车祸,内脏严重出血,幸好治疗得当,住院8天后就出院。

 
1935年,为自身的议员选举造势的丘吉尔(图中右侧台上)。

1936年,英国爆发了爱德华八世退位危机。爱德华八世为后世推崇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典型,选择了退位。丘吉尔对此十分敢言,他支持英王,认为他根本无须退位。丘吉尔的言论使当时舆论认为,如果丘吉尔一方获英王垂青的话,也许将会委任他为首相,因为当时比丘吉尔更有威望组阁的资深政治家劳合·乔治身处国外,丘吉尔确实有可能成为首相。但此事没有发生,而丘吉尔在政治上却更形孤立。惟此说忽略了威斯敏斯特制,首相是由政治联盟或执政党成员推派而出任,再请英王授命认可;并非由英王选择。

二战风云(1936-1945)

编辑

被一再忽视的严重警告

编辑
 
丘吉尔与张伯伦,摄于1935年。
 
1938年9月,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与希特勒在德国慕尼黑会晤,此行中《慕尼黑协定》被签署。

自从一战结束后,英国便一直弥漫着和平主义的气氛。上至政党领袖,下至平民百姓都在鼓吹裁军,因为大家都认为如此残酷的战争再也不会有了。

但知晓形势且参与了战争的丘吉尔则不然,他是当时国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的议员之一。丘吉尔认为,德国在战后所负担的沉重赔款产生的巨大仇外情绪往后将会演变成破坏《凡尔赛条约》的力量。尤其是在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后,他更是严厉警告希特勒及其法西斯独裁政权将会给欧洲带来灾难,如果不加以阻止,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他提议英国不应放松警惕而应当重整军备,并鼓励盟友法国加强其军事势力,而不是“裁减你的武器,增加你的义务”。然而,在和平主义的大环境之下,多数人都将他的警告视同危言耸听。

1936年3月,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宣布,德军已经重新占领了莱茵兰非军事区。对这一明确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为,英法两国都未表示强烈的反对。丘吉尔则对此警告称,此举不仅违反条约,而且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都造成威胁。因此他再次呼吁,英国应该向法国提供军事协助,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军力平衡。

1938年3月11日,德国兼并奥地利;4月,在希特勒的教唆下,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日尔曼人的聚居区苏台德地区的纳粹党人提出自治;7月,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派出代表团访问捷克,讨论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9月15日,实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亲自访问慕尼黑,与希特勒商讨苏台德问题。会谈中,希特勒明确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张伯伦表示同意。在得到法国首肯的情况下,张伯伦返国后联同法国总理达拉第指示两国驻捷克的公使,于9月20日拜会捷克总统贝奈斯,极力游说他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得知消息后,丘吉尔旋即向新闻媒体发表声明:“这无异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9月22日,事态进一步恶化:希特勒提出了具体的时限:捷克政府必须在9月28日下午2时之前决定好,否则德国就将发起进攻;英国的内阁表示无法接受,战争一时间似乎近在眼前。

9月28日,由意大利领导人墨索里尼出面邀请英法德意四国领袖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此次邀约使得一向绥靖避战的张伯伦喜出望外,次日即赶到慕尼黑与会。丘吉尔认识到张伯伦有可能做出让步向希特勒妥协,因此提议由反对党和保守党议员中持反对意见的人士发表联合声明,敦促张伯伦坚持立场,但仍旧无人附议。9月30日,慕尼黑会议结束。如丘吉尔所料,英法两国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从10月1日起撤军,否则战争一旦爆发,英法将不支援捷克。此事在历史上也被称做“慕尼黑阴谋”。随后,张伯伦高兴地带着希特勒一份保证不会有进一步领土要求的声明回到伦敦,以胜利者的姿态接受欢呼:“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

此时的议会中,只有丘吉尔等少数人还在公开抨击绥靖政策,他直言道:“我们已经遭到一次完全、彻底的失败。”他的言论仍旧引起诸多抗议和嘘声。此外,由于其反对绥靖政策的立场,丘吉尔还一度遭到自己选区的保守党党部弹劾动议,最终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席位。

此时此刻,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上,大战的引信早已被点燃。1939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捷克的剩余部分,斯洛伐克则在德国的支持下独立,绥靖政策宣告失败。3月31日,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讲时保证,如果波兰被侵略,英国将出面支持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许,德国军队依照希特勒蓄谋已久的作战方案,突然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丘吉尔后来将二战称为“非必然的战争”,认为这次战争原本在开始时就可以轻易制止,但因英国人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让坏人重新武装”。

走上战场

编辑
 
丘吉尔领导的战时内阁合照,1940年5月
 
1940年7月,丘吉尔(右二)在一处海滩视察前线军备
 
自敦刻尔克海滩涉水准备上船撤退的英国军队,1940年5月

战事全面爆发的数小时后,1939年9月1日早晨,张伯伦召见丘吉尔,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9月3日,丘吉尔被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由于战事进展不顺利,下院议员们在1940年5月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动议,矛头直指张伯伦。在1940年5月8日的投票中,执政党内阁虽然以81票的多数赢得信任案,但是张伯伦已感觉到自己无法继续执政,因此准备辞职。他原本希望由外交大臣、绥靖政策的积极贯彻者哈利法克斯勋爵接任,但由于他是上议院议员而作罢。经过三大党派的磋商,张伯伦最终决定请丘吉尔接任首相与保守党领袖,迎战德国。于是他立刻向国王乔治六世提出辞呈,并建议由丘吉尔组织联合政府。

1940年5月10日下午6时,乔治六世召见丘吉尔,请他组阁并出任首相;一小时后,丘吉尔会见了反对党(工党)领袖艾德礼,邀请工党加入内阁并获得支持。自此,英国的新一届战时联合政府正式成立:保守党领袖丘吉尔为首相,工党领袖艾德礼为副首相。传统上,新任首相会向前任写一封表示惋惜的信件,但丘吉尔打破传统,没有写信给张伯伦。此外,丘吉尔在内阁还兼任国防大臣。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并发表了就职演说,其中提到:

我在此告诉议会,就像我告诉加入本政府的各位成员那样:我所奉献的将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面临着最为严峻的考验。我们面临着是漫长的斗争与苦难。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会说:要尽我们的所能从陆海空三个方面支援战争;要支援这场针对人类黑暗和叹为观止的罪行史上从未有过的骇人暴虐政权的作战,这便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2]

最终,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达了对丘吉尔内阁的支持。

上任后,丘吉尔首先访问法国,他惊讶地得知法国即将投降,但是他向法国领导人表明,即使法国被打败了,英国仍将继续战斗。5月26日,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同时,希特勒因害怕步兵无法追上装甲部队而下令停止进攻。在短短的8天中,被围困在敦刻尔克周围一小块地区的盟军奇迹般地撤出33万多人;政府号召英国沿海居民利用自己的小艇救援在海峡对岸的士兵,连海军部的军官们也亲自加入救援行动。6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靠撤退并不能够赢得战争。当日,丘吉尔也发表了他在二战中最著名和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3]

6月13日,丘吉尔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英国首相身份访问法国,游说法国政府继续作战。但是此时的法国政府已经决定投降,法国的戴高乐将军也于6月17日流亡至英国。次日,丘吉尔在议会发表了另一篇鼓舞士气的演说,其中提到:

让我们勇敢地承担义务,这样如果大英帝国和她的联邦可以留存千年的话,人们仍然会这么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4]

捍卫不列颠

编辑
 
1940年8月,丘吉尔在英格兰肯特郡察看遭轰炸的建筑。
 
不列颠战役中正在遭受轰炸的伦敦城区,摄于1940年9月7日,德军于此日开始大规模轰炸伦敦。
 
丘吉尔(右一)察看伦敦East End区被炸毁的建筑废墟,1940年9月8日。

在征服法国后,希特勒曾提出愿与英国在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和谈。当时的英国处境虽然困难,但丘吉尔仍断然拒绝了此案。在和谈破裂后,希特勒决定对英国动武。1940年7月,希特勒当局开始制订入侵英国的“海狮作战”(Operation Sea Lion)计划。同月,不列颠战役正式打响,英德空军就此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战。彼时的两国空军实力存在不少差距,德国出动了约2400架战机,而英国方面只有约700余架。并且,德军每天平均出动飞机1000架次,而英国皇家空军在飞行员的人数上即处于劣势,一个人每天必须执行3次左右的任务,战况艰困。但英国人民同仇敌忾,相继使用炮战、通讯战、雷达战等作战形态,使德国来势汹汹的空中攻势进展迟缓。8月15日,德国方面又出动1700余架飞机进军英国进行轰炸,但被飞机数量仅为自身一半有余的英国空军再次重创,损失惨重。8月20日,丘吉尔在下院赞扬皇家空军飞行员的英勇表现:“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到了9月7日,明确意识到短期内不易取得英国制空权的德国决定停止大规模空战,改以对伦敦等大城市进行不分昼夜的狂轰滥炸。自9月7日起,德军以每晚平均200架飞机的兵力连续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密集轰炸,仅头两日就造成800多人死亡。在这期间,丘吉尔多次赴被炸现场视察。虽然丘吉尔不止一次地在被炸住房的废墟中流泪,但他仍然以坚韧的态度领导英国军队抵抗纳粹的进犯。直至9月17日,受到顽强抵抗的希特勒决定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10月又宣布推迟计划到来年春天,并将侵略的目光移向了东边的苏联,不列颠战役遂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整个战役中,德国损失的战机数量约为英国的2倍,阵亡的飞行员数量约为英国6倍;但英国也付出了86000余人伤亡和100余万栋建筑被炸毁的惨重战争成本。即便如此,众志成城的英国人民在丘吉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以弱胜强,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盟友

编辑
 
丘吉尔与罗斯福,摄于1941年8月。

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战时的良好关系,使得英国在生死存亡的战争关头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援助。自1940年7月起,罗斯福不顾美国国内激烈的反对声浪,向英国出售包括50万支步枪、8万挺机关枪、1亿3千万发子弹、100万发炮弹等军用物资。8月,在丘吉尔的提议下,经两国艰苦的磋商,以及罗斯福本人对美国国会的游说,美国最终同意向英国海军提供50艘驱逐舰,而英国则以租赁的方式将其在海外的军事基地交予美国使用。然而,处于战争旋涡之中的英国支出十分庞大,至当年12月时,其美元储备已经耗尽,但此时的英国万万不能脱离美国的军事“输血”。于是,丘吉尔亲自写信给罗斯福,谈道:“如果英国在这场战争的高潮中被夺去它全部可以销售的资产,使得我们用鲜血赢得了胜利,拯救了文明,替美国争取了充分装备以防不测后却一贫如洗,那在原则上是错误的。”收到该信后,罗斯福提出以“租借”的方式继续向英国提供军需物资。两个月后,租借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在罗斯福12月30日的著名演说中,称“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使得战局出现关键转折——原本处于中立的美国也宣布参战,加入同盟国一方。自此,丘吉尔相信盟军的实力已不可抵挡,胜利的曙光也已可见。12月22日,丘吉尔还曾冒着被德国潜艇袭击的风险访问美国。

不得已的联手及最终胜利

编辑
 
1945年2月,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雅尔塔会议上的合照,此三人被称作“三巨头”。
 
1945年5月7日,宣布战争胜利后的丘吉尔(前排右二)与他的核心幕僚在一起。
 
1944年7月,丘吉尔在诺曼底慰问参与登陆战的军队士兵。
 
战争胜利时,丘吉尔向民众挥手致意,并比出他标志性的“V”字手势。

战争中丘吉尔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关系十分特殊,因为丘吉尔素来持有鲜明的反共立场,但是在二战中受形势所迫,只能与斯大林合作才能对抗迅速膨胀的纳粹德国。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宣战的当晚,丘吉尔就向全国民众发表演说称:“在过去的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那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任何对第三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

1942年1月1日,丘吉尔代表英国,与美国、中华民国以及苏联的代表共同在《联合国宣言》草稿上签字,为战后的世界做出规划。之后丘吉尔又相继出席了魁北克会议卡萨布兰卡会议开罗会议(该次会议是由罗斯福、蒋介石和他共同出席)、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峰会,与罗斯福、斯大林等领导人多次会面,商讨战时及战后世界局势。

1942年8月,丘吉尔访问苏联,向斯大林保证盟军很快就会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联独自面对德军的压力。1944年6月6日,在拖延了两年后,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行动终于开始,斯大林向丘吉尔表示祝贺,称这次行动在“战争史从来也没有过足以与之类比的事业”。从此之后盟军很快就解放了法国,然后开始向德国本土进攻。次年4月,盟军和苏联军队在德国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随后,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丘吉尔向英国人民宣告,英国已经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意外的“忘恩负义”与“铁幕”演说(1945-1951)

编辑

紧随胜利的落败

编辑
 
1945年7月的英国议会选举结果,工党(红色)以巨大优势战胜保守党(蓝色)而得以执政。

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也随之解散。因此,丘吉尔于1945年5月23日宣布内阁总辞,并将大选定于当年7月5日举行。但出乎意料的是,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保守党,却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本人虽然当选议员,但是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工党却赢得393席,得以组阁执政,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出任首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工党提出的建设福利国家的目标与表现出的乐观信心对战后饱受创伤、一贫如洗的英国社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保守党方面则继续保持着战争的戒备状态,与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的愿景相左,因而没有受到人民的认可。

1945年7月26日,丘吉尔卸下了首相职务。

“铁幕”演说

编辑
 
丘吉尔提出的“铁幕”(图中黑色标注之边界)首次界定了冷战的局势。

丘吉尔是早期的“泛欧洲主义者”之一,对成立共同市场欧盟起了先导作用。此外,他又成功为法国争取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为常任理事国,以便抗衡苏联的势力。

下台后的丘吉尔开始计划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同时丘吉尔于1946年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于密苏里州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而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是坐上听众之一,他说:

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在当时这篇演讲引起很大回响,因为此时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未破裂。但是今天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认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另外,丘吉尔也很早就提出要恢复德国的实力,共同抵御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散。

复任首相(1951-1955)

编辑

回到唐宁街

编辑
 
丘吉尔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1953年2月。

1951年大选,保守党击败工党,重新执政,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并凭借其文学功底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任内他与美国维持着“特殊关系”,并着手重整战后的秩序,积极推动朝鲜战争停战,使英国得以退出朝鲜半岛的泥淖,并在1954年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一起通过派遣其副首相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中国总理外长周恩来一起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外长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形式,达成两国之间互派代办的协议,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从而也使得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互派代办、互设代办处以及互相拥有外交特权与豁免待遇的西方大国。也是在这一年(1954年),在他担任首相期间,在瑞士举行的世界杯赛上,英格兰队历史上首次打进世界杯八强。然而他的本土事务却受着一连串的海外危机的阴影所笼罩,而海外危机之发生却是因为英国战后国力之衰退所促成的。尽然英国在战后国力开始衰弱,但丘吉尔仍然视英国为一股重要的国际力量,并经常介入海外危机。

依旧不宁的帝国世界

编辑

1951年,肯尼亚人民要求殖民地政府进行土地改革,并让人民有更大的参政权利,但是这些诉求遭到殖民地政府的拒绝。结果在1952年引发了茅茅之乱。1952年8月17日,殖民地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英国政府随即派出军队镇压,由于动乱一方顽强抵抗,英军于是加紧剿灭力度,遂使肯尼亚全国陷入内战状态。

1953年,茅茅叛乱份子对忠于英国的基库尤人(Kikuyu)进行大屠杀,史称“拉里大屠杀”。丘吉尔遂改以“剿抚并用”,一方面继续加大军事行动,一方面又重新展开被艾德礼于1951年终止的和谈,但这些和谈在他下野后又告终止。此外,他又指派陆军将领区士觐爵士(Sir George Erskine)开展“铁砧行动”和“斧头行动”,分别清灭在内罗毕和市郊的动乱份子。

在东南亚的马来亚,自1948年开始亦出现了反英运动,一直到丘吉尔上台仍未解决。而丘吉尔亦选择以军事途径解决,与愿意和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的亲英份子结成联盟,镇压叛乱份子。此外,他在马来亚宣布紧急状态并展开“民心运动”,以及实行“毕利斯计划”即住在森林边缘的村落居民赶入新村,而这些方略日后被美国在越战中仿效。

 
1955年,丘吉尔(前排中央)与其内阁成员合影。

马来亚叛乱份子为游击队性质,以当地人为主。因此英军在马来亚的军事行动,比当时伊朗和肯亚的军事行动更得人们的支持。而在危机的高潮时,更一度有超过35,500名英军驻守马来亚。至于叛乱份子为军队所极力镇压后,亦随之失去了地方民众的支持。

虽然游击队不再受支持,但危机也反映出英国不能再在该区长此管治下去。于是在1953年,丘吉尔政府开始扶植新加坡和附近一带的英国属土独立。至于马来亚,则在丘吉尔1955年下野前的数天首次举行选举,一直至1957年艾登首相任内,马来亚才正式独立。

晚年(1955-1965)

编辑

退隐

编辑

1954年11月30日,丘吉尔迎来了80岁华诞,议会两院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由于年事已高,精神和体力大不如前,丘吉尔以80岁之龄在1955年4月5日辞去首相一职,当他走出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时他吸著雪茄,打出有名的“V”手势向群众致意,然后就坐上汽车,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离去。

丘吉尔退任后,首相一职由其副手、时任外相安东尼·艾登接任,艾登早已对首相一职具有野心,更早在1952年迎娶了丘吉尔的侄女。至于丘吉尔本人则在退休后主要居于肯特郡韦斯特咸(Westerham)以南两公里的查特韦尔大宅(Chartwell House),但仍然保留着下议院席位,至1964年方才正式退休。

与世长辞

编辑
 
丘吉尔与其妻子的墓碑,位于巴拉顿(Bladon)圣马丁教堂
 
1965年5月,美国发行的丘吉尔纪念邮票。

晚年的丘吉尔曾多次罹患中风。1965年1月15日,丘吉尔再次中风,最终在9日后,即1965年1月24日逝世,享年90岁,无独有偶,他的父亲也是在70年前的同一天逝世的。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命令下,丘吉尔的灵柩在威斯敏斯特大堂停灵三日,供民众吊唁。此后在圣保罗座堂举行国葬仪式。这是自1914年以来,首次有非王室成员举行如此高规格的葬礼,而自他以后,至今亦未曾举行同等的葬礼。另外,议会也休会三天,以示悼念。

在国葬仪式举行当日,大约有32万民众前来向丘吉尔致敬,超过100个国家的政要出席了丧礼,当中包括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逊南罗德西亚总理伊恩·史密斯等等,另外,王室成员亦有出席此次丧礼。而灵柩则由议会议长和3名政党党魁,以及国防和海陆空参谋长守护。仪式完结后,丘吉尔的灵柩被送到泰晤士河的一艘游艇上,邻近港口所有吊臂一概下垂以示鞠躬。此外,皇家炮兵队发出19响礼炮致敬,皇家空军亦派出16架战机在场飞过。根据丘吉尔生前遗愿,由于他先于戴高乐去世,所以灵柩特地由游艇送到伦敦的滑铁卢火车站,以让他勿忘当年拿破仑韦灵顿公爵败于滑铁卢之辱。灵柩稍后由火车送到他的出生地伍德斯托克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巴拉顿,并安葬于当地圣马丁教堂的家族墓地。

至于在美国,由于丘吉尔出殡日为1月30日,正好是他的盟友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冥寿,因此当地的悼念活动由罗斯福的后人所带领。

家庭

编辑
 
丘吉尔与未婚妻克莱门汀·霍齐尔在1908年结婚前合影

丘吉尔早年曾向女演员埃塞尔·巴里摩尔求婚,可是遭到了拒绝。此后丘吉尔在1908年3月的一次晚宴认识了克莱门汀·霍齐尔(1885年4月1日-1977年12月12日),两人旋即在同年9月12日结婚,婚礼在名闻遐迩的圣玛格丽特教堂举行。他们两人共生有5名孩子:

丘吉尔的后人多有从政,例如他的外孙尼古拉斯·索梅斯和孙子温斯顿·斯潘塞-丘吉尔英语Winston Churchill (1940–2010)都是国会议员。

丘吉尔与妻子在1922年购下肯特郡韦斯特勒姆以南两公里的查特韦尔庄园,作为他不在伦敦工作时的别墅。丘吉尔十分喜欢那里,直到逝世前也常到那里小住。在那里除了可以画画外,更不时有黑天鹅出没。

绘画是丘吉尔平生最大的兴趣之一,他一生的作品包括逾570件画作和两件雕塑。而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更曾向他颁赠证书。在丘吉尔身后,其画作大多都得到妥善收藏,而且画作仍然拥有版权

荣誉

编辑

自1941年至去世为止,丘吉尔一直出任五港总督,该职乃属名誉性质。同样在1941年,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委任丘吉尔为女王陛下加拿大枢密院的顾问官,使他同时是加拿大英国枢密院的成员。

到1953年,他又获得另外两项重要奖项。首先是获颁赠嘉德勋章,成为爵士;此外他又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传承家族的骑士传统,以纯熟的母语对变动的世界作出敏锐反应……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因此获得该奖。

丘吉尔在1955年退休的时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伉俪特地亲临唐宁街与丘吉尔夫妇共进晚餐,自他以后,只有哈罗德·威尔逊曾享同样的殊荣。虽然丘吉尔退任首相,但他则保留议会席位和出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监一职至1964年。此外他又在1959年取得下院之父的名衔,以突显他在下院服务时间最长的资历。

丘吉尔在1955年卸任首相后,曾获得晋升为公爵的机会。当时他曾仔细考虑,并选择以伦敦公爵为封号。但由于其子伦道夫希望继续在下院发展政治事业,而丘吉尔一旦接受爵位,那他死后伦道夫会因为继承公爵爵位自动丧失下议院议员的资格,进入上议院(当时并未有任何让贵族终身放弃爵位,而保留后代拥有贵族爵位权利的法案),因此丘吉尔最终拒绝接受公爵爵位。而至今为止,亦再没有平民获公爵爵位。

 
温斯顿·丘吉尔作为美国荣誉公民的身份证件,由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赠予。该证件虽在外观上与护照相似,但并不具有护照的功能。[5]

以下列出其他较次要的荣誉:

相关中文书籍

编辑
丘吉尔著作的译本:
  • 吴泽炎、沈大𫓯、万良炯/译,《丘吉尔第二次大战回忆录》,上海市:商务,1948年。
    • 中外文化资料供应社/译,《丘吉尔大战回忆录》,南京市:中华印刷出版公司发行,1948年
    • 译者不详,《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台北市:文星书店,1965年。
    • 丘吉尔/原著,译者不详,《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高雄市:大众,1976年再版。
    •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编译,《丘吉尔(1953)》,台北市:九华出版:环华发行,1981年。
    • 吴万沈等人/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台北县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2年、2005年再版。
    •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全12册),2012译林出版社
  • 刘会梁/译,《英语民族史》,台北县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4年。
    • 《英语民族史》全四册,2004 南方出版社
    • 《英语民族史》,2017 新华出版社
    • 《英语民族史》全四册,2922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吴良健等人/译,《世界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台北县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2006年。
    • 《一战回忆录》,中文版2015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册,2023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其他繁体参考书籍:
  • 古真/译,《丘吉尔》,台北市:名人,1988年再版。
  • 吴圳义/著,《丘吉尔与战时英国(1939-1945)》,台湾商务,1993年。
  • David Mason/著,郑向黎/译,《丘吉尔》,星光出版,1995年。
  • 李积顺/著,《丘吉尔─承受不起的战争》,世潮,2001年。
  • 西莉‧桑地斯、强纳森‧李特曼/合著,张慧英/译,《丘吉尔的领导智慧》,天下文化,2004年。
  • 卡尔/著,《丘吉尔》,经典人物馆,2004年。
  • 周宏伟/著,《英国第一伟人》,培真文化,2004年。
  • Anthony Storr/著,邓伯宸/译,《丘吉尔的黑狗:忧郁症与人类心灵的其他现象》,立绪出版,2005年。
  • 张让/著,《英国传奇首相:丘吉尔》,三民书局,2008年。
  • 保罗‧约翰逊/著,《丘吉尔:乐在危险的人生》,左岸文化,2009年。
  • 艾伦‧麦克唐纳/著,《丘吉尔和他的光荣战役》,知书房,2009年。
  • 徐琰/著,《传奇英雄─丘吉尔》,驿站,2009年。
其他简体参考书籍:
  • 塞‧哈夫纳(德)/著,《丘吉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 朱磊/著,《丘吉尔与他钟爱的女性》,海南出版社,2002年。
  • 萨本仁、萨支辉/著,《丘吉尔与英国对外政策:1933~194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 汉密尔顿(加拿大)/著,《温斯顿‧丘吉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相关艺术作品

编辑

电影

编辑

电视

编辑

其他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Poll of the 100 Greatest Britons. BBC. [22 Decem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4) (英语). 
  2. ^ The Prime Minister (Mr. Churchill). HIS MAJESTY'S GOVERNMENT.. UK Parliament. 1940-05-13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英语). 
  3. ^ The Prime Minister (Mr. Churchill). WAR SITUATION.. UK Parliament. 1940-06-04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英语). 
  4. ^ The Prime Minister (Mr. Churchill). WAR SITUATION.. UK Parliament. 1940-06-18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英语). 
  5. ^ 8 FAM 306.1: Honorary Citizenship. Foreign Affairs Manual Volume 8.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8-06-27 [2018-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6. ^ Sir Winston Churchill Banknote. Bank of England. [2016年9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0日) (英语). 

参考资料

编辑
  • Michael R. Beschloss, (2002) The Conquerors: Roosevelt, Tru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Hitler's Germany, 1941-1945 pg. 131.
  • Geoffrey Best. Churchill: A Study in Greatness (2003)
  • Blake, Robert. Winston Churchill. Pocket Biographies (1997), 110 pages
  • Blake, Robert and Louis William Roger, eds. Churchill: A Major New Reassessment of His Life in Peace and War Oxford UP, 1992, 581 pp; 29 essays by scholars
  • John Charmley, Churchill, The End of Glory: A Political Biography (1993). revisionist; favors Chamberlain; says Churchill weakened Britain
  • John Charmley. Churchill's Grand Alliance: The Anglo-American Special Relationship 1940-57 (1996)
  • Richard Harding Davis, Real Soldiers of Fortune 1906, early biography.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rtin Gilbert Churchill: A Life (1992) (ISBN 0-8050-2396-8); one volume version of 8-volume life (8900 pp); amazing detail but as Rasor complains, "no background, no context, no comment, no analysis, no judgments, no evaluation, and no insights."
  • Sebastian Haffner, Winston Churchill 1967
  • James, Robert Rhodes. Churchill: A Study in Failure, 1900-1939 (1970), 400 pp.
  • Roy Jenkins. Churchill: A Biography (2001)
  • François Kersaudy, Churchill and De Gaulle 1981 ISBN 0-00-216328-4.
  • Christian Krockow, Churchill: Man of the Century by 2000 ISBN 1-902809-43-2.
  • John Lukacs. Churchill : Visionary, Statesman, Histori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William Manchester, The Last Lion: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 Visions of Glory 1874-1932, 1983; ISBN 0-316-54503-1; The Last Lion: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 Alone 1932-1940, 1988, ISBN 0-316-54512-0; no more published
  • Robert Massie Dreadnought: Britain, Germany and the Coming of the Great War (ISBN 1-84413-528-4); ch 40-41 on Churchill at Admiralty
  • Henry Pelling, Winston Churchill (first issue) 1974, (ISBN 1-84022-218-2), 736pp; comprehensive biography
  • Rasor, Eugene L. Winston S. Churchill, 1874-1965: A Comprehensive Historiograph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Greenwood Press. 2000. 710 pp. describes several thousand books and scholarly articles.
  • Stansky, Peter, ed. Churchill: A Profile 1973, 270 pp. essays for and against Churchill by leading scholars

原始资料

编辑
  • Churchill, Winston. The World Crisis (six volumes, 1923–31), 1-vol edition (2005); on World War I
  • Churchill, Winston. The Second World War (six volumes, 1948–53)
  • Gilbert, Martin, ed. Winston S. Churchill: Companion 15 vol (14,000 pages) of Churchill and other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documents. Part 1: I. Youth, 1874-1900, 1966, 654 pp. (2 vol); II. Young Statesman, 1901-1914, 1967, 796 pp. (3 vol); III. The Challenge of War, 1914-1916, 1971, 1024 pp. (3 vol); IV. The Stricken World, 1916-1922, 1975, 984 pp. (2 vol); Part 2: The Prophet of Truth, 1923-1939, 1977, 1195 pp. (3 vol); II. Finest Hour, 1939-1941, 1983, 1328 pp. (2 vol entitled The Churchill War Papers); III. Road to Victory, 1941-1945, 1986, 1437 pp. (not published, 4 volumes are anticipated); IV. Never Despair, 1945-1965, 1988, 1438 pp. (not published, 3 volumes anticipated, See the editor's memoir, Martin Gilbert, In Search of Churchill: A Historian's Journey, (1994).
  • James, Robert Rhodes, ed. Winston S. Churchill: His Complete Speeches, 1897-1963. 8 vols. London: Chelsea, 1974, 8917 pp.
  • Sir Winston Churchill, His life through his paintings, David Coombs, Pegasus, 2003
  • Quotations databa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orld Beyond Borders.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20th century Quotations by 牛津大学出版社ISBN 0-19-860103-4

外部链接

编辑

演讲

编辑
官衔
前任者:
戴维·劳合·乔治
贸易委员会主席
1908年–1910年
继任者:
悉尼·巴克斯顿
前任者:
赫伯特·格莱斯顿
内务大臣
1910年–1911年
继任者:
雷金纳德·麦克纳
前任者:
雷金纳德·麦克纳
第一海军大臣
1911年–1915年
继任者:
亚瑟·贝尔福
前任者:
埃德温·塞缪尔·孟塔古
兰开斯特公爵郡大臣
1915年
继任者:
赫伯特·塞缪尔
前任者:
克里斯托弗·艾迪生
军需部长
1917年–1919年
继任者:
英弗福思勋爵
前任者:
米尔纳子爵
陆军大臣
1919年–1921年
继任者:
拉明·沃辛顿-埃文斯爵士
前任者:
韦尔勋爵
空军大臣
1919年–1921年
继任者:
弗雷德里克·爱德华·盖斯特
前任者:
米尔纳子爵
殖民地大臣
1921年–1922年
继任者:
德文郡公爵
前任者:
菲利普·斯诺登
财政大臣
1924年–1929年
继任者:
菲利普·斯诺登
前任者:
斯坦厄普伯爵
第一海军大臣
1939年–1940年
继任者:
A·V·亚历山大
前任者:
内维尔·张伯伦
下议院领袖
1940年–1942年
继任者:
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
英国首相
1940年–1945年
继任者:
克莱门特·艾德礼
前任者:
国防部长
1940年–1945年
前任者:
内维尔·张伯伦
英国保守党党魁
1940年–1955年
继任者:
安东尼·艾登爵士
前任者:
威林登侯爵
五港总督
1941年–1965年
继任者:
罗伯特·孟席斯爵士
前任者:
克莱门特·艾德礼
反对党领袖
1945年–1951年
继任者:
克莱门特·艾德礼
英国首相
1951年–1955年
继任者:
安东尼·艾登爵士
前任者:
伊曼纽尔·欣韦尔
国防部长
1951年–1952年
继任者:
突尼斯的亚历山大伯爵
前任者:
大卫·格伦费尔
下院之父
1959年–1964年
继任者:
拉博·巴特勒

Template:英国下议院之父 Template:英国保守党 Template:冷战相关人物 Template: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Template: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Template:时代100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 Template:查理曼奖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