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军将军
镇军将军,中国古代高级武官,历代品秩多为三品或以上,为重号将军的一种,与四镇将军等地位相仿,最早为东汉末年时刘备所设立,其后一直设立到隋代,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除此官职。
历代变革
编辑刘备首次设置镇军将军的职位,在正史上该职位首次见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作为上表汉献帝中排行第二位的蜀汉重臣,担任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的许靖,而后在刘备称王后,被升任为太傅,一路高升到司徒的位置。[1]
- 蜀汉永昌顺平侯赵云:蜀汉名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228年),被贬为镇军将军,随后在任上过世。[2]
- 蜀汉镇军将军王嗣:举孝廉出身,官至镇军将军,随后在跟随大将军姜维北伐时,被流矢射中受伤,数个月后就过世了。[3]
- 蜀汉忠侯陈祗:蜀汉后期重臣,许靖之兄的外孙,官至蜀汉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4]
- 蜀汉关内侯宗预:蜀汉后期重臣,官至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在蜀汉与东吴的外交上有著诸多贡献。[5]
曹魏黄初六年(225年),任命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假节、领中护军,统率各军随魏文帝曹丕的车驾出行,随后陈群一路平步青云,成为魏明帝的辅政三大臣之一,爵封颍阴靖侯(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与五子良将中的右将军乐进和左将军于禁之食邑相仿。官至司空、录尚书事、开府。[6]
- 曹魏颍阴穆侯陈泰:曹魏重臣,司空陈群之子,甘露元年(256年),东吴孙峻派兵攻魏,原尚书右仆射,管选举事,加侍中、光禄大夫陈泰被任命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徐州监军以下都受陈泰指挥。而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总署行台,把食邑扩大到二千六百户,与前将军张辽相仿。死后被追赠司空。[7]
孙吴也有镇军将军的职位,正史中最早见于黄龙三年(231年),东吴大皇帝孙权任命他的次子建昌侯孙虑为镇军大将军,假节开府,管治半州之地。[8]
- 孙吴沙羡侯孙壹:东吴宗室,吴废帝孙亮建兴二年因平定诸葛融之功从镇南将军被升任为假节、镇军将军。后被孙𬘭迫害下,率领妻儿及部曲千人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爵封吴侯。[9]
- 孙吴江陵县侯陆抗:东吴重臣、名将,为丞相陆逊的次子,吴景帝孙休永安二年(259年)从征北将军被升任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地名)至白帝。隔年又被授予假节。随后一路高升,官至东吴大司马、假节、领荆州牧。为唐代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代武庙七十二将之一[10]
与曹魏相同,将镇军将军定为“第三品”,与四征四镇等将军、中书监、尚书令、司隶校尉等官职同品级。[11]泰始五年(269年)六月,晋武帝司马炎罢免了镇军将军的职位,重新设置左右将军官。但隔年十二月,又重新设置了镇军将军的职位。[12]
西晋最早记载镇军将军一职的为西晋武帝的弟弟,齐献王司马攸,在咸宁二年(276年)八月,从镇军大将军的职位上被升任为司空,后被任命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返回封国,齐王本来因病要留在都城,却被说是装病而不回封国,抱病强行出发后在路上吐血而亡。[13]
- 西晋临晋侯杨骏:晋武帝武悼皇后杨芷之父,咸宁二年(276年),从镇军将军迁任车骑将军,被封为临晋侯。随后凭借女儿的身分,一路高升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和他的两个弟弟卫将军杨珧、征北将军杨济权倾朝野,时人因而有“三杨”之号。后再与贾南风的政治斗争下败北,被夷三族。[14]
- 西晋琅邪武王司马伷: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开始的晋灭吴之战,身为镇军将军的司马伷率众数万攻占涂中,又让琅邪相刘弘等进军逼近长江,震动孙吴,迫使东吴末帝孙皓派人送上玺绶请降,随后因此大功升任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服饰、督青州诸军事。[15][16]
- 西晋永平县侯贾混:西晋重臣、鲁武公、太尉贾充之弟。为人笃厚自守,曾任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官至侍中,后死于任上,赠中军大将军、仪同三司。[17]
东晋最早正史上被任命为镇军将军的应为汝南威王司马祐,身为扬武将军的司马祐随著晋室南渡,为“五马渡江”其中一人,担任军谘祭酒一职。随后很快在建武 初年(317-318年),被任命为镇军将军。东晋明帝太宁年间,升任为卫将军,加封散骑常侍。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十月过世,被追赠侍中、特进。[18]
- 东晋卫将军王荟:东晋始兴文献公、丞相王导的幼子,官至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后在任上过世,朝廷赠其卫将军。[19]
- 东晋尚书令王彪之: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从尚书左仆射被改任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十月逝世,被追赠光禄大夫,谥号为简。[20]
- 东晋废帝司马奕:东晋的第七代皇帝,晋成帝之子、晋哀帝之弟[21]。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年),身为东海王的司马奕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加镇军将军。在其即位六年后(371年),权臣大司马桓温将其废为东海王,以显其威,随后再贬为海西县公,被废后他便心灰意冷,深怕再遭祸端,便苟且偷生,沉迷于酒色之中。如此便因不足惧而逃掉追杀,成功活到淝水之战后的太元十一年(386年),享年45岁。[22]
成汉建国以前,西晋惠帝永宁二年(302年),成汉景皇帝李特,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而他的次子李荡则被任命为镇军将军,但隔年他与其父都相后战死。其子李班后来即位,是为成汉哀帝。[23]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聪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汉赵镇军将军石勒领三万骑兵到洛阳与大军会合,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战后石勒将战功归于王弥和刘曜,于出屯许昌。[24]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后赵王石勒称帝,是为后赵明帝,任命夔安为尚书、侍中、镇军将军,随后夔安在后赵官至尚书令后卒于任上。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一起举兵反叛前秦,二人率领部众两万人进攻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南)以南的各郡县,随后率军在马兰山驻扎。乌延等各部也一同举兵反叛前秦,并且与刘卫辰、曹毂有所联系。于是前秦天王苻坚便率领朝廷内外的精锐部对前往讨伐这些反叛之徒,并命当时作为前将军的杨安与镇军将军毛盛等担任先锋都督。曹毂遂派遣其弟曹活率军在同官川迎战,两军随后相遇大战,杨安大败曹活,斩杀曹活及斩首其部众四千馀级,曹毂因此大为恐惧,随后便举部众投降前秦。[25]
- 前秦武平武侯毛当: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因前秦兵败淝水,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因此天王苻坚任命骁骑将军石越率领三千精锐士兵戍守邺城,派骠骑将军张蚝率领五千羽林军戍卫并州,留下四千士兵配给镇军将军毛当戍卫洛阳,但随后几个月后被慕容凤率领丁零人的部队击败而死。[26]
- 前秦忠武车骑大将军徐嵩: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的围困长安,苻坚将败的时候,苻坚的下属中垒将军徐嵩、屯骑校尉胡空各自聚众五千人,据险筑堡以自固,并且接受后秦万年秦王姚苌给予的官爵。到了当年八月苻坚被姚苌害死后,徐嵩等人以王礼葬坚于两座堡垒之间。随后各自率众投降前秦高帝苻登。苻登于是任命徐嵩为镇军将军、雍州刺史,空辅国将军、京兆尹。[27]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后秦文桓帝姚兴派平北将军姚冲及征虏将军狄伯支率四万骑兵攻打胡夏,但姚冲却意图谋反,并且杀了不肯支持他的狄伯支,姚兴最终赐死姚冲。同年,姚兴亲自率军攻打胡夏,至貮城后就派安远将军姚详、辅国将军敛曼嵬及镇军将军彭白狼分督租运。[28]
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北凉镇军将军臧莫孩率领部下归附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各地的羌胡大多起兵响应。沮渠蒙逊将他的军队驻扎在侯坞。[29]
与晋代相同,将镇军将军定为“第三品”,与四征四镇等将军、中书监、尚书令、龙骧将军、光禄大夫等官职同品级。[30]
《宋书》:“中军将军,一人。汉武帝以公孙敖为之,时为杂号。镇军将军,一人。魏以陈群为之。抚军将军,一人。魏以司马宣王为之。中、镇、抚三号比四镇。”
刘宋一朝,最早被任命为镇军将军职位的应是:刘宋南昌县公徐羡之,作为刘宋武帝刘裕的老下属,也是刘宋的开国元勋,刘裕篡位建立刘宋王朝后,他被任命为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尚书仆射、丹阳尹,并被封爵南昌县公,食邑两千户。并且做为刘宋少帝刘义符的顾命四大臣之一,官至刘宋司徒、录尚书事、散骑常侍、扬州刺史,但应参与废帝之事而被其拥立的新君刘宋文帝刘义隆以此事下令捕杀,后逃跑至一窑场上吊自尽。[31]
- 刘宋霄城县侯赵伦之:刘宋外戚,姐姐是宋武帝刘裕生母赵安宗。刘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正月,从护军将军的职位被升任为镇军将军。后来官至左光禄大夫、领军将军,卒于任上。[32]
- 刘宋始兴襄公沈庆之:刘宋重臣、名将,官至刘宋三公(太尉、侍中)。因辅佐刘宋孝武帝击败元凶刘邵,从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被提拔为使持节、督南兖豫徐兖四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后死于侄子平洛县五等侯沈攸之之手。[33]
- 刘宋东昌文穆侯刘延孙:刘宋重臣,官至刘宋侍中、尚书左仆射,领护军将军。刘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八月从南兖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转任使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镇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34]
萧齐的官品在南齐书或唐代通典之中都未明确列出“镇军将军”一职的确切官职品级,但仍可判断出其在萧齐朝廷上的位次顺序以对比前朝的官品等级。其地位约莫是在四征将军以上、卫将军以下的重号等级将军。
《南齐书·百官志》:“诸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镇军将军。中军将军。抚军将军。四征将军。〈东、西、南、北。〉四镇将军。凡诸将军加“大”字,位从公。”
参考文献
编辑- ^ 《后汉书·蜀书二·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
- ^ 《后汉书·蜀书六·赵云传》:“云、芝兵弱敌彊,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 ^ 《后汉书·蜀书十五·杨戏传·益部耆旧杂记》:“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迁镇军,故领郡。后从维北征,为流矢所伤,数月卒。”
- ^ 《后汉书·蜀书九·董允传》:“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
- ^ 《后汉书·蜀书十五·宗预传》:“赐爵关内侯。景耀元年,以疾征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 ^ 《后汉书·魏书二十二·陈群传子泰》:“帝还,假节,都督水军。还许昌,以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帝寝疾,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辅政。明帝即位,进封颍阴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三百户,与征东大将军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开府。顷之,为司空,故录尚书事。”
- ^ 《后汉书·魏书二十二·陈群传子泰》:“以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诏徐州监军已下受泰节度。峻退,军还,转为左仆射。……泰前后以功增邑二千六百户,赐子弟一人亭侯,二人关内侯。”
- ^ 《后汉书·吴书十四·孙虑传》:“孙虑字子智,登弟也。少敏惠有才艺,权器爱之。黄武七年,封建昌侯。……辄与丞相雍等议,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偏方,以光大业。”权乃许之,于是假节开府,治半州。”
- ^ 《后汉书·吴书六·孙奂传》:“壹从镇南迁镇军,假节督夏口。及孙𬘭诛滕胤、吕据,据、胤皆壹之妹夫也,壹弟封又知胤、据谋,自杀。𬘭遣朱异潜袭壹。异至武昌,壹知其攻己,率部曲千馀口过将胤妻奔魏。魏以壹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吴侯”
- ^ 《后汉书·吴书十三·陆逊传》:“迁征北将军。永安二年,拜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至白帝。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 ^ 《通典·职官十九·秩品二》:“第三品 侍中散骑常侍中常侍尚书令、仆射尚书中书监、令秘书监诸征、镇、安、平、中军、镇军、抚军、前后左右、征虏、辅国、龙骧等将军光禄大夫诸卿尹太子保傅大长秋太子詹事司隶校尉中领军中护军县侯爵 ”
- ^ 《晋书·帝纪第三·世祖武帝》:“六月,邺奚官督郭暠上疏陈五事以谏,言甚切直,擢为屯留令,西平人曲路伐登闻彭,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帝曰:“朕之过也。”舍而不问。罢镇军将军……十二月,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帅众来奔,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戊辰,复置镇军官。”
- ^ 《晋书·帝纪第三·世祖武帝》:“转镇军大将军,加侍中,羽葆、鼓吹,行太子少傅。……咸宁二年,代贾充为司空,侍中、太傅如故。……以为大司马、都督青州诸军事,侍中如故,假节,将本营千人,亲骑帐下司马大车皆如旧,增鼓吹一部,官骑满二十人,置骑司马五人。……帝益疑无疾。辞出信宿,欧血而薨,时年三十六。”
- ^ 《晋书·帝纪第三·世祖武帝》:“后以后父超居重位,自镇军将军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以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置参军六人、步兵三千人、骑千人,移止前卫将军珧故府。若止宿殿中宜有翼卫,其差左右卫三部司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马十人给骏,令得持兵仗出入。”
- ^ 《晋书·帝纪第三·世祖武帝》:“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馀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冠军将军杨济为副,总统众军。”
- ^ 《晋书·列传第八·宣五王》:“平吴之役,率众数万出涂中,孙皓奉笺送玺绶,诣伷请降,诏曰:“琅邪王伷督率所统,连据涂中,使贼不得相救。又使琅邪相刘弘等进军逼江,贼震惧,遣使奉伪玺绶。又使长史王恒率诸军渡江,破贼边守,获督蔡机,斩道降附五六万计,诸葛靓、孙奕皆归命请死,功勋茂著。其封子二人为亭侯,各三千户,赐绢六千匹。”顷之,并督青州诸军事,加侍中之服。进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 《晋书·列传第十·贾充传》:“充弟混,字宫奇,笃厚自守,无殊才能。太康中,为宗正卿。历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加侍中,封永平侯。卒,赠中军大将军、仪同三司。”
- ^ 《晋书·列传第二十九·汝南文成王亮传》:“祐字永猷。永安中,从惠帝北征。帝迁长安,祐反国。及帝还洛,以征南兵八百人给之,特置四部牙门。永兴初,率众依东海王越,讨刘乔有功,拜扬武将军,以江夏云杜益封,并前二万五千户。越征汲桑,表留祐领兵三千守许昌,加鼓吹、麾旗。越还,祐归国。永嘉末,以寇贼充斥,遂南渡江,元帝命为军谘祭酒。建武初,为镇军将军。太兴末,领左军将军,太宁中,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咸和元年,薨,赠侍中、特进。”
- ^ 《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导传》:“荟字敬文。恬虚守靖,不竞荣利,少历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贵,人多饿死,荟以私米作𫗴粥,以饴饿者,所济活甚众。征补中领军,不拜。徙尚书,领中护军,复为征虏将军、吴国内史。顷之,桓冲表请荟为江州刺史,固辞不拜。转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卒于官,赠卫将军。”
- ^ 《晋书·列传第四十六·王廙传》:“后以彪之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 ^ 《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废帝)》:废帝讳奕,字延龄,哀帝之母弟也。
- ^ 《晋书·帝纪第八·废帝海西公》:“废帝讳奕,字延龄,哀帝之母弟也。咸康八年封为东海王。永和八年拜散骑常侍,寻加镇军将军……帝知天命不可再,深虑横祸,乃杜塞聪明,无思无虑,终日酣畅,耽于内宠,有子不育,庶保天年。时人怜之,为作歌焉。朝廷以帝安于屈辱,不复为虞。太元十一年十月甲申,薨于吴,时年四十五。”
- ^ 《晋书·载记第二十·李特传》:“于是特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一依窦融在河西故事。兄辅为骠骑将军,弟骧为骁骑将军,长子始为武威将军,次子荡为镇军将军,少子雄为前将军,李含为西夷校尉”
- ^ 《晋书·载记第二·刘聪传》:“署其卫尉呼延晏为使持节、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配禁兵二万七千,自宜阳入洛川,命王弥、刘曜及镇军石勒进师会之。”
- ^ 《晋书·卷一百一十三·载记第十三》:“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卫辰举兵叛,率众二万攻其杏城已南郡县,屯于马兰山。索虏乌延等亦叛坚而通于辰、毂。坚率中外精锐以讨之,以其前将军杨安、镇军毛盛等为前锋都督。毂遣弟活距战于同官川,安大败之,斩活并四千馀级,毂惧而降。”
- ^ 《晋书·卷一百一十四·载记第十四》:“遣骁骑石越率卒三千戍邺,骠骑张蚝率羽林五千戍并州,留兵四千配镇军毛当戍洛阳。”
- ^ 《晋书·卷一百一十五·载记第十五》:“初,长安之将败也,坚中垒将军徐嵩、屯骑校尉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而受姚苌官爵。及苌之害坚,嵩等以王礼葬坚于二堡之间。至是,各率众降登。拜嵩镇军将军、雍州刺史,空辅国将军、京兆尹。”
- ^ 《晋书·卷一百一十八·载记第十八》:“将讨赫连勃勃,遣安远姚详及敛曼嵬、镇军彭白狼分督租运。”
- ^ 《晋书·载记第二十九》:“镇军臧莫孩率部众附之,羌胡多起兵响应。蒙逊壁于侯坞。”
- ^ 《通典·职官十九·秩品二》:“ 第三品 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仆射尚书中书监、令秘书监诸征、镇至龙骧将军光禄大夫诸卿、尹太子二傅大长秋太子詹事领、护军县侯爵”
- ^ 《宋书·列传第三·徐羡之传》:“高祖践阼,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上初即位,思佐命之功,诏曰:“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镇军将军、丹阳尹徐羡之……羡之可封南昌县公……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时年六十三。”
- ^ 《宋书·本纪第五·文帝纪》:“己巳,以前护军将军赵伦之为镇军将军。”
- ^ 《宋书·孝武帝纪》:“闰月壬申,以领军将军沈庆之为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
- ^ 《宋书·孝武帝纪》:“八月辛酉,以南兖州刺史刘延孙为镇军将军、雍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