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
癢(itch,pruritus)是一種對發生部位產生抓撓欲的不快感覺,與疼痛有許多相似之處。其發生多源自周圍神經系統(皮癢性和神經性)和中樞神經系統(神經性、神經源性和心理性)[1][2]。
瘙癢 | |
---|---|
抓癢的男人 | |
類型 | 症狀、somatosensory disorder[*]、皮膚與外皮組織症狀[*] |
病因 | 疥瘡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皮膚病學 |
ICD-11 | EC90 |
ICD-10 | L29 |
DiseasesDB | 25363 |
MedlinePlus | 003217 |
eMedicine | 1098029 |
病理
編輯皮癢性
編輯皮癢顧名思義是皮膚上的瘙癢,多源於機械、化學、熱和電等刺激。由組織胺所引起的痕癢的主要傳入神經為無髓鞘的C-纖維。人類C-纖維有對於機械性敏感和不敏感的兩種傷害感受器。前者多感受疼痛,後者多感受組織胺引起的痕癢。不過這還不能解釋機械性瘙癢和不涉及組織胺的無眩光反應條件下的瘙癢。所以現在不能排除皮癢性神經纖維有多層次的可能[3]。
瘙癢刺激感不是均勻分佈在皮膚,而是像疼痛一樣密度地分佈在隨機點。總體而言,癢的感覺介於最上層的皮膚的A -三角洲和C傷害感受器之間。[4]
神經性
編輯由於神經系統的損傷,神經性瘙癢會沿傳入神經產生於任意部位,可能包括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系統的疾病或障礙[2]。例如感覺異常性背痛、肱橈肌瘙癢症、腦癌、多發性硬化症、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刺激[5]。
神經源性
編輯神經源性瘙癢來自中樞神經,但無神經損傷。通常與內源性鴉片和可能的合成鴉片類藥物的累積有關[2]。
心理性
編輯癢與疼痛
編輯癢與疼痛同為不快感,各自反應不同。疼痛會造成退避反射,而痕癢則造成搔刮反射[3]。痕癢及疼痛的無髓鞘神經纖維都源自皮膚,但它們的信息集中由兩個使用相同的神經束和脊髓丘腦束的不同系統傳達[6]。
醫學史上,科學家曾經長期認為痕癢是一種較弱形式的疼痛。1987年,德國的H.O. 漢德威克與同事用輕微的電脈衝驅使組織胺(一種發癢時產生的物質,人體在過敏反應時將其釋放出來)進入志願者的皮膚。當研究人員增大組織胺的劑量時,發現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增強志願者發癢的程度——從勉強感受到的微弱的癢到「能想象的最劇烈的」癢。但是受試者始終沒有感覺到疼痛。因此,推斷發癢和疼痛是兩種完全獨立的感覺,通過不同的機制傳輸。1997年,瑞典和德國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發現了一類專門與發癢有關的神經。每根負責疼痛的神經只覆蓋一平方毫米的區域;與之不同,每根負責發癢的神經能夠在7.6厘米以外的距離收集到發癢的感覺,這也是長期以來研究者沒有發現發癢感覺神經的原因之一。這些發癢感覺神經的傳導速度非常慢。用PET檢查發癢時的大腦,大腦邊緣區和運動區能夠產生不可抑制的抓撓衝動。癢-撓反射在大腦中產生而不是在脊髓中產生。因而,人可以通過高級神經活動自我製造出癢的感覺,例如看到蜱蟲在皮膚上爬的影片,會使觀眾不由自主地增加抓癢頻次。2009年,美國《科學》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實驗敲除了鼠的 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 (GRPR)基因,發現它的瘙癢反應消失了,但是疼痛反應卻不受影響,證實疼痛和癢是基於兩種不同神經傳導途徑。
疼痛止癢
編輯實驗表明,一個短暫的傷害性刺激能止癢30分鐘以上。癢並非一種潛意識形式的疼痛,有害的相反刺激更多通過中樞神經而非外周。[7]而灼傷和搔癢能夠抑制組織胺透皮離子導入造成的瘙癢,並減少皮膚的血流量[8]。
外周性致敏
編輯疼痛或瘙癢發炎過程中釋放的炎症介質如緩激肽、5-羥色胺和前列腺素不僅刺激瘙癢感受器,也造成疼痛感受器的急性敏感。此外,神經生長因子(NGF)的發散可能會導致疼痛感受器的結構性變化。神經生長因子在受傷或發炎組織處於活動高發期,其增加也可見於異位性皮膚炎、遺傳性和非傳染性的皮膚病與慢性炎症[9]。其屬於P物質類的上調神經肽。已知P物質對造成疼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證實P物質直接導致急性過敏,反而其有可能通過加重神經過敏來刺激瘙癢[3]。
引起發癢的原因
編輯感染與寄生蟲感染
編輯環境和過敏
編輯昆蟲叮咬、蕁麻疹、接觸特定的化學物質(如酚)所造成的過敏性反應、光照性皮炎、刮鬍子
皮膚科疾病
編輯皮膚乾燥症 、皮膚病(如牛皮癬、濕疹、曬傷、腳氣、化膿性汗腺炎等)、結痂癒合、掌蹠角化病、大量頭皮屑、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
內科疾病
編輯惡性腫瘤及內科癌(如淋巴瘤、霍奇金病) [10]、黃疸和膽汁淤積、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甲狀腺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1]、尿毒症、糖尿病、缺鐵性貧血、更年期或與年齡有關的荷爾蒙變化
藥物
編輯嗎啡等阿片類藥物、氯喹
妊娠相關
編輯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症、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及斑塊(PUPPP)、妊娠性類天皰瘡
精神疾病
編輯更年期
編輯末期疾病
編輯中醫角度
編輯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與氣血相搏,而俱往來於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衝擊為痛,故但瘙癢也。[12]
此由游風在於皮膚,逢寒則身體疼痛,遇熱則瘙癢[13]
中醫臨床上,風瘙癢可分為泛發性和局部性。局部性多在肛門、陰部等;而泛發性即見於全身。瘙癢表現出陣發性,晝輕夜重,亦會因飲酒、情緒變動、受熱、抓撓、摩擦而發作甚至加重。無原發性皮損因反覆抓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日久皮膚會出現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着以及濕疹樣變。患者會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白天精神、食慾不振。
秋末及冬季發生的瘙癢,多因氣溫驟降引發,稱冬季風瘙癢,入春可治癒;夏季的瘙癢多由溫熱引發者,稱為夏季風瘙癢,入冬會減輕[14]。
中醫理論提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當皮膚出現癢症時,通常會在全身數處遊走發作,這個特質類似風四處流動,因此被歸納為與「風邪」有關的疾病。
體質上有皮膚病的人,在理論上須盡量避免燥熱油膩的食物,以及會「外發」的食物,例如:竹筍、花生、茄子、南瓜等,並且適量補充其他蔬果、少熬夜。此外,能養血活血的桃紅四物湯[15]或脾經常用保健穴位的血海穴,也都善於治療皮膚疾病,對於皮膚乾癢、容易脫屑者尤其合用[16]。
止癢
編輯止癢可採用多種處方和非處方藥物,也有一些植物草藥一類有效。另外非化學療法還有冷卻、加熱和軟性刺激等。外用的止癢藥膏和噴劑往往是非處方藥。也有通常為處方藥的口服止癢藥,該活性成分通常屬於下列類別:
- 抗組織胺藥如苯海拉明
- 皮質類固醇如氫化可的松藥膏塗抹
- 局部麻醉劑 如苯佐卡因藥膏
- 反刺激劑如薄荷油、薄荷腦或樟腦[17]
- 克羅米通(商標Eurax),一種通常用於治療疥瘡的藥膏或洗液型止癢劑,尚不清楚其機能。
光療有助於嚴重瘙癢,特別是腎功能衰竭所引起的瘙癢。通常使用紫外線光[10]。
抓癢
編輯抓癢一直是解癢所用的辦法。也有享樂主義者認為傷害性抓撓更快活[3]。這在過敏性皮炎一類慢性瘙癢患者中可能產生問題。他們可能會一直撓到不再有痛感或快感,而不是癢感消失[18]。抓癢的動機可能與額葉的反應決策有關,因此其可能造成強制性癢和瘙癢[3]。
癢的傳染
編輯在公共場合下,癢和抓癢在視覺刺激下就可以傳播開來。這方面還缺乏詳細數據,但基於人體存在鏡像神經元的假定。類似現象有打哈欠的傳染[3]。
註釋
編輯- ^ Yosipovitch, Gil; Greaves, Malcolm W.; Schmelz, Martin. Itch. The Lancet. 2003-02-22, 361 (9358). ISSN 0140-6736. PMID 12606187. doi:10.1016/S0140-6736(03)12570-6 (英語).
- ^ 2.0 2.1 2.2 2.3 Twycross, R.; Greaves, M. W.; Handwerker, H.; Jones, E. A.; Libretto, S. E.; Szepietowski, J. C.; Zylicz, Z. Itch: scratching more than the surface. 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3-01-01, 96 (1): 7–26 [2021-03-01]. ISSN 1460-2725. PMID 12509645. doi:10.1093/qjmed/hcg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英語).
- ^ 3.0 3.1 3.2 3.3 3.4 3.5 Ikoma, Akihiko; Steinhoff, Martin; Ständer, Sonja; Yosipovitch, Gil; Schmelz, Martin. The neurobiology of itch.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6-07, 7 (7): 535–547 [2021-03-01]. ISSN 1471-003X. PMID 16791143. doi:10.1038/nrn19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3) (英語).
- ^ Schmelz, Martin; Schmidt, Roland; Bickel, Andreas; Handwerker, Hermann O.; Torebjörk, H. Erik. Specific C-Receptors for Itch in Human Ski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997-10-15, 17 (20): 8003–8008 [2021-03-01]. ISSN 0270-6474. PMID 9315918. doi:10.1523/JNEUROSCI.17-20-08003.19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英語).
- ^ Bernhard, Jeffrey D. Itch and pruritus: what are they, and how should itches be classified?. Dermatologic Therapy. 2005-07, 18 (4): 288–291 [2021-03-01]. ISSN 1396-0296. PMID 16296999. doi:10.1111/j.1529-8019.2005.0004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 ^ Greaves, Malcolm W.; Khalifa, Nedha. Itch: More than Skin Deep.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004, 135 (2): 166–172. ISSN 1018-2438. PMID 15375326. doi:10.1159/000080898 (英語).
- ^ Ward, Louise; Wright, Ellen; McMahon, Stephen B.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noxious and innocuous counterstimuli o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itch and pain. Pain. 1996-01, 64 (1): 129–138. ISSN 0304-3959. PMID 8867255. doi:10.1016/0304-3959(95)00080-1 (英語).
- ^ Yosipovitch, Gil; Fast, Katharine; Bernhard, Jeffrey D. Noxious heat and scratching decrease histamine-induced itch and skin blood flow. Th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5-12, 125 (6): 1268–1272 [2021-03-01]. ISSN 0022-202X. PMID 16354198. doi:10.1111/j.0022-202X.2005.2394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 ^ Rukwied, R.; Lischetzki, G.; McGlone, F.; Heyer, G.; Schmelz, M. Mast cell mediators other than histamine induce pruritus in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a dermal microdialysis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0-06, 142 (6): 1114–1120 [2021-03-01]. ISSN 0007-0963. PMID 10848733. doi:10.1046/j.1365-2133.2000.0353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 10.0 10.1 Botero, F. Pruritu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disorders. Cutis. 1978-06, 21 (6): 873–880 [2021-03-01]. ISSN 0011-4162. PMID 657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7).
- ^ Hyperparathyroidism in Otolaryngology and Facial Plastic Surgery: Background, Problem, Epidemiology. 2021-01-21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 ^ 宋仲甫. [卷上] 第四十六问 身体常瘙痒. 《女科百问》. 南朝宋.
- ^ 巢元方. 卷之二 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五十三 风瘙痒候. 《诸病源候论》五十三、风瘙痒候. 隋朝.
- ^ 劉忠德. 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十节 风瘙痒. 《中醫外科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9年9月. ISBN 9787802317109.
- ^ 「桃紅四物湯」是能幫助補血的「四物湯」加上能幫助活血的桃仁、紅花。
- ^ 沈邑穎醫師. 《經絡解密 卷三》充滿幸福甜滋味的大地之母──脾經. 大塊文化. 2018. ISBN 9789862139011.
- ^ Hercogová, Jana. Topical anti-itch therapy. Dermatologic Therapy. 2005-07, 18 (4): 341–343 [2021-03-01]. ISSN 1396-0296. PMID 16297007. doi:10.1111/j.1529-8019.2005.0003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 ^ Karsak, Meliha; Gaffal, Evelyn; Date, Rahul; Wang-Eckhardt, Lihua; Rehnelt, Jennifer; Petrosino, Stefania; Starowicz, Katarzyna; Steuder, Regina; Schlicker, Eberhard; Cravatt, Benjamin; Mechoulam, Raphael. Attenuation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Through the Endocannabinoid System. Science. 2007-06-08, 316 (5830) [2022-11-15].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422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5) (英語).
參考文獻
編輯- Han, Liang; Dong, Xinzhong. Itch Mechanisms and Circuits. Annual Review of Biophysics. 2014-05-06, 43 (1): 331–355 [2021-03-01]. ISSN 1936-122X. PMC 4081479 . PMID 24819620. doi:10.1146/annurev-biophys-051013-022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4) (英語).
- Andrew, D.; Craig, A. D. Spinothalamic lamina I neurons selectively sensitive to histamine: a central neural pathway for itch. Nature Neuroscience. 2001-01, 4 (1): 72–77 [2021-03-01]. ISSN 1546-1726. PMID 11135647. doi:10.1038/82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5) (英語).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3) "Prurit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Aug. 22,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