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豫章先生,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亦自稱為南昌人。北宋詩人、書法家,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家之一。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2],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曾習藝於蘇軾,並稱蘇門四學士。一生陷入新舊黨爭,被新黨誣害、流放,官至知州。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其為太師、龍圖閣直學士,謚文節。
黃庭堅 | |||||||||||||||||||||
---|---|---|---|---|---|---|---|---|---|---|---|---|---|---|---|---|---|---|---|---|---|
時代 | 北宋 | ||||||||||||||||||||
姓 | 黃 | ||||||||||||||||||||
名 | 庭堅 | ||||||||||||||||||||
字 | 魯直 | ||||||||||||||||||||
號 | 山谷道人 | ||||||||||||||||||||
出生 | 慶曆五年六月二十四日(1045年8月9日) | ||||||||||||||||||||
逝世 | 崇寧四年四月初九日(1105年5月24日)(59歲) | ||||||||||||||||||||
| |||||||||||||||||||||
生平
編輯其名庭堅,出於古賢人八愷之名。嘉祐六年,年輕的黃庭堅跟隨舅舅李公擇遊學淮南。治平三年,兩次為鄉貢,都名列前茅。[3]
黃庭堅是治平四年(1067年)許安世榜進士[4],調任汝州葉縣縣尉,一直在任到熙寧五年。元豐元年,黃庭堅時任大名府國子監教授,初次與蘇軾通信往來。教授卸任後,黃庭堅回京至吏部改官,得到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知縣的官位。元豐四年癸亥,庭堅自太和前往德州德平鎮,路途中於南安軍負責考試舉人。元豐八年四月丁丑,新即位的宋哲宗以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將黃庭堅上召京師。[3]
元祐元年十月,黃庭堅除神宗實錄檢討官,加集賢校理,主持編寫《神宗實錄》。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遷著作佐郎。元祐三年,蘇軾負責當年的貢舉事宜,黃庭堅當時與李公麟等人為蘇軾的副手。黃庭堅在史館的這段時期,正好與蘇軾相唱和,為一時文化盛事。元祐六年三月,《神宗實錄》修成後,黃庭堅被提拔為起居舍人。六月,遭母喪,丁憂。[3]
紹聖元年,呂大防推薦黃庭堅出任《神宗正史》的編修,但黃庭堅推辭,乞求給予宮觀官的閒職待遇。朝廷授予宣州、鄂州的州官官位,黃庭堅也不赴任。最終,黃庭堅被授予管勾亳州明道宮的閒職,居住在太平州的蕪湖。被章惇、蔡卞等新黨人士指為修史「多誣」,黃庭堅逐一答辯,但依然於當年十二月甲午日被新黨貶爲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移戎州。這一事件由蔡卞主導,卞親自到史館看書,整理出千餘條與王安石、宋神宗相關的語句,聲稱編者,即黃庭堅等人,中傷、詆誣神宗,且說話沒有證據。與黃庭堅同時被貶謫的還有范祖禹、趙彥若二人。[3]
紹聖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黃庭堅到黔州,居住在黔州開元寺摩圍閣。元符元年,黃庭堅的表兄張向擔任夔州路常平官,為了避嫌親戚,黃庭堅得詔遷至戎州。元符三年五月,宋徽宗即位。黃庭堅旋即恢復了宣德郎的散官待遇,監鄂州在城鹽稅,結束貶謫生活,放還。十月,改為奉議郎,簽書寧國軍節度判官。這年黃庭堅自戎州動身返回中央。[3]
建中靖國元年三月,黃庭堅改任舒州知府。四月,黃庭堅旅行至荊南,朝廷又召為吏部員外郎。這時的黃庭堅大病初癒,無力任官,請求出任太平州官。崇寧元年,由岳鄂路回到洪州分寧,任領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罷免,改為主管玉龍觀。九月,黃庭堅來到鄂州,在此寓居超過一年。黃庭堅昔年與趙挺之不睦,趙挺之執政,部下陳舉誣害黃庭堅,指控黃庭堅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涉及誹謗,黃庭堅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3]
崇寧三年三月,黃庭堅再次長途跋涉,經過潭州、衡州、永州、桂州等地,於五月至六月之間到宜州貶所,家屬則住在永州。黃庭堅初租民房,後遷伽藍,都被官府刁難說他不應該住在城關之內,黃庭堅於是只得抱着被子留宿在子城之南。[3]崇寧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庭堅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向他請教學問,他也儘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崇寧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於戍樓,終年61歲。大觀三年(1109年)春,由蘇伯固、蔣偉護柩歸葬修水縣雙井祖墳之西。
性情
編輯庭堅性至孝,親自為母親洗滌便溺之具。母病一年,他日夜察問母病,宵衣旰食,母喪,他築庵守孝於墓旁,哀痛成疾,幾至死亡。
庭堅篤信佛教,四十歲時曾寫《發願文》,發願素食,戒除女色、飲酒:「今日對佛發大誓:願從今日盡未來也,不復淫慾、飲酒、食肉。設復為之,當墮地獄,為一切眾生代受頭苦。」
庭堅好飲茶,以茶代酒二十年,多次規勸外甥洪駒父戒酒,富弼稱其為「分寧一茶客」又說,「人生莫非求祿色,惟有山谷茶一杯」[5]。洪州雙井茶即因黃之推廣而聞名[6]。
庭堅自稱有香癖。對用香之道頗爲瞭解。其詩有云:賈侯懷六韜,家有十二戟。天資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代表作
編輯《登快閣》
“ |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
” |
成就
編輯詩詞
編輯黃庭堅詩名尤盛,與蘇軾並稱蘇黃[7],朱弁《曲洧舊聞》:「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唯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黃庭堅為江西詩派之祖,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其弟子任淵著有《山谷詩集注》二十卷,《後山詩注》十二卷,《山谷精華錄》八卷。錢鍾書對任注作了補正與糾謬達四十條。[8]
黃庭堅在詩歌上主張襲用古人章句,以創新其意義,其手法多側重在「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等形式,影響後世深遠[9]。
「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本來是道教術語,「點鐵成金」原本指煉金術,把鐵煉成黃金,在此的意思是把古人的詩文或小故事加以變化,如增刪字句,變換語序等,增加文句的韻味。如黃庭堅:「寄雁傳書謝不能。」就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蘇武「雁足傳書」,二是「雁到衡陽而止」的小故事。
「奪胎換骨」中「奪胎」,是道教仙人死後,靈魂還想繼續留在人世,於是附到孕婦腹中,將原本的胎兒魂魄驅離,以憑此胎而出生。此即模仿古人詩文的形式,但是另以詞句形容。王羲之《蘭亭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被黃庭堅改為「俯仰之間已陳跡。」「換骨」是說,古人認為「骨濁不能成仙」,仙人利用法術讓門下弟子變成「仙風道骨」。在此即擷取古人詩文之意,而另用他語。如王安石:「只向貧家促機杼,幾家能有一絇絲?」黃庭堅改為「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家能有幾絇絲?」
書法
編輯黃庭堅書法別樹一格,擅行書、草書,尤善草書,其作品有《諸上座帖》、《李白憶舊遊詩帖》、《花氣詩帖》、《松風閣詩帖》、《寒山子龐居士詩》、《贈張大同卷跋尾》等,被後人評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勻的體例,因而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四家」雖然都以行書見長,但只有黃庭堅的草書雄視當世。由於黃庭堅心胸豁大,不擇筆墨,遇紙即書,直到紙盡為止,所以他的草書不為舊規矩所束縛。正因如此,黃庭堅被視為繼懷素、張旭之後,宋代最重要的草書大家,明代沈周更稱他為「草聖」[10]。
其作品《砥柱銘》在2010年保利春拍賣會上以總成交價4.368億元人民幣創中國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參考文獻
編輯- ^ 山谷集:「母文成縣君,李氏太夫人母弟也。」註:「弟」通「娣」,母弟即同母的妹妹。
- ^ 求新求变与道教传统——以黄庭坚为例对江西诗派诗趣追求的个案研究. [2013-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仁淵 史容 史季溫. 山谷诗集注目录(年谱附). 山谷诗集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2534272.
- ^ [清]雍正朝《江西通志》卷二十一
- ^ [清]李宗孔《宋稗類鈔》
- ^ 葉夢得在《避暑錄話》記載:「草茶極品惟雙井、顧渚,亦不過數畝。雙井在分寧縣,其地即黃氏魯直家也。元佑間﹐魯直力推賞於京師,族人多致之。」
- ^ 晁說之《跋魯直嘗新柑帖》云:「元祐末有『蘇黃』之稱。」(《嵩山文集》卷十八)
- ^ 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17頁。
- ^ 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又說:「古之能爲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一九)
- ^ 《中國文化知識趣談》(1994年第二版).導師出版社.馬重奇著.第101頁.ISBN:962-397-135-4
- ^ 《寒食帖》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淺見洋二:黃庭堅詩注的形成與黃膋《山谷年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高橋幸吉:金末元初文人論黃庭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宋四家 | |
---|---|
蘇軾 | 黃庭堅 | 米芾 | 蔡襄(或蔡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