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名色(梵语与巴利语Nāmarūpa),佛教术语,为(nāma)与(rūpa)之并称,属十二缘起之第四支,亦是五蕴之总名,亦摄一切法[1][2]

  • 名:受想行识之四蕴,皆心识之法(心所法),无形体质碍之存在,只能凭借语言赋予事物的名称、音声而显现、知晓。[1]
  • 色:色蕴,有形质碍之法。是由极微构成,占据空间的形体。[1]

十二缘起中,人识入母胎,名色渐渐生长,成长到六根完备,称为“名色支”。[1]这是名色依托于识而得生长,称之为“识缘名色”。然而,入胎之人识,若无名色作依托,识也不能相续生起,所以又说“名色缘识”。《阿含经》用芦苇展转相依,而得生长,作为譬喻,说明识与名色,相依相缘的关系。[3][4]

阐释

编辑

杂阿含经》298经解释“名”为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色”为四大、四大所造色。

玄奘所译《缘起经》解释“名”为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色”为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

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卷3解释“名”为非色四蕴。“色”为四大及所造色。

相应部》12相应2经解释“名”为受、想、作意。“色”为四大与四大之所造色。

增壹阿含经·放牛品》第5经解释“名”为痛(受)、想、念(思)、更乐(触)、思惟(作意)。“色”为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开化长者品》卷35解释“名”为受、想、思、触、作意。“色”为四大界及四大界之所造色。

舍利弗阿毘昙论·绪分·名色品》卷26解释“名”为若忆想假称制名,又说由忆想假称,生受、想、思、触、思惟(作意),又说触首五法(受、想、思、触、作意),又说若法非色有为。“色”为若法色[5],又说十色入及法入色,又说四大及四大造,又说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又《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缘品》卷12解释“识缘名色”。

集异门论·二法品》卷1解释“名”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虚空择灭、非择灭。“色”为四大种及所造色。又《法蕴论·缘起品》卷11解释“识缘名色”和“名色缘识”。

坐禅三昧经》解释“名”为无色四分:痛(受)、想、行、识。“色”为一切色,四大及造色。

俱舍论·分别世品》卷10解释“名”为随所立名,根境势力,于义转变。《俱舍论·分别界品》卷1解释“色”为五根、五境,及无表。卷9的分别世品按照说一切有部分位缘起[6],解释十二缘起之“名色”支为: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根据《大毗婆沙论》卷23[7],这中间诸位是羯刺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婴儿在母胎中,生出毛发爪齿之前的时期。

大智度论·释诸波罗蜜品》卷65解释“名”是受、想、行、识。“色”是四大及造色。《大智度论·初品·菩萨功德释论》卷5解释“名色”为此识共生无色四阴,及其所住色。

《般若灯论释·观世谛缘起品》卷15解释“名”有二种:一谓自往诸趣、二谓为烦恼所使,强令入诸趣中,又说“名”为无色四阴。解释“色”为可变异故名色,谓四大及四尘等。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有寻有伺等三地》卷9解释“名”为等无间灭依,“色”为俱有。又说“名”为色法以外的法,“色”为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7解释“名”为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若受生在无色界,只有色种子而无实色,受生在色界、欲界,则有羯罗蓝(初入胎时识与精血结合的状态)等色蕴[8]

法集论·概说品·第二章·经二法》解释“名”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及无为界。“色”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清净道论·说慧地品》(第17品)解释“名”因为倾向(巴利语:namana,朝向)于所缘,所以是受、想、行之三蕴。“色”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其分别在“说蕴品的五蕴解释”(第14品)中详细解说,例如色法为四大种及二十四所造色,合为二十八种色。《清净道论·说见清净品》(第18品)中,简略把握名色之方法,以“名”为有倾向之相,“色”为有恼坏(被破坏)之相。又以“名”为意处及一部分法处,“色”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五蕴作为把握名色之方法,以“名”为四非色蕴(受、想、行、识),“色”为色蕴[9]

摄阿毘达摩义论英语Abhidhammattha-sangaha·摄缘分别品》(第8品)解释“名”为心、心所的四种非色蕴与涅槃,“色”为色蕴。在摄色分别品(第6品)解释“色”为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二类色,摄为十一种。这十一种色,依自性的区别而成二十八种。

慧远的《大乘义章·义法聚·十二因缘义》卷4解释“名”为心从诠目(心随从所诠解的名目)[10],“色”为身形质碍。因为心法冥漠难彰,非诠不辨,故从诠目。色相形现,可以现见,故称为色。

智𫖮的《法界次第初门·名色初门》卷1解释“名”为心但有字(心只有用语言名字所表示的诸法),“色”为有形质碍。“名”为心及心相应法,虽有能缘之用,而无质碍可寻。“色”为十处(十二处之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一处少分(法处有色法与心法,只有一部分的法处为色法,故称之为少分),皆是质碍之法,并无知觉之用。

印顺的《唯识学探源》解释“名”为受、想、行、识四蕴,“色”为色蕴。名色,可以总摄一切精神与物质,为六入所取,所以是认识的对象。并指出佛教对十二缘起的说明分作两类,一类以胚胎学为前提,另一类以认识论为前提。“识缘名色”在胚胎学的说明中,是以识为初入母胎的识,因识的入胎,名色逐渐增长、广大起来。在认识论的说明中,“识缘名色”是指“所认识”的名色,不能离开“能知”的六识而知晓它的存在。所认识的一切,得要经过认识才能够知其形相[3]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佛學大辭典/名色.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8). 
  2. ^ 《大智度论》【卷27】:“复有一切法,所谓名、色。如佛说《利众经》中偈:若欲求真观,但有名与色;若欲审实知,亦当知名色。虽痴心多想,分别于诸法,更无有异事,出(超出)于名色者。”
    《法界图记丛髓录》引《十二因缘观》:“名色者,五蕴也。”
  3. ^ 3.0 3.1 關於十二緣起中識緣名色的疑問?. 印顺文教基金会推广教育中心.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8). 
  4. ^ 韩清净.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九十三. [202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9). 
  5. ^ 参见《舍利弗阿毘昙论》:“云何色界?若法色,是名色界。云何非色界?除二灭,余非色法界,是名非色界。云何灭界?二灭,智缘灭、非智缘灭,是名灭界。”对应《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复次诸有色法,总名色界。除择灭、非择灭,余无色法,是名无色界。择灭、非择灭,是名灭界。”
  6. ^ 释长恒. 略探十二緣起支中之分位緣起與剎那緣起 (PDF).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8). 
  7. ^ 《大毗婆沙论》卷23:“谓结生已未起眼等四种色根,六处未满中间五位,谓羯剌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名色位”
  8. ^ 黄国清. 緣起詮釋的比較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與《成佛之道》為中心.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2). 
  9. ^ 温宗堃. 新譯《清淨道論.說見清淨品》——並舉示、評析「葉均譯」及「元亨寺譯」兩譯本的問題 (PDF). 2004年佛学论文奖学金得奖论文集.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8). 
  10. ^ 参见《阿毘达磨藏显宗论》:“而经论中说非色法皆为名者,以色相显,当体立名,非色相隐,从诠立目。”
前任:
十二因缘
名色
继任:
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