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底主义

(重定向自诺斯底主义

诺斯底主义(英语:Gnosticism字源于古希腊语γνωστικός,或称灵知派灵智派)的“诺斯底”一词在希腊语中意为“知识”,诺斯底是指在不同宗教运动及团体中的同一信念,这信念可能源自于史前时代,但却于公元的首数个世纪活跃于地中海周围与伸延至中亚地区。这信念的主旨就是透过“灵知英语Gnosis”(Gnosis,或译“真知”)来获得知识。“灵知”在希腊语原文,是指透过个人经验所获得的一种知识或意识。诺斯底主义者相信透过这种超凡的经验,可使他们脱离无知及现世。诺斯底主义可分为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而倾向善恶二元神论的波斯学派、以及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而倾向一元神论的叙利亚/埃及学派。

历史 编辑

历史上不同的诺斯底主义教派(尤其基督教的诺斯底教派)都是被持有对抗信念的教派所迫害。缺乏证明早期诺斯底主义者自称为“诺斯底”,这个称呼在现今学者中经常用来表示那些以个人智慧来获得拯救的人。虽然很多诺斯底主义者都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甚至自称为基督徒,但当中亦有很多不同宗教定位的诺斯底主义者,尤其是远久的波斯先知摩尼的跟随者(摩尼教)及在伊拉克伊朗早于基督教的曼达安教

欧洲诺斯底主义严重地受到光与暗的斗争的神话观念所影响。这影响导致强烈的二元论发展:在天国的国土与物质的世界有着明显的分隔,这个物质世界是由创造它的无知的神巨匠造物主(德谬哥)所支配。受到基督教广泛的传播所影响,巨匠造物主被认为与撒但[注 1]十分相似。其中一个二元论的来源可能是直接由其他近东诺斯底主义引入,如鲍格米勒教派

在二十世纪发现的《死海古卷》可找到诺斯底主义的痕迹,但在十九世纪前,基督徒的知识几乎都来自爱任纽希波律陀奥利振特土良伊皮法纽(Epiphanius)等基督教教父与神学家著作。

性质及构成 编辑

典型与特征 编辑

尽管很难为诺斯底主义下一个定义,但那些称为诺斯底主义的古代哲学能给予一个典型的模样。诺斯底主义通常都具备以下标记:

  • 一个遥远、至高的及不为人知的独一个体神格观念,祂有着不同的名字,包括普累若麻(Pleroma,希腊文原文即“丰盛”的意思)及拜多斯(Bythos,希腊文原文即“深”的意思);
  • 更多的神祇从独一个体“流出”。流出的神祇会渐次的远离独一个体,带有不稳定的神祇性质;
  • 人类的堕落是在独一个体内发生的事件,而非因人类的行为。人类的堕落是因苏菲亚(Sophia,希腊文原文即“智慧”的意思)从人类体内流出所造成的;
  • 另一个不同的造物主,以柏拉图主义的传统命名为巨匠造物主(德谬哥);
    证据显示德谬哥的观念是由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及《理想国》而来。在《蒂迈欧篇》中,德谬哥是一位仁慈的造物主,从先在的物质创造了宇宙,却在创造时受了迷惑。在《理想国》中,在形容苏格拉底灵魂中的欲望就有像有着狮子形象的德谬哥。在其他地方,德谬哥亦被称作“伊达波思”(Ialdabaoth)、“萨麦尔”(Samael,亚兰文即盲目的神的意思)或“萨迦拉”(Saklas,古叙利亚文即愚蠢的意思),祂有时会忽视独一个体及甚至会与之反抗,因此祂会显得带有恶意。德谬哥创造了一批“执政者”统管整个物质世界,并且阻碍灵魂的攀升。
  • 世界因而是带有缺陷或者是因错误而产生,但最少与构成它的物质一样的善良。这个世界是较高层次的存在或意识的幻影,它的下等可以与油画雕刻或其他手艺相比,是真实的模仿。在某些情况下,它是邪恶的及紧缩的,是一个为当中的居民所设计的监狱;
  • 以复杂的神话宇宙论的戏剧形式表达以上的状况:神祇因堕落至物质世界而寄在某些人类之内,祂们可以透过觉醒而回到灵界。对于某人的救赎就等同于一个神祇的复原,并不只是一个人被救赎这么简单,却是提升至是一件宇宙内重大的事情;
  • 某一种的知识是这个复原过程的重要因素,并且透过救赎者的帮助(如基督塞特或苏菲亚)。

以上诺斯底主义的特征只是叙利亚埃及教派的特征,而最大的波斯教派则以摩尼教曼达安教自称。事实上,诺斯底主义只是指叙利亚/埃及教派,而摩尼教则是指波斯教派。

二元论及一元论 编辑

诺斯底主义只是普遍地为二元论,他们可以由彻底的二元论(即摩尼教)到传统较轻的缓和二元论。华伦提努另外发展了一套一元论,是以过往为二元论的用字来表达的。

  • 彻底二元论:或称为“绝对二元论”,当中有两个同等的神祇,摩尼教指祂们分别是光明与黑暗,因黑暗混乱的行动而使得卷入纷争之中,及后,部分光明的元素被囚在黑暗之中。创造物质的目的就是要设定缓慢的步骤,去将这些光明的元素从黑暗中抽出,使得光明的国度在最后能压过黑暗。摩尼教的二元神话相信是从琐罗亚斯德教继承得来,永恒的神阿胡拉·玛兹达受到祂的对头安格拉·曼纽的对抗。两者牵涉在大斗争之中,而最终阿胡拉·玛兹达会得到胜利。摩尼教创造的神话见证了光明逐渐的流出,每一次流出都逐渐地堕落而使得卜塔的出现。黑暗的神创造及统治物质世界。再者祂沉醉在其恶意中。一般诺斯底主义相信物质世界与黑暗所带来对恶意的沉醉是要将光明的元素囚禁在物质世界中,或囚禁在黑暗中或因醉酒分心而变得无知。
  • 缓和二元论:是指两个神祇中的一个较另一个低级。这个古典的诺斯底主义就是塞特派,他们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一位较比他们信仰的真神低位的神祇所创造;而灵界则是彻底的与物质世界不同,与真神一同存在,亦是那些醒悟的人类真正的家园。因此,他们会表现出与世界激烈的分割,终极目标是让灵魂脱离物质世界的阻碍。
  • 一元论:是指争议较低位神祇的神性或半神性。华伦提努所提倡的诺斯底神话是指他们对宇宙的可能是一元的,而非二元的。在神话中德谬哥的恶念被减轻,祂所创造有缺憾的世界并非因任何道德的缺点,而是祂真实地不认识高位的灵界。所以华伦提努相比塞特派对物质世界带有较轻的轻视,认为实体是“认知的错误”,而非什么神圣的实质。华伦提努的世界观是一元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神圣方面的,而人类一般的视野因“认知的错误”受到物质世界的限制。

道德及礼仪 编辑

诺斯底主义的道德品行一般都是禁欲主义的,尤以性及饮食方面最为要紧。在其他地方上,诺斯底主义者则会采取较温和的禁欲,以改正其行为。根据托勒密的《Epistle to Flora》就定下了禁欲主义是个人的道德取向,以使其灵魂能从洛格斯中获得好处。

另一方面,根据一些基督教教父的记述,一部分的诺斯底主义者不是奉行禁欲主义,相反却是奉行放荡主义,或是假装禁欲。伊皮法纽就曾指执政教派中有些人是克制自己的欲念,但有些却是假装禁食以此欺骗他人。爱任纽在其《反异端》中指术士赛门·马革斯建立了道德自由的学派(即道德无涉主义),说只要相信他及他的妓女同伴特洛依海伦,就不需理会任何《圣经》中的先知和他们有关道德的教训,他们因赛门的恩典而得救,而非因自己的德行,所以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虽然对赛门与放荡主义的关系所知甚少,但的确有他的跟随者结婚及生下子女,由此可见他们亦非完全的禁欲。

爱任纽亦指赛门的门生华伦提努吃异教祭物、性滥交及娶了收养的姊妹为妻子。华伦提努更以性事作为圣礼的仪式,意思是以此来模仿一对构成普累若麻阴阳基质(syzygy)。诺斯底主义的迦坡加德派则声称他们有着力量去做任何的事,包括邪恶的或是无信仰的,而道德只是人类眼中的善良或邪恶。迦坡加德的儿子伊皮法尼斯更教导说杂婚是神的律法。

占星术 编辑

 
弗拉马里翁版画英语Flammarion_engraving展示了诺斯底主义者对灵界的探知。

诺斯底也特指现在所谓占星术,其理论是认为每一个星球都有一个属灵的统治者,在不同的星球有不同的影响力,并将和地球会分开。

概念介绍 编辑

一元 编辑

在许多诺斯替主义体系中,神被称为“一元”(Monad,亦译:太一),即“英语Neoplatonism#The One”。神是普累若麻的滥觞,是光之领域。神流溢出的各种存在称为移涌。根据希坡律陀的说法,这种观点是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启发,毕氏学派把首个存在之物称为“一元”,“一元”生“二元”,“二元”生数字,数字生,生线,如此衍生。

约翰密传中最著名的是“塞特派英语Sethian”宇宙论,其中描述了一位未知之神,这一论述与正统否定神学非常相似,但与正统教义不同的是,这个神不是天地的创造者。正统神学家经常试图通过一系列明确的正面陈述来定义神:他是全知的全能的全善的。相比之下,塞特派隐藏的超越之神是通过否定神学来定义的:他是不可移,不可视,不可触,不可描述的;通常,“他”被视为雌雄同体的,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有力象征。在《约翰密传》中,这个神是好的,因为他赐予良善。在否定的陈述之后,常会用神圣行动的过程来描述这样一位神的影响。

普累若麻 编辑

普累若麻(古希腊语πλήρωμα罗马化:plḗrōma,充实盈满)指的是神的全部力量。天上的普累若麻是神性生命的中心,是 “高于(这个词不能从空间上理解)”我们世界的光之领域,由灵性生命如移涌(永生者),有时是执政占据。这种阐释认为耶稣是一位由普累若麻送来的中介永生体,在他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恢复关于人类神圣起源的失落知识。因此,这个词是诺斯替主义宇宙论的一个核心要素。

普累若麻也用于一般的希腊语中,因为这个词出现在《歌罗西书》中,所以也被希腊正教会以这种一般形式使用。支持保罗实际上是一个诺斯底主义者的观点的人,如伊莱恩·佩吉斯英语Elaine_Pagels,会认为歌罗西书中的提法是一个必须在诺斯底意义上解释的术语。

流溢 编辑

至高无上的光或意识通过一系列的阶段、等级、世界或位格下降,逐渐变得更加物质化,具有了形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返回到“一”,通过灵性知识和冥想来回顾他的足迹。

移涌 编辑

在许多诺斯替主义体系中,移涌是上位神或一元流溢出的各种存在。在某些诺斯替主义文本中,从第一个流溢的雌雄同体的移涌巴贝洛英语Barbelo开始[1][2][3],他与一元发生各种互动,导致连续的成对移涌的发出,通常是称作同轭(英语:syzygies古希腊语συζυγίαι,词源古希腊语σύζυγοι罗马化:súzugos,共负一轭、结对相伴之意)的男女搭配[4]。这些配对的数量因文本而异,尽管有些文本认为他们的数量为30。移涌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普累若麻,即“光之领域”。而普累若麻最低的区域也最接近黑暗,即实体世界。[5]

最常见的两个成对的移涌是基督和索菲亚(希腊语意为“智慧”);在《瓦伦廷注解英语Valentinian_Exposition》中索菲亚称基督为他的“伴侣”。[6]

索菲亚 编辑

在诺斯替主义传统中,索菲亚(希腊语Σοφία,希腊语中的 "智慧")一词指的是神的最后和最底层的所流溢之物,并被认为是 anima mundi英语anima mundi 或尘世之魂。在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诺斯替主义神话的版本中,索菲亚生了造匠,而造匠又带来了物质的创造。因此,对物质的正面或负面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话中对索菲亚行为的描述。她偶尔会被称为希伯来语阿卡莫斯英语Sophia_(Gnosticism)#Achamōth(这是托勒密英语Ptolemy_(gnostic)版本的瓦伦廷派诺斯底英语Valentinianism神话的一个特点)。以索菲亚为中心的犹太诺斯替主义在公元90年之前就很活跃了。

索菲亚在没有伙伴的情况下流溢,导致产生了造匠,[7]造匠在一些诺斯替主义文本中也被称为亚大伯斯英语Demiurge#Yaldabaoth及其变体。[1]这一受造物被隐藏在普累若麻之外;[1]在隔绝中,它独自思考,创造了物质和一系列自己的协作者,这些协作者称为执政。造匠对人类的创造负责;他将从索菲亚那里偷来的普累若麻元素困在人体内。[1][8]作为回应,神格流溢出两个救主移涌,即基督和圣灵;然后基督以耶稣的形式为自己塑形,以便教导人类如何取得灵知,借此人类能得以返回普累若麻。[9]

造匠 编辑

造匠(英语:demiurge古希腊语δημιουργός罗马化:dēmiourgós)一词,字面意思是 "公共工人或技术工人"。这个形象也被称为 "亚大伯斯英语Demiurge#Yaldabaoth"、[1]萨麦尔阿拉姆语:sæmʻa-ʼel,"盲神"),或 "Saklas"(叙利亚语:sækla,"愚者"),他有时对上级神不了解,有时与它对立;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也相应地是恶意的。他其他的名称或标识有阿里曼埃尔撒但雅威

造匠创造了实体的宇宙和人类的实体层面。[10]造匠通常创造了一群名为执政的协作者,这些执政主持着物质的国度,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阻碍灵魂寻求从物质国度攀升。[1]造匠创造的差劣可以比作艺术作品、绘画、雕塑等的技术上的差劣,二者都是一种摹仿

在诺斯替主义的大范畴内,各流派对造匠的道德判断各不相同,有的将物质看作是固有的邪恶,当物质(包括肉体)被视为邪恶和束缚,是对其居民的蓄意监禁时,这种看法就会变得更加极端,对物质存在持否定态度;有的则看作仅仅是有缺陷的,在其被动元件允许的范围内是好的。[11]

执政 编辑

古典时代晚期,诺斯替主义的一些变种使用执政一词来指代造匠的几个仆人。[8] 执政的数量和形象在不同的文本中说法也不同(详见主条目)。根据奥利金的《驳塞尔修斯英语Contra_Celsum》,一个被称为奥菲特英语Ophites的教派认为存在七名执政,从Iadabaoth或者Ialdabaoth开始,他还接着创造了六名执政:Iao、Sabaoth、Adonaios、Elaios、Astaphanos和Horaios。[12]

影响 编辑

诺斯底对人们实际的生活有两方面的影响:

  • 一、身体是超道德的,所以放纵情欲是没有关系的。
  • 二、物质的身体是没有真实价值的,所以人可以自己尽情的放纵也可以克制己身,而诺斯底信徒都比较于偏向于克制己身。[13]

主要学派及著作 编辑

从以上可见,诺斯底主义的学派可大致上分为波斯学派及叙利亚埃及学派。前者有着较重的二元论趋向,反映受着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强烈影响;而叙利亚/埃及学派就是倾向一元论。后期的诺斯底主义,如清洁派鲍格米勒派及迦坡加德派却有着包含以上两种元素。

里基诺斯书是范伦提纳所写,主张复活不是实在形体。《多马福音》收集了114段耶稣说的话。《腓力福音》讨论圣礼,包括施洗、婚事等。《约翰旁经》详细叙述宇宙起源[14]

波斯诺斯底主义 编辑

波斯学派是诺斯底主义的古老形式,他们是个别的宗教,而非基督教犹太教的分支。

  • 曼达安教只剩少数仍然存在于伊拉克伊朗胡齐斯坦省,“曼底安”(Mandā d-Heyyi)大约解释为“生命的知识”。曼底安教的来源已经无从稽考,它是以施洗约翰为信仰的主要对象,亦着重浸礼。除了部分与基督教吻合外,他们不相信摩西耶稣穆罕默德。他们的信仰及修行与那些信仰对象所提倡的并不相同,因而必须分清。大量曼底安经典的原稿依然存在,就如《Genzā Rabbā》相信是早于2世纪的手抄本;另外亦有《Qolastā》(即祈祷圣典)及《施洗约翰记》。
  • 摩尼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信仰遗产,由先知摩尼所创立而却接近消灭。大部分有关于摩尼教的著作均已失去,只要是发现一本原稿著作亦可帮助发掘更多资料,现时放置在德国科隆的《Codex Manichaicus Coloniensis》主要包含摩尼教先知的生平资料及他的教训与主张。除了与基督教的联系外,找不到摩尼教与任何基督教宗派有任何的关联。

叙利亚/埃及诺斯底主义 编辑

叙利亚埃及学派是从柏拉图主义引申发展出来,描述创造是一连串由独一个体的流出过程,最终形成物质世界。他们倾向认为物质是邪恶的,而非另一股等同的力量。事实上,邪恶与善良在这学派是一相对的观念:前者是与独一个体分离的极端。大部分此学派的著作都是与基督教有关的,都是在拿戈玛第经集中发现的:

  • 赛特著作,以亚当夏娃的第三子命名,传说是灵知的拥有者及传播者。著作包括有:
    • 约翰密传
    • 《亚当启示录》
    • 《掌权者的本质》
    • 《雷:完美的思想》
    • 《三形的普洛特诺尼亚》
    • 《科普特语埃及人福音|埃及人福音》
    • 《唆斯特利阿努》
    • 《阿罗基耐》
    • 《塞特三柱》
  • 多马著作是按圣多马的学派所命名。就此学派的著作包括:
    • 《珍珠之歌》
      《珍珠之歌》(Hymn of the Pearl)发现于《多马行传》之中,“珍珠之歌”是现代译者所取的名字,它原来的名字是“使徒犹大·多马在印度国土之歌。”文中以蛇象征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或恶的原则;以海象征代表物质世界或黑暗世界,是神明沈入其中的所在;而埃及则被象征为物质的世界,诺斯底主义把埃及当作“这个世界”,也就是物质世界、无知识界、邪恶宗教的象征。“珍珠”在诺斯底主义的象征中,是代表着有超自然意义上的“灵魂”的永恒的隐喻。这里的珍珠,它的本质上是“遗失了”的珍珠,它被包围在野兽的壳里或隐藏在深处。当灵魂被称为珍珠时,表示表示它的来源及它是很珍贵的,但是也是与它现在的无价值来作对比,以它的闪亮与它所陷入的黑暗来对照。若珍珠所代表的就是灵魂,珍珠是“遗失的”,那么找回珍珠就是天上所关注的,取回珍珠也就成了圣子的使命。在王子出现前,它堕落到黑暗的能量之中,而王子为了它就承担下降与流放的命运。[15]
    • 多马福音
    • 《争战者多马书》
  • 华伦提努著作是主教及诺斯底师傅华伦提努的著作,他在赛特传统外发展了一部复杂的宇宙观。他的著作包括(有*者为残篇):
    • 《The Divine Word Present in the Infant》(Fragment A) *
    • 《On the Three Natures》(Fragment B) *
    • 《Adam's Faculty of Speech》(Fragment C) *
    • 《To Agathopous: Jesus' Digestive System》(Fragment D) *
    • 《Annihilation of the Realm of Death》(Fragment F) *
    • 《On Friends: The Source of Common Wisdom》(Fragment G) *
    • 《Epistle on Attachments》(Fragment H) *
    • 《Summer Harvest》*
    • 真理的福音》*
    • 《托密勒的诺斯底神话》
    • 《使徒保罗祷文》
    • 《Ptolemy's Epistle to Flora》
    • 《论复活》
    • 《腓力福音》
  • 巴西利得著作是以巴西利得来命名,只有从反对者的声音中,如爱任纽的《反异端》及亚历山大的革力免的著作得知其内容:
    • 《The Octet of Subsistent Entities》(Fragment A)
    • 《The Uniqueness of the World》(Fragment B)
    • 《Election Naturally Entails Faith and Virtue》(Fragment C)
    • 《The State of Virtue》(Fragment D)
    • 《The Elect Transcend the World》(Fragment E)
    • 《转世》(Fragment F)
    • 《Human Suffering and the Goodness of Providence》(Fragment G)
    • 《Forgivable Sins》(Fragment H)

后期的诺斯底主义 编辑

除了以上的诺斯底主义学派外,亦有不同的教派出现,按时序表列如下:

  • 赛门·马革斯马吉安均有着诺斯底主义的倾向,但他们为人熟悉的思想却不是诺斯底主义的,他们都分别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教派。有人因而称呼他们为“伪诺斯底主义者”或“原始诺斯底主义者”,其中赛门的学生米南德就属于这一类。
  • 塞林则是一个1世纪末至2世纪教派的领袖。他相信这个世界是由一个较低级的创造者所掌管,并认为会有一个庆典、牺牲和宰杀祭物等方式所组成基督的王国。
  • 俄斐特派是一群崇拜创世记中记载的铜蛇的教派,奉它为授与知识的象征。
  • 该隐派是崇拜该隐以扫可拉以及所多玛而得名的教派。对于此教派只有少许资料,但可以推测得他们是以放纵情欲及不道德的行为作为救赎的方式。
  • 迦坡加德派
  • Borborites
  • 鲍格米勒教派
 
中世纪诺斯底主义纯洁派所使用的徽章

和佛教关系的研究 编辑

伊莱恩·柏高丝英语Elaine Pagels在其著作《诺斯底福音》(1979年)以及《信仰以外英语Beyond Belief》(2003年)指出多马福音拿戈玛第经集的经文和佛经极相似。柏高丝认为若把多马福音里的耶稣的名字换成佛陀,经文的许多教诲都和佛经所说的一样[16]。学者菲利普·珍琼士英语Philip Jenkins[17]爱德华·公兹[18]亦持相似意见,认为印度人和诺斯底教派有接触,并指公元三世纪亚述的诺斯底教派神学家巴·达伊臣亦曾和印度交换使节。

受古印度怛特罗密教性力派)传统的影响,部分佛教中晚期宗派追求极乐悟道,特别是密宗怛特罗金刚乘)以欲望作为道德驱动力的观念上,在唐朝宋朝时传入中国,并对元朝产生很大的政治影响;由于秘传故,被世人误解为邪教歪道。以致成为宋朝后激发理学的勃兴、恢复儒学及文人政治地位的导因之一。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查目前比较流行的汉语圣经译本国语和合本》、《新标点和合本》、《和合本修订版》、《现代中文译本》,还有比较古老的光绪19年福州美华书局《活版文理圣经》、光绪34年上海大美国圣经会官话串珠圣经》、宣统3年圣经公会的《文理圣经》,Satan均译作“撒但”,不作“撒旦”。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The Apocryphon of John.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2. ^ Allogenes.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3. ^ Trimorphic Protennoia.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September 2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4. ^ The Pair (Syzygy) in Valentinian Thought.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1). 
  5. ^ Gnosticism. Gnostic Kabbalah. 2016-11-24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美国英语). 
  6. ^ A Valentinian Exposition.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7. ^ Demiurge. Catholic encyclopedia.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8. ^ 8.0 8.1 The Hypostasis of the Archons.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8). 
  9. ^ Hoeller, Stephan A. The Gnostic World View: A Brief Summary of Gnosticism. www.gnosis.org. The Gnostic Society. [15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10. ^ Demiurge. Catholic Encyclopedia.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11. ^ demiurge. [2022-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9). 
  12. ^ Origen. Cotra Celsum.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13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13. ^ 约翰.甘乃迪,《见证的火炬-两千年教会的属灵历史》,刘志雄译(台北:提比哩亚出版社,1997),74。
  14. ^ 陶理,《基督教两千年史》(香港:海天书楼,2001)96。
  15. ^ 汉斯·约纳斯著,张新樟译,《诺斯替宗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5-120)
  16. ^ Pagels, Elaine. The Gnostic Gospel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repr. 1989. 
  17. ^ Jenkins, Philip. How Gnostic Jesus Became the Christ of Scholars. 
  18. ^ Conze, Edward. Buddhism and Gnosis. 1975. 

外部链接 编辑

文本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