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 (蒙古)

历史区域及政权

(1388年[注 1]-1635年6月12日[4]),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朝专指此时的东蒙古人,为明代独立存在的蒙古诸部的一支。[5]15世纪初,蒙古逐渐形成了东、西两大势力。蒙古草原东部由原来北元朝廷统治的各部组成,游牧于大漠南北,明朝称之为“鞑靼”。西部便是游牧于蒙古高原西北的瓦剌[6]当时东蒙古分为各自为政的诸部,左翼方面有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科尔沁等部,右翼方面有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阿苏特等部。[7]鞑靼属黄金家族(元裔)统治,或虽非元裔但为蒙古本支,亦即《新元史》所称之黑鞑靼[8]而与明朝所称“鞑靼”对应的蒙古人的自称为四十万蒙古[9]现代也称为蒙古本部[10]

鞑靼
1388年—1635年
15世纪时明朝同时期的蒙古高原部落
京城 
• 16世纪
哈拉和林
• 1617年-1634年
查干浩特
国君姓氏孛儿只斤
君主共23位
• 1388年-1391年
也速迭儿(开国)
• 1634年-1635年
额尔克孔果尔(亡国)
语言蒙古语古典蒙古语[1]
兴衰
• 1388年
也速迭儿杀害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废除大元国号,自立为汗。
• 1635年6月12日
额哲投降后金大蒙古国正式灭亡。
• 1691年4月
外喀尔喀三汗投降清朝,统治东蒙古的黄金家族后裔失国。
宗教萨满教藏传佛教
前身
继承
北元
后金
外喀尔喀
今属于 蒙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俄罗斯
 外贝加尔边疆区 布里亚特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
 阿尔泰共和国

名称 编辑

正式国号 编辑

直至被后金征服为止,蒙古诸部使用的正式国号仍为“大蒙古国[注 2],而当时的蒙古人也习惯称东蒙古(明人所称鞑靼)为“都沁”(蒙古语ᠳᠥᠴᠢᠨ鲍培转写döčin,意思是“四十”,如阿勒坦汗王朝用“都沁汗”称呼林丹汗[12],称西蒙古瓦剌为“都尔本”(意思是“四”),全蒙古合称“都沁·都尔本[13],后来蒙古史学家称为“后蒙古帝国”、“四十与四的蒙古政治分裂时期”(意思为四十个东部蒙古部落和四个西部蒙古部落的政治分裂时期,或称其分别为四十万户及四万户)、“四十四蒙古国”或者是“独立蒙古汗国”,虽然大多数史学术语“独立蒙古汗国”也可以指在13和14世纪出现在蒙古帝国或元朝。西方人的著作仍然主要将蒙古大汗统领的东蒙古称为北元(Northern Yuan)而不称为鞑靼或蒙古。[14]明史》中有《鞑靼传》,其记载的就是蒙古的事情,蒙古人曾经统治中原一个世纪,明朝人不会不知道其自称,但明朝不用“蒙古”而用“鞑靼”来指代蒙古,反映了明人刻意用“鞑靼”名称来贬称蒙古的事实。[15]

所谓“鞑靼” 编辑

元兴元年(402年),柔然首领社崘自立为丘豆伐可汗,称雄蒙古草原,最有名的是大檀(Tatar)可汗,他的后裔甚至以鞑靼(达达、塔塔尔,都是汉译音)为部落称号。[16]突厥人对蒙古高原东部一些部族称为鞑靼,其名在唐朝中叶始见于史,称“三十姓鞑靼”、“九姓鞑靼”。分布于突厥以东,契丹之北,为突厥统治下的部落。突厥衰亡后,一部分一度被回鹘黠戛斯统治。到10世纪前期,从今克鲁伦河杭爱山地区已经遍布鞑靼人的部落。蒙古高原由此形成契丹据其东南,鞑靼领有西北的争雄局面。唐末五代时,与中原王朝多有联系,九姓鞑靼部众曾随李克用父子问鼎中原。[17][18]

辽金时期,对已迁入漠北的室韦诸部落称为鞑靼,又有阻卜/术不姑等别称,鞑靼一称来自突厥人,因室韦中的塔塔儿部一度建立过较强的部落联盟,故突厥以“Tatar”概称室韦。久之,一些非室韦系统的草原部落也被纳入“鞑靼”范畴,鞑靼成为北方诸多游牧部族的泛称。而蒙古只是这一时期“鞑靼”之一部,草原上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游牧部落集团,如克烈塔塔儿弘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吉利吉思乃蛮汪古等。[19]

起初汉文几乎很少出现蒙古这个名词,在宋朝时因痛恨游牧民族的关系,鞑靼开始带有强烈的歧视色彩,所有游牧民族一律称鞑靼。虽然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鞑靼,一些汉译蒙古文文献亦以“鞑靼”译写原文中的蒙古,至于鞑靼一名变成汉人对蒙古族的俗称,据一些宋朝人的记载,不仅蒙古国王木华黎在接见宋使赵珙时自称“我鞑靼人”,[20]也把汪古部弘吉剌部等称为白鞑靼(塔塔儿)或熟鞑靼,把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把森林狩猎部落称为生鞑靼。[21]

同时期随着蒙古各部对女真的经略,女真各部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且出现蒙古化的现象,使用蒙古文字和服饰,也被明人称为“东鞑[22]、“鞑子”,而鞑靼之名也是一直是用到清朝初年,满人入关后熟读汉人经书,深恶汉人的“华夷之辨”,所以废除了关于满蒙的一切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鞑靼就成了一个只见于史料中的名词。衍生的鞑虏,鞑子等词语仍用于现代汉语。

历史 编辑

 
蒙古历史
蒙古高原历史系列条目
匈奴 东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鲜卑
鲜卑 丁零
柔然 高车
突厥汗国 铁勒
东突厥
薛延陀
唐朝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后突厥汗国
回鹘汗国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辽朝 克烈 乃蛮
蒙兀
蒙古帝国(诸汗国
元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北元后蒙古帝国时期
鞑靼(东蒙古) 瓦剌(西蒙古)
喀尔喀 四卫拉特
清朝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中华民国境内盟旗
塞北四省
博克多蒙古国
外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国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义

北元分裂 编辑

天元十年(1388年),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杀害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夺走了脱古思帖木儿的印玺,废除大元国号,在哈拉和林自立为汗,称蒙古可汗,明朝称鞑靼可汗。[2][23]之后的蒙古陷入一团混乱,开始逐渐分裂为东部鞑靼(蒙古本部)、西部瓦剌几大部落,[24]此时的兀良哈三卫在明朝和蒙古鞑靼势力之间反复。[25]捕鱼儿海之战及脱古思帖木儿的败亡,在蒙古产生了强烈震动,使蒙古与明朝之间的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此后明军处于攻势而蒙古发生内乱,一些北元部将及部落则纷纷投降明朝,东蒙古部众被迫西迁,蒙古高原东部为之一空,只有零星小部落散居。其中势力较大的有安达纳哈出,他游牧于古儿扎河(今乌勒扎河)、干难河一带,接受了也速迭儿的敕封,官称为枢密院,也速迭儿遂与部下枢密院事安达纳哈出乘势称雄于蒙古,雄踞漠北,势力达到东北地区。[26][27][28]

也速迭儿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逝世,其子恩克继任大汗之位。从此时开始,鞑靼与明朝之间几乎没有消息流通,无法得知其内部的情况。[29]恩克在位四年,逝世之后由额勒伯克继位,其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品行恶劣。在位六年之后,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听信瓦剌权臣浩海太尉的谗言,杀死亲弟(《黄金史》作亲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强娶豁阿哈屯为妃,后又命浩海太尉之子马哈木管理四卫拉特,引起瓦剌首领猛可帖木儿不满,结果被猛可帖木儿所杀。[30][31][32]

坤帖木儿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即位,是第一个以鞑靼可汗身份和明朝打交道的人。[33]明建文二年二月十八日(1400年3月13日),鞑靼即将侵扰明朝边境,燕王朱棣因而同时向坤帖木儿与猛可帖木儿致书,晓以祸福。[34]明建文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401年12月31日),坤帖木儿向明朝派遣使者通好。[35]明建文四年(1402年),坤帖木儿被杀死,汗位由元太宗窝阔台庶子合丹的后裔鬼力赤继承。[36][37]《明史》记载鬼力赤去“大元”国号,改称“鞑靼”。[3]

汗位争夺 编辑

明永乐初年,蒙古已明显地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的瓦剌与东部的蒙古本部,后者明朝称之为鞑靼。对于东、西蒙古的诸大首领,明成祖朱棣多方威胁利诱,招之来朝。自明建文四年(1402年)鬼力赤被拥立为蒙古大汗之后,明成祖即于明永乐元年二月十二日(1403年3月4日)遣使致书,要求“可汗能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同时致书鬼力赤诸大臣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孙台、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等。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明永乐三年(1405年)十二月,明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明永乐五年(1407年)三月,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前后六次派使臣要求通好,但鬼力赤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拘留使臣。[38][39]

经瓦剌内部斗争,马哈木死后由其子脱懽兼并了太平、把秃孛罗两部,统一了瓦剌部。脱懽趁明军大败阿鲁台之机,一再打击阿鲁台,并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迎立元裔脱脱不花为岱总汗,与阿鲁台所立的阿台抗衡。在瓦剌的打击下,阿鲁台逃往漠南。明宣德九年(1434年),在脱脱不花逼迫下,阿鲁台率部众逃至母纳山(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一带。经脱懽率瓦剌军攻击,阿鲁台父子阵亡。溃散的部众为脱脱不花收并。[40]明正统三年(1438年),脱懽羽翼下的脱脱不花终于杀死阿台、朵儿只伯。数十年来,一直与瓦剌并强的蒙古本部,被脱懽兼并,蒙古暂时实现了有限度的特殊形式的统一。[41]

土木堡之变 编辑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惨败于瓦剌也先太师统帅的蒙古军,被俘数年后被放回明朝。

也先称汗与败亡 编辑

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为摆脱权臣也先的控制,拒绝立也先姐之子为太子,两人为此严重对立。明景泰二年(1451年),脱脱不花率其弟阿噶巴尔济等与也先开战,失败后逃往克鲁伦河。由于脱脱不花兄弟间发生内讧,阿噶巴尔济叛投也先,反戈相向,脱脱不花兵败逃入兀良哈,于明景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452年1月19日)被其前妻之父沙不丹[注 3]杀死。[42][43]脱脱不花之死,为也先称汗扫清了一大障碍。不久,也先又设计,以庆贺阿噶巴尔济登汗位、也先继任济农为诱饵,请阿噶巴尔济及其一党赴宴。阿噶巴尔济不听其子哈剌苦出之劝阻,带领百余名随从前往,结果全部被杀。哈剌苦出虽未赴宴得脱,但在逃跑途中,被一富人子弟杀害,也先继续搜捕脱脱不花兄弟之余党,“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尽收其妻妾、部众、牲畜,分配予瓦剌诸部首领。[44]

添元元年八月初十日(1453年9月12日),也先宰白马九、黑牛五,举行隆重祭天大典,称其要复兴元朝,正式称“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号“添元”。[45][46]任命其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将大权控制在本家族手中。添元元年十月十五日(1453年11月15日),也先遣使向明朝贡马并致书明廷,通报他已称汗,书曰:“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说明他已“奉天承运” ,重建了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明朝不情愿承认这一事实,仅为也先的称号就争论了一个多月,不愿称他为“大元田盛大可汗”,报书只勉强称之为“瓦剌可汗”。[46][47][48]这样,也先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和英勇武功,打破非黄金家族不能称汗的传统观念,冲破了重重阻力,成为蒙古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非黄金家族出身的大汗。[49]然而其执政仅一年就死于蒙古的内乱之中。

再度分裂 编辑

也先死后,东西蒙古很快再度分裂。东蒙古则进入北元宫廷贵族与成吉思汗诸弟后裔争夺东蒙古霸权的混乱的“黑暗时代”。第二年(1454年),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毛里孩、喀喇沁部首领孛罗平章、第一知院孛的打里麻等拥立脱脱不花幼子年仅七岁的马儿古儿吉思为蒙古大汗。不久,孛罗升任太师,从此在汉文文献中便以太师孛来出现。原东蒙古部众很快聚集到马儿古儿吉思可汗、太师孛来以及以及毛里孩等麾下并与瓦剌新首领阿剌展开厮杀。也先死后的第二年(1454年)至第三年(1455年)之交,孛来与阿剌知院仇杀,结果阿剌被打败,也先母、妻被俘。第三年(1455年)冬,马儿古儿吉思、孛来、毛里孩等率部进攻瓦剌,双方在“坎坎地面”(元代的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会战,次年阿剌也被部下杀死。[50]

在最初拥立马儿古儿吉思为蒙古大汗时,毛里孩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孛来很快把持了东蒙古朝政并与渐渐长大的可汗马儿古儿吉思以及毛里孩产生了矛盾。明成化元年(1465年),双方矛盾终于激化,孛来与成吉思汗弟合赤温后裔济南王瘸太子(名脱脱罕)等打败并杀死马儿古儿吉思。但是,孛来马上遭到了毛里孩的讨伐,被毛里孩打败并杀死。同年,毛里孩拥立脱脱不花长子脱谷思蒙克为大汗。脱谷思蒙克又称满剌(摩伦),有“楚王”王号。他就是蒙古文编年史书中的摩伦汗。但是,摩伦汗不受毛里孩摆布,却与原孛来部下元代五投下贵族后裔鲁氏斡罗出(阿老出)等人一起与毛里孩作对。明成化二年(1466年)九月,毛里孩率部攻摩伦汗和斡罗出,摩伦汗被杀,斡罗出被驱逐。此后直到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满都鲁即位,蒙古大汗之位空虚近十年。[50]

达延汗中兴 编辑

满都海哈屯是一位大智大勇的蒙古族女杰。满都鲁去世后,她成为东蒙古的女首领,率兵收复在内哄中散失的部众。她深知蒙古传统,故全心全意抚养蒙古大汗的正统继承人巴图蒙克,以恢复和扩大开权为己任。她从不同意见中作出最有力的抉择,严词拒绝了合撒儿后裔、科尔沁部领主乌讷博罗特的求婚,毅然与巴图蒙克成婚,并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扶立年幼的巴图蒙克即汗位,称达延汗。随后,率兵征讨瓦剌,在击败瓦剌之后,制订法令,防止瓦剌的反抗,初步解除了瓦剌对东蒙古的威胁。当时东蒙古分为各自为政的诸部,左翼方面有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和科尔沁等部,右翼方面有永谢布、鄂尔多斯、蒙古勒津[注 4]和阿苏特等部。[7]

在达延汗统治初期,由于集中主要力量于蒙古族的统一战争,所以大体上和明朝保持着和平的关系。但明边一线亦有火筛癿加思兰[注 5]等人率部不时兴兵南下,犯境掳掠。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明朝发兵征讨屡犯边的蒙古族火筛等部,同达延汗的关系方趋紧张。到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十月,达延汗率兵进犯大同镇,犯阳河,掠应州,明武宗朱厚照亲促诸军御战,达延汗军队方退去。达延汗虽在中、后期亦侵扰过明边,但就他毕生的事业而言,主要力量始终是用于其民族各部的统一。达延汗统一了整个蒙古族后,和平地分封了诸子的势力范围,这次分封诸子便成了后世蒙古各部落成立的起源。[51]

达延汗中兴时期蒙古各部(万户)及其下辖鄂托克[52]
万户 鄂托克数量 细分 鄂托克名称 信息来源
左翼 察哈尔(插汉) 8 左翼(山阳察罕儿)四部 阿剌处(阿喇克卓特)、敖汉、乃蛮(奈曼)、主亦惕 [52]
右翼(阿鲁察罕儿、山阴察罕儿)四部 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克什旦(克什克腾) [52]
喀尔喀(罕哈) 12 内喀尔喀五部 扎鲁特、巴林、翁吉剌特(弘吉剌)、巴岳忒(巴岳特)、乌济叶特(乌齐叶特) [52][53]
外喀尔喀七部 札剌亦儿、别速惕、额勒吉斤、郭尔罗斯、呼黑特、哈答斤、兀良哈 [52][54]
乌梁海(兀良哈) 10 (具体属部不详,达延汗驾崩之后因叛乱被灭) [52]
右翼 鄂尔多斯(阿尔秃斯、阿儿秃斯) 12 哱合厮(孛合厮)、偶甚(乌审)、叭哈纳思、打郎(达拉特) [52][55]
土默特(满官嗔、蒙古贞、蒙郭勒津) 12 左翼 蒙古勒津(满官嗔)、巴林、麻古明安(茂明安、毛明暗)、达拉特(打郎)、杭锦 [56][57]
右翼 多罗土闷(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畏吾儿(畏吾儿沁)、兀甚(乌古新、兀慎、乌审)、叭要(巴岳特、摆要)、兀鲁(乌鲁特)、王吉喇(弘吉喇特) [56][55]
永谢布(应绍不) 10 阿速(阿苏特)、哈喇嗔(喀喇沁)、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失保嗔(锡包沁)、叭儿廒(巴儿忽)、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 [55]

内忧外患 编辑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达延汗逝世。由于其长子图鲁博罗特已经早于他而逝,蒙古大汗位由达延汗长孙博迪台吉继承。当时,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借口博迪年幼,遂自立为蒙古大汗。大约两年以后,博迪台吉在汗廷大臣的支持和拥戴下,迫使其叔父巴尔斯博罗特让出汗位,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尊称博迪阿拉克汗。自达延汗以来,察哈尔万户就是蒙古大汗的驻帐所在。因此,察哈尔万户逐渐成为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了蒙古正统的象征。而蒙古本部六万户均须接受大汗的统一号令。[58]达延汗在汗国之中以封地的名义分封于其儿子与亲戚,统治的权力下放导致了蒙古汗国权威的旁落。[59]而明初所羁縻的兀良哈三卫也复归于蒙古大汗,后逐渐与漠南蒙古左翼诸万户融合,瓦剌则演化为四部,在东蒙古诸部的挤压下西迁到额尔齐斯河流域。[60]

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右翼三万户的领地分封给六个儿子。在这一时期的封建割据中,以右翼土默特万户封建主俺答(1507年-1582年)的势力为最强,他是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又称阿勒坦,在其父死后,他辅助其兄衮必里克墨尔根(他袭济农位)统率右翼三万户;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其兄去世,俺答汗以兄长的地位统率诸兄弟,并将济农的九子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由此俺答汗的强大实力震动了大汗,迫使大汗打来孙东迁。[61]日后直辖左翼察哈尔部的大汗布延为了标榜身份正统性,称其持有的印玺为大汗御玺,但被诸部嘲笑。

俺答封贡 编辑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势力坐大并进寇山西,从此内犯无虚岁,曾三次剽掠京畿,为明朝最大的边患,明廷无可如何。二十多年来,俺答因接近汉人,生活逐渐汉化,又受喇嘛教的影响,年老厌战。当时明朝南倭已平,防备严密。而其孙把汉那吉,因其未婚妻三娘子,为俺答所占,带部下千人降明,明廷授以官职,遂请求封贡互市。明隆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1571年4月21日),明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死,其妻三娘子再配其子与孙,掌握兵权,为明朝守卫边塞,明封为忠顺夫人,北方无战事者二十余年。俺答之子乞庆哈和孙扯力克,也袭封为顺义王。但盘据河套的鞑靼部长卜失兔等人,在明万历年间,又侵扰甘凉洮岷和西宁,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明廷停止赏赐和互市,八年后恢复。扯力克死,卜失兔强迫与忠顺夫人结婚。明万历四十一年六月初八日(1613年7月25日),明廷封卜失兔为顺义王,驻牧于山西大同之北。[62][63][64]

投降后金 编辑

后金在17世纪初崛起,并积极拉拢渗透东蒙古诸部,并与察哈尔本部发生冲突,不相统属,陷于内斗的蒙古各部逐渐被其征服。明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林丹汗在病交迫中抱恨终天,死于甘肃大草滩(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65]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众纷纷投往后金,只有汗室困守大漠。明崇祯八年二月二十六日(1635年4月13日),皇太极派多尔衮、岳托、萨哈璘和豪格等人率精骑一万,远征察哈尔余部,收服林丹汗之子额哲[66]明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1635年6月12日),清军抵达额哲的驻地托里图,额哲与母亲苏泰太后投降清太宗皇太极统治的后金,献出名为“制诰之宝”的传国玺,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历经430年之后正式宣告灭亡。[4][67][68]东蒙古黄金家族一系仅存外喀尔喀的三大部落保持独立状态,但互不统属,喀尔喀三汗在1640年与卫拉特诸部在塔尔巴哈台会盟,制定《喀尔喀·卫拉特法典》希望与满清政权对抗,[69]但满清逐渐干预外喀尔喀内政,最终因噶尔丹入侵,三大部落被迫在多伦诺尔会盟投附清朝。[70]

君主列表 编辑

蒙古可汗(鞑靼可汗)尊号与名讳
肖像 尊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卓里克图汗[71][注 6] 也速迭儿 1359年-1391年 1388年-1391年
恩克卓里克图汗[72][注 6]
恩克 ?-1394年 1391年-1394年
尼古埒苏克齐汗[74] 额勒伯克
买的里八剌
1362年-1399年 1394年-1399年
托欢汗[75] 坤帖木儿 1384年-1402年 1399年-1402年
乌鲁克帖木儿 ?-1408年 1402年-1408年
完者帖木儿
本雅失里
1379年-1412年 1408年-1412年
答里巴 1395年-1415年 1411年-1415年
  斡亦剌歹 ?-1425年 1415年-1425年
阿台 1390年-1438年 1425年-1438年
岱总汗[76] 脱脱不花 1416年-1452年1月19日 1433年-1452年1月19日
阿噶巴尔济 1423年-1453年 1451年-1453年
大元田盛大可汗[77] 也先 1407年-1454年 添元 1453年9月12日-1454年
乌珂克图汗[78] 马儿古儿吉思 1448年-1465年 1454年-1465年
摩伦汗[79] 脱谷思蒙克 1437年-1466年 1465年-1466年
满都鲁 1438年-1479年 1475年-1479年
大元大可汗[80][注 7] 巴图蒙克 1464年-1517年 1480年-1517年
达延汗[81]
赛音阿拉克汗[82] 巴尔斯博罗特 1490年-1531年 1517年-1519年
阿拉克汗[83] 博迪 1504年-1547年 1519年-1547年
库登汗[84] 打来孙 1520年-1557年 1547年-1557年
扎萨克图汗[85] 图们 1539年-1592年 1557年-1592年
彻辰汗[86] 布延 1554年-1604年 1592年-1604年
库图克图汗[87] 林丹巴图尔 1592年-1634年 1604年-1634年
额尔克孔果尔 1622年-1641年3月4日 1634年-1635年6月12日


关联条目 编辑

清代蒙古 编辑

四十四万蒙古和卫拉特(明代蒙古 编辑

前面为《明史》称谓,括号内为蒙古史书称谓[88]

  • 鞑靼(“Döchin Mongol”,四十万户蒙古)
  • 瓦剌(“Dörvön Oirad”,四万户卫拉特
  • 兀良哈(“ölge yin ǰirγuγan mingγan öǰiyed”,阳六千乌济叶特)

注释 编辑

  1. ^ 北元灭亡的时间点有两种说法,一说为1388年,也速迭儿废除大元国号[2];另一说为1402年,鬼力赤废除大元国号[3]
  2. ^ “凡夷地称莽官儿噶扎刺,北虏即野克莽官儿”(见明朝王鸣鹤《登坛必究》、郭造卿《卢龙塞略》、茅元仪《武备志》等记载),“莽官儿噶扎刺”(Монгол газар)意为蒙古地域,“野克莽官儿”(Их Монгол)即大蒙古[11]
  3. ^ 一说被丞相也先杀死。
  4. ^ 汉籍作满官慎,后称(东)土默特
  5. ^ 出自畏吾儿亲族乜克力部。
  6. ^ 6.0 6.1 ① 《蒙古源流》认为只有恩克卓里克图汗,在位四年(1389年-1393年)。[72]
    ② 罗卜藏丹津《黄金史》认为有卓里克图汗恩克汗:卓里克图汗,在位四年(1388年-1391年)。恩克汗,在位四年(1391年-1394年)。善巴《阿萨拉格齐史》记载与《黄金史》相同。佚名《黄金史纲》只记卓里克图汗,在其过世到额勒伯克即位之间有四年的空缺。而根据波斯语《突厥系谱》、两《武功记》、《传记之友》等史料记载,也速迭儿恩克父子二人相继为可汗。[73]
  7. ^ 明孝宗实录》记载“奉书求贡”,此称应是自蒙古语的国书翻译而来,意义是否为“大元”存争议。

延伸阅读 编辑

[]

 明史卷三百二十七》,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E. P. Bakaeva; K. V. Orlova. Монгольские этнонимы:вопросы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я и этн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ава Монгольских народов [Mongolian ethnonyms: questions of the origin and 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PDF). Kalmyk Scientific Center. 2003 [2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07). 
  2. ^ 2.0 2.1 李伯重. 《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中华民国: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9年10月9日. ISBN 97895708539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18日) (中文). 1388年,也速迭儿汗杀死北元皇帝,废弃大元国号,自立为汗,称蒙古可汗,明人称鞑靼可汗。 
  3. ^ 3.0 3.1 张廷玉. 《明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二百十五‧外國八 韃靼》 (中文). 而敌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 
  4. ^ 4.0 4.1 曹永年. 《内蒙古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第452页. ISBN 9787811152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中文). 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众纷纷投往后金,只有汗室困守大漠。1635年(崇祯八年,天聪九年)二月,后金派多尔衮等人率精骑一万,远征察哈尔余部。四月二十八日,清军抵达林丹汗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驻地托里图,额哲母子被迫归降。 
  5. ^ 宋诒瑞. 《中國歷史之旅:明朝風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8年3月9日: 第87页. ISBN 97896208696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鞑靼: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代专指东蒙古人。 
  6. ^ 王永强.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圖典:北方卷(下)第十集 明清时期的蒙古族‧第一章 明代的蒙古族‧韃靼與瓦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1日: 第108页. ISBN 97875435284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15世纪初,蒙古逐渐形成了东、西两大势力。东部由原来北元朝廷统治的各部组成,游牧于漠北漠南,明朝称之为“鞑靼”。西部便是游牧于蒙古草原西北的瓦剌部。 
  7. ^ 7.0 7.1 杨绍猷; 莫俊卿. 《明代民族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8月1日: 第45页. ISBN 75409177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满都海哈屯是一位大智大勇的蒙古族女杰。满都鲁汗去世后,她成为东蒙古的女首领,率兵收复在内哄中散失的部众。她深知蒙古传统,故全心全意抚养蒙古大汗的正统继承人巴图蒙克,以恢复和扩大开权为己任。她从不同意见中作出最有力的抉择,严词拒绝了哈撒儿后裔、科尔沁部领主乌博罗特王的求婚,毅然与巴图蒙克成婚,并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扶立年幼的巴图蒙克即汗位,称达延汗。随后,率兵征讨卫拉特,在击败卫拉特之后,制订法令,防止卫拉特的反抗,初步解除了卫拉特对东蒙古的威胁。当时东蒙古分为各自为政的诸部,左翼方面有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和科尔沁等部,右翼方面有永谢布、鄂尔多斯、蒙古勒津(汉籍作满官慎,后称土默特)和阿苏特等部。 
  8. ^ 胡耐安. 《中國民族系支簡篇》. 中华民国: 蒙藏委员会. 196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鞑靼属元裔,或虽非元裔但为蒙古本支,亦即新元史所称之黑达达;至清为喀尔喀部,亦即现在所通称之喀尔喀蒙古。 
  9. ^ 达力扎布. 北元史研究三题.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1, (第二期): 70. 林丹汗在给后金努尔哈赤的信中自称“四十万蒙古的汗… 
  10. ^ 蒙古族·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少数民族》卷.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即元代的斡亦剌部)和东部蒙古本部(明朝人称为鞑靼)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 
  11. ^ Ákos Bertalan Apatóczky(阿保矶). 元明清三朝汉蒙双语文献中的部族名称考. 匈牙利. 2022年. ISBN 9787100208499 (中文). 
  12. ^ 约翰·弗雷德里克·巴德利英语John F. Baddeley. 《俄國·蒙古·中國:下卷第一分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第1085页 (中文). 
  13. ^ 贾敬颜. 〈韃靼 瓦剌 兀良哈 明朝蒙古人的歷史——兼說「都沁·都爾本」一詞〉.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3年, (第3期): 第57页–第65页. 
  14. ^ History of Mongolia | People, Culture, Genghis Khan, Map,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3-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英语). 
  15. ^ 那顺乌力吉. 论“鞑靼”名称的演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3月, 34 (2). 蒙古人统治中原近一个世纪,明朝人不会不知道蒙古名称的形成,但《明史》中却有《鞑靼传》,其反映的就是蒙古的事情。明人不用蒙古名称而偏用“鞑靼”名称来指代蒙古,反映了明人刻意用“鞑靼”名称来贬称蒙古的事实。 
  16. ^ 李乃义. 《中國人這回事(II): 秦漢至南北朝:長城內的大一統面貌》. 中华民国. : 第171页. ISBN 97898693316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仑自立为丘豆伐可汗(khan,和单于 Chan,都是通古斯语系的转音),称雄蒙古草原,最有名的是大檀可汗(鞑靼、达达、塔塔尔,都是汉译音,他的后裔甚至以鞑靼为部落称号)。 
  17. ^ 邱树森. 《元史辭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1年6月1日: 第828页. ISBN 97875328309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唐中叶始见于史,称“三十姓鞑靼”、“九姓鞑靼”。分布于突厥以东,契丹之北,为突厥统治下的部落。突厥衰亡后,一部分一度被回鹘、黠戛斯统治。至唐末五代,与中原王朝多有联系。 
  18. ^ 张岱年; 林大雄. 《中國文史百科 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 第67页. ISBN 9787213015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到10世纪前期,从今克鲁伦河至杭爱山地区已经遍布鞑靼人的部落。蒙古高原由此形成契丹据其东南,鞑靼领有西北的争雄局面。唐末五代时,九姓鞑靼部众曾随李克用父子问鼎中原。 
  19. ^ 张岂之. 王天有; 成崇德 , 编. 《中國歷史:元明清史》. 中华民国: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7月3日: 第4页. ISBN 97895711286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14日) (中文). 辽金时期,对已迁入漠北的室韦诸部落称为鞑靼,又有阻卜、术不姑等别称,鞑靼一称来自突厥人,因室韦中的塔塔儿部一度建立过较强的部落联盟,故突厥以“Tatar”概称室韦。久之,一些非室韦系统的草原部落也被纳入“鞑靼”范畴,鞑靼成为北方诸多游牧部族的泛称。而蒙古只是这一时期“鞑靼”之一部,草原上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游牧部落集团,如克烈、塔塔儿、弘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吉利吉思、乃蛮、汪古等。 
  20. ^ 彭大雅. 《黑鞑事略》. 南宋. 
  21. ^ 余元盦. 《成吉思汗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第2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这样称呼惯了,不仅蒙古国王木华黎在接见宋使赵珙时自称“我鞑靼人”,就是一些宋人的记载,也把汪古惕部及翁吉刺惕部等称为白鞑靼(塔塔儿)或熟鞑靼,把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把森林狩猎部落称为生鞑靼。 
  22. ^ 间宫林蔵. 東韃地方紀行. [202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3) (日语). 
  23. ^ 白㿟皛. 《元朝宮廷軼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出版社. 2003年7月1日: 第346页. ISBN 71050554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18日) (中文). 脱古思帖木儿一行西逃和林,行至土刺河,遇到也速迭儿率兵袭击。脱古思帖木儿被擒,以弓弦缢死。太子天宝奴同时遇难。也速迭儿夺了脱古思帖木儿的印玺,在和林自立为汗。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的后裔。阿里不哥当年激烈地同忽必烈争夺帝位,又是反对使用汉法的贵族保守势力的代表。也速迭儿夺位,取消“大元”的国号,不建汉语年号。北元及其宫廷的历史至此落下帷幕。 
  24. ^ 清水泰次日语清水泰次. 《物語東洋史‧第九卷‧明時代》. 大日本帝国: 株式会社雄山阁日语雄山閣. 1940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14日) (日语). ……东蒙古に于ける元室の威光がへると共に、西蒙古の所谓瓦剌が勃兴し、两者は对立の形势にあった。明人は西蒙古の瓦剌部に对して、东蒙古の本部を鞑靼部といった。 
  25. ^ 苏育平; 努鲁拉·阿伊瓦兹. 《歐亞大陸最強戰鬥民族-突厥民族史》. 中华民国: 苏育平. 2021年8月8日: 第218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9月26日) (中文). 1388年,元顺帝儿子脱古思帖木儿不杀,换成阿里不哥系的“也速迭儿”继位,之后多人争位,一团混乱。蒙古察哈尔与河西走廊之部族许多投降明朝,被封为朵颜三卫与关西八部。后来蒙古西部的瓦剌崛起,瓦剌又叫做“卫拉特”,明朝时候将北方边患分为三支,就是鞑靼(蒙古本部)、瓦剌与兀良哈三部,分而治之。 
  26. ^ 赵云田. 《北疆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第419页. ISBN 978753481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中文). 捕鱼儿海之战及脱古思帖木儿的败亡,在蒙古产生了强烈震动,使北元和明朝之间的形势起了急剧的变化,此后明军处于攻势而北元发生内乱,也速迭儿乘势称雄于蒙古,一些北元部将及部落则纷纷降明。 
  27. ^ 陈永龄. 《民族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年8月: 第64页. ISBN 978753260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也速迭儿明初蒙古别部首领之一。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之后裔。洪武二十一年(1388)趁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击溃蒙古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之机,在土刺河(今土拉河)袭杀脱古思帖木儿及其太子天保奴,遂与部下院(枢密院事)安达纳哈出雄踞漠北,势力达到东北地区。 
  28. ^ 郝维民; 齐木德道尔吉. 《內蒙古通史綱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第292页. ISBN 70100561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败亡后,东蒙古部众被迫西迁,蒙古高原东部为之一空,只有零星小部落散居。其中势力较大的有安答纳哈出,他游牧于古儿扎河(今乌勒扎河)、干难河一带,接受了也速迭儿的敕封,官称为枢密院。 
  29. ^ 宫胁淳子. 《最後的游牧帝國:準噶爾部的興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4月1日: 第62页. ISBN 97872040784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0月6日) (中文). 也速迭儿于1391年死去,据说其子恩克汗成为了后继者。但是,从此时开始,明朝方面只有部分情况能够传达出来,而蒙古高原的汗的家族等也没什么消息。 
  30. ^ 赵云田. 《北疆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第385页. ISBN 978753481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蒙文史籍述其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品行恶劣,听信卫拉特权臣浩海太尉的谗言,杀死亲弟(《黄金史》作亲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夺取弟妇(一作子妇),后又命浩海太尉之子巴图拉(马哈木)管理四卫拉特,引起卫拉特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不满,结果被乌格齐哈什哈所杀。 
  31. ^ 白翠琴. 《瓦剌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1日: 第233页. ISBN 97875633634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建文元年(1399),瓦剌首领克阿古特(一说即土尔扈特)的乌格齐哈什哈(猛可帖木儿)起兵弑额勒伯克汗。 
  32. ^ 黄彰健. 〈論明初北元君主世系〉.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67年, 第37本 (上册): 第319页 [202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33. ^ 刘学铫. 《蒙古帝國:蒼狼與白鹿》. 中华民国: 风格司艺术创作坊. 2011年11月4日. ISBN 97898663302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7日) (中文). 坤帖木儿汗是第一个以鞑靼可汗身份和明朝打交道的人,他于明惠帝建文二年(一四○○年)即位,建文四年(一四○二年)去世,在位三年。坤帖木儿汗死后,汗位落入窝阔台后人鬼力赤身上 
  34. ^ 杨士奇.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 (中文). 癸丑,谍报胡寇将侵边,上遣书谕鞑靼可汗坤帖木儿, 并谕瓦剌王猛哥帖木儿等,晓以祸福。 
  35. ^ 杨士奇. 《明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八》 (中文). 辛亥,鞑靼可汗遣使来输款。 
  36. ^ 刘祥学. 《明朝民族政策演變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第148页. ISBN 97871050776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建文二年(1400年),靖难之役还在激烈进行,时传“胡寇将侵边”,明成祖为了缓和北部蒙古的压力,解除后顾之忧,即主动道人致书蒙古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和瓦剌王猛哥帖木儿,“晓以祸福”。次年十一月,坤帖木儿遣使与明通好,但不久坤帖木儿即被杀死,汗位由鬼力赤继承。 
  37. ^ 郝维民; 齐木德道尔吉. 《內蒙古通史綱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第277页. ISBN 70100561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21日) (中文). 此外,元朝承认的窝阔台家族代表一窝阔台庶子合丹及其后裔即元代院王家族所属部众,自元中叶以来便以哈密北山(今名哈尔鲁克·塔克,古突厥一蒙古名折罗曼山)、亦集乃一带为牧地。1402年合丹后裔鬼力赤被拥立为东蒙古大汗,其部众自然成为东蒙古成员。 
  38. ^ 张廷玉. 《明史‧卷六‧本紀第六‧成祖二》 (中文). 己未,徙封宁王权于南昌。贻书鬼力赤可汗,许其遣使通好。 
  39. ^ 曹永年. 《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1日: 第26页-第27页. ISBN 97878107444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永乐初,蒙古已明显地分裂为两大部分,即西部的瓦剌和东部的蒙古本部,后者明朝称之为鞑靼。对于东、西蒙古的诸大首领,明成祖多方威胁利诱,招之来朝。大约1402年(建文四年)鬼力赤被拥立为蒙古大汗,朱棣即于次年二月遣使致书,要求“可汗能遣使往来通好,同为一家”,同时致书鬼力赤诸大臣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孙台、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等。同年七月,1404年(永乐二年)四月,1405年(永乐三年)十二月,1406年(永乐四年)三月,1407年(永乐五年)三月,1407年(永乐五年)十月,前后六次派使臣要求通好,但鬼力赤汗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拘留使臣。 
  40. ^ 林荣贵; 毕奥南. 《中國古代疆域史‧第三卷‧第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6年5月1日: 第1512页. ISBN 97875316681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7日) (中文). 经瓦剌内部斗争,马哈木死后由其子脱懽兼并了太平、把秃孛罗两部,统一了瓦剌部。脱懽趁明军大败阿鲁台之机,一再打击阿鲁台,并于宣德八年(1433年)迎立元裔脱脱不花为岱总汗,与阿鲁台所立的阿台抗衡。在瓦剌的打击下,阿鲁台逃往漠南。宣德九年(1434年),在脱脱不花逼迫下,阿鲁台率部众逃至母纳山(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一带。经脱懽率瓦剌军攻击,阿鲁台父子阵亡。溃散的部众为脱脱不花收并。 
  41. ^ 曹永年. 《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1日: 第116页. ISBN 97878107444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1438年脱懽羽翼下的脱脱不花终于杀死阿台、朵儿只伯。数十年来,一直与瓦剌并强的蒙古本部,被脱懽兼并,蒙古暂时实现了有限度的特殊形式的统一。 
  42. ^ 陈文.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三十八》. : 第4758页 (中文). 辽东军人徐胜,自虏中脱回,言:“景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虏酋也先弑其主脱脱不花王,执其妻子以其人马,给赏诸部属。” 
  43. ^ 沈道初; 时惠荣; 沈震宇. 《中國的皇帝:元·明·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第111页. ISBN 73050338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 脱脱不花为摆脱也先的控制,拒绝立也先姐(汗妻)之子为太子,两人为此严重对立。公元1451年(景泰二年),脱脱不花率其弟阿噶巴尔济等与也先开战,失败后逃往克鲁伦河。由于脱脱不花兄弟间发生内讧,阿噶巴尔济叛投也先,反戈相向,脱脱不花兵败逃入兀良哈,被其前妻之父沙不丹(彻卜登)杀死(一说被丞相也先杀死) ,不久,也先又设计诱杀称汗不久的阿噶巴尔济及其一党,“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明英宗实录》卷232 ,《景泰附录五十》,景泰四年八月甲午条)。 
  44. ^ 杨绍猷; 莫俊卿. 《明代民族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8月1日: 第38页. ISBN 75409177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6日) (中文). 脱脱不花之死,为也先称汗扫清了一大障碍。不久,也先又设计,以庆贺阿噶巴尔济登汗位、也先继任济农为诱饵,请阿噶巴尔济及其一党赴宴。阿噶巴尔济不听其子哈尔固楚克台吉之劝阻,带领百余名随从前往,结果全部被杀。哈尔固楚克台吉虽未赴宴得脱,但在逃跑途中,被一富人子弟杀害,也先继续搜捕脱脱不花兄弟之余党,“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尽收其妻妾、部众、牲畜,分配与卫拉特诸部首领。 
  45. ^ 张廷玉. 《明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景帝》 (中文). 甲午,也先自立为可汗。 
  46. ^ 46.0 46.1 赵云田. 《北疆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第395页. ISBN 978753481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中文). 景泰四年(1453年)夏,也先宰白马九、黑牛五,举行隆重祭天大典,正式称汗,称“大元天圣大可汗”,建年号“天元”。任命其次子阿失帖木儿(一作阿玛桑赤)为太师,将大权控制在本家族手中。同年十月,也先遣使向明朝贡马并致书明廷,通报他已称汗,书曰:“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说明他已“奉天承运” ,重建了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明朝不情愿承认这一事实,仅为也先的称号就争论了一个多月,不愿称他为“大元天圣大可汗” ,报书只勉强称之为“瓦剌可汗”。 
  47. ^ 陈文.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三十四‧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五十二》 (中文). 戊戌,瓦剌也先遣使臣哈只等赍书来朝,贡马及貂鼠、银鼠皮,其书首称大元田盛大可汗,田盛犹言天圣也,末称添元元年。 
  48. ^ 张廷玉. 《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卷列傳第二百十六‧外國九 瓦剌‧朵顏福余 泰寧》 (中文). 明年冬,也先自立为可汗,以其次子为太师,来朝,书称大元田盛大可汗,末曰添元元年。田盛,犹言天圣也。报书称曰瓦剌可汗。 
  49. ^ 白翠琴. 《瓦剌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1日: 第223页. ISBN 75633634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18日) (中文). 这样,也先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和英勇武功,打破非黄金氏族不能称汗的传统观念,冲破了重重阻力,成为蒙古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非黄金氏族出身的大汗。 
  50. ^ 50.0 50.1 郝维民; 齐木德道尔吉. 《內蒙古通史綱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第302页. ISBN 70100561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1日) (中文). 也先死后,东西蒙古很快再度分裂。东蒙古则进入北元宫廷贵族与成吉思汗诸弟后裔争夺东蒙古霸权的混乱的“黑暗时代”。1454年,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毛里孩、哈剌嗔部首领孛罗平章、第一知院孛的打里麻等拥立脱脱不花幼子年仅七岁的马儿古儿吉思为蒙古大汗。不久,孛罗升任太师,从此在汉文文献中便以太师孛来出现。原东蒙古部众很快聚集到马儿古儿吉思可汗、太师孛来以及以及毛里孩等麾下并与瓦剌新首领阿剌展开厮杀。1454—1455年之交,孛来与阿剌知院仇杀,结果阿剌被打败,也先母、妻被俘。1455年冬,马儿古儿吉思、孛来、毛里孩等率部进攻瓦剌,双方在“坎坎地面”(元代的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会战,次年阿剌也被部下杀死。在最初拥立马儿古儿吉思为蒙古大汗时,毛里孩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孛来很快把持了东蒙古朝政并与渐渐长大的可汗马儿古儿吉思以及毛里孩产生了矛盾。1465年双方矛盾终于激化,孛来与成吉思汗弟合赤温后裔济南王瘸太子(名脱脱罕)等打败并杀死马儿古儿吉思。但是,孛来马上遭到了毛里孩的讨伐,被毛里孩打败并杀死。同年,毛里孩拥立脱脱不花长子脱古思猛可为大汗。脱古思猛可又名称满剌(摩伦),有“楚王”王号。他就是蒙古文编年史书中的摩伦可汗。但是,摩伦不受毛里孩摆布,却与原孛来部下元代五投下贵族后裔鲁氏斡罗出(阿老出)等人一起与毛里孩作对。1466年九月,毛里孩率部攻摩伦和斡罗出,摩伦被杀,斡罗出被驱逐。此后直到1475年满都鲁即位,蒙古大汗之位空虚近十年。 
  51. ^ 董耀会; 吴德玉; 张元华. 《明長城考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档案出版社. 1988年7月: 第37页. ISBN 97878001911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在达延汗统治初期,由于集中主要力量于蒙古族的统一战争,所以大体上和明王朝保持着和平的关系。但明边一线亦有火筛等部不时兴兵南下,犯境掳掠。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明廷发兵征讨屡犯边的火筛等部,同达延汗的关系方趋紧张。到了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冬十月,达延汗率兵进犯大同镇,犯阳河,掠应州,明武宗朱厚照亲促诸军御战,达延汗军队方退去。达延汗虽在中、后期亦侵扰过明边,但就他毕生的事业而言,主要力量始终是用于其民族各部的统一。达延汗统一了整个蒙古族后,和平地分封了诸子的势力范围,这次分封诸子便成了后世蒙古各部落成立的起源。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胡.阿拉腾乌拉; 高玉虎(译). 简论"瓯脱"的起源与发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53. ^ 金晓. 简析北元各蒙古部落分布情况. 西部蒙古论坛. 2016, (4): 25-31+127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54. ^ Ар Халх.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ИЙН ТАЙЛБАР ТОЛЬ. Mongo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55. ^ 55.0 55.1 55.2 达力扎布. 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硏究.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 ISBN 9787805066288. 
  56. ^ 56.0 56.1 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史:把什板申之行政归属. 网易. [2022-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0). 
  57. ^ 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 蒙古族通史 修订版.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1-09. ISBN 9787105042746. 
  58. ^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 《蒙古族通史(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出版社. 2001年: 第129页. ISBN 97871050427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1517年,达延汗逝世。由于其长子图鲁博罗特已经早于他而逝,蒙古大汗位由达延汗长孙博迪台吉继承。当时,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借口博迪台吉年幼,遂自立为蒙古大汗。大约两年以后,博迪台吉在汗廷大臣的支持和拥戴下,迫使其叔父巴尔斯博罗特让出汗位,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尊称博迪阿拉克汗。自达延汗以来,察哈尔万户就是蒙古大汗的驻帐所在。因此,察哈尔万户逐渐成为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成了蒙古正统的象征。蒙古六万户乃至兀良哈地区和卫拉特地区的蒙古诸部,均须接受大汗的统一号令。 
  59. ^ 勒内·格鲁塞. 《草原帝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商务印书馆. 1998年5月1日: 第508页. ISBN 9787100028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日) (中文(简体)). 
  60. ^ 赵世瑜.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2017 [2023-10-20]. ISBN 97873012888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5). 瓦剌被迫继续西迁,进入哈萨克人的地区 
  61. ^ 沈震海. 《中國的皇帝:元·明·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第118页. ISBN 97873050338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中文). 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右翼三万户的领地分封给6个儿子。在这一时期的封建割据中,以右翼土默特万户封建主俺答(1507-1582年)的势力为最强。他是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又称阿勒坦。在其父死后,他辅助其兄衮必里克墨尔根(他袭济农位)统率右翼三万户。公元1542年,其兄去世,俺答汗以兄长的地位统率诸兄弟,并将济农的九子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俺答汗的强大实力震动了大汗。迫打来孙东迁。 
  62. ^ 张廷玉. 《明史·卷十九·本紀第十九·穆宗》 (中文). 己丑,封俺答为顺义王。 
  63. ^ 张廷玉. 《明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神宗二》 (中文). 六月乙未,卜失兔袭封顺义王。 
  64. ^ 黄大受. 《中國通史(下)·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前期政治·第四節 明代的對外發展》. 中华民国: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 第700页-第701页. ISBN 957110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 世宗嘉庆二十一年(西元一五四二年),俺答进寇山西,从此内犯无虚岁,曾三次剽掠京畿,为明朝最大的边患,明廷无可如何。二十多年来,俺答因接近汉人,生活逐渐汉化,又受喇嘛教的影响,年老厌战。当时明朝南倭已平,防备严密。而其孙把汉那吉,因其未婚妻三娘子,为俺答所占,带部下千人降明,明廷授以官职,遂请求封贡互市。穆宗隆庆五年(西元一五七一年),明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死,其妻三娘子再配其子与孙,掌握兵权,为明朝守卫边塞,明封为忠顺夫人,北方无战事者二十余年。俺答之子乞庆哈和孙扯力克,也袭封为顺义王。但盘据河套的鞑靼部长卜失兔等人,在万历年间,又侵扰甘凉洮岷和西宁,万历十九年(西元一五九一年),明廷停止赏赐和互市,八年后恢复。扯力克死,卜失兔强迫与忠顺夫人结婚。万历四十一年,明廷封卜失兔为顺义王,驻牧于山西大同之北。 
  65. ^ 巴音图; 张成业. 《蒙古族近代戰爭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5年11月: 第16页. ISBN 97878072210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中文). 遗憾的是天不假年,天聪八年(1634)五月,林丹汗在病交迫中抱恨终天,死于甘肃大草滩(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 
  66. ^ 赵尔巽. 《清史稿·卷二·本紀二·太宗本紀一》. 中华民国 (中文). 丁未,命多尔衮、岳讬、豪格、萨哈廉将精骑一万,收察哈尔林丹之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 
  67. ^ 业喜. 《蒙古族古代名將錄》. 中华人民共和国: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4年10月1日: 第235页. ISBN 9787806448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16日) (中文). 林丹汗妻子苏泰太后与其子额哲,因大势已去,乃献皇帝国宝归降。至此,成吉思汗建立的字儿只斤王朝经430余年后崩溃。 
  68. ^ 宫宝利. 《順治事典》. 中华民国: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3月26日: 第327页. ISBN 97895732545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16日) (中文).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率兵降服了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元代传国玉玺“制诰之宝”。 
  69. ^ 蒙古卫拉特法典.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70. ^ 姑茹玛. 北喀尔喀与爱新国的最初接触及其影响. 
  71. ^ 札奇斯钦. 《蒙古黃金史譯註》. 中华民国: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9年12月1日: 第193页. ISBN 9789570808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1月3日) (中文). 其后就在这一年,卓里克图(Jorightu)可汗即大位。在位四年。羊儿年〔辛未,一三九一〕殡天。恩克(Engke)可汗在位四年。 
  72. ^ 72.0 72.1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五》. : 第3页 (中文). 恩克卓里克图汗,己亥年生,岁次己巳年三十一岁即位,在位四年。岁次壬申年三十四岁殁。 
  73.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卓里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4.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五》. : 第3页–第4页 (中文). 弟额勒伯克汗,辛丑年生,岁次癸酉,年三十三岁即位,举国上尊号称为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 
  75. ^ 赵云田. 《北疆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第626页. ISBN 978753481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中文). 两种《蒙古黄金史》在额勒伯克之后列的是托欢可汗,1401 ~ 1402年在位。 
  76. ^ 赵云田. 《北疆通史‧第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第387页. ISBN 978753481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4) (中文). 最高君主为可汗,当时脱懽、也先立元裔脱脱不花为可汗,称“岱总汗”(一说为太宗汗的音译)。 
  77. ^ 张廷玉. 《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二百十六‧外國九‧瓦剌》 (中文). 明年冬,也先自立为可汗,以其次子为太师,来朝,书称大元田盛大可汗,末曰添元元年。田盛,犹言天圣也。报书称曰瓦剌可汗。 
  78.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五》. : 第43页 (中文). 后闻额森汗已殁,岱总汗续娶之福晋萨睦尔太后生一子,名蒙古勒克哷青吉斯,丙寅年生,年七岁贮于皮柜,以马负之。伊母萨睦尔福晋持刀带领骑牛乘马及步兵出师,由库奎扎巴哈往伐四卫喇特,大有俘获。撤兵而回,即奉蒙古勒克哷青吉斯台吉即位。维时七岁,称为乌珂克图汗。 
  79.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五》. : 第46页 (中文). 摩伦汗,自癸酉至甲戌,在位二载,年十八岁殁。 
  80. ^ 张廷玉. 《明史‧卷三百二十八‧列傳第二百十六‧外國八‧韃靼》 (中文). 亦思马因死,入寇者复称小王子,又有伯颜猛可王。弘治元年夏,小王子奉书求贡,自称大元大可汗。朝廷方务优容,许之。自是,与伯颜猛可王等屡入贡,渐往来套中,出没为寇。 
  81.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五》. : 第55页–第56页 (中文). 满都海彻辰福晋,系戊午年生,年三十三岁,巴图蒙克,系甲申年生,年七岁,定为夫妇。本年庚寅,因欲占据达延国,遂称为达延汗,于老福晋前即汗位。 
  82. ^ 郑天挺; 戴逸. 《中國歷史大辭典: 清史卷(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 第726页. ISBN 97875326227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4) (中文). 明代蒙古达延汗第三子。正德七年(1512)授为济农,驻鄂尔多斯,统治右翼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万户。次年嗣父汗位,号赛音阿拉克汗。 
  83.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六》. : 第75页–第76页 (中文). 子博迪台吉,生于甲子年,至甲辰,年四十一岁即位。科尔沁之巴图尔摩罗齐,建议右翼原系强斡之俦,或征掠以离散之,或酌量入于左翼,均分之。博迪‧阿拉克汗然其言,正欲往征右翼之际,察噶青安桑太后降旨曰:“尔等议以均分此三万人乎?从前科尔沁之苏尔塔该王既破达兰特哩衮之大队后,奏曰:此右翼三万人,若仍留一处,必贻患于后嗣。若将两部落人等兼摄于察哈尔、巴雅尔,而令大永谢布之二十万、科尔沁与我和同,将十二土默特合并于十二鄂托克喀尔喀,庶可久安。我烈祖曾降旨诘责曰:戕害我子之仇人,业已寻得。伊巴哩、满都赉二人之恶,业已败露。若将此四十万蒙古所余之六万人尽灭之,岂得为人主功乎?今尔自以为胜于我烈祖乎?乃违其旨,而欲吞此右翼三万众耶?一则我烈祖所定永固升平之大统,岂得毁坏,二则曾闻赛音阿拉克之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之子布扬郭赉都噶尔岱青称为见敌则不退缩,击之则披坚死战,勇于战斗之大巴图尔。其伊勒特阿勒坦之子僧格都古棱特穆尔,则称为能著全副盔甲,跳越台拉克之驼只。墨尔根济农之子诺木塔尔尼郭干台吉之子库图克台沙津台吉,则称为能知既往未来之黙尔根。布扬郭赉都噶尔岱青之子伯尔格岱綳台吉,则张弓能两臂相向,遂称为鄂勒博克图鄂库克,能将驰狐之尾按节射断。伊弟布尔赛哈坦巴图鲁,能穿射三锨。今若相残,能之固善。如不能,则人已皆致骚动矣。” 
  84.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六》. : 第79页 (中文). 长子达赉逊‧库登台吉,甲辰年生,岁次壬申,年二十九岁于白室前称汗号,与右翼三万人和睦相㑹而旋。阿拉克第二子阿勒坦来迎,向汗求赐号,云:“今统治已平,原有䕶卫汗治索多汗,小汗之号,祈即将此号赐我,我情愿䕶卫大统。”汗然之,遂与以索多汗之号。由是,库登汗之号遍处称扬,平治政统,俾大蒙古国安享太平。 
  85.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六》. : 第80页–第81页 (中文). 图们台吉,乙亥年生,岁次癸卯,年二十九岁即位,岁次壬子,年三十八岁,往见盘结腰刀之噶尔玛喇嘛遂受禅教,聚集六万人传示大政,令左翼三万人内,察哈尔之阿穆岱鸿台吉、喀尔喀之卫征索博该;右翼三万人内,鄂尔多斯之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阿苏特之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土默特之楚噜克鸿台吉执政理事,遂称为扎萨克图汗。 
  86.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六》. : 第81页 (中文). 生子布延台吉等兄弟共十一汗,长布延台吉,己卯年生。岁次丁巳,年三十九岁即位,大众称为彻辰汗。 
  87. ^ 萨冈. 《欽定蒙古源流‧卷六》. : 第82页 (中文). 长子陵丹巴图尔台吉,壬辰年生,岁次甲辰,年十三岁即位,大众称为库图克图汗。 
  88. ^ 吉田顺一. 「アルタン=ハーン伝」訳注. 风间书房. 1998: 271–272页. ISBN 978-4759910827 (日语). 
西域及蒙古高原政权
前朝
北元东察合台汗国
鞑靼瓦剌
1388年 —1635年6月12日
后朝
后金外喀尔喀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