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外道六师[1]古印度佛陀时代的诸沙门教派中,除佛教之外,在中印度一带(恒河中流)势力较大的六种思想派别。外道是佛教对自身以外的其他印度思想派别的称呼,佛教自称为内道,在佛教经典里对佛教以外的见解有种种描述,合称为“六十二见”。

简介

编辑

古印度沙门思潮时期,婆罗门教的权威受到挑战,内部亦逐步演化出数论瑜伽胜论正理论四派。

释迦牟尼佛佛陀)时代的印度,虽说主流社会信奉的仍是婆罗门教吠陀经》,但在当时仍然有对吠陀学说批判的自由思想家,提倡否定吠陀权威的学说。在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顺世派(顺世论)这三个主要沙门教派,相对于正统(āstika)的婆罗门教而言,他们被称为非正统(nāstika)宗派。

佛教否定吠陀奥义书梵我论,认为耆那教主张无益的极端苦行顺世派主张放纵的享乐主义,自身的主张则为中道[2][3]。其他印度思想派别,则称佛教(Buddhaśāsana)为刹那论(Kṣaṇikavāda)、坏灭论者(Vaināśika)、善逝门徒(Saugata)[4][5][6]

学界评述

编辑

佛教记载的六师名号大体一致(拼写略有差别),然而对于六师所持的观点,来源不同的记载却有差异[注 1]。除尼乾陀若提子所持观点,能由耆那教的经典确认是否正确之外,馀人所持的观点是否记载正确则难以确认。

现代学界一般以南传佛教长部·沙门果经》的记载为主[9],下表中的思想概述为现代学者的解读,六师中,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祖师,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被认为是顺世论先驱,富兰那迦叶无作论英语Akriyā[10]者(Akriyā),活命派英语Ājīvika宗师末伽梨拘舍梨子是命定论者(Niyati),删阇夜毗罗胝子[11]不可知论英语Ajñana者(Ajñana),迦罗鸠驮迦旃延原子论者(Aṇu)[12][13][14]

六师 梵语转写 中心思想
删阇夜毗罗胝子 梵:Sañjayī Vairaṭṭīputra
Saṃjayin Vairaṭīputra
巴:Sañjaya Belaṭṭhaputta
矫乱论者,以不可知(Ajñana)的怀疑论方式回答,即不说:是这样,是那样,是其他的,不是,非不是。[注 2]
末伽梨拘舍梨子 梵:Maskarī Gośālīputra
巴:Makkhali Gosāla
活命派英语Ājīvika,裸形托钵,持宿命论观点,认为苦乐都是定数,愚者和智者,都经历八万四千大后而解脱[注 3]
富兰那迦叶[注 4] 梵:Pūraṇa Kāśyapa
巴:Pūraṇa Kassapa
无作论者,认为此世人所造作种种善、恶的行不能带来未来任何的果报,因而否定造作种种善事,不作功德、不求涅槃,被认为是道德虚无论者。[注 5]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梵:Ajita Keśakaṃbala
巴:Ajita Kesakambala
断灭论者,是顺世论及后世的遮卢婆迦的先驱。否定有至善趣、恶趣的业报,否定有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世界的四大构成元素是地、水、火、风,人死亡之后,身体便逐渐败坏为四大,终究消散无馀。[注 6]
迦罗鸠驮迦旃延 梵:Kakuda Kātyāyana
巴:Pakudha Kaccāyana
原子论Aṇuvāda)者,提出七身说(),此七身无人能造,亦不相妨,无有转变,安住不动。以此七身的性质,说刀刃虽转,而无有害命之事,刀只是从七身中间进入。[注 7]
尼乾陀若提子 梵:Nirgrantha Jñātiputra
巴:Nigaṇṭha Ñāṭaputta
非一边论英语Anekāntavāda(Anekāntavāda)者,一般被认为是耆那教的开创者筏驮摩那,此人以盲人摸象为喻,进而发展为对事物的判断采用七值逻辑英语Jaina seven-valued logic

此教派认可业力论,但与佛教教义有所不同。教导人们修苦行以摆脱旧的业力同时不增添新的业力。[注 8]

注解

编辑
  1. ^ 记载六师所持见解并附有其名号的文献,大致有:(1)《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3,同说法的还有《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20、《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1,《破僧事》有梵语本。(2)《大毘婆沙论》卷200[7]。(3)《注维摩诘经》卷3,记载鸠摩罗什僧肇的说法。(4)《长阿含经》卷17的《沙门果经》。(5)《长部》的《沙门果经》。(6)《寂志果经》。此外,还有《增壹阿含经》卷39的《马血天子品·第七经》、《增壹阿含经》卷32的《力品·第十一经》、昙无谶译本《大般涅槃经》卷19,以及慧远的《维摩义记》和窥基的《说无垢称经疏》[8]。其中,1、2、3相近,但仍有部份差别。4、5相近,但仍有部份差别。6接近1,但有一处同于5不同于1,一处和1、5都不同。《增壹阿含经》和《大般涅槃经》的记载,彼此不相似,和来源1到来源6也都有相当的差异,并且对于尼乾陀的观点记载,和耆那教也不同。慧远的《义记》,除了阿耆多,皆跟从《大般涅槃经》之说(其中,判经说“无有黑、白之业、业报”为空见/断见,判经说“身有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为常见,参见《大毘婆沙论[7])。窥基的《疏》,除了尼乾陀,皆跟从慧远的《义记》。

    另外,六师名号,梵语作Kakuda,巴利语作Pakudha,梵语作Gośālīputra,巴利语作Gosāla,按照梵语音写、翻译或音相近的文献是1(脚俱陀、瞿舍利子)、2(Kakuda意译作“犎”、瞿舍离子)、3(迦罗鸠驮、拘賖梨子)、涅槃经(迦罗鸠驮、拘舍离子),按照巴利语音写或音相近的文献是4(波浮陀、拘舍梨)、5(Pakudha、Gosāla)、6(波休、瞿耶娄)、增壹阿含经(波休、瞿耶楼)。
  2. ^ 《长部》称此回答为“矫乱”(梵 vikṣepa,巴 vikkhepa;《梵网经》称不死矫乱(梵 amarāvikṣepa,巴 amarāvikkhepa,又译“诡辩”),《长阿含经》称“异论”,《寂志果经》称“异术多事、言语无次”。《长部》和《长阿含经》说这是删阇夜的主张。《寂志果经》说这是阿耆多的主张。《根有律》、《注维摩诘经》说这是迦罗鸠驮的主张。《婆沙论》没有列这为任何一位六师之见,并说迦罗鸠驮的主张是“一切士夫所受皆是无因无缘……有外道见诸世间因果形相,非定相似,诸有营求或不果,遂便拨所受无因无缘”。
  3. ^ 包含两部份,前半部为“众生罪垢、清净,无因无缘”(前半部的文句已有提到“六生类”[15][16],而六生类和后半部的文句有关联[17]),后半部为“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长部》称此回答为“轮回的清净”(巴利语:saṁsārasuddhi,轮回的清净是指《婆沙论》的“十四亿六万六百生门……六胜生类……如掷缕丸缕尽便止……有情经八万四千大劫上诸生处往来流转,然后乃能作苦边际”),《长阿含经》称“无力”,梵本《破僧事》称“无因”(ahetutā),《寂志果经》称“问六以七答”。《长部》有两部份文句,说这是末伽梨的主张。《根有律》和《寂志果经》只有前半部的文句,说这是末伽梨的主张(后半部文句在《根有律》和《寂志果经》只附属在“七身”的段落之中,《根有律》说其“七身”段落是阿耆多的主张,《寂志果经》说其“七身”段落是迦罗鸠驮的主张)。《长阿含经》只有前半部的文句,说这是迦罗鸠驮的主张。《注维摩诘经》说前半部的“众生罪垢、清净,无因无缘”是末伽梨的主张,后半部的“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是删阇夜的主张。《婆沙论》说前半部的“众生罪垢、清净,无因无缘”是末伽梨的主张(后半部文句在《婆沙论》位于“七身”的段落之后,并说后半部文句是阿耆多的主张,“七身”只说是常见所摄)。
  4. ^ 虽然《长部》说富兰那的主张是作善事、恶事都不会有果报,《根有律》则说富兰那否定善恶业的存在和死后化为四大坏灭(《婆沙论》只提到富兰那否定善恶业的存在),然而《相应部22.60经》和《杂阿含81经》却记载富兰那主张“无因无缘众生有垢,无因无缘众生清净”,在《长部》、《婆沙论》和《根有律》中,这是末伽梨的主张。其他地方如《增支部6.57经》[15]和《婆沙论》[16]又记载富兰那施设“六生类”,末伽梨在最高等级。
  5. ^ 《长部》和梵本《破僧事》称此回答为“无作”(梵 akriya,巴 akiriya),《长阿含经》称“无罪福报”,《寂志果经》称“断绝、无有罪福”。《长部》和《长阿含经》说这是富兰那的主张。《根有律》、《婆沙论》和《寂志果经》说这是删阇夜的主张。《注维摩诘经》无此论。
  6. ^ 包含两部份,前半部否定善恶业存在,后半部为死后化为四大坏灭。《长部》称此回答为“断灭”(梵、巴 uccheda),梵本《破僧事》称“虚无”(梵 nāstitā),《寂志果经》称“无、无罪福报应”,《长阿含经》称否定善恶业存在的前半部份为“无”,死后化为四大坏灭的后半部份为“断灭”。《长部》有两部份文句,说这是阿耆多的主张。《根有律》、《寂志果经》有两部份文句,说这是富兰那的主张。《婆沙论》说前半是富兰那的主张,后半部只说这是断见所摄。《注维摩诘经》称“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似乎只有指前半部份,并说这是富兰那的主张。《长阿含经》说前半部份是末伽梨的主张,后半部份是阿耆多的主张。
  7. ^ 包含两部份,前半部为“七身”,后半部为“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长部》称此回答为“以他见地,自说他事;答非所问”(aññena añña),梵本《破僧事》称“轮回的清净”(saṃsāraśuddhatā,轮回的清净是指《婆沙论》的“十四亿六万六百生门……六胜生类……如掷缕丸缕尽便止……有情经八万四千大劫上诸生处往来流转,然后乃能作苦边际”),《寂志果经》称“老病人”。《长部》和《寂志果经》说这是迦罗鸠驮的主张(《寂志果经》有两部份文句,《长部》只有前半部的文句,然而《中部76经》包含了两部份的文句)。《根有律》有两部份文句,说这是阿耆多的主张。《婆沙论》说后半部是阿耆多的主张,前半部只说这是常见所摄。《注维摩诘经》无前半部,说后半部是删阇夜的主张,并说阿耆多的主张是“非因计因,著麁麻衣及拔发、烟熏鼻等,以诸苦行为道”。
  8. ^ 对于尼乾陀的主张,《长部》列出“四禁戒”(cātuyāmasaṁvara),《长阿含经》列出“我是一切智、一切见人”(梵 sarvajña,巴 sabbaññū;梵 sarvadarśin,巴 sabbadassāvī),《根有律》、《寂志果经》、《注维摩诘经》、《婆沙论》列出“宿作因”(pūrvakṛtahetutā)。《根有律》说“诸人等见有所受苦乐之事,皆由先世所造业因,以苦行力能除宿业不造新业,决生死堤证无漏法诸业便尽,诸业尽故诸苦亦尽”,《注维摩诘经》则是说“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杂阿含经·一〇五经》:“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
    中阿含经·箭毛经》:“我等与拘萨罗国众多梵志,悉共集坐拘萨罗学堂,说如是论,鸯伽、摩竭陀国人有大善利,鸯伽、摩竭陀国人得大善利,如此大福田众,在王舍城共受夏坐,谓:不兰迦叶,所以者何?瞿昙!不兰迦叶,名德宗主,众人所师,有大名誉,众所敬重,领大徒众,五百异学之所尊也,于此王舍城共受夏坐;如是,摩息迦利瞿舍利子,娑若鞞罗迟子,尼揵亲子,彼复迦栴,阿夷哆鸡舍剑婆利。”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尔时诸天闻此语已,同声报曰:‘善哉!菩萨知不?彼赡部洲刚强难化多诸浊乱,外道六师(梵 tārkika)及随外道六声闻(梵 ānuśravika,巴 anussavika)等,并诸六定外道(梵 samāpattṛ)之类,遍满其土,深著邪见难可拔济。何谓六师:一者晡剌拏、二者末揭利子、三者珊逝移毘罗胝子、四者阿市多鸡舍甘婆罗、五者脚拘陀迦旃延种、六者昵揭烂陀若提子。何谓六随外道声闻?一者拘达多婆罗门(kūṭatāṇḍya,巴 kūṭadanta)、二者输那陀(梵 śroṇatāṇḍya,巴 soṇadaṇḍa)、三者遮弥(梵 caṅgī,巴 caṅkī)、四者梵寿(梵 brahmāyus,巴 brahmāyu)、五者莲实(梵 puṣkarasārī,巴 pokkharasāti)、六者赤海子(梵 lohitya,巴 lohicca)。何谓六定外道?一者郁多伽啰摩子英语Uddaka Rāmaputta(梵 udraka rāmaputra,巴 uddaka rāmaputta)、二者啰啰哥啰摩(梵 arāḍa kālāma,巴 āḷāra kālāma)、三者善梵志(subhadra parivrājaka,巴 subhadda paribbājaka)、四者最胜儒童(梵 sañjayī māṇava,巴 sañjaya māṇava,见Sañjaya Thera)、五者黑仙(梵 asita riṣi,巴 asita isi)、六者优楼频螺迦叶若胝罗(唐云有多毛)(梵 urubilvākāśyapa jaṭila,巴 uruvelakassapa jaṭila)。
    《注维摩诘经》:“凡有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诵四韦陀经,上说六师(富兰那等六师)是第一部也。”
  2. ^ 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十日開示 佛教興盛前,外道百家爭鳴. 由于崇尚唯物享乐主义,因此称为遮卢婆迦(Carvaka),中文取顺应于此世的意思,因此称为“顺世派”。……从吠陀的权威性来看,耆那教是否定的,这一点和佛教相同……耆那教认为苦行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则认为苦行不是主要的修持。 
  3. ^ 屈大成. 佛教對初期耆那教業論的批判 ──從漢譯佛典看 (PDF). 正观. 2016. 佛教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修行观,强调智慧的开发,特重禅修;耆那教只顾停止身业,避免伤害生命,鼓唱断食不动的极苦行。 
  4. ^ Piotr Balcerowicz. Early Asceticism in India: Ājīvikism and Jainism. 2015: 193. 
  5. ^ 庄国彬. 《瑜伽經注.獨存品》 譯注與研究 (PDF). 圆光佛学学报: 12. 
  6. ^ 斯瓦米韦达.帕若堤. 瑜伽經白話講解‧獨存篇. 2020. 帕坦迦利在经文中从来没有明确提到“佛教徒”这个字眼。其后为《瑜伽经》留下权威注释的威亚萨(Vyāsa)也没有提到“佛教徒”,他是用了一个词汇:vaināśika,这是在印度的非佛教文献中经常用来形容佛教徒的字眼,被很多人翻译成英文的“虚无论者”(nihilist),但这样翻译并不是那么贴切原意。西方的学者起初还没深入认识佛教时,也常使用这个字。“vaināśika”是由“vināśa”这个字转变而来。严格说来,vināśa并非完全是“虚无”的意思,它单单只是“失去、不见、毁坏”的意思,印度主流的哲学派别之所以用这个字来形容佛教徒,是因为非佛教徒认为佛教徒是在毁灭、坏灭一切实有。所以,“vaināśika” 这个字也许直接译成“坏者”更为贴切,“坏者”就是破坏、废除实有之人。然而,即使在佛教中认同“坏者”理念之人,对这个观念也有好几种不同的主张。此处的探讨就只提出两种佛教中的论点。 其中一种叫做“刹那生灭论”(kṣaṇika-vāda),主张任何前者与后者之间都没有连续关系,所有一切都只是在每一刹那间新生,只存在一刹那就归于灭,感觉上好像连续存在,但那只是假象,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刹那。关于这个理论,已经有过许多从科学和哲学角度的相关探讨。它的重点是,一切我们以为是持续存在的,都是刹那间新生、又刹那间灭失,只是似乎持续存在。 另一种观点是“唯识论”(vijñāna-vāda),这是完全的唯心主义,认为外在皆非实有,一切真实都只在心识中。再进一步的阐述则主张:每一个心念也只在一刹那间存在,下一刹那就灭失了。 他们当然都认为“本我”(ātman 或Self)是不存在的。 
  7. ^ 7.0 7.1 大毘婆沙论》:“如契经说:‘苾刍当知,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依诸见,皆入二见,谓:有见,无有见。’今应分别,云何诸见,一切皆入此二见中?答:非此入言,显摄彼体,但显彼入二见品中。所以者何?有见者,即常见;无有见者,即断见;诸恶见趣,虽有多种,无不皆入此二品类:
    • 如此品,初补剌拏说‘无施与’等,五类邪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
    • 次说‘乃至活有命者死后断坏无有’等,断见摄故,即断见品。有作是说:‘此四大种士夫身乃至智者赞受’,入二品中。
    • 次说‘无因无缘’等,是末塞羯梨见;
    • 次说‘造教造’等,是珊阇夷见,此二俱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由执我常谤因等故。
    • 次说‘此七士身’等,常见摄故,即常见品。
    • 次说‘有十四亿’等,是无胜发褐见;
    • 次说‘一切士夫诸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等,是离系亲子见,此二俱入二品,以执有我后断灭故。
    • 次说‘一切士夫所受皆是无因无缘’等,是犎迦多衍那见,入断见品,以执无故;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谤无因故。……
    • 有边等四论,及不死矫乱四论,入常见品;有说:入二品,以执我常后亦断故。……”
  8. ^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六师者:
    • 一、满迦叶波,迦叶波是姓,满是名也,古云富兰那迦叶。即断见外道,亦云空见外道。
    • 二、末萨羯离瞿舍离子,末萨羯离,是其自名,瞿舍利者,是其母名,末萨羯离,是瞿舍离之子,以母别之,古云末伽梨拘赊梨子。即常见外道。
    • 三、想吠多子,想是自名,吠多是母名,彼儿曰子,如舍利子,古云删阇夜毘罗胝子。即苦行外道,彼说:‘众生所爱生死,皆因著乐,善修苦行,便得解脱。’
    • 四、无胜发褐,无胜名也,垂发被褐,故言发褐,古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即自然外道,说:‘一切法,皆自然生。’
    • 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顶上有犎,犹如牛头,故以为名,古传云,迦罗鸠驮迦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说:‘大自在天,能生诸法。’
    • 六、离系亲子,此尼干子也,执其本师修苦行,名为离系,是彼所生,故名亲子。此是宿作因外道,说:‘一切法,皆是宿世已作其因,今不作因,便吐故业,即得解脱。’古云尼犍陀若提子。”
  9. ^ 辻本俊郎. マッカリ・ゴーサーラと サンジャヤ・ベーラッティプッタ < 付 > 「漢訳六師外道資料一覧表」 (PDF). アジア学科年报. 2008. ただ、“沙门果経” は仏教侧からみて他宗教を外道とし、彼らの说を否定し てブッダの说法を肯定しようという形式を采っているの で、资料的限界はあるが、特に“沙门果経”は个人名と その学说とが结び付けられて记录されているということ もあって、重要な资料であることは言を俟たない。 しかし、注意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は、“沙门果経” に伝えられている六师の说は仏教侧の曲解の当然予想さ れることであるし、ここに绍介されているのはかれらの 主张の一部分でしか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ある。これに関しては、中村元博士は、パーリ伝‘沙门果経’ における六师の学说は、マガダ语の痕迹を残しているの で、非常に古い伝承にもとづいているとする。 (《沙门果经》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待其他宗教为外道,通过否定他们的学说来肯定佛陀的说法。虽然在资料上有其局限性,《沙门果经》将个人名号和他们的学说联络记录在一起,这使得它无疑是一份重要的资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沙门果经》中所传达的六师的学说很可能是被佛教方面曲解的,而且这里介绍的只是他们主张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中村元博士认为,巴利文献《沙门果经》中六师的学说保留了摩揭陀语的痕迹,因此是基于非常古老的传承。)
  10. ^ 大智度论》:“虽六十二种皆是邪见,无作最重。所以者何?无作言:‘不应作功德、求涅槃’;若言天作,若言世界始来,虽是邪见,而不遮作福德。”
  11. ^ 在汉文大藏经里亦称为“沙然”,见日本,释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集卷四CEBTA汉文大藏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佛使尊者. 無我 【其他宗教學說的無我觀】. 1939. 
  13. ^ 李志夫. 試分析印度「六師」之思想. 中华佛学学报. 1987. 原始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为纯粹之唯物论者。谓人生为四大所合成,死后更无一物。人生之目的,在求快乐,排斥一切肃严的伦理。亦有谓此为顺世派。……早期修道的佛教(纳利纳克沙·杜特英语Nalinaksha Dutt):……散若夷﹕通常被指为不可知论(Ajñana vadin),关于灵魂与身体是一是异﹖死亡后是否还有任何存在﹖均不置答。 
  14. ^ 印顺.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章 「佛法」 第一節 佛法興起與印度的時代文明. 
  15. ^ 15.0 15.1 增支部6.57经》:“The black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slaughterers of sheep, pigs, poultry, or deer, hunters or fishers, bandits, executioners, butchers of cattle, jailers, and any others with a cruel livelihood. The blue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mendicants whose life is thorny, and any others who teach the efficacy of deeds and action. The red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the Jain ascetics who wear one cloth. The yellow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the lay people dressed in white who are disciples of the naked ascetics. The white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male and female Ājīvaka ascetics. And the ultimate white class of rebirth consists of Nanda Vaccha, Kisa Saṅkicca, and the bamboo-staffed ascetic Gosāla. These are the six classes of rebirth that Pūraṇa Kassapa describes.”
  16. ^ 16.0 16.1 大毘婆沙论》:“谓满迦叶波外道施设六胜生类,谓黑青黄赤白极白生类差别,黑胜生类谓杂秽业者即屠脍等,青胜生类谓馀在家活命,黄胜生类谓馀出家活命,赤胜生类谓沙门释子,白胜生类谓诸离系,极白胜生类谓难陀伐蹉nanda vatsa、末塞羯利瞿赊利子maskarī gośālīputra等,彼说有情于此六种皆应具受然后解脱。”
  17. ^ 大毘婆沙论》:“‘有情于中皆应遍得于如是处经八万四千大劫。若愚若智往来流转。乃决定能作苦边际’者。彼说黑胜生类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得入青胜生类。即青胜生类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得入黄胜生类。即黄胜生类复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得入赤胜生类。即赤胜生类复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得入白胜生类。即白胜生类复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得入极白胜生类。即极白胜生类复经十四千大劫往来流转。然后乃能作苦边际。‘如掷缕丸缕尽便止’者。如在山上掷大缕丸乃至缕尽然后方止。如是有情经八万四千大劫上诸生处往来流转然后乃能作苦边际。以如是斛度量生死苦乐边际不可施设有增有减亦不可说。或然不然者如以斛函量稻麦等。知数量已不可增减亦不生疑。如是彼说有情经八万四千大劫于上所说诸处往来流转。然后解脱不过不减亦不应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