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拉票

(重定向自Wikipedia:CAN

一般来说,通知其他编者正在进行的讨论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但前提是通知的意图是为了提升讨论的质量而扩大参加讨论的人数从而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向维基百科用户拉票,是指向其他维基百科使用者不适当地发送通知,请求他们在维基社群正在进行的某项讨论发表支持特定立场的意见。拉票留言通常被认为是不适当的。由于拉票损害正常共识决策共识建立的过程,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扰乱性行为。

适当的通知(友善通知)

如果用意是为了集思广益来改善讨论、而非试图影响讨论结果,且使用礼貌和中立的措辞行文,仅向少数编辑发送通知(同时请留意下方的过度跨页张贴),这被视为可以接受的适当的通知(友善通知) 。在理想情况下,编辑可能会希望在少数有着广泛编辑注意的地方张贴通知,就能够吸引更多明智、但仍旁观而未牵涉到事件的编辑加入讨论,进而能够帮助争论解决。

为了能让讨论通知被广泛传达给旁观的编辑,可以在以下任何地方发送行文礼貌且中立的通知讯息:

  • 一个或多个可能对讨论中的主题有兴趣的相关专题、或其他维基百科协作计划讨论页或布告栏。
  •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讨论集中位置(包括互助客栈或其他相关联的布告栏英语Wikipedia:Noticeboards),譬如方针与指引的讨论[注 1]
  • 一个或多个与讨论主题有着直接关联的条目的讨论页。
  • 讨论中提到的使用者的对话页(特别是如果讨论涉及有关使用者行为的投诉)。
  • 相关编辑的使用者对话页。例如:
    • 曾经在与讨论相关的主题或条目有着大量编辑(或做出重大改动)的编辑。
    • 曾经参与先前相同主题(或紧密相关主题)讨论的编辑。
    • 在维基百科内部,以相关领域专长而闻名的编辑。
    • 曾经要求随时主动告知讨论、或是有兴趣参与相关讨论的编辑[注 2]

不能依据使用者个别意见来挑选受众——例如,如果发送通知给先前支持删除条目的编辑,相同的通知应该发送给支持保留的条目的编辑。不要发送通知给太多使用者。也不要发送通知讯息给已经表明不愿收到、或要求不要收到通知的使用者。

建议:申报有关已经发送给哪些使用者前来参与讨论的邀请纪录是很好的习惯,特别是如果发送通知给个别使用者时。

如果你想要发送通知

以下是针对跨页张贴有关讨论的适当通知的指引,这广泛在维基百科间获得接受:

  • 坦白:不要跨页张贴看起来像是个别讯息的通知。你可以使用{{Please see}}模板简化通知的程序,这能够帮助快速、简单且中立方式通知人们。
  • 礼貌且中立:通知必须使用有礼貌、保持中立的讯息措辞,且使用中立的标题。当讯息可能被许多人阅读时,维基礼仪地发表是特别重要的,也要记住讯息要保持中立。
  • 避免冗余内容:通知应该清楚简洁地说明,使用者总是能从点击讨论上的连结发现更多资讯。与其复制相同的5页论述至20个讨论页时,倒不如在最相关的地方撰写完整,之后则提供该连结。
  • 不要使用机器人:不要使用机器人发送讯息至多个页面。如果你不愿意花费时间发送讯息,不要强迫我们花费时间读它(或将它扔掉)。也请注意,未经批准便运行机器人,几乎确定你的账号和机器人账号会被封禁。

发送多篇讯息常常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例如,假设你撰写新的条目,且你希望人们看到它。只需要在其他相关联的百科全书条目添加连结,及增加它至适当的分类。这增加你的条目的曝光度、同时有益于百科全书,而不需要直接通知其他贡献者。

不适当的通知(拉票)

  规模   讯息   受众   透明度
适当的通知
(友善通知)
有限度的张贴 中立 不分党派 公开
不适当的通知
(拉票)
大量张贴 有偏向 分立党派 秘密
称为 过度的跨页张贴(垃圾邮件)   推销立场   堆积票数   秘密拉票

不适当的通知又被称作“拉票”,这非但不被接受,且广泛被认为是扰乱性的行为[注 3]。拉票通常牵涉到讯息的张贴,但请注意:这项规定也可以涵盖其他游说形式;譬如在每次留言张贴署名的同时,以自定义签名档自动大量加上推销讯息。

不适当的通知可能具有以下特征(且可能被视为扰乱):

  • 垃圾邮件:过量张贴讯息给个别使用者,或是给与当前主题没有显著关系的使用者[注 4]
  • 推销立场:以非中立的方式张贴当前讨论主题的通知。
  • 堆积票数:以使用者已知意见(可能透过用户框用户分类英语Wikipedia:User categories、或先前的表现知道)为依据,张贴讯息给经过挑选的使用者[注 5]堆积票数牵涉到动员被视为拥有共同观点的编辑群体,透过通知该群体任何与其相关联观点的讨论,预期导致数量优势——像是政党预先安排堆积票数的形式。
  • 秘密拉票:以非维基方法联络用户(如使用电子邮件或IRC聊天频道),劝说他们在某项讨论中支持特定立场,除非有正当理由这样做。
  • 除了直接张贴讯息外,其他拉票寻求支持的方法像是在任何正在讨论的议题中,使用自定义签名推销特定立场的讯息。

以下是最常见的不适当的通知类型的简单说明:

垃圾邮件和过度跨页张贴

有些时候,重要的讨论出现在维基百科上完全不同、或是不显眼的位置,所以编辑就可能想要大量张贴通知到其他维基百科人的对话页,借此推广某项讨论。不论出于任何原因(即便目标并非影响讨论的结果),不加区别的发送通知给并无牵涉到事件的旁观编辑,可以被视为“对话页滥发讯息”(或电子邮件滥发讯息),且属于扰乱。如果编辑处于旁观立场,讯息则是发挥“垃圾邮件”的作用,且扰乱使用者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争论的解决”动员过多编辑,常常不可能解决争论。要记住,通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争论解决的过程,而非破坏它。

在签名中,当被发现加入至特定讨论的连结——包含特色内容提名——是扰乱性的垃圾邮件[注 6]

推销立场

推销立场”是指尝试透过使用非中立的语调、措辞、含意或目的的传达,意图影响阅读该讯息的人的态度。虽然这可能在个别具体的讨论场合下是可以接受的,但它不适用于绝大部分使用这种行文讯息做出的拉票。

堆积票数

“堆积票数”是指透过选择性通知某些拥有、或被推测具有特定观点或意见的编辑(可能从用户框用户分类英语Wikipedia:User categories等使用者页面声明,或是其他方式预先确定),从而促使他们参与讨论,企图影响共识的形成[注 7]

在重新考虑某个早先讨论的情况下(例如结果为“无共识”的“页面存废讨论”),特意只向在先前讨论中表达特定观点的使用者,大量发送对话页通知留言的做法,同样是不适当的、且容易导致某些人不满。例如,选择性地通知投下“保留票”或投下“删除票”的成员,这种不均衡的作为会是堆积票数。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通知该讨论所有“立场”的各方编辑(例如所有参与先前该特定条目主题删除讨论的人),而在使用者对话页张贴适当的通知,根据个别案例而可能是适当、可以接受的做法。

秘密拉票

比起在维基百科内部发送的通知,使用电子邮件或其他非维基通讯渠道发送通知给编辑的做法,后者更加缺乏透明度;除非有重大理由而不能使用讨论页通知,否则这类秘密拉票是不应该且要被阻止。根据某些具体情况,以电子邮件发送通知给一群编辑,与在相同一群使用者的对话页发送相同讯息留言相比,前者给人更加负面的观感。

如何对应不适当的拉票

面对近期、明显具有扰乱性的拉票,最佳的应对是有礼貌地要求为拉票负责的使用者停止张贴通知,可以在他们的对话页使用{{Uw-canvass}}模板。如果他们并未听从而持续进行,可以因为该事件而向管理员报告,这可能导致这些使用者遭到封禁,进而阻止他们继续张贴拉票通知。如果所接触的编辑人数越多、从事的拉票行为更加频繁、及造成的扰乱结果更加严重的话,该行为就越有可能导致警告和制裁[注 8]

对于先前有着扰乱性拉票前例、而当时曾被要求停止拉票的使用者,如果被认为有必要使用封禁制止当前的拉票行为时,他们可以在无须警告下而被立即封禁。

中文维基百科行政员的决定

在2011年某次“申请成为管理人员”投票中,中文维基百科行政员认为该次投票的“拉票和傀儡投票的程度足够大,使投票结果的扭曲程度足够大,导致投票结果不再可信,无法反映社群的意见”,因而“判决此次投票无效”。

同时宣布在新管理员权限投票过程中,如果再次发现存在站外拉票和人肉傀儡现象,例如在站外宣传推动后,存在大批只有临界投票权的使用者;或长期没有贡献的使用者;或其编辑贡献大多数仅限于自己的使用者页面;或是与受拉票影响的讨论的使用者;面对上述使用者突然出现投下特定票等情况时,这样的使用者投票将被看作人肉傀儡,人肉傀儡的投票将被视为无效[注 9]

其他不适当的建立共识方式

对于在共识建立过程的其他不适当的行动类型,参见共识方针。除了拉票之外,这包括“选购论坛”(连续提出讨论页面的议题,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注 10])、傀儡真人傀儡(介绍虚构或真实的外部参与者加入讨论,创造虚假的支持自身观点的印象)、及倾向性编辑

模板

  • {{Please see}}:在使用者对话页邀请参与特定讨论。
  • {{Uw-canvass}}:在使用者对话页做出警告。
  • {{AfdAnons}}:使用在存废讨论页中。
  • {{spa}}:使用在讨论中,通知其他编辑存在在该讨论外、只做出少许编辑的特定使用者。更多正当使用这个模板的资料,参见“单一用途账号”。

参见

注释

  1. ^ 理论上,在集中讨论的页面发送通知后,就不需要通知个别编辑;但一般来说,发送友善通知联系曾实质编辑或讨论相关条目争论的少数个别编辑,也是被接受的。如果争议直接与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布告栏英语Wikipedia:Noticeboards主题相关,在互助客栈或布告栏提供讯息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2. ^ 有些欢迎主动告知维基百科上讨论的编辑,可能会在使用者页面添加注记。尽管通知这类编辑可以被接受,但如果编辑没有提出要求,就不应该个别通知并不相关的编辑。
  3. ^ 试图透过跨页张贴煽动、进而安插人员加入进行中的投票(“堆积票数”),至少有一次机会出现在英语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上,该行为被裁定属于扰乱性行为,先是导致缓刑、且最后由社群做出相应的编辑禁制。一名仲裁委员会委员阐明立场时,提到:“简要地说,我认为围绕争论问题而适量地沟通并没有错。过度进取的宣传推销就不是了。区别在于其所牵涉到的扰乱。如果情况使每个人不悦的话,那就是问题了。通常当你正在联系一群平时没有编辑该争议条目的人时,就已经越过界线了。”
  4. ^ 2005年,英语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裁决:“偶尔且少量地在讨论页使用跨页张贴,是维基百科的习惯做法之一。但是过度的跨页张贴,违反现在维基百科的社群行为规范。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这是‘不维基’的。”
  5. ^ 英语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针对堆积票数和不合适的拉票,曾经做出一系列的裁决英语Wikipedia:False consensus
  6. ^ 可以参考英语维基百科有关签名中的讨论连结的讨论
  7. ^ “堆积票数”又可以被称作“选票库”,其行为也与香港用词“箍票”相近。
  8. ^ 指引应该以“常识”为准。即使讯息是中立的措辞,在讨论中拉拢少部分你认为将全部支持你的立场者,也是不适当的。
  9. ^ 在申请成为管理人员的选举决定中提到:“这次选举过程当中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站外拉票和人肉傀儡现象,我们认为这样的现象应该为维基人不耻。而且拉票和傀儡投票的程度足够大,使投票结果的扭曲程度足够大,导致投票结果不再可信,无法反映社群的意见。然而,由于目前中文维基百科上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因此我们决定判决此次投票无效。并决定重新投票……在新投票过程中,假如我们再次发现有站外拉票和人肉傀儡现象,比如在站外宣传推动后突然只有临界投票权的人或长期没有贡献的人或其贡献至今为止大多数仅限于对其自己的用户页的编辑或与受拉票影响的讨论的编辑的用户突然出现来投相应的票等等,我们将在未来将这样的用户投票看作人肉傀儡,人肉傀儡的投票将被视为无效。”
  10. ^ “选购论坛”(又被叫做“管理购物”、“父不允则求母”)是指反复征求对于某件事情的额外外界观点,直到他获得自己喜欢的某一看法为止。例如,如果你被管理员封禁,你可以提出封禁申诉,请求其他成员审查封禁。如果审查结束后,另一名管理员认为封禁是正当的,一般情况下不适合持续提出复核,要求另一人再次审查封禁决定。
    这也包括因为在最初的辩论场合,得不到自己不再反对、或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接连在其它讨论场合(例如在互助客栈、申请成为管理人员、管理员布告栏、删除讨论)提出相同议题的讨论;或是在同一讨论场合的页面上,多次提出相同议题(例如才刚婉拒不久,便再度在“请求保护页面”提出保护要求;或在管理员婉拒后,重新提出页面快速删除);或是要求管理员执行管理行动,而已经被后者拒绝后,再度向多位管理员提出请求。
    在某些情况下,要求重新处理判断失误是适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拉票,公开和连结所有关于相同议题的先前讨论是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