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1年9月

麻煩各位痛恨英文的編輯者有點耐心

先請各位看看這個,我已經翻到最後階段了,只不過想先去吃個飯,再回來翻完剩下的部分,結果回來就被看到被人掛模版,說條目包含過多不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內容。我想問,條目才剛建立10分鐘就掛這個模版是什麼意思,我已經翻譯完成80%的條目,就因為一句沒翻譯(過多不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內容),要在一個月後被提速刪。解決方式很簡單啊,既然大家都這麼沒耐心,那我也很沒耐心的直接把未翻譯的部份直接刪掉,不翻譯了,反正眼不見為淨,免得被人提速刪。

接著是8/10日的頁面存廢討論,Xtctjames兄提刪了一堆翻譯到一半的條目。對,翻譯到一半沒翻完很不應該,所以就應該直接提刪條目讓別人曾經付出的心血一次被刪個精光嗎?直接按[編輯]鈕把英語部份刪掉是很困難嗎?維基百科是協作,你幫忙編輯條目,刪掉英文部份,沒人會說你什麼,真的想翻譯的自然會再從英文版維基抓文檔來翻譯。但是你幫忙把人家翻一半的條目全部刪了,我看不出這算什麼協作。--Morrigan The Spoiler (沒用的申訴處) 2011年8月14日 (日) 12:17 (UTC)

建議閣下使用{{inuse}}或者{{translating}}模板,甚至可以現在自己的沙盒中編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事實上遇到還有英文的條目掛模板本身無錯,10分鐘也算比較寬限了。但AlexHe34兄錯在掛錯了模板,應該掛那個不會自動提速刪的。若是編者都能善用好上面提到的兩個模板,也能省巡查員不少事情。-治癒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2:27 (UTC)

(:)回應Morrigan The Spoiler兄:確實如上所說,應該掛一個翻譯模板,對此我表示歉意!另外,您可以選擇使用{{inuse}}模板來標註,這樣,我就不會標註您未完成的工程,另外,這樣還可以避免一些編輯衝突。 AlexHe34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2:31 (UTC)

(*)提醒治癒:那個NotChinese是會在兩周後自動由模板變成速刪的。-HW - - DC9 2011年8月14日 (日) 13:05 (UTC)
是啊,我說的沒錯啊,額。。你看錯了吧。AlexHe34兄掛的就是NotChinese,兩周以後會被速刪,但根據萬煙谷條目當時翻譯完成80%的情況,應該掛類似{{translating}}的模板,這樣不會被自動提速刪。-治癒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08 (UTC)
即使是自動提速刪, 管理員也不會眼見有那麼多已翻的內容便不理一切的刪掉吧. 話說回來, 掛了{{translating}}而天長地久又無人跟進的條目多著呢--Nivekin請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12 (UTC)
給{{translating}}和inuse模板加一個分類,就像掛維基化模板以後自動出來的分類。讓維基人可以快速的找到那些掛著這些模板的條目,然後刪除inuse模板或者刪除沒有翻譯的英文。可以定一個translating時限,例如48小時。-治癒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3:17 (UTC)
Category:正在翻譯的條目Category:正在編輯的條目。-HW - - DC9 2011年8月14日 (日) 13:56 (UTC)
這兩個分類都是hidden的,一般維基人不會發現到。--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1年8月14日 (日) 17:02 (UTC)
(&)建議,在翻譯條目時可有幾種方法放在類似的事情發生。1、翻譯一部分,保存一部分。2、將未翻譯的英文部分用<!--……-->隱藏起來。3、在條目頂部放上翻譯中模板。烏拉跨氪 2011年8月14日 (日) 19:32 (UTC)
  • (!)意見:其實不要怪別人痛恨英文,請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您是個從未參與過編輯、只是單純來維基百科查東西的讀者,當您打開中文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卻發現半篇或甚至滿滿一篇都是英文或其他語言時,會有什麼感覺?您絕對不會有『大概是編者正在吃午飯來不及更新內容,一會兒就會改善』的同理心,您一定會當場開罵這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爛中文維基。因此,為了提升總體質感,我認為任何沒有翻譯完的內容都應該先隱藏起來,或至少至少掛個{{inuse}}模版,至少讓人家知道此頁面正在施工中,不多久就會改善。—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8月15日 (一) 07:35 (UTC)
  • 我同意泅水大象的說法,其實這種事無非只是翻譯工作未完成的問題,我是看不懂你這位仁兄在生什麼氣,把翻譯翻完不就好了,翻完就不會被提刪了吧,這跟痛不痛恨英文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要事情發生就怪別人,你這位仁兄要先自己檢討才是實際,光發脾氣對事情沒什麼幫助。—220.131.136.181 (留言) 2011年8月15日 (一) 16:28 (UTC)
  • 維基百科是由編者所構成而非販賣內容給讀者,因此編者無需像讀者負責,況且讀者若發現有未翻譯部分說不定也會參與翻譯工作。這邊並非說未翻譯內容就此可以長期閒置,參見翻譯守則與{{Translating}},如果發現長期閒置的非中文內容,將未完成部分刪去即可,並且保留原有已經翻譯完成即可,也相信AlexHe34只不過是放錯模板而已。一些個人拙見,並感謝Morrigan The Spoiler的辛勞翻譯貢獻。--安可來酒館談談2011年8月16日 (二) 08:16 (UTC)

(:)回應:不才已經補充了那篇條目的被刪去部分的翻譯。鑑於巡查出現若干次糾紛,本人已經解除巡查權限,繼續學習維基百科方針政策,暫時專注於條目編輯。 AlexHe34 (留言) 2011年8月16日 (二) 09:04 (UTC)

  • (!)意見:維基百科是自發性質參與的協作計畫,前來使用查閱的讀者也是免費利用的,因此的確不存在誰要向誰負責的問題。只是在這裡討論的人多數是編輯者,因此提出反面的意見,是希望大家能將心比心,除了以編輯者的角度來看事情外,也得避免盲點,要同時反向思考一下閱讀者的觀感問題。畢竟如果編寫半天之後成就出來的中文維基只有編輯者寫得痛快,但對讀者沒啥用處而漸漸失去閱讀群眾的話,也只是浪費大家的貢獻而已,不是嗎?—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8月19日 (五) 06:30 (UTC)
您是巡查豁免者嘛...一般用戶都假定其創建的頁面是沒有問題的。—AT 2011年8月23日 (二) 08:10 (UTC)
原來如此,不過怎麼從來沒有人通知我成為巡查豁免者呢。。。成為巡查豁免者貌似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我經常喜歡建立頁面時把英文往上面一帖了事,幾個月後才回來翻譯——「巡查豁免者」可能會助長我這個不好習慣。——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8月25日 (四) 14:04 (UTC)
如若去權,請至WP:REVOKE辦了手續。-HW - - DC9 2011年8月25日 (四) 14:21 (UTC)
To Shakiestone兄:加上<!---- ---->這隱藏符號只是舉手之勞,既然知道自己有這種壞習慣,下次就請隨手發揮公德心稍微把未翻譯完的版面隱藏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1日 (四) 03:15 (UTC)

「土生華人」這分類

顯然這名字有歧義,應改為新加坡土生華人或其他什麼地名+土生。我是在條目陳慶炎看到這一分類的。--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28日 (日) 04:24 (UTC)

的確是個很莫名其妙的分類名稱,猛看時我以為這些人是從土裡面長出來的!(我還水生植物哩!)—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1日 (四) 09:52 (UTC)
命名確實會造成一些歧義,或可叫做地名+本地出生華人--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18:48 (UTC)

胡容卿條目似有中立性爭議,望能有相關處理經驗的前輩前去確認

條目使用的來源基本上只有來自hkheadline和yahoo hk載自《明報》)的幾篇,其餘來源中有一部分受到不中立(與利益相關方有關)的懷疑,且條目中褒貶內容各自所占比例不均,與創建者討論及編輯的過程中亦產生摩擦,為保證參與討論和編輯的我自己不受到自己感情左右,故希望能引入其他編輯者一併參與,尤其歡迎了解香港有線電視的編輯者。謝謝。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1:51 (UTC)

本人就是樓上所說「了解香港有線電視的編輯者」,在維基編輯也有五六年,我不明白為何有人可以這樣不歡迎本人的以事論事,自己卻不能夠以理服人和謙虛接納別人的意見,和你欠理據基礎僅憑你個人「懷疑」的砌詞不同,我可是以實例來回答你的。若你要作出指控也得詳細說清楚是那個來源不中立、那人又是利益一方,當然你必須具有真憑實據而非由閣下憑空想像,要不,你就是不負責任。
樓上的先生要說被停掉節目的司徒法正接受媒體訪問是「利益相關」,請問你是不是有點半沒倒置?司徒被停掉節目極其量也只是在報章平台表達不滿,報紙也只是引述之,他何來「利益」?相反,胡氏的行為卻又很「瓜田李下」偏偏又得不到你的關注,我又可以「質疑」是你收了利益嗎?而且報章也不是沒有給胡發言回應,在報章出現的那幾個被訪者也是有線娛樂台的一份子,媒體要全面了解事情去訪問各人是理所當然的事,當大家都發過言了難道可以說大家都收過所謂的「利益」嗎?「人人有利益」之下那「利益相關方」這個巧詞又有甚麼代表性或潛台詞可言?再說你為何總是不肯讓事實表證於此?為何不能夠讓事實說話?這也是維基一個重要方針呀!將方針斷章取義的同時,自己卻又忽略更多足以揭露他自相矛盾章節,再者,我們需要理會誰有利益誰又沒有利益嗎?有利益又不可說話嗎?還是閣下在將一件簡單的事弄得這樣覆雜又不斷轉移視線?我勉強給你善意推定的話,只能說你不知道何謂新聞專業,不知甚麼是新聞自由與界線,又或者這是你所接觸的文化就是這樣,所以我才會奇怪你沒有理據可以憑啥去質疑,猶其這是香港的事情。
如同本人在該條目討論頁的意見,樓上的先生或小姐對於香港發生的此事既沒有清楚了解,而且也不打算去了解,甚至將條目引述三個媒體報道都說成是「有利益嫌疑」(,可是樓上人兄只憑自己所懷疑但卻未能說出真憑實據(即是對有關報章報道的被訪者構成誣蔑),甚至是對於這些報道抱著強列的不信感,舉個例,即使是接任胡氏曾展章僅講出自己沒宗教信仰和尊重傳統,這樣幾句就給樓上人兄看成是「有可能是打壓前任抬高自己」的話語。香港娛樂新聞是炒作時有發生,但既然引述了三個以上的媒體報導就足以平衡事情的中立性,而且當中有引述明報和太陽報的報道,而太陽的母公司東方一向和明報不咬絃,但在此事上「口徑」卻同指向胡,難道他們沒有共同的利益就是有共同的敵人嗎?有這樣的可能嗎?若要說同時有三份報章都要對該當事人作出「不中立」的報道就更荒謬了,另外作為付費的有線電視用戶在香港的討論區發聲抗議,這是人所共知又可以自行搜尋看到,但由於樓上人兄不是港人,我不知道他是那裡人,可能來自國內,但這位老兄又要推說自己「看不清楚香港的情況」,既要質疑但又無理據,自己又不打算「去求證」條目的虛實,這完全是他一直以來的老問題:可以去了解,但懶去了解,翻牆都懶,便懷疑質疑別人,更甚是將有可靠來源的都說成是不可靠,但自己又沒有理據支持他的論點,報紙報的不信、網民的意見你又「看不到」,總之任何來源都是不可靠的,說實話,此人不但無理無據,指控別人無需理由,對條目的反彈更是無事生非,被這種人糾纏真是不勝其煩。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18:46 (UTC)

此間有大量文字,為避免其他來客棧求助者不受到我與非註冊用戶124.244.208.109的討論的打擾,特此將反駁內容注釋化,在編輯頁面方可閱讀。待到有其他維基人參與進本討論後再行釋出。對大家多有煩擾,萬望勿怪。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3:41 (UTC)

124.244.208.109 (留言) 2011年9月1日 (四) 05:39 (UTC)

九九神功

似乎被人打廣告了,但是在下不知從何改起,直接回退嗎?還是掛無來源擺個一個月然後刪掉?--Morrigan The Spoiler (沒用的申訴處) 2011年9月3日 (六) 00:28 (UTC)

回退了事。-治癒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6:07 (UTC)

簡繁並存的條目該怎麼處理...

最近正大幅修訂S991511**擴充過的條目,碰到這個問題...稍微一搜,方針似乎也沒提條目內簡繁並存該怎麼處理,還請各位指教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3:16 (UTC)

如果碰到簡繁並存的條目,千萬不要全部改成簡體或繁體。你昨天把布萊茲·帕斯卡條目中的文字全部改成簡體,是不允許的,我已經回退了。見Wikipedia:繁簡處理#勿手動轉化條目繁簡語句:「編輯維基百科條目的時候,一般請不要手動地將條目源碼中的繁體或簡體語句轉換成另一字體,以免影響他人的編輯和閱讀。手動做這種轉換可能將被視為「繁簡破壞」,見Wikipedia:破壞#破壞類型中的「字體(繁簡)破壞」一條。」--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3:25 (UTC)
嗯,今天偶然想到簡繁體共存要怎麼解決,所以查了一下,發現隨意統一字體似乎會被認定為破壞,但又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尷尬...所以過來問一下.帕斯卡條目我已經處理過了,但我還是想問問簡繁共存要怎麼處理,放著麼?總覺得有些突兀  囧rz...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4:23 (UTC)
目前的方式就是放著,反正不打開編碼的話也不會有繁簡共存的問題,而目前只有要求頁面名稱不能繁簡共存,因為會造成搜尋與連結上的問題的樣子。如果執意要統一的話,就會有要從簡還是從繁的爭議發生,一不注意就會變成單純改繁簡的編輯戰。--祥龍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4:37 (UTC)
行,那我就下次注意吧=D也謝過各位了~ - Dr. Cravix ♨SLEEPY HEAD! 2011年8月30日 (二) 15:51 (UTC)
一句話,求同存異。有時候不要只改變,還可考慮一下適應。--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白話一點來說就是要將心比心,如果您用簡體努力地寫了一篇文結果被人家全改成繁體的,會有啥感覺?想到這點之後,大家應該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把全文任意地轉換成繁體或簡體,會被認為是一種破壞行為了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1日 (四) 05:27 (UTC)

該分類一些條目的命名

這個分類下的一些條目名稱,很多都以「xx系列」,「xx精選」來作為前綴命名,但是這些條目的名字往往沒有歧義而且本身不帶有這些前綴。這樣是不是違反命名方針?-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4日 (日) 03:45 (UTC)

ALL DONE。-治癒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04:38 (UTC)

有沒有願意參與翻譯編輯法國大革命的朋友

希望找到幾個同好者,合作翻譯編輯。—魔法少女饅頭卡★無力(饅頭卡住喉嚨.......)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11:43 (UTC)

那個東西貌似已經成了小圈子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0:55 (UTC)

相當於國務院總理

條目王子午令尹所作的解釋。--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23:02 (UTC)

這又怎麼了?Xiehechaotian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2:14 (UTC)
這不像百科寫法。建議用表述性的文字來定義,如楚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或是直接將令尹個內鏈。--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4:01 (UTC)

關於Template:Infobox geopolitical organization

-P1ayer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1:06 (UTC)
中文版和英文版的{{Infobox geopolitical organization}}分別重定向到{{國家基礎資訊}}和{{Infobox country}},Template:Infobox country適用於區域性組織,但Template:國家基礎資訊模板不適用。--Patvoiiage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2:30 (UTC)

只有書名的參考資料

今天巡查到大量關於帝王陵墓的條目,如裕陵 (西夏),如果條目信息屬實的話,本身就沒什麼問題。但是參考資料都只提及某古籍,如《晉書》等,這樣是否妥當?是否應該當作unref處理?-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7日 (三) 14:25 (UTC)

Wikipedia:可供查證:「可疑來源是那些在事實查證上聲譽不好的來源。這樣的來源包括有:被公認為極端主義的、出於推銷目的的或主要基於流言與個人觀點的網站與出版物。可疑來源只能用在關於它們本身的內容中,特別是它們的專文。」這樣的引註方式的確不值得鼓勵,至少也要引註原文,但要說unref,似乎是沒那麼嚴重。畢竟有書名就有線索,除非查出這本書隻字未提這些資訊,否則仍算是有ref。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5:15 (UTC)
令人鬱悶的參考文獻形式。已建議作者添加更詳細的參考文獻,但沒有回應。烏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5:33 (UTC)
《晉書》在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電子全文,可以試著去翻一下。這種參考資料總比完全沒有又好上一點點,當然註出頁碼(實體書籍)、版面(實體報紙)或是章節(網頁資料)是最好的。--Rek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18 (UTC)

國片

這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條目中對電影的介紹。個人認為,用本土電影是不是更恰當?--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2:11 (UTC)

事實上,用台灣電影才是正確的敘述。維基百科不該有國界限制,所以縱使說『本土』也沒辦法知道是誰的本土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7日 (三) 04:15 (UTC)
個人認為都可以,因為結合條目內容可判定本土是指哪裡,叫台灣本土電影也行。--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37 (UTC)
在台灣電影圈,這部片不會被歸為本土電影。本土通常指內容或氣氛必須符合未工業化前台灣傳統生活形態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內容比較現代,使用「本土」一詞不符合電影論述的習慣。同期上映的《翻滾吧,阿信!》才會被認為屬於「本土」電影。--Rek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1:47 (UTC)
這樣啊!--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2:06 (UTC)

改善優特條目評定標準的討論

就目前來說,優特條目的評選標準相當模糊,到底優良條目和特色條目有著或者應該有著什麼樣的差異?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另,根據去年的討論進度,我已經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框架:維基百科:條目評選/草案/評選標準,歡迎參閱後提供意見。—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3:51 (UTC)

這個只不過是小圈子的討論。沒有看到廣大維基人的參與。--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4:27 (UTC)
這不是一個成型的方案,所以我才在這裡拿出來討論。希望大家能參與進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5:47 (UTC)
「用詞易於理解但不低俗,使不清楚的讀者也能夠理解該主題的內容。」是否應該改成「遣詞造句通俗易懂,邏輯清晰,既不過於口語化,也不過於文言化。」
「引用事實須詳細精確,避免模糊論證。」是否應改成「注釋,參考文獻及擴展閱讀等部分使用來源模板,格式正確,來源信息充分。」烏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6:46 (UTC)
你說的是那個列表上的內容是吧,其實那個東西僅供參考。真正的判定內容在下面。—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8:50 (UTC)
不好意思,找得我吐血都沒有找到那兩句話,請問是在哪個段落?或者你自己改比較好。—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8:53 (UTC)

有聲條目

在地名條目中是否可以添加以當地方言錄製的聲音文件連接呢?烏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6:34 (UTC)

要冇得版權爭議的,最好是自行錄製。--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0:34 (UTC)
當然是自己錄製的。我想問的是不一定只能用普通話錄製吧?烏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4:19 (UTC)
這個可以有!就像文字描述中也會有方言對地名的讀音一樣。--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4:25 (UTC)
好嘞,哪天錄個音去。烏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06:44 (UTC)
個人以為這種要謹慎,雖然現在已有用方言錄製的,但是有的製作者念的方言是彎管子的,聽起來和普通話有些類似,感覺很彆扭-蒼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09:40 (UTC)
彎管子是什麼意思啊?烏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10:26 (UTC)
就是說那種被普通話同化、味道不那麼純的方言唄。-蒼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0:38 (UTC)
那就要看是什麼方言了,要是本來就和普通話比較相似也沒有什麼。烏拉跨氪 2011年9月8日 (四) 11:54 (UTC)

「太平洋颱風季」 地區詞轉換探討

用戶MeowJonas to Receive均先後於颱風塔拉斯 (2011年)颱風南瑪都 (2011年)這兩條瀏覽器每日過千的條目移除了{{NoteTA}}模板並撤銷標題與地區用詞轉換,編輯摘要為「請用國際名稱。」及「請不要使用非國際名稱。」。之後,有用戶回退並以「中文維基本應就地方用詞加入轉換,不宜直接撤除」作編輯摘要,而該用戶再以「此處並不適用」為由撤銷編輯。Jonas to Receive已經於颱風南瑪都 (2011年)條目撤銷編輯2次,再加2次就會達到回退不過三的要求(24小時內的話)。因此,邀請各位維基人,就以下主題探討:

  1. 「太平洋颱風季」條目,是否應該採用「新颱風命名」、「舊颱風命名」及「氣象及颱風類條目常見用語」組用詞全文轉換?
  2. 「太平洋颱風季」條目,是否應該因應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與日本的颱風分類不同,而進行標題及內文用詞進行地區轉換?如不是,是否採用國際名稱(日本)?
    (附:日本與澳門分為颱風、強烈熱帶風暴、熱帶風暴及熱帶低氣壓,香港與中國另加超強颱風、強颱風;台灣採另一分類,即強烈颱風、中度颱風、輕度颱風及熱帶性低氣壓。另,部份機構評級不同可能會導致分級有異,即此情況

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01:24 (UTC)

譯名可根據地方而改變,但譯名前方的屬性必須依照國際規範,甚至內文提到的英語名稱也該符合,才不可搞出什麼Medium-strength Typhoon Fanapi這種不三不四的名字。若大家不信服,請看世界氣象組織發佈關於太平洋颱風的文件第二頁。[1]-- Meow 2011年8月30日 (二) 04:54 (UTC)
請注意,維基百科大部分的觀看者都是民眾(儘管我們不知道資料),英文名稱不用改變是沒關係(其實也沒有什麼用途存在),但是前面的強度就需要很注意,就拿台灣舉例,一般台灣人幾乎不會知道什麼是「熱帶風暴」或「強烈熱帶風暴」。而且,一般人如果看到的是不熟悉的用詞可能就不會想要繼續看下去(這是我的經驗,以前曾經在維基百科當觀看者很久,最近才加入編輯)。-Adrien1018(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9:40 (UTC)
User:Meow說Medium-strength Typhoon是不三不四的名字本人可以理解,因為就國際上或一般英文皆無此用法,所以想了想建議以後能統一英文名稱,而不再因地區做出英文轉換,畢竟那是不正式且也不正確。但是極度不建議撤除颱風中文分級的轉換組,每個地區皆有每個地區的用法,誠如User:Adrien1018所說像是「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這樣的用法台灣地區其實真的極少見,至少我認為就中文上一定要能讓各地區的閱覽者能清楚看懂該颱風的資訊,而不是一昧追求「國際」的用法,因為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04 (UTC)
(~)補充:諸如日本也是以當地氣象廳的用法來做為條目命名,例如平成23年台風第11號也沒有命名成「台風ナンマドル (2011年)」,所以中文也是一樣的道理,各地官方氣象站皆有不同的稱呼、不同的分級,沒有道理要求颱風中文名稱仍要遵照國際命名標準,轉換還是比較貼切。-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17 (UTC)
在保留中文地區詞轉換(見下)的情況之下,我建議英文名直接以「Tropical Cyclone」算數以避免出現「Medium-strength Typhoon」等不三不四的名字(其實CWB的英文版是用國際分級的)。
附:地區詞轉換包括強度轉換(熱帶低氣壓 => 熱帶性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 => 輕度颱風、颱風/強颱風 => 中度颱風、超強颱風 => 強烈颱風等-僅供參考)及名字轉換(「新颱風命名」、「舊颱風命名」及「氣象及颱風類條目常見用語」組用詞全文轉換)。另外,其實颱風條目的訪問量雖然過千,但就首一千名都不入。-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2 (UTC)
建議英文還是用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可。 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8 (UTC)
意見同Adrien1018,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是國際用法,也是最普遍的英文表示方式,如果全然使用Tropical Cyclone就無法確切顯示出該颱風之最大國際分級。英文歸英文,中文歸中文,各有各的正確表示。-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40 (UTC)
好的。MeowJonas to Receive煩請再來發表意見(再發一次回覆提示?)-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4:46 (UTC)
┌───────────────────┘
請注意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3:05 (UTC)
有沒有任何反對?沒有的話請以後執行,有的話請繼續討論。-HW DC9 2011年9月6日 (二) 14:02 (UTC)
反對什麼?--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0:29 (UTC)
另外,在熱帶風暴玫瑰 (2011年)中,「玫瑰花」被轉換為「庫拉花」,是否可解決此問題?--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2:44 (UTC)

郭爾妮,鄭可琳

維基百科的自由從來不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維基百科的自由是版權的自由。--122.121.207.4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2:46 (UTC)
兩位小朋友都刪除了嗎?可惜了,我之前還貢獻了幾個小時的......—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3:46 (UTC)

台灣中「糖」這個字

台灣對「carbohydrate」這個字到底是寫成糖還是醣?看了學術委員會中一些條目,用「醣」的較多[2],也有些目,用「糖」的較多[3],請問這兩個寫法有什麼使用規律?請台灣維友回答——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7:54 (UTC)

我也很關注這個問題。如果有規則的話應該錄入{{CGroup/Lifesciences}}。--I.R.A.·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06 (UTC)

根據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的資料,「carbohydrate」應該用「醣」字。而根據教育部電子辭典對「」、「」的解釋,「醣」字是指碳水化合物,而「糖」則是「由甘蔗、甜菜、米、麥等提製成的甜性物質。」。而根據這篇文章的看法,「醣」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糖」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祥龍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16 (UTC)
(~)補充臺北市立圖書館兒童電子圖書館裡也有一筆資料認為「醣」是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糖」則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祥龍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14:31 (UTC)
看來在化學這方面,需要特殊轉換的詞太多,不宜添加到公共轉換組裡。——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8日 (四) 21:15 (UTC)

超級航空母艦

我剛在最近更改100筆裡頭,點到超級航空母艦這一頁,結果翻出來看到這句話

這兩種航艦都被英國媒體與立委稱之「超級航空母艦」[10][11][12][13][14][15][16][17][18][19][20]。

為什麼後面拖著一連串數字這麼長?一般不都是只有一個或兩個嗎?這種能不能把它給簡化?-218.174.193.213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0:45 (UTC)

這是參考文獻的數量,一般沒有簡化的必要。烏拉跨氪 2011年9月4日 (日) 11:57 (UTC)
也未免太多了吧,無論書籍或論文報告,沒有人會同一句子裡,摻雜如此多,實在沒有這種必要,可以的話,有些能改成延伸閱讀陳列出資料,我不太相信寫一句話就會用這麼多資料,我個人就覺得有違常理。-218.174.193.213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2:02 (UTC)
這理會列舉許多出處,應該顯示這些都有使用「超級航空母艦」稱呼的報導--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9月4日 (日) 13:57 (UTC)
個人認為3、4個來源尚且可以接受,但如果有上10個的話就過多了。可以看一下這個以及這個。--Patvoiiage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2:12 (UTC)
這不是來源數多寡的問題,而是作為可供查證的數量,有關連可查證的第二手資訊都可以列入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越多越能彰顯該段文意的正確性以及非個人原創。--Znppo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08 (UTC)

中國首都

北京的前任是成都還是南京?-治癒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3:20 (UTC)

中華民國最初的首都應該是南京,明朝的最初首都也應該是南京。但中華民國當時好像並無確認南京為首都。此外,北京被確認首都前,清朝有一個首都叫盛京。總之,這個問題很無聊。—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5:29 (UTC)
不是無聊。北京市條目下面的一個表格上總有人改,有從南京改成都的,有從成都改南京的。-治癒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27 (UTC)

加州健身舒適堡

連日被加入大量投訴個案的資料, 請大家留意--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00 (UTC)

典型的無來源的負面消息。烏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10 (UTC)
其實有部份可以找到來源的[4], 現在有侵權之嫌. 但若然改寫不侵權, 可如何處理?--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15 (UTC)
要是沒人改寫,也就只能刪掉了。烏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30 (UTC)
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侵權, 但在條目中加入大量有來源的負面新聞, 是該掛中立還是刪除?--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1:41 (UTC)
建議歸納成一個段落,簡略地描述該公司涉及哪些類型的負面新聞(當然必須附上可靠來源),而不是將負面新聞逐單羅列出來,以免該部份內容的篇幅喧賓奪主。另外,舒適堡在香港有一定規模,如果不涉侵權,是有足夠關注度收錄的。 -- Kevinhksouth (Talk) 2011年9月7日 (三) 11:50 (UTC)
這個要看他是怎麼敘述這個負面新聞的。如果敘述得中立就應保留。掛不掛中立是看敘述的方式,不是事情的實質。就曾有人質疑2011年溫州動車追尾事件內負面消息的中立性。理由也如此。烏拉跨氪 2011年9月7日 (三) 11:52 (UTC)
已經改寫成敘述較中立的狀態,一樣是說明負面評價的狀況,但寫法不同我相信閱讀者的觀感也不會一樣。何況加州健身在台灣已經消失了,到現在才拿出來『鞭屍』實在不知意義何在?—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8日 (四) 03:18 (UTC)
果然蠻可疑的,利益衝突的味道非常重。先暫時施以半保護,因為看過該IP用戶的編輯記錄,可能是同時由很多人共同使用,不適合直接對IP本身作任何處置。—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8日 (四) 13:44 (UTC)
  • 其實解決辦法並不複雜,大家不妨加入多些正面或中立的資訊,這樣便可以取得平衡。盲目刪除負面新聞只會做成打壓。 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48 (UTC)]
    • 有負面新聞不是問題, 但把投訴人的主觀申訴搬過來會有中立性的問題. (舉個反向例子, 如有朋友使用了某中心的服務十分滿意,是否可以在維基上大贊特贊?) 個案是否需詳細列出始末也要討論一下--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3:53 (UTC)
那個會議實錄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僅有錄音內容而已,根本無法證明其真偽。而且這種人家企業內部經營文化的事情,是應該在維基百科上發表評論意見的嗎?請這位IP朋友瞭解百科全書跟消費者保護指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9日 (五) 04:15 (UTC)
相關的參考連結都有留著,在意詳情的人可以自行點進去參考,維基百科不是用來『讓讀者理解不公在哪些地方』用的,閣下很顯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掌握什麼是百科全書該有的中立精神。您這『加州健身的作法不公,所以我要推廣開來讓大家知道』的想法,基本上就已經徹底抵觸維基百科最根本的原則,所以再多講也沒用。我只是在示範該如何用盡可能中立的筆觸將實際上存在的負面批評含蓄表達而已。-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9日 (五) 06:03 (UTC)
我倒是覺得如果真的是查證得出曾發生過的事,只要敘述上不要蘊含暗指健身中心需對此負責的態度的話,收錄在其中也無妨。這狀況有點像是某個地鐵車站曾經有人跳軌自殺身亡,或是某某航空公司的飛機遭自殺炸彈客攻擊而墜毀,其實車站站務與航空公司本身也是事件受害者,但既然事情真的發生過又可以查證,作為紀錄曾存在過的事實(這也是百科全書主要的功用)這目的,加以收錄是可以理解的。—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9日 (五) 07:09 (UTC)
但如有人在麥當勞百佳心臟病發或遇襲[8], 又是否會錄入條目? 我覺得有點抹黑的味道--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7:51 (UTC)
在決定一件事件是否有被收錄在條目的價值時,應該是出於事件與主題二者間有沒有確實證據說明是有直接關聯的,因為維基百科不是資料收集庫,所以一些聯繫薄弱的資訊應該出局。至於為什麼飛機遭自殺炸彈客攻擊就可以收錄,其實一般這種事件都有較大機會被寫成獨立條目,只是在有編者這麼做之前先收錄在航空公司條目中是可行的做法。--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8:59 (UTC)
作為事件發生的『地點』,其實就是一種直接關連性。不過縱使是不幸的事件,還是有辦法用中立、看起來不給人抹黑感覺的方式撰寫的,所以關鍵問題其實是敘述的方式(例如,上面那位IP君的撰文方式,一看就知道對加州健身抱有敵視的意識),而不是寫不寫出來。同樣的道理,負面的消息也可以寫得很平鋪直述,這就是百科全書的最核心價值呀!—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9日 (五) 18:02 (UTC)

司馬炎篡魏」還是「晉滅魏之戰

那一個是合適的條目標題? 司馬炎曹奐有戰嗎?--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1日 (日) 10:23 (UTC)

兩個都有問題,我只聽說過「謀朝篡位」沒聽說過「篡朝」,當然,也沒有戰爭。—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0:34 (UTC)
「篡朝」應可以的,如「王莽篡漢」[9]--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01:44 (UTC)

新條目推薦的問題

「在推薦日之前修改不間斷超過5天,且5天內創建或進行過重大增訂」, 裡面不是說修改不間斷超過五天,並且近五天有個重大增訂?沒有說超過五天時間就不可以推薦了?或是我理解錯了?

我的意思是,我不間斷擴充一個條目,時間超過五天,但每天都有大量的更新。這樣能上新條目推薦? 或是說如用戶: Jason 22所說超過五天就不能上新條目推薦了?

記得以前對新條目推薦的資格進行過討論,並有多個不同的方案來判定,現在怎麼沒了? --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玖巧仔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37 (UTC)

這個句字顯然是有問題的,我的理解是「在推薦日之前修改不間斷超過5天且每日最少編輯一次,或5天內創建或進行過重大增訂。」-HW DC9 2011年8月31日 (三) 00:39 (UTC)
不存在問題,是部分用戶的理解問題,以「我不間斷擴充一個條目,時間超過五天,但每天都有大量的更新」為例,如果這個不間斷是指五天以內,是可以上DYK的。關鍵是看第一有沒有增加足夠的內容,第二有沒有間斷超過五天。我就是曾經用了7天時間寫一個條目上DYK。至於你問到的那個討論,討論結果就是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1日 (三) 04:38 (UTC)
所以像黑暗魔君編寫的安息帝國,從8月10日到31日幾乎每天編輯,雖然編寫時間長達3個禮拜,不過都是5天內不斷編輯,這樣就能符合新條目推薦資格了吧?--茶壺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7:11 (UTC)
因此「不間斷超過5天」是否是指「間斷不超過5天」的意思?--Wolfch (留言) *DC9* 2011年9月13日 (二) 04:08 (UTC)
(:)回應沒錯,如同茶壺所舉之例,只要持續不要中斷地編輯,不要讓編輯紀錄有超過五天未有編輯,從起始日編輯的更新量達到超過原條目1/3,即符合新條目推薦資格。--安可與我對話2011年9月13日 (二) 05:20 (UTC)

Portal和Wikipedia專題有什麼區別?可以新建一個專題麼?

想新建一個Wikipedia:天文學專題以組織條目編寫和評級,但是現有Portal:天文學,還有Wikipedia:星座專題Wikipedia:火星專題,是否可以?Portal和Wikipedia專題有什麼區別?-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13日 (二) 14:15 (UTC)

如我理解正確的話,Wikipedia名字空間用於協作、提升、評選等,主要面向編輯,Portal名字空間以內容為主,面向讀者。--Ben.MQ 2011年9月13日 (二) 14:51 (UTC)
謝謝BenMQ。-iamchenzetianTalk:iamchenzetian 2011年9月14日 (三) 10:48 (UTC)

舒適堡

就上面的討論, 我改寫了舒適堡#銷售手法爭議, 嘗試以比較中立及客觀的方式描寫其中的個案, 以免出現偏向投訴人的角度, 同時個案中的時間日期金額等都無必要詳述. 但有編輯以「反對河蟹真相」為理由回退[10], 希望有更多朋友可參與討論--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9:36 (UTC)

你以為減低對事件描述的詳細度,真的就等同比較中立客觀嗎?[[[Special:Contributions/219.77.78.113|219.77.78.113]]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23:43 (UTC)]
原本的角度比較主觀,如「藉詞向她推銷」;「她大感震驚」;「乎大(有?)隱藏「0」字之嫌」;「一個多小時內瘋狂刷了16次」。改寫後主觀性及情緒描寫較中立。如有其他更中立的寫法,歡迎建議。文中負面資料篇幅的比例也是中立性的一個考慮--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2:21 (UTC)
負面新聞每日追加: [11]--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5:09 (UTC)

刑事偵緝處歷史

請參與將探長 (香港)移動到刑事偵緝處歷史相關討論,謝謝。--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0:11 (UTC)

明太祖朱元璋應當用哪個主詞條?

本體討論

Shizhao所謂的命名常規本就不合理。明代諸帝都是或祖或宗,就連靖難的朱棣主條目都是明成祖。所以以明太祖作為主條目才是命名常規,史書中只有最初第一句的時候才會直稱名諱,以後都是用廟號來代替的。--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9月10日 (六) 05:47 (UTC)

我覺得以維基百科的命名規則,或者說常用習慣來說,應該以該人的人名為主,而不是什麼稱謂職位之類的。舉幾個例子:
當然,也存在特例,如我最近從古語維基轉過來的推古天皇,但那是有特殊情況的,這第一是一般古代的日本人名字都是可以變的,而且是整個變,比如木下藤吉郎。而中國人如朱元璋,其名字一般是父母改,也是一生人常用。加上現代人一般稱之朱元璋(明太祖也不少,但經常是文中略為提及)。所以我還是建議維持人名為條目名的好。當然為了維護明太祖一說,也為條目做了重定向,這已經足夠合理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5:39 (UTC)
閣下,本人認為,中西體例不同,維基百科的命名規則是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語言而言。
  • 美國第一任總統這個稱謂是對應明朝第一任皇帝,但是這次是明太祖,並不一樣
  • 法國人民的皇帝,對應的是明朝的皇帝,這個也不一樣。
而為何需要將朱元璋移動至明太祖?明朝除太祖外,在維基的主條目都是以廟號為主,那麼可以推理維基對於明朝皇帝的常規命名是以廟號為首的。然而太祖詞條則以名諱為主,已然不符合這一模式,所以需要正名。第二,對於歷史人民的命名,一般按照慣例,慣例來自漢人自古以來編纂的史書,既然史書有例可循,那麼我們何必獨創一套命名規則。朱元璋,作為皇帝名諱其實是並不常用的,皇帝名諱出現次數遠低於皇帝廟號出現的次數。所以也不適合使用朱元璋主條目,另外朱棣的名字知名度和朱元璋的知名度是相同的,而且在現代,明成祖的使用不及明太祖的使用程度。說及洪武舊事,一般以太祖、朱允炆、朱棣來說,很少有人會說太祖、朱允炆、成祖。但是朱棣的主條目則是明成祖,所以管理員所謂的命名常規,實際上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統一到明太祖詞條才是正確的--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9月10日 (六) 05:59 (UTC)
(!)意見 - 據說這是遠古時代的Wikipedia:投票/中國君主條目命名討論結果。--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07:11 (UTC)
我記得開國君主是另有討論的吧?--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33 (UTC)
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09年10月#大明皇帝條目的命名? --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10:19 (UTC)
應該不是這個。開國。--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0:20 (UTC)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這些條目的命名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蒼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4:21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規 (人名)#漢字文化圈君主命名方式? --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17:35 (UTC)

如果這是中文維基這邊的慣例(以廟號為主)那就算了吧,反正有重定向。—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6:24 (UTC)

應該先討論是否要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規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的「中國歷代君主」一段。--Mewaqua 2011年9月10日 (六) 07:17 (UTC)
感覺現在的命名方法有不合理的部分。比如對外國人一般用全名,在任何其他中文百科全書都不可能是如此。再者書名號不能入標題,現代中文資料中很少有書名不加標點的。英文版中,書(帶斜體)的條目顯示時標題會自動斜體,中文版卻不能自動加書名號-蒼白的火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4:28 (UTC)
另,如果依據8年前的那個規則,如開國皇帝使用本名的問題,那麼秦始皇的主條目為什麼還是秦始皇?再者,既然編寫歷史條目,那麼就要按照史書的命名規則,我們自己不能去自創。而近現代人,因為沒有諡號、廟號,那麼直稱本名也是唯一的方法。所以Wikipedia:命名常規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的「中國歷代君主」一段必須進行修改。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儘管有重定向,那麼定向到哪條條目也是需要統一和正名的。此外,元、清兩代其君主命名,雖實行部分漢化,但其根本文化本非華夏文化,因此漢例的命名法則並不適用於他們,也當重新確定。--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9月11日 (日) 00:49 (UTC)

私人性質的爭論

User:Legolas1024不斷將朱元璋移動至明太祖,請各位注意。烏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05:12 (UTC)

樓上的,何故獨責難於我,幫你改掉是讓你中立,Shizhao所謂的命名常規本就不合理。明代諸帝都是或祖或宗,就連靖難的朱棣主條目都是明成祖。所以以明太祖作為主條目才是命名常規,史書中只有最初第一句的時候才會直稱名諱,以後都是用廟號來代替的。是有人不懂歷史的書寫,還要自創命名規則,咄--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9月10日 (六) 05:28 (UTC)

:請你不要隨意的篡改別人的留言,這裡是討論區,不是條目。其次,在清楚的閱讀和理解相關方針規則前,請不要咄咄逼人的指責任何人。烏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05:35 (UTC)

你就是最開始咄咄逼人的人,最開始的那句話就在暗指責任均在我,你這個不是在討論是不是應該叫明太祖還是朱元璋,你這是在開批判帖子。這裡是討論詞條叫什麼,不是討論用戶移動詞條。你要討論詞條被人移動,該用戶是否犯規,那麼你把這個討論移動到別處去。這裡要討論歷史,不是討論站規和方針,要討論,喏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這裡去討論,沒人來管你。--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1年9月10日 (六) 05:47 (UTC)

都成私人性質的爭論啦,這樓歪的。烏拉跨氪 2011年9月10日 (六) 16:31 (UTC)

    • 這關華盛頓什麼事?美國第一任總統對應的是明朝開國皇帝。
    • 朱元璋是生前的名字,去世後的名字是諡號,但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太長,所以通常都是稱廟號。說到底,不論是生前的名字,或是身後的諡號、廟號都是指的同一個人,是同一個人不同形式的稱呼。
    • 「命名常規」真是不知所謂,需知中外有別,古今不同。古人還有字呢,當時人看來直稱名是不禮貌的行為。為什麼要用一種規矩來限制命名呢?做為管理員,實在沒事做,就退休算了,不要做無厘頭的行為。。。--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17:26 (UTC)
  • 我覺得什麼名字並不重要,但是我比較反感那些已經比較完備的條目仍然移動來移動去地,因為每次移動,相關的模板內容就得重現編寫以確定最終目標。而這些事情往往是條目主編而非移動者最終來完成。兩年前敝人寫了一堆明朝公主的條目,此後沒有什麼補充,儘是一連串地移動戰。為何急於移動的人不能尊重一下別人的意見?--Walter Grassroot 2011年9月10日 (六) 22:29 (UTC)
  • 至於8年前的討論,我希望各位想改則已,不要過於鞭撻。這世間如流水,人的思維當年就可能停留在那個認識上,現在改就好了。試想100年前電影裡連接吻都會被當成色情呢。--Zhxy 519 (留言) 2011年9月11日 (日) 09:19 (UTC)

存廢討論的合併與重定向

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1/09/09#黃尹, 大家的意見是(±)合併甲骨文, 但結果管理員只(►)重定向了題目, 原有內容全都扔到垃圾箱去了. 那重定向有甚麼意思? 甲骨文中半點提及黃尹的文字也沒有. 合併的意思是把兩個條目的內容修緝後合成一篇, 請管理員處理的時候盡責任一點, 不要偷懶--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2:53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6:24 (UTC)

移動標題

一直很想問,憑甚麼我創建的人物條目都要因為Google搜尋的結果較多而被移成大陸翻譯?我用的人物名字皆取自我所看的台灣出版物,包括「希特勒的將領」、「帝國騎士」等書,為何,在我創建條目後,非得要用google一出來就知道是在大陸流通的譯名,我自書中引用的譯名就不正確,非要用戶User:Symplectopedia一直給條目移動,連弄個地區字詞轉換不做,只用google數來壓人真是莫名其妙,弄到現在我已經難以忍受,遂題於此。—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2日 (一) 15:05 (UTC)

如果台灣版本的譯名有明確的來源(例如實際上出版時書籍使用的書名等等),則應該以地區用語差異的原則去處理之,Google搜尋結果並不一定是優先參考原則(就算優先考慮Google結果也是要先篩選不同地區的網站之後再看數量)。請:Ai6z83xl3g兄把一些受影響的條目列出一下,我認為這情況值得討論討論。—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12日 (一) 17:31 (UTC)
(+)支持條目名字應該尊重作者,先到先得。簡繁應該用模板轉換。—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0:49 (UTC)
先到先得也要看情況,如User:裕綸User:Tonysmith,後者我以「奧爾格·馮·庫勒」為代表,那個依發音應該接近於「屈希勒」,這不能接受,裕綸就根本亂譯一通我就不說了。有被移動過的不少,有些我能接受,但以下我不能接受:庫爾特·斯圖登庫爾特·斯圖登特伊塔羅·加里波底伊塔洛·加里波第沃夫岡·呂茨沃爾夫岡·呂特漢斯·耶匈尼克漢斯·耶順內克。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由於中文出版品在此領域出版量極少(麥田星光都停了),每每要翻譯一位稍嫌冷僻的人物譯名一搜尋就會出現「德國高級將帥全名單」這種在論壇間流通的名單,而有一堆結果都是這些堆出來的,其中亦有錯誤者,如「Günther von Kluge」,從德語發音來聽怎麼會是「京特」,而不是「君特」?除非是相差太大(像是User:裕綸先前翻的「瓦爾騰」(Walther)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我創建完後,那些用重定向或地區轉換,非要整個移掉?—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0:57 (UTC)
額外再補上「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阿爾弗雷德·馮·蒂爾皮茨」,前者為台灣翻譯,後者為大陸翻譯,之前移回來又被人給移回去,分明就是地區性翻譯,自己懶得作字詞轉換只在搞移動(現我已回退至最先版本,並補上字詞地區地區轉換,請Symplectopedia不要再來亂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06:28 (UTC)
其實有個問題是,不同中文出版物中的人名翻譯就常常不同。一個人以A書的譯名為準寫的,而另一個人看的卻是B書,於是依照B書的譯名移動,此時很難說誰對誰錯。google搜索雖然是個好辦法,常常可以找到一個譯名最常用的譯法,但是遇到一些偏門的內容,中文的網絡資料可能就很少甚或沒有,只有傳統出版物可以參考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問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3日 (二) 01:58 (UTC)
具體問題可以拿出來具體討論,比如說錯誤的翻譯。我支持Ai6z83xl3g的意見。—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5:25 (UTC)
可是就算是在台灣的網頁搜索這些譯名,也還是我移動後的譯名比Ai6z83xl3g的譯名常用。在台灣的網頁搜索"庫爾特·斯圖登特"有8個結果;"庫爾特·斯圖登" -登特則沒有任何結果。在台灣的網頁搜索"沃爾夫岡·呂特",有41個結果;"沃夫岡·呂茨"則沒有任何結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14 (UTC)
就說是書上的譯名,而非網路上的,斯圖登、耶匈尼克與呂茨等都是,不要再拿google出來,也不要只用它當依據,如果你沒接觸這些相關資料的話。—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36 (UTC)
1、對應翻譯正確(Kate不可能翻譯為約翰吧)的前提下尊重作者;二、做NOTETA。我不想再多說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09:43 (UTC)

對「沃爾夫岡」翻譯的討論

剛才我仔細看了一下「沃爾夫岡」這個詞,讓我想起Ralf,這個詞在大陸也有譯作拉爾夫的。我覺得在有足夠來源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將大陸譯名使用這個。—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0:19 (UTC)

(也許是我誤會閣下的意思)請問你指的是「Wolfgang」還是「Ralf」?如果是前者的話,我很難苟同此意見,因為實在不能無視那兩個g和w;若是「Ralf」的話這倒是無妨。—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0:25 (UTC)
本人不懂德語,只是從英語的角度去看「爾」和「L」的關係。不知道具體錯在哪裡?—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09 (UTC)
等等,先說清楚,我認為閣下將「Ralf」翻作「拉爾夫」是可以的。—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19 (UTC)
那「沃爾夫岡」有什麼問題,請指出。—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27 (UTC)
請聽此發音,「Wolfgang」只能譯作「沃爾夫岡」或「沃夫岡」,若閣下的討論不是關於將「Wolfgang」譯作「拉爾夫」,那就當我誤會你的意思,話題就此打住吧。—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3:45 (UTC)
囧,我的意思只是問「「沃爾夫岡」或「沃夫岡」」有什麼問題。不過既然你認為沒有問題那就算了,當我誤會。—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4:07 (UTC)
「沃爾夫岡」才是正確的,「沃夫岡」把Wolfgang裡面的l漏掉了。在翻譯外國人名時,一定要把人名中所有的部分都翻譯過來,切不可省略掉部分音節不譯。如果省略或篡改了部分音節,對該外國人是極大的不尊重!--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02 (UTC)
這裡面並不存在不尊重。如果你懂粵語,你就會明白「沃夫岡」從某種意義上也是正確的。—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08 (UTC)
不明白。在粵語中「沃夫岡」的讀音是「juk1 fu1 gong1」,與Wolfgang的讀音大相逕庭。--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5:17 (UTC)
Symplectopedia,翻譯人名音時哪有這樣簡單的準則?你這種說法就是希特勒(Hitler)翻成希特勒爾、羅斯福(Roosevelt)翻成羅斯福爾特、賴歇瑙(Reichenau)翻成雷伊切瑙,翻譯有你這樣的說法大家可都輕鬆多了,不要說我無限上剛,這根本是你提起的。—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6:07 (UTC)
「如果省略或篡改了部分音節,對該外國人是極大的不尊重」這句某種程度來說是個人原創研究吧?我認識不少外國人倒是很樂於仿效中文,將自己的英文姓/名簡化為只有三個字的翻譯方式。另,與中國大陸的譯名習慣不同,台灣的譯名方式習慣把外文名稱最後的幾個氣音省略不譯(這原則不限於人名),中間的捲舌音也不見得會照翻(例如這裡提到的『爾』),所以依照Symplectopedia兄的理論這都是不正確的翻譯方式,但很抱歉,根據地區用語習慣的原則,對於台灣的用語習慣來說並不存在有這樣的原則!—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13日 (二) 16:18 (UTC)
其實不要忘了,譯名對錯不是維基百科應當去糾正的,維基百科應當使用最常用的譯名,即使這個譯名錯了也一樣--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4日 (三) 01:08 (UTC)
(+)支持-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2:59 (UTC)
但,「移動標題」段落的問題分明就是地區翻譯用語問題,和常用譯名根本沒有關係。—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00:22 (UTC)

應該修改Infobox模板還是修改條目?

{{Infobox monarch}}在2011年8月被修改,引致所有使用該模板及有Image參數的已有條目的原有Image參數在新版本會出錯,在頁面顯示多餘的[[Image:或[[File:及|frameless|alt=]]。使用該模板的條目約有370個,當中約有100個使用Filename.xxx為Image參數,其餘則使用[[Image(或File):Filename.xxx|width]]為參數或沒有Image。

另外在新版本模板下,即使條目已更新參數格式,其過往歷史版本仍會顯示上述多餘文字。

現在是應該繼續修改其餘二百多個條目,還是修改Infobox模板及改回已更新的約100個條目好呢?--Mewaqua 2011年9月17日 (六) 08:23 (UTC)

看到說infobox的,於是也提一下infobox film里的問題

問題1:infobox film中的maintheme、opentheme和endtheme標籤貌似填進了東西也沒有顯示,這個是8月底發現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
問題2:先前有其他編輯者討論過imdb_id、amg_id、website三標籤的問題,他們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不提供imdb和amg的連結,只顯示編號,website保留。之前我發現日語維基那邊的infobox film模版里已經可以提供不會出問題的imdb和amg連結了,所以我覺得我們這邊應該也可以參考他們的模版來更新我們的模版。
(傳送門:Template_talk:Infobox_Film

麻煩懂得修改模版的達人前去修正了。謝謝。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6:29 (UTC)

關於生僻類推簡化字的顯示問題

我在瀏覽或編輯條目時,遇到過不少罕見字的類推簡化字, 如駃騠的類推簡化「𫘝𫘨」,在默認的宋體和雅黑都顯示不出。 個人覺得,對於這種字,即繁體可以顯示,而相應的簡體由於技術原因無法顯示的文字是不是可以直接用「繁體」顯示出來???????--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22:38 (UTC)

應該是可以的吧。--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9:31 (UTC)

中國東方航空583號班機

這個條目是不是要改名中國東方航空583號班機空難事故?-Nivekin請留言

提議改為中國東方航空583號班機空難,「事故」和「空難」似乎重複了點。 AlexHe34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7:11 (UTC)
贊同「事故」與「空難」擇一即可,不過這兩個詞有輕重的差別,該選哪個可能要斟酌一下。--Reke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8:13 (UTC)
似乎事故更為合適,空難似乎是用於更嚴重的情況-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51 (UTC)
仔細閱讀了下條目,還是選擇「事故」為佳(之前只是按照空難相關條目的慣例提出了建議)。 AlexHe34 (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02:25 (UTC)

V-1飛彈與V2火箭

V-1飛彈V2火箭為同一系列的火箭/飛彈。

我認為這兩個名稱必須合二為一,如V-1飛彈+V-2飛彈V1火箭+V2火箭,又或V-1火箭+V-2火箭V1飛彈+V2飛彈

請問你們認為如何?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2:42 (UTC)

同一系列?沒有同一系列了,這兩個發射方式、製造廠和很多性能都不同,V是「復仇」,不是型號,沒有一系列承載關係,理當分開。—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06 (UTC)
呃...我修正我的用詞,但有必要分到這麼開嗎?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47 (UTC)
其實我打這個「:」比較隨意,請別見怪。—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50 (UTC)
(其實我說的分開不是指冒號)另外,謝謝您的意見(或指點更為正確?)。卍田卍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13:55 (UTC)
我覺得V2火箭這個標題中間是不是需要一個連字符?-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9:36 (UTC)
其實要,但沒什麼人有注意到就是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0:37 (UTC)
沒什麼問題的話我就先移動了--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44 (UTC)
請便。—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1:45 (UTC)
要移動前,應該先搜尋一下,官方的編號是怎麼用的。很多人都會把德國的系統中間加上一個-,像是Bf-109,實際上這種用法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稍微看一下可以發現,英文版有,德文版卻沒有,英文版是A4/V-2,德文版卻是A4/V2,這種狀況就要小心,而不是馬上就去移動。-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40 (UTC)
這我倒是沒注意到...仔細想想,以前CR機也有同樣的錯誤過....—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57 (UTC)
對於這種非中文的編號,應當名從主人還是參照漢語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呢? -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15:16 (UTC)
系統編號和名稱是不同的,要是連正式編號都得要這樣改的話,那麼生物,天文等等類的條目都可能需要大幅變動。除非一套系統有兩種來源的正式編號,那麼,採用其中一種的話,也是要按照該系統的編號方式來顯示。-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12:10 (UTC)
好的,那麼原先的V-1飛彈標題也需要進行修改了--Mys 721tx(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22:40 (UTC)

雲南小作品圖標的問題

看這個圖標,裡面的紅色部分是昆明。乍一看還以為是和昆明有關的小作品。 個人覺得頗不好分辨。是不是換個能充分體現整個雲南的圖標呢? 如一張將雲南輪廓標誌出來的。--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8日 (日) 02:12 (UTC)

NNU

是不是又有老師用維基做教材? 這兩天有些新用戶, 名稱都是「NNU-疑似學號」, 把一些英文條目加進來.

--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7:29 (UTC)

另外此用戶的貢獻在英文維基百科有一致文章,查看了各NNU開頭的用戶的貢獻,感覺中文維基百科上的那些內容應該是打算放在英文維基百科上的東西,但是不小心放錯地方--—人家才不是バカ!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11:55 (UTC)

但是這種類型的文章,並不是百科吧。烏拉跨氪 2011年9月19日 (一) 12:03 (UTC)

王位請求者列表

「王位請求者」是日文, 不是中文……該怎翻譯? --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10 (UTC)

可以翻譯為「覬覦王位者」「要求王位者」或「王位爭奪者」。--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15 (UTC)
都不好。因為其中多數涉事國家或地區現在根本沒有王位。那何來覬覦、要求甚至要爭奪?

--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17 (UTC)

很有問題的條目。需要持續關注。—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55 (UTC)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出現命名爭議,請參與討論。--Gakmo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1:38 (UTC)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部分去研究,第一,是毛里茨還是莫瑞泰斯;第二,是美術館還是住宅。—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6:23 (UTC)

需要達成共識:Template:不適內容警告的去留問題

RT:

(○)保留,維基百科不是色情、暴力百科,也不是愧對下一代的百科,既然不適內容得不到刪除,那麼弄個模版保護少兒的心理健康也好。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壞壞的中華小天魚 () 2011年8月30日 (二) 02:37 (UTC)

(○)保留,知識不需要被保護,但是兒童需要被保護,我們應該為下一代保留在閱讀該內容時得知該內容可能為不適當的權利。同時,宣揚此內容為暴力色情條目,也是一種知識傳遞。無論提及多少次,我都會選擇保留。-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03 (UTC)

你懂的。-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15 (UTC)
我很笨,不懂。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18 (UTC)
保護兒童不是靠模板就能做得到,而是依靠清楚的說明,並不是試圖警告他們,維基百科不是渲染色情暴力的地方,而是傳遞知識的地方,添加兒童不宜的標記根本無助傳遞知識,反而是先入為主地將一些條目定義為不適內容,這樣就能夠保護兒童?還是變相將暴力和色情就是不適的內容的定義,作為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植入他們的價值觀中?這是維基百科應該做的事嗎?維基百科不是保護兒童組織,它本身並沒有責任保護兒童,維基百科唯一的用途就是傳遞知識給讀者,永遠保持中立的態度去說明事情。這個模板,反映出先入為主的概念,與維基百科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這模板不但不應該保留,而且應該立即刪除,以免遭人誤用。—AT 2011年8月30日 (二) 03:32 (UTC)
囧,我覺得這些模板就是清楚的說明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3:39 (UTC)
這種模板都應該刪除。去年我就說過,有人會專門去找加了這個模板的頁面。--CHEM.is.TRY 2011年8月30日 (二) 03:53 (UTC)

:這種模版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人更易找到色情暴力的條目。我想問那些條目適合放這模版? 陰道自慰同性戀還是人獸交?是誰去決定?--Nivekin請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7:19 (UTC)

即便要放,17569032的當前版本也太過於鮮豔刺眼,反而是模板本身令人反感。--安可與我對話2011年9月1日 (四) 13:26 (UTC)

(×)刪除,已有維基百科:內容聲明和{{censor}};況且,設計太誇張了吧。--Gakmo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02:52 (UTC)

(×)刪除,基金會已經就用戶自訂圖片過濾器機制進行民意調查(注意:這不是投票決定通過與否),更加凸顯這個模板是不必要的。而且導致不安的暴力的定義非常主觀,有人可以因為被狗隻咬傷過而對任何狗隻及圖片有恐懼感,那是否這個條目要掛上這個模板來滿足怕狗人士呢?--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03:07 (UTC)

  • (○)保留:不適內容警告與內容聲明並不矛盾。—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9月2日 (五) 14:47 (UTC)
    • 本質上都是一個意思:「內容可能冒犯部分讀者,是否繼續閱讀本百科請自行負責。」而且內容是否不適不應該由編者自行標籤,因為這樣會牽涉非中立觀點及自我參照引用。-- 同舟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3:01 (UTC)
      • 非也,維基百科不對用戶負責,但不代表維基百科一定要將內容寫為某種形式。維基百科不避免冒犯讀者,但不代表維基百科要特意冒犯一個具有相當大地社會代表性的群體。上面投刪除票的用戶實質上犯了一個相當嚴重的邏輯錯誤。—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9月3日 (六) 08:37 (UTC)

(×)刪除:媽呀……嚇死我了……估計這個模板的突然出現比「不適內容」本身更可怕。也許這種精神的應激性會提高人對不適內容的耐適度?(  囧rz……)(另外,我對警告的害怕要勝過對某些「不適內容」的恐懼)。就是存在,希望改好一點,維基百科是很嚴肅的地方。—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1年9月2日 (五) 15:41 (UTC)

(:)回應 不要跑題,這跟媽沒關係……如果閣下樂意,可以在T:ASN里做個調查:有多少讀者認為這個模板的出現更可怕,又有多少讀者認為不適內容更可怕。—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9月3日 (六) 08:37 (UTC)

(○)保留,上面的「燈火闌珊處」同志提出「不適」的範圍,依在下之愚見,可以投票解決;試想:您們結了婚,有了兒女,而您們的兒女看了維基百科上這些東西以後,性格變了,您們會怎麼辦(在下這樣說,是絕無惡意的)?維基百科是為人們服務的,是善良的目的。可是善良的目的變成了不善良的結果,這恐怕也不是它的創建者們想要的結果吧?壞壞的中華小天魚 () 2011年9月3日 (六) 04:17 (UTC)

  • 教育是父母和教師的責任,不是維基百科的責任,維基百科不是教育機構。給予「社會認為是正確的」觀念(維基百科提供這個,什麼才是正確觀念?多妻制在伊斯蘭國家是「正確的」,在一妻制國家是「不正確的」,以誰為標準?)是父母、學校和社會的責任,別把教育的責任推給一本百科全書。你會到圖書館去,要求圖書館把犯罪學的書籍都下架嗎?父母有監督孩子的責任,也有導正觀念的責任。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5:46 (UTC)
  • 知識必須要得到印證,才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父母、學校、社會做的就是在孩子「印證」的時候告訴他們是非對錯,暴力是不對的、濫交是不對的、詐欺是不對的……孩子印證到「這的確是不對」的時候,「不適當的」知識就只會是「不適當的知識」,而不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維基百科只會陳述事實,剩下的教育工作,那是有這個責任的人要做的事。別把不屬於維基百科的責任推給維基百科。燈火闌珊處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05:53 (UTC)
說得太好了。烏拉跨氪 2011年9月3日 (六) 06:08 (UTC)

--Ben.MQ 2011年9月3日 (六) 06:01 (UTC)

台北車站等車站的模板

最近一位活躍用戶,大量增修介紹模板於台灣鐵道主要站體條目上(如台北車站)。雖然立意及品質都很好,但是他卻以「模板功用本為收錄既有內容之重點」理由,每每弄了很大很大的模板,常常會因此造成排版(左邊大量空白)不美觀或者未完成之模板功能(例如高鐵人數進站人數不知,卻仍顯現模板原始語言)。另外,最令人感覺到不妥的是:這些模板連車站頭班車,末班車的開車時間都列進去,活像旅遊指南。請問基於「不是資料收集處」觀點,各位用戶認為此類型模板真的是「越詳細越好嗎?」。像碰到這種「有專業」卻不諳維基百科某些編輯方式的用戶,一者怕傷害新人,又怕一發不可收拾(一天之內,他已經弄了好多,很像很像時刻表的車站模板了[14]) ,取捨之間如何應對?可以為了考量後續可能「恢復」難度上,先請求將其封禁嗎?--Winertai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7:55 (UTC)

  1. 我看了條目討論頁、雙方對話頁,似乎沒有看到你們有討論過程?這位用戶應該不是新人,至少他對台灣捷運的色彩模板應用非常熟棯。應該可以先行溝通。
  2. 排版問題,我的建議是讓模板部分內容以折疊方式呈現。
  3. 頭末班車時刻資料…要說瑣碎嘛,它也沒有列出每班車時刻;要說重要嘛,好像也不是非常要緊。這個處於灰色地帶,如果折疊能處理排版問題,那就別為此爭太多了吧。--Reke (留言) 2011年9月15日 (四) 18:07 (UTC)
謝謝提醒,我已經到留言至該用戶討論頁,希望能解決這些小問題。-Winertai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02:07 (UTC)
個人認為太瑣碎的資料如時刻表就沒必要收錄,很多交通類條目學到日文維基缺點都有這樣的問題。雖然編輯者很努力編,但卻忽略了維基百科成立的目的應該是讓大多數外行者也能了解某事物,而不是某事物愛好者或專門者,拼命塞入一堆瑣碎專門的東西以顯示自己很懂那些東西。—Ellery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8:40 (UTC)
同感!因此很多事物的條目最好不要是由該種類事物的「專家」或甚至「粉絲」獨立去完成,否則很容易陷入這種本位主義的困擾中。多一點圈外人的觀點比較能平衡視角,只可惜專家與粉絲通常都是有過度狂熱的傾向......—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26日 (一) 08:52 (UTC)

新條目推薦的更新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現在只剩下二個候選了。頁面上說是每二小時更新一次。特地看了看歷史,機器人最近一次更新是零點,顯然機器人在危機下開竅曉得再持續更新會失業。

如題。 希望更新頻率再降一些,兩小時快了。或是增加首頁的新條目推薦的條數。 --玖巧仔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23:14 (UTC)

是啊,太恐怖了,多的時候頁面長達幾十頁,少的時候只有這麼點少,是否可以通過一個反饋機制來自動調節出版頻率?——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17日 (六) 02:16 (UTC)
我是認為不應該因為動員令而改變頻率--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19日 (一) 02:05 (UTC)
「動員令」的時候新條目推薦頁面長達幾十頁,一結束就剩下幾個條目了。這無疑暴露出「動員令」這種結構鬆散的突髮式提升計劃的缺點。或許還不如持續性的主題式提升計劃(如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畫/生物學提升計畫)效果來的好。——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04:19 (UTC)
總比一直都沒人寫好。--Ben.MQ 2011年9月22日 (四) 12:42 (UTC)

張海亮 (總經理)劉堅 (經理)

以經理職銜作條目名是不是有點問題?一不能顯示條目其人特色(經理太多了吧), 二當他一旦昇或轉職, 是不是要改條目名?--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03:28 (UTC)

  • 暫時這樣做好了,依照大陸的很多先例,許多國有企業的經理都會最終走向政界,建議維持現狀,變化職位後再做調整吧,現在維基人物條目還是援引著古代傳記常用的官本位思想。--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9月26日 (一) 05:32 (UTC)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條目的內容其實是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但條目的名字卻有可能讓人誤解為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是否應該更正?--Alexchen4836 (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00:43 (UTC)

建議(►)移動「第一次埃意戰爭」。--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0:00 (UTC)

車船路線及行車時間表

請留意User: Tywzlr所建的一大堆「車船路線及行車時間表」條目[15]--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6:20 (UTC)

問:田庄英雄的的「莊」

如果標題的字有錯誤怎麼修正呢?例如戲劇田庄英雄的的「莊」有錯誤,它都顯示田莊英雄,我去詢問處都沒人解答,只好來這邊問,如何把「莊」改成「莊」,就像涂善妮的「涂」原先為顯示為「塗善妮」,後來就有人修正成功為正確的「塗」,可以告知修正方法嗎?——Li jihua (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0:44 (UTC)

我不是已經回答了麼...還有點"編輯"查看了下原始碼,看來也可以用noteTA模板解決(而且似乎更通用),就是

{{noteTA |T=田庄英雄 }} 也可以的.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9月22日 (四) 11:55 (UTC)

維基百科:修訂版本刪除(長期侵權)

我可能不會愛你中6月起被加入大量侵權文字, 當我在維基百科:修訂版本刪除提出要把中間所有有侵權文字的版本刪除時, 有編輯有異議, 這種橫跨數月甚至數年的侵權條目, 應以移除侵權(版本)為重, 還是保留其中間的編輯紀錄重要? 請討論--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2日 (四) 12:02 (UTC)

我認為移除侵權比較重要。既然侵權頁面需要被刪除,那麼有侵權文字的版本也應該被刪除(刪除侵權頁面本身就是刪除整個侵權頁面的所有版本)。就算編輯紀錄被刪除,如果有用戶希望查詢編輯紀錄的話,完全可以通過管理員獲得相關資訊。因此,應該移除侵權應該比保留編輯紀錄來得重要。—AT 2011年9月22日 (四) 12:17 (UTC)
這個問題簡化一下就知道取捨了。是侵犯版權呢,還是保留記錄。烏拉跨氪 2011年9月22日 (四) 12:40 (UTC)
不如刪除整個條目,然後以現有的內容重建。不過私下認為此風不可長,如果這個成為參考範例,日後恐怕有不少麻煩。—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11:47 (UTC)
Fair enough. --Ben.MQ 2011年9月29日 (四) 15:42 (UTC)

老北京炸醬麵

炸醬麵被移至老北京炸醬麵, 但其內容有廣州, 韓國及日本的炸醬麵, 是否應回退?--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09:16 (UTC)

 完成,我已經回退。--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09:20 (UTC)
北京炸醬麵如果有足夠內容,可以分拆出來,炸醬麵則負責介紹各地的炸醬麵。--Horaceho (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6:59 (UTC)

爭艷館

爭艷館被重定向至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艷館, 但是前者是描述展館的現況, 後者是描述花博時期的展館, 兩者並不相同, 且內容也不盡相同, 不應該這樣子安排. --方舟(方舟軒) 2011年9月23日 (五) 22:05 (UTC)

另外一點就是, 在做編輯的易動時, 管理員可以很瀟灑的忽略合併內容的意見, 就進行刪除條目, 但失去的內容卻永不復返了! --方舟(方舟軒) 2011年9月24日 (六) 07:58 (UTC)

    • 對後一點的(:)回應: 處理存廢討論的管理員(們)確是經常把(±)合併的意見當成單純的(►)重新導向,把部份有價值的內容扔到垃圾箱了事,希望有關的管理員多多留意--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9:33 (UTC)
    • 爭艷館回退前的版本[18],地理位置及建(築?)物與作為花卉博覽會時的爭艷館有甚麼改變過?男廁的設計和七道彩虹有沒有改變?如甚麼都是一樣,那應寫在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艷館--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03:40 (UTC)
      • 地理位置這點跟足球場一樣, 從日據時代就沒變過. 建築物的本身, 會以外圍的球場與內圍的展館為主, 與原本以展館為主的方向不同. 廁所的部分, 會寫為本來短期設計的廁所, 改為長期使用, 並且不再有集哺乳室, 當然最主要的是使用的方向也不同. 七道彩虹是有不一樣的. 如果什麼都是一樣, 那每天的參觀人次, 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N大有心的話, 多來整理整理現況與未來吧! --方舟(方舟軒) 2011年9月28日 (三) 06:53 (UTC)

麥可·彼特·費爾

以犯獨立案件人物的關注度, 是否應移動到麥可·彼特·費爾新加坡受鞭刑案?--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4日 (六) 06:50 (UTC)

新加坡三字多餘--Ben.MQ 2011年9月26日 (一) 11:41 (UTC)

求助:弧光之源條目似乎問題很多

這個條目本身內容少,還帶著未翻譯的一段日文,介紹段落更全是抄的,出處見。碰到這種條目應該如何處理?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1:14 (UTC)

掛{{Stub}}模板、掛{{Translating}}模板、刪除抄襲內容。--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1:57 (UTC)
受教了,謝謝。同時也感謝出力了的Nivekin君。 路人甲™_I.Y. (留言) 2011年9月27日 (二) 13:11 (UTC)

超時默許/temp的版權問題

作者USER:小木人提供了幾個有「版權聲明」的網頁作內容, 但細看下, [19]這個頁面來自「新華社重慶12月24日電(記者朱薇)」, 那網頁如何可以授權? 另一個來源[20]是2011年02月05日發佈, 我找到一份2009-8-19 的文章[21], 前者的「版權聲明」不可能適用於後者吧?--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6:05 (UTC)

內容根本就不屬於他,何來的授權。烏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06:09 (UTC)
後面的那個網站,同樣的內容在人民網上有,時間為2007年02月26日15:25,但是最後一句話寫的是「來源:中國政府創新網」,也就是他給的網站。--Ben.MQ 2011年9月28日 (三) 08:03 (UTC)
  囧rz…… 版權的旋轉木馬...--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8:14 (UTC)
「新華社重慶12月24日電(記者朱薇)」來源就已經很明顯了嘛。烏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10:34 (UTC)

希望條目獲得關注

我的一些想法已經寫在相關的討論頁中,可以到這裡查看: http://zh.wikipedia.org/wiki/Talk:%E4%BA%91#.E9.87.8D.E6.96.B0.E8.AE.A8.E8.AE.BA.E5.85.B3.E4.BA.8E.E4.BA.91.E7.9A.84.E5.88.86.E7.B1.BB.E7.9A.84.E9.97.AE.E9.A2.98.EF.BC.8C.E5.B8.8C.E6.9C.9B.E8.8E.B7.E5.BE.97.E5.85.B3.E6.B3.A8 Flag cloud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7:56 (UTC)

頗有特色的想法,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我精神上支持你。—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28日 (三) 08:44 (UTC)
慢慢做唄。烏拉跨氪 2011年9月28日 (三) 10:35 (UTC)
德語版寫得不錯,可以翻譯--Dragoon16c (留言) 2011年9月29日 (四) 12:01 (UTC)

澤尻英龍華是只有一個嗎?

怎麼我看得這麼離奇的,澤尻英龍華如百度百科般有兩號人在裡面,是說她在唱片公司換了個名字嗎?此外這個條目的內容也太亂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4:58 (UTC)

不是。主要是她所屬的演藝經紀公司跟幫她發唱片的音樂公司在操作策略上不同,因此故意用了不一樣的藝名(日文假名エリカ vs. 羅馬拼音名ERIKA),至於中文譯名「繪理香」跟「英龍華」的差異,起因於前者是她還沒正式提出自己的官方譯名前中文領域習慣的稱呼,後者則是當事人本人希望使用的中文名(雖然發音跟日文原名不太一致)。一般來說藝人相關的條目(尤其是日本藝人的條目)都寫得很爛,主要原因是主筆者通常只是影迷/歌迷,本位主義重但不見得具有優秀的條目撰寫能力,不瞭解百科全書的重點是要讓外行人看懂、不是要讓內行人看爽用的!—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30日 (五) 05:13 (UTC)
在我多年來的殲滅下,居然還有條目能偷渡4個以上的fansite連結,我真是感到羞愧--Morrigan The Spoiler (沒用的申訴處) 2011年9月30日 (五) 09:30 (UTC)

那就是說唱歌的ERIKA和演戲的英龍華是同一人了是吧。那這個條目這麼寫是不是不太好呢?—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14:53 (UTC)

篇幅好大一篇,卻連這種最基本的說明都講不清楚,這就是影迷/歌迷撰寫的條目最悲哀的地方。傷腦筋的是這種條目有夠多,真是野火不熄春風吹又生,但我又不想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幫忙整理這種重要性其實也不過如此的條目。—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30日 (五) 18:43 (UTC)

夫姓

女士的夫姓如何處理? 劉王立明還是王立明? 利陸雁群? 范徐麗泰?--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5:56 (UTC)

用原名吧。烏拉跨氪 2011年9月30日 (五) 06:05 (UTC)
應該是用當事人本人最常使用的稱呼版本吧。中文領域因為冠夫姓的人不多所以感覺比較特例,但在西方其實大部分的已婚婦女在外都是使用夫姓,只有少數人因為特別原因會使用娘家姓。—泅水大象 訐譙☎ 2011年9月30日 (五) 06:16 (UTC)
利陸雁群一定不是最常使用的稱呼, 大家只知利孝和夫人--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6:30 (UTC)
過往一貫做法,都是看最常使用的名字有沒有冠夫姓,如果是冠夫姓,原名則作重定向(如徐麗泰重定向到范徐麗泰)。至於利陸雁群,雖然利孝和夫人的稱呼較常用,但這不是她的名字,她的名字是利陸雁群陸雁群。--Hargau (留言) 2011年9月30日 (五) 08: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