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教官 (中华民国)
军训教官,是指普设于中华民国各高级中等学校或大专院校的现役军官,主要业务包含维护校园安全、学生之军事训练、全民国防教育、辅导与协助学生、协助校园业务等。军训教官主管单位为中华民国教育部学生事务及特殊教育司,因此未享有由中华民国国防部发放的军人薪饷,而是由学校(公立学校教官)或教育部(私立学校教官)编列预算。高级中学及大专军训教官待遇法源由国军志愿役军官俸额表定订[1] [2]。公立高中职教官,与部队军官相比较,少了每月1万元的志愿役加给,薪饷通常比在营服役的同级军官少一些。
历史沿革
编辑临时、北洋政府时期
编辑实施多年的军训教官制度沿袭自中华民国于中国大陆的各级政府。1912年,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陆续发表新教育政策。其中,教育总长蔡元培以德国教育为蓝本,发表“军国民教育”主张。该主张强调新中国应学习德国教育现况,对高级中学以上学生实施积极性的“军事教育”。经中国教育部门相关部会决议通过后,该实施办法送至中国北洋政府教育部实行。这里面部分实施该教育的中国中等学校,其内容为讲授军事学大要,实施兵式操、射击及军事体能等。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德关系生变。另因提倡军国民教育的德意志帝国成为战败国,将军事教育融入中等学校的教育思想随之式微。1924年,江苏省教育会设“学校军事研究会”,将原有军国民教育思维改名为“学校军事教育”并以“实施军事教育,以养成强健身体”为教育宗旨之一。
将军事教育融入地方政府自治事项的江苏省,以军事教育可养成健全体格、军事教育可养成整齐习惯、军事教育可养成尚武精神、军事教育可养成自卫能力为理由,江苏省境内中等学校以上均必须加入军事教育,并由现役军官予以辅导。
国民政府时期
编辑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后的国民政府以五三惨案为由,通过《中等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该方案以江苏省实施军训为蓝本,强制全国所属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应以军事科为必修,女生应习护理学。其中,省市教育厅局内设立的国民军事训练委员会首见以军事训练或军训一词,而该委员会首设的军训教官编制,则订定军事学校毕业学生为军训教官的遴选方针。
1930年代的军训教官,对高中以上学校学生的授习内容约为每期至少四小时的男学生军训知识,女学生之军事护理教习。除此,也教授倾向军事方面的重军事地理、军事地图、民族竞争史、国耻史、军用机械军事工程、个人勇气熏陶等等。
根据中国教育会议通过“中等以上学校军训教育方案”,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继续以军事教官为种子,实施高级中学的军事工作,也详订由现役军人为转任原则的《军事教官任用章程》、《军训教官服务条例》等。这段期间军训教官除军事教育之外,也开始负责政治思想教育任务。诸如教育救国、自强图存、负责任、明礼义、鼓舞爱国情操,激励学生民心士气、蓄积抗战国力等方针。这里面,以“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知识青年从军为最主要历程。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的军训教育受到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人士质疑。他们认军训教官为国民党制止各大中学罢课、示威、游行的工作人员,并以“反训导”、“反征兵”为由,全面反对校园内军训教官设置,致使中国大陆各校纷纷停止设置军训教官。之后以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将昆明121血案、重庆校场口事件、北平沈崇事件、1947年南京五二〇运动等校园动荡归咎于学生军训教官的取消与式微。
行宪、政府迁台时期
编辑1951年,中华民国政府于台湾地区全面恢复学生军训教育。首先由国防部选拔优秀军官干部18员担任军训教官。经8所师范学校试办成功后,翌年4月教育部颁布《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军事精神体格及技能训练纲要》,并由蒋经国主持的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与国防部主导教官遴选配置。1960年,学生军训教官任用权移归教育部主导,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不过军训教官仍由现役军人转任,并由国防部协助考核遴选。另一方面,因为教官具军人身份,在管理训导方面故仍适用军法体系。
戒严时期与解严后
编辑早期任务则注重于中华民国高级中学与大专学院内的军事训练、学生品行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推展党务(加入国民党)。在学校实施一些军事教育、效仿国军精神,并在学校的旗杆上面仿效军队设置三根旗杆,中间为中华民国国旗、左边为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团旗、右边为学校校旗。
1987年解严、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教官功能、体制及性质均有重大改变。军训教官的功能定位于负责学生生活辅导、校园安全维护、教授全民国防课等工作,而其编制或业务工作明细也都列于各学校组织法等。
2013年十二年国教《高级中等教育法》,通过附带决议,在2023年8月1日让教官全面退出校园[3],然而教育部在2020年6月22日正式公告的修法内容,却将“2023年8月1日”日程移除,并增设校安人员(学务创新人力)接替教官,因此军训教官预估2030年才会全部退役[4]。
现况
编辑职责
编辑军训教官在学校任务:平时,维护校园安全、校园秩序、校外活动安全、教授国防通识、全民国防教育课程,灾害时指挥学生、老师避难与救助;战时,编组学生民防团能力。高中(职)、大专院校之在校学生,应参加各该学校防护团编组支援服勤、防空避难指挥。各校并有军械室编制,配有M1加兰德步枪(仪队表演枪),及教育用T65K2步枪或T91战斗步枪,但均为教育训练用途,会将撞针刮除,无法正常射击,仅战时有需,会将撞针重装,作为后备武器。
现在大多数高中仍然存在的军训文化:
- 军训检阅:在大庆典的校庆中、模仿军队检阅方式,检阅官为校长、学务处主任与主任教官等重要人士。
- 军歌比赛:演唱军歌并进行竞赛,以学习军人的黄埔精神、雄壮气魄和展团结一致的精神。
- 军乐队:学校出资训练,在重要典礼、周会的配乐,吹奏国歌、国旗歌、恭迎国旗、颁奖乐等。
- 仪队:比照中华民国国军三军仪队的模式、放入学校当中。
- 服仪纠察队:比照国军之宪兵与军事纠察队权力进行服装仪容纠举,展现学生整齐划一的服仪。
服装
编辑除了总教官外,通常教官之军衔在中尉至上校之间。而正因为仍为现役军员,依照《军训教官服装规定》、《军训教官服装制补作业计划》、《陆海空军服制条例》等规定,所有教官制服均需依照不同军种、性别来制作服装,并须于校园教学与服勤期间穿着服制规定之乙式军便服。例如陆军军种教官须穿着绿色军便服,空军军种的女军训教官则须穿着蓝色制服及窄裙,而海军陆战队转任的男教官需要穿领带时,则须使用黄色领带。
人数
编辑根据教育部资料,2016年时全国共有约3,500名军训教官,其中2,600名服务于高中职、900名于大专院校,大学之中有14所无教官[5]。在没有教官的14所大学中,其中9所是2006年后新设学校或宗教大学,因此在设立时并无核给教官名额。[6] 蔡政府上台后,2017年起,高中、大学教官开始“遇缺不补”,待其离退后人数慢慢递减,2018年全台湾教官仍有3,005人。2020年11月尚有2,653人,2021年预计减少98人、2,555人,2025年预计为990人,2031年预计最后10人退伍。[7]
遴选
编辑经过多年沿革,今中华民国高级中学以上学校的军训教官遴选,除笔试外还须经过跨部会的“军训教官遴选小组”严格审核。除了详订由经国防部遴选、介派及迁调外,也仍强调为现役军官的身份。一般来说,其最主要身份资格为:
流行文化
编辑出身名人
编辑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新北市教育局人事室高級中學軍訓教官待遇之法源.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 國軍志願役軍官俸額表 - 國立清華大學人事室. [2014-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 ^ 【教官再見】教育部:4年內教官全部退出校園.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 ^ 赵宥宁. 獨/2023教官退出校園淪假議題? 教部估這年才會全退光. 联合新闻网. 2022-09-29 [202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9).
- ^ 自由時報-教部次長:努力讓教官在5年內退出校園.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6).
- ^ Media, 平传媒 Fair. 平論: 教官退出校園,教官不苦,而是政府及學校頭大 | 柯必安 資深教育記者. 2016-08-11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9) (中文(台湾)).
- ^ 自由时报电子报. 教官將全面退出校園 鍾佳濱:助轉職「類教師」教全民國防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0-11-16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