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德語:Karl Marx[註 1];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註 2],是哲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被稱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主要開創者。
卡爾·馬克思 FRSA | |
---|---|
出生 | 普魯士王國特里爾 | 1818年5月5日
逝世 | 1883年3月14日 英國英格蘭倫敦 | (64歲)
國籍 | 普魯士王國(1818年—1845年) 無國籍[1](1845年以後) |
教育程度 | 波昂大學(1835年—1836年)[2] 柏林洪堡大學(1836年—1841年) 耶拿大學(哲學博士,1841年4月)[3] |
知名作品 | 《共產黨宣言》[4]《資本論》[5] |
信仰 | 無神論 |
配偶 | 燕妮·馬克思(1843年結婚) |
兒女 | 燕妮·馬克思(女) 勞拉·馬克思(女) 愛琳娜·馬克思(女) |
父母 | 海因里希·馬克思(父) 亨麗埃特·普萊斯堡(母) |
親屬 | 薩穆埃爾·馬克思(伯) 毛里茨·大衛·馬克思(兄) 索菲亞·馬克思(姐) 赫爾曼·馬克思(弟) 亨麗埃特·馬克思(妹) 路易絲·馬克思(妹) 埃米莉·馬克思(妹) 卡羅琳·馬克思(妹) 愛德華·馬克思(弟) |
時代 | 19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和德國哲學 |
學派 | 馬克思主義(與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創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
主要領域 | 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社會學、勞動關係、歷史學、階級鬥爭、倫理學、自然科學 |
著名思想 | 剩餘價值、勞動價值理論、階級鬥爭、異化理論、歷史唯物主義 |
簽名 | |
馬克思的工作是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係,而這一工作爲後來諸多經濟思想奠定了基礎[10][11][12][13]。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14],一生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包括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4]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5]。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普魯士特里爾的一個比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先後就讀於波恩大學、柏林洪堡大學和耶拿大學學習法律系和哲學系,並於1841年獲取哲學博士學位。在柏林時,他開始對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觀點產生興趣。[15]大學畢業以後,馬克思開始為科隆的一家報社撰稿[16],與此同時,其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思想亦開始萌芽,並逐漸成形。
1843年馬克思結婚並移居巴黎,繼續在其他報社從事專欄寫作;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寫下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並結識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成為他往後餘生重要的朋友和合作者。後來馬克思遷居布魯塞爾,積極參與革命運動,並成立了共產主義聯盟。與此同時,馬克思已經從黑格爾的理論中發現一些端倪,發表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來猛烈地抨擊黑格爾學說。在1848年,同恩格斯撰寫了《共產黨宣言》。由於其政治思想與當地政府不合而慘遭多次驅逐的馬克思於1849年又被普魯士政府驅逐,被迫與妻兒遷居到倫敦,並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餘生。但馬克思依然堅持寫作,並開始構建他關於社會經濟活動的理論。同時馬克思也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運動,並很快在第一國際中成為重要人物。
馬克思關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理論被統稱為馬克思主義。他主張:社會是在控制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以及提供勞動生產的勞動階級間不斷階級鬥爭中發展而成的。他認為國家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運轉,而這一點又常常被視為大眾的公共意志[17],並預言國家必然會走向消亡[18]。他同時也預言如之前存在過的社會經濟體系一樣,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會導致它自身的滅亡,並會被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所取代。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由工人階級奪取政治權力得到終結,最終建立自由人聯合體所管理、形成無任何階級制度的共產主義社會[19][20][21]。馬克思積極地實踐他的理論,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有組織地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以改變社會經濟體制[22]。
馬克思作爲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創始人,長期以來受到各個方面的讚美和批評,他也被人們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23]:卡爾·馬克思與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並列為新哲學學說的奠基者;他還與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現代社會科學建立者[24]。
早年
編輯家族史和馬克思童年
編輯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普魯士王國下萊茵省的小城特里爾,父親是當地律師海因里希·馬克思(1777年—1838年),母親名為亨麗埃特·普萊斯堡(1788年—1863年)[26][27][28]。馬克思的祖先為猶太人,他的外祖父是一名荷蘭拉比;而他的父系家族從1723年開始便一直擔任特里爾當地的拉比職務,一直延續到其祖父梅爾·哈勒維·馬克思(Meier Halevi Marx)[29][30][31]。
馬克思的父親原本名叫赫歇爾(Herschel),是家族裡首個取得世俗學位的人。後來赫歇爾成為一名律師而過著比較富足的中產階級生活,家裡也因此擁有一大片摩澤爾河的葡萄園。在兒子馬克思出生之前,他為了逃避反猶太主義的迫害而決定捨棄猶太教,改信當時德國普遍信仰的新教信義宗。與此同時,他也將名字從意第緒語稱呼「赫歇爾」改成德國常用的稱呼「海因里希」(Heinrich)[32][33]。
不太篤信宗教的海因里希本身是啟蒙主義者,對於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等人的思想十分感興趣。同時他也支持古典自由主義論點,進而參與要求君主專制的普魯士王國推動憲政改革的運動[34][35][36][37]。
1815年他開始從事律師的工作,1819年全家便搬到了靠近尼格拉城門的一棟10間居室的住處[26][38][39]。後來他娶了荷蘭猶太婦女亨麗埃塔·普萊斯堡為妻,後者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家庭事務和清潔工作上[40][41][42]。她本人具有些許識字能力,但是與丈夫不同的是其選擇繼續維持猶太教信仰[42]。亨麗埃塔來自從事商業、後來創建飛利浦公司的富有家庭,也因此她與安東·飛利浦、赫拉德·飛利浦與弗里茨·飛利浦有著血緣關係。她的弟弟班傑明·飛利浦(Benjamin Philips)是有錢的銀行家和實業家,以至於後來馬克思和妻子燕妮·馬克思在倫敦流亡期間還常依靠他的借款以維持生計[43]。
後人對於卡爾·馬克思的童年所知不多[44][45],馬克思本來是家中9個孩子中的第三個;1819年他的哥哥莫里茨(Moritz)死去後,馬克思成了家中長子(上面還有一個姐姐蘇菲)[39]。馬克思在1824年8月接受了信義宗的洗禮,其他倖存的姐弟妹蘇菲(Sophie)、赫爾曼(Hermann)、亨列特(Henriette)、路易斯(Louise)、艾米莉(Emilie)和卡羅琳(Karoline)亦洗禮為信義宗[42][46]。馬克思小時候接受父親海因里希·馬克思的家庭教育,1830年則進入特里爾中學就讀,當時校長胡戈·維滕巴赫(Hugo Wyttenbach)還是馬克思父親的朋友。由於聘用了諸多人文主義人士來中學擔任老師,維滕巴赫招致了保守的當地政府不滿。隨後警方在1832年對這所學校進行突擊檢查,並發現聲援政治自由的文學作品在學生中廣為流傳。政府將這些作品的流通視為嚴重的煽動行為,因而在馬克思就讀的這段期間內學校裡的許多職員都被撤換[47][48][49]。
1835年10月,17歲的馬克思在波恩大學旅行,並萌生在此學習哲學和文學的想法。可是他的父親堅持認為,學習法律對馬克思而言是個更加實際的選擇[50][51][52],而由於某種胸悶疾病使得馬克思18歲時被允許免去兵役[53]。在就讀波恩大學期間,馬克思加入為警察嚴密監控的激進政治社團詩人俱樂部[54][55]。同時馬克思還是飲酒俱樂部「特里爾客棧」(Landsmannschaft der Treveraner)的一員,甚至還一度擔任該組織的副會長[55][56]。除此之外馬克思還多次參與爭論,並且逐漸激進;甚至在1836年8月,在大學和一名普魯士軍人決鬥[55][57]。儘管馬克思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成績不錯,但是後來成績迅速下滑,為此他的父親強行要他轉學到學術風氣更好的柏林洪堡大學[48][55][58]。
黑格爾主義
編輯在特里爾度過了夏秋兩季之後,1836年馬克思開始嚴肅地思考他的學術與生活發展。同一時間他與從小結識、後來成為社會學家的燕妮·馮·威斯伐倫訂婚了。燕妮出生於1814年的貴族家庭中,本身是普魯士統治階層的女男爵。但由於燕妮是取消與另一名年輕貴族的訂婚關係後才與馬克思訂婚,以及兩人無論在民族還是所屬階層上都存在差異,使得馬克思和燕妮的關係備受社會爭論。但馬克思則與燕妮的父親、同時是開明貴族的路德維希·馮·威斯伐倫成為了朋友,後來馬克思也會提交自己的博士論文給燕妮的父親查看[59][60][61][62]。
到了1843年6月19日,馬克思與訂婚7年之久的燕妮·馮·威斯伐倫在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的新教教堂上正式結為夫妻[63][64][65][66]。
1836年10月,馬克思抵達柏林並就讀於柏林洪堡大學法律系,還在當地的中央大街租了一間房間[62][67]。儘管馬克思所學習的專業是法律事務,但他依舊著迷於哲學並試圖把哲學與法學結合。對此他認為「要是沒有哲學,什麼也做不到」[68][69],並對才剛逝世不久、在歐陸哲學圈引起廣泛爭論的德國哲學家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的思想深感興趣[70][71][72]。
1837年時,馬克思在柏林-施特拉勞康康復期間加入了主要探討黑格爾思想的學生團體「博士俱樂部」(Doktorklub),團體成員後來成為著名的「青年黑格爾派」。青年黑格爾派主要圍繞在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和布魯諾·鮑威爾周圍,同時馬克思與阿道夫·弗里德里希·魯騰貝格發展出親密的友誼。包括馬克思在內的青年黑格爾派成員們對於黑格爾在形而上學的論點抱有批判態度,但也接納他的辯證法觀點,進而從左派的觀點出發評論既有的社會、政治和宗教體系[73][74][75]。1838年5月馬克思的父親逝世,這導致家庭收入減少許多[76][77],而馬克思和父親的情感聯繫緊密,並且在父親逝世後也經常懷念[78]。自1837年開始,馬克思撰寫了數篇小說和文章。這其中包括有短篇小說《蠍子和費里克斯》、戲劇《奧蘭尼姆》,以及一些專門寫給燕妮的情詩,不過這些早期的作品都沒有在馬克思生前獲得出版[註 3][68][80]。馬克思很快就放棄了小說的寫作工作,並且捨棄包括英語和義大利語、美術史研究和拉丁語典籍的翻譯工作[68][81]。
1840年時,他和鮑威爾開始合作編整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講演錄》,隨後鮑威爾更幫助馬克思撰寫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註 4]。同一年由於普魯士新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除了迫害異議份子外,新國王還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須通過嚴格審查,這使得大學失去了學術自由。其中由新國王任命的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弗里德里希·謝林將審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但馬克思博士論文裡哲學高過神學的立場很難被反對黑格爾的保守派教授所接受[83],所以馬克思將博士論文改寄給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大公國的耶拿大學用以審查博士資格[66],最後於1841年4月由該學校教授授予哲學博士學位[84][85][86][87]。馬克思和鮑威爾都是無神論者,1841年3月兩人開始計劃創辦雜誌《無神論檔案》(Archiv des Atheismus),但是最終沒有實際行動。同年7月,馬克思和鮑威爾從柏林前往波恩。藉由喝醉嘲笑教會人士,還騎著驢子在街上飛奔以表達反對自身階級[74][88][89][90]。
畢業後的馬克思曾經考慮繼續從事學術生涯,但是隨著政府反對古典自由主義和青年黑格爾派的態度日益增長而最終放棄[87][91]。1842年馬克思搬到科隆並且成為《萊茵報》的主編,他在報紙上發表多篇自己早年對於社會主義的看法的文章,並且逐漸對於經濟發展問題感到興趣[66]。在這期間他強烈批評右翼的歐洲政府、自由主義人士和社會主義運動,並且認為三者常常失去功效或者適得其反[92][93][94]。該份報紙隨即吸引了普魯士政府的注意,並且開始在報紙印刷前針對所有煽動性的話語與議題實施內容審查,對此馬克思感嘆說:「我們的報紙必須提交給負責審查的警方,如果被警方聞到任何非基督教或者反普魯士的內容,報紙就不允許出版。[95][96][97]」不過馬克思在《萊茵報》上發表一篇強烈批評俄羅斯沙皇的文章後,引起尼古拉一世的不滿並且要求普魯士政府予以取締。1843年,普魯士國王在接到俄羅斯帝國方面的抗議後下令查禁《萊茵報》並且撤銷發行許可,馬克思也因而失去工作[66][98][99][100]。
撰稿和研究
編輯巴黎時期
編輯1843年,馬克思和德國社會主義人士阿爾諾德·盧格共同在法國巴黎創辦新的左派期刊《德法年鑑》,並且集結了當時德國和法國的左派成員擔任作者[101][102][103][104]。為此年輕的馬克思和他的妻子在同年10月移居巴黎,剛開始夫妻兩人與盧格一家共同居住在瓦尼烏街10號[66]。不過兩人發現該社區生活條件困難,因此在1844年女兒珍妮出生後便搬到其他寓所[105][106][107][108]。儘管《德法年鑑》原本希望能夠吸引來自法國和德國各州的作家參與,但最後刊物的主導力量仍然以德國作家為首,而唯一的非德國籍作家是流亡俄羅斯的無政府共產主義者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巴枯寧[102][109][110]。馬克思亦為這份期刊撰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和《論猶太民族問題》2篇文章草稿[111][112],其中在《論猶太民族問題》中介紹他的共產主義信念,內容主張無產階級將是革命的力量[113][114]。
但是《德法年鑑》在出版一期刊物並且獲得關注後,因為刊載了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為諷刺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所寫的頌歌,導致德國各州禁止期刊販售以及複製影印。之後更由於盧格拒絕進一步為期刊提供贊助、以及他與馬克思的友誼決裂,使得《德法年鑑》停止出版[115][116][117]。之後馬克思開始為總部設在巴黎且唯一一個未經審查的德語左派雜誌《前進周刊》從事寫作工作,而該份報紙又與由勞工和手工業者組成的空想社會主義秘密團體正義者同盟有著密切關聯。馬克思因而出席過數次正義者同盟的會議,但是並沒有決定加入[118][119][120]。在《前進周刊》中寫作的過程中,馬克思參考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思想,而逐步完善其對於社會主義的觀點,同時他也批評自由主義人士和歐洲其他社會主義者[121]。
1844年8月28日,馬克思在凱皇咖啡館與到訪巴黎的德國社會主義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會面,開始兩人深厚的友誼[66][122][123]。恩格斯向馬克思介紹他在同一年出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24][125],說服馬克思承認工人階級將是歷史上最後的革命和組成成員[126][127]。恩格斯之後於9月時前往巴黎居住,並且和馬克思兩人一同開始對社會主義展開研究。其中在1845年發表的《神聖家族》一書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對其以前朋友布魯諾·鮑威爾的哲學思想給予批判[128][129]。雖然鮑威爾對於促成馬克思與麥克斯·施蒂納和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等青年黑格爾派思想親近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最終馬克思和恩格斯仍捨棄費爾巴哈的思想[註 5]。在居住在巴黎瓦尼烏街38號的這段時間[131],馬克思開始著手深入研究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詹姆斯·穆勒等人[132])、法國社會主義運動(克勞德·昂列·聖西門和夏爾·傅立葉等人[133])及法國歷史,並因此最終成為一名社會主義學者[66][134]。對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後來成為馬克思的研究主軸[135],並且促成其後來出版重要的經濟著作《資本論》[136][137][138]。
在1844年秋季時,馬克思在巴黎逐漸架構有關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架構以及理解資本主義的內部運作[134];其中馬克思主義受到其早年對於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的辯證法研究,很大程度上結合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的辯證法、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和英國經濟學理論[139]。馬克思在其書房從事有關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同時,同樣繼續擔任激進派刊物的編輯,後來更協助組織和指導主張發起公民起義的政黨,不過馬克思仍然盡可能花費時間在自己的經濟研究上。在1844年下半年馬克思心目中的「馬克思主義」大致上已經完成後,許多針對世界政治和經濟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觀點也非常詳細地陸續提出[140]。然而馬克思為了記錄自己的經濟世界觀細節以進一步明確自己設想的新的經濟理論,因此馬克思開始撰寫《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41]。1844年4月至8月期間《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逐漸完工,但這份手稿一直到1933年才被發現並發表。這些手稿涉及許多主題並詳細介紹了馬克思的勞動異化概念[142],然而1845年春天時馬克思開始認為對於政治經濟、資本和資本主義的領域仍必須繼續研究,這使得信奉科學社會主義的他認為必須在徹底的唯物主義發展觀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新的政治經濟理論[143]。
1845年馬克思在《前進周刊》中對德國的專制主義發表尖銳的批評,對此普魯士政府感到非常不滿。其中普魯士國王要求法國政府查禁《前進周刊》,並且要求法國外交部部長弗朗索瓦·基佐驅逐馬克思[66][121]。隨後馬克思被法國政府所派遣的流氓毆打,最終在4月遭到驅逐出境的馬克思被迫從巴黎搬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不過馬克思繼續從事他的資本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研究。對此馬克思承認《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已經受到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其許多不一致的想法影響,進一步認識到有必要自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哲學主張的歷史唯物主義做出突破,因此馬克思從巴黎搬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後開始撰寫了總共11篇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44]。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包含了馬克思對於唯物主義的思考、理想主義理論與實踐理念的關係、以及抽象現實凌駕於物理世界的批判等[142],其中在11條中更提出著名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論點[142][145]。在此馬克思首次提出對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想法,認為世界的改變並非基於想法概念,而是透過實際的、物理的、物質性的活動和實踐進行[142][146]。
布魯塞爾
編輯1845年2月,馬克思移民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他承諾在比利時將不針對當代政治主題發表相關意見[121]。很快地,他便與德國哲學家莫塞斯·赫斯、德國作家卡爾·海因岑、普魯士新聞工作者約瑟夫·魏德邁等來自歐洲各地的社會主義者會面。
1845年4月,恩格斯從德國巴門搬到布魯塞爾,並與馬克思會面,同時,正義者同盟內部也越來越多幹部成員前往布魯塞爾並且以此為據點[121][147]。
1845年7月中旬,馬克思和恩格斯離開布魯塞爾,前往英國訪問憲章運動領導人。馬克思則趁著這次旅行的契機,大量研究收藏在倫敦和曼徹斯特的各種經濟相關資料文獻[148]。這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為了研究社會主義運動而共同前往英格蘭考察,在這之前,恩格斯從1842年11月至1844年8月便花了2年的時間住在曼徹斯特[149][150]。這使得恩格斯不僅已經懂得英語[151],並且曾與許多憲章運動的領導人有著密切關係[151]。事實上恩格斯過去作為英語報刊的記者,曾經發表許多憲章運動和社會主義的文章[151]。
1845年12月,馬克思宣布脫離普魯士國籍。其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著手撰寫新的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66],這本書籍也常常被視為其歷史唯物主義觀念的重要著作[152]。其中馬克思打破過去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布魯諾·鮑威爾、麥克斯·施蒂納和青年黑格爾派的主張,同時也反對如德國記者卡爾·格律恩和其他社會主義者提出的部分「理想主義」理念。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從而首次系統地闡述他們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其中認為唯物主義是歷史上唯一的動力,並且明確提出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歷史任務,進而為社會主義從原本的理想奠定初步理論基礎[153]。《德意志意識形態》大體上是以幽默諷刺的形式撰寫,即便如此,仍然沒有獲得審查機關通過。就像馬克思許多早期著作一樣,《德意志意識形態》在馬克思生前始終沒有獲得發表,並且一直到1932年才首次出版[142][154][155]。
《德意志意識形態》完成後,馬克思開始將自己的工作主軸從原本的科學唯物主義理念的確定,轉向至以此角度澄清他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真正的理論和策略,而其目的在於區分空想社會主義者和馬克思自己的科學社會主義哲學之間的差異[156]。其中烏托邦主義者認為必須要說服過去有著不同信仰的人們願意在同一時間參加社會主義運動,然而馬克思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經濟權益而有所行動。因此馬克思計畫在新的著作中針對以勞工為首的階級撰寫具龐大吸引力的論述,透過該階級所重視的物質利益提供動員大量群眾之能量,進而發展成為變革和改變社會的最佳方式。不過為了使手稿得以通過政府機關的審查,馬克思透過這本書回應法國無政府主義者皮耶-約瑟夫·普魯東於1840年的著作《經濟矛盾的體系,或貧困的哲學》,批評其「小資產階級哲學」並且將書命名為《哲學的貧困》[157],這本書後來更成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最著名的作品《共產黨宣言》之基礎[158]。
1846年,居住在布魯塞爾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並且繼續與秘密激進組織正義者同盟有所交流[159]。其中馬克思認為正義者同盟作為激進組織,應當促進歐洲各地的工人階級發起群眾運動,進而擴大成為工人階級的革命[160];然而如果要組織工人階級並且擴展成為群眾運動,意味著正義者同盟不得不放棄「秘密」或「地下」性質,並且作為政黨開始從事相關行動[161]。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應邀參加正義者同盟,而正義者同盟成員最終則被兩人的主張所說服。在1847年6月舉行成員改組會議,正式公開組織並且呼籲工人階級投入社會政治運動[162],而該新成立的政治團體則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163]。馬克思和恩格斯參與共產主義者同盟的規章制定和組織架構建立,並且在從1847年12月至1848年兩人則開始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共同行動綱領[66][164]。1848年2月21日由馬克思起草的《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內容中確立了新成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其主要信念[165]。其中不再是秘密社團的共產主義者同盟不應該如過去正義者同盟繼續隱藏其信念,相反地應當把目的和方針明確朝向廣大的市民[166]。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一開頭便是由馬克思所提出的「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之後馬克思則描述資產階級(富有的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勞動的工人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將會產生對立[167]。同時在宣言中還認為相較於其他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政黨和團體,僅有共產主義者同盟提出的主張才真正能保障無產階級的利益,進而推翻資本主義並且建立社會主義社會[165]。
科隆時期
編輯1848年時,歐洲經歷一系列的抗議和暴力動亂,後來被稱為1848年革命[168]。其中法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奧爾良王朝,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退位,從而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68]。馬克思則在最近剛獲得繼承他父親的6,000法郎[169](或5,000法郎[170]),並且以此支持相關活動[171]。據稱他曾經使用這筆錢三度支援比利時工人籌備武裝並且策劃發起革命行動[171],不過相關指控的真實性仍有待商榷[169][172],隨後馬克思則遭到比利時政府驅逐[66]。最後,在同年3月法國臨時新政府的邀請下,馬克思一家人被迫回到法國巴黎居住,並且認為已經建立新共和政府的法國將能夠保障他的人身安全[171][173]。
暫時安頓在巴黎後,恩格斯也在不久跟著返回巴黎居住[66]。之後馬克思向積極參與位於巴黎的共產主義者同盟行動總部活動,並且還與其他同樣居住在法國的德國社會主義者成立了德國工人俱樂部(German Workers' Club)[174]。由於希望看到革命能夠蔓延至德國,1848年4月在德國無產階級支持者的資助下,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魯士科隆。搬至科隆居住的馬克思在那裡開始發表名為《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Demand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Germany)之傳單[175],在內容中重新審視《共產黨宣言》所主張的10項做法,認為德國資產階級必須在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前,先行推翻當時的封建君主和貴族制度[176]。6月1日,馬克思透過他近期從父親繼承來的財產創辦日報《新萊茵報》[66]。其中發表的內容主要取材自歐洲各地的新聞事件以及馬克思他自己的馬克思主義解釋。而受到馬克思同時擔任主要作家和編輯的主導和影響,儘管其他共產主義者同盟成員對於該份報紙有所貢獻,不過恩格斯對此仍認為是「馬克思的簡單專政」[177][178][179]。
不過包括馬克思和其他革命社會主義者由於擔任報紙編輯而經常定期遭到警方騷擾,馬克思本人便曾因侮辱首席檢察官、報導違法新聞內容、涉嫌透過抵制稅收煽動武裝叛亂等指控而遭到審訊[180][181][182][183],不過每次他都獲得無罪釋放[181][183][184]。同時由普魯士重要人士組成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遭到解散,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則提拔了原本反對改革措施的成員,並且排除普魯士新內閣內部的左派成員和其他改革分子[180]。因此《新萊茵報》很快遭到注意,隨後幾乎所有的編輯陸陸續續遭到司法逮捕或者是遭驅逐出境[66]。1849年5月16日,馬克思接到普魯士政府的驅逐令而被勒令離開普魯士[179][185]。在5月19日用紅色油墨刊印的《新萊茵報》最後一號出版後,馬克思在6月初時回到了巴黎[66]。然而當時巴黎則因為反革命運動和霍亂疫情爆發的影響,使得馬克思很快被市政府認為是政治威脅而要求其驅逐出境,或者選擇囚禁在法國布列塔尼[66]。在他的妻子燕妮生下第四個孩子後,在不能夠搬回德國或者比利時的情況下,1849年8月被法國政府驅逐的馬克思一家流亡至英國倫敦[186][187]。
流放後
編輯前往倫敦
編輯1849年8月馬克思移居至英國倫敦並且在此度過餘生,隨後共產主義者同盟總部也搬到了倫敦。然而馬克思在倫敦度過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經常因為經濟和債務問題而精神焦慮,並且受疾病所苦導致情緒不佳[188]。而原本馬克思和燕妮·馮·威斯伐倫兩人總共有7個孩子,但是因為倫敦生活條件過差使得全部只有3個孩子長大成人[189]。兩人所生育的孩子包括有珍妮·龍格(1844年至1883年)、珍妮·勞拉(1845年至1911年)、愛倫(1847年至1855年)、亨利·愛德華·蓋爾(1849年至1850年)、珍妮·伊夫琳·法蘭西絲(1851年至1852年)以及珍妮·茱莉亞·愛蓮諾(1855年至1898年)。另外在1857年7月時,則有一名男嬰在馬克思給他起名前便逝世。另外有傳言指稱馬克思與女僕海倫·「琳蘅」·德穆特在1851年時有一私生子弗雷迪·德穆斯(Frederick Demuth)[190],其中蘅琳在馬克思被迫遷往布魯塞爾前便跟著燕妮作為陪嫁女僕,之後才解除主僕關係[191][192][193][194]。
馬克思在英國期間,仍然時常被普魯士政府派往英國的密探所監視。而為了使其行蹤難以被政府追蹤,馬克思經常使用假名租借房屋或公寓。在巴黎期間他用「藍波先生」(Monsieur Ramboz),而在倫敦他簽名時則以「A·威廉斯」(A. Williams)。他的朋友則因為馬克思皮膚黝黑且黑色捲髮,而且歷史上的北非地區摩爾人稱他為「摩爾」(Moors),而他鼓勵他的孩子們叫他「老尼克」(Old Nick)和「查理」(Charley)[195]。馬克思還為他的朋友和家人取暱稱和假名,稱呼恩格斯為「將軍」(General)、他的管家海倫(Helene)為「小莉娜」(Lenchen)或「尼姆」(Nym)[195]。另外傳記作者家西爾維雅·娜薩認為他從來沒有學會正確的英語,並且在最後生活英國30年這期間也從未前往英國的工廠[196]。
在1849年至1850年,總部移往倫敦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分裂,其中德國社會主義者奧古斯特·維利希和卡爾·沙佩爾領導的一派主張立即起義。維利希與沙佩爾認為一旦共產主義者同盟發起起義後,歐洲各地的工人階級將會自發性的跟進發起行動,因此在歐洲將能爆發革命。馬克思與恩格斯則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反對這一想法,認為這樣並未完善計劃的起義是「冒險主義」,並最終導致共產主義者同盟自身毀滅[197]。他認為維利希與沙佩爾一群人主張的起義,很容易被歐洲保守政府之警、軍隊所壓制,對此他認為如此進行將會造成共產主義者同盟的覆滅。馬克思認為社會改變並非少數人在一夜間便能實現,相反地則是對社會經濟狀況科學分析後,隨著社會不同發展階段而發起革命[197]。
在1848年歐洲各地革命失敗後,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應該鼓勵工人階級團結,與新興資產階級的進步分子合作共同擊敗封建貴族,並且提出具有自由選舉而成的議會、男性公民投票權的立憲共和國政府之改革要求;這也意味著工人階級必須與資產階級民主勢力合作才能促使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不過最終仍以工人階級主導並且組織階級革命。共產主義者同盟在經過長期內部鬥爭後,馬克思主張將造成組織瓦解的觀點佔了上風,最終維利希和沙佩爾等人離開共產主義者同盟。同時,馬克思也積極參與了同樣支持社會主義的德國工人教育協會(German Workers' Educational Society)[198],該協會主要在倫敦市中心的娛樂區倫敦蘇荷區大風車街舉行會議[199][200]。然而就如同共產主義者同盟因為行動問題而發生內部分裂,德國工人教育協會內部成員也分成支持馬克思想法者以及跟隨沙佩爾和維利希做法兩派。最終在這次與沙佩爾和維利希一派的鬥爭中,馬克思失去了德國工人教育協會內部成員的支持,並且於1850年9月17日退出協會職務[198]。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馬克思以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為基礎撰寫了《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201];在此他擴大了他的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概念和無產階級專政想法,並且認為無產階級最終將能夠粉碎資產階級的國家而獲得勝利[202]。
寫作維生
編輯在倫敦期間馬克思投身工人階級革命組織的工作,而由於被許多國家驅逐而被迫到處流亡,他曾自稱自己是「世界公民」。然而剛搬入英國的前幾年,他和他的家人則面臨極端貧困的生活困境[203][204]。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他好友恩格斯的資助,當時恩格斯從他的家族生意獲得龐大收入[203][205]。後來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為英國、美國、普魯士、奧地利和南非的6家報社撰寫文章[206],其中馬克思大多數的新聞寫作主要是作為《紐約每日論壇報》的歐洲地區記者[207]。過去馬克思便透過擔任自己報刊的編輯或者為其他支持其哲學論點的報紙撰寫文章,來和廣大的工人階級民眾得以進行溝通。然而前往英國倫敦後,馬克思無法自費或者與其他人共同合資創辦報紙,因此他試圖藉由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等「資產階級」報紙撰寫文章並和公眾交流。起初馬克思的文章是由威廉·皮柏(Wilhelm Pieper)從德語翻譯到英語,不過最後馬克思具備英語寫作能力後,就不再藉由翻譯寫作發表文章[208]。
《紐約每日論壇報》是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霍勒斯·格里利在1841年4月於紐約創辦,而馬克思則是透過該報編輯部的記者查爾斯·A·達納與《紐約每日論壇報》接觸[209]。不過之後查爾斯·達納則辭去《紐約每日論壇報》的工作,並且在1868年加入與之競爭的《紐約太陽報》團隊而成為首席主編[210]。馬克思的論點獲得《紐約每日論壇報》的公開支持,同時他也把該報紙視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其中《紐約每日論壇報》自創辦以來便定位為每份只需花費2分的廉價報紙[211],因此它本身很受美國廣大的工人階級群眾的歡迎,並且以每天出版50,000份的速度成為當時美國流傳最廣的報紙[212]。《紐約每日論壇報》的社論主要以格里利的反奴隸制主張為主,這使得該報廣泛的讀者群除了來自美國工人階級外,讀者也包括有支持工人階級的社會大眾[213]。1852年8月21日,馬克思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表其第一篇介紹英國議會選舉的文章[214]。
《紐約每日論壇報》一開始僅把馬克思視為歐洲新聞之特派記者,然而在1850年代中後期美國對於奴隸制度的衝突加劇、以及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使得美國社會大眾對於歐洲事務的關注程度下降[215]。因此馬克思很早就開始撰寫關於美國的議題討論,特別是奴隸制度危機或者國家之間的戰爭等問題。原本馬克思之所以願意為《紐約每日論壇報》撰寫文章,一部分的原因在於該報編輯方針主張漸進改革。然而查爾斯·德納於1861年年底離開總編輯工作後,改組過後的編輯部提出新的編輯政策[216]。《紐約每日論壇報》不再強烈支持廢奴主義並且主張聯邦應取得完全勝利,新編輯部轉而支持聯邦和美利堅邦聯達成直接和平以結束內戰,同時位於美國南部的邦聯則繼續維持奴隸制度。馬克思強烈反對這種新的政治立場,並在1863年被辭去《紐約每日論壇報》作家的工作[217]。
學術研究
編輯結構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學者主張從1850年代至1860年代期間[218],馬克思的論點從原本的唯心主義、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思想的青年馬克思主義,在著作內容上轉換成科學精神較為成熟的後期馬克思[218][219][220][221],但並非所有學者都認為這段期間有思想改變存在[221][222]。1848年至1849年的系列革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思維的重要出發點,他們認為其經濟歷史發展觀點是唯一能夠充分解釋如1848年一連串革命等歷史事件的有效論證。1848年過後,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段時間開始試想整個革命完全爆發的狀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認為除非將會發生另一次經濟衰退,否則新的大規模革命將不會發生。然而馬克思和其他革命成員對於是否必須在經濟衰退後,社會開始出現革命形勢後才能夠發動革命產生爭論;馬克思指責主張革命不必在經濟衰退時發起的革命成員為「冒險家」,因為他們認為革命形勢可能是革命群眾的純粹「意志力」憑空生成,而不須考慮當前的經濟形勢之現實。
1852年美國經濟陷入低迷時,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懷疑革命風潮即將出現。然而美國經濟由於仍然在快速成長使得革命無法如設想的爆發,而美國西部邊疆仍然能夠讓許多遭到打壓的民眾前往發展,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其他國家則會由於無法發洩而引發社會動盪。也因此自美國爆發的任何經濟危機將不會導致革命爆發,除非歐洲的古老經濟體系因為美國經濟而受到打擊。當時馬克思將世界經濟仍視為單個國家系統,並且相隔著各個國家的國界而緊密相連。1857年經濟大恐慌則打破過去對於世界經濟的思維模式,該次經濟恐慌從在美國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事實上1857年的經濟大恐慌也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223]。這時從1844年離開學術研究並且忙於其他工作的馬克思,開始渴望回到自己的經濟研究計畫上。對此他認為透過重新回到經濟學的研究中,他將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
由於工人革命和相關運動的多次失敗和挫折,馬克思也試圖透過學術研究了解資本主義;其中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閱讀室研究,並且重新反思先前政治經濟學家的作品和蒐集到的經濟數據[224]。到了1857年,馬克思已經積累了超過800頁的筆記和短文,內容則包括有資本、不在地主所有權、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和國際市場。馬克思並沒有把這些工作整理出版,直到1939年才經他人整理後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發表[225][226][227]。
1859年時馬克思則出版了自己首本較為嚴肅的經濟研究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這本著作原本是打算僅作為後來才發表的3卷《資本論》的序言[228]。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接受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倡導的勞動價值理論,但儘管李嘉圖已經把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有所區分,但一直未能確定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間的真正關係。馬克思則在這本著作中明確界定了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之間的實際關係[229],他也提出了金錢和貨幣流通的資本主義經濟之科學理論[230]。這使得《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正式對社會大眾發表後引起熱烈討論,這本書的許多版本也很快便銷售完畢[231]。
第一國際
編輯1864年9月28日,馬克思參與了第一國際成立大會[181],並且獲選進入領導委員會中[232]。在第一國際中,馬克思便為第一國際起草《成立宣言》、《臨時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66],並且曾經與無政府主義者重要人物米哈伊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巴枯寧發生鬥爭[203]。儘管馬克思在這次爭論中獲得大多數成員的支持,但是在馬克思支持下領導委員會將總部從原本的英國倫敦轉移至美國紐約後,反而使得第一國際的重要性下滑[233]。而在當時國際社會上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期間巴黎的公民反抗法國政府並且自行接管市鎮長達2個月,但是最終則遭到鎮壓結束。針對這次流血叛亂行動,馬克思則撰寫其最著名的小冊子《法蘭西內戰》以為巴黎公社辯護[234][235]。另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銷售成功,促使得馬克思在1860年代初期開始計畫研究並撰寫大型著作[66]。
其中在後來的《資本論》和《剩餘價值理論》著作中,馬克思討論了如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政治經濟理論家[203]。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正式出版,該書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活動[236]。同時在書本中馬克思闡述了他的勞動價值理論,而該理論則深深受到英國社會主義作家托馬斯·霍吉斯金的影響;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一書中,特別評論霍吉斯金的著作《反對資方的要求而為勞方辯護》(Labour Defended against the Claims of Capital)做出了「令人欽佩的貢獻」[237]。事實上馬克思引述霍吉斯金所提出的,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使得勞動發生異化,進而出現「但是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叫做個人勞動的自然報酬。每個工人只生產整體的一個部分,由於每個部分單獨就其本身來說沒有任何價值或用處,問題所在。因此沒有東西工人可以拿來說:『這是我的產品,我要留給我自己。』」的情況[238]。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還概述了他對於剩餘價值和自然資源開發的構想,他認為這最終會導致利潤的下降和資本主義工業的崩潰[239]。《資本論》第一卷也引來社會大量討論,1871年秋天時德語版本的《資本論》第一卷首刷版本即將銷售完畢時,第二版隨即投入印刷並且販售。而對於《資本論》第一卷的需求,使得3,000多本俄語版的書籍很快便於1872年3月27日出版並發表。馬克思之後生活仍然繼續整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所需要的資料,但是在他逝世以後相關的內容仍然僅有草稿,因此最後在恩格斯對於後2卷手稿編整後才獲得出版[203]。1885年時《資本論》第二卷經由恩格斯整理後發表,1893年7月又以「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Capital II: 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of Capital)一名再度出版[137]。隔年10月,《資本論》第三卷則是命名為「資本論·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Capital III: 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後正式對外發表[240]。
1870年10月,馬克思與移居倫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並且持續合作。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則常常被稱作《資本論》第四卷,並成為馬克思對於經濟思想史首個全面的論文[241]。其中主要以馬克思在1861年至1863年的經濟學手稿彙編而成[242][243][244]。其中1905年和1910年時,德語版本的《剩餘價值理論》節選版才正式發表,到了1951年該刪減部分內容的版本在翻譯成英語後在英國倫敦出版。不過收錄完整內容而未刪減的《剩餘價值理論》版本,則一直到1963年和1971年才在蘇聯莫斯科視為《資本論》第四卷發行[245]。另外對於數學有所興趣的馬克思在倫敦撰寫《資本論》期間,曾經為了工作需要而複習代數、解析幾何、微積分學等數學概念,其中他特別關心微積分和辯證法之間的關係。1968年時,蘇聯數學史家索非亞·雅諾夫斯卡婭在將手稿彙整後出版了《馬克思的數學手稿》[246]。
晚年生活
編輯馬克思在他生命最後10年健康每況愈下,這使得他不能繼續把過往許多工作計畫接續完成[203]。此時他則經常對於當代政治撰寫評論和整理意見,特別是針對德國和俄羅斯的政治局勢發展發表看法。他在《哥達綱領批判》反對他的追隨者威廉·李卜克內西和奧古斯特·倍倍爾的態度,認為兩人不應當為統一社會主義派系的觀點、而與斐迪南·拉薩爾提出的國有社會主義做出妥協[203],而在這著作中馬克思也提出其著名的名言:「各盡所能、各取所需。[247]」
1881年3月8日,馬克思在寫給俄羅斯社會主義作家查蘇利奇的信中提到如何在俄羅斯直接繞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而在現有村莊土地採取共同所有權制的基礎上建立共產主義的村社[203][248]。雖然馬克思在信中承認從俄羅斯農村建立的組織公社是俄羅斯社會復興的出發點,但是他也表示在未經歷資本主義階段而直接轉移至社會主義階段時,應當以和平行動方式作為主要手段[249]。其中馬克思認為首先必須消除各方可能對於組織公社的質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在全面解決負面影響後馬克思所提到的組織公社自行正常發展的情況才可能存在[249]。
不過在同一封寄給查蘇利奇的信中,馬克思也指出:「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所在……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完全分離。[249]」而在這封信中,馬克思則表達其對於人類學發展的熱情,並且認為這將能夠激勵未來的共產主義成立,並且相較於過去的共產主義模式有更高的水平。對此他寫道:
「 | 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趨勢是歐美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正出現致命的危機,在它已經達到最高峰時將會導致危機爆發而終結,現代社會因而回歸到更高形式、最古老的集體生產和所有權關係……原始社會的生命力遠比猶太人、希臘、羅馬等社會還要無比的高尚,更不用說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250] | 」 |
逝世
編輯1881年12月馬克思的妻子燕妮逝世,而馬克思在他生命最後15個月則因為罹患粘膜炎而健康欠佳。然而粘膜炎隨後引發支氣管炎和胸膜炎,最終馬克思在1883年3月14日時於倫敦寓所逝世[66]。當時馬克思為無國籍者,他的家人和朋友把他的遺體與燕妮合葬在倫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251]。在1883年3月17日舉辦其葬禮時共有9名至11名親友參與葬禮[252],除了他2個女兒愛琳娜·馬克思和勞拉·馬克思以及好友恩格斯外,馬克思的2名女婿、同時也是法國社會主義者的沙爾·龍格與保爾·拉法格參與了這次葬禮[252][253]。其中他幾位最親密的朋友還在葬禮上發表演講,這包括有威廉·李卜克內西和恩格斯等人。其中恩格斯在演說中提到:
「 | 3月14日下午二時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裡還不到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永遠地睡着了。[254] | 」 |
在葬禮中除了恩格斯的講話外,也發表其他來自各地的聲明內容[252]。其中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創始人暨領導人李卜克內西用德語演說,另外在法國工人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龍格也用法文發表簡短聲明[252],而法國和西班牙的2個工人政黨也發表致敬電報[252]。其他參與馬克思葬禮、但並非其熟識親友者還包括有共產主義的3名支持人士,包括曾經支持共產主義,1852年遭判處3年有期徒刑的德國政治家弗里德里希·列斯納;被恩格斯視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資深成員的G·洛赫奈(G. Lochner);以及本身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並且曾經參與德意志1848年革命的曼徹斯特化學教授卡爾·肖萊馬[252]。在葬禮中另一名參與者是英國動物學家雷·蘭克斯特,他後來因為無脊椎動物與演化等研究而聞名[252]。
馬克思的墓碑上雕刻著《共產黨宣言》最後一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並且註記了由恩格斯主編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43]」1895年恩格斯逝世後,將自己留下的價值約30,000英鎊(約合2011年的4,800,000美元)的遺產的四分之三轉交給了馬克思2名倖存的女兒[190][255][256]。原本馬克思的墳墓僅有簡陋的裝飾,不過在1954年大不列顛共產黨邀請英國雕塑家勞倫斯·布拉德索為馬克思立下馬克思半身肖像[43]。而在1970年,則發生有人嘗試以自製炸彈破壞該紀念碑[257]。已故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者艾瑞克·霍布斯邦指出儘管馬克思沒有在英國有大批追隨者,但是不能因此說馬克思逝世後的人生面臨失敗,因為實際上馬克思的作品後來對德國和俄羅斯左翼運動有所影響。同時在他逝世後25年,在歐洲各國陸續出現公開承認受過馬克思影響自身政治觀點的社會主義政黨,並且在代議民主制的選舉中贏得15%至47%的得票率[258]。
思想
編輯理論發展
編輯馬克思經常對於過去的思想家予以批判,他也因此被稱為「社會科學方法批評第一人」[259][260]。其中馬克思曾經批評具有形上學和意識形態的思辨哲學[261],並試圖透過這一作法讓思想得以從意識形態的偏見分離[260],這使他與許多當代哲學家有所不同[22]。不過馬克思的思想也受到許多思想家的影響,這包括有:
-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哲學[259]。
- 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古典政治經濟學[260]。
- 以讓-雅克·盧梭、克勞德·昂列·聖西門、皮耶-約瑟夫·普魯東、夏爾·傅立葉等社會主義人士為主的法國左派思想[260][262][263]。
- 早期德國以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和布魯諾·鮑威爾為首的唯物主義之青年黑格爾派,和18世紀後期以德尼·狄德羅、克洛德·阿德里安·愛爾維修和保爾·霍爾巴赫為首的法國唯物主義哲學[130]。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對於工人階級的分析[126],同時早期還受到弗朗索瓦·基佐和奧古斯丁·蒂埃里等法國自由主義者和聖西門主義者的影響。
歷史學者經常把馬克思的觀點稱作歷史唯物主義,不過一些批評認為恩格斯和列寧將其哲學改編成辯證唯物主義。其中馬克思肯定黑格爾的說法,認為應當對於作為現實的歷史影響力透過辯證法驗證[259]。然而黑格爾作為唯心主義者而把思想列為最重要之物,而本人是唯物主義者的馬克思則改變原本辯證法的前提,主張物質觀念的首要地位[142][259]。其中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的存在掌握了歷史進程,不過馬克思則認為此舉是不必要的神秘化,試圖模糊人類和其物理行為改變世界的現實[259]。對此他寫道黑格爾顛倒了原本現實中的行動,因此需要重新訂立基礎建構之。儘管馬克思不喜歡在一些著作中使用哥德小說式的神祕術語,不過在《資本論》中他仍然指稱資本主義為「勞動產品拜物教」[264]。
雖然馬克思的靈感來自法國社會主義和社會學思想,但是他也批判當時的空想社會主義支持者[260];其中他認為空想社會主義者青睞小規模的社會主義社會,反就導致其被邊緣化並且面臨貧困問題,對此馬克思認為只有大規模變革經濟體系才可以帶來真正的變化[263]。另外恩格斯在1844年的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也大大影響馬克思對於黑格爾思想的詮釋,從而導致馬克思透過歷史辯證法而設想出階級鬥爭衝突,並且認為現代工人階級作為革命最為進步的力量[126]。馬克思認為在學習歷史和社會科學後將能夠洞悉歷史發展,進而發現推動發展結果的社會矛盾因素;也因此馬克思的一些追隨者做出結論,認為共產主義革命將必定會發生。但是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十一條中提到他著名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名言,仍然認為必須要實際付出行動以改變世界[22][43]。
人性主體
編輯如同法國政治社會學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提出匿名且暗中獨裁的官僚專制主義[265],馬克思則反對過去許多古典思想家對於專制的理論,這包括有曾經提出單一專制的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266]。對此馬克思認為哲學是人類思想的解放,這也意味著其將成為無產階級挑戰社會制度的精神武器。其中馬克思開始分析「資本專制」,並且進一步認為人類歷史將會改變人性,這包括有個人存在與實際事物等[267]。其中馬克思在年輕時受到當時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的辯證觀點影響,認為萬物皆是由演變而成。但是不同於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觀點,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比較偏向科學化的無神論和唯物主義思考模式。其中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個論點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於物質與意識的看法,前者認為意識決定物質,也就是說人的意識將決定對於物質的看法與解釋,隨著人意識的改變也將改變對物質的定義;而後者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人在週遭遇到的事物真正決定人們對於物質的定義。
馬克思認為人類將認識到他們同時具有實現的和潛在的自我,而人們透過自己的物質實踐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其自身也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得到改造、進而獲得自己新的質量和素質[268][269]。對此馬克思和黑格爾都主張自我發展的開端,源自於內部異化的經驗認識而自動生成,接著產生作為主體行動者的真實自我感覺,並且得以確認潛在的對應客體[269]。馬克思進一步認為透過期望形式而成形的自然界[270],主體將繼續讓客體成為其自身,並讓個體得以實現而成為完整的人[271]。同時在馬克思的主張,認為人類勞動的功能在於建構作為特殊存在的類存在[268][269][271]。而在馬克思思想中最為基礎的命題為從事有意義之勞動,因為為了使主體能夠與所疏遠的對象得以對應,它首先必須在主體的世界施加文字或者實物影像[269]。
馬克思認為黑格爾掌握了工作的本質和了解客體概念者,並且表示在他的著作中得以推導出本質即現實的結果[269],但是他也認為黑格爾自我發展的主軸過於精神性和抽象[269]。因此馬克思在從黑格爾的觀點加以延伸後出發,並且認為人的自然存在是「肉體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這就等於說人有現實的、感性的對象作為自己的本質——自己生命表現的對象,或者說人只有憑藉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才能表現自己的生命。[269]」因此馬克思把黑格爾原先所提的「工作」改稱作「勞動」,並且將在人能力範圍內改造自然的能力稱作「勞動力」[142]。
異化理論
編輯同時馬克思進一步提出人類與動物之所以得以區別,在於人可以有效地計畫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也因此當人進行有計畫的勞動生產,他就能夠與其它動物在根本上有所區別。而因為勞動的緣故,使得人們必須事先結成生產關係和其它社會關係。人們的勞動生產力制約著他們在其中活動的生產方式,也因此生產方式將塑造下面的社會關係。而生產方式、社會關係等又構成了社會的基本架構,並決定著人們的社會意識,不過當社會意識形成後便反過來制約人的活動之客觀力量。最終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勞動人口的勞動行為,而勞動人口則構築了自然規律。也因此儘管社會發展表面上並無依定規則,但是它和自然界一樣也具有內在客觀趨勢的規律。
對此馬克思有特別關注人們與其勞動力發展[272],並且針對異化問題撰寫大量內容[273]。如同辯證法般,馬克思也是從黑格爾的著作中開始引用異化的概念,但特別是依據其唯物主義歷史觀進行推導[272]。其中馬克思注意到資本主義主導了所塑造的社會關係,其中包括勞動力等商品得以在市場上購買和販售,而具體的情況如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係[272]。對於馬克思來說這可能意味著人們因而放棄自己所擁有的、具改變世界能力的勞動力,也因此自己的心性遭到異化而成為一種精神上的損失[272]。馬克思將這種損失稱作商品拜物教,也就是在人們生產東西成為大眾商品後,人類和其行為似乎必須只能適應這樣生活與活動進行[274]。
對此馬克思認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活在恩格斯所提到的虛假意識中,並且和人們對於意識形態的理解有著緊密關係[275]。其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所謂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只是由家庭、文化、民族等外在物質因素交錯而成的產物。這意味著它一方面反映了特定階級在歷史特定時間的利益,但是在它同時代中有可見到普遍性和永恆性[276]。兩人的觀點認為這類意識形態並非只有信念真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成為重要的政治工具。換句話說,在針對階級訓練時並非單單僅提供食品生產或者商品製造等生產資料,同時也有包括生產理念等因素以控制之。同時這也解釋當個人為某個階級的從屬成員時,有時候會發生所擁有的想法違背自身利益的情況[142][277]。另外馬克思認為類似的虛假意識還有像是對宗教等事物的分析,其中馬克思於1843年的著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序言中提到:
「 | 宗教裡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沒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廢除作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實現人民的現實的幸福。要求拋開關於自己處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拋開那需要幻想的處境。[278][279] | 」 |
儘管馬克思在文理中學的畢業論文表示宗教其主要目的是促進社會有機團結,不過之後他則轉向指出宗教的社會功能在於凸顯和維護政治和經濟現狀的各方面不平等[280]。
社會體制
編輯對於虛假意識隨著時間的經過便成為社會意識而成為制約人類活動的客觀力量,馬克思亦認為意識會隨著外在因素的演變而改變,人類社會本身就是在類似的思想改變中持續進化著。對此他把黑格爾的辯證思維與自己的唯物主義予以整合,自行發展出獨特的歷史唯物主義。其中馬克思相信經過時間的演進,人類將因為無產階級思想而徹底解放,進而完成對人本質的真正占有;在這之後人類的生產模式隨之改變並且發展成為自由王國,全人類進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對此馬克思將哲學的開端與人的本性結合,並且認為哲學本身應該是不可被挑戰的真理,透過正確的哲學能有效帶領無產階級脫離矛盾社會的惡性循環以獲得解放。其中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序言中提到:
「 | 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 」 |
馬克思將勞動視為其首要探討的議題,並且強調經濟關係能夠確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社會發展[259][263][281]。其中馬克思認為資本積累塑造社會體系[263],同時社會變遷則是由於彼此對立的利益衝突而驅動的,而在背後最為重要的運作者即為經濟力量[259],這論點後來更成為許多衝突理論著作內容的出發點[281]。在馬克思所觀察到的歷史進化過程中,他認為世界歷史一開始源自於自由、生產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但是隨著時間的進展開始受到控制和非人性化對待,這種趨勢在資本主義制度中更為明顯[259]。馬克思指出這並非特意安排的過程,相反地任何個人甚至國家都無法違背經濟的力量[263]。
同時社會組織取決於生產資料,這包括有土地、天然資源、技術、生產必要的物質商品和生產關係等等,換言之社會關係源自於人們獲得並且投入生產資料中[281]。這些元素共同構成生產方式,而馬克思以生產方式的不同區分歷史各個時期。馬克思並且進一步區分出以經濟體制為主的下層建築,以及包含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上層建築[281]。同時馬克思認為經濟為首的下層建築和社會為首的上層建築間如果發生衝突的話,將會造成社會混亂並且成為後續衝突的開端[281]。其中社會中長期的階級變動發展,便源自於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以及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依附的具體方式的變化。但儘管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予以批判,並且針對應當取代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社會提出相關討論,不過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仍然極為謹慎,因為他認為與過去社會上的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資本主義改良了許多缺失[142]。馬克思也從來沒有明確地討論有關道德和公平正義等問題,儘管學者們一致認為他的著作中仍蘊涵著這些概念的討論[142]。
資本主義
編輯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持負面看法[142][220],一方面馬克思是19世紀對於資本主義系統其非人性化性質予以最深層批判者,並且具體指出資本主義的特徵包括有異化和剝削等問題,並且經常且週期性地陷入經濟蕭條而導致大規模失業;但是另一方面資本主義還是具有進步特徵,其中馬克思便指出資本主義具革命化、工業化和普世發展、成長與進步等層面,而實際上當時資本主義便已經推動工業化、城市化、技術變革、提高生產率、經濟增長、理性思維和科學革命等影響[142][220][259]。馬克思認為資本家階級是歷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階級,因為它不斷地改進生產手段而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階級,同時還主導推翻封建制度並促使社會朝向資本主義發展[263]。資本主義本身可以大大促進成長,原因在於資本家可以透過投資新技術與機器而獲利,並且再度投資以獲得更多利潤[282]。
過去國家社會的經濟往往視為該國家社會的勞動力,但馬克思認為此一觀點被資本主義扭曲,進而認為在資本主義架構下勞動力已經成為一種消耗性的日用品。其中傳統商人藉由轉手買賣以賺取商品的差價,而資本家則是透過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間的價格差異賺取利潤。馬克思指出每一個成功的產業其投入的單位成本都較輸出的單位成本還要來得低,並且將這兩者的差異稱作「剩餘價值」。對此他認為剩餘價值源自於剩餘勞動力,也就是維持工人生存的成本和工人生產的產品間的差異[142]。進一步地說資本家透過壓榨勞工的方式,藉由降低製造成本來賺取利潤,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任何事物都能夠透過生產取得。也因此隨著勞工的成本越趨便宜、資本家的利潤也就越高,而資本家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將會盡可能降低勞工成本以博取最大的利益[259]。因此根據馬克思的想法,當資本家唯一關心的是如何用最低成本養活勞工來從事勞動生產工作,勞工的待遇自然也就不是資本家所會關心的問題[272]。
從馬克思對於資本家的描述可以見到其所塑造的資本主義兩種面向,儘管馬克思承認資本主義是歷史上最具生產力的社會結構,同時他亦認為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陷在於勞工遭到日用品化,進而異化了無產階級勞工本身的人類特質。但在批評資本家透過將勞工視為機器賺取利益的同時,馬克思也指出獲取利益本身並非不公正的行為[142],同時資本家自身也無法對抗整個制度框架[263]。對此他認為資本主義的真正問題源自於資本本身的缺陷,其中並非原本關於財產和設備間的所有問題,而是一般工人與所有者間架構的經濟體制關係[263]。同時馬克思也提到資本家為了更大化生產力與利潤,勢必隨著時間的進展投資更多的金錢與資源在新的科學技術研發上,並且逐漸減少勞動人力的投入[142]。
由於馬克思認為從勞動力取得的剩餘價值是資本家的利潤來源,這一方面意味著勞工的利益將因為科技的進步而遭到貶低,但是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即便經濟成長仍然會使得利潤率往後將會下降[239]。這使得馬克思最終推論出其所強調的資本主義本身並不穩定論點,並且表示該制度容易出現週期性的經濟危機[155]。馬克思認為隨著週期時間的增長和伴隨而來的重複崩潰,持續性地景氣循環將會使得經濟危機日益嚴重[239]。此外他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這過程必然讓資本家階級獲得利益和權力,相對地無產階級則持續處於貧困狀態[239][263]。其中在《共產黨宣言》第一節中,馬克思描述了封建制度、資本主義、以及內部角色矛盾所造就的社會歷史發展:
「 | 由此可見,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裡造成的。在這些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封建社會的生產和交換在其中進行的關係……一句話,封建的所有制關係,就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了。這種關係已經在阻礙生產而不是促進生產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它必須被炸毀,而且已經被炸毀了。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競爭以及與自由競爭相適應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的經濟統治和政治統治。現在,我們眼前又進行著類似的運動。……社會所擁有的生產力已經不能再促進資產階級文明和資產階級所有制關係的發展;相反,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係所不能適應的地步,它已經受到這種關係的阻礙;而它一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4] | 」 |
階級鬥爭
編輯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科技的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讓剩餘生產物增多而使得人類有可能在自身中實行腦體分工。這種分工一方面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階段發展進入文明時期;另一方面腦體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階級劃分的基礎,由於分工和私有制而出現了壟斷精神生產的剝削階級分子與承擔全部體力勞動的勞動階級,兩者處在根本利益上相互對抗的關係中,人類自此進入階級社會。馬克思認為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中階級鬥爭無法避免,而階級鬥爭本身就構成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推動力量[4]。只有聯繫生產力發展以及由生產力決定的社會關係結構的變化,才能徹底解決階級鬥爭的問題。其中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283]」
馬克思在其階級理論中特別強調階級屬於經濟範疇,現代階級關係的產生源於勞動者將自己的生產資料分離,但階級的產生又會在文化、宗教等領域出現與其他階級利益衝突的狀態,因此階級有時候可視為社會範疇看待。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階級關係從早期的簡單走向複雜,然後又走向現代社會的簡單化。同時他指出講究功利的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發生階級的對立,而和平式的協商辦法無法完全解決階級間的對立。因此在進入共產主義之前,無產階級將進行短暫的無產階級專政,透過多層面的革命以盡可能重新分配社會資源,也因此普遍認為馬克思並不反對暴力革命。其中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大多遭到資本家剝削,不過部分人認為無產階級經過某種方式取得政權後會轉化成資產階級,認為馬克思就階級轉化的情況並沒有提供足夠的理論解釋。
根據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他意識到資本主義的種種現象是階段性的演變,其中資本主義將自我毀滅、而無產階級則因為思想的解放而逐漸取代資產階級,其過程就如同封建社會末期資產階級推翻王室貴族階級般。馬克思認為此時勞動人口將成為主角而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其中如果無產階級必須獲得生產資料,並將鼓勵社會關係朝向能夠使所有人受益、廢除剝削階級以及引進較少壓迫的生產制度,進而避免週期性的經濟危機發生[259]。而馬克思在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認為資本主義會最終會因為國際工人階級有組織的行動而遭到取代:
「 | 共產主義對我們說來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 | 」 |
政治制度
編輯基於對於資本主義的種種分析,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應當團結。同時他也認為資本主義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將使得其自行瓦解,取而代之的則會是社會主義、後資本主義或者是共產主義社會。其中在《共產黨宣言》中便提到:「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佔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4]」儘管資本主義社會監督城市化、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等各種層面,甚至如同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所說的:「舊的國家是一種『以其無處不在的複雜的軍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機構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會從四面八方纏繞起來的中央集權國家機器』。」然而馬克思認為隨著階級人數成長和發展階級意識,將能夠認識到他們必須且有能力改變整個系統[259][263]。
而馬克思階級鬥爭理論緊密相關的還有其所提出的無產階級政黨理論,對此他認為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需要由無產階級的政黨來領導,而無產階級政黨則必須帶領無產階級行動,同時代表著組織、領導和宣傳等作用。其中馬克思在其理論中指出在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建立社會主義或者共產主義制度間,必須經歷由工人階級掌握政治權力、強制實施社會生產的無產階級專政時期,作為促進社會改革的手段[263]。對此馬克思在著作《哥達綱領批判》中寫道:
「 |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284] | 」 |
不過馬克思認為如英國、美國和荷蘭等長久實施民主體制的國家,便有可能在體制內和平過渡而轉型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相對地在法國和德國等具有強大且中央集權傳統的國家,他則建議透過革命等方式予以行動必要的能量[285]。
而馬克思對於無產階級社會的觀點主要從階級與階級鬥爭理論開始思索後,對此他認為私有制社會中對立階級間的鬥爭具有不可調和的特點,因此統治階級需要以強制性手段來治理被統治階級,這些強制性的方法往往成為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榨取和剝奪工具。同時統治階級為了保持階級之間的平衡,把階級關係維持在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秩序和範圍內,進而促成國家和法律的出現。因此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要獲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須團結,進行思想革命以革新包括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舊有價值,最終消滅剝削而進入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其中馬克思認為所有民眾都具有選舉權的民主社會[263],在這個新的烏托邦世界中幾乎沒有需求所產生的自我異化[239],人類可以不受限於勞動力市場而採取行動[239]。
影響
編輯個人評價
編輯馬克思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並且對世界政治及學術思想產生重大影響[22][23][286][287]。撰寫過馬克思傳記的英國作家弗朗西斯·惠恩認為20世紀的歷史是「馬克思的遺產」[288],而澳洲哲學家彼得·辛格認為馬克思的影響可以與世界上兩大主要宗教的建立者耶穌和穆罕默德相比[289],同時辛格還指出馬克思的觀點導致了現代社會學的產生、促使歷史研究發生轉變、並且深刻影響了哲學、文學以及藝術等領域[289]。菲利普·斯托克斯(Philip Stokes)認為馬克思的觀點使他「直到1960年代一直是歐洲和美國知識分子的寵兒」,並且對各種學科持續產生影響[290];這當中包括有考古學、人類學、媒體研究、政治學、歷史、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地理學等社會科學外,同時他也對哲學、文化研究、戲劇、文學批評、美學以及心理學等有著深遠影響[289][291][292][293][294]。
不過對於自身廣泛的影響力,曾經多次在生活上協助馬克思的好友恩格斯表示:「馬克思在談到1870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國人中間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時也預見到會有這樣的學生,當時他說:『我只知道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可見,馬克思本人並不贊成『馬克思主義』的提法。他更願意把自己的學說稱為『新唯物主義』、『共產主義』或『科學社會主義』。[295][296]」
從學術角度來看,馬克思的學說促進了現代社會學開始發展。他除了與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共同視為19世紀「懷疑派」中的3位大師之一外[297],並且也和法國社會學家愛米爾·涂爾幹、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現代社會科學的主要奠基者[24]。與其他哲學家相比,馬克思提出可以經常採納科學方法測試的理論[22]。馬克思和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在科學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努力嘗試推進歐洲世俗化後科學理性意識並且促進其發展;不過受到黑格爾著作的影響,馬克思拒絕孔德試圖透過社會學實證主義來建構社會科學[298],對此德國哲學家卡爾·洛維特認為馬克思和丹麥神學家索倫·奧貝·齊克果是黑格爾哲學中2個最偉大的繼承者[299]。而在現代社會學理論中,馬克思主義社會學被公認是重要的經典觀念之一;其中英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引用其學說,並且將其視為現代社會學真正的創始人[300]。
馬克思也受到來自各方廣泛的評價。無政府主義者一般反對馬克思主義,這其中也包括自由傾向最為顯著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原因在於無政府主義者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於專制,而且過於關注經濟問題而缺乏對於國家力量不可缺少的基本反抗能力。另外包括美國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英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海耶克等許多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也就哲學、倫理和經濟等方面全面批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説,這當中包括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階級鬥爭學說、勞動價值理論等等都有所爭辯[301][302]。
學術派別
編輯馬克思的思想和主張對19世紀中後期至今的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馬克思的追隨者經常彼此間討論如何解讀馬克思的著作,並且將這些概念應用在現代世界中[303]。而發展至今日,許多學者依據馬克思這一脈絡發展成許多面向,其中有數個學派就是否準確解釋馬克思的思想而相互爭辯,同時許多分支學說都認為自身為馬克思的正統繼承者。主要原因在馬克思的學說範圍包括政治、哲學、經濟、社會等廣泛領域,因此在這世界上存在著許多不一樣版本的解釋和陳述,對此美國近代馬克思主義學者哈爾·卓普便提到「在人類歷史上,少有學說像馬克思思想一般被不一樣的人嚴重扭曲」。同時許多不同的學術研究也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而出現不同派別,這包括有導致結構馬克思主義、歷史馬克思主義、現象學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式馬克思主義分析、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和黑格爾式馬克思主義[303]。
其中發展至今日,從馬克思原本著作發展出比較有影響力和主要的分支主義包括有列寧主義以及其下的托洛斯基主義、史達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及常劃歸其中的後現代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等;自由馬克思主義和青年馬克思派等等。其中列寧主義為代表的東方流派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分歧源自於20世紀初歐洲革命的失敗,對此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捷爾吉、德國理論家卡爾·柯爾施等學者認為列寧的「庸俗經濟決定論」是失敗成因,因而從馬克思的著作《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的勞動異化理論作為主要發想,開始闡述馬克思思想的人道主義、人文主義關懷和人類中心主義理論,透過自身理論架構出早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的哲學思想被普遍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重要來源,其中他對近代哲學的形上學理性主義的批判,連同弗里德里希·尼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和埃德蒙德·胡塞爾的學說架構出現代思想的基礎,對於現象學、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運動產生影響[304]。其中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便表示:「體驗異化時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維度中去了,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優越於其他的歷史學。」甚至認為現象學或存在主義都沒有達到與馬克思主義進行建設性談話的程度[305]。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於馬克思的《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開始出現法蘭克福學派、布達佩斯學派等有影響力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他們在馬克思的反資本主義立場上提出對人類現存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的批判性理論[306]。
被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哲學家包括有赫伯特·馬爾庫塞、尤爾根·哈伯馬斯、麥克斯·霍克海默、狄奧多·阿多諾、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華特·班雅明、埃里希·弗羅姆、尚-保羅·沙特、詹明信等人[306]。其中到了20世紀至21世紀,許多思想家主要透過兩種策略來讓自己的社會理論得以與馬克思呼應。其中一個方法為將內容定調為對於核心的分析上,並且針對內容中最有趣和令人費解的思維處進行探討。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則是減少引用馬克思在社會理論的主張,並且強調社會和經濟生活各方面的「相對自主性」;除了認為社會和經濟生活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外,並且否定馬克思所提出的「生產力量」發展與「生產方式」繼承之主要敘述概念。其中透過這方法使得許多歷史學家透過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獲得靈感,例如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奠基者英國歷史學者E·P·湯普森和艾瑞克·霍布斯邦。這樣的思考模式也獲得如義大利思想家安東尼奧·葛蘭西等人的支持,除了透過馬克思的理論試圖了解政治實踐的機遇和變革外,同時也注意到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光明面[307][308][309][310]。
社會政治
編輯在政治領域上馬克思所帶來的影響更為複雜許多,其中在這些不同的政治觀點包括有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托洛斯基主義、毛澤東思想、胡志明思想、霍查主義、鐵托主義、盧森堡主義、卡斯特羅主義、格瓦拉主義、歐洲共產主義和自由意志馬克思主義等等[303]。整個20世紀中便有數十個國家轉型並稱呼自己為「馬克思主義」,最引人注目的是1917年俄國革命而促使的蘇俄成立[311]。同時許多世界上重要的領導人也都被馬克思所影響,這包括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311]、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312]、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楚[313]、智利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314]、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主席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和非洲聯盟主席夸梅·恩克魯瑪等人[315][316],同時馬克思還認為全世界的政黨將會共同發動「馬克思主義革命」[317]。
在一些與馬克思主義主張有關的國家中,一些事件導致一些人指責馬克思主義已經造成數百萬人死亡[318];不過這些革命家、領導人和政黨對於馬克思著作的解釋準確度往往具有高度爭議,並且受到許多馬克思主義者拒絕[319]。今日常見的觀點是是將馬克思的價值觀點與具體影響區分開來進行討論,並且認為一部分受到馬克思觀點影響者則是因其政治目的的思考方式而有所不同[320]。不過馬克思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仍然被美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等絕大部分共產黨視為「指導思想」,以及被德國社會民主黨、英國工黨等許多社會民主主義政黨視作理論來源之一。直至今日,世界各地仍有許多支持馬克思主義的人士,同時馬克思主義在各國產業工人、中產階級和左翼知識分子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馬克思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社會意識的形態推斷仍然受到相關學者的質疑,其中馬克思所認為的人類社會未來必然會進步到共產主義階段的正確性便經常受到討論。而儘管馬克思對於社會發展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有著種種貢獻,其所發表的大量著作也對於後來世界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但是總體來說馬克思及其主義的影響相較20世紀初仍然有所式微[321]。不過近年來由於西方世界陸續遭遇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馬克思的理論重新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在歐美世界開始出現閱讀馬克思著作和研究其思想的風潮[322]。除了馬克思撰寫的《資本論》等著作在西方世界重新廣泛受到歡迎外[321],包括英國文化評論家泰瑞·伊格頓[323]、法國解構主義提倡者雅克·德希達等西方哲學家紛紛著書以重新審視馬克思的思想[324]。
著作
編輯重要著作
編輯- 《蠍子和費里克斯》(1837年)
- 《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1841年)博士論文
- 《歷史法學派的哲學宣言》(1842年)
-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3年)
- 《論猶太人問題》(1843年)
- 《對詹姆斯·穆勒的註解》(1844年)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於1927年出版)
- 《神聖家族》(1845年)
-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 《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
- 《哲學的貧困》(1847年)
- 《雇傭勞動與資本》(1847年)
- 《共產黨宣言》(1848年)代表作
- 《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1850年)
-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2年)
-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7年,於1939年出版)
-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年)
- 《美國內戰》(1861年)
- 《剩餘價值理論》(共計3卷,1862年)
- 《工資、價格和利潤》(1865年)
- 《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代表作
- 《比利時大屠殺》(1869年)
- 《法蘭西內戰》(1871年)
- 《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
- 《對阿道夫·瓦格納的註解》(Notes on Adolph Wagner's 「Lehrbuch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1883年)
- 《資本論·第二卷》(馬克思逝世後由恩格斯出版,1885年)
- 《資本論·第三卷》(馬克思逝世後由恩格斯出版,1894年)
- 《馬克思的數學手稿》(馬克思逝世後由蘇聯出版社出版,1968年)
-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美國》(Marx and Engels on the United States,馬克思逝世後由蘇聯出版社出版,1979年)
文集
編輯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後人常將其稱作「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實際上馬克思的出生證明上僅寫有「卡爾·馬克思」,在其他場合也是使用該姓名。馬克思本人僅在他的詩集及博士論文成績單上署名「K·H·馬克思」,主要原因是他希望紀念於1838年逝世的父親。雖然恩格斯在為《政治科學全書》編寫馬克思相關內容時以「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為標題,馬克思本人僅在3個文件中曾稱自己為「卡爾·海因里希」。[6],但並沒有證實馬克思的名字中使用中間名[7][8]。
- ^ 「Marx」的中文譯名寫法,從西元1902年到1923年間頗爲不一,1923年統一為「馬克思」。「Marx」最少曾有10類不同的譯名:麥喀士、馬陸科斯、馬爾克、馬兒克、馬可思、馬克司(斯、思)、馬爾格時、馬格士。[9]
- ^ 有關馬克思專門寫給燕妮的情詩,後來在馬克思逝世後收錄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79]。
- ^ 馬克思撰寫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後來僅剩下部分內容獲得流傳,在馬克思逝世後則收錄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82]。
- ^ 不過相較於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對於馬克思的影響討論,麥克斯·施蒂納等哲學家對於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則較少被討論[130]。
參考文獻
編輯註腳
編輯- ^ 龔刃韌. 马克思的新闻出版观:被冷落的理论. 北京大學法學院. 2013-05-24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談到世界近代史上關於言論出版自由的經典理論,人們首先會想到相隔兩個世紀的兩位英國思想家的名著,即約翰·彌爾頓(John Millton)的《論出版自由》(1644年)和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的《論自由》。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馬克思的印象似乎更多地停留在他對政治經濟學、歷史哲學以及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影響,而他的關於新聞出版自由的理論卻由於種種原因而受到冷落。
- ^ Berühmte Bonner Studenten im 19. Jahrhundert — 200 Jahre Uni Bonn. www.200jahre.uni-bonn.de. [201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德語).
- ^ Friedrich, Kai. Marx im Depot. www.uni-jena.de. [201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德語).
- ^ 4.0 4.1 4.2 4.3 4.4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 Echo Library. 2009-01-01: 全冊 [2015-05-09]. ISBN 978-14068517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英語).
First published in 1848, "The Communist Manifest"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olitical tracts. Commissioned by the Communist League and written by communist theorists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it laid out the League's purposes and program.
- ^ 5.0 5.1 馬克思. 《资本论》节选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12: 全冊 [2016-10-02]. ISBN 97870100274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中文(中國大陸)).
《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精力寫成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學巨著。其中第一卷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卷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分析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2卷. 美國紐約: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86年: 337-345 (英文).
- ^ Heinz Monz. Karl Marx. Grundlagen der Entwicklung zu Leben und Werk. 德國特里爾: NCO-Verlag. 1973年: 第214頁 [2015-05-09] (德文).
- ^ Heinz Monz. Karl Marx. Grundlagen der Entwicklung zu Leben und Werk. 德國特里爾: NCO-Verlag. 1973年: 第354頁 [2015-05-09] (德文).
- ^ 马克思译名来历. [2016-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 ^ 祈維信. Karl Marx to John Maynard Keynes: Ten of the greatest economists by Vince Cable. 《每日郵報》. 2011-07-16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8) (英語).
- ^ 羅伯托·曼格貝拉·昂格. Free Trade Reimagined: The World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Method of Econom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普林斯頓: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2007年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約翰·希克斯. Capital Controversies: Ancient and Moder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納許維爾: 《美國經濟評論》. 1974年5月: 第307頁 [2015-05-09] (英文). "The greatest economists, Smith or Marx or Keynes, have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 ^ 約瑟夫·熊彼特. Ten Great Economists.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1997-11-06 [2015-05-09]. ISBN 978-04151107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英語).
- ^ 【無睡意哲學課】馬克思(上):資本主義的危機. 張恩源. 2016-10-20 [201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3) (中文(中國大陸)).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前從未自稱「社會學家」,相反,他對「社會學」一詞的發明者孔德(Auguste Comte)有著無情的嘲諷與蔑視。然而,馬克思還是被公認為當代社會(科)學的重要鼻祖,大量的社會學概念與方法源自對他的回應。他的思想縱跨三個世紀,橫掃東方西方,至今活力不減,火力未衰。
- ^ 卡尔·马克思波恩的求学之路. [201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5) (中文(中國大陸)).
1835年10月,卡爾·馬克思中學畢業來到波恩,並且在波恩大學的法學專業註冊。鑑於受當時「迫害民眾領袖運動」的影響,普魯士政府壓制當時思想上的民主意識。因此,學生是不允許有政治傾向的。在這一做法上,波恩大學較其他大學沒有明顯的區別。禁止大學學生聯合會也是國家思想禁錮的手段之一。因此,當 1835 至 1836 年冬季學期馬克思開始他在波恩大學的學習時,大學中並沒有官方大學生聯合會組織的。儘管如此,學生們還是為了一同出遊或者是為了便於決鬥而在私下裡秘密聚會。這在當時是學生身份的一個重要標誌。這些組織和活動能有效地將來自特里爾地區的學生們團結在一起。他們在波恩附近組織郊遊和等活動。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2).pdf. 2015-06-03 [201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3) (中文(中國大陸)).
馬克思為了發展和壯大民主力量,參加科隆民主協會和科隆工人聯合會的工作,同這些組織中的錯誤傾向……
- ^ 卡爾·馬克思. Part I: Feuerbach. Opposition of the Materialist and Idealist Outlook. 《德意志意識形態》. 1845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英語).
For each new class which puts itself in the place of one ruling before it, is compelled, merely in order to carry through its aim, to represent its interest as the common interest of all the members of society, that is, expressed in ideal form: it has to give its ideas the form of universality, and represent them as the only rational, universally valid ones.
- ^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理论与全球一体化.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 第3期. [2020-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 ^ 卡爾·馬克思.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哥達綱領批判》. 1875年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0) (英語).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is a critique of the draft programme of the United Workers' Party of Germany. In this document Marx address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to communism, the two phases of communist society,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ocial goods, proletarian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party of the working class.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美國紐約: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5年: 第13頁至第30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9卷. 美國紐約: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83年: 第58頁 (英文).
- ^ 22.0 22.1 22.2 22.3 22.4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Craig Calhoun). 2002-04-10: 23–24 [2015-05-09].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英語).
This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is a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roots of sociology from its undisciplined beginnings to its curren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debate.
- ^ 23.0 23.1 World Marx the millennium's 'greatest thinker'. 英國廣播公司. 1999-10-01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2) (英語).
- ^ 24.0 24.1 Sung Ho Kim. Max Weber. 史丹佛哲學百科全書. 2012-07-31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英語).
Max Weber is known as a principal architec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along with Karl Marx and Emil Durkheim.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2頁至第13頁
- ^ 26.0 26.1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8頁, 第12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1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7頁至第9頁, 第12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4頁至第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2頁至第3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4頁至第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2頁至第4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8頁至第1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1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5頁至第6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0頁
- ^ 39.0 39.1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7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2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6頁至第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42.0 42.1 42.2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4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43.0 43.1 43.2 43.3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1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3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12頁至第1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48.0 48.1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6-17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7頁至第11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15頁至第1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4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13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5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2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55.0 55.1 55.2 55.3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14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6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21頁至第2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第2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6727036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23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23頁至第30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16頁至第21頁, 第33頁
- ^ 62.0 62.1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15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70頁至第71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52頁至第53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61頁至第62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66.00 66.01 66.02 66.03 66.04 66.05 66.06 66.07 66.08 66.09 66.10 66.11 66.12 66.13 66.14 66.15 66.16 66.17 66.18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7卷. 美國紐約: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892年: 第322頁 (英文).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31頁
- ^ 68.0 68.1 68.2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33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21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32頁至第34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21至22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21頁至第22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34頁至第38頁
- ^ 74.0 74.1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34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25頁至第27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44頁, 第69頁至第70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17頁至第18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喬納森·斯珀伯. Karl Marx: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2013年3月11日: 第55頁至第5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71404671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美國紐約: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75年: 第531頁至第632頁 (英文).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18頁至第19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25至26頁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25頁至第107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32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33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45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28頁至第29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87.0 87.1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33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38頁至第45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32頁至第33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37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49頁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51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2000年, 第34頁至第36頁, 第42頁至第44頁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35頁至第47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57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4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48頁至第50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60頁至第61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47頁至第4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50頁至第51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68頁至第69頁
- ^ 102.0 102.1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72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4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59頁至第61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77頁至第79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62頁至第6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73頁至第74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蘭. 2006年8月22日: 第94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64頁至第6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71頁至第72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3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146頁 (英文).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65頁至第70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74頁至第80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72頁, 第75頁至76頁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6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88頁至第90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66頁至第6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1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第79頁至第80頁. ISBN 978-1403997302 (英語).
- ^ 121.0 121.1 121.2 121.3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9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7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一生挚友恩格斯:伟大友谊险毁于第一次接触. 網祭網.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20日) (中文(簡體)).
- ^ Philip Mansel. Paris Between Empires: Monarchy and Revolution 1814-1852. 英國倫敦: 聖馬丁出版社. 2003年4月5日: 第39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12308575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295頁至第596頁 (英文).
- ^ 126.0 126.1 126.2 Tom Bottomore、Laurence Harris、V. G. Kiernan和Ralph Miliband.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PDF).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1998年10月9日: 第108頁至119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1808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27日)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82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85頁至第8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3頁至第211頁 (英文).
- ^ 130.0 130.1 Ernie Thomson. The Discovery of the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in the Writings of the Young Karl Marx. 美國紐約: Edwin Mellen Press. 2004年5月. ISBN 978-0773464261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160頁至第161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63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以賽亞·伯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R_i9odKJoJU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78年6月29日: 第90頁至第9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95200522 (英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 134.0 134.1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62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Larisa Miskievich.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8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6年: 第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5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6年 (英文).
- ^ 137.0 137.1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7年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7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6年 (英文).
- ^ 以賽亞·伯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R_i9odKJoJU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78年6月29日: 第35頁至第6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95200522 (英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598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5年: 第229頁至第346頁 (英文).
- ^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142.11 142.12 142.13 142.14 Jonathan Wolff. Karl Marx. 史丹佛哲學百科全書. 2010年6月14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11日)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83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5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3頁至第14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5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8頁 (英文).
-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Socialism: Utopian and Scientific). Resistance Books. 1999年: 34–36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9091968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At the request of my friend, Paul Lafargue, ... I arranged three chapters of this book (Anti-Duhring) as a pamphlet, which he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in 1880, under the title: Socialisme utopique et Socialisme scientifique.
- ^ 海因里希·格姆科夫. Frederick Engels: a biography. 德國德勒斯登: 《時代畫報》. 1972年: 第101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9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海因里希·格姆科夫. Frederick Engels: a biography. 德國德勒斯登: 《時代畫報》. 1972年: 第53頁 (英文).
- ^ 海因里希·格姆科夫. Frederick Engels: a biography. 德國德勒斯登: 《時代畫報》. 1972年: 第78頁 (英文).
- ^ 151.0 151.1 151.2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89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5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19頁至第539頁 (英文).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96頁至第97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9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55.0 155.1 Forrest E. Baird和Walter Kaufmann. Philosophic Classics: From Plato to Derrida Combined ed., 5th. 美國博根郡: 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2007年4月29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31585911. OCLC 163567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10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672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0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105頁至第212頁 (英文).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124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6年: 第671頁至第672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9年: 第672頁 (英文).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123頁至第125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125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341頁至第357頁 (英文).
- ^ 165.0 165.1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6年: 第477頁至第519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1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Chris Shilling和Philip A Mellor. The Sociological Ambition: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 and Moral Life. 美國千橡: 賽吉出版公司. 2011年10月19日: 第11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68.0 168.1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2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69.0 169.1 Yuri N. Maltsev. Requiem for Marx. 美國歐本: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研究所. 1993年1月1日: 第93頁至第9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6101634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索爾·K·巴道維. Karl Marx: An Intimate Biography. 美國紐約: 麥格勞-希爾集團. 1978年12月: 第20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070480728 (英語).
- ^ 171.0 171.1 171.2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26頁至第12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戴維·麥克萊倫.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與思想》. 美國紐約: 哈珀柯林斯. 1974年: 第189頁至第190頁. ISBN 978-0060128296 (英語).
- ^ David Félix. Heute Deutschland! Marx as Provincial Politician. 英國劍橋: 《中歐歷史》. 1982年12月: 第332頁至第350頁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2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7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7年: 第3頁至第6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29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30頁至第13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Jerrold Seigel. Marx's Fate: The Shape of a Life. 美國申特縣: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1日: 第50頁. ISBN 978-0271009353 (英語).
- ^ 179.0 179.1 卡爾·馬克思. The Class Struggles in France: From the February Revolution to the Paris Commune. Resistance Books. : 第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766461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80.0 180.1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36頁至第13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81.0 181.1 181.2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192頁
- ^ 斯拉甫科·斯皮裡喬爾. Principles of Publicity and Press Freedom. 美國喬治王子縣: 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集團公司. 2002年11月19日: 第11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7425161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183.0 183.1 法蘭茲·梅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故事》(Karl Marx: The Story of His Life).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9月24日: 第19頁至第20頁. ISBN 978-0415313339 (英語).
- ^ David M. Gross. 99 Tactics of Successful Tax Resistance Campaign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4年1月8日: 第76頁至第77頁. ISBN 978-1490572741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37頁至第14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47頁至第14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彼得·華生. The German Genius: Europe's Third Renaissance,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y. 美國紐約: 哈珀. 2010年6月22日: 第25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0607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阿希爾·洛里亞.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20年1月1日: 第73頁 (英文).
- ^ 彼得·辛格, Marx: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第5頁
- ^ 190.0 190.1 賽門·塞巴格·蒙提費歐里. At Home With Karl Marx. 《紐約時報》. 2011年9月23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郭國汀. 馬克思性醜聞考證. 《開放雜誌》. 2010年8月1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15日) (中文(繁體)).
- ^ 左克:子虚乌有——关于马克思“私生子”的考证. 少年中國評論.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8日) (中文(簡體)).
- ^ Gresham’s Law in the World of Scholarship. Marx Myths & Legends.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7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195.0 195.1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5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西爾維雅·娜薩. Grand Pursuit: 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美國紐約: 西蒙與舒斯特. 2011年9月13日: 第17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39198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197.0 197.1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233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198.0 198.1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9年: 第674頁 (英文).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51頁至第15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Phil Harriss. London Markets. Cadogan Guides. 2006年9月1日: 第2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601130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9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9年: 第99頁至第15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18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美國紐約: Wildside Press. 2008年3月30日: 第141頁. ISBN 978-1434463746 (英語). 外部連結存在於
|title=
(幫助) - ^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KARL HEINRICH MARX - BIOGRAPHY. 歐洲高等學院.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9月1日) (英語).
- ^ 恩立克·杜賽爾. Towards An Unknown Marx: A Commentary on the Manuscripts of 1861-63.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1年7月10日: 第3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415215459. OCLC 50704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8日) (英語).
- ^ 阿希爾·洛里亞.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20年1月1日: 第77頁至第78頁 (英文).
- ^ 喬納森·斯珀伯. Karl Marx: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1st. Liveright. 2013年3月11日: 第29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71404671. OCLC 783163659 (英語).
- ^ 李察·克魯格. The Pap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st. 美國紐約: 諾普夫書局. 1986年9月12日: 第1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4508771. OCLC 13643103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 Dispatches for the New York Tribune: Selected Journalism of Karl Marx (PDF). 英國西敏: 企鵝出版集團. 2008年2月26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414419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274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李察·克魯格. The Pap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st. 美國紐約: 諾普夫書局. 1986年9月12日: 第12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4508771. OCLC 13643103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9年: 第327頁 (英文).
- ^ 李察·克魯格. The Pap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st. 美國紐約: 諾普夫書局. 1986年9月12日: 第1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4508771. OCLC 13643103 (英語).
- ^ 李察·克魯格. The Pap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 1st. 美國紐約: 諾普夫書局. 1986年9月12日: 第8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4508771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79年: 第327頁至第332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9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4年: 第367頁 (英文).
- ^ 喬納森·斯珀伯. Karl Marx: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First. Liveright. 2013年3月11日: 第34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71404671. OCLC 783163659 (英語).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345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218.0 218.1 R. J. Johnston、Derek Gregory、Geraldine Pratt和Michael Watt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PDF).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4年4月14日: 第79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056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5月23日) (英語).
- ^ 約翰·科寧漢姆·伍德. Karl Marx's Economics: Critical Assessments I.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1987年10月14日: 第34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4150655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20.0 220.1 220.2 約翰·科寧漢姆·伍德. Karl Marx's Economics: Critical Assessments II.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4年11月11日: 第23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415087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21.0 221.1 悉尼·胡克. From Hegel to Marx.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68年: 第24頁至第2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2310966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23日) (英語).
- ^ R.T. De George和Robert H. Scanlan. Marxism and Religion in Eastern Europe: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Banff International Slavic Conference, September 4-7,1974. 德國: 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 1975年12月31日: 第2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90277063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喬納森·斯珀伯. Karl Marx: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2013年3月11日: 第32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71404671 (英語).
- ^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第2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邁步·西格瑞斯特. Born to Belonging: Writings on Spirit and Justice. 美國新布朗斯維克: 羅格斯大學出版社. 2002年8月1日: 第23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135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8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6年: 第5頁至第53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9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7年: 第421頁至第50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9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7年: 第257頁至第41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9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7年: 第269頁至第302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9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7年: 第303頁至第417頁 (英文).
- ^ P. N. Fedoseyev. Karl Marx-A Biography. Imported Pubn. 1973年6月: 第318頁. ISBN 978-0828500630 (英語).
- ^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2007年, 第269頁
- ^ 鮑勃·雅索普. Karl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4年11月11日: 第52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4151932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Michael Curtis. Marxism: The Inner Dialogues. 美國皮斯卡特維: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年1月1日: 第29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5600094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2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6年: 第307頁至第359頁 (英文).
- ^ Anthony Brewer. A Guide to Marx's 'Capital'.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84年6月29日: 第1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521257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5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6年: 第360頁 (英文).
- ^ 托馬斯·霍吉斯金. Labour defended against the claims of capital: or, The unproductiveness of capital prov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present combinations amongst journeym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22年1月1日: 第25頁 (英文).
- ^ 239.0 239.1 239.2 239.3 239.4 239.5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第2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7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8年 (英文).
- ^ 湯姆·羅克摩爾. Marx After Marxism: The Philosophy of Karl Marx.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5月8日: 第12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318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0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8年: 第318頁至第451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1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9年: 第5頁至第580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2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9年: 第5頁至第543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0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8年: 第475頁 (英文).
- ^ 道本周. Marx, Mao and Mathematics: The Politics of Infinitesimals. 數學文獻. 2000年1月27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30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哥達綱領批判》. 1875年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1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2年: 第71頁 (英文).
- ^ 249.0 249.1 249.2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6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92年: 第72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4卷. 美國紐約: 國際出版商. 1989年: 第346頁 (英文).
- ^ 戴維·麥克萊倫.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與思想》. 美國紐約: 哈珀柯林斯. 1974年: 第541頁. ISBN 978-0060128296 (英語).
- ^ 252.0 252.1 252.2 252.3 252.4 252.5 252.6 史蒂芬·古爾德. The Richness of Life: The Essential Stephen Jay Gould. 美國紐約: 諾頓出版公司. 2007年5月17日: 第167頁至第16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3064988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38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社會民主黨人報》. Karl Marx's Funeral. 馬克思主義文庫. 1883年3月22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0月20日) (英語).
-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遗嘱及其补充.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202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2).
- ^ Rainer Hank. Alte Meister (3): Friedrich Engels - der Kapitalist. Fazit - das Wirtschaftsblog.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012-12-12 [2024-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2) (德語).
- ^ Richard Osley. Tomb raiders’ failed attack on Marx grave. 《卡姆登新日報》.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11日) (英語).
- ^ 艾瑞克·霍布斯邦.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 (PDF). 英國: 利特爾&布朗圖書集團. 2011年1月1日: 第3頁至第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0870287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259.00 259.01 259.02 259.03 259.04 259.05 259.06 259.07 259.08 259.09 259.10 259.11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第20頁至第2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Howard J. Sherman. Reinventing Marxism. 美國巴爾的摩: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 1995年11月1日: 第5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018507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希曼妮·班奈爾吉. Inventing Subjects: Studies in Hegemony, Patriarchy and Colonialism. The Other Canon Foundation. 2002年8月1日: 第2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433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彼得·貝哈茲. Labour's Utopias: Bolshevism, Fabian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1993年5月20日: 第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415096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63.00 263.01 263.02 263.03 263.04 263.05 263.06 263.07 263.08 263.09 263.10 263.11 Barry S. Clark. 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美國聖塔芭芭拉: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年9月24日: 第57頁至第59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275963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Mark Neocleou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EAD: MARX’S VAMPIRES (PDF). OPE-L Archives.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12日) (英語).
- ^ Annelien de Dijn. French Political Thought from Montesquieu to Tocqueville: Liberty in a Levelled Society? (PDF).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2年1月26日: 第2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52120075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年3月4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 《資本論·第一卷》. 美國紐約: 現代圖書館. 1906年: 第440頁 (英文).
- ^ 伯特爾·奧爾曼. Alienation: Marx's Conception of Man in Capitalist Society.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71年: 第8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5210981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68.0 268.1 卡爾·馬克思. Chapter Seven: The Labour-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Surplus-Value. 《資本論·第一卷》. 1999年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9日) (英語).
- ^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卡爾·馬克思.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in General. 《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 1844年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David M. Lefever和J. Timothy Lefever. Marxian Alien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 Alternate View. 美國: 奧本科恩·得爾塔·艾普西頓國際經濟學名人會. 1977年: 第40頁至第48頁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271.0 271.1 Charles J. Stivale. 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加拿大: 麥基爾-皇后大學出版社. 2005年8月: 第53頁至第6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7735298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第22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伊斯璠·梅思查羅思.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Merlin Press. 2006年3月1日: 第9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503655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Étienne Balibar. The Philosophy of Marx. Verso Books. 1995年10月17日: 第5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9849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Leszek Kolakowski和P. S. Falla. 《[[: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流派|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流派]]》. 美國紐約: 諾頓出版公司. 2005年11月7日: 第22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3060546 (英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 Paul Hernadi. The Rhetoric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Rhetoric. 美國德罕: 杜克大學出版社. 1989年6月: 第137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223093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約翰·湯普森.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美國紅木城: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1991年2月1日: 第37頁至第3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047184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Introduction.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1844年2月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31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J. O'Malley).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77年8月26日: 第13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521292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This book is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Marx's critical commentary on paragraphs 261-313 of Hegel's major work in political theory.
- ^ William H. Swatos Jr.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美國喬治王子縣: 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集團公司. 1998年2月5日: 第499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7619895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81.0 281.1 281.2 281.3 281.4 喬納森·H·特納. Sociology. 美國博根郡: 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2005年9月2日: 第17頁至第1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31134966. OCLC 60669025 (英語).
- ^ 丹尼斯·蓋伯特. 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 in an Age of Growing Inequality. 美國千橡: 賽吉出版公司. 2010年5月13日: 第6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129796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阿希爾·洛里亞.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20年1月1日: 第57頁 (英文).
- ^ 卡爾·馬克思. Critique of the Gotha Programme. 《哥達綱領批判》.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2日) (英語).
- ^ 卡爾·馬克思. La Liberté Speech. 馬克思主義文庫. 1872年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16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Why Marx is man of the moment. 《觀察家報》. 2005年7月17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6日) (英語).
- ^ 287.0 287.1 Kenneth Douglas Allan. The Social Lens: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千橡: 賽吉出版公司. 2010年3月13日: 第68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4129783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第1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289.0 289.1 289.2 彼得·辛格, Marx: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第1頁
- ^ Philip Stokes. Philosophy: 100 Essential Thinkers. Arcturus Publishing. 2003年10月28日: 第13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5720293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Bridget O'Laughlin. Marxist Approaches in Anthrop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帕羅奧圖: 《人類學年鑑》. 1975年10月: 第341頁至第370頁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William Roseberry. Marxist Approaches in Anthrop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帕羅奧圖: 《人類學年鑑》. 1997年10月: 第25頁至第46頁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Samuel L. Becker. Marxist approaches to media studi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國倫敦: 《媒體傳播學批判》. 1984年: 第66頁至第80頁 [2015年5月9日] (英文).
- ^ Manuel Alvarado、Robin Gutch和Tana Wollen. Learning the Media: 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Teaching. 英國倫敦: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1987年5月18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33305225. OCLC 14166904 (英語).
- ^ 林堅和馮景源. 馬克思、恩格斯如何看“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年11月14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4月10日) (中文(繁體)).
- ^ 《北京日報》. 马克思:“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鳳凰網. 2010年5月17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5月11日) (中文(簡體)).
- ^ 保羅·呂格爾. 《佛洛伊德和哲學》(Freud and Philosophy: An Essay on Interpretation).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 1977年9月10日: 第32頁. ISBN 978-0300021899 (英語).
- ^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第19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英語).
- ^ 卡爾·洛維特. 《從黑格爾到尼采》. 美國紐約: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1964年4月15日: 第49頁. ISBN 978-0231074995 (英語).
- ^ 以賽亞·伯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Category:含有英語的條目]]》.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78年6月29日: 第130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195200522. OCLC 3542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7月16日) (英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Planned Chaos (PDF). 美國歐本: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研究所. 2014年9月29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9335506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年3月7日) (英語).
-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Marxism Unmasked: From Delusion to Destruction (PDF). 美國亞特蘭大: 經濟教育基金會. 2006年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15724621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年2月14日) (英語).
- ^ 303.0 303.1 303.2 Heine Anderson和Lars Bo Kaspersen. Classical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0年9月13日: 第123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31212881. OCLC 42921334 (英語).
- ^ 今村仁司、三島憲一、鷲田清一和野家啟一. 《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现代思想的源流》. 中國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8月 [2015年5月9日]. ISBN 7-5434-4544-1 (中文(中國大陸)).
- ^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 Martin Heidegger: Between Good and Evil. 美國劍橋: 哈佛大學出版社. 1999年11月1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674387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306.0 306.1 周穗明.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 新華網. 2011年4月11日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9) (中文(簡體)).
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新馬克思主義中最大的流派,也是至今仍保持強大文化影響力的西方主要學術流派之一。法蘭克福學派在當代西方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在大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法蘭克福學派從開始運用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現成結論去度量現代資本主義,到把馬克思主義與各種現代西方社會思潮相結合,再到最終形成一套獨立的社會批判規範和方法,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旗下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儘管社會批判理論有其局限性,但是它在當代哲學、社會學、傳播學和文化研究的各個領域中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應用,至今仍然是西方新馬克思主義中「生存得最好的」流派(安德森語)。
- ^ 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 《[[: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流派|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流派]]》. 美國紐約: 諾頓出版公司. 2008年1月17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93329438 (英語).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 雷蒙·阿隆. Main Currents in Sociological Thought: Montesquieu, Comte, Marx, deTocqueville, Sociologist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848. 美國皮斯卡特維: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8年4月30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765804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佩里·安德森.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Verso Books. 1976年9月16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860917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25日) (英語).
- ^ 艾瑞克·霍布斯邦.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Reflections on Marx and Marxism (PDF).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12年10月30日: 第314頁至第344頁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03001882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月3日) (英語).
- ^ 311.0 311.1 列寧. The Tasks of the Proletariat in the Present Revolution.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17年4月17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月9日) (英語).
- ^ Ma. 馬克思主義文庫.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3月13日) (英語).
- ^ 阿米尼奧·薩維奧利. L'Unita Interview with Fidel Castro: The Nature of Cuban Socialism.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61年2月1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7日) (英語).
- ^ 薩爾瓦多·阿葉德. First speech to the Chilean parliament after his election. 馬克思主義文庫.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24日) (英語).
- ^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Will Move Towards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ism.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59年4月19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6日) (英語).
- ^ 夸梅·恩克魯瑪. African Socialism Revisited.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67年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8日) (英語).
- ^ Stuart Jeffries. Why Marxism is on the rise again. 《衛報》. 2012年7月4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5日) (英語).
- ^ 蒂姆·史丹利. The Left is trying to rehabilitate Karl Marx. Let's remind them of the millions who died in his name. 《每日電訊報》. 2013年11月1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4月7日) (英語).
- ^ Ben Phillips. USSR: Capitalist or Socialist?. 馬克思主義文庫. 1981年12月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29日) (英語).
- ^ 伊果·艾貝. Between Marx, Marxism, and Marxisms – Ways of Reading Marx’s Theory. Viewpoint Magazine. 2013年10月21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月8日) (英語).
- ^ 321.0 321.1 《廣州日報》. 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 新華網. 2008年10月17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14日) (中文(簡體)).
- ^ 張興慧. 假如马克思还活着……. 新華網. 2009年5月5日 [2015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24日) (中文(簡體)).
- ^ 泰瑞·伊格頓.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 中國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1年7月1日: 全冊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7513303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中文(中國大陸)).
《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講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主義內部的各種痼疾紛紛顯露。從城鄉差距、貧富不均到經濟掠奪問題,加上全球霸權在金融海嘯中顯露的腐敗,種種跡象顯示,讓整個世界重新認識、反思馬克思主義的契機正在顯現。作為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作者特里·伊格爾頓希望釐清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識
- ^ 雅克·德希達. 《[[:馬克思的幽靈|馬克思的幽靈]]》. 何一 譯. 中國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 [2015年5月9日]. ISBN 978-7300091822. OCLC 430327347 (中文(簡體)).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來源
編輯- (英文) 彼得·辛格. Marx.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83年11月24日. ISBN 978-0192875105.
- (英文) 鮑里斯·尼古拉夫斯基. Karl Marx - Man And Fighter. Caven Press. 2007年3月15日. ISBN 978-1406727036.
- (英文) 弗朗西斯·惠恩. Karl Marx. Fourth Estate Classic House. 2000年2月. ISBN 978-1857026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1).
- (英文) 戴維·麥克萊倫. Karl Marx: A Biography.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2006年8月22日. ISBN 978-1403997302.
- (英文) 利奧波德·史瓦西. Red Prussian: Life and Legend of Karl Marx. Pickwick Books. 1986年4月. ISBN 978-0948859007.
- (英文) 列寧. Karl Marx A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With an Exposition of Marxis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俄羅斯莫斯科: 進步出版社. 1914年.
- (英文) 喬納森·斯珀伯. Karl Marx: A Nineteenth-Century Life. Liveright. 2013年3月11日. ISBN 978-0871404671.
- (英文) 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 The Revolutionary Ideas of Karl Marx (PDF). 英國倫敦: Bookmarks. 2010年1月8日. ISBN 978-190519268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5月18日).
- (英文) 艾瑞克·霍布斯邦.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 (PDF). 英國: 利特爾&布朗圖書集團.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140870287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月3日).
- (英文) Craig Calhoun、Joseph Gerteis、James Moody、Steven Pfaff、Kathryn Schmidt和Indermohan Virk.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2002年4月10日. ISBN 978-06312134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 (英文) Philip Stokes. Philosophy: 100 Essential Thinkers. Arcturus Publishing. 2003年10月28日. ISBN 978-05720293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日).
- (英文) Vitali Solomonovich Vygodski. The Story of a Great Discovery: How Karl Marx Wrote Capital. Abacus Press. 1974年. ISBN 978-08562607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3).
延伸閱讀
編輯人物傳記
編輯- (英文) 馬科斯米裏安·呂貝爾. Marx without Myth: A Chronological Study of His Life and Work.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1975年7月7日. ISBN 978-0631157809.
- (英文) 法蘭茲·梅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故事》(Karl Marx: The Story of His Life).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3年9月24日. ISBN 978-0415313339.
- (英文) 戴維·麥克萊倫. Marx-Before-Marxism-Bookos. 英國貝辛斯托克: 帕爾格雷夫·麥米倫. 1980年4月. ISBN 978-0333278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9) (英語).
- (英文) 以賽亞·伯林. 《[[: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卡爾·馬克思:他的生活和經濟]]》([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R_i9odKJoJU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Karl Marx: His Life and Environment]). 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78年6月29日. ISBN 978-0195200522.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英文) 文斯·巴奈特. Marx. 英國倫敦: 羅德里奇. 2009年3月13日. ISBN 978-0415435925.
- (英文) 阿希爾·洛里亞.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安娜堡: 密西根大學出版社. 1920年1月1日 (英文).
人物評論
編輯- (英文) 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 《[[:保衛馬克思|保衛馬克思]]》([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w5qPiK6aZF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For Marx]). 英國倫敦: Verso Books. 2006年1月17日. ISBN 978-1844670529.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英文) 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和埃蒂安·巴利巴爾. 《[[:閱讀資本論|閱讀資本論]]》([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althusser/1968/reading-capital/ Reading Capital]). 英國倫敦: Verso Books. 2009年6月9日. ISBN 978-1844673476.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 (英文) Shlomo Avineri.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Karl Marx.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68年1月1日. ISBN 978-05210961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3日).
- (英文) 科斯塔斯·埃克斯羅斯. Alienation, Praxis and Techne in the Thought of Karl Marx. 美國奧斯丁: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出版社. 1977年4月. ISBN 978-02927801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英文) 湯姆·波托莫爾.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PDF). 美國霍博肯: 約翰威立. 1998年10月9日. ISBN 978-06311808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4月27日).
- (英文) 哈里·克利夫. Reading Capital Politically (PDF). Antithesis. 2001年7月1日. ISBN 978-190259329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2月1日).
- (英文) 傑拉德·柯亨. 《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個辯護》(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A Defence). 美國普林斯頓: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2000年12月15日. ISBN 978-0691070681.
- (英文) 哈爾·卓普. Karl Marx's Theory of Revolution. 美國: 《每月評論》.
- (英文) 羅納德·鄧肯和科林·威森. Marx Refuted. Ashgrove Publishing wiki. 1987年7月. ISBN 978-0906798713.
- (英文) 泰瑞·伊格頓. Why Marx Was Right.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 2012年4月24日. ISBN 978-0300181531.
- (法文) 雅克·阿塔利. 《[[:卡爾·馬克思,或全球化思維|卡爾·馬克思,或全球化思維]]》. 法國巴黎: 法亞爾. 2005年5月11日. ISBN 978-2213624914.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 (簡體中文) 批判的知識庫
- (簡體中文)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Books by Marx, Kar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Karl Mar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Karl Marx (1818 - 188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文) Karl Mar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文) Museum Karl-Marx-Haus Tri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