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1年9月

麻烦各位痛恨英文的编辑者有点耐心

先请各位看看这个,我已经翻到最后阶段了,只不过想先去吃个饭,再回来翻完剩下的部分,结果回来就被看到被人挂模版,说条目包含过多不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内容。我想问,条目才刚建立10分钟就挂这个模版是什么意思,我已经翻译完成80%的条目,就因为一句没翻译(过多不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内容),要在一个月后被提速删。解决方式很简单啊,既然大家都这么没耐心,那我也很没耐心的直接把未翻译的部分直接删掉,不翻译了,反正眼不见为净,免得被人提速删。

接着是8/10日的页面存废讨论,Xtctjames兄提删了一堆翻译到一半的条目。对,翻译到一半没翻完很不应该,所以就应该直接提删条目让别人曾经付出的心血一次被删个精光吗?直接按[编辑]钮把英语部分删掉是很困难吗?维基百科是协作,你帮忙编辑条目,删掉英文部分,没人会说你什么,真的想翻译的自然会再从英文版维基抓文档来翻译。但是你帮忙把人家翻一半的条目全部删了,我看不出这算什么协作。--Morrigan The Spoiler (没用的申诉处) 2011年8月14日 (日) 12:17 (UTC)

建议阁下使用{{inuse}}或者{{translating}}模板,甚至可以现在自己的沙盒中编辑,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事实上遇到还有英文的条目挂模板本身无错,10分钟也算比较宽限了。但AlexHe34兄错在挂错了模板,应该挂那个不会自动提速删的。若是编者都能善用好上面提到的两个模板,也能省巡查员不少事情。-治愈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2:27 (UTC)

(:)回应Morrigan The Spoiler兄:确实如上所说,应该挂一个翻译模板,对此我表示歉意!另外,您可以选择使用{{inuse}}模板来标注,这样,我就不会标注您未完成的工程,另外,这样还可以避免一些编辑冲突。 AlexHe34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2:31 (UTC)

(*)提醒治愈:那个NotChinese是会在两周后自动由模板变成速删的。-HW - - DC9 2011年8月14日 (日) 13:05 (UTC)
是啊,我说的没错啊,额。。你看错了吧。AlexHe34兄挂的就是NotChinese,两周以后会被速删,但根据万烟谷条目当时翻译完成80%的情况,应该挂类似{{translating}}的模板,这样不会被自动提速删。-治愈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08 (UTC)
即使是自动提速删, 管理员也不会眼见有那么多已翻的内容便不理一切的删掉吧. 话说回来, 挂了{{translating}}而天长地久又无人跟进的条目多着呢--Nivekin请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12 (UTC)
给{{translating}}和inuse模板加一个分类,就像挂维基化模板以后自动出来的分类。让维基人可以快速的找到那些挂着这些模板的条目,然后删除inuse模板或者删除没有翻译的英文。可以定一个translating时限,例如48小时。-治愈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17 (UTC)
Category:正在翻译的条目Category:正在编辑的条目。-HW - - DC9 2011年8月14日 (日) 13:56 (UTC)
这两个分类都是hidden的,一般维基人不会发现到。--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7:02 (UTC)
(&)建议,在翻译条目时可有几种方法放在类似的事情发生。1、翻译一部分,保存一部分。2、将未翻译的英文部分用<!--……-->隐藏起来。3、在条目顶部放上翻译中模板。乌拉跨氪 2011年8月14日 (日) 19:32 (UTC)
  • (!)意见:其实不要怪别人痛恨英文,请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您是个从未参与过编辑、只是单纯来维基百科查东西的读者,当您打开中文维基百科上的条目却发现半篇或甚至满满一篇都是英文或其他语言时,会有什么感觉?您绝对不会有‘大概是编者正在吃午饭来不及更新内容,一会儿就会改善’的同理心,您一定会当场开骂这根本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烂中文维基。因此,为了提升总体质感,我认为任何没有翻译完的内容都应该先隐藏起来,或至少至少挂个{{inuse}}模版,至少让人家知道此页面正在施工中,不多久就会改善。—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8月15日 (一) 07:35 (UTC)
  • 我同意泅水大象的说法,其实这种事无非只是翻译工作未完成的问题,我是看不懂你这位仁兄在生什么气,把翻译翻完不就好了,翻完就不会被提删了吧,这跟痛不痛恨英文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要事情发生就怪别人,你这位仁兄要先自己检讨才是实际,光发脾气对事情没什么帮助。—220.131.136.181 (留言) 2011年8月15日 (一) 16:28 (UTC)
  • 维基百科是由编者所构成而非贩卖内容给读者,因此编者无需像读者负责,况且读者若发现有未翻译部分说不定也会参与翻译工作。这边并非说未翻译内容就此可以长期闲置,参见翻译守则与{{Translating}},如果发现长期闲置的非中文内容,将未完成部分删去即可,并且保留原有已经翻译完成即可,也相信AlexHe34只不过是放错模板而已。一些个人拙见,并感谢Morrigan The Spoiler的辛劳翻译贡献。--安可来酒馆谈谈2011年8月16日 (二) 08:16 (UTC)

(:)回应:不才已经补充了那篇条目的被删去部分的翻译。鉴于巡查出现若干次纠纷,本人已经解除巡查权限,继续学习维基百科方针政策,暂时专注于条目编辑。 AlexHe34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09:04 (UTC)

  • (!)意见:维基百科是自发性质参与的协作计划,前来使用查阅的读者也是免费利用的,因此的确不存在谁要向谁负责的问题。只是在这里讨论的人多数是编辑者,因此提出反面的意见,是希望大家能将心比心,除了以编辑者的角度来看事情外,也得避免盲点,要同时反向思考一下阅读者的观感问题。毕竟如果编写半天之后成就出来的中文维基只有编辑者写得痛快,但对读者没啥用处而渐渐失去阅读群众的话,也只是浪费大家的贡献而已,不是吗?—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8月19日 (五) 06:30 (UTC)
您是巡查豁免者嘛...一般用户都假定其创建的页面是没有问题的。—AT 2011年8月23日 (二) 08:10 (UTC)
原来如此,不过怎么从来没有人通知我成为巡查豁免者呢。。。成为巡查豁免者貌似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我经常喜欢建立页面时把英文往上面一帖了事,几个月后才回来翻译——“巡查豁免者”可能会助长我这个不好习惯。——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14:04 (UTC)
如若去权,请至WP:REVOKE办了手续。-HW - - DC9 2011年8月25日 (四) 14:21 (UTC)
To Shakiestone兄:加上<!---- ---->这隐藏符号只是举手之劳,既然知道自己有这种坏习惯,下次就请随手发挥公德心稍微把未翻译完的版面隐藏吧!—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1日 (四) 03:15 (UTC)

“土生华人”这分类

显然这名字有歧义,应改为新加坡土生华人或其他什么地名+土生。我是在条目陈庆炎看到这一分类的。--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28日 (日) 04:24 (UTC)

的确是个很莫名其妙的分类名称,猛看时我以为这些人是从土里面长出来的!(我还水生植物哩!)—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1日 (四) 09:52 (UTC)
命名确实会造成一些歧义,或可叫做地名+本地出生华人--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18:48 (UTC)

胡容卿条目似有中立性争议,望能有相关处理经验的前辈前去确认

条目使用的来源基本上只有来自hkheadline和yahoo hk载自《明报》)的几篇,其余来源中有一部分受到不中立(与利益相关方有关)的怀疑,且条目中褒贬内容各自所占比例不均,与创建者讨论及编辑的过程中亦产生摩擦,为保证参与讨论和编辑的我自己不受到自己感情左右,故希望能引入其他编辑者一并参与,尤其欢迎了解香港有线电视的编辑者。谢谢。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1:51 (UTC)

本人就是楼上所说“了解香港有线电视的编辑者”,在维基编辑也有五六年,我不明白为何有人可以这样不欢迎本人的以事论事,自己却不能够以理服人和谦虚接纳别人的意见,和你欠理据基础仅凭你个人“怀疑”的砌词不同,我可是以实例来回答你的。若你要作出指控也得详细说清楚是那个来源不中立、那人又是利益一方,当然你必须具有真凭实据而非由阁下凭空想像,要不,你就是不负责任。
楼上的先生要说被停掉节目的司徒法正接受媒体访问是“利益相关”,请问你是不是有点半没倒置?司徒被停掉节目极其量也只是在报章平台表达不满,报纸也只是引述之,他何来“利益”?相反,胡氏的行为却又很“瓜田李下”偏偏又得不到你的关注,我又可以“质疑”是你收了利益吗?而且报章也不是没有给胡发言回应,在报章出现的那几个被访者也是有线娱乐台的一分子,媒体要全面了解事情去访问各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大家都发过言了难道可以说大家都收过所谓的“利益”吗?“人人有利益”之下那“利益相关方”这个巧词又有什么代表性或潜台词可言?再说你为何总是不肯让事实表证于此?为何不能够让事实说话?这也是维基一个重要方针呀!将方针断章取义的同时,自己却又忽略更多足以揭露他自相矛盾章节,再者,我们需要理会谁有利益谁又没有利益吗?有利益又不可说话吗?还是阁下在将一件简单的事弄得这样覆杂又不断转移视线?我勉强给你善意推定的话,只能说你不知道何谓新闻专业,不知什么是新闻自由与界线,又或者这是你所接触的文化就是这样,所以我才会奇怪你没有理据可以凭啥去质疑,犹其这是香港的事情。
如同本人在该条目讨论页的意见,楼上的先生或小姐对于香港发生的此事既没有清楚了解,而且也不打算去了解,甚至将条目引述三个媒体报道都说成是“有利益嫌疑”(,可是楼上人兄只凭自己所怀疑但却未能说出真凭实据(即是对有关报章报道的被访者构成诬蔑),甚至是对于这些报道抱着强列的不信感,举个例,即使是接任胡氏曾展章仅讲出自己没宗教信仰和尊重传统,这样几句就给楼上人兄看成是“有可能是打压前任抬高自己”的话语。香港娱乐新闻是炒作时有发生,但既然引述了三个以上的媒体报导就足以平衡事情的中立性,而且当中有引述明报和太阳报的报道,而太阳的母公司东方一向和明报不咬弦,但在此事上“口径”却同指向胡,难道他们没有共同的利益就是有共同的敌人吗?有这样的可能吗?若要说同时有三份报章都要对该当事人作出“不中立”的报道就更荒谬了,另外作为付费的有线电视用户在香港的讨论区发声抗议,这是人所共知又可以自行搜寻看到,但由于楼上人兄不是港人,我不知道他是那里人,可能来自国内,但这位老兄又要推说自己“看不清楚香港的情况”,既要质疑但又无理据,自己又不打算“去求证”条目的虚实,这完全是他一直以来的老问题:可以去了解,但懒去了解,翻墙都懒,便怀疑质疑别人,更甚是将有可靠来源的都说成是不可靠,但自己又没有理据支持他的论点,报纸报的不信、网民的意见你又“看不到”,总之任何来源都是不可靠的,说实话,此人不但无理无据,指控别人无需理由,对条目的反弹更是无事生非,被这种人纠缠真是不胜其烦。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8:46 (UTC)

此间有大量文字,为避免其他来客栈求助者不受到我与非注册用户124.244.208.109的讨论的打扰,特此将反驳内容注释化,在编辑页面方可阅读。待到有其他维基人参与进本讨论后再行释出。对大家多有烦扰,万望勿怪。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3:41 (UTC)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5:39 (UTC)

似乎被人打广告了,但是在下不知从何改起,直接回退吗?还是挂无来源摆个一个月然后删掉?--Morrigan The Spoiler (没用的申诉处) 2011年9月3日 (六) 00:28 (UTC)

回退了事。-治愈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6:07 (UTC)

简繁并存的条目该怎么处理...

最近正大幅修订S991511**扩充过的条目,碰到这个问题...稍微一搜,方针似乎也没提条目内简繁并存该怎么处理,还请各位指教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3:16 (UTC)

如果碰到简繁并存的条目,千万不要全部改成简体或繁体。你昨天把布莱兹·帕斯卡条目中的文字全部改成简体,是不允许的,我已经回退了。见Wikipedia:繁简处理#勿手动转化条目繁简语句:“编辑维基百科条目的时候,一般请不要手动地将条目源码中的繁体或简体语句转换成另一字体,以免影响他人的编辑和阅读。手动做这种转换可能将被视为“繁简破坏”,见Wikipedia:破坏#破坏类型中的“字体(繁简)破坏”一条。”--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3:25 (UTC)
嗯,今天偶然想到简繁体共存要怎么解决,所以查了一下,发现随意统一字体似乎会被认定为破坏,但又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尴尬...所以过来问一下.帕斯卡条目我已经处理过了,但我还是想问问简繁共存要怎么处理,放着么?总觉得有些突兀  囧rz...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4:23 (UTC)
目前的方式就是放着,反正不打开编码的话也不会有繁简共存的问题,而目前只有要求页面名称不能繁简共存,因为会造成搜寻与连结上的问题的样子。如果执意要统一的话,就会有要从简还是从繁的争议发生,一不注意就会变成单纯改繁简的编辑战。--祥龙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4:37 (UTC)
行,那我就下次注意吧=D也谢过各位了~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5:51 (UTC)
一句话,求同存异。有时候不要只改变,还可考虑一下适应。--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白话一点来说就是要将心比心,如果您用简体努力地写了一篇文结果被人家全改成繁体的,会有啥感觉?想到这点之后,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把全文任意地转换成繁体或简体,会被认为是一种破坏行为了吧!-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1日 (四) 05:27 (UTC)

该分类一些条目的命名

这个分类下的一些条目名称,很多都以“xx系列”,“xx精选”来作为前缀命名,但是这些条目的名字往往没有歧义而且本身不带有这些前缀。这样是不是违反命名方针?-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4日 (日) 03:45 (UTC)

ALL DONE。-治愈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04:38 (UTC)

有没有愿意参与翻译编辑法国大革命的朋友

希望找到几个同好者,合作翻译编辑。—魔法少女馒头卡★无力(馒头卡住喉咙.......)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11:43 (UTC)

那个东西貌似已经成了小圈子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0:55 (UTC)

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条目王子午令尹所作的解释。--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23:02 (UTC)

这又怎么了?Xiehechaotian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2:14 (UTC)
这不像百科写法。建议用表述性的文字来定义,如楚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或是直接将令尹个内链。--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4:01 (UTC)
-P1ayer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1:06 (UTC)
中文版和英文版的{{Infobox geopolitical organization}}分别重定向到{{国家基础资讯}}和{{Infobox country}},Template:Infobox country适用于区域性组织,但Template:国家基础资讯模板不适用。--Patvoiiage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2:30 (UTC)

只有书名的参考资料

今天巡查到大量关于帝王陵墓的条目,如裕陵 (西夏),如果条目信息属实的话,本身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参考资料都只提及某古籍,如《晋书》等,这样是否妥当?是否应该当作unref处理?-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7日 (三) 14:25 (UTC)

Wikipedia:可供查证:“可疑来源是那些在事实查证上声誉不好的来源。这样的来源包括有:被公认为极端主义的、出于推销目的的或主要基于流言与个人观点的网站与出版物。可疑来源只能用在关于它们本身的内容中,特别是它们的专文。”这样的引注方式的确不值得鼓励,至少也要引注原文,但要说unref,似乎是没那么严重。毕竟有书名就有线索,除非查出这本书只字未提这些资讯,否则仍算是有ref。灯火阑珊处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5:15 (UTC)
令人郁闷的参考文献形式。已建议作者添加更详细的参考文献,但没有回应。乌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5:33 (UTC)
《晋书》在网络上应该可以找到电子全文,可以试着去翻一下。这种参考资料总比完全没有又好上一点点,当然注出页码(实体书籍)、版面(实体报纸)或是章节(网页资料)是最好的。--Rek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18 (UTC)

国片

这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条目中对电影的介绍。个人认为,用本土电影是不是更恰当?--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2:11 (UTC)

事实上,用台湾电影才是正确的叙述。维基百科不该有国界限制,所以纵使说‘本土’也没办法知道是谁的本土吧?—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7日 (三) 04:15 (UTC)
个人认为都可以,因为结合条目内容可判定本土是指哪里,叫台湾本土电影也行。--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37 (UTC)
在台湾电影圈,这部片不会被归为本土电影。本土通常指内容或气氛必须符合未工业化前台湾传统生活形态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内容比较现代,使用“本土”一词不符合电影论述的习惯。同期上映的《翻滚吧,阿信!》才会被认为属于“本土”电影。--Rek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1:47 (UTC)
这样啊!--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2:06 (UTC)

改善优特条目评定标准的讨论

就目前来说,优特条目的评选标准相当模糊,到底优良条目和特色条目有着或者应该有着什么样的差异?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另,根据去年的讨论进度,我已经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框架:维基百科:条目评选/草案/评选标准,欢迎参阅后提供意见。—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3:51 (UTC)

这个只不过是小圈子的讨论。没有看到广大维基人的参与。--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4:27 (UTC)
这不是一个成型的方案,所以我才在这里拿出来讨论。希望大家能参与进来。—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5:47 (UTC)
“用词易于理解但不低俗,使不清楚的读者也能够理解该主题的内容。”是否应该改成“遣词造句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既不过于口语化,也不过于文言化。”
“引用事实须详细精确,避免模糊论证。”是否应改成“注释,参考文献及扩展阅读等部分使用来源模板,格式正确,来源信息充分。”乌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6:46 (UTC)
你说的是那个列表上的内容是吧,其实那个东西仅供参考。真正的判定内容在下面。—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8:50 (UTC)
不好意思,找得我吐血都没有找到那两句话,请问是在哪个段落?或者你自己改比较好。—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8:53 (UTC)

有声条目

在地名条目中是否可以添加以当地方言录制的声音文件连接呢?乌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6:34 (UTC)

要冇得版权争议的,最好是自行录制。--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34 (UTC)
当然是自己录制的。我想问的是不一定只能用普通话录制吧?乌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4:19 (UTC)
这个可以有!就像文字描述中也会有方言对地名的读音一样。--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4:25 (UTC)
好嘞,哪天录个音去。乌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6:44 (UTC)
个人以为这种要谨慎,虽然现在已有用方言录制的,但是有的制作者念的方言是弯管子的,听起来和普通话有些类似,感觉很别扭-苍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9:40 (UTC)
弯管子是什么意思啊?乌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10:26 (UTC)
就是说那种被普通话同化、味道不那么纯的方言呗。-苍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0:38 (UTC)
那就要看是什么方言了,要是本来就和普通话比较相似也没有什么。乌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11:54 (UTC)

“太平洋台风季” 地区词转换探讨

用户MeowJonas to Receive均先后于台风塔拉斯 (2011年)台风南玛都 (2011年)这两条浏览器每日过千的条目移除了{{NoteTA}}模板并撤销标题与地区用词转换,编辑摘要为“请用国际名称。”及“请不要使用非国际名称。”。之后,有用户回退并以“中文维基本应就地方用词加入转换,不宜直接撤除”作编辑摘要,而该用户再以“此处并不适用”为由撤销编辑。Jonas to Receive已经于台风南玛都 (2011年)条目撤销编辑2次,再加2次就会达到回退不过三的要求(24小时内的话)。因此,邀请各位维基人,就以下主题探讨:

  1. “太平洋台风季”条目,是否应该采用“新台风命名”、“旧台风命名”及“气象及台风类条目常见用语”组用词全文转换?
  2. “太平洋台风季”条目,是否应该因应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与日本的台风分类不同,而进行标题及内文用词进行地区转换?如不是,是否采用国际名称(日本)?
    (附:日本与澳门分为台风、强烈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及热带低气压,香港与中国另加超强台风、强台风;台湾采另一分类,即强烈台风、中度台风、轻度台风及热带性低气压。另,部分机构评级不同可能会导致分级有异,即此情况

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01:24 (UTC)

译名可根据地方而改变,但译名前方的属性必须依照国际规范,甚至内文提到的英语名称也该符合,才不可搞出什么Medium-strength Typhoon Fanapi这种不三不四的名字。若大家不信服,请看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关于太平洋台风的文件第二页。[1]-- Meow 2011年8月30日 (二) 04:54 (UTC)
请注意,维基百科大部分的观看者都是民众(尽管我们不知道资料),英文名称不用改变是没关系(其实也没有什么用途存在),但是前面的强度就需要很注意,就拿台湾举例,一般台湾人几乎不会知道什么是“热带风暴”或“强烈热带风暴”。而且,一般人如果看到的是不熟悉的用词可能就不会想要继续看下去(这是我的经验,以前曾经在维基百科当观看者很久,最近才加入编辑)。-Adrien1018(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9:40 (UTC)
User:Meow说Medium-strength Typhoon是不三不四的名字本人可以理解,因为就国际上或一般英文皆无此用法,所以想了想建议以后能统一英文名称,而不再因地区做出英文转换,毕竟那是不正式且也不正确。但是极度不建议撤除台风中文分级的转换组,每个地区皆有每个地区的用法,诚如User:Adrien1018所说像是“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这样的用法台湾地区其实真的极少见,至少我认为就中文上一定要能让各地区的阅览者能清楚看懂该台风的资讯,而不是一昧追求“国际”的用法,因为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04 (UTC)
(~)补充:诸如日本也是以当地气象厅的用法来做为条目命名,例如平成23年台风第11号也没有命名成“台風ナンマドル (2011年)”,所以中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各地官方气象站皆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分级,没有道理要求台风中文名称仍要遵照国际命名标准,转换还是比较贴切。-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17 (UTC)
在保留中文地区词转换(见下)的情况之下,我建议英文名直接以“Tropical Cyclone”算数以避免出现“Medium-strength Typhoon”等不三不四的名字(其实CWB的英文版是用国际分级的)。
附:地区词转换包括强度转换(热带低气压 => 热带性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 => 轻度台风、台风/强台风 => 中度台风、超强台风 => 强烈台风等-仅供参考)及名字转换(“新台风命名”、“旧台风命名”及“气象及台风类条目常见用语”组用词全文转换)。另外,其实台风条目的访问量虽然过千,但就首一千名都不入。-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2 (UTC)
建议英文还是用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可。 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8 (UTC)
意见同Adrien1018,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是国际用法,也是最普遍的英文表示方式,如果全然使用Tropical Cyclone就无法确切显示出该台风之最大国际分级。英文归英文,中文归中文,各有各的正确表示。-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40 (UTC)
好的。MeowJonas to Receive烦请再来发表意见(再发一次回复提示?)-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4:46 (UTC)
┌───────────────────┘
请注意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3:05 (UTC)
有没有任何反对?没有的话请以后执行,有的话请继续讨论。-HW DC9 2011年9月6日 (二) 14:02 (UTC)
反对什么?--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0:29 (UTC)
另外,在热带风暴玫瑰 (2011年)中,“玫瑰花”被转换为“库拉花”,是否可解决此问题?--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2:44 (UTC)

郭尔妮,郑可琳

维基百科的自由从来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维基百科的自由是版权的自由。--122.121.207.4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2:46 (UTC)
两位小朋友都删除了吗?可惜了,我之前还贡献了几个小时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3:46 (UTC)

台湾中“糖”这个字

台湾对“carbohydrate”这个字到底是写成糖还是醣?看了学术委员会中一些条目,用“醣”的较多[2],也有些目,用“糖”的较多[3],请问这两个写法有什么使用规律?请台湾维友回答——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7:54 (UTC)

我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有规则的话应该录入{{CGroup/Lifesciences}}。--I.R.A.·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06 (UTC)

根据国立编译馆学术名词资讯网的资料,“carbohydrate”应该用“醣”字。而根据教育部电子辞典对“”、“”的解释,“醣”字是指碳水化合物,而“糖”则是“由甘蔗、甜菜、米、麦等提制成的甜性物质。”。而根据这篇文章的看法,“醣”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糖”是指具有甜味的醣类。--祥龙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16 (UTC)
(~)补充台北市立图书馆儿童电子图书馆里也有一笔资料认为“醣”是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糖”则是指具有甜味的糖类。--祥龙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31 (UTC)
看来在化学这方面,需要特殊转换的词太多,不宜添加到公共转换组里。——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21:15 (UTC)

超级航空母舰

我刚在最近更改100笔里头,点到超级航空母舰这一页,结果翻出来看到这句话

这两种航舰都被英国媒体与立委称之“超级航空母舰”[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为什么后面拖着一连串数字这么长?一般不都是只有一个或两个吗?这种能不能把它给简化?-218.174.193.213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0:45 (UTC)

这是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没有简化的必要。乌拉跨氪 2011年9月4日 (日) 11:57 (UTC)
也未免太多了吧,无论书籍或论文报告,没有人会同一句子里,掺杂如此多,实在没有这种必要,可以的话,有些能改成延伸阅读陈列出资料,我不太相信写一句话就会用这么多资料,我个人就觉得有违常理。-218.174.193.213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2:02 (UTC)
这理会列举许多出处,应该显示这些都有使用“超级航空母舰”称呼的报导--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9月4日 (日) 13:57 (UTC)
个人认为3、4个来源尚且可以接受,但如果有上10个的话就过多了。可以看一下这个以及这个。--Patvoiiage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2:12 (UTC)
这不是来源数多寡的问题,而是作为可供查证的数量,有关连可查证的第二手资讯都可以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越多越能彰显该段文意的正确性以及非个人原创。--Znppo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08 (UTC)

中国首都

北京的前任是成都还是南京?-治愈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3:20 (UTC)

中华民国最初的首都应该是南京,明朝的最初首都也应该是南京。但中华民国当时好像并无确认南京为首都。此外,北京被确认首都前,清朝有一个首都叫盛京。总之,这个问题很无聊。—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5:29 (UTC)
不是无聊。北京市条目下面的一个表格上总有人改,有从南京改成都的,有从成都改南京的。-治愈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27 (UTC)

连日被加入大量投诉个案的资料, 请大家留意--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00 (UTC)

典型的无来源的负面消息。乌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10 (UTC)
其实有部分可以找到来源的[4], 现在有侵权之嫌. 但若然改写不侵权, 可如何处理?--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15 (UTC)
要是没人改写,也就只能删掉了。乌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30 (UTC)
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侵权, 但在条目中加入大量有来源的负面新闻, 是该挂中立还是删除?--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41 (UTC)
建议归纳成一个段落,简略地描述该公司涉及哪些类型的负面新闻(当然必须附上可靠来源),而不是将负面新闻逐单罗列出来,以免该部分内容的篇幅喧宾夺主。另外,舒适堡在香港有一定规模,如果不涉侵权,是有足够关注度收录的。 -- Kevinhksouth (Talk) 2011年9月7日 (三) 11:50 (UTC)
这个要看他是怎么叙述这个负面新闻的。如果叙述得中立就应保留。挂不挂中立是看叙述的方式,不是事情的实质。就曾有人质疑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内负面消息的中立性。理由也如此。乌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52 (UTC)
已经改写成叙述较中立的状态,一样是说明负面评价的状况,但写法不同我相信阅读者的观感也不会一样。何况加州健身在台湾已经消失了,到现在才拿出来‘鞭尸’实在不知意义何在?—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8日 (四) 03:18 (UTC)
果然蛮可疑的,利益冲突的味道非常重。先暂时施以半保护,因为看过该IP用户的编辑记录,可能是同时由很多人共同使用,不适合直接对IP本身作任何处置。—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8日 (四) 13:44 (UTC)
  • 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复杂,大家不妨加入多些正面或中立的资讯,这样便可以取得平衡。盲目删除负面新闻只会做成打压。 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48 (UTC)]
    • 有负面新闻不是问题, 但把投诉人的主观申诉搬过来会有中立性的问题. (举个反向例子, 如有朋友使用了某中心的服务十分满意,是否可以在维基上大赞特赞?) 个案是否需详细列出始末也要讨论一下--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53 (UTC)
那个会议实录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因为仅有录音内容而已,根本无法证明其真伪。而且这种人家企业内部经营文化的事情,是应该在维基百科上发表评论意见的吗?请这位IP朋友了解百科全书跟消费者保护指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9日 (五) 04:15 (UTC)
相关的参考连结都有留着,在意详情的人可以自行点进去参考,维基百科不是用来‘让读者理解不公在哪些地方’用的,阁下很显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掌握什么是百科全书该有的中立精神。您这‘加州健身的作法不公,所以我要推广开来让大家知道’的想法,基本上就已经彻底抵触维基百科最根本的原则,所以再多讲也没用。我只是在示范该如何用尽可能中立的笔触将实际上存在的负面批评含蓄表达而已。-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9日 (五) 06:03 (UTC)
我倒是觉得如果真的是查证得出曾发生过的事,只要叙述上不要蕴含暗指健身中心需对此负责的态度的话,收录在其中也无妨。这状况有点像是某个地铁车站曾经有人跳轨自杀身亡,或是某某航空公司的飞机遭自杀炸弹客攻击而坠毁,其实车站站务与航空公司本身也是事件受害者,但既然事情真的发生过又可以查证,作为纪录曾存在过的事实(这也是百科全书主要的功用)这目的,加以收录是可以理解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9日 (五) 07:09 (UTC)
但如有人在麦当劳百佳心脏病发或遇袭[8], 又是否会录入条目? 我觉得有点抹黑的味道--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7:51 (UTC)
在决定一件事件是否有被收录在条目的价值时,应该是出于事件与主题二者间有没有确实证据说明是有直接关联的,因为维基百科不是资料收集库,所以一些联系薄弱的资讯应该出局。至于为什么飞机遭自杀炸弹客攻击就可以收录,其实一般这种事件都有较大机会被写成独立条目,只是在有编者这么做之前先收录在航空公司条目中是可行的做法。--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8:59 (UTC)
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其实就是一种直接关连性。不过纵使是不幸的事件,还是有办法用中立、看起来不给人抹黑感觉的方式撰写的,所以关键问题其实是叙述的方式(例如,上面那位IP君的撰文方式,一看就知道对加州健身抱有敌视的意识),而不是写不写出来。同样的道理,负面的消息也可以写得很平铺直述,这就是百科全书的最核心价值呀!—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9日 (五) 18:02 (UTC)

那一个是合适的条目标题? 司马炎曹奂有战吗?--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1日 (日) 10:23 (UTC)

两个都有问题,我只听说过“谋朝篡位”没听说过“篡朝”,当然,也没有战争。—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0:34 (UTC)
“篡朝”应可以的,如“王莽篡汉”[9]--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1:44 (UTC)

新条目推荐的问题

“在推荐日之前修改不间断超过5天,且5天内创建或进行过重大增订”, 里面不是说修改不间断超过五天,并且近五天有个重大增订?没有说超过五天时间就不可以推荐了?或是我理解错了?

我的意思是,我不间断扩充一个条目,时间超过五天,但每天都有大量的更新。这样能上新条目推荐? 或是说如用户: Jason 22所说超过五天就不能上新条目推荐了?

记得以前对新条目推荐的资格进行过讨论,并有多个不同的方案来判定,现在怎么没了? --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这个句字显然是有问题的,我的理解是“在推荐日之前修改不间断超过5天且每日最少编辑一次,或5天内创建或进行过重大增订。”-HW DC9 2011年8月31日 (三) 00:39 (UTC)
不存在问题,是部分用户的理解问题,以“我不间断扩充一个条目,时间超过五天,但每天都有大量的更新”为例,如果这个不间断是指五天以内,是可以上DYK的。关键是看第一有没有增加足够的内容,第二有没有间断超过五天。我就是曾经用了7天时间写一个条目上DYK。至于你问到的那个讨论,讨论结果就是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04:38 (UTC)
所以像黑暗魔君编写的安息帝国,从8月10日到31日几乎每天编辑,虽然编写时间长达3个礼拜,不过都是5天内不断编辑,这样就能符合新条目推荐资格了吧?--茶壶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7:11 (UTC)
因此“不间断超过5天”是否是指“间断不超过5天”的意思?--Wolfch (留言) *DC9* 2011年9月13日 (二) 04:08 (UTC)
(:)回应没错,如同茶壶所举之例,只要持续不要中断地编辑,不要让编辑纪录有超过五天未有编辑,从起始日编辑的更新量达到超过原条目1/3,即符合新条目推荐资格。--安可与我对话2011年9月13日 (二) 05:20 (UTC)

Portal和Wikipedia专题有什么区别?可以新建一个专题么?

想新建一个Wikipedia:天文学专题以组织条目编写和评级,但是现有Portal:天文学,还有Wikipedia:星座专题Wikipedia:火星专题,是否可以?Portal和Wikipedia专题有什么区别?-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13日 (二) 14:15 (UTC)

如我理解正确的话,Wikipedia名字空间用于协作、提升、评选等,主要面向编辑,Portal名字空间以内容为主,面向读者。--Ben.MQ 2011年9月13日 (二) 14:51 (UTC)
谢谢BenMQ。-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14日 (三) 10:48 (UTC)

就上面的讨论, 我改写了舒适堡#销售手法争议, 尝试以比较中立及客观的方式描写其中的个案, 以免出现偏向投诉人的角度, 同时个案中的时间日期金额等都无必要详述. 但有编辑以“反对河蟹真相”为理由回退[10], 希望有更多朋友可参与讨论--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9:36 (UTC)

你以为减低对事件描述的详细度,真的就等同比较中立客观吗?[[[Special:Contributions/219.77.78.113|219.77.78.113]]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23:43 (UTC)]
原本的角度比较主观,如“借词向她推销”;“她大感震惊”;“乎大(有?)隐藏“0”字之嫌”;“一个多小时内疯狂刷了16次”。改写后主观性及情绪描写较中立。如有其他更中立的写法,欢迎建议。文中负面资料篇幅的比例也是中立性的一个考虑--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2:21 (UTC)
负面新闻每日追加: [11]--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5:09 (UTC)

刑事侦缉处历史

请参与将探长 (香港)移动到刑事侦缉处历史相关讨论,谢谢。--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0:11 (UTC)

明太祖朱元璋应当用哪个主词条?

本体讨论

Shizhao所谓的命名常规本就不合理。明代诸帝都是或祖或宗,就连靖难的朱棣主条目都是明成祖。所以以明太祖作为主条目才是命名常规,史书中只有最初第一句的时候才会直称名讳,以后都是用庙号来代替的。--  上海工部局  总办处  财务处  2011年9月10日 (六) 05:47 (UTC)

我觉得以维基百科的命名规则,或者说常用习惯来说,应该以该人的人名为主,而不是什么称谓职位之类的。举几个例子:
当然,也存在特例,如我最近从古语维基转过来的推古天皇,但那是有特殊情况的,这第一是一般古代的日本人名字都是可以变的,而且是整个变,比如木下藤吉郎。而中国人如朱元璋,其名字一般是父母改,也是一生人常用。加上现代人一般称之朱元璋(明太祖也不少,但经常是文中略为提及)。所以我还是建议维持人名为条目名的好。当然为了维护明太祖一说,也为条目做了重定向,这已经足够合理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5:39 (UTC)
阁下,本人认为,中西体例不同,维基百科的命名规则是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语言而言。
  • 美国第一任总统这个称谓是对应明朝第一任皇帝,但是这次是明太祖,并不一样
  • 法国人民的皇帝,对应的是明朝的皇帝,这个也不一样。
而为何需要将朱元璋移动至明太祖?明朝除太祖外,在维基的主条目都是以庙号为主,那么可以推理维基对于明朝皇帝的常规命名是以庙号为首的。然而太祖词条则以名讳为主,已然不符合这一模式,所以需要正名。第二,对于历史人民的命名,一般按照惯例,惯例来自汉人自古以来编纂的史书,既然史书有例可循,那么我们何必独创一套命名规则。朱元璋,作为皇帝名讳其实是并不常用的,皇帝名讳出现次数远低于皇帝庙号出现的次数。所以也不适合使用朱元璋主条目,另外朱棣的名字知名度和朱元璋的知名度是相同的,而且在现代,明成祖的使用不及明太祖的使用程度。说及洪武旧事,一般以太祖、朱允炆、朱棣来说,很少有人会说太祖、朱允炆、成祖。但是朱棣的主条目则是明成祖,所以管理员所谓的命名常规,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统一到明太祖词条才是正确的--  上海工部局  总办处  财务处  2011年9月10日 (六) 05:59 (UTC)
(!)意见 - 据说这是远古时代的Wikipedia:投票/中国君主条目命名讨论结果。--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07:11 (UTC)
我记得开国君主是另有讨论的吧?--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33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09年10月#大明皇帝条目的命名? --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10:19 (UTC)
应该不是这个。开国。--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0:20 (UTC)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这些条目的命名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苍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4:21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 (人名)#汉字文化圈君主命名方式? --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17:35 (UTC)

如果这是中文维基这边的惯例(以庙号为主)那就算了吧,反正有重定向。—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6:24 (UTC)

应该先讨论是否要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规Wikipedia:命名常规 (人名)的“中国历代君主”一段。--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07:17 (UTC)
感觉现在的命名方法有不合理的部分。比如对外国人一般用全名,在任何其他中文百科全书都不可能是如此。再者书名号不能入标题,现代中文资料中很少有书名不加标点的。英文版中,书(带斜体)的条目显示时标题会自动斜体,中文版却不能自动加书名号-苍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4:28 (UTC)
另,如果依据8年前的那个规则,如开国皇帝使用本名的问题,那么秦始皇的主条目为什么还是秦始皇?再者,既然编写历史条目,那么就要按照史书的命名规则,我们自己不能去自创。而近现代人,因为没有谥号、庙号,那么直称本名也是唯一的方法。所以Wikipedia:命名常规Wikipedia:命名常规 (人名)的“中国历代君主”一段必须进行修改。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尽管有重定向,那么定向到哪条条目也是需要统一和正名的。此外,元、清两代其君主命名,虽实行部分汉化,但其根本文化本非华夏文化,因此汉例的命名法则并不适用于他们,也当重新确定。--  上海工部局  总办处  财务处  2011年9月11日 (日) 00:49 (UTC)

私人性质的争论

User:Legolas1024不断将朱元璋移动至明太祖,请各位注意。乌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05:12 (UTC)

楼上的,何故独责难于我,帮你改掉是让你中立,Shizhao所谓的命名常规本就不合理。明代诸帝都是或祖或宗,就连靖难的朱棣主条目都是明成祖。所以以明太祖作为主条目才是命名常规,史书中只有最初第一句的时候才会直称名讳,以后都是用庙号来代替的。是有人不懂历史的书写,还要自创命名规则,咄--  上海工部局  总办处  财务处  2011年9月10日 (六) 05:28 (UTC)

:请你不要随意的篡改别人的留言,这里是讨论区,不是条目。其次,在清楚的阅读和理解相关方针规则前,请不要咄咄逼人的指责任何人。乌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05:35 (UTC)

你就是最开始咄咄逼人的人,最开始的那句话就在暗指责任均在我,你这个不是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叫明太祖还是朱元璋,你这是在开批判帖子。这里是讨论词条叫什么,不是讨论用户移动词条。你要讨论词条被人移动,该用户是否犯规,那么你把这个讨论移动到别处去。这里要讨论历史,不是讨论站规和方针,要讨论,喏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这里去讨论,没人来管你。--  上海工部局  总办处  财务处  2011年9月10日 (六) 05:47 (UTC)

都成私人性质的争论啦,这楼歪的。乌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16:31 (UTC)

    • 这关华盛顿什么事?美国第一任总统对应的是明朝开国皇帝。
    • 朱元璋是生前的名字,去世后的名字是谥号,但唐朝以后的皇帝谥号太长,所以通常都是称庙号。说到底,不论是生前的名字,或是身后的谥号、庙号都是指的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不同形式的称呼。
    • “命名常规”真是不知所谓,需知中外有别,古今不同。古人还有字呢,当时人看来直称名是不礼貌的行为。为什么要用一种规矩来限制命名呢?做为管理员,实在没事做,就退休算了,不要做无厘头的行为。。。--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7:26 (UTC)
  • 我觉得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但是我比较反感那些已经比较完备的条目仍然移动来移动去地,因为每次移动,相关的模板内容就得重现编写以确定最终目标。而这些事情往往是条目主编而非移动者最终来完成。两年前敝人写了一堆明朝公主的条目,此后没有什么补充,尽是一连串地移动战。为何急于移动的人不能尊重一下别人的意见?--Walter Grassroot 2011年9月10日 (六) 22:29 (UTC)
  • 至于8年前的讨论,我希望各位想改则已,不要过于鞭挞。这世间如流水,人的思维当年就可能停留在那个认识上,现在改就好了。试想100年前电影里连接吻都会被当成色情呢。--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1日 (日) 09:19 (UTC)

存废讨论的合并与重定向

维基百科: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1/09/09#黄尹, 大家的意见是(±)合并甲骨文, 但结果管理员只(►)重定向了题目, 原有内容全都扔到垃圾箱去了. 那重定向有什么意思? 甲骨文中半点提及黄尹的文字也没有. 合并的意思是把两个条目的内容修缉后合成一篇, 请管理员处理的时候尽责任一点, 不要偷懒--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2:53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6:24 (UTC)

移动标题

一直很想问,凭什么我创建的人物条目都要因为Google搜索的结果较多而被移成大陆翻译?我用的人物名字皆取自我所看的台湾出版物,包括“希特勒的将领”、“帝国骑士”等书,为何,在我创建条目后,非得要用google一出来就知道是在大陆流通的译名,我自书中引用的译名就不正确,非要用户User:Symplectopedia一直给条目移动,连弄个地区字词转换不做,只用google数来压人真是莫名其妙,弄到现在我已经难以忍受,遂题于此。—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15:05 (UTC)

如果台湾版本的译名有明确的来源(例如实际上出版时书籍使用的书名等等),则应该以地区用语差异的原则去处理之,Google搜索结果并不一定是优先参考原则(就算优先考虑Google结果也是要先筛选不同地区的网站之后再看数量)。请:Ai6z83xl3g兄把一些受影响的条目列出一下,我认为这情况值得讨论讨论。—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12日 (一) 17:31 (UTC)
(+)支持条目名字应该尊重作者,先到先得。简繁应该用模板转换。—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0:49 (UTC)
先到先得也要看情况,如User:裕纶User:Tonysmith,后者我以“奥尔格·冯·库勒”为代表,那个依发音应该接近于“屈希勒”,这不能接受,裕纶就根本乱译一通我就不说了。有被移动过的不少,有些我能接受,但以下我不能接受:库尔特·斯图登库尔特·斯图登特伊塔罗·加里波底伊塔洛·加里波第沃夫冈·吕茨沃尔夫冈·吕特汉斯·耶匈尼克汉斯·耶顺内克。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中文出版品在此领域出版量极少(麦田星光都停了),每每要翻译一位稍嫌冷僻的人物译名一搜寻就会出现“德国高级将帅全名单”这种在论坛间流通的名单,而有一堆结果都是这些堆出来的,其中亦有错误者,如“Günther von Kluge”,从德语发音来听怎么会是“京特”,而不是“君特”?除非是相差太大(像是User:裕纶先前翻的“瓦尔腾”(Walther)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我创建完后,那些用重定向或地区转换,非要整个移掉?—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0:57 (UTC)
额外再补上“阿尔弗雷德·冯·铁必制”→“阿尔弗雷德·冯·蒂尔皮茨”,前者为台湾翻译,后者为大陆翻译,之前移回来又被人给移回去,分明就是地区性翻译,自己懒得作字词转换只在搞移动(现我已回退至最先版本,并补上字词地区地区转换,请Symplectopedia不要再来乱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06:28 (UTC)
其实有个问题是,不同中文出版物中的人名翻译就常常不同。一个人以A书的译名为准写的,而另一个人看的却是B书,于是依照B书的译名移动,此时很难说谁对谁错。google搜索虽然是个好办法,常常可以找到一个译名最常用的译法,但是遇到一些偏门的内容,中文的网络资料可能就很少甚或没有,只有传统出版物可以参考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问题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3日 (二) 01:58 (UTC)
具体问题可以拿出来具体讨论,比如说错误的翻译。我支持Ai6z83xl3g的意见。—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5:25 (UTC)
可是就算是在台湾的网页搜索这些译名,也还是我移动后的译名比Ai6z83xl3g的译名常用。在台湾的网页搜索"库尔特·斯图登特"有8个结果;"库尔特·斯图登" -登特则没有任何结果。在台湾的网页搜索"沃尔夫冈·吕特",有41个结果;"沃夫冈·吕茨"则没有任何结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14 (UTC)
就说是书上的译名,而非网络上的,斯图登、耶匈尼克与吕茨等都是,不要再拿google出来,也不要只用它当依据,如果你没接触这些相关资料的话。—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36 (UTC)
1、对应翻译正确(Kate不可能翻译为约翰吧)的前提下尊重作者;二、做NOTETA。我不想再多说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43 (UTC)

对“沃尔夫冈”翻译的讨论

刚才我仔细看了一下“沃尔夫冈”这个词,让我想起Ralf,这个词在大陆也有译作拉尔夫的。我觉得在有足够来源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大陆译名使用这个。—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0:19 (UTC)

(也许是我误会阁下的意思)请问你指的是“Wolfgang”还是“Ralf”?如果是前者的话,我很难苟同此意见,因为实在不能无视那两个g和w;若是“Ralf”的话这倒是无妨。—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0:25 (UTC)
本人不懂德语,只是从英语的角度去看“尔”和“L”的关系。不知道具体错在哪里?—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09 (UTC)
等等,先说清楚,我认为阁下将“Ralf”翻作“拉尔夫”是可以的。—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19 (UTC)
那“沃尔夫冈”有什么问题,请指出。—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27 (UTC)
请听此发音,“Wolfgang”只能译作“沃尔夫冈”或“沃夫冈”,若阁下的讨论不是关于将“Wolfgang”译作“拉尔夫”,那就当我误会你的意思,话题就此打住吧。—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45 (UTC)
囧,我的意思只是问““沃尔夫冈”或“沃夫冈””有什么问题。不过既然你认为没有问题那就算了,当我误会。—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4:07 (UTC)
“沃尔夫冈”才是正确的,“沃夫冈”把Wolfgang里面的l漏掉了。在翻译外国人名时,一定要把人名中所有的部分都翻译过来,切不可省略掉部分音节不译。如果省略或篡改了部分音节,对该外国人是极大的不尊重!--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02 (UTC)
这里面并不存在不尊重。如果你懂粤语,你就会明白“沃夫冈”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正确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08 (UTC)
不明白。在粤语中“沃夫冈”的读音是“juk1 fu1 gong1”,与Wolfgang的读音大相径庭。--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17 (UTC)
Symplectopedia,翻译人名音时哪有这样简单的准则?你这种说法就是希特勒(Hitler)翻成希特勒尔、罗斯福(Roosevelt)翻成罗斯福尔特、赖歇瑙(Reichenau)翻成雷伊切瑙,翻译有你这样的说法大家可都轻松多了,不要说我无限上刚,这根本是你提起的。—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6:07 (UTC)
“如果省略或篡改了部分音节,对该外国人是极大的不尊重”这句某种程度来说是个人原创研究吧?我认识不少外国人倒是很乐于仿效中文,将自己的英文姓/名简化为只有三个字的翻译方式。另,与中国大陆的译名习惯不同,台湾的译名方式习惯把外文名称最后的几个气音省略不译(这原则不限于人名),中间的卷舌音也不见得会照翻(例如这里提到的‘尔’),所以依照Symplectopedia兄的理论这都是不正确的翻译方式,但很抱歉,根据地区用语习惯的原则,对于台湾的用语习惯来说并不存在有这样的原则!—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13日 (二) 16:18 (UTC)
其实不要忘了,译名对错不是维基百科应当去纠正的,维基百科应当使用最常用的译名,即使这个译名错了也一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4日 (三) 01:08 (UTC)
(+)支持-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2:59 (UTC)
但,“移动标题”段落的问题分明就是地区翻译用语问题,和常用译名根本没有关系。—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0:22 (UTC)

应该修改Infobox模板还是修改条目?

{{Infobox monarch}}在2011年8月被修改,引致所有使用该模板及有Image参数的已有条目的原有Image参数在新版本会出错,在页面显示多余的[[Image:或[[File:及|frameless|alt=]]。使用该模板的条目约有370个,当中约有100个使用Filename.xxx为Image参数,其余则使用[[Image(或File):Filename.xxx|width]]为参数或没有Image。

另外在新版本模板下,即使条目已更新参数格式,其过往历史版本仍会显示上述多余文字。

现在是应该继续修改其余二百多个条目,还是修改Infobox模板及改回已更新的约100个条目好呢?--Mewaqua 2011年9月17日 (六) 08:23 (UTC)

看到说infobox的,于是也提一下infobox film里的问题

问题1:infobox film中的maintheme、opentheme和endtheme标签貌似填进了东西也没有显示,这个是8月底发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
问题2:先前有其他编辑者讨论过imdb_id、amg_id、website三标签的问题,他们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不提供imdb和amg的链接,只显示编号,website保留。之前我发现日语维基那边的infobox film模版里已经可以提供不会出问题的imdb和amg链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这边应该也可以参考他们的模版来更新我们的模版。
(传送门:Template_talk:Infobox_Film

麻烦懂得修改模版的达人前去修正了。谢谢。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6:29 (UTC)

关于生僻类推简化字的显示问题

我在浏览或编辑条目时,遇到过不少罕见字的类推简化字, 如駃騠的类推简化“𫘝𫘨”,在默认的宋体和雅黑都显示不出。 个人觉得,对于这种字,即繁体可以显示,而相应的简体由于技术原因无法显示的文字是不是可以直接用“繁体”显示出来???????--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22:38 (UTC)

应该是可以的吧。--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9:31 (UTC)

这个条目是不是要改名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空难事故?-Nivekin请留言

提议改为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空难,“事故”和“空难”似乎重复了点。 AlexHe34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7:11 (UTC)
赞同“事故”与“空难”择一即可,不过这两个词有轻重的差别,该选哪个可能要斟酌一下。--Reke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8:13 (UTC)
似乎事故更为合适,空难似乎是用于更严重的情况-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51 (UTC)
仔细阅读了下条目,还是选择“事故”为佳(之前只是按照空难相关条目的惯例提出了建议)。 AlexHe34 (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02:25 (UTC)

V-1导弹与V2火箭

V-1导弹V2火箭为同一系列的火箭/导弹。

我认为这两个名称必须合二为一,如V-1导弹+V-2导弹V1火箭+V2火箭,又或V-1火箭+V-2火箭V1导弹+V2导弹

请问你们认为如何?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2:42 (UTC)

同一系列?没有同一系列了,这两个发射方式、制造厂和很多性能都不同,V是“复仇”,不是型号,没有一系列承载关系,理当分开。—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06 (UTC)
呃...我修正我的用词,但有必要分到这么开吗?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47 (UTC)
其实我打这个“:”比较随意,请别见怪。—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50 (UTC)
(其实我说的分开不是指冒号)另外,谢谢您的意见(或指点更为正确?)。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55 (UTC)
我觉得V2火箭这个标题中间是不是需要一个连字符?-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9:36 (UTC)
其实要,但没什么人有注意到就是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0:37 (UTC)
没什么问题的话我就先移动了--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44 (UTC)
请便。—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45 (UTC)
要移动前,应该先搜寻一下,官方的编号是怎么用的。很多人都会把德国的系统中间加上一个-,像是Bf-109,实际上这种用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稍微看一下可以发现,英文版有,德文版却没有,英文版是A4/V-2,德文版却是A4/V2,这种状况就要小心,而不是马上就去移动。-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40 (UTC)
这我倒是没注意到...仔细想想,以前CR机也有同样的错误过....—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57 (UTC)
对于这种非中文的编号,应当名从主人还是参照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呢? -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5:16 (UTC)
系统编号和名称是不同的,要是连正式编号都得要这样改的话,那么生物,天文等等类的条目都可能需要大幅变动。除非一套系统有两种来源的正式编号,那么,采用其中一种的话,也是要按照该系统的编号方式来显示。-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12:10 (UTC)
好的,那么原先的V-1飞弹标题也需要进行修改了--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22:40 (UTC)

云南小作品图标的问题

看这个图标,里面的红色部分是昆明。乍一看还以为是和昆明有关的小作品。 个人觉得颇不好分辨。是不是换个能充分体现整个云南的图标呢? 如一张将云南轮廓标志出来的。--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02:12 (UTC)

NNU

是不是又有老师用维基做教材? 这两天有些新用户, 名称都是“NNU-疑似学号”, 把一些英文条目加进来.

--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7:29 (UTC)

另外此用户的贡献在英文维基百科有一致文章,查看了各NNU开头的用户的贡献,感觉中文维基百科上的那些内容应该是打算放在英文维基百科上的东西,但是不小心放错地方--—人家才不是バカ!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11:55 (UTC)

但是这种类型的文章,并不是百科吧。乌拉跨氪 2011年9月19日 (一) 12:03 (UTC)

“王位请求者”是日文, 不是中文……该怎翻译? --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10 (UTC)

可以翻译为“觊觎王位者”“要求王位者”或“王位争夺者”。--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15 (UTC)
都不好。因为其中多数涉事国家或地区现在根本没有王位。那何来觊觎、要求甚至要争夺?

--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17 (UTC)

很有问题的条目。需要持续关注。—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55 (UTC)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出现命名争议,请参与讨论。--Gakmo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1:38 (UTC)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去研究,第一,是毛里茨还是莫瑞泰斯;第二,是美术馆还是住宅。—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6:23 (UTC)

需要达成共识:Template:不适内容警告的去留问题

RT:

(○)保留,维基百科不是色情、暴力百科,也不是愧对下一代的百科,既然不适内容得不到删除,那么弄个模版保护少儿的心理健康也好。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坏坏的中华小天鱼 () 2011年8月30日 (二) 02:37 (UTC)

(○)保留,知识不需要被保护,但是儿童需要被保护,我们应该为下一代保留在阅读该内容时得知该内容可能为不适当的权利。同时,宣扬此内容为暴力色情条目,也是一种知识传递。无论提及多少次,我都会选择保留。-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03 (UTC)

你懂的。-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15 (UTC)
我很笨,不懂。灯火阑珊处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18 (UTC)
保护儿童不是靠模板就能做得到,而是依靠清楚的说明,并不是试图警告他们,维基百科不是渲染色情暴力的地方,而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添加儿童不宜的标记根本无助传递知识,反而是先入为主地将一些条目定义为不适内容,这样就能够保护儿童?还是变相将暴力和色情就是不适的内容的定义,作为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植入他们的价值观中?这是维基百科应该做的事吗?维基百科不是保护儿童组织,它本身并没有责任保护儿童,维基百科唯一的用途就是传递知识给读者,永远保持中立的态度去说明事情。这个模板,反映出先入为主的概念,与维基百科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模板不但不应该保留,而且应该立即删除,以免遭人误用。—AT 2011年8月30日 (二) 03:32 (UTC)
囧,我觉得这些模板就是清楚的说明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39 (UTC)
这种模板都应该删除。去年我就说过,有人会专门去找加了这个模板的页面。--CHEM.is.TRY 2011年8月30日 (二) 03:53 (UTC)

:这种模版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更易找到色情暴力的条目。我想问那些条目适合放这模版? 阴道自慰同性恋还是人兽交?是谁去决定?--Nivekin请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19 (UTC)

即便要放,17569032的当前版本也太过于鲜艳刺眼,反而是模板本身令人反感。--安可与我对话2011年9月1日 (四) 13:26 (UTC)

(×)删除,已有维基百科:内容声明和{{censor}};况且,设计太夸张了吧。--Gakmo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02:52 (UTC)

(×)删除,基金会已经就用户自订图片过滤器机制进行民意调查(注意:这不是投票决定通过与否),更加凸显这个模板是不必要的。而且导致不安的暴力的定义非常主观,有人可以因为被犬只咬伤过而对任何犬只及图片有恐惧感,那是否这个条目要挂上这个模板来满足怕狗人士呢?--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03:07 (UTC)

  • (○)保留:不适内容警告与内容声明并不矛盾。—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1年9月2日 (五) 14:47 (UTC)
    • 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内容可能冒犯部分读者,是否继续阅读本百科请自行负责。”而且内容是否不适不应该由编者自行标签,因为这样会牵涉非中立观点及自我参照引用。--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3:01 (UTC)
      • 非也,维基百科不对用户负责,但不代表维基百科一定要将内容写为某种形式。维基百科不避免冒犯读者,但不代表维基百科要特意冒犯一个具有相当大地社会代表性的群体。上面投删除票的用户实质上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逻辑错误。—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1年9月3日 (六) 08:37 (UTC)

(×)删除:妈呀……吓死我了……估计这个模板的突然出现比“不适内容”本身更可怕。也许这种精神的应激性会提高人对不适内容的耐适度?(  囧rz……)(另外,我对警告的害怕要胜过对某些“不适内容”的恐惧)。就是存在,希望改好一点,维基百科是很严肃的地方。—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1年9月2日 (五) 15:41 (UTC)

(:)回应 不要跑题,这跟妈没关系……如果阁下乐意,可以在T:ASN里做个调查:有多少读者认为这个模板的出现更可怕,又有多少读者认为不适内容更可怕。—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1年9月3日 (六) 08:37 (UTC)

(○)保留,上面的“灯火阑珊处”同志提出“不适”的范围,依在下之愚见,可以投票解决;试想:您们结了婚,有了儿女,而您们的儿女看了维基百科上这些东西以后,性格变了,您们会怎么办(在下这样说,是绝无恶意的)?维基百科是为人们服务的,是善良的目的。可是善良的目的变成了不善良的结果,这恐怕也不是它的创建者们想要的结果吧?坏坏的中华小天鱼 () 2011年9月3日 (六) 04:17 (UTC)

  • 教育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不是维基百科的责任,维基百科不是教育机构。给予“社会认为是正确的”观念(维基百科提供这个,什么才是正确观念?多妻制在伊斯兰国家是“正确的”,在一妻制国家是“不正确的”,以谁为标准?)是父母、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别把教育的责任推给一本百科全书。你会到图书馆去,要求图书馆把犯罪学的书籍都下架吗?父母有监督孩子的责任,也有导正观念的责任。灯火阑珊处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5:46 (UTC)
  • 知识必须要得到印证,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父母、学校、社会做的就是在孩子“印证”的时候告诉他们是非对错,暴力是不对的、滥交是不对的、诈欺是不对的……孩子印证到“这的确是不对”的时候,“不适当的”知识就只会是“不适当的知识”,而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维基百科只会陈述事实,剩下的教育工作,那是有这个责任的人要做的事。别把不属于维基百科的责任推给维基百科。灯火阑珊处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5:53 (UTC)
说得太好了。乌拉跨氪 2011年9月3日 (六) 06:08 (UTC)

--Ben.MQ 2011年9月3日 (六) 06:01 (UTC)

台北车站等车站的模板

最近一位活跃用户,大量增修介绍模板于台湾铁道主要站体条目上(如台北车站)。虽然立意及品质都很好,但是他却以“模板功用本为收录既有内容之重点”理由,每每弄了很大很大的模板,常常会因此造成排版(左边大量空白)不美观或者未完成之模板功能(例如高铁人数进站人数不知,却仍显现模板原始语言)。另外,最令人感觉到不妥的是:这些模板连车站头班车,末班车的开车时间都列进去,活像旅游指南。请问基于“不是资料收集处”观点,各位用户认为此类型模板真的是“越详细越好吗?”。像碰到这种“有专业”却不谙维基百科某些编辑方式的用户,一者怕伤害新人,又怕一发不可收拾(一天之内,他已经弄了好多,很像很像时刻表的车站模板了[14]) ,取舍之间如何应对?可以为了考量后续可能“恢复”难度上,先请求将其封禁吗?--Winertai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7:55 (UTC)

  1. 我看了条目讨论页、双方对话页,似乎没有看到你们有讨论过程?这位用户应该不是新人,至少他对台湾捷运的色彩模板应用非常熟棯。应该可以先行沟通。
  2. 排版问题,我的建议是让模板部分内容以折叠方式呈现。
  3. 头末班车时刻资料…要说琐碎嘛,它也没有列出每班车时刻;要说重要嘛,好像也不是非常要紧。这个处于灰色地带,如果折叠能处理排版问题,那就别为此争太多了吧。--Reke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8:07 (UTC)
谢谢提醒,我已经到留言至该用户讨论页,希望能解决这些小问题。-Winertai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2:07 (UTC)
个人认为太琐碎的资料如时刻表就没必要收录,很多交通类条目学到日文维基缺点都有这样的问题。虽然编辑者很努力编,但却忽略了维基百科成立的目的应该是让大多数外行者也能了解某事物,而不是某事物爱好者或专门者,拼命塞入一堆琐碎专门的东西以显示自己很懂那些东西。—Ellery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8:40 (UTC)
同感!因此很多事物的条目最好不要是由该种类事物的“专家”或甚至“粉丝”独立去完成,否则很容易陷入这种本位主义的困扰中。多一点圈外人的观点比较能平衡视角,只可惜专家与粉丝通常都是有过度狂热的倾向......—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26日 (一) 08:52 (UTC)

新条目推荐的更新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现在只剩下二个候选了。页面上说是每二小时更新一次。特地看了看历史,机器人最近一次更新是零点,显然机器人在危机下开窍晓得再持续更新会失业。

如题。 希望更新频率再降一些,两小时快了。或是增加首页的新条目推荐的条数。 --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14 (UTC)

是啊,太恐怖了,多的时候页面长达几十页,少的时候只有这么点少,是否可以通过一个反馈机制来自动调节出版频率?——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02:16 (UTC)
我是认为不应该因为动员令而改变频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9日 (一) 02:05 (UTC)
“动员令”的时候新条目推荐页面长达几十页,一结束就剩下几个条目了。这无疑暴露出“动员令”这种结构松散的突发式提升计划的缺点。或许还不如持续性的主题式提升计划(如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生物学提升计划)效果来的好。——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04:19 (UTC)
总比一直都没人写好。--Ben.MQ 2011年9月22日 (四) 12:42 (UTC)

以经理职衔作条目名是不是有点问题?一不能显示条目其人特色(经理太多了吧), 二当他一旦昇或转职, 是不是要改条目名?--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03:28 (UTC)

  • 暂时这样做好了,依照大陆的很多先例,许多国有企业的经理都会最终走向政界,建议维持现状,变化职位后再做调整吧,现在维基人物条目还是援引着古代传记常用的官本位思想。--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9月26日 (一) 05:32 (UTC)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条目的内容其实是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但条目的名字却有可能让人误解为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是否应该更正?--Alexchen4836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00:43 (UTC)

建议(►)移动“第一次埃意战争”。--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0:00 (UTC)

车船路线及行车时间表

请留意User: Tywzlr所建的一大堆“车船路线及行车时间表”条目[15]--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6:20 (UTC)

问:田庄英雄的的“庄”

如果标题的字有错误怎么修正呢?例如戏剧田庄英雄的的“庄”有错误,它都显示田庄英雄,我去询问处都没人解答,只好来这边问,如何把“庄”改成“庄”,就像涂善妮的“涂”原先为显示为“涂善妮”,后来就有人修正成功为正确的“涂”,可以告知修正方法吗?——Li jihua (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0:44 (UTC)

我不是已经回答了么...还有点"编辑"查看了下源代码,看来也可以用noteTA模板解决(而且似乎更通用),就是

{{noteTA |T=田庄英雄 }} 也可以的.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9月22日 (四) 11:55 (UTC)

我可能不会爱你中6月起被加入大量侵权文字, 当我在维基百科:修订版本删除提出要把中间所有有侵权文字的版本删除时, 有编辑有异议, 这种横跨数月甚至数年的侵权条目, 应以移除侵权(版本)为重, 还是保留其中间的编辑纪录重要? 请讨论--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2:02 (UTC)

我认为移除侵权比较重要。既然侵权页面需要被删除,那么有侵权文字的版本也应该被删除(删除侵权页面本身就是删除整个侵权页面的所有版本)。就算编辑纪录被删除,如果有用户希望查询编辑纪录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员获得相关资讯。因此,应该移除侵权应该比保留编辑纪录来得重要。—AT 2011年9月22日 (四) 12:17 (UTC)
这个问题简化一下就知道取舍了。是侵犯版权呢,还是保留记录。乌拉跨氪 2011年9月22日 (四) 12:40 (UTC)
不如删除整个条目,然后以现有的内容重建。不过私下认为此风不可长,如果这个成为参考范例,日后恐怕有不少麻烦。—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11:47 (UTC)
Fair enough. --Ben.MQ 2011年9月29日 (四) 15:42 (UTC)

炸酱面被移至老北京炸酱面, 但其内容有广州, 韩国及日本的炸酱面, 是否应回退?--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09:16 (UTC)

 完成,我已经回退。--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09:20 (UTC)
北京炸酱面如果有足够内容,可以分拆出来,炸酱面则负责介绍各地的炸酱面。--Horaceho (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6:59 (UTC)

争艳馆被重定向至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争艳馆, 但是前者是描述展馆的现况, 后者是描述花博时期的展馆, 两者并不相同, 且内容也不尽相同, 不应该这样子安排. --方舟(方舟轩) 2011年9月23日 (五) 22:05 (UTC)

另外一点就是, 在做编辑的易动时, 管理员可以很潇洒的忽略合并内容的意见, 就进行删除条目, 但失去的内容却永不复返了! --方舟(方舟轩) 2011年9月24日 (六) 07:58 (UTC)

    • 对后一点的(:)回应: 处理存废讨论的管理员(们)确是经常把(±)合并的意见当成单纯的(►)重定向,把部分有价值的内容扔到垃圾箱了事,希望有关的管理员多多留意--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9:33 (UTC)
    • 争艳馆回退前的版本[18],地理位置及建(筑?)物与作为花卉博览会时的争艳馆有什么改变过?男厕的设计和七道彩虹有没有改变?如什么都是一样,那应写在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争艳馆--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03:40 (UTC)
      • 地理位置这点跟足球场一样, 从日据时代就没变过. 建筑物的本身, 会以外围的球场与内围的展馆为主, 与原本以展馆为主的方向不同. 厕所的部分, 会写为本来短期设计的厕所, 改为长期使用, 并且不再有集哺乳室, 当然最主要的是使用的方向也不同. 七道彩虹是有不一样的. 如果什么都是一样, 那每天的参观人次, 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N大有心的话, 多来整理整理现况与未来吧! --方舟(方舟轩) 2011年9月28日 (三) 06:53 (UTC)

以犯独立案件人物的关注度, 是否应移动到麦可·彼特·费尔新加坡受鞭刑案?--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6:50 (UTC)

新加坡三字多余--Ben.MQ 2011年9月26日 (一) 11:41 (UTC)

求助:弧光之源条目似乎问题很多

这个条目本身内容少,还带着未翻译的一段日文,介绍段落更全是抄的,出处见。碰到这种条目应该如何处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1:14 (UTC)

挂{{Stub}}模板、挂{{Translating}}模板、删除抄袭内容。--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1:57 (UTC)
受教了,谢谢。同时也感谢出力了的Nivekin君。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3:11 (UTC)

超时默许/temp的版权问题

作者USER:小木人提供了几个有“版权声明”的网页作内容, 但细看下, [19]这个页面来自“新华社重庆12月24日电(记者朱薇)”, 那网页如何可以授权? 另一个来源[20]是2011年02月05日发布, 我找到一份2009-8-19 的文章[21], 前者的“版权声明”不可能适用于后者吧?--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6:05 (UTC)

内容根本就不属于他,何来的授权。乌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06:09 (UTC)
后面的那个网站,同样的内容在人民网上有,时间为2007年02月26日15:25,但是最后一句话写的是“来源:中国政府创新网”,也就是他给的网站。--Ben.MQ 2011年9月28日 (三) 08:03 (UTC)
  囧rz…… 版权的旋转木马...--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8:14 (UTC)
“新华社重庆12月24日电(记者朱薇)”来源就已经很明显了嘛。乌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10:34 (UTC)

希望条目获得关注

我的一些想法已经写在相关的讨论页中,可以到这里查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Talk:%E4%BA%91#.E9.87.8D.E6.96.B0.E8.AE.A8.E8.AE.BA.E5.85.B3.E4.BA.8E.E4.BA.91.E7.9A.84.E5.88.86.E7.B1.BB.E7.9A.84.E9.97.AE.E9.A2.98.EF.BC.8C.E5.B8.8C.E6.9C.9B.E8.8E.B7.E5.BE.97.E5.85.B3.E6.B3.A8 Flag cloud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7:56 (UTC)

颇有特色的想法,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精神上支持你。—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8:44 (UTC)
慢慢做呗。乌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10:35 (UTC)
德语版写得不错,可以翻译--Dragoon16c (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12:01 (UTC)

泽尻英龙华是只有一个吗?

怎么我看得这么离奇的,泽尻英龙华如百度百科般有两号人在里面,是说她在唱片公司换了个名字吗?此外这个条目的内容也太乱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4:58 (UTC)

不是。主要是她所属的演艺经纪公司跟帮她发唱片的音乐公司在操作策略上不同,因此故意用了不一样的艺名(日文假名エリカ vs. 罗马拼音名ERIKA),至于中文译名“绘理香”跟“英龙华”的差异,起因于前者是她还没正式提出自己的官方译名前中文领域习惯的称呼,后者则是当事人本人希望使用的中文名(虽然发音跟日文原名不太一致)。一般来说艺人相关的条目(尤其是日本艺人的条目)都写得很烂,主要原因是主笔者通常只是影迷/歌迷,本位主义重但不见得具有优秀的条目撰写能力,不了解百科全书的重点是要让外行人看懂、不是要让内行人看爽用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30日 (五) 05:13 (UTC)
在我多年来的歼灭下,居然还有条目能偷渡4个以上的fansite连结,我真是感到羞愧--Morrigan The Spoiler (没用的申诉处) 2011年9月30日 (五) 09:30 (UTC)

那就是说唱歌的ERIKA和演戏的英龙华是同一人了是吧。那这个条目这么写是不是不太好呢?—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14:53 (UTC)

篇幅好大一篇,却连这种最基本的说明都讲不清楚,这就是影迷/歌迷撰写的条目最悲哀的地方。伤脑筋的是这种条目有够多,真是野火不熄春风吹又生,但我又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帮忙整理这种重要性其实也不过如此的条目。—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30日 (五) 18:43 (UTC)

夫姓

女士的夫姓如何处理? 刘王立明还是王立明? 利陆雁群? 范徐丽泰?--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5:56 (UTC)

用原名吧。乌拉跨氪 2011年9月30日 (五) 06:05 (UTC)
应该是用当事人本人最常使用的称呼版本吧。中文领域因为冠夫姓的人不多所以感觉比较特例,但在西方其实大部分的已婚妇女在外都是使用夫姓,只有少数人因为特别原因会使用娘家姓。—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30日 (五) 06:16 (UTC)
利陆雁群一定不是最常使用的称呼, 大家只知利孝和夫人--Nivekin请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6:30 (UTC)
过往一贯做法,都是看最常使用的名字有没有冠夫姓,如果是冠夫姓,原名则作重定向(如徐丽泰重定向到范徐丽泰)。至于利陆雁群,虽然利孝和夫人的称呼较常用,但这不是她的名字,她的名字是利陆雁群陆雁群。--Hargau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8: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