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是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于1948年选举产生的院士,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在全国范围内选举产生的唯一一届中研院院士

名单

编辑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81人,按学科分为数理组、生物组、人文组三组。全体院士名单如下:[注 1][1]

数理组(28人)

编辑
姓名 表字 生年 卒年 籍贯 学科 最高学历或考取功名 所在学术机构 其他学术职务 1949年后去向 照片
姜立夫 蒋佐
以字行
1890 1978 浙江平阳 数学 哈佛大学数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大陆  
许宝𫘧 闲若 1910 1970 浙江仁和 数学 伦敦大学统计学博士、数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陈省身 辛生 1911 2004 浙江秀水 数学 汉堡大学数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所长
1994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返大陆  
华罗庚 1910 1985 江苏金坛 数学 国立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学习 伊利诺伊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苏步青 云亭 1902 2003 浙江平阳 数学 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 国立浙江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吴大猷 1907 2000 广东高要 物理学 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客座) 1983年中央研究院院长 加拿大美国台湾  
吴有训 正之 1897 1977 江西高安 物理学 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大学
(赴美国长期访问)
中央大学校长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李书华 润章 1890 1979 直隶昌黎 物理学 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 国立北平研究院 北平研究院副院长 法国德国美国  
叶企孙 鸿眷
以字行
1898 1977 江苏上海 物理学 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赵忠尧 1902 1998 浙江诸暨 物理学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访问)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严济慈 慕光 1901 1996 浙江东阳 物理学 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 国立北平研究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饶毓泰 树人 1891 1968 江西临川 物理学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吴 宪 陶民 1893 1959 福建侯官 化学 哈佛大学化学博士 国立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
美国  
吴学周 萼晖 1902 1983 江西萍乡 化学 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庄长恭 丕可 1894 1962 福建晋江 化学 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 国立北平研究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曾昭抡 隽奇 1899 1967 湖南湘乡 化学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赴美国长期访问)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大陆  
朱家骅 骝先 1893 1963 浙江吴兴 地质学 柏林大学地质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代院长 台湾  
李四光 仲揆 1889 1971 湖北黄冈 地质学 伯明翰大学地质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赴英国长期访问)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翁文灏 咏霓 1889 1971 浙江鄞县 地质学 鲁汶大学地质学博士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秘书 大陆  
黄汲清 德淦 1904 1995 四川仁寿 地质学 纳沙泰尔大学地质学博士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杨锺健 克强 1897 1979 陕西华县 地质学 慕尼黑大学地质学博士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谢家荣 季骅 1897 1966 江苏上海 地质学 威斯康星大学地质学硕士 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 矿产测勘处处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竺可桢 藕舫 1890 1974 浙江绍兴 气象学 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 国立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校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周 仁 子竞 1892 1973 江苏江宁 工程学 康奈尔大学冶金学硕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大陆  
侯德榜 致本 1890 1974 福建侯官 工程学 哥伦比亚大学化工学博士 1955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大陆  
茅以昇 唐臣 1896 1989 江苏镇江 工程学 卡内基技术学院工程学博士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大陆  
凌鸿勋 竹铭 1894 1981 广东番禺 工程学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毕业 台湾  
萨本栋 亚栋 1902 1949 福建闽县 工程学 伍斯特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物理研究所代所长  

生物组(25人)

编辑
姓名 表字 生年 卒年 籍贯 学科 最高学历或考取功名 所在学术机构 其他学术职务 1949年后去向 照片
王家楫 仲济 1898 1976 江苏奉贤 动物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伍献文 显闻 1900 1985 浙江瑞安 动物学 巴黎大学动物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贝时璋 1903 2009 浙江镇海 动物学 蒂宾根大学动物学博士 国立浙江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秉 志 农山 1886 1965 河南开封
(正蓝旗满洲)
动物学 康奈尔大学生物学博士 国立中央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陈 桢 协三 1894 1957 江苏邗江 动物学 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硕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童第周 蔚荪 1902 1979 浙江鄞县 动物学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动物学博士 国立山东大学
耶鲁大学(客座)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胡先骕 步曾 1894 1968 江西新建 植物学 哈佛大学植物学博士 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 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 大陆  
殷宏章 伯文 1908 1992 贵州贵阳 植物学 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张景钺 岘侪 1895 1975 江苏武进 植物学 芝加哥大学植物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钱崇澍 雨农 1883 1965 浙江海宁 植物学 芝加哥大学植物学博士 国立复旦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戴芳澜 观亭 1893 1973 湖北江陵 植物学 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学硕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罗宗洛 涧东 1898 1978 浙江黄岩 植物学 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李宗恩 伯纶 1894 1962 江苏武进 医学 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病学硕士 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协和医学院院长 大陆  
袁贻瑾 怀如 1899 2003 湖北咸宁 医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博士、生物统计学博士 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 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 瑞士美国台湾  
张孝骞 慎斋 1897 1987 湖南善化 医学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学博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学习
国立湘雅医学院 湘雅医学院院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陈克恢 子振 1898 1988 江苏青浦 药理学 威斯康星大学生理学博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
印第安纳大学(兼职) 美国  
吴定良 均一 1894 1969 江苏金坛 体质人类学 伦敦大学统计学博士、人类学博士 国立浙江大学 大陆  
汪敬熙 缉斋 1893 1968 山东历城 心理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理心理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赴法国长期访问)
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法国美国  
林可胜 1897 1969 福建海澄
(新加坡华侨)
生理学 爱丁堡大学生理学博士 国防医学院 国防医学院院长 美国  
汤佩松 1903 2001 湖北蕲水 生理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理学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冯德培 1907 1995 浙江临海 生理学 伦敦大学生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蔡 翘 卓夫 1897 1990 广东揭阳 生理学 芝加哥大学生理心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李先闻 达聪 1902 1976 四川江津 农学 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台湾  
俞大绂 叔佳 1901 1993 浙江绍兴 农学 艾奥瓦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邓叔群 子牧 1902 1970 福建闽县 农学 康奈尔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大陆  

人文组(28人)

编辑
姓名 表字 生年 卒年 籍贯 学科 最高学历或考取功名 所在学术机构 其他学术职务 1949年后去向 照片
吴敬恒 稚晖 1865 1953 江苏武进 中国文史学 光绪十七(1891)年举人 台湾  
金岳霖 龙荪 1895 1984 浙江诸暨 哲学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汤用彤 锡予 1893 1964 湖北黄梅 哲学 哈佛大学哲学硕士 国立北京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冯友兰 芝生 1895 1990 河南唐河 哲学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余嘉锡 季豫 1884 1955 湖南常德 中国文史学 光绪二十七(1901)年举人 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大陆  
胡 适 适之 1891 1962 安徽绩溪 中国文史学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中央研究院院长
美国台湾  
张元济 筱斋 1867 1959 浙江海盐 中国文史学 光绪十八(1892)年进士 大陆  
杨树达 遇夫 1885 1956 湖南长沙 中国文史学 光绪三十(1904)年秀才
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学习
国立湖南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柳诒徵 翼谋 1880 1956 江苏丹徒 史学 光绪二十二(1896)年秀才
三江师范学堂学习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 国学图书馆馆长
教育部部聘教授
大陆  
陈 垣 援庵 1880 1971 广东新会 史学 光绪二十七(1901)年秀才 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校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陈寅恪 鹤寿 1890 1969 江西修水 史学 复旦公学毕业
柏林大学哈佛大学学习
国立清华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傅斯年 孟真 1896 1950 山东聊城 史学 国立北京大学毕业
柏林大学学习
国立中央研究院
(赴美国长期访问)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台湾  
顾颉刚 铭坚 1893 1980 江苏吴县 史学 国立北京大学毕业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大陆  
李方桂 1902 1987 山西昔阳 语言学 芝加哥大学语言学博士 哈佛大学(访问) 美国
赵元任 宜仲 1892 1982 江苏阳湖 语言学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加利福尼亚大学 美国  
李 济 济之 1896 1979 湖北钟祥 考古学艺术史 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台湾  
梁思永 1904 1954 广东新会 考古学艺术史 哈佛大学考古学硕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大陆  
郭沫若 鼎堂 1892 1978 四川乐山 考古学艺术史 九州帝国大学毕业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董作宾 彦堂 1895 1963 河南南阳 考古学艺术史 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硕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芝加哥大学(客座)
台湾  
梁思成 1901 1972 广东新会 考古学艺术史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 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大陆  
王世杰 雪艇 1891 1981 湖北崇阳 法律学 巴黎大学法学博士 1962年中央研究院院长 台湾  
王宠惠 亮畴 1881 1958 广东东莞 法律学 耶鲁大学民法学博士 台湾  
周鲠生
以字行
1889 1971 湖南长沙 政治学 巴黎大学法学博士 国立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校长
教育部部聘教授
大陆  
钱端升 寿朋 1900 1990 江苏上海 政治学 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国立北京大学
哈佛大学(客座)
大陆  
萧公权 恭甫 1897 1981 江西泰和 政治学 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 国立政治大学 教育部部聘教授 美国  
马寅初 元善
以字行
1882 1982 浙江嵊县 经济学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 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陈 达 通夫 1892 1975 浙江余杭 社会学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 大陆  
陶孟和 履恭
以字行
1887 1960 浙江绍兴 社会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国立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所长
1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大陆  

源起

编辑
 
位于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址

中央研究院于1928年成立后,即着手完备国家学术体制,考虑效仿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等外国学术机构,设置“名誉会员”,以承担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的任务。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尚在初步阶段,各方面准备不足,尚不具备实行会员制度的条件,因此,中研院先于1935年设立评议会,作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中研院评议会以院长、总干事和各直辖研究所所长为当然评议员,同时设有聘任评议员,从全国学术机构中选举产生。中研院先后于1935年、1940年产生第一届、第二届评议会,分别选出聘任评议员30名,为日后实行会员制度准备了条件。[2]

随着全国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中研院各项制度及组织的不断完善,中研院于抗战后期开始考虑设置正式会员。1946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中研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三次年会上,评议员提案设立会员制度;对于会员的名称,讨论了“院员”、“院正”、“院侣”、“学侣”等称呼,最后经评议员傅斯年提议,决定采取“院士”这一名称(英文为“Member of Academia Sinica”);同时,决定着手修正中研院组织法和评议会条例,对相应制度进行规范。[3][4]

准备工作

编辑

1947年3月13日,国民政府公布了由中研院草拟、经立法院通过的修正后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为院士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中央研究院院士为终身名誉职,分为数理组、生物组、人文组三组(效仿德国威廉皇帝学会对研究领域的划分),第一次由中研院评议会选举,名额为80-100人,之后每年由院士选举;院士的职责包括选举院士和评议员,议订国家学术方针,以及受政府委托,办理学术设计调查审查及研究事项。同月,中研院评议员根据修正后的中研院组织法,拟定了《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草案,院士选举工作依照草案规定开始执行。[3]

4月,评议员根据《院士选举规程》草案,互选15人,与中研院代院长、评议会秘书、总干事一道,组成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简称选举筹备会),主持选举工作。选举筹备会成员如下:

主席 朱家骅
秘书 翁文灏萨本栋
数理组(5人) 吴有训茅以昇吴学周谢家荣凌鸿勋
生物组(5人) 王家楫罗宗洛林可胜汪敬熙秉志
人文组(5人) 胡适傅斯年王世杰陶孟和李济

选举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由萨本栋负责。5月,选举筹备会开会,规定了各组包含的具体学科科目,初步分配了各科目的院士名额,并邀请部分评议员一起,就各学科拟出院士候选人参考名单。[3][5]

提名过程

编辑

根据中研院组织法和《院士选举规程》草案,提名院士候选人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由各大学、各独立学院、各著有成绩之专门学会或研究机关提名,二、由评议员五人提名。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候选人均以第一种方式提名。1947年5月12日,选举筹备会发出通告,说明院士提名和选举方式,邀请全国各地学术机构提名院士候选人。至8月20日截止,共收到近70个机构的提名。8月至10月,选举筹备会对提名情况进行审查,最终审查通过57个机构的提名,包括大学29所,独立学院13所,专门学会7个,研究机构8个。其中,中研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就全国范围进行了提名,也有机构仅就本机构人员进行提名。[6]

10月12日,选举筹备会审查确定了510人的提名名单;13日,又从中删除108人,将402人的院士候选人初选名单提交评议会讨论。10月15日,中研院第二届评议会第四次年会在南京召开,正式通过了《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规定院士名额为:数理组27-33人,生物组27-33人,人文组27-34人。16日,评议员按三个组别召开分组审查会,由李书华秉志胡适分别担任数理组、生物组、人文组召集人,对402人初选名单进行讨论,审查通过152人;然后,再经评议会全体会议讨论,删去10人,补充8人,于17日确定了150人的院士候选人名单,为中研院组织法规定的院士人数上限100人的1.5倍。候选人名单如下(粗体字为最后当选院士者):[3][6]

一、数理组(49人)
1. 数学(8人) 江泽涵姜立夫许宝𫘧陈省身陈建功华罗庚熊庆来苏步青
2. 物理学(9人) 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周培源桂质廷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
3. 化学(8人) 朱汝华吴宪吴学周纪育沣孙学悟庄长恭曾昭抡黄子卿
4. 地质学(11人) 尹赞勋王竹泉朱家骅李四光孟宪民俞建章孙云铸翁文灏黄汲清杨锺健谢家荣
5. 气象学(1人) 竺可桢
6. 工程学(11人) 王宠佑汪胡桢周仁施嘉炀侯德榜茅以昇凌鸿勋程孝刚蔡方荫萨本栋罗忠忱
7. 其他(1人) 李善邦
二、生物组(46人)
1. 动物学(10人) 王家楫伍献文朱洗贝时璋秉志胡经甫陈世骧陈桢童第周刘承钊
2. 植物学(10人) 胡先骕殷宏章秦仁昌张景钺裴鉴刘慎谔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饶钦止
3. 医学(9人) 李宗恩胡正祥洪式闾袁贻瑾马文昭张孝骞汤飞凡冯兰洲刘士豪
4. 药理学(2人) 陈克恢黄鸣龙
5. 体质人类学(1人) 吴定良
6. 心理学(3人) 汪敬熙陆志韦臧玉洤
7. 生理学(5人) 林可胜徐丰彦汤佩松冯德培蔡翘
8. 农学(6人) 李先闻俞大绂冯泽芳赵连芳邓叔群刘崇乐
三、人文组(55人)
1. 哲学(4人) 金岳霖陈康汤用彤冯友兰
2. 中国文史学(7人) 吴敬恒余嘉锡胡适唐兰张元济杨树达刘文典
3. 史学(10人) 李剑农柳诒徵徐中舒徐炳昶陈垣陈寅恪陈受颐傅斯年蒋廷黻顾颉刚
4. 语言学(4人) 王力李方桂赵元任罗常培
5. 考古学艺术史(6人) 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徐鸿宝
6. 法律学(6人) 王世杰王宠惠吴经熊李浩培郭云观燕树棠
7. 政治学(5人) 周鲠生张忠绂张奚若钱端升萧公权
8. 经济学(8人) 方显廷何廉巫宝三马寅初陈总杨西孟杨端六刘大钧
9. 社会学(5人) 吴景超凌纯声陈达陶孟和潘光旦

根据中研院组织法规定,担任院士的资格有两种,分别是:“一、对于所专习之学术,有特殊著作发明或贡献者”;“二、对于所专习学术之机关,领导或主持在五年以上,成绩卓著者”。根据提名机构提供的提名理由,大部分候选人均具备第一项即学术成绩突出的资格,或同时具备两项资格。中研院内部规定,在抗战时期于日伪组织机关任职、有汉奸嫌疑的,应排除在候选人之外,萨本铁赵承嘏等人因此被评议会删除。[3]在评议会讨论候选人名单时,中研院代院长朱家骅曾指拥护中国共产党郭沫若“参加内乱,与汉奸罪等,似不宜列入”,而胡适主张选举院士“应以学术立场为主”,不赞成让政治立场影响提名和选举,列席会议的夏鼐也主张,除学术贡献外,当选院士的“惟一条件为中国人……若反对政府则与汉奸有异,不能相提并论……故对汉奸不妨从严,对政党不同者不妨从宽”;最后,评议会经投票决定将郭沫若列为候选人。[7]

11月15日,中研院于政府公报及全国各大报上公告150名院士候选人名单,以及每名候选人所治学科和学术成绩,在四个月内接受各界人士批评建议。[5]在此期间,傅斯年曾致信部分评议员,对刘文典的品行和潘光旦的学术水平提出意见;董作宾曾致信胡适,表示自己愿放弃当选,以便梁思永、郭沫若可以当选院士。[7]

正式选举

编辑

1948年3月25-28日,中研院第二届评议会第五次年会在南京召开,主要任务即是选举院士。评议员25人出席,16人未到,具体出席情况如下(斜体字为未列入院士候选人者):[4]

数理组 生物组 人文组
出席评议员
25人
朱家骅翁文灏萨本栋吕炯吴学周李书华周仁茅以昇张钰哲庄长恭凌鸿勋赵九章(12人) 王家楫吴定良秉志林可胜胡先骕陈桢钱崇澍罗宗洛(8人) 王世杰李济周鲠生胡适陈垣(5人)
未出席评议员
16人
谢家荣王宠佑吴有训姜立夫侯德榜张云曾昭抡李四光(8人) 唐钺戴芳澜汪敬熙(3人) 陶孟和陈寅恪何廉傅斯年赵元任(5人)

26日,各组评议员进行分组审查和投票,投票结果供评议会参考。26-27日,评议会全体会议进行投票选举。根据《院士选举规程》,须有出席评议员五分之四投同意票,即得到20票,方可当选。投票共进行5轮,选出81人,具体情况如下:[5]

数理组 生物组 人文组
第一轮
选出67人
姜立夫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锺健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昇凌鸿勋萨本栋(24人) 王家楫伍献文秉志陈桢胡先骕殷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邓叔群(21人) 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胡适张元济杨树达陈垣陈寅恪傅斯年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马寅初陈达陶孟和(22人)
第二轮
选出11人
许宝𫘧苏步青赵忠尧曾昭抡(4人) 贝时璋童第周李先闻俞大绂(4人) 柳诒徵郭沫若萧公权(3人)
第三轮
选出1人
顾颉刚(1人)
第四轮
选出1人
余嘉锡(1人)
第五轮
选出1人
吴敬恒(1人)

在第一轮选举中,姜立夫、吴有训、李四光、陈桢、李宗恩、林可胜、胡适、陈寅恪、赵元任9人得全票25票;后四轮为补选,其中,根据夏鼐记载,“吴敬恒之加入,以朱院长之再三恳求,始于最末一次当选”。[8]选出人数刚刚超过中研院组织法规定的80人下限,选举即告结束,但生物组只有25人当选,未达到《院士选举规程》规定的27人下限。4月1日,中研院向全国正式公告当选院士名单。[9]

整体情况和统计

编辑

当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被认为囊括了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学术人才,代表了1949年以前中国学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很多院士在其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贡献;时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夏鼐认为:“我们如果说,‘这一个名单,相当的足以代表今日中国学术界的情况。’这话大致不会有多大的错误吧。”[10]根据各机构提名候选人时提交的提名理由,绝大多数院士具备中研院组织法规定的第一项资格,即学术成绩突出;仅以第二项资格,即领导学术机关而被提名的,有朱家骅翁文灏周仁凌鸿勋张元济周鲠生6人。[5]此外,李书华叶企孙侯德榜吴敬恒王宠惠等人也存在多年没有发表学术论文或著作的情况。[1]

各组之下具体学科的院士数量相差较大,最多的物理学有7人,气象学药理学体质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只有1人。在提名阶段,以傅斯年为代表的一些评议员认为,各学科院士名额的多少,要以其在中国的发达程度而论。[6]因此,当时在国内发展程度较高的地质学生物学文史学科考古学等学科当选院士较多,相比之下较不发达的学科当选较少,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甚至完全无人当选。

年龄方面,按院士当选时的周岁计算,80岁及以上2人,60-69岁9人,50-59岁41人,40-49岁25人,40岁以下4人,平均年龄52岁,全部出生于清朝年间,没有民国生人。最年长的吴敬恒83岁,其次是张元济80岁,两人均为文史学者;最年轻的陈省身36岁,许宝𫘧华罗庚37岁,三人都是数学家。60岁以上的主要集中在人文组,40岁以下的主要集中在数理组。夏鼐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内的文史学科是继承清代朴学传统,学术积淀较为深厚,“尚有几位老人作后辈的典型”;而中国自然科学的发轫过晚,很多中青年学者在国内已是所习学科的开山祖师,特别是数学方面的天才往往在年轻时就显露出来。[10]

籍贯方面,浙江江苏两省最多,分别为21人和16人,合计占到全体的46%,远多于其他省份,这与明清以来江浙经济发达、文教兴盛、较早打开国门有密切关系。其他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省份也有一定数量,如广东湖北各7人,福建江西各6人,湖南5人。北方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份一共8人。此外,部分院士存在籍贯与出生地不一致的情形,如胡适籍贯安徽绩溪,生于上海李方桂籍贯山西昔阳,生于广州

性别方面,当选的81名院士均为男性。朱汝华是150名候选人中唯一的女性。

学历方面,绝大多数院士接受过现代大学(包括本科研究生)教育。按最高学历统计,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有38人,取得硕士学位的8人;在欧洲(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取得博士学位的18人,取得硕士学位的1人;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的2人。在上述最高学历毕业学校中,哈佛大学毕业的院士最多(10人),其次是哥伦比亚大学(8人)、芝加哥大学(6人)、康奈尔大学(5人)和巴黎大学(5人)。有11人在旧科举制下考取过功名,[注 2]其中张元济是唯一一名进士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就院士工作的学术机构而言,按1948年4月1日院士名单公告时的情况统计,在中央研究院供职的院士最多,约为20人左右(院士中的部分中研院工作人员同时在其他学术机构工作,因此难以精确统计),院士中包括了当时中研院的代院长、总干事、评议会秘书,12个直辖研究所中10个的所长或代所长,[注 3]以及第二届30名聘任评议员中的25名;[注 4]其他院士供职的研究机构有北平研究院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卫生实验院等。其余院士多在大学或学院担任教职,其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多,分别为10人和9人,而后是中央大学(4人)、浙江大学(4人)、北平辅仁大学(2人)、协和医学院等,以国立大学为主(辅仁大学是其中唯一的私立大学教会大学)。院士中有5名大学校长,16名教育部于1942至1943年聘任的部聘教授。部分院士当时在美国等国家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教职或做长期访问。

部分院士之间具有亲属关系。人文组院士梁思成梁思永为同异母兄弟;人文组院士陈寅恪为生物组院士俞大绂的姑表兄;俞大绂的胞妹俞大彩俞大𬘡分别为人文组院士傅斯年、数理组院士曾昭抡的妻子。

后续情况

编辑
 萨本栋陈达茅以昇竺可桢张元济朱家骅王宠惠胡适李书华饶毓泰庄长恭周鲠生冯友兰杨锺健汤佩松陶孟和凌鸿勋袁贻瑾吴学周汤用彤余嘉锡梁思成秉志周仁萧公权严济慈叶企孙李先闻杨树达李宗恩伍献文陈垣胡先骕李济戴芳澜苏步青邓叔群吴定良谢家荣俞大绂陈省身殷宏章钱崇澍柳诒徵冯德培傅斯年贝时璋姜立夫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参加“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暨第一次院士会议”的部分院士合影。[注 5][11]点击头像查看具体人物

1948年9月23-25日,“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暨第一次院士会议”在南京鸡鸣寺路1号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一届院士中有51人出席。中研院向出席院士颁发了院士证章和当选证书,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到会致辞,张元济胡适作为院士代表讲话。[12]随后,院士会议又互选产生聘任评议员32人,与当然评议员一起组成第三届评议会[3]根据新制订的《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规程》,评议会从此成为院士会议的常设评议机关。[13]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中华民国政府控制下的各大城市物价飞涨、学潮蜂起,学术界人心惶惶。根据中研院组织法和《院士选举规程》,第一届院士选出后,应由院士选举产生新的院士,每年每组至多5人。1948年10月27日,新成立的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向全国各学术机构发出了选举1949年度院士的通告,规定提名至12月15日截止。但是,国共内战形势的迅速发展,让第二次院士选举无疾而终。[14]

随着中华民国政府在内战中节节失利、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政权,中研院院士面临是否留在中国大陆的抉择。1948年底,蒋中正主持实施“抢救学人”计划,将知名学者从地区撤往南方、从大陆撤往台湾,中研院院士被列为抢救对象,但大多数院士不为所动。1949年后,在81名第一届院士中,除萨本栋已去世外,留在中国大陆或不久后从海外返回的有59人(数理组21人,生物组20人,人文组18人),占73%;随中华民国政府前往台湾的有9人(朱家骅凌鸿勋李先闻吴敬恒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王世杰王宠惠),占11%;前往或留在国外的有12人(陈省身吴大猷李书华吴宪袁贻瑾陈克恢汪敬熙林可胜胡适李方桂赵元任萧公权,其中胡适、袁贻瑾、吴大猷后来赴台湾定居,陈省身晚年回大陆定居),占15%。

中央研究院于1949年迁往台湾后,由于来台院士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依照《院士会议规程》的规定每年召开院士会议。[13]自1953年起,代院长朱家骅以组织“院士谈话会”的方式恢复在台院士活动,并于1955年委托胡适组织在院士谈话会;参加谈话会的院士一致同意,以向中研院报到的院士人数为现有院士的总人数。[15]1956年,这一办法获总统府核准后,中研院重新办理院士报到,当时在台湾和海外的19名院士均完成报到(傅斯年、吴敬恒已去世)。[3]1957年4月,第二次院士会议在台北县南港中研院召开,与会院士有朱家骅、吴大猷、凌鸿勋、李先闻、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王世杰、萧公权9人。会后,中研院开始组织第二届院士选举。1958年4月,第三次院士会议召开,顺利选出第二届院士14人。此后,院士会议和院士选举逐渐常态化。[16]中研院迁台后担任院长的胡适、王世杰、吴大猷均为第一届院士。

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北京成立,中研院第一届院士中的郭沫若担任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担任副院长。留在大陆的中研院院士大多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但物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甚至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性质”而遭取消。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成立时共有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作为中科院的学术领导机构;学部设“学部委员”,相当于院士,作为将来实行院士制度前的过渡。[17]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有233人,留在大陆的中研院院士,除梁思永余嘉锡已去世外,其余57人中有46人成为第一批学部委员(数理组19人,生物组17人,人文组10人);没有成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中研院院士有姜立夫翁文灏胡先骕李宗恩吴定良张元济柳诒徵顾颉刚周鲠生钱端升陈达11人,其中超过一半为人文组院士。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曾昭抡谢家荣、李宗恩、钱端升、陈达被划为“右派分子”,遭到批判;此后,中科院学部的工作也陷于停顿,直到1980年以前都未再产生新的学部委员。“文化大革命”中,留在大陆且在世的中研院院士绝大多数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判和迫害,谢家荣、饶毓泰、吴定良自杀身亡。文革结束后,中科院恢复活动,并于1993年将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重新建立院士制度。1994年,陈省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身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根据中研院组织法规定,院士为终身名誉职。相关法规不禁止中研院院士取得外国国籍,陈省身、陈克恢、李方桂、赵元任等人先后取得美国国籍。在国共对立的大背景下,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院士未再参与中研院的工作,但在台湾的中研院亦没有将其除名;两岸关系缓和后,1992年,时任中研院院长吴大猷还邀请赵忠尧黄汲清汤佩松冯德培4位留在大陆的第一届院士到台湾访问,并向他们补发院士证章。[18]

2000年,最后一位在美国的第一届院士陈省身返回中国大陆定居(2004年去世);2003年,最后一位在台湾的第一届院士袁贻瑾去世;2009年,高龄106岁的贝时璋在北京去世,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至此全部辞世。此时,距离院士选举已过去61年。

评价

编辑

中央研究院于1948年选举产生第一届院士,开中国在学术体制上实行院士制度的先河,后来被海峡两岸所继承和发展。除选举结果被认为体现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最高水平外,选举本身也得到了当时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提名和选举的全过程均依照中研院主导制订的法规进行,由学术共同体自主完成,将政治的干预降至最低,基本遵循胡适主张的“以学术立场为主”的原则,保证了选举的公正性和自主性,树立了学术公正和学术自由的典范。[3]政治立场明显倾向中国共产党郭沫若马寅初等人均以学术贡献当选(不过郭、马二人都没有表示接受院士职务,或以院士身份参与中研院的任何活动),郭沫若的提名和当选还得到政治立场迥异的胡适、傅斯年等人自始至终的支持;[19]具有政府官员身份的朱家骅翁文灏吴敬恒王世杰王宠惠等人,早年也曾作为学者从事研究工作,取得过一定的学术成绩。因此,选举的公正性得到时人的普遍认同,例如杨锺健认为:“院士之当选,在国内一时被认为特殊荣誉。至少在产生方式方面,十分慎重,缺少弊端,其为一般人之重视,当亦在此。”[3]与此相比,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产生,首先在程序上不采用选举,而是由官方组织少数学者进行协商,再由中共高层决定人选;其次,明确强调政治方面的标准,即要“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最后,很多人是作为领导意识形态的党政官员身份当选,本身缺少学术方面的贡献,例如陈伯达周扬胡乔木等。[17]

对于此次院士选举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中央研究院的所长、研究员当选院士的太多,如北京大学教授向达认为“令人有一种诸子出于王官之感”,选举有偏袒中研院工作人员的嫌疑。[10]二是有些可以当选的学者没有当选,甚至没有被提名(如钱穆),朱家骅表示:“尚有学术界知名人士,未经选入,这是本院所认为遗憾的”,[3]夏鼐认为这是提名办法不佳所致。[10]三是有人对少数院士缺少突出的学术成绩而以其他理由当选表示不满,将其视为“科学界中的政客”,[19]杨锺健认为,地质学方面的6名院士中,“独对于地质方面的实际工作太少。然而别的原因(推进工作有功)而当选。此事为许多人所不满。”[3]

由于国共内战两岸分治、中研院迁台,第一届院士中的大部分人未及以院士身份展开工作、指导国家学术发展。此后,中研院第一届院士选举及相关情况在中国大陆长期被人遗忘,直至1990年代初方才开始有大陆学者对有关档案资料进行研究。[2]

注释

编辑
  1. ^ 院士排名及所属学科根据中央研究院资料,所在学术机构以1948年4月1日院士名单公告时为准。
  2. ^ 吴宪翁文灏秉志胡先骕钱崇澍吴敬恒余嘉锡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
  3. ^ 天文研究所所长张钰哲、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未当选。
  4. ^ 评议员王宠佑张云吕炯唐钺何廉未当选。
  5. ^ 除合影中的48人外,出席会议的院士还有翁文灏林可胜蔡翘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錄 第一輯. 中央研究院. 1947-06-01. 
  2. ^ 2.0 2.1 樊洪业. 前中央研究院的创立及其首届院士选举. 近代史研究. 1990, (3): 218–231. ISSN 1001-6708. CNKI JDSY199003015. NCPSSD 1002867778 .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周雷鸣. 一九四八年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2): 78–86. ISSN 1001-8263. CNKI NJSH200602013. NCPSSD 21001328 . 
  4. ^ 4.0 4.1 陈勇开, 吉雷, 邹伟.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历次年会记录. 民国档案. 2018, 31 (3): 3–33. ISSN 1000-4491. 
  5. ^ 5.0 5.1 5.2 5.3 郭金海. 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6, (1): 33–49. ISSN 1000-0224. CNKI ZRKY200601003. NCPSSD 21034612 . 
  6. ^ 6.0 6.1 6.2 郭金海.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选人提名探析.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8, 29 (4): 326–343. ISSN 1673-1441. CNKI ZGKS200804003. NCPSSD 28925086 . 
  7. ^ 7.0 7.1 沈卫威. 从选院长到选院士. 读书. 2018, (4) [2021-10-21]. ISSN 0257-0270. CNKI DSZZ201804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8. ^ 朱洪涛. 夏鼐日记中的“院士”选举. 人民政协报. 2014-04-24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通过人民网. 
  9. ^ 陈时伟. 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 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下卷). “194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25–1043. 2009. ISBN 9787509707609. CNKI ZSKS200708002023. 
  10. ^ 10.0 10.1 10.2 10.3 夏鼐.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的分析. 观察. 1948, 5 (14). 
  11. ^ 樊洪业. 首次院士会议合影识图记.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3, (3): 383–386. ISSN 1673-1441. CNKI ZGKS201303010. NCPSSD 47343856 . 
  12. ^ 沈卫威. 1948:第一次院士大会实况. 同舟共进. 2019, (10): 88–90. ISSN 1006-3811. CNKI TZGJ201910028. NCPSSD 84907174504849574948485056 . 
  13. ^ 13.0 13.1 國立中央研究院概況(上). 中央研究院. 1947-06-01. 
  14. ^ 刘猛. 法政五院士的产生. 三会学坊. 2017-10-30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15. ^ 院士談話會. 中央研究院院史网.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16. ^ 在臺恢復發展期. 中央研究院院史网.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17. ^ 17.0 17.1 谢泳. 1949年后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从院士到学部委员. 开放时代. 2005, (6): 51–64. ISSN 1004-2938. CNKI KFSD200506007. NCPSSD 20461749 . 
  18. ^ 大陸四院士來臺. 中央研究院院史网.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19. ^ 19.0 19.1 罗丰. 夏鼐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 考古与文物. 2004, (4): 84–89. ISSN 1000-7830. CNKI KGYW200404013. NCPSSD 10102759 .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