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

李郑屋邨(英语:Lei Cheng Uk Estate)是一座香港公共屋邨,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鸦巢山的南面,与苏屋邨相邻,与白田邨石硖尾邨隔山(喃呒山)相望,是香港历史悠久的公共屋邨之一,曾于1980年代全面重建,新建成的楼宇于1984年陆续入伙,其后于2002年于租者置其屋计划第5期把邨内部分单位出售予租户,现由业主立案法团管理屋邨事务,法团曾委任了香港房屋协会负责屋邨日常管理及房屋署则负责邨内出租单位的租约管理。由于屋邨部分位于旧启德机场的高度限制圈内,所以李郑屋邨孝廉楼及孝慈楼虽是Y4型设计,但比一般同型楼宇减少11层楼,以及不设1楼,故此24楼已为顶楼,此两座亦是所有Y型大厦中层数最少的两座。

李郑屋邨
Lei Cheng Uk Estate
概要
类型租者置其屋计划
地点香港深水埗区
地址长沙湾发祥街10号[1]
坐标22°20′N 114°10′E / 22.34°N 114.16°E / 22.34; 114.16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伙年份1984年
1989年
1990年
技术细节
座数10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单位总数4,826伙[1]
当中有800个剩余单位可出售(截至2021年9月30日)
单套面积231-700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800(不包括已于租者置其屋计划出售的单位)
认可人口1,600(不包括已于租者置其屋计划出售的单位)
11,259(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
地图
地图
宝丽苑
Po Lai Court
宝丽苑 (2011年)
概要
类型居者有其屋计划
地点香港深水埗区
坐标22°20′N 114°10′E / 22.34°N 114.16°E / 22.34; 114.16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伙年份1987年(37年楼龄)
技术细节
座数3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378
单套面积38至45 m2
410至48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地图
地图
宝熙苑
Po Hei Court
宝熙苑
概要
类型居者有其屋计划
地点香港深水埗区
地址长沙湾保安道255号 [3]
坐标22°20′N 114°10′E / 22.34°N 114.16°E / 22.34; 114.16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伙年份1993年(31年楼龄)
技术细节
座数2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390 [2]
单套面积41至58 m2
440至62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地图
地图

宝丽苑(英语:Po Lai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员会香港市政局合作发展的建屋计划。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前身是1983年清拆的木屋区[4],是战前苏屋村的原址。占地6000平方米,住宅发展面积:37426平方米,政府及社团发展面积:19020平方米;共有三座9层高楼宇,共378个单位。上面是个平台花园,建有三幢设计独特的居者有其屋楼宇。宝丽苑由伍振民建筑师(香港)有限公司设计,由于屋苑落成时机场尚未搬迁,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盘细小,要采用非标准的特别设计才把地盘的发展潜力用尽,间隔主要为两房两厅单位及极少量三房两厅设计,部分位于转角位的单位更是钻石形设计。单位一般设有一至两个的花槽,而部分单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装饰板而上面更设有圆形的洞,这成了宝丽苑之一大建筑特色。宝丽苑在1986年的第8期乙居屋计划中发售,在1987年落成入伙,屋苑基座为保安道市政大厦,大厦内设有街市,熟食档位,图书馆,自修室,室内运动场及壁球场等[5]

宝熙苑(英语:Po Hei Court)的前身是李郑屋邨第十二座,是其中一座双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厦(另一座双H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厦为大坑东邨第九座),是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展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于14期乙居屋计划发售,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新九龙内地段6117号,由利安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振华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康业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由于屋苑落成时启德机场尚未搬迁,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盘细小,要采用非标准的特别设计才把地盘的发展潜力用尽,屋苑共有2座14层高的住宅,每层15伙,间隔分两房两厅(占单位总数的53%)及三房两厅两厕(占单位总数的47%)设计[6],基座为宝熙苑商场、园林及上落货车位,前方为李郑屋汉花园,毗邻的李郑屋邨停车场预留了65个车位供宝熙苑居民使用,屋苑共有单位390个,在1993年落成,邻近李郑屋汉墓。

李郑屋邨业主立案法团主席:

  • 丘永顺(2004年5月-2006年7月)
  • 马耀真(2018年4月-2019年1月)
  • 刘贵华(2019年?月-2024年4月)
  • 杨国坚(2024年4月-现任)
李郑屋商场地面的东面通道
篮球场
儿童游乐场及健体区
邨内有盖行人通道
晒衣架
停车场

历史

编辑

李郑屋邨的前身为李屋村郑屋村,位于尖山(或称鹰巢山)和笔架山(毕架山)的山脚交汇,该地在东汉时大概已经有居民(因邨内曾发掘出东汉墓)。

早在清朝已经有长沙湾李屋村的记载,当时以村中大姓命名村名已非常普遍。

1950年代前为西洋菜田及青山道李郑屋村木屋区[7],1954年10月1日,李郑屋村与旁边的长沙湾新村发生火灾,灾民逾6000人[8],政府及后宣布在该地兴建12幢七层高的徙置大厦[9][10],李郑屋村大部分木屋于1955年初清拆[11]。1955年8月9日,在把李郑屋开拓成徙置区时,在原拟兴建C座及D座的位置意外地发现一座东汉时期古墓[12],现建有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作永久保存。 所以李郑屋村落成时是缺去CD两座。而保育古墓后,余下的土地改建成官立小学、一个公园和最后的V座。

1980年代,香港房屋委员会决定将李郑屋徙置区分期重建成当时的新型公共屋邨,兴建10幢公屋和一个特别设计的居屋屋苑宝熙苑,历时接近14年。而宝丽苑前身为木屋区,并不属于李郑屋徙置区范围。公屋并以中国传统品德人格(主要取自四维八德)命名,例如:忠孝楼、仁爱楼、信义楼、和平楼、和睦楼、廉洁楼、礼让楼、道德楼、孝廉楼和孝慈楼;以及在原址兴建一个公园和在汉墓附近兴建汉花园[13]

屋邨资料

编辑

现存楼宇

编辑

此屋邨各楼宇命名均有心思,以中国人的不同美德为各楼宇命名,为全港芸芸屋邨中罕见例子。

李郑屋邨

编辑
楼宇名称(座号)[1]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层数 [1] 每层伙数 [1] 单位数目(伙)[1] 建筑师 承建商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期数
忠孝楼(第1座高座)[注 1] 双连座工字型
(第三代设计)
1984年 27 15 404 房屋署建筑师 联星建筑有限公司 美善高
通力
1
仁爱楼(第1座低座)[注 1] 25 374
信义楼(第2座) 旧长型
(中央走廊式,连接F)
18 41 738
和平楼(第3座)
道德楼(第4座) 相连长型一型 1990年 26 14 353 耀荣建筑有限公司 通力 3
礼让楼(第5座)[注 2] 相连长型三型 1989年 24 20 474
廉洁楼(第6座) 469
和睦楼(第7座) 1990年 23 454
孝廉楼(第8座) Y4型
(早期型设计)
1989年 18 414 大韩造船
(今STX造船海洋)
迅达 2
孝慈楼(第9座)[注 3] 408

忠孝楼及仁爱楼是深水埗区,甚至是整个九龙西地区中仅有两幢工字型设计的公屋楼宇;而孝廉楼与孝慈楼为深水埗区和整个九龙西地区中,仅有两幢采用Y型设计的公屋楼宇。

李郑屋商场英文名原本为“Lei Cheng Uk Arcade”,2000年代改称“Lei Cheng Uk Shopping Centre”。商场售予基汇资本牵头财团后,于2020年进行翻新工程。场内主要商户有惠康超级市场大家乐7-11便利店日本城中国银行阿波罗(2009年第一次开业,已于2019年结业)、稻香超级渔港等。

宝丽苑

编辑
楼宇名称(座号)[3] [注 4] 门牌号码 [3]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层数[14] 每层伙数 [14] 单位数目(伙)[14] 建筑师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宝福阁(A座) 保安道329号 非标准型
(特别设计)
1987年 8 16 126 伍振民建筑师(香港)有限公司 迅达
宝泽阁(B座) 保安道327号
宝康阁(C座) 保安道325号

宝熙苑

编辑
楼宇名称(座号)[3] 门牌号码 [3]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层数 [2] 每层伙数 [2] 单位数目(伙)[2] 建筑师 承建商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富熙阁(A座)[注 5] 保安道255号 非标准型
(特别设计)
1993年 13 15 390 利安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振华工程有限公司 迅达
荣熙阁(B座)[注 5]

历代楼宇

编辑
楼宇名称(座号)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原座号 期数 重建后原地所属的屋苑/楼宇/建筑物 安置屋邨
第1座 第一型 1956年4月 1982年 J 1 和平楼
李郑屋商场
丽阁邨
大坑东邨改建楼宇
彩云邨
新田围邨[注 6]
第2座 K
第3座 L 道德楼
礼让楼
廉洁楼
和睦楼
第4座 1956年6月-9月 1985年 M 2 (同一屋邨)
信义楼
忠孝楼
仁爱楼
和平楼
第5座 N
第6座 H
第7座 F
第8座 E
第9座 1959年 1991年 V 4 汉花园 (同一屋邨)
道德楼
礼让楼
廉洁楼
和睦楼
第10座 1956年4月 1982年 G 1 信义楼
忠孝楼
仁爱楼
丽阁邨
大坑东邨改建楼宇
彩云邨
新田围邨[注 6]
第11座 1991年 B 汉花园 (同一屋邨)
道德楼
礼让楼
廉洁楼
和睦楼
第12座 1955年4月 1985年 A X 宝熙苑
第13座 1957年3月 1991年 O 3 李郑屋游乐场
第14座 P
第15座 Q
第16座 R
第17座 1959年 1985年 S 4 孝慈楼
孝廉楼
(同一屋邨)
信义楼
忠孝楼
仁爱楼
和平楼
第18座 T
第19座 U

粗体表示该楼宇牵涉26座问题公屋丑闻,其混凝土强度未达高层单位20.7MPa或低层单位31MPa的标准,相关楼宇已纳入整体重建计划下重建

宝熙苑商场规模比邻近的李郑屋商场细小,商店也较少。现时由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场内主要商户有百分百餐厅、意乐餐厅、大昌食品圣安娜饼屋759阿信屋7-11便利店阿波罗(1993年开业,结业后搬迁至元州商场)等。

图片集

编辑

教育设施

编辑

幼稚园

编辑

小学

编辑

已结束的学校

编辑
  • 艾香德纪念学校(李郑屋邨1座天台)
  • 信望学校(李郑屋邨2座天台)
  • 灵恩学校(李郑屋邨3座天台)
  • 仁爱学校(李郑屋邨4座天台)
  • 光爱学校(李郑屋邨4座天台)
  • 圣纪文小学(李郑屋邨5座天台,后来迁往长沙湾填海区幸福街并更名为圣公会圣纪文小学
  • 辅英小学(李郑屋邨6座天台)
  • 证基学校(李郑屋邨6座天台)
  • 信义学校(李郑屋邨7座及8座天台)
  • 智修学校(李郑屋邨10座天台)
  • 深培学校(李郑屋邨12座天台)
  • 明道学校(李郑屋邨13座天台)
  • 八和会馆学校(李郑屋邨13座天台,1974-75年迁往蓝田邨,再于1991年迁往上水)
  • 常光学校(李郑屋邨14座天台)
  • 圣铎学校(李郑屋邨15座天台)
  • 证光学校(李郑屋邨16座天台)
  • 宣光学校(李郑屋邨17座及18座天台)
  • 卫理幼稚园(李郑屋邨19座天台)

社会福利或辅导机构

编辑
  • 香港心理卫生会 李郑屋宿舍(位于孝慈楼地下及二楼C翼,C翼尽头铁栏处设趟窗区别)

知名住客

编辑
  • 叶问,咏春拳一代宗师,1960年代居于第12座

途径交通

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苏屋巴士总站广利道
保安道
东京街
青山道

事件

编辑

徙置事务处职员在10月10日(即中华民国国庆)移除悬挂在李郑屋徙置区中华民国国旗及大型“双十”徽牌而引起。事件酿成约60人丧生,逾300人受伤,是香港史上死亡人数最高的骚乱暴动事件。事件由罢工示威开始,在三合会介入后迅速演变为严重示威活动。

聋女美华事件

编辑

2021年11月,无线电视节目《东张西望》报导聋女美华事件,一名聋女美华丧父后发现,父亲早年买下的公屋单位竟转名给大厦的女保安员,对方更狠心将她赶出家门,让美华每晚只能抱着一堆家当在家门前露宿,事件引起极大回响。

据“东张西望”报道,美华在“龙耳”创办人邵日赞陪同下,和法援及律师会面,并透过律师入禀高等法院控告阿娟。入禀状资料显示,原告为陈美华,被告为死者陈国的唯一遗产执行人萧荣娟。原告陈美华是死者陈国的亲生女儿,陈美华为聋人,原与父亲陈国二人一同居住在李郑屋邨第5座礼让楼2109室。被告萧荣娟则是礼让楼的保安员之一,与陈国没有任何关系。

太阳能板被台风吹塌

编辑

2023年9月1日,超强台风苏拉吹袭香港。在傍晚6时许,巿民目击孝廉楼天台十数块太阳能板由高处飞堕一楼平台、大楼对开地面及广利道两条行车路,其中行车路的太阳能板面积大约15米乘15米。事件无人受伤。[15]

参考文献与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https://hk.centadata.com/basicinfo.aspx?type=2&code=EGPPWPPJPE&ref=CD2_Detail_Nav
  2. ^ 2.0 2.1 2.2 2.3 https://hk.centadata.com/basicinfo.aspx?type=2&code=MXDSIHTAHM&ref=CD2_Detail
  3. ^ 3.0 3.1 3.2 3.3 3.4 https://hk.centadata.com/Result.aspx?search=%E4%BF%9D%E5%AE%89%E9%81%93
  4. ^ 香港工商日报. 保安道木屋區清拆 興建新型街市商塲. 1983-07-13 [202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0). 
  5. ^ 寶麗苑. [2015-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3). 
  6. ^ 宝熙苑是首个采用在三房单位配备两个洗手间设计的居屋屋苑,部分三房单位更采用居屋罕有的钻石厅设计
  7. ^ 华侨日报. 嚴防宵小及火災 石硤尾及李鄭屋村等村落特組巡邏隊日夜分班值勤. 1954-01-30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8. ^ 华侨日报. 合力賑濟火災賑災 組織兼顧李鄭屋村及天後廟道東兩處. 1954-10-03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9. ^ 华侨日报. 遷拆李鄭屋村 就原地盤興建六層徙置大廈 首批遷拆一五六間居民一六三五. 1954-12-10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10. ^ 华侨日报. 華府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七層徙置大廈 共十二座每座住八百四十伙 港府撥一千四百餘萬元著手. 1955-02-21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11. ^ 大公报. 港府廿一起大拆霸王屋共九千間 分三階段進行 先將李鄭屋村木屋拆清. 1955-03-19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12. ^ 香港工商日报. 李鄭屋村山坵發現古塚. 1955-08-10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13. ^ 华侨日报. 李鄭屋邨第四期重建 房屋署計劃八月展開兼替市局建新遊樂場. 1991-04-12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14. ^ 14.0 14.1 14.2 https://hk.centadata.com/basicinfo.aspx?type=2&code=MXLHTHXVHZ&ref=CD2_Detail
  15. ^ 颱風蘇拉‧長沙灣|李鄭屋邨太陽能板被強風吹塌高空墜落 塞死兩線行車路. 星岛日报. 2023-09-01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6). 
  1. ^ 1.0 1.1 忠孝楼和仁爱楼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2. ^ 礼让楼的英语名称与同区的丽翠苑丽杨阁相同
  3. ^ 楼宇名称取自四维八德中的“耻”,但由于意义不佳,故在楼宇命名时,改用读音相近、且意义正面的“慈”字替代
  4. ^ 所有楼宇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5. ^ 5.0 5.1 富熙阁及荣熙阁为同一幢建筑
  6. ^ 6.0 6.1 内容自TVB寻人记第二辑《李郑屋的一天》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