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外道古印度的诸沙门教派中,除佛教之外,对六个主要教派的并称。外道是佛教对自身以外的其他印度宗派的称呼,在部派佛教经典里对这些学说亦有描述,合称为“六十二见”,并总称当中的主要思想为“六师外道”。

简介 编辑

古印度沙门思潮时期,婆罗门教开始世俗化,并且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内部亦逐步演化出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四派。

释迦牟尼佛佛陀)时代的印度,虽说主流社会信奉的仍是婆罗门教吠陀经》,但在当时仍然有对吠陀学说批判的自由思想家,提倡否定吠陀权威的学说。在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顺世派(顺世论)这三个主要沙门教派,相对于正统(āstika)的婆罗门教而言,他们被称为非正统(nāstika)宗派。耆那教主张苦行顺世派则主张享乐主义佛教主张中道

学界评述 编辑

佛教记载的六师之姓名是一致的[1],而诸多记载中,除尼乾陀若提子所持观点之外,对其余人所持观点没有定说[2]。古印度部派佛教中,《大毘婆沙论》等论及的六师观点主要源出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等[3],而现代学界一般以南传佛教长部·沙门果经》的记载为主,下表中的思想概述为现代学者的自行解读与理解,六师中,尼乾陀若提子是尼干派祖师,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顺世论先驱,富兰那迦叶无作论[4]者,末伽梨拘舍梨子正命论者,删阇夜毗罗胝子[5]不可知论者,迦罗鸠驮迦旃延原子论者。

六师 梵语转写 中心思想
删阇夜毗罗胝子 Saṃjaya Vairāṣṭrikaputra 矫乱论者,对于超验事物持不可知论态度,即不说:是这样,是那样,是其他的,不是,非不是。
末伽梨拘舍梨子 Maskarī Gośālīputra 正命论英语Ājīvika者,裸形托钵教派的始祖,持宿命论观点,认为苦乐都是定数,愚者和智者,都经历八万四千大后而解脱
富兰那迦叶 Pūraṇa Kāśyapa 无作论者,认为此世人所造作种种善、恶的行不能带来未来任何的果报,因而否定造作善恶的因缘。又认为不须要实行道德的善法就可获得解脱,因此被认为是道德虚无论者。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Ajita Keśakambala 断灭论者,是顺世论及后世的遮卢婆迦的先驱。认为善行与恶行都没有可来生再受的果报,人间世界的四大构成元素是地、水、火、风,生命以色身为主体,人死亡之后,身体便逐渐败坏,终究消散无余,因此被认为是唯物论者。

此教法忽视了道德观和未来世。如果这教法是正确的,那么那个人则可以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向往圣洁的生活,并认为精神的提升将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尽情享受任何的欲望。因为在死亡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所有行为将会一笔勾销。

迦罗鸠驮迦旃延 Kakuda Kātyāyana 原子论aṇu vāda)者,提出七元素说)。
尼乾陀若提子 Nirgrantha Jñatiputra 非一边论英语Anekāntavāda者,一般被认为是耆那教的开创者筏驮摩那,此人以盲人摸象为喻,进而发展为对事物的判断采用七值逻辑英语Jaina seven-valued logic

此教派认可业力论,但与佛教教义有所不同。教导人们修苦行以摆脱旧的业力同时不增添新的业力。

注释 编辑

  1. ^ 杂阿含经·一〇五经》:“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
    中阿含经·箭毛经》:“我等与拘萨罗国众多梵志,悉共集坐拘萨罗学堂,说如是论,鸯伽、摩竭陀国人有大善利,鸯伽、摩竭陀国人得大善利,如此大福田众,在王舍城共受夏坐,谓:不兰迦叶,所以者何?瞿昙!不兰迦叶,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于此王舍城共受夏坐;如是,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罗迟子,尼揵亲子,彼复迦栴,阿夷哆鸡舍剑婆利。”
  2. ^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六师者:
    • 一、满迦叶波,迦叶波是姓,满是名也,古云富兰那迦叶。即断见外道,亦云空见外道。
    • 二、末萨羯离瞿舍离子,末萨羯离,是其自名,瞿舍利者,是其母名,末萨羯离,是瞿舍离之子,以母别之,古云末伽梨拘赊梨子。即常见外道。
    • 三、想吠多子,想是自名,吠多是母名,彼儿曰子,如舍利子,古云删阇夜毘罗胝子。即苦行外道,彼说:‘众生所爱生死,皆因着乐,善修苦行,便得解脱。’
    • 四、无胜发褐,无胜名也,垂发被褐,故言发褐,古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即自然外道,说:‘一切法,皆自然生。’
    • 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顶上有犎,犹如牛头,故以为名,古传云,迦罗鸠驮迦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说:‘大自在天,能生诸法。’
    • 六、离系亲子,此尼干子也,执其本师修苦行,名为离系,是彼所生,故名亲子。此是宿作因外道,说:‘一切法,皆是宿世已作其因,今不作因,便吐故业,即得解脱。’古云尼犍陀若提子。”
  3. ^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苾刍当知,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依诸见,皆入二见,谓:有见,无有见。’今应分别,云何诸见,一切皆入此二见中?答:非此入言,显摄彼体,但显彼入二见品中。所以者何?有见者,即常见;无有见者,即断见;诸恶见趣,虽有多种,无不皆入此二品类:
    • 如此品,初补剌拏说‘无施与’等,五类邪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
    • 次说‘乃至活有命者死后断坏无有’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有作是说:‘此四大种士夫身乃至智者赞受’,入二品中。
    • 次说‘无因无缘’等,是末塞羯梨见;
    • 次说‘造教造’等,是珊阇夷见,此二俱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
    • 次说‘此七士身’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
    • 次说‘有十四亿’等,是无胜发褐见;
    • 次说‘一切士夫诸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等,是离系亲子见,此二俱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
    • 次说‘一切士夫所受皆是无因无缘’等,是犎迦多衍那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
    • 有边等四论,及不死矫乱四论,入常见品;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后亦断故。……”
  4. ^ 大智度论》:“虽六十二种皆是邪见,无作最重。所以者何?无作言:‘不应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来,虽是邪见,而不遮作福德。”
  5. ^ 在汉文大藏经里亦称为“沙然”,见日本,释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集卷四CEBTA汉文大藏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