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起源于古代中国哲学观念思维模式英语Mindset,描述性质相反相成,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恒久持续的两种力量。[1][2][3]起初,阴阳仅指晴朗和阴暗两种天气,向阳和背光两种位置,温暖炎热和凉爽寒冷两种气候,后来视作万物构成的要素——[4][5]中国古代认为宇宙万物诞生于混沌不分的元气,[6]或谓之太极太一[7][8][9]从元气之中分化出阴阳之,化形为。从阴阳之气产生四时流转和五行生胜,衍化宇宙万物。[10][11]

代表阴阳的太极图
太极惟一气,分清浊为两仪生成金木水火为四象,衍万物为八卦

阴阳二有各自的性质,具有主导万物生杀变化的力量。[1][12]阴气浊重、晦冥、寒冷、肃杀,性情沉静、柔顺、内敛,孟秋出于东南而北行,秋分在东,冬至在北,春分在西,孟夏伏于西南,数字为偶数,德性为,掌惩恶、刑罚、万物之凋敝衰败;阳气清轻、光明、炎热、厚生,性情好动、刚健、外向,孟春出于东北而南行,春分在东,夏至在南,秋分在西,孟冬藏于西北,数字为奇数,德性为,掌养善、庆赏、万物之蓬勃兴旺。[13]

古人对阴阳二气赋予的性质,起自人对气候寒暖与物象变化的感知,并且用阴阳二气交相更代的循环来解释四季寒暑交替、物候兴衰、昼夜长短。[1][14]又日出日落风雨雷电霜雪等各种天气现象,日食月食陨星彩虹干旱洪水地震等灾异,也被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的作用。[15][16]之出生也认为是兼具阴阳二气,阴气主骨肉,阳气主精神。又魄是附形之灵,为形体之功用,阴之精气;魂是附气之神,为精神之性识,阳之精气。[17]

古人也将许多制度与文化事物的起源用阴阳加以解释,赋予意义。易卦巫师奇偶数字排列组合用于卜筮,解释为能表征天地万物之变化,所以圣人造八卦,仿造阴阳变化之理。[18][19]是古代氏族风俗的发展,解释为能表现天地之次序,所以圣人制礼,依循阴阳尊卑、四时常序。[20][21]是先民情感的自然流露,解释为能宣达天地之和畅,所以圣人作乐,调和阴阳之声,令音声刚柔相济、清浊相谐。[20][22][23]

除此之外,古代中国的神秘文化,如风水相术算命择日占卜内丹中医术数方术也援用阴阳、五行作为其理论解释的基本概念。天文历法在古代中国与术数关系紧密,亦归为术数一类。兵家、农家当中,亦有应用术数的作法,如《汉书·艺文志》载兵家阴阳一类“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田家五行》、《田家占候集览》载有农家占候之法。[24]中国传统的养生武术理论也受到阴阳思想的浸润,如道教内丹术要炼成的还丹是“象水火成万物,禀天地阴阳之气”,[25]明清时期部份武术家将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用作其武术理论之根据,形成太极拳五行拳八卦掌中国武术拳法。[26]

字词意义

编辑

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山南水北,向日为“阳”;山北水南,背日为“阴”)[27],起初并无任何哲学思想内涵[4]

  • 阴,《说文解字》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侌,即古文‘𩃬’(霒)字,“𩃬,云覆日也,从,今声”。
  • 阳,《说文解字》曰:“阳,高明也;从阜,昜声”。“昜,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一曰彊(强)者众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辟戸谓之干,故曰开也。从日一勿。从勿者、取开展意。”

按照徐复观的解释,侌、昜二字为阴、阳的本字,兼具意符和声符的作用。“侌”字为云覆日,云覆日则阴暗;“昜”字为日出照于地上,日出照于地上则明朗。“一”象大地之形,“勿”乃象日初出时的光芒。侌、昜的原意就是有无日光的两种天气[4]

《诗经》的阴字多指天气昏暗,也有用作阴暗的意思,有一处取引伸义为覆荫。阳字多指山水的方位,也有指日光或气候温暖的意思,有一处取日光的引伸义为明朗,叠字词“阳阳”是由天气晴朗引伸为舒展自得。阴阳之连用见于〈公刘〉,指山之南北[4]。《诗经》的阴阳皆无阴阳二气之意思,以阴阳指阴气和阳气为后起的观念[4]。若《国语·周语》的记载可信,虢文公周宣王举行籍田之礼,提到阳气,已有阴阳二气的观念[5]。另外《逸周书》的〈周月〉和〈时训〉也有阴气或阳气之字句。

据《逸周书·成开》“天有九列,别时阴阳;地有九州,别处五行”、《逸周书·武顺》“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国语·鲁语》“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生产商品与增殖货物)也”、《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韩康伯注: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鹖冠子·王𫓧》:“天用四时,地用五行”、《鹖冠子·天权》:“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取法于天,四时求象”,阴阳为天时之变化,表现为寒暖明暗、风吹雨打、四季与日夜之交替,五行为地利之丰盛,表现为水源、篝火、木材、金属、土石等物资之分布与多寡。

除了指阴阳二气,阴阳也用来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对关系,这种相对关系,反映古代中国对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看法。如《说苑》称“阳者阴之长也,其在鸟则雄为阳而雌为阴,在兽则牡为阳而牝为阴;其在民则夫为阳而妇为阴,其在家则父为阳而子为阴,其在国则君为阳而臣为阴。”这样的关系被用来解释灾异之变,如山崩解释为君道崩坏,因为山属阳,象征君王,水属阴,象征人民[16]。对这种相对关系的认定也可能出现分歧,例如:董仲舒认为“‘性’善为阳,‘情’恶为阴”,刘向认为“‘情’出于外为阳,‘性’在身而不发为阴”[28]

儒家

编辑

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即宇宙运行,事物变化的背后法则。所以,战国时期的儒家著作,已吸纳“道”与“阴阳”作为天地万物变化之理的概念。

系辞传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因为万物由“道”所生,万物变化亦不脱离阴阳,因此仿造天地阴阳变化之理的易经卦象才能盖括所有变化,成为卜筮的依据。

汉儒编纂的《礼记》也有许多篇章用阴阳的观念来解释礼,赋予《仪礼》的礼法以新的礼义[20]

荀子在〈礼论〉主张“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虽肯定天地生育承载万物的功绩,阴阳变化万物的能力,然而分辨事物(善恶好坏),治理民众,仍然是靠圣人之道。圣人结合本始朴素之情性与人为条理之礼法,让天下得以治理。在〈天论〉提及因陨星坠落的冲击而树木鸣响[29],这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让稀有的事物到来。因此感到奇怪,是人之常情,为此畏惧则没必要。

西汉儒生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好言“天人感应”与“阴阳灾异”,又将阴阳五行视为政教制度的设立依据和根源。《汉书·五行志》称“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汉代儒家用阴阳推演灾异,藉以附会人事,劝戒君王,起自于董仲舒治《春秋》的阴阳灾异之说[16][30]

道家

编辑

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提及“阴阳”与宇宙万物之生成,并认为阴阳背后有“道”作为万物之根源。不同于《春秋繁露》、《说苑》贵阳贱阴的观点,《道德经》主张贵柔守雌。

庄子》一书也有近似的观念。在〈知北游〉提及人之生死皆是气之聚散,若死生相随,为何要担忧?所以万物皆一体,天下皆一气。在〈田子方〉说明宇宙万物乃阴阳二气合和所生,“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其中,“肃肃之阴气”发自“天”,代表阴气出自上方而下沉,“赫赫之阳气”发自“地”,代表阳气出自下方而上升,因此二仪交通,化生万物[31][32]。而在阴阳二气背后,更有“道”为其根源,如〈则阳〉说:“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31]

至宋代之后,道教思想家为了区别先天的气与后天的气,采用“炁”来代表先天的气,代表无极,氣则被当成是后天的气,为太极。但是道教以外的文献,没有这样的区别。

道教太极图最早见于赵㧑谦的《六书本义》,他从陈伯敷得到此图,传说该图是蔡元定从蜀地隐者所获。太极图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

太极符号()的Unicode编码是0x262f(十六进位),在网页HTML当中可以写成☯

阴阳家

编辑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儒、墨、名、法、道为六家,称六家皆同归但殊途,皆以治世为务,但立说不同。阴阳家的要旨为:以万物在四时生长收藏之规律作为天道之大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依顺此理者昌盛,违逆者不立刻死去也会衰亡。阴阳家禁忌很多,按照阴阳、四季、八个方位、十二个天区,二十四节气都各有教令,让人受到许多拘束而感到畏惧。

刘向刘歆的《七略》见于《汉书·艺文志》,认为“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其长处为“敬顺苍天,观察推算日月星辰,制定历法为民所用”,短处为“牵于禁忌,泥于术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阴阳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战国时期的齐国邹衍,司马迁称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作〈终始〉、〈大圣〉十馀万言,先从当世说起,上至黄帝,载其禨祥度制,以五德终始说谈世代盛衰,好谈不可考、不能睹之事,如天地未生、海外九州,不过仍以仁义、节俭为学说之归趋。

《汉书·艺文志》著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其他一些著作仍能窥见阴阳家的思想。

战国时期深受阴阳家思想影响的著作,有《管子》以及《吕氏春秋》,例如《管子·四时》论说四时、五行与刑德(罪罚和赏功),《吕氏春秋·应同》载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四时、五行作为各月教令的依据。

汉代的《淮南子》也充斥阴阳家思想,整合分阴阳的宇宙图式与五行生克的体系。《淮南子·天文训》讲天地的起源和万物之生成,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沌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地为阴,二气作用,产生四时,四时之精化为万物。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也能看到一些阴阳家的学说内容。

医家

编辑

古时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暑寒、雌雄、上下等,而产生出“阴阳”的观念,认为这是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由此,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病因机理也是由阴阳而决定,可用阴阳来说明。

中国传统医学(汉医、中医)用阴阳的概念来说明[33]

  • 人体生理组织的分类,如脏为阴,腑为阳,心在上应夏为阳中之阳,肾在下应冬为阴中之阴。
  •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由阴阳二气作用维持平衡。
  • 人体病理的变化,包括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如六淫外感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属阴邪。而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还有分析病理变化,如阴阳偏盛、阴阳偏衰,以及阴阳互损。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症候,如是邪气偏盛的实症,则泄之,正气不足的虚症,则补之。
  • 药物性能的分类,如能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少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它是一种相对的分类而非绝对的分类。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传统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在内为阴,六腑在外为阳。五脏之中,心为阳,肾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

术数家

编辑

在古代,阴阳、五行或阴阳五行也用作术数的代称,如《文心雕龙》:“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又如《魏书》称屈拔“少好阴阳学”,《南史》称陶宏景“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旧唐书》称李淳风“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称一行“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宋史》称胡宿“兼通阴阳、五行、灾异之学”,指的是这些人能了解阴阳五行变化的道理。

宋代有流外的阴阳官,负责阴阳占验、择日、葬地之事。元代于地方置阴阳学,若有通晓阴阳之人,设教师以训诲之。其有术数精通者,可赴都城考试受验,果有异能,则可进入中央的天文机关。设置阴阳学的作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日本神道下以源自中国的阴阳五行为基础的阴阳道(在日本是法术的代名词),古代在律令制管理下中务省的阴阳寮内所属的官职之一,称作阴阳师(日语:阴阳师/おんみょうじ Onmyōji *)。

其他

编辑

庞加莱对偶

编辑

丘成桐曾评论说:“我们中国喜欢讲的阴阳,其实就是一个属于几何对称。在数学上有一个叫庞加莱对偶的概念,其实就是阴阳,但这个概念要比阴阳具体得多,同时也真正用在了数学的发展上[34]。”

量子力学

编辑
 
波耳的量子力学互补原理和大象勋章上的太极图以及格言-对立即互补(Niels Bohr's 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 in quantum theory of mechanics and taichi on Order of the Elephant: 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

爱因斯坦曾于1909年提出,在描述光的物理行为时,必须将其波动性与粒子性都纳入考量。1923年,路易·德布罗意假定物质粒子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一论述后来称为德布罗意假说。1927年,戴维森-革末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这一系列重要发展促使玻尔与海森堡聚焦研究波粒二象性,可是,由于其极具难度,尽管绞尽脑汁研究探索,他们仍旧无法找到正确解答[35]。1927年2月,玻尔在挪威疗养时构想出了互补原理[36]。这一原理阐明,基于不同的实验框架,事物会表现出像波粒二象性这样明显对立的双重性质[37]。在同一段时期,海森堡也发展出不确定性原理。那年秋天,海森堡升迁为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从4月份开始,延续了一整个暑期,奥斯卡·克莱因负责听写玻尔口述与修改关于互补原理的论文。同年9月,在义大利科莫召开的伏打会议英语Volta Conference中,玻尔首次提出互补原理[38]。从量子力学的新概念所衍生的哲学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尽管为量子力学贡献良多,爱因斯坦对于这些新概念还是提出了诸多批评。互补原理也不在例外。爱因斯坦与玻尔后来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争,直到爱因斯坦去世[39]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告终,玻尔在1945年8月25日回到了哥本哈根,并于9月21日重新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40]。1947年10月17日,在克里斯蒂安十世的追悼仪式上,国王弗雷德里克九世宣布授予玻尔大象勋章。通常只有王室成员和国家元首能获此殊荣。国王说这一荣誉不仅仅只是授予玻尔个人,更是授予整个丹麦科学界[41][42]。玻尔设计了自己的纹章。纹章中附有太极图以及格言“对立即互补”(拉丁语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43][42]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杨珮君.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理」的內涵考察. 有凤初鸣年刊. 2017, 13: 295–315. 董仲舒认为“天之大经,三起而成,四转而终”,三起即孟、仲、季的月令分判,象征由初而末、阳气或阴气由多而少、由盛至衰的历程。故阴阳二气的多寡决定了四季的生成,此所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关于阴阳为何会有如此盛衰历程的变化,董仲舒以阴阳二气各于宇宙四方相续流转的方位变迁来说明,此可视为董氏对《系辞传》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与《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的发挥阐释。其〈阴阳义〉云: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董氏不仅视阴阳二气为作用于宇宙间的两种力量,且各有相异的形上特性,阳气有生生之能,故为德;阴有伤丧之能,故为刑。〈官制象天〉中董氏依阴阳二气因可同类相动于无形所产生聚合之多寡的现象,区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种型态以配春、夏、秋、冬。四季对于人间万物的活动具有生、养、收(杀)、藏次序相从、不断循环往复的意义;而空间上四季有暖、暑、清、寒四种不同气息的流布,以便万物出入有时,达成活动与休息的平衡。这边可以发现董仲舒将上古以来人们依照历法时令进行春耕秋收的活动纳入其宇宙论系统中,以人文活动来解释宇宙变动的整体趋向;另一方面,董子又将人对自然气候之暖寒与对物象变化的客观感知,统归为二元,形成阳暖阴寒、阳生阴杀、阳善阴恶、阳德阴刑等概念。这些二元概念涵摄于循环主一的天理运作中…… 
  2. ^ Harry Donkers. the Yi-jing Cosmic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of an Alternative to Neoliberalism.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020, 11 (2): 1–35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5). Events in the cosmos or in the human world a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polarities, like Yang and Yin, where opposite fo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The Yin-Yang dynamic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harmonious balance. It describes how seemingly opposite, but complementary force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mutually dependent...... When there is no more separ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we experience unity of Yin and Yang, which is called the Dao (道). 
  3. ^ 周易系辞传》:“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周易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墨子·辞过》:“圣人有传: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
    庄子·则阳》:“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
    列子·天瑞》:“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
    鹖冠子·度万》:“阴阳者气之正也,天地者形神之正也。”
    鹖冠子·近迭》:“阴阳寒暑与时至。”
    鹖冠子·夜行》:“阴阳,气也。”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煇润不博。”
    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4. ^ 4.0 4.1 4.2 4.3 4.4 徐复观. 附錄二 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 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5. ^ 5.0 5.1 汪宁生. 陰陽觀念探祕. 中华万年网. 2000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4-30. 
  6. ^ 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鹖冠子·泰录》:“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太平御览·天部》引贺述《礼统》:“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
    老子河上公章句》:“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王充论衡·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太平御览》引张衡《玄图》:“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籥元气,禀受无形。”
    汉书·律历志》:“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许慎《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易纬干凿度》:“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炁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亦见于《列子·天瑞》
    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涬濛澒,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7. ^ 俞懿娴. 太一. 教育大辭書. 2000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8). 〔庄子‧天地篇〕则以“泰初”(或作太初)为“道”的别名:“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可见泰初与太一均是指宇宙初始天地未分的浑沌状态,也可说是“道”的原貌,以及万物复归于“道”后的终极状态。……此外〔吕氏春秋.大乐篇〕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疆为之,谓之太一。”以及〔淮南子.诠言训〕中说:“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均本诸老庄思想,以“太一”为浑沌之“道”。……至于〔礼记.礼运篇〕则以“太一”为天地未分的浑沌状态,同时也是人文价值创造的根本。〔礼运篇〕中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就是说礼以宇宙浑沌未分,至大沌一的原理为根本,沌一的原理分而为天地,运转为阴阳相对的现象,变化为春夏秋冬四时季节,列位成通过去未来的鬼神。 
  8. ^ 傅元龙. 太極. 教育大辭書. 2000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7). 易学以“太极”说明宇宙万象之本源。〔周易.系辞上〕第十一章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敦颐〔太极图说〕阐述太极生两仪之过程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由此可知,太极系一种阴阳未分、元气浑沦之状态,也就是郑玄〔周易.注太极〕所称:“淳合未分之气。”〔周易.系辞〕所称之太极,原本指天地未分之前,浑沦之元气。 
  9. ^ 陈雪丽. . 教育大辭書. 2000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3). 就其形上意义来看,先哲视“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形而上”的,所以〔周易‧系辞上传‧第十二章〕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指明宇宙万物的生成是由阴、阳两种元质交感合宜而成。因此,“道”可说是宇宙最高的形式或法则,也就是宇宙中最根本、至高无上、至大无限的本体。相关说法还有〔韩非子〕文中所说之:“道者,万物之始。”“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道者,万物之始 ,是非之纪也。”等 ,都说明“道”是万物赖之以生、依之以行的永恒不灭的真理。 
  10. ^ 楚辞·天问》:“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穀梁传·庄公三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王符潜夫论·本训》:“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
    老子河上公章句》:“道使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
    列子·天瑞》:“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亦见于《孔子家语·礼运》。《太平御览·天部》夹注:“太一,谓元气也。”
    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为三光,粗者为五行。五行生情性,情性生汁中(协中),汁中(协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
    周敦颐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11. ^ 萧又宁. 第四章 氣化宇宙論的架構 (PDF). 董仲舒《春秋繁露》氣論思想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09. 曾春海在讨论阴阳五行时,认为“董氏称运转四时、化生万物之功能的气为元气,在元气运化中所显的阴阳二气乃天道之常;五行与阴阳皆助成天地生养万物之功,五行依从于阴阳,阴阳导领五行。”,故可知阴阳二气由元气而出,阴阳与五行之间又相互影响。……而董仲舒更认为阴阳运行导致了四时的变化,故虽五行与阴阳一样都是助成天地之功的力量,但阴阳仍实居于主导地位,五行则与阴阳配合而成生化万物的任务。……在董仲舒之前的《淮南鸿烈》,或之后的扬雄、王充等皆有此观念,虽对气的概念上有所不同,但都利用“气”来做为变化的依据或解释,并大量使用阴阳、五行来说明生成变化的过程中,事物间的关系,并将全部的万物关联在一起,故认为宇宙为一有机体,万事万物皆为气之所成,为两汉的通论而非董仲舒独有。 
  12. ^ 周易系辞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韩康伯注: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也。悬象运转以成昏明,山泽通气而云行雨施,故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韩康伯注:相切摩也,言阴阳之交感也。)八卦相荡。(韩康伯注::相推荡也,言运化之推移。)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地能载人。”
    列子·周穆王》:“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则梦生杀。”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吕氏春秋·大乐》:“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
  13. ^ 易纬干凿度》:“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亦见于《列子·天瑞》
    许慎《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𠛱也。”
    王充论衡·说日》:“夏时、阳气多,阴气少,阳气光明,与日同耀……冬、阴气晦冥,掩日之光。”
    王充论衡·寒温》:“或曰:“以类相招致也。喜者和温,和温赏赐,阳道施予,阳气温,故温气应之。怒者愠恚,愠恚诛杀,阴道肃杀,阴气寒,故寒气应之。”
    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过度则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荀悦《申鉴·俗嫌》:“阳气生养,阴气消杀。”
    扬雄太玄经》:“阳动吐,阴静翕。”
    庄子·天道》:“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周易系辞传》:“干,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周易正义》:“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阳多为刚,阴多为柔也。”
    王充论衡·本性》:“刘子政曰……形外则谓之阳,不发者则谓之阴。”
    刘熙释名·释天》:“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位》:“阳气始出东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转而北入,藏其休也。阴气始出东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转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阳以南方为位,以北方为休;阴以北方为位,以南方为伏。阳至其位而大暑热。阴至其位而大寒冻。阳至其休而入化于地,阴至其伏而避德于下。是故夏出长于上、冬入化于下者,阳也;夏入守虚地于下,冬出守虚位于上者,阴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而物莫不应是。”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天之道,初薄大冬,阴阳各从一方来,而移于后。阴由东方来西,阳由西方来东,至于中冬之月,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阴适右,阳适左。适左者其道顺,适右者其道逆。逆气左上,顺气右下,故下暖而上寒。以此见天之冬右阴而左阳也,上所右而下所左也。冬月尽,而阴阳俱南还,阳南还出于寅,阴南还入于戌,此阴阳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鸿,故为暖热初得。大夏之月,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日至。别而相去,阳适右,阴适左。适左由下,适右由上,上暑而下寒,以此见天之夏右阳而左阴也。上其所右,下其所左。夏月画,而阴阳俱北还。阳北还而入于申,阴北还而出于辰,此阴阳之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鸿,故至于季秋而始霜,至于孟冬而始寒,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天地之功终矣。”
    周易系辞传》:“阳卦奇,阴卦偶。”
    礼记·郊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
    周易说卦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阴阳之理,圣人之法也。阴,刑气也;阳,德气也。”
    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刘向说苑·政理》:“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
    管子·四时》:“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其德淳越温怒周密,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静止。地乃不泄。断刑致罚,无赦有罪,以符阴气。”
    王充论衡·四讳》:“神有吉凶,勤德致福,犯刑起祸。”(“勤”现行本作“动”字,义不通顺。勤和动字形相近,古书有“勤德”一词,但绝少有“动德”一词,《逸周书·芮良夫解》的懃德之懃字在《群书治要》中亦误作动字。)
  14. ^ 《周易正义》:“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天地之道,阴阳升降,温暑凉寒迭相变革,然后四时之序皆有成也。”
    管子·乘马》:“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
    管子·形势解》:“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赏赐刑罚,主之节也。四时未尝不生杀也,主未尝不赏罚也;故曰:春秋冬夏,不更其节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终始》:“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春秋之中,阴阳之气俱相并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春气生而百物皆出,夏气养而百物皆长,秋气杀而百物皆死,冬气收而百物皆藏。”
    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冬日短,夏日长,亦复以阴阳。夏时、阳气多,阴气少,阳气光明,与日同耀,故日出辄无鄣蔽。冬、阴气晦冥,掩日之光,日虽出,犹隐不见,故冬日日短,阴多阳少,与夏相反。”……或曰:“夏时阳气盛,阳气在南方,故天举而高;冬时阳气衰,天抑而下。高则日道多,故日长;下则日道少,故日短也。””
    淮南子·天文训》:“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15. ^ 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朝见,出阴中;暮不见,入阴中。阴气晦冥,故没不见。””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淮南子·天文训》:“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露。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盛则凝而为霜雪。”
    董仲舒雨雹对》:“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至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雨既阴阳相蒸”
    太平御览·风部》引杨泉《物理论》曰:“风者,阴阳乱气激发而起者也。犹人之内气,因喜怒哀乐激越而发也。故春气温,其风温以和,喜风也。夏气盛,其风熛以怒,怒风也。秋气劲,其风清以贞,清风也。冬气石,其风惨以烈,固风也。此四正之风也。”
    《春秋元命苞》:“阴阳聚为云,阴阳和为雨”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姚止庵注:雨从云以施化,故言雨出地,云凭气以交合,故言云出天)
    《庄子·外物》:“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
    《新唐书·五行志》:“阳德衰则阴气胜,故常雨。”
    论衡·顺鼓》:“大水用鼓,或时再告社。阴之太盛,雨湛不霁,阴盛阳微,非道之宜。口祝不副,以鼓自助,与日食、鼓用牲于社,同一义也。俱为告急,彰阴盛也。”
    白虎通·灾变》:“日食者必杀之何?阴侵阳也。……日食,大水则鼓于用牲于社,大旱则云祭未雨,非苟虚也,助阳责下,求阴之道也。月食救之者,阴失明也,故角尾交日。”
    荀子·天论》:“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食,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左传·僖公十六年》:“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释名·释天》:“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
    刘向《说苑·辨物》:“夫水旱俱天下阴阳所为也。大旱则雩祭而请雨,大水则鸣鼓而劫社(“劫”,《论衡》等书作“攻”)。何也?曰:……今大旱者,阳气太盛以厌(压)于阴,阴厌阳固,阳其填也,惟填厌之太甚,使阴不能起也,亦雩际拜请而已,无敢加也。至于大水及日蚀者,皆阴气太盛而上减(灭)阳精,以贱乘贵,以卑陵尊,大逆不义,故鸣鼓而慑之,朱丝萦而劫之。由此观之,春秋乃正天下之位,征阴阳之失。直责逆者不避其难,是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
    国语·周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16. ^ 16.0 16.1 16.2 宋惠如. 《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 当代儒学研究. 2015, 19: 67–102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五行志〉记载104 条董氏灾异说,确为董氏说,且与弑君相关者23 条,本文分为地理之变:大水、火、地震、山崩,与天文异象一:星陨、星孛,天文异象二:日食……其说《春秋》灾异以阴阳变化为基底,在日食之例又合以分野说 
  17. ^ 王充论衡·订鬼》:“人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人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气盛。”
    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
    《左传·昭公七年》:“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春秋左传正义》:“人禀五常以生,感阴阳以灵。有身体之质,名之曰形。有嘘吸之动,谓之为气,形气合而为用,知力以此而彊,故得成为人也。……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者名之曰魄也。既生魄矣,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是魄在于前,而魂在于后。……魂魄虽俱是性灵,但魄识少而魂识多。……人之生也,魄盛魂强。及其死也,形消气灭。……以魂本附气,气必上浮,故言魂气归于天;魄本归形,形既入土,故言形魄归于地。圣王缘生事死,制其祭祀,存亡既异,别为作名,改生之魂曰神,改生之魄曰鬼。……魂既附气,气又附形,形彊则气彊,形弱则气弱,魂以气彊,魄以形强。”
  18. ^ 汪宁生. 八卦起源. 古俗新研.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 31—39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这两种符号之称为“阳”“阴”,无疑是后来所赋予的名称。据研究抽象的阴阳概念初见于西周晚期,在《周易》卦辞、爻辞中还不见“阴阳”两字。一定要人们思想中先有“阴阳”概念,才会把这两种符号称为“阴”“阳”两字。最早应该是仅有⚊ ⚋两个符号而没有名称。……总结上述,我们的看法是阴阳两爻乃古代巫师举行筮法时用来表示奇数和偶数的符号,八卦则是三个奇偶数的排列和组合。 
  19. ^ 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
    礼记·祭义》:“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
    周易系辞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20. ^ 20.0 20.1 20.2 彭林. 禮的哲學詮釋. 哲学门. 2007, 8 (2): 23–36. 《仪礼》详于记述,没有哲学意味;《礼记》则相反,处处著眼于哲学诠释,使用得最多的哲学范畴首推阴阳。……音乐的出现,远在阴阳概念出现之前,因而是不可能按照阴阳的概念来制作的。……礼是从氏族时代的某些风俗发展而来的,到商代渐次形成为一套祭祀鬼神的仪式。殷周鼎革之后,随著民本主义思想的出现,礼开始具备体现道德理念的制度形态。《仪礼》所记冠、婚、丧、祭、射、乡、聘、觐,以及特牲、少牢、馈食之礼法,朴茂无华,鲜有哲学色彩,全书甚至不见“阴”、“阳”二字,显示了周代之礼的本初面貌。……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礼突破既有的藩篱,开始向内容的、深度的方向发展,其特色之一,就是要赋予《仪礼》的礼法以新的礼义……《礼记》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礼学思想的结晶。 
  21. ^ 礼记·礼运》:“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
    礼记·丧服四制》:“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
    礼记·乐记》:“大礼与天地同节。……节故祀天祭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别。”
  22. ^ 李美燕. 《樂緯》的樂教思想與音樂宇宙觀. 中国学术年刊. 2000, 21: 89–122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23. ^ 庄子·天运》:“吾奏之以人,征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吕氏春秋·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
    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白虎通·礼乐》:“音者,饮也,言其刚柔清浊和而相饮也。”
    国语·周语》:“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故百物不失。……乐者异文合爱者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
    礼记·乐记》:“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陈澔《礼记集说》:“言圣人之作乐,本于人心七情所感之音,而稽考于五声十二律之度数,而制之以清浊髙下尊卑隆杀之节,而各得其冝。然后用之以合天地生气之和,而使其阳之动而不至于散,阴之静而不至于密,道人心五常之行,而使刚者之气不至于怒,柔者之气不至于慑。天地之阴阳,人心之刚柔,四者各得其中而和畅焉,则交畅于中而𤼵形于外。于是宫君、商臣、角民、徴事、羽物,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伦也。此言圣人始因人情而作乐,有度数礼义之详,而以之和天地之气,平天下之情。及天气人情感而太和焉,则乐无怗懘之音矣,然后推乐之教以化民成俗也。”
  24. ^ 杜新豪. 課晴問雨:明代中後期日用類書中的農業占候研究. 史林. 2021, 4: 43–52 [2024-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25. ^ 《陶真人内丹赋》注:“混阴阳者,水火为药也。是水银混沌,清浊未分,故号太易者,是阴阳之象,倾一处之义也。然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阴阳者气也,刚柔者形也。故志士则而行之,侯水火主也。分判有时,方辩阴阳之变化。……始火者,火数二,水数一。火既灭,四时辐奏一气,十五日二十四气,生成万物。夫还丹者,象水火成万物,禀天地阴阳之气,气以刚柔,合度四时,不能陶铸,则真一之道毕矣。”
    道枢》:“故金丹亦应于日月之玄象,龙虎起伏,水火运用,得四时之正候则有大功矣。……铅汞者,日月也;日月者,水火也;水火者,龙虎也;龙虎者,阴阳也;阴阳者,天地也;天地者,乾坤也;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也。”
  26. ^ 许光麃. 傳統中國武術之基本學說與原則. 体育学系(所)刊. 2008, 8: 41-50 [202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8). 
  27. ^ 山水之陰陽. [2018-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28. ^ 王充论衡·本性》
  29. ^ 何志华. 《荀子 •天論篇》「星隊木鳴,國人皆恐」解詁 (PDF).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2011, 53: 173–192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03). 
  30. ^ 王博. 董仲舒《春秋》陰陽災異說的政治哲學解讀. 哲学与文化. 2018, 45 (12): 161–175 [202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31. ^ 31.0 31.1 颜铭俊. 辨析「氣」概念在《莊子》哲學中 的意涵面向 (PDF). 彰化师大国文学志. 2015, 30: 107–147. 
  32. ^ 参见《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鹖冠子·度万》:“天者神也,地者形也,地湿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颇则神湿,神湿则天不生水,音故声倒则形燥,形燥则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则阴阳无以成气,度量无以成制,五胜无以成埶,万物无以成类。”
  33. ^ 陰陽概述 - 仁心中醫診所. [2024-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7). 
  34. ^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710/JXViV3L0nQuP1dTu.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丘成桐演讲全文:工程上取得很大发展,但理论基础仍非常薄弱,人工智能需要一个可被证明的理论作为基础 | CNCC 2017
  35. ^ Pais 1991,第301–302页.
  36. ^ Kumar 2011,第229–230页.
  37. ^ MacKinnon 1985,第112–113页.
  38. ^ Pais 1991,第311页.
  39. ^ Dialogue 1985,第121–140页.
  40. ^ Pais 1991,第504页.
  41. ^ Pais 1991,第166, 466–467页.
  42. ^ 42.0 42.1 Wheeler 1985,第224页.
  43. ^ Copenhagen.

外部链接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阴阳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