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

漢語韻書
(重定向自《切韵》

切韵》是中国可见的最早的韵书,有“韵书之首”之称。现已无法看到原貌,因此一般是指敦煌出土的人传抄的《切韵》和故宫博物院馆藏《刊谬补缺切韵》。后世的韵书,如唐《唐韵》和宋《广韵》,都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1]

切韵
山西省晋城市中华字典博物馆的《切韵》
繁体字 切韻
简化字 切韵

切韵其书

编辑

源起和成书

编辑

隋文帝开皇(公元581至600年)年间,由陆法言集当时八名文人(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于家聚会时讨论商定,并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成《切韵》。

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5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同音字全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陆法言《切韵序》所说切韵之目的不在于“诗家承谱”,而是放眼“范式方音”和“广文路”、“赏知音”,即是建立可以广泛应用的音韵规范。他还指出,不单止当时各地的流传俗音有好大分别[注 1],就连历代韵书都对南北雅音有所取舍,所以非常需要如此韵书[2]

 
中华字典博物馆展《唐韵》摘录

这些学者其实没有一位是长安人—5名来自北方,3名来自南方。[3]:25[4]:37不过,韵书的编写工作实际上大都由陆法言一人完成,是综合数部早已佚失的早期韵书而成。[5]:89–90

唐朝迎来中国古诗发展的顶峰,《切韵》随之成为文学作品读音的权威来源,并产生许多修订本、增补本。长孙讷言于677年作注,王仁煦于706年写成修订本《刊谬补缺切韵》,孙愐于751年校勘为《唐韵》,宋朝官修扩充本《广韵》和《集韵》幸存至今。[4]:38–39尽管大多数唐代编校本目前已经散佚,敦煌文献和吐鲁番手稿仍能发现一些早期残卷。[4]:38–39[6]:35–37

《切韵》反映了引入佛教后受到印度语言学传统启发,音韵意识提高。[7]:168

9世纪初呉彩鸾抄写的《刊谬补缺切韵》轰动一时。[8]:333唐朝《切韵》诸抄本中,其中一份由宋徽宗获得,直到1926年都收藏在宫廷图书馆中,当时溥仪从天津迁往长春。1945年日本投降后辗转到长春书商手中,1947年两名学者于北京琉璃厂书市中发现了它。[9]:299–300

对这份几乎完整的残卷的研究见董同龢(1948,1952)和李荣(1956)。[4]:39

对比和批评

编辑

其系统保留在其增订本《广韵》中流传至今,《广韵》也收录了切韵序一章。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

而也正因为氏追求的是“辨析毫厘,分别黍累”,所以也常在此处被人指摘。关于古今学者对《切韵》(广义指以切韵为基础的一系列韵书,包括《广韵》等)一般有三派批评: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依《切韵序》所叙,《切韵》依据刘臻等八人讨论出《切韵》,按陈寅恪查实其中刘臻颜之推、萧该皆在金陵长大,魏彦渊、李若、辛德源、薛道衡四人在邺下(河南省安阳市和河北省临漳县)长大,卢思道十五岁入邺下,无一人世居长安。[10]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语音系统完整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后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成为了一系系统,直到《中原音韵》时代才打破。[11]:4

切韵音系声母

编辑
中古早期汉语(切韵音)声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全清 全浊
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切韵系韵书

编辑

《切韵》是实用书,陆续有修订、增补本,因此传世《切韵》原本散佚,但基于它的各式改订本却留存了下来。这些改订本统称为切韵系韵书

基于现存的切韵系诸本和他书中的引用,上田正、李永富等复原了一部分切韵原文。

据《唐五代韵书集存》,主要的改订本有:

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

编辑

长孙讷言作增字、笺注本。序言作于仪凤2年(677)。敦煌残卷中有片段。一般简称《笺注本切韵》。

王仁昫刊谬补欠切韵

编辑

王仁昫作改订本。成书年有争议,唐兰认为是神龙2年(706),周祖谟则认为是中宗复辟后国号改回唐的时期(706-710)[12]:483-493。二战后发现了完本,敦煌残卷中也有片段。

大幅增加了收字,上、去声各增一韵,共计195韵。简称《王韵》。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欠切韵

编辑

王仁昫《刊谬补欠切韵》的改订版,变更很大。成书年代不明。清宫廷藏本缺上声一部。

唐韵

编辑

成书年代有开元21年(733)[13]、天宝10载(751)[14]两说,孙愐作改订本。敦煌残卷与蒋斧旧藏残卷中均有。

五代切韵系韵书

编辑

宣韵(仙韵合口)独立,审韵详细。敦煌、吐鲁番残卷中有片段。

广韵

编辑

陈彭年撰、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刊行,正式名称《大宋重修广韵》。区分《切韵》的几韵,共计206韵。整体音韵体系与《切韵》相比基本无变化。

清代顾炎武重新发现后,迅速重新变得流行,在完本《王韵》发现前一直都是切韵系韵书的表表者。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王, 力. 《中國語言學史》. 香港: 中国图书刊行社 (China Book Press). 1984. ISBN 9620403282. 
  2. ^ 大宋重修廣韻・切韻序. 
  3. ^ Norman (1988).
  4. ^ 4.0 4.1 4.2 4.3 Baxter (1992).
  5. ^ Coblin (1996).
  6. ^ Bottéro (2013).
  7. ^ Mair (1998).
  8. ^ Takata (2004).
  9. ^ Malmqvist (2010).
  10. ^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
  11. ^ 李, 新魁. 漢語等韻學. 中华书局. 1983年11月. 
  12. ^ 周祖谟. 王仁昫切韻著作年代釋疑. 問学集(上冊). 中华书局. 1981 [1966]. 
  13. ^ 据《三僧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引唐元和9年(814)《唐韵》序作“开元廿年”(732)。
  14. ^ 《广韵》引《唐韵》序

注释

编辑
  1. ^ 同出自《广韵・切韵序》:“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今浙苏)则时伤轻浅,燕赵(今晋冀)则多伤重浊,秦陇(今陕甘)则去声为入,梁益(今巴蜀)则平声似去。”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