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Vcfch843875618/沙盒
"globalSearchHint": "在維基百科其他語言搜索「%s」",
"googleSearchHint": "在 Google 上搜索「%s」",
"enable previews": "啟用預覽",
"show preview": "禁用預覽",
"historyfeedHint": "該頁面的近期更改 RSS feed",
"send thanks": "發送感謝",
"ThanksHint": "向該用戶發送一封感謝消息",
"mark patrolled": "標記為已巡查",
"markpatrolledHint": "標記該編輯為已巡查",
"Could not marked this edit as patrolled": "無法標記該編輯為已巡查",
"defaultpopupReviewedSummary": "標記從版本%s到%s間的編輯為已巡查",
"Image from Commons": "來自維基共享的圖片",
"Description page": "圖片描述頁",
"Alt text:": "替換文本(Alt):",
"revdel": "歷史版本被隱藏",
"editCounterLinkHint": "用戶%s的編輯次數",
"DeletedcontributionsHint": "用戶%s的被刪除編輯次數",
"No backlinks found": "找不到鏈入頁面",
" and more": "以及其他頁面",
"Download preview data": "下載預覽數據",
"Invalid or IP user": "錯誤的用戶名或IP用戶",
"Not a registered username": "非已註冊的用戶",
"BLOCKED": "被封禁",
" edits since: ": "次編輯,註冊日期為",
"last edit on ": "最後一次編輯於",
"RANGEBLOCKED": "IP段被封禁",
"IP user": "IP用戶",
"HIDDEN": "全域隱藏",
"LOCKED": "全域鎖定",
"Invalid user": "非法用戶名",
"diff": "差異",
" to ": "至",
"PrefixIndexHint": "顯示用戶%s的子頁面",
韃靼大起義
編輯根據維基百科刪除方針,此用戶頁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頁面存廢討論」討論是否應該被刪除以協助達成共識。 理由:裏面所提書籍與ISBN都查無,如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ISBN 5-812-52568等,虛構引用。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用戶「折毛」古羅斯條目文獻問題 相關政策: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 不要介紹自我 · Help:用戶頁。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
韃靼大起義 | |||||||||||
---|---|---|---|---|---|---|---|---|---|---|---|
俄羅斯混亂時期的一部分 | |||||||||||
1611年中韃靼大起義達到最大規模,綠色為托揚政權,紅色為阿卜杜勒·阿里政權。雙方合計控制四百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斯維亞日斯克島守軍在舒爾金指揮下堅持抵抗韃靼軍至1612年獲救。圖中立窩尼亞公國由波蘭暫時實控,稍後將根據1600-1611年戰爭和約割讓北部予瑞典王國 | |||||||||||
| |||||||||||
參戰方 | |||||||||||
莫斯科政府: 支持:
俄羅斯地方政府: 波蘭立陶宛聯邦 (1611-1612年) |
韃靼起義軍:
|
俄羅斯反政府軍: 俄羅斯地方軍閥:
|
其他游牧部落: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叔伊斯基王朝: 七波雅爾: 波蘭立陶宛聯邦: |
托揚軍:
其他起義軍: |
圖希諾陣營: 第一民兵: 第二民兵: 俄羅斯人軍閥: |
蒙古各部: 諾蓋韃靼軍: 沙·塔拉克-米爾扎(Шай Тарак-мирза) | ||||||||
傷亡與損失 | |||||||||||
300,000[1]-330,000人[2]傷亡(因為與戰爭有關的暴力、饑荒或疾病),西伯利亞地區人口減少12%、喀山地區人口減少20%、阿斯特拉罕地區人口減少45%。[3] |
韃靼大起義,俄羅斯人稱為韃靼起義(俄語:Татарский бунт[4]),或稱韃靼叛亂(俄語:Татарский Мятеж),韃靼人通稱大起義(韃靼語:Күтәрелеш)或稱抗暴起義(韃靼語:Золымга каршы тору)[5]。是俄羅斯混亂時期部分韃靼人為了反對俄羅斯人統治而起兵,引發喀山及西伯利亞以韃靼人為主的地區先後陷入戰爭的一場內戰。突厥學韃靼裔權威史家米爾法特赫·扎基耶維奇·扎基耶夫與友人俄裔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瓦西里耶夫對此次衝突下了目前最廣為接受的定義:「沙皇俄國政權與韃靼穆斯林地方勢力彼此之間,為了爭奪韃靼地區控制權而產生的激烈軍事衝突。」[6][7]。歷史學家對起義開始和結束的年份看法不一,目前最主流的看法是1961年列昂尼德·巴甫洛維奇·波塔波夫在《蘇聯人民民族志研究的主要問題》中提出可分為1606-1608年、1610-1612年和1616年共三次起義[8]。扎基耶夫認為起義的時間是1606-1612年,中間從未間斷,因為起義軍雖然在1608年被招撫,沒有繼續反對莫斯科政權,但卻在地方上維持了他們的軍事組織領導班子(韃靼語:Самара,原意是吃飯用的鍋盤,代表可聚在一起共用鍋盤的戰友或至交),起義軍仍互相攻伐,吞併鄰居土地。1612年,第二民兵消滅阿卜杜勒政權後,大起義已經事實上結束,之後不過是殘餘勢力的小規模暴動[9]。1630年,最後一場由忽灘引起的叛亂被羅曼諾夫王朝動員韃靼王公鎮壓,標誌着長久和平的開始[10]。
相關研究
編輯關於戰爭性質俄羅斯人和韃靼人雙方觀點各異,俄國官方直至1920年代,均定義此事為叛亂,是圖謀分裂俄羅斯領土的一次暴亂。韃靼人普遍認為,他們在留里克王朝和同族的戈東諾夫王朝瓦解後,已經沒有理由繼續效忠莫斯科皇廷。且因伊凡四世的暴政,恢復韃靼人的汗國是唯一選項。這個爭論一直成為懸而未決的問題數百年[11]。1960年代,因為赫魯曉夫解凍,蘇聯史學界開始討論此一問題,當時因蘇聯的強制居留政策使韃靼人分散至蘇聯各地。里夫卡特·加齊亞諾維奇·艾哈邁佳諾夫等保守派史家擔心討論此問題會否導致現實中的民族衝突,上書請示。時任古俄研究計劃負責領導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波諾馬廖夫經考慮後批准研究。1961年,列昂尼德·巴甫洛維奇·波塔波夫在《蘇聯人民民族志研究的主要問題》中首次論述這個問題,他指出「韃靼問題」是一個長時間過程,是非線性的,當中牽涉民族、宗教、歷史等多重原因。他認為1606年開始的十年動亂,是自「13世紀以來韃靼-羅斯衝突的一次階段性清算」,這一派別被稱為衝突論(俄語:Теория конфликта)。艾哈邁佳諾夫則認為,俄羅斯文化是與韃靼文化共融的,戰爭中韃靼人有俄羅斯盟友,俄羅斯人有韃靼人盟友,本質上是階級鬥爭而非民族矛盾,這一派別被稱為融合論(俄語:Теория синтеза)。加上自古以來的叛亂論和起義論,總共有四大主流派系的理論來論述本次戰爭[12]。
混亂時期的軍閥勢力也不是純粹由韃靼人或俄羅斯人組成,雙方都有對方種族的成員,也都有猶太人。當中較大的韃靼勢力如托揚和阿卜杜勒·阿里政權,都擁有俄羅斯人部隊和俄羅斯人幹部。根據2006-2011年艾拉特·加比托維奇·西迪科夫挖掘七百具分佈在十四個地方的俄羅斯人和韃靼人遺體的考古結果,當中超過94%都是韃靼人和俄羅斯人混血,他指出,DNA結果顯示,當時的俄羅斯人和韃靼人在血統上沒有太大的不同。他指出韃靼人和俄羅斯人之間共同生活了兩百多年,卻認為自己與對方有分別是一種「種族迷思」。正如希土戰爭的雙方,盧旺達種族滅絕的雙方,南斯拉夫內戰的各方,在DNA上沒有太大的分別。他指出混亂時期時甚至連外表也不能分辨韃靼人還是俄羅斯人,因為有不少高加索人種韃靼人,如巴約什和額納奇,看上去和俄羅斯人沒多大分別,且他們都會說羅斯語[13]。
研究混亂時期專家之一的弗拉基米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沃爾科夫認為,亞伯拉罕一神教獨有的狹隘與排他性,是真正促成大規模種族衝突的真正原因。他指出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存在一個永恆不變的權威,主張為了信仰放棄理性。宗教信仰具有極強的放大作用和加劇作用,對於異見者和他者尤甚,因此會將駭人聽聞的舉動神聖化。堂而皇之地把對方送往他們自己認為的地獄,用火與劍淨化異教徒。特別是大饑荒後,賴以為生的資源減少,「殺光他們,搶他們的資源和女人」聽起來不好,改成「因主之名」、「奉至高無上真主的旨意」、「捍衛信仰」、「清除異端」等等理由聽起來就好聽多了。在這場戰爭中,很少聽到有任何其他多神教徒屠殺其他人,屠殺施暴者幾乎全是一神教徒。沃爾科夫認為,一神教徒們將殺人這個行為神聖化,宗教上的狂熱和實際利益的需要令屠殺橫行於俄羅斯大地上[14]。西迪科夫對此說表示反對,他認為一神教雖然有狂熱和殘暴的面向,但可以看見一神教也為維持社會治安以及地區和平作出貢獻,他根據數據指出有八十個社群案例是在神甫或毛拉組織下安然渡過混亂時期的血腥日子,而沒有出現駭人聽聞的惡行。西迪科夫認為奧爾熱圖和西里爾神甫等煽動家是利用了群眾的無知和嗜血,包裝了宗教外皮,從而獲得權勢和地位。與其說是一神教導致暴力,到不如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政治體系崩潰,導致野心家利用宗教行惡[15]。
背景
編輯俄羅斯混亂時期是俄羅斯史上民族和宗教矛盾最嚴重的時期之一,當時的韃靼人定義相當廣闊,甚至是遊牧民族或游牧民族定居後裔都可定義為韃靼人。韃靼人在金帳汗國分裂後,一度分成數個汗國,彼此互相攻伐[16]。到了16世紀末,除附庸於奧斯曼帝國的克里米亞汗國外,其餘韃靼汗國都被併入俄羅斯國家之中,而韃靼人的近親哈薩克人則在中亞獨立建立了哈薩克汗國。當時在俄羅斯的韃靼人可以分成三大支系,一是伏爾加韃靼人,第二是頓河附近親俄羅斯的克里米亞韃靼人,第三是諾蓋韃靼,韃靼人彼此之間語言有明顯差異,且信奉宗教不一定相同。伏爾加韃靼人中又可分為喀山韃靼和西伯利亞韃靼兩大支系,雙方語言在17世紀可以互通,且都同樣信仰遜尼派哈乃斐派。加上伊凡四世在1770年代曾經對米薩韃靼人和阿斯特拉罕韃靼人的進行迫害,使他們向伏爾加地區逃亡,伏爾加韃靼人勢力大壯,也同時成為混亂時期的民族仇恨的遠因之一[17][18]。到了17世紀初,韃靼人人口已經高達120-140萬人,佔俄羅斯總人口約15-17%。日常俄羅斯人與韃靼人磨擦不斷,因為雙方語言、宗教差異過大,韃靼人一直有恢復自身汗國的運動,前西伯利亞汗國可汗庫楚汗更希望自身成為全韃靼人的汗,但他本身名聲不佳,且戈東諾夫的招撫政策也使得韃靼王公貴族傾向戈東諾夫[19]。馬魯沙·納菲基耶夫、瓦修克·尼基庫羅夫、彼得·蒂莫耶夫、伊凡·費奧多羅夫在俄羅斯引進印刷術近半世紀以來,印刷成本大大降低。無論是俄羅斯人還是韃靼人都印刷具有煽動性的文章反對對方,當時雖然識字率低,擁有閱讀能力的人仍然在10%左右徘徊,但是當中少數識字者可以將這些宣揚仇恨、民族歧視和宗教極端思想等等的文章通過口耳相傳告知同族鄰里,並因為惡意謠言的傳播和世俗利益的捆綁,最終引致大規模的族群衝突[20]。
當時的俄羅斯人和韃靼人也普遍缺乏了解對方民族的機會,除了少數地區外,絕大部分地區民族壁壘分明,韃靼人住在韃靼聚居區、俄羅斯住在俄羅斯人聚居區,非必要不接觸。管理韃靼人的喀山總督府滿是對韃靼人的歧視性政策,包括官僚只任用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在韃靼地區開墾霸佔韃靼人的放牧地,建起圍牆當作自己的農莊,將韃靼人趕到沒有那麼肥沃的土地上。韃靼人會受到種種壓力強迫他們放棄他們的伊斯蘭信仰,俄羅斯人會讓他們吃豬肉和喝酒,皈依東正教還可以獲得土地和糧食獎勵。如果仍然堅持穆斯林信仰,則因為他們的清真飲食和日夜誦經擾民而收穆斯林稅。雙方還有猶太人這一共同敵人,雖然當時俄國在韃靼地區猶太人數量很少。但因為伊凡四世的流放政策,大量猶太人流放到喀山地區,因為猶太人多數擔任商人,普遍生活富裕,受到韃靼人和俄羅斯人雙方的妒嫉和仇恨。當時韃靼地區還有芬蘭-烏戈爾各民族,但人口較少,約二十多萬,加上多居於森林和部落,與其他族群很少有利益衝突。而俄羅斯和韃靼人幾乎是比鄰而居,在土地利用、水源分配、城鎮居住權等等問題上衝突不斷[21]。
起義爆發
編輯混亂時期開始時的俄羅斯沙皇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本身就是韃靼人,因此,韃靼人普遍認同俄羅斯作為自身國家。沙皇的教子兼內務大臣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戈利岑很擔憂這種情況,他上書給沙皇,指出現在每六個俄羅斯人中,就有一個韃靼人。雖然陛下是韃靼人,在韃靼人當中也有威望,韃靼人願奉陛下為主。但畢竟韃靼人穆斯林占絕對多數,而陛下與皇親各人又是基督徒,恐怕長遠難以服眾。再者,自金帳汗國以來,羅斯土地上韃靼人與俄羅斯人混居已三百餘年,尚且未能合成一族,語言仍不互通,彼此仇恨仍未消解。而大部分韃靼人又群居在草原,恐怕一旦有點火花,即成燎原之勢[22]。戈東諾夫認為戈利岑公多慮,但他也認同單一民族地區容易擦槍走火,因此下詔遷徙俄羅斯人到韃靼地區,另一方面也遷徙韃靼人到歐俄地區,主要是梁贊地區南部和坦波夫地區。韃靼人最密集的地區遷徙莫爾多瓦人和科米人過去定居,阿斯特拉罕遷移俄羅斯人前去定居,想以此降低韃靼人的占人口的比重,但沒有足夠時間實行,偽德米特里一世的出現打亂了戈東諾夫的計劃[23][24]。達吉斯坦叛亂的成功也鼓舞了韃靼獨立份子。偽德米特里一世對韃靼人的寬容政策以及容許韃靼自治的聲明令韃靼人放棄獨立的嘗試,偽德米特里一世還以祖母葉連娜·瓦西里耶芙娜·格林斯卡婭也有韃靼血統為由,爭取韃靼王公貴族支持。且留里克王朝也的確是韃靼王公約定要尊奉的俄羅斯皇室,因此在偽德米特里一世時代,韃靼人仍然沒有起義。但偽德米特里一世死後,韃靼人立即爆發了韃靼史上最大規模的民族起義[25]。
韃靼起義最直接的原因是留里克王朝和戈東諾夫王朝都已經不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新興的叔伊斯基王朝高度俄羅斯化和強制東正教化的政策使他們不能再容忍,其次則是連歐俄地區都陷入全面動亂,因此他們不用再害怕來自俄羅斯歐洲地區的征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自伊凡四世以來俄羅斯人對韃靼人的歧視,數度強拆清真寺,波魯哈時代使定居韃靼人陷入普遍貧困,雖然在費奧多爾一世沙皇和戈東諾夫沙皇在位時期已經大規模轉為寬容的政策,但累積的仇恨並沒有足夠的時間消解[26]。另一個韃靼起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韃靼人的韃靼復國思想,韃靼人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汗國,由喀山一直延伸至西伯利亞。但是金帳汗國各大汗的子孫眾多,由誰來統治就是一個難題,因為克里米亞汗本身也只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喀山大汗宗支已絕男嗣,最大分支就是卡西姆汗國,他們與乞赤黑·馬哈麻兀魯思的後人都是俄羅斯的附庸。西伯利亞到中亞又出現哈薩克汗國和昔班尼家族的鬥爭,因此難以找到一個全俄韃靼人都認同的大汗[27]。恰好戈東諾夫沙皇登位沙皇,韃靼人認為他雖然沒有成吉思汗血統,但好歹也是韃靼人,因此不需特意另外建國[28]。但是當舊有秩序崩潰時,一切制約韃靼人叛亂的要素都消除了,清真寺的毛拉煽動韃靼人反對俄羅斯人的統治,伊斯蘭教特有的寺坊體系令韃靼人更有效地動員人力。沒有共同領袖下,各地韃靼人先後起兵反俄羅斯人,而且根據韃靼和蒙古古諺:「草原上兵強馬壯者為大汗」。沒有領袖,那就依靠武力淘汰決定誰是韃靼人的大汗。因此韃靼起義不只有反俄羅斯人一個面向,更有韃靼人通過內戰決定誰是歐亞草原西北部主人的面向[29]。
互相仇殺
編輯由於叔伊斯基王朝建立後俄羅斯陷入無政府狀態,引發俄羅斯全面內戰,阿夫拉米·帕利岑修士寫道:「人們挨家挨戶殺人,謀殺屠殺自己的鄰居和弟兄,血流成河,流動不止。多麼邪惡的景象!哦,我的上帝,請原諒我們……我們迷失了!迷失了!迷失在撒旦之中!」根據沃爾科夫的考證,俄羅斯和韃靼人雙方都有進行屠殺行為,且受害者不限於對方民族。在傳統俄國史書中,起義中的屠殺通常被認為是韃靼人野蠻的證據,通常忽略俄羅斯人也有參與屠殺的事實。特別是城市的擴大造成的集中居住更是助長了屠殺的發生。沃爾科夫指出,在只有幾十人口的混居小鎮,人人互相認識,因此發生屠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在上萬人口的城市,不可能認識所有人。族群刻板印象會自然造成族群對立,當社會崩潰時,人性中最原始最惡劣的衝動便會爆發出來,一發不可收拾[30]。
俄羅斯人進行的屠殺
編輯1606年6月17至18日,俄羅斯人在莫斯科屠殺2,000-3,000名波蘭和立陶宛人,這是一切屠殺的先聲。1606年6月20日晚,穆羅姆俄羅斯人封鎖城門,四處搜捕韃靼人,他們在韃靼城區破門而入將韃靼人從家中抓出來。有時會要求韃靼人以錢換取饒恕,但也有交了錢仍然被殺的食言例子,屠殺進行了8天,約2,500名韃靼人被殺。俄羅斯人將韃靼女子綁起來輪姦取樂,使用各種酷刑包括挖眼切肢凌虐韃靼人。6月25日,在博爾季諾舊城,一個俄羅斯人認為韃靼僱主沒有給足夠的工錢,憤而殺人,但他也被其他韃靼人所殺。事件鬧大誤傳為韃靼人殺俄羅斯人,其妻哭訴無良和邪惡的韃靼人謀殺了她的丈夫,聚集了幾百人俄羅斯前去找韃靼人討說法,喧囂中韃靼方有人開了槍,引發戰鬥,由於雙方人數接近,因此戰鬥僵持了4日。直到俄羅斯兵隊前來,屠殺了城中近1,200名韃靼人,其中有部分韃靼人事先東逃,從而避免了大屠殺[31]。
6至7月,在阿爾扎馬斯,城市千人長曼寧召集下屬,研究如何「有效率殺掉韃靼害蟲」。他實行宵禁,禁止攜帶武器,並且聲稱要在屠殺中保護韃靼人,將他們招待到地方堂會中派兵警衛,招待他們有毒的食物,而且為了不引起人懷疑,他是分批殺害和搜捕韃靼人。並將此解釋為沙皇的旨意,是為了除掉異教徒,幾乎沒有俄羅斯人阻止他的計劃。他只依靠300個城鎮衛兵的協助,就在一個月內殺掉了900名韃靼人。 1612年,因為其中一個衛兵向第二民兵告密,事件東窗事發,波扎爾斯基王公下令拘禁曼寧,經審判後判死罪將他斬首[32]。
在俄羅斯人軍事重鎮阿爾斯克,韃靼商隊被掠奪一空,之後殺了掩埋。他們解釋這些韃靼佬在古代奴役壓榨俄羅斯人,強姦我們俄羅斯人的女人。因此他們也需要對等報復,他們殺掉軍營中的韃靼士兵,將他們的頭砍下來用木矛刺着,他們的隊長告訴他們每多一個韃靼臭蟲,代表他們的本來就不足的配給會更加少。「因此因主之名,殺光韃靼異教徒,把他們的東西搶過來」。阿爾斯克的屠殺具有相當破壞性,因為它是由軍事部隊動員組織,以及有宗教極端思想加持的屠殺行為,他們有目的派出哥薩克和機動部隊搜捕韃靼人。從6至10月初,已經有40個韃靼村鎮被阿爾斯克駐軍夷平,居民被屠殺或被迫流竄,掠奪了大量食物和財寶。有時候連猶太人也不能倖免於難,他們點火燒死猶太人,以報復他們對基督徒放高利貸。但是阿爾斯克的駐軍很少犯下性罪行,因為他們認為,和異教徒女人性交和人獸交沒有什麼分別。「就和操牛操馬差不多」、「對待畜牲的最好方式就是宰殺他們」[33]。
韃靼人進行的屠殺
編輯喀山是首當其衝的種族屠殺地點,因為當地是喀山總督府的首府,俄羅斯人統治的象徵,且喀山中韃靼人佔比近七成,加上1552-1556年喀山叛亂的餘波仍在,當地韃靼人因此叛亂。叛亂另一重要原因是韃靼人缺乏其他謀生的生計,流民大量集中在喀山,他們結合街頭幫派和穆斯林組織的動員能力,可動員人力高達20,000人以上。而喀山總督府兵力編制不過6,300人。韃靼人對俄羅斯官僚的橫徵暴斂,剝削腐敗極為不滿,他們因此在1606年7月初動員起來,去城內的俄羅斯人區殺害俄羅斯人。當時喀山督軍正是名將瓦西里·彼得羅維奇·莫羅佐夫,他與博格丹·雅科夫列維奇·貝爾斯基商議後,決定將韃靼叛軍分化瓦解,逐一擊破。他派韃靼人到韃靼區告知只要不加入叛軍,一律保障人身安全,免一個月的稅。如跨越到俄羅斯人聚居區,視作謀反,一律誅殺。他以克里姆林街為分界線,嚴令雙方分隔,非因公務越界者殺。部分韃靼叛軍撤到帕斯卡區頑強抵抗,莫羅佐夫清空附近的民居,軍隊不分青紅皂白地殺死任何剩餘的人,7月4日戰鬥結束。整場暴亂中俄羅斯人被殺1,100人,韃靼人被殺800人,莫羅佐夫下令將雙方的煽動者都處斬,審判官也故意使用俄羅斯人和韃靼人官僚分別審判[34]。
1606年7月15日起,在戈爾卡申諾科拉,韃靼人有計劃針對俄羅斯人、馬里人基督徒和其他非穆斯林進行屠殺,他們在俄羅斯人的家畫上記號,密謀屠殺俄羅斯人,只要是有記號的家一律誅滅,連嬰兒也不能倖免。旅館中的旅人以口音分別,只要是金髮藍眼,而又發不出正確腔調的韃靼語,一律誅殺。有些溫和的韃靼人勸阻不要屠殺,同樣被殺。之後他們認為教堂也不應該留下,將基督徒不分種族綁進教堂,以茅草和油助燃,點火燒殺。他們設立哨卡檢查行人,要阻止任何漏網之魚,韃靼人將俄羅斯人官僚綁在木柱上,脅迫每個人都要給他劃一刀,讓他們承受長久的痛苦折磨,拒絕者會立即被殺。韃靼人會將俄羅斯婦孺當作白奴,他們認為這才是俄羅斯人應該有的身份,過去兩百多年都是這樣子的,居然爬到韃靼人頭上作威作福幾十年,這是他們萬萬不能容忍的[35]。
7月18日起,在切博克薩雷的額納奇營造出一個殺韃靼人的謠言,故意反串沙皇政府的語氣刊印官方公告,指令要地方官殺害當地韃靼人。事件流傳之後引發騷亂,額納奇與奧爾熱圖一同向民眾號召發動吉哈德,他指責俄羅斯人為了讓他們餓死,已經燒了韃靼人的糧倉,他們唯一的活路就是搶俄羅斯的人東西,如同偉大的成吉思汗:「追殺你的敵人,侵略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然後聽他們妻子兒女的痛哭聲」。奧爾熱圖也引用古蘭經為起義提供理論基礎[註 1][36]。
額納奇運用心理暗示煽動韃靼人是在進行抵抗異教徒暴政的吉哈德,因此對俄羅斯人進行任何迫害都是合理的。但應該給俄羅斯人一個機會,只要他們皈依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可以免死。如果不改信者,那對他們進行任何迫害都是合理的。額納奇有意通過吸收俄羅斯人進入起義隊伍來壯大軍力。時任軍務大臣伊凡·米哈伊洛維奇·沃羅滕斯基因此評論額納奇在韃靼諸匪中最為狡獪[37]。額納奇的屠殺也非常具儀式性,他擺樣子設立審判庭控訴俄國人的罪行,讓受害者家屬親自對仇人用刑。有計劃地清洗俄羅斯人上層階級、地主和軍人,讓他們的妻兒成為奴隸。額納奇雖然沒有像其他韃靼起義軍對俄羅斯人進行盲目的種族屠殺,但他的屠殺恰恰因為不會嚇怕受害者四處逃竄,殺害的人數反而更多。額納奇在楚瓦什地區和保加爾地區短短兩個月內屠殺了近5,300人。人為地創造出一個白奴階層,對奴隸進行任何迫害都是合理的,因為過去韃靼祖先們就是這麼做的。俄羅斯異教徒在喀山汗國滅亡後把韃靼人當作畜牲奴役,因此反過來奴役他們也是一種正義。額納奇運用性作為武器,鼓勵韃靼人與俄羅斯女性性交,他形容就像在春天播種一般,讓俄羅斯女人生下韃靼人的孩子,置換掉那骯髒的血統,換成勇士的血脈,孩子長大後就能「收穫」真主的勇士。但他同時禁止任意強暴女性,也不是基於道德原因,而是認為那不利於孩子的出生,且容易導致母親殺嬰[38]。
1606-1608年戰事
編輯戰局一開始對俄羅斯當局極為不利,韃靼叛亂軍的總數高達80,000-120,000人[39][40],將俄羅斯各地的駐軍像孤島一般分割開來,俄軍的訓練水平普遍比韃靼叛軍高,但韃靼叛軍中也有久經戰陣的傭兵和正規軍。莫羅佐夫傳信各地俄羅斯駐軍,要求儘量安撫韃靼人,不要無差別將韃靼人視為敵人,反而應該任用韃靼人對抗韃靼叛軍。莫羅佐夫提出確保主要據點,壓制韃靼叛軍西擴的戰略。同時上書瓦西里四世,請沙皇沿伏爾加河佈防,避免韃靼叛軍在俄羅斯人地區湧現。瓦西里四世下令照辦。下令攻取西伯利亞的名將安德烈·馬特維耶維奇·沃伊科夫率兵11,000前去協助莫羅佐夫進剿叛軍[41]。然而叔伊斯基政權低估了叛軍的能力,1606年7月起,韃靼叛軍開始四處攻城掠地,短短三個月已經攻陷了四十多座城池,9月10日額納奇僅用一日就攻陷重鎮阿爾斯克。諾蓋人在努拉丁沙·塔拉克-米爾扎(Шай Тарак-мирза)領導下也在7月14日起兵,要取回伊凡四世奪去的北方大諾蓋部落故地。在西方的偽德米特里二世也介入起義,他指韃靼起義軍是協助他反對陰謀弒君者的忠實臣民,大肆封賞虛銜予起義軍領袖拉攏[42]。到了10月,叛軍已達140,000-160,000人,約等於叔伊斯基王朝可以動員的最大軍力,因為10月後將要過冬,因此叛亂的規模和次數開始減少,莫羅佐夫捉緊機會整修城池,構築工事[43]。12月10日,俄羅斯沙皇國在奧卡河畔的最重要據點穆羅姆陷落。韃靼起義軍為了報復稍早前的對韃靼人的大屠殺,也對當地俄羅斯人進行了大屠殺。穆羅姆陷落的消息嚇到了瓦西里四世,他急令莫羅佐夫回軍抵擋叛軍[44]。
西伯利亞也遍地烽火,托揚結束對衛拉特部的戰爭,放空西伯利亞南部讓土爾扈特人攻入,因為托揚擅自從前線撤軍,沃伊科夫被迫率軍抵擋土爾扈特人,沃伊科夫派人詰問托揚為何擅離職守放空防線,引敵攻入。托揚解釋後方生變,不能長久支持,因此退兵[45]。在西伯利亞西部,庫楚汗之子阿里·伊本·庫楚姆也號召各部驅逐俄羅斯人,恢復西伯利亞汗國。托博爾斯克督軍府督軍羅曼·費奧多羅維奇·特羅埃庫羅夫(Роман Фёдорович Троекуров)下令各親俄韃靼王公協助進剿[46]。阿里·伊本庫楚姆在進攻秋明時兵敗,逃亡數月後被托博爾斯克軍人抓獲,綁送莫斯科。但他被擒反而導致有更多人有合法權利聲稱自己是汗。因此多達十幾個米爾扎和貝伊們陷入混戰。瓦西里四世對於韃靼叛亂遲遲未平定感到憤怒,又聽說秋明官僚居然倒戈至偽德米特里二世一方,在近臣的挑撥下認為沃伊科夫養寇自重,因此召回沃伊科夫處決之。依賴表親尤格拉督軍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康定斯基平定叛亂[47]。
1607年初,瓦西里四世面對國內遍地烽煙,曾經想放棄韃靼地區換取和平,莫羅佐夫上書勸止。他回軍打敗額納奇,將額納奇趕回南方,解除了叛軍攻到莫斯科的危機,瓦西里四世又不讓莫羅佐夫回去韃靼地區平定叛亂,要求他率兵留在莫斯科附近進剿伊凡·波洛特尼科夫軍隊,再任命他對抗圖希諾軍,後因莫羅佐夫功勞過大,又對他開始猜忌[48]。瓦西里四世任命貝爾斯基和安德烈·伊凡諾夫繼續剿滅叛軍。時任軍務大臣沃羅滕斯基指出解決韃靼叛亂在於分化瓦解,必須許以重利招撫叛軍,特赦一部分叛亂者,讓他們為俄羅斯對抗其他叛軍,否則難以長期支撐戰事。莫羅佐夫反對,認為等於割肉餵狼。瓦西里四世以國庫難以支撐這種等同立窩尼亞戰爭規模的戰事,予以許可。瓦西里四世又不放心沃羅滕斯基掌全權處理,故意又任命反對持立場的莫羅佐夫為督軍,用以制衡沃羅滕斯基的權力[49][50]。1607年5月6日,喀山首次被韃靼叛軍攻陷,貝爾斯基和伊凡諾夫率軍突圍而出,此事進一步打擊沙皇政權的威信。沃羅滕斯基仍然在召集遠征兵力和籌措軍需,瓦西里四世催促儘快出兵。5月15日晚,瓦西里四世在克里姆林宮召見沃羅滕斯基和莫羅佐夫,指出要是不能在一年之內結束戰爭,國庫就會空了,雖然波洛特尼科夫軍已經被圍困在圖拉,但還有冒名頂替者(偽德米特里二世)要對付。這接連不斷的戰爭令他心力交瘁。據宮廷起居冊顯示,此時的瓦西里四世患有痛風、常常失眠,脾氣暴躁。目前留存的文件中沙皇對於叛亂的鎮壓指示朝令夕改、互相矛盾,更顯示出瓦西里四世的精神狀態並不穩定。沃羅滕斯基和莫羅佐夫兩人因此忽視瓦西里四世的指示,他們自己制訂平定叛亂的戰略[51]。
莫羅佐夫提出新一輪的戰略,他認為叛軍之間武器裝備水平差距巨大,當中精銳部隊應該盡力招撫,避免損耗官軍實力。只會劫掠不會經濟生產、缺乏火藥火器、沒有足夠組織的叛軍必須消滅。他認為韃靼人善用騎兵機動,因此必須限制騎兵機動堵截剿滅,莫羅佐夫提議建成類似防禦克里米亞韃靼人的鹿角防線,沿河佈防,逐步圍困叛軍。他下令利佩茨克督軍伊凡·馬特維耶維奇·布圖林在南部堅壁清野,將居民強遷至聚居區,阻止叛軍獲得糧食及馬匹。同時考慮到需要拯救被圍在切爾內的貝爾斯基殘部6,000人,因此23,000遠征軍兵分兩路攻入叛軍控制區,莫羅佐夫部隊從下諾夫哥羅德攻入,目標為收復阿爾扎馬斯。沃羅滕斯基從維亞特卡領地攻入,目標為收復喀山城[52]。雖然沃羅滕斯基和莫羅佐夫兩人已經宣稱只懲罰叛軍,被脅迫叛亂者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既往不咎。然而實際執行上,可見官軍之殘暴亦不下叛軍,甚至比叛軍更為凶暴。西迪科夫坦言因為缺乏足夠的翻譯和信任,並不足以在雙方之間構築溝通和平的橋樑。只能通過暴力和鎮壓進行草率處決,用系統性和毫無節制的暴力不分青紅皂白殺光已經被煽動起來的叛軍[53]。他認為莫羅佐夫的策略也有可取之處,那就是他任用韃靼人,如韃靼名將費奧多爾·梅利克-塔吉羅維奇之孫子格里高利王公,讓戰爭由韃靼人對俄羅斯人不死不休的種族戰爭變成官軍對叛軍的平叛戰爭[54]。另外莫羅佐夫反過來利用刊物的優勢,他認識到出版物不只可以煽動叛亂,也可以有助於宣傳投降的好處,因此刊印大量投降傳單,號召叛軍和平民投降。受限於當時的紙張製作能力,只刊印了近十萬份,並投放到叛軍控制區之中,讓韃靼人就算語言不通也可以此投降[55]。雖然有些叛軍如沙米爾反過來利用傳單詐降,引官軍進入包圍圈殲滅,以及恐嚇韃靼人俄羅斯官方會不守諾言秋後算帳。但官軍的策略仍然對叛軍規模的減少產生顯著的效果,1607年10月後,叛軍規模已降至60,000人以下[56]。
1607年夏開始的鎮壓行動官軍並不佔有優勢,叛軍中額納奇[57]、沙米爾[58]和忽魯格特[59]都打敗過官軍。瓦西里四世對此感到厭煩,一度打算再換將,後被瓦西里·戈利岑公勸說下而放棄。前線部隊對於來自莫斯科的指令基本上置若罔聞[60]。叛軍擁有鐵匠和槍匠雲集的伊熱夫斯克,也擁有幾千支火槍,控制地域也有上百萬人口,足以支撐軍需[61]。因此官軍提出只要願意投降,並承諾與其他叛軍作戰,就能獲得軍隊和物資,打下的叛軍土地也可以保留[62]。莫羅佐夫再次表示反對沃羅滕斯基的提案,指出叛軍已經相當強大,要是讓他們再休養生息數年,怕過去數百年的封建分裂時代再現,但考慮到現實的戰局不利,只得讓步。 1608年起,官方開始招撫叛軍首領,並封以頭銜拉攏,諸叛軍首領受撫,被封為韃靼王公。8月12日,忽魯格特是最後一個受撫的叛軍首領,被封為楚瓦什王公,至此大規模叛亂基本結束[63]。扎基耶夫批評這種招撫政策「短視、只會將敵人變得更強大」、「如果沒有任何約束和忠誠基礎的效忠宣言,那就是用完即棄的廢紙」。他認為沙皇政府姑息養奸只是爭取那微不足道的停戰時間,結果催生出連古代羅斯大公國都為之咋舌的大軍閥,以及兩年後那場更大規模的起義[64]。
起義軍內戰
編輯為了挑撥起義軍內鬥,沙皇政府有意將封銜封在不屬於該起義軍控制的範圍。加上仍然有零星起義軍尚在抵抗,因此戰爭仍然進行中。額納奇反而讓部眾休養生息,他以俄羅斯人也奴役自己的基督兄弟為由,反問為什麼韃靼人不可以,保留了在自己領地上的亞西爾(白人奴隸)。額納奇並不諱言他出身自放羊奴,並且以自身才能登上王公地位備感自豪[65]。他決定娶妻,而且是一個俄羅斯女平民。打破了韃靼王公之間互相聯姻的不成文規定,這為他樹立了敵人。在等級制社會,他的出身低下也不被其他韃靼軍閥敬重,但他常常以戈東諾夫沙皇的例子自許,認為出身不影響掌握權力[66]。在西伯利亞,托揚和康定斯基開始了政治鬥爭。韃靼地區王公中也只有格里高利·梅利科夫和托揚二人仍然有對莫斯科象徵式進貢,托揚甚至一年只進貢100盧布,就是一袋銀幣的數量。他解釋說路途遙遠且要穿過敵軍地區,因此不方便用車隊獻貢[67]。 1609年,忽魯格特打算打下沙米爾控制下的切列米莎地區,1609年4月14日,被沙米爾聯合額納奇打敗,瓜分其領地[68]。 1609年8月12日,波蘭立陶宛聯邦向俄羅斯宣戰,俄羅斯對韃靼地區的控制降到了幾乎完全自治的程度[69]。到了1610年初,韃靼王公們各個都可以動員兩三千軍隊,並且仍然在兼併着一些小部落。 巴什基里亞在庫爾楚克·尤納耶夫控制下不介入韃靼人之間的內戰,武裝中立[70]。 1610年4月,額納奇探聽到大帳汗的未裔之一阿卜杜勒·阿里身處卡西莫夫,以輕兵攻入其禁所,殺盡其隨從人員。額納奇奉阿卜杜勒為大汗,阿卜杜勒因拘禁多年對世事了解不足,只會說羅斯語,不會說韃靼語,因此被額納奇和奧爾熱圖控制[71]。7月4日克魯希諾戰役後,叔伊斯基王朝處於崩潰邊緣。額納奇因此聯絡各韃靼王公,打算建立一個「韃靼汗國」[72]。韃靼王公中梅利科夫和托揚都反對,額納奇出兵攻梅利科夫,梅利科夫不敵被迫流亡俄羅斯地區。因為托揚的根據地太遠,難以征伐,只得作罷。而托揚也在尤格拉戰役中和康定斯基對戰,短期內不會干涉[73]。1610年7月,額納奇在拜古什地區正式奉阿卜杜勒為大汗,發動又一次大起義,隨後起義延燒至喀山和烏拉爾地區十七州,起義軍達到100,000多人[74]。
1610-1612年戰事
編輯七月十九日宮廷政變後,叔伊斯基王朝滅亡,七波雅爾政權建立。波蘭人對於韃靼人沒有太多惡意,甚至認為韃靼人只要不支持偽德米特里二世,可以利用以制衡俄羅斯人叛軍[75]。奧爾熱圖不打算與托揚作戰,數次派出使者希望托揚加入,並表示將維齊爾之職特意留給托揚。托揚詳閱了勸降書後指斥滿是瘋話,他評論道「一個小子(阿卜杜勒)和一個瘋子(奧爾熱圖),蠱惑了一堆土匪,妄想將他們的賊窩轉變為國家[76]。」托揚明確表示對波蘭人的敵對立場,在1610年10月攻下秋明後,托揚以秋明作為新根據地[77]。當時雙方皆是韃靼大軍閥,在100多萬韃靼人中托揚擁有近20萬部眾、阿卜杜勒一方約80多萬,雙方都有統治其他民族。1610年底托揚宣戰時,托揚一方控制的領土面積較大[78]。本次戰爭也可以看作朮赤兀魯思中阿合馬斡耳朵和馬穆克斡耳朵鬥爭的延續。托揚這一邊多是游牧韃靼人,而阿卜杜勒一方多是定居韃靼人。托揚是根據萬戶制動員軍隊,而阿卜杜勒是召集封建領主動員軍隊。托揚一方在架構上有明確指揮鏈,各萬戶長都是托揚子姪或女婿。阿卜杜勒政權結構鬆散,額納奇雖有軍事才能,然而不能直接號令各韃靼王公,只可以間接通過小汗王阿卜杜勒調動部隊。雙方最大的差距是領袖,托揚有長達三十年的軍齡,自幼即和衛拉特蒙古作戰,戰功赫赫,善於權謀。而阿卜杜勒自幼即被軟禁,缺乏教育,目光呆滯,甚至不會韃靼語。托揚軍相比阿卜杜勒政權有一個地緣政治上的劣勢就是面對喀爾喀蒙古和衛拉特蒙古的直接威脅[79]。
1610年冬季,沙米爾再次出兵四出屠殺俄羅斯人,掠奪他們的冬糧、衣服和柴薪。被額納奇制止,認為他把俄羅斯人殺光,那就沒人交稅和勞動,應該勞役他們而不是亂殺人。沙米爾不關心經濟問題,他只想向俄羅斯人復仇,額納奇也無法約束。史學家伊斯哈科夫評論恰恰就是阿卜杜勒政權這種特性,導致沒有人可以約束暴行,人人任意妄為。但是狂暴過後需要面對一地廢墟,自然無法有足夠的經濟生產支持軍事行動[80]。1611年3月7日,喀山總督貝爾斯基被部下尼卡諾爾·米哈伊洛維奇·舒爾金所殺,喀山總督府全境群龍無首。此時俄羅斯人難民害怕被叛軍屠殺紛紛逃難至俄羅斯地區,第一民兵在4月開始與韃靼軍交鋒。在東面托揚命令巴約什率3,000兵力援救作為盟友的巴什基里亞,因此阿卜杜勒政權陷入三線作戰的境地。額納奇再一次打下喀山,舒爾金領兵退到伊凡四世建立的軍事重地斯維亞日斯克島堅守。因為火炮火力有限,隔河射不破城牆,額納奇只能圍而不攻[81]。1611年4至5月,韃靼大起義達到頂峰,兩大起義軍合計掌握四百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管理一百四十萬人。到了6月,托揚再次出兵攻打烏拉爾南部親阿卜杜勒韃靼部落。7月,托揚平定西伯利亞全境,同月底,第一民兵瓦解,沙米爾乘機向西拓展實力,與波蘭軍隊起直接衝突,在沃羅涅日被波蘭名將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打敗處斬,波蘭軍乘機攻打薩拉托夫。額納奇率軍拯救,反被若烏凱夫斯基圍點打援,險些被俘。因伊凡·馬爾蒂諾維奇·扎魯茨基在北方發起新一輪進攻,若烏凱夫斯基北返迎戰,交由僱傭兵首領亞歷山大·尤澤夫·利索夫斯基持續侵擾韃靼叛軍南部[82]。8月10日,巴約什將敵軍趕出巴什基里亞,8月中旬殲滅裏海盆地的敵軍殘部後東返秋明。9月,第二民兵建立,11月,弗拉基米爾·季莫菲耶維奇·多爾戈魯科夫被臨時任命為對韃靼戰事的將領。當時第二民兵曾嘗試與托揚接觸,因為要跨越封雪的烏拉爾山難度過大而放棄[83]。
1611年底,托揚決定明年開春動員17,000人西征,直接摧毀阿卜杜勒政權。1612年春,托揚開始西征,經阿奇特山口跨越烏拉爾山,進入歐洲。到昆古爾平原時,托揚下令傳訊喀山韃靼各部招降。同時期喀爾喀部額列克汗乘托揚西征之機也攻入西伯利亞,被托揚次子易卜拉欣領兵擊退[84]。1612年3月2日或4日,巴約什攻克彼爾姆城,請託揚入城指揮。額納奇率軍抵擋,在巴拉圖夫諾被托揚打敗,托揚認為額納奇為人沒有榮譽和道德但有才能,這種人最危險。下令不可接受他投降,應當擒殺[85]。額納奇表示可以殺了阿卜杜勒扶托揚稱大汗,巴約什指托揚有令,他只給他兩個選擇,一個是束手就擒處斬,另一下場就是英勇戰死。額納奇唯有不斷向南突破包圍圈,托揚軍分成三隊,輪流追趕,令額納奇疲於奔命。3月10日,第二民兵與托揚軍會師喀山城下,兩邊代表分別是沃羅滕斯基和巴約什。3月12日,托揚加盟第二民兵的復國運動。4月初,額納奇向第二民兵投降,巴約什反對,認為是把狼當狗養,早晚必定反噬一口。特魯別茨科伊公以(可以將)狗繩拉緊點回應,他認為對波蘭作戰需要有能之士,因此需要唯才是用[86]。
5月10日,喀山糧絕,已成人間煉獄。5月12日晚叛軍悄悄突圍而出,巴約什發現堵住缺口,阿卜杜勒被擒獲。因為是王族,在缺乏沙皇的環境下難以處理(只有沙皇和王族可以定王族的罪)。因當時西美昂·貝克布拉托維奇和阿里·伊本·庫楚姆兩位前成吉思王公在波蘭佔領區內。當時第二民兵尚有阿爾斯蘭·阿里和托揚兩位成吉思王公。阿爾斯蘭雖然人在現場,但他沒有什麼主見,他主張由托揚決定。因此巴約什派使者向托揚詢問,托揚下令殺害阿卜杜勒,並指出他不死戰亂不止,最多讓他體面自盡。使者回答托揚穆斯林不能自殺會下火獄,托揚反問,因為這小子死去的人數以萬計,整片土地滿目瘡痍,舉目儘是頹垣敗瓦,他不該下火獄還有誰該下火獄?巴約什聽到使者帶回的回答,準備了毒藥逼迫阿卜杜勒自盡,阿卜杜勒哀求對方饒命不果,推翻瓶子逃跑,巴約什追上,拔刀斬殺。他的頭顱被斬下,以叛軍之首身份示眾,戰爭結束[87]。
餘波與影響
編輯戰爭過後,俄羅斯波雅爾與韃靼穆爾扎們都盡力修補關係。他們認為在面對天主教的威脅下,雙方應該一同抵擋侵略者波蘭立陶宛聯邦。欽察-羅斯人共處數百年,雖語言不同、宗教不同,混血兒是這麼多,以致有韃靼人相貌的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人相貌的韃靼人,因此雙方密不可分,同為一國[88]。史學家沃爾科夫認為雖然大起義已經停止,但衝突引起的社會的不穩定性並不能維持和平。他稱之為消極的和平(Негативный мир),這意味着衝突或暴力仍然潛藏於社會之中。因為沒有積極的力量和完善的政治框架,達到消除暴力根源的條件。雖然俄族和韃靼族上層貴族已經達成了聯合成一國的共識,但如何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跨種族國家仍然沒有具體方略。執行這種和平突顯了俄羅斯國家仍然存在根深蒂固的緊張局勢,對波蘭人的戰爭其實是掩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社會的裂縫[89]。
戰後分封
編輯1612年6月4日,額納奇帶領韃靼叛軍殘部正式加入第二民兵,根據協議,他的王公頭銜被剝奪,需要組織起叛軍殘部,在最危險的戰線作戰。在5月時若烏凱夫斯基因判斷戰爭無法戰勝撤兵以來,波蘭人的勢力已經大幅削弱。9月4日在莫斯科保衛戰收復莫斯科,韃靼軍對莫斯科周邊的七波雅爾殘餘勢力進行了掃蕩。1612年底,全俄縉紳會議開始討論沙皇人選,巴約什和托揚第三子瓦利(Вали)都有出席。在選舉過程中眾人加了不少限制條款,包括一定要是東正教徒,不能是外國人,不能效忠過波蘭人等等,但卻沒有限制韃靼人參選[90]。因為托揚和庫楚姆家族都表明不參選,而西美昂公也因出家為僧侶沒有繼承權。因此韃靼王公的代表是來自切爾卡西亞的德米特里·馬姆斯楚科維奇·切爾卡斯基。他是伊凡四世的堂外甥,同時也是費奧多爾·梅利克-塔吉羅維奇的曾外孫,有成吉思汗血統。堂兄弟伊凡·鮑里索維奇·切爾卡斯基是羅曼諾夫家族的表親。德米特里·馬姆斯楚科維奇公屬於廣義的韃靼人,前王族,信仰東正教,在俄國南部一直率兵抵抗波蘭人,因此其參選資格被確定。最後選出羅曼諾夫家為新的沙皇家,但切爾卡斯基家族也被酬庸成為門第制首席,此事顯示了羅曼諾夫王朝傾向民族融合的立場,並且顯示出俄羅斯是非單一民族治理的俄羅斯。俄羅斯設立俄羅斯民族統一日,以紀念俄羅斯各民族一同打敗侵略者[91]。
選出新沙皇后,托揚之子瓦利代表父親獻地予沙皇。因為托揚實控土地高達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對沙皇政權的穩定性構成威脅。在沙皇即位前雙方曾訂立協議,托揚表示不需要其他民族的土地,以及極北苦寒之地。當時沒有有效的領地分配法律,且托揚也不可能會因罪被削封。因此將土地以貢品的形式獻上予沙皇作為皇領達到土地轉移效果。在此期間爆發秋明問題,原皇領秋明,即托揚軍根據地首府是否奉還沙皇問題,托揚軍中反對者不少,但莫斯科政府認為皇領應該奉還沙皇。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托揚以自己已老,返回南方草原養老比在北方吹冰雪好為雙方緩頰。而沙皇政府任命其子瓦利為秋明首長,且表示會只任用韃靼人或韃靼混血兒擔任首長,解決這次危機。領地奉還後,托揚只保留了57.6萬多平方公里的牧地和少數城鎮,沙皇政府以他遵守諸子均分制為由承認托揚家族可以世襲這些領地。加封韃靼貴族最尊貴的名譽終身銜「宗王」[註 2]。托揚部下照常稱托揚為汗王,而俄國官僚敬稱為殿下,沙皇政府還打算在庫爾干幫托揚建一座府第,但托揚以自己喜歡草原,以及生活儉樸而推辭。阿爾斯蘭·阿里封為卡西姆汗國汗,兩家成吉思王公視同王族[92]。
額納奇之死
編輯其他各韃靼王公皆有封賞。額納奇沒有受封,但被任命為其中一隊民防隊的隊長,負責站崗和夜間巡邏隊,和妻子在莫斯科租房子住。因為收入過低,額納奇擅用職權謀私索賄,因此被逮捕幾次,但因為他貪污數額不大,且算是戰爭英雄,因此只是罰款,並未深究。1615年,其妻難產去世,孩子也夭折。額納奇連失妻兒,因此以將妻子歸葬故鄉名義離開莫斯科。當時沙皇政府也派人看管他,但他殺害了押送者並逃走,成為強盜。當時沙皇政府懸賞200盧布抓捕他,相當於100頭牛的價值。恰逢當時羅曼諾夫新朝建立寬免牙薩克的時間已過,沙皇政府開始依照過去留里克時期的慣例徵收,經過大戰後的韃靼地區根本交不到同等水平的稅,令各地爆發騷亂[93]。1615年4月,沃羅滕斯基上書沙皇,請求降低稅率以免民變。 1615年8月,騷亂有擴大的跡象,因此再降稅五分之一,取消最低稅額和人頭稅。時任宣政官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西茨基命人宣揚國家尚處在戰爭中的財政困難,稅可以不交,但是為了國家和沙皇,需要服役把侵略者趕跑。要是不想上戰場,就交稅支持保衛國家的勇士。額納奇以過去任王公時的故舊組織了一個團伙,聚集了1,000人的軍隊,洗劫鄉鎮,將俄羅斯人殺害,將他們的財物分給韃靼人。喀山總督府立即反應派兵討伐,被額納奇打敗[94]。
1615年11月起,額納奇糾集了2,000人打算謀奪下諾夫哥羅德。庫茲馬·米寧從莫斯科到達下諾夫哥羅德對抗之,多爾戈魯科夫和西茨基動員軍隊圍捕。 1616年2月額納奇被迫放棄進攻,反而到達官軍出動後只有600守軍的喀山煽動叛亂,殺光守軍奪取喀山,宣佈從俄羅斯獨立,發動又一次起義。但官軍已動員起來鎮壓之,且鎮壓軍中有巴約什和忽灘等韃靼將領。1616年2月13日,官軍會師喀山城下,在城周邊建城牆,只圍不攻,勸說城內之人投降。城中起義軍嘗試突圍,在火力壓制下被迫退回城中。此後數次突圍不成。雙方兵力和火力差距過大,且起義軍一方沒有任何援兵,官軍可以動員周邊地區上百萬人力,起義軍絕無獲勝可能,史學家沃爾科夫評論戰事幾乎在2月一開始就知道結局[95]。 8月5日,額納奇被韃靼人官僚葉梅·霍賈舍夫(Емей Хозяшев)逮捕。喀山開城投降,額納奇高聲向多爾戈魯科夫表示願降,巴約什聽到哈哈大笑奚落額納奇。最後各將領決定將他立即在獄中處決,吊死後斬下首級呈送莫斯科。額納奇軍隊的幹部稍後也被處決,官軍得知額納奇在1609年在韃靼地區有私生子,將他找出來後賣到諾夫哥羅德地區當農奴,以報復其過去的白奴政策。一般認為額納奇之死才是整場韃靼大起義的真正結束[96]。然而因為起義造成的影響十分深遠,餘波甚至持續至1630年。
影響
編輯韃靼大起義是在俄羅斯歷史上韃靼人最大規模的起義,至今在俄羅斯仍然是敏感話題。根據各種估計,人口總損失從300,000至390,000人不等,超過60多座城市或要塞、200多個鄉鎮被毀。許多地區失去了超過20%的人口,部分被屢屢屠殺的地方幾乎成為了無人區,因為沒有安全的勞動環境,人們開始逃荒,大片土地被毀壞並長期荒廢,裏海北部的重要糧產地遭受重創,令俄羅斯糧食危機加劇。大量人口的死亡造成的大量屍體也產生了瘟疫,以鼠疫最為嚴重,當時塔爾干的一位毛拉記載鼠患嚴重的原因是老鼠吃屍體,尤其喜吃眼珠和內臟,一群老鼠可以輕易地啃掉一具屍體。當時的老鼠比人的手掌還大,且繁衍速度相當快,一年可以生育5到8次,每次5到10隻。當時人們養狗和貓對抗老鼠,壓制鼠患。鼠疫席捲了阿斯特拉罕地區和伏爾加河下游地區,痢疾和斑疹傷寒也造成了上萬人的死亡[97]。
因為當時仍然屬於金屬貨幣盛行的年代,冶金和鑄造貨幣都需要礦山,礦山成為交戰各方反覆搶奪的地點,重大鐵礦產地伊熱夫斯克被額納奇所部長期佔有,因此他有充足的武器和資源。銀礦和金礦呈零星分佈,不是所有的軍閥境內都有金銀礦坑,因此大規模改鑄原有貨幣往貨幣摻雜質,導致了貨幣危機和與之相關的通貨膨脹[98]。
大起義也徹底打散了古欽察一直傳承的韃靼社會架構,過去韃靼各部沿用蒙古帝國的萬戶制及人身依附氏族制度,因為戰爭導致大量韃靼王公死亡,全俄羅斯韃靼氏族都屬於單一汗兀魯思。以阿爾斯蘭·阿里為汗兀魯思宗家,托揚氏族為汗兀魯思分家,萬戶長們同時都是羅斯王公。突厥貴族制度融入羅斯貴族制度之中,沙皇就是汗兀魯思的宗主和主導者,隨後百年間韃靼風格的頭銜逐漸被俄式頭銜取代[99][100]。戰爭還有一個衍生問題就是強姦問題,在整場動亂中不少女性被強姦,生下的孩子多是混血兒。而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強調婚前守貞,強姦生下的都屬於私生子。當時神甫與毛拉一同宣揚這都是兩民族的結晶,生下的孩子並不可恥,眾人可以共同撫養這些孩子。教會和清真寺提倡種族融合的最好方法就是通婚,當時的婚姻記錄甚至出現跨宗教婚姻[101]。
和解與文化共融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8.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70.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60–361.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Чеславський О. Є. Татарский бунт. История. 2017, (3)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ПАНОРАМА-ФОРУМ. 1999, 19: 229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4.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52.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Потапов, Л. П. Основ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изучения народов СССР.. Советская этнография. 1961, 3 (3): 5.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5.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77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53.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6.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Ситдиков А. Г. Средневековое татар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остав татар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XV-XVIII вв..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2012: 174-17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47.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Ситдиков А. Г. Золотая Орда: 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ое наследие. Казань: КФУ. 2019: 254-255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24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54.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8.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9.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Плигузов, И. А. Смута в Московско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 Россия начала XVII столетия в записках современников.. Москва: Современник. 1989: 232-236. ISBN 5-270-01114-X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9.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Козляков В. Н.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Трагедия о добром царе. Москва: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2011: 247. ISBN 978-5-235-03415-0 (俄語).
- ^ Боханов А. Н.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Москва: Вече. 2012: 304-305. ISBN 978-5-9533-5679-4 (俄語).
- ^ Козляков В. Н.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Трагедия о добром царе. Москва: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2011: 248. ISBN 978-5-235-03415-0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32.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Козляков В. Н.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Трагедия о добром царе. Москва: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2011: 249. ISBN 978-5-235-03415-0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46.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Козляков В. Н. 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 Трагедия о добром царе. Москва: 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 2011: 248. ISBN 978-5-235-03415-0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47–349.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0-25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3-254.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4.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5.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6-258.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8.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8-259.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59.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60-26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64.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61.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35.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36.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37.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61.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27-229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32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38-23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69-270.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65.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1.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3.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Ситдиков А. Г. Золотая Орда: 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ое наследие. Казань: КФУ. 2019: 262-264 (俄語).
- ^ Ситдиков А. Г. Золотая Орда: 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ое наследие. Казань: КФУ. 2019: 265 (俄語).
- ^ Огаркова Н. В. Линия адаптив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Москва: Военное изд-во М-ва обороны СССР. 1978: 10-11 (俄語).
- ^ Ситдиков А. Г. Золотая Орда: истор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ое наследие. Казань: КФУ. 2019: 267-268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2,274,285.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4.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83.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68.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7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Алексеев Ю. Г. 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допетровской России.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Олега Абышко. 2019: 169. ISBN 978-5-6041671-3-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86.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4.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5.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Закиев М. З. Татары: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и языка. Казань: Сб. статей. 1999: 126. ISBN 5-201-08300-5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58.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06.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06–307.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59.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52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07.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08.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52 (俄語).
- ^ Васильев Д. Д. Россия и тюркский мир. Казань: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2: 360. ISBN 5-812-52568-4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53-254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57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1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2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4-6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81.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8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283.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54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64-267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67-26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2.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2-303.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8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9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70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58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5.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60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5.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Волков В. А. & Кузьминым А. Г.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 Москва: Алгоритм. 2012: 306. ISBN 978-5-4438-0245-9 (俄語).
- ^ Исхаков Д. М. Тюрко-тата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XV—XVII вв.. Казань: Ш.Марджани. 2004: 70-71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70 (俄語).
- ^ Хакимов Р. С. История татар и Татарстана: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Казань: Институт истории АН РТ. 1999: 271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