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

民国军阀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譜名基善煥章,男,安徽巢縣(今巢湖市夏閣鎮竹柯村)人,生長於直隸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中華民國軍政要人。馮玉祥本屬北洋直系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自立為國民軍,後敗退西北故人稱西北軍[1]:198。1935年晉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2]

馮玉祥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882-11-06)1882年11月6日(光緒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大清安徽省廬州府巢縣
逝世1948年9月1日(1948歲—09—01)(65歲)
 蘇聯烏克蘭黑海
籍貫安慶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夏閣鎮竹柯村)
民族漢族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26年-1929年,1931年11月-1948年)
其他政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宗教信仰基督新教
軍事背景
服役西北軍
國民革命軍
軍銜 一級上將

生平

編輯

家庭出身

編輯

馮玉祥的父親馮有茂,有兄弟四人,馮有茂排行第二。1845年生於安徽巢縣竹柯村,家庭赤貧,馮有茂做泥瓦匠,馮玉祥的伯父與三叔做裁縫,馮玉祥的四叔是佃農太平軍攻到安徽時,馮玉祥的父親外出逃荒,投靠一地主做傭工,陪着地主家的少爺學武學,考武舉,結果馮玉祥的父親考中武庠(官辦武學)生員,畢業於投身淮軍將領劉銘傳的「銘軍」,在差遣隊當差,後來慢慢地升到哨官(相當於連長),參加平定陝甘回亂,之後隨左宗棠進軍新疆。隨軍從新疆調防內地進駐山東濟寧

馮有茂在濟寧與當地婦女游氏結婚,次年生長子馮基道,(共有七個兒子,其中馮玉祥是次子。)長子出世次年,銘軍解散。文盲的馮有茂南下返回老家,又考武舉人,未第,生活無着,不得已,又重新加入淮軍,隨淮軍至直隸青縣興集鎮駐防。光緒八年(1882年)9月26日,生下次子馮玉祥,當時按族譜起名為馮基善。這時李鴻章直隸總督,淮軍在保定府「五營練軍」,馮有茂攜家到保定府,保定成為馮玉祥兒童時代的養育之地、第二故鄉。馮玉祥一生都是保定府口音。馮玉祥的父母早年都染有鴉片的嗜好。這在清末,已成為一種最普遍的風氣,尤其是軍政界,簡直無人不吸。當時因為生活艱難,營養不足,馮有茂的七個兒子死了五個。

光緒十七年(1891年)農曆九月,馮玉祥的哥哥馮基道補上一份綠營馬兵的職缺入伍,馮玉祥接替馮基道進入村中的私塾讀書,因為本來馮家只打算栽培長子讀書而已。啟蒙之後,馮玉祥練習寫字,家貧買不起紙與毛筆,於是就用一根細竹管,頂端紮上一束麻,蘸着稀薄的黃泥,在方磚上練習寫字。馮有茂千方百計想把次子也補上一個兵額,以緩解家庭經濟的窘境。

光緒十八年(1892年),營中有一個士兵的職缺,苗姓管帶決定補給馮有茂的次子,當時怕耽誤時刻,被別人搶去缺額,來不及問馮有茂次子的名字,就給直接編造一個名字「馮玉祥」登記入冊。11歲,不用隨營操練,發餉時到營中應名領餉外(步兵,每月36銀子),其餘時間仍在家中過活。這在保定府淮軍,叫做「恩餉」。

12歲時結束1年零3個月的私塾教育,入保定練軍營,持槍操練。後來馮玉祥的父親因傷失業,經濟來源中斷。馮玉祥為了多掙一點銀兩,就十年如一日在教場練喊隊列口令,想要成為「傳令教習」,結果練出一副驚人的大嗓門。

民初仕途

編輯
 
北洋政府時期的馮玉祥

馮玉祥1896年成為淮軍的正式士兵,1902年改投袁世凱的武衛右軍。1911年擔任由武衛右軍改編而成的新編陸軍第二十鎮第八十標第三營管帶,曾參與灤州起義。1912年1月3日,馮玉祥擔任北方革命軍政府總參謀長。

1914年7月,馮玉祥任陸軍第七師第十四旅旅長,參加鎮壓白朗起義。9月任陸軍第十六混成旅旅長。

護國戰爭爆發,1916年2月,馮玉祥隨陳宧入川,率領部下至川南抵抗蔡鍔指揮的護國軍第一軍。3月3日,第十六混成旅奪回被護國軍佔領的叙州[3]。3月7日,佔領納溪,蔡鍔率部移駐大洲驛[4]:732,同日,袁世凱特封馮玉祥為三等男爵[5]。5月初,馮玉祥倒戈,投歸護國軍[6]。22日,陳宧宣告四川獨立,馮玉祥被任為川軍第1師師長[7]。袁世凱病死,6月25日,陳宧奉令回北京,馮玉祥亦率部跟隨。

1917年4月初馮玉祥被免去第十六混成旅旅長職[8],7月初率舊部響應段祺瑞之號召,討伐張勳辮軍復辟,復任旅長[9]護法戰爭爆發,11月中旬,馮奉命率部南下福建佈防[10],可是他到達江蘇浦口後,逗留不進[11]。1918年1月底,馮玉祥被命赴援湖北[12],受曹錕節制,他抵達湖北武穴後,竟於2月14日通電主和求罷兵[13]。因得曹錕、王占元力救,馮玉祥被免職留任。

1918年3月下旬,馮率部駐常德期間,受為其看病的醫生影響,經常前往教堂聽牧師佈道,開始篤信基督教[14]:252在軍中設置教會,請隨軍牧師向全體官兵佈道教理問答,並為100多名官兵施行洗禮。期間,他目睹當地人以懸掛日本國旗的方式躲避土匪,停於沅江洞庭湖的日本軍艦聲稱能夠保境安民,十分氣憤,一邊打擊土匪一邊取締日本國旗。在一次日本海軍士兵與中國士兵衝突後,馮玉祥和日本艦長發生衝突,脫鞋用鞋子抽了日本軍官10個耳光,1918年6月被撤銷免職處分。6月14日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錚殺死馮玉祥夫人的姑丈陸建章,後者為主張南北議和、支持直系軍閥的北洋元老。11月段祺瑞為了安撫馮玉祥任命他為湘西鎮守使。1925年馮玉祥殺死徐樹錚,為陸建章報仇。

建軍西北

編輯
 
北洋政府時期的馮玉祥,載《中國名人錄(第三版)

1921年8月任陸軍第十一師師長,從屬直系軍閥,率其部隊入陝西,在陝西督軍閻相文自殺之後,8月25日署任陝西督軍[15][16][17],並以此地為地盤擴充,受到蘇聯大力支持壯大,其軍隊因此被稱為「西北軍」。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出潼關,擊敗奉系河南督軍趙倜,之後就任河南督軍。但因妄殺降將寶德全,被吳佩孚撤去河南督軍,赴京面見曹錕,曹改任其為陸軍檢閱使。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時,派孔祥熙作為代表與馮玉祥見面,並帶來《建國大綱》等孫中山的政治著作,得到馮玉祥一定程度的認同。[14]:2531923年底,馮玉祥開始傾心於蘇俄,由基督教轉而仰慕社會主義,還在室內懸掛列寧肖像。馮玉祥部隊紀律嚴明,蘇俄的外交官越飛對他評價很高,加拉罕稱其為「中國解放運動的柱石」。[18]

1924年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任命馮玉祥為第三軍總司令。馮接受奉軍張作霖50萬銀元賄賂,在古北口與奉系代表達成協議[19],率軍返回北京,發動北京政變,改稱國民軍,攻擊直系。10月20日清晨,鹿鍾麟指揮部隊控制北京。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發動北京政變(又稱甲子兵變、首都革命),馮玉祥派人將總統曹錕軟禁,逼其弟曹銳自殺,電請孫文北上。馮玉祥的倒戈,導致山海關一路的吳佩孚失敗。11月5日,馮玉祥突然帶領軍隊包圍紫禁城鹿鍾麟奉大總統黃郛之命令,帶着《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宣言文件,與李石曾張璧帶領軍隊佔領紫禁城,使用武力要求遜位皇帝溥儀簽署「取消皇帝尊號聲明」,限溥儀在兩天時間內,收拾個人物品,離開紫禁城,如果溥儀拒絕,馮玉祥威脅要燒毀紫禁城。溥儀為保護紫禁城免遭破壞,別無選擇,只能無奈地答應其要求。馮玉祥與加拉罕會晤。11月10日,馮玉祥、張作霖分別到天津推舉段祺瑞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1月12日,美國代辦梅葉(Mayers)報告國務院,稱現在蘇俄對北京現政府影響巨大。馮玉祥轄區無出海口,與蘇俄毗鄰,外來接濟依賴蘇俄。[18]此後,張作霖和段祺瑞合流,排擠馮玉祥。從11月24日起,馮玉祥多次發佈辭職通電,表示不戀權力。張作霖表示挽留,稱「我若是讓你走了,我就是混賬王八蛋」。12月12日,馮玉祥第三次發表辭職通電時,段祺瑞予以批准,並任命馮玉祥為西北邊防督辦,駐節張家口,馮玉祥任命張之江察哈爾都統李鳴鐘為綏遠都統,自己兼任甘肅督辦,由劉郁芬代理,薛篤弼為省長[14]:254-255

投靠蘇聯

編輯

1925年1月,馮受命為西北邊防督辦,率6個師共15萬人赴張家口,並邀請李大釗擔任西北軍政治部主任,1926年春,馮玉祥到蘇聯考察,劉伯堅參加接待。馮玉祥邀請劉伯堅回國任國民軍的政治部副部長。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被張作霖以「和蘇俄通謀,裏通外國」為罪名絞刑處決後由劉伯堅代理[14]:259,結識蘇聯駐華大使加拉罕,並邀請蘇聯軍事顧問進入西北軍。馮玉祥主要依靠張家口顧問團副總顧問為維塔利·普里馬科夫亞歷山大·伊里奇·葉戈羅夫[20]:43-45。2月,馮玉祥向蘇聯訂購槍械。4月,蘇聯軍事顧問加入馮軍工作。此後,蘇聯軍火源源不斷地輸送至馮玉祥的基地張家口。[18]1925年底馮玉祥參加反奉戰爭,支持奉系將領郭松齡反叛。1926年1月1日兵敗後通電下野,赴包頭。3月23日,離開平地泉訪問蘇聯[14]:259。4月9日國民軍再度發動政變,逼走段祺瑞,釋放曹錕,但隨後因軍事上失利,不得不撤出北京,在南口堅守。4月,馮玉祥誘捕原白俄將領鮑里斯·弗拉基米洛維奇·阿年科夫並交給蘇聯契卡駐華人員,契卡將其綁架至蘇聯處決。

1926年5月9日到達蘇聯莫斯科開始考察[14]:259,期間在蒙古庫倫徐謙的介紹下宣佈參加國民黨,要為國民革命而戰。在蘇聯期間,馮玉祥與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委員長齊切林、蘇聯領導人加里寧、阿里科夫、伏羅希洛夫盧那察爾斯基、蘇聯教育委員會副委員長、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和莫斯科中山大學校長拉狄克等會面。馮玉祥多次提出要與斯大林會面但被婉拒。[21]

國民革命

編輯

1926年8月,李大釗委託于右任趕赴蘇聯請馮玉祥回國,23日,廣州國民政府任命馮玉祥為國民政府委員。27日,馮玉祥啟程回國,蘇聯顧問團和許多中共黨員如鄧小平與之同行。蘇聯從庫倫運來1.5萬支步槍,1500萬發子彈,3萬枚手雷給馮玉祥,大幅增強馮玉祥的實力[14]:261國民軍在南口堅守四個月後,於8月退回西北。9月16日,馮到達五原後發表五原誓師宣言。17日,國民軍各部將領公舉馮玉祥為國民聯軍總司令。馮宣佈國民軍全體將士集體參加中國國民黨,參加國民革命。馮玉祥被委任為廣東國民政府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委員,策應北伐。在擊潰劉鎮華的鎮嵩軍之後,率領西北軍東出潼關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為國民革命軍指揮官之一。1927年1月,馮玉祥到達西安後,按兵不動,並不理會廣州國民政府要其出兵的請求。4月5日,武漢政府任命馮玉祥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後,馮玉祥開始行動,隨着唐生智開始大舉進攻河南,河南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時,馮玉祥於5月6日從潼關出兵,31日佔領鄭州,6月1日佔領開封,與唐生智會師中原。[14]:261-262

 
馮玉祥(左1)與蔣介石(右3)會面,1927年

1927年4月,寧漢分裂。6月10日,馮玉祥在鄭州汪精衛會面,汪精衛答應馮玉祥的全部要求,河南、甘肅、陝西三省主席由馮玉祥、劉郁芬于右任擔任,馮兼任開封政治分會主席,指導三省省政。第二集團軍擴編後負責隴海線以北、平漢線以東地區戰事。唐生智部全部退往湖北。汪的任命對馮玉祥沒有吸引力。而且馮玉祥對徐謙鄧演達和唐生智提出的「聯合倒蔣,促蔣下野」不予理睬,還說:「寧漢合流,一致北伐,武漢和共產黨分家,誰不贊成誰就出國考察」,讓武漢國民政府的人大吃一驚。[22]:310

馮主張分共的原因包括當時張作霖為離間北伐陣營,公佈蘇聯駐華使館內搜獲的蘇聯援助西北軍的武器清單,馮玉祥和蘇聯、中共往來的文件,稱馮為「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理人」「赤色將軍」「共產黨嫌疑分子」。如果馮不表示反共立場,就等於承認自己和蘇聯中共是同路人,所以馮玉祥需要贊成「分共」以洗刷自己。[22]:3106月19日,馮玉祥在徐州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會面。馮稱蔣「風采和言談態度無不使我敬慕」,提出要給蔣介石造銅像。蔣稱馮為「大哥」。20日,雙方在南京舉行會談,參會者還有胡漢民李烈鈞蔡元培吳稚暉張靜江等人。此外,南京方面同意每月供應軍費250萬元,馮玉祥擔任南京政府軍政部長,馮玉祥非常滿意。[22]:311最後選擇與身在南京的蔣介石合作,應蔣介石之要求,達成協議「分共、清黨」。馮將他軍隊中的共產黨員和他管轄地區內的共產黨員幹部全部「禮送」出境。

 
馮玉祥與蔣介石
 
馮玉祥、蔣介石與閻錫山。攝於1929年

中原滅佛

編輯

1927年,篤信基督教的馮玉祥在河南廢寺逐僧,將大相國寺改成市場。並發動全省毀佛運動,所有比丘比丘尼一律驅逐。所有寺產沒收,寺院改為學校,或作救濟院圖書館,或成為娛樂場所。繼河南之後,等各亦紛紛跟從,華北佛教因此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衰絕。

中原大戰

編輯
 
時代雜誌》封面,1928年7月2日

1928年2月14日,馮玉祥在友人邵力子的撮合下與蔣介石在開封交換帖子成為結拜兄弟[22]:367。5月6日,馮玉祥與蔣介石在濟南以南的党家莊會面,會議決定繼續北伐。5月10日,山東兗州舉行南京政府黨政聯席會議,決定由馮玉祥行使總指揮之職位,蔣介石前往徐州養病。5月21日,蔣介石在鄭州與馮玉祥會面,馮得蔣許諾山東歸馮玉祥所有。5月,北伐軍兵臨京津冀地區,閻錫山派兵欲搶先奪取北京,與奉軍激戰,一度處境危急,向馮玉祥部請求支援。馮玉祥也欲搶奪北京,並因南口大戰時閻錫山落井下石而懷恨在心,命韓復榘不僅不出兵援救,反而撤軍,導致晉軍右翼出現空當,給奉軍反擊的機會。後多虧白崇禧部趕到,閻錫山部逃過一劫[22]:379-381。4月,北伐全勝的編遣會議之後,蔣介石、馮玉祥之間由合作轉向分裂。

1929年4月,馮玉祥不滿國軍編遣會議比例式裁兵原則的決議,稱病離開南京。5月14日於潼關出任「護黨救國軍西北軍」總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內外夾攻而失敗,被迫離職前往山西。1929年5月22日,馮玉祥的部將韓復榘石友三聯合通電擁蔣叛馮開始。5月23日,馮玉祥被開除中國國民黨黨籍。6月,馮玉祥自陝西至太原,失去自由,後被囚於五台縣建安村。期間,馮玉祥心腹鹿鍾麟化妝為訪問馮的政治要員的勤務兵,與馮玉祥秘密接觸。馮玉祥當即命令鹿鍾麟取代宋哲元擔任西北軍代理總司令,在《三國演義》上用米湯寫下四條手諭,要求整頓失敗後的西北軍;為擴大實力,招撫投靠南京政府的叛將;向蔣介石示好,要求閻錫山釋放馮玉祥,以公開通電的形式擴大影響,向閻錫山施壓[22]:451。1930年2月25日,閻錫山親自迎接困於五台縣三個月的馮玉祥至太原。3月7日,雙方商定一同反蔣,閻錫山送馮玉祥八十萬元現款,10日,馮玉祥由太原至潼關,收回軍權。

 
馮玉祥,1930年

1930年,聯同閻錫山晉系李宗仁新桂系等起兵反蔣,引發中原大戰。其本為反蔣聯軍的主力,起初吉鴻昌等殺得陳誠大敗,但因為閻錫山晉軍支援不力和張學良東北軍入關援蔣而戰敗。西北軍被徹底擊潰後馮亦自此失勢,成為蔣馮閻李張五大集團唯一輸得精光的派系,1930年11月4日被迫於太原通電下野,此後隱居山東泰山潛心讀書[23]:21。 1931年7月,馮策動舊部石友三進攻東北軍,反而被打敗。1931年下半年,馮策動甘肅舊部反蔣,被蔣軍打敗。

1933年5月26日,與吉鴻昌方振武佟麟閣察哈爾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時任察省主席的部將宋哲元並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對,因而離職,之後馮率軍攻下由親日軍隊佔領的多倫,引起一陣騷動。惟因實力不足且北平軍事委員會分會方面也派遣凃思宗及徐思賢先生,策反馮系將領與給予番號,因此,馮玉祥忖於大勢已去,遂電請北平軍分會派員整編,願意將抗日同盟軍旗幟放下,1933年6月9日北平軍分會代表塗思宗及徐思賢抵張家口,馮玉祥親迎並請自圖書館由塗將軍擔任主席舉行整編會議,商討善後事宜後返魯。8月7日,馮被迫宣佈撤銷抗日同盟軍總部,辭去總司令職,於8月17日重返泰山。

1933年11月20日,李濟深等在福建組成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馮派代表余心清參加,並被選為經濟委員會主席,然後積極聯絡韓復榘、宋哲元呼應反蔣。

對日抗戰期間

編輯

中國抗日戰爭時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委,第三戰區第六戰區司令長官,不久被蔣中正撤職。

戰後

編輯

1946年4月7日赴美國考察水利,並發表反蔣言論。1947年6月8日,馮玉祥在美國發表聲明,警告蔣介石政府官員應對國內逮捕、鎮壓學生之暴行負責[4]:8369。9月7日,馮玉祥在美國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說,希望美國人民及政府幫助中國人民爭取和平、民主與自由,而不可幫助中國國民黨內戰獨裁[4]:8407。9月9日,馮玉祥在美國發起組織「華僑和平民主協會」[4]:8409。1947年11月5日發表《我為什麼與蔣介石決裂》一文說「蔣介石政權是中國所有腐敗政府的頂峰,外國的金錢是無法使它免於垮台的」。1948年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中央政治委員會主任。最終與以蔣介石為總裁總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國民政府徹底決裂。

海難逝世

編輯
 
位於山東泰山腳下的馮玉祥墓

1948年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邀請,搭蘇聯輪船「勝利」號,由美返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9月1日,「勝利」號正於黑海上向敖德薩港口進發時突然失火,馮玉祥與女兒馮曉達均因吸入過多濃煙而罹難,馮玉祥時年65歲。有陰謀論認為該火災為經策劃之暗殺[24]

其墓位於泰山西麓。

評價

編輯

馮玉祥不顧民國政府與清朝皇室所簽之條約,發動甲子兵變,驅逐溥儀,奪取清室財寶,為人詬病。

馮玉祥富於陰謀,曾多次謀害政敵,郭堅馬廷勷徐樹錚等人均為其所暗殺

1917年馮氏皈依基督教受洗,還利用宗教力量來控制軍隊,故有「基督將軍」的稱號,且在中國各地展開大規模毀禁佛教的行動,馮玉祥所釀「中原毀佛」是三武一宗之後,最大規模的毀佛。

1945年8月,毛澤東重慶說:「煥章先生的豐功偉績,已舉世盡知,尤其在抗日戰爭期間,你為反對投降、堅持抗戰,呼籲團結、反對分裂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還望煥章先生為實現祖國和平、民主、團結而努力,不負國人所望。」[25]1953年,時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的周恩來在馮玉祥骨灰安放儀式上評價:「馮玉祥將軍是一位從舊軍人轉變而成的堅定的民主主義戰士;雖然和所有的歷史人物一樣,由於政治視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馮玉祥將軍為中國民主事業的貢獻,將是永垂不朽的。」[26]

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8月1日林彪彭德懷這一次寫信是「招兵買馬,是陰謀家、野心家、偽君子」[27]:746、「是馮玉祥式的人物。」[28]隨後毛澤東對「馮玉祥式的人物」進行解釋,對彭德懷說:「人們只看到你簡單、坦率、心直口快,初交只看到這一面。久了,就從現象看本質。彎彎曲曲,內心深處不見人。人們(林彪)說你是偽君子,像馮玉祥。真偽有矛盾。不能說全部假,對敵鬥爭是真的。心中很嚴重的東西不拿出來。」劉少奇以「魏延的骨頭、朱可夫的黨性、馮玉祥的作風...一個一貫反黨的偽君子,企圖搞軍事政變!」批判彭德懷[29]

1982年烏蘭夫(次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在馮玉祥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評價:「馮玉祥將軍是一位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可敬的民主鬥士,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中國共產黨的真摯朋友。」

據說名相士彭涵鋒算過馮玉祥的面相:貌似劉備、才若孫權、志比董卓、詐如呂布、運只袁紹[30]

著作

編輯

紀念

編輯

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餓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於西安城牆西門北側開闢城門,砌單券洞,為紀念馮玉祥的功績,取名「玉祥門」。1934年改稱「中正門」,1935年改稱「西北門」,後復「玉祥門」。[31][32]

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的一條道路被命名為玉祥路。

家庭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
  2. ^ 郭廷以 (編).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79. 甲、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任蔣中正為特級上將,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為一級上將。 
  3.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03-08, (62號). 陳宧電奏:……激戰連夜,至三日上午……當將叙州克服 
  4. ^ 4.0 4.1 4.2 4.3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5.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03-08, (62號) [2023-07-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14). 
  6. ^ 四川軍事近訊·馮玉祥歸附南軍. 時事新報 (上海). 1916-05-08. 陸軍部三日晚間得接北軍總司令曹錕由重慶發來急電一道,報告北軍旅長馮玉祥忽然率其部下全軍七千人,投往南軍總司令蔡鍔部下矣 
  7. ^ 追記四川獨立之眞像(續). 神州日報 (上海). 1916-08-09. 
  8. ^ 廊坊兵變情形. 新聞報 (上海). 1917-04-08. 駐廊坊(在京津鐵路線之中段)陸軍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前日奉大總統令調京,另候任用,而任命楊桂堂繼其任,該旅兵士……聞此命令,卽於四日下午三時羣起譁噪,抗拒楊桂堂到任 
  9. ^ 馮玉祥請護段祺瑞爲討逆總司令之通電. 時事新報 (上海). 1917-07-06. 本軍特擁前總理段公祺瑞爲討賊之總司令……陸軍第十六混成旅司令官馮玉祥率全體官佐同叩 
  10. ^ 十六旅赴閩過滬. 時報 (上海). 1917-11-13. 遴派馮玉祥旅長,率同所部第十六旅軍隊,於昨乘津浦車南下,約於當晚(十二晚)八九時可抵吳淞,轉乘海輪赴閩助戰,早決粵局。 
  11. ^ 關於南北相持之要聞種種. 時事新報 (上海). 1918-01-08. 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迄今屯駐浦口,確未赴閩援助 
  12. ^ 馮玉祥一旅已赴鄂. 民國日報 (上海). 1918-02-04. 李純豔(二十九日)發出通電,言已爲馮旅備船發欵,即日開拔赴援 
  13. ^ 馮玉祥態度之不穩. 北京日報 (北京). 1918-02-17. 昨日上午九時,元首接到馮玉祥自武穴來一通電……原電照錄於下……玉祥奉令援閩,不欲冒昧南渡,駐兵浦口者,實爲促成和局……總統爲一國之元首,軍人以服從爲天職,使元首而果主戰,敢不惟命是從;然元首始終以和平爲心,早爲中外所共知,討伐之令,出自脅迫,有耳共聞,無可掩飾,此玉祥所以不敢冒昧服從……如以國家爲可憐也,請迅速罷兵,以全和局;如以國家爲不足惜也,則請先殺玉祥,以謝天下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劉紅. 蒋介石全传1 第一版.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7年10月. ISBN 9787412660206. 
  15.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21-08-26, (1978號). 
  16. ^ 閻相文突然出缺之疑問. 北京日報 (北京). 1921-08-26. 曹巡閱使亦於昨晨(二十五日)電達政府,並保第十一師師長馮玉祥繼任陝督……秘書廳卽將此項命令擬就,交昨日閣議照例通過……下午五時卽交印鑄局發表 
  17. ^ 中國大事記. 東方雜誌. Vol. 18卷 no. 20號 (商務印書館). 1921-10-25. (八月)二十五日 特任馮玉祥署陝西督軍 
  18. ^ 18.0 18.1 18.2 郭廷以. 李洪超 , 編. 近代中国史. 北京: 中華書局. 2018年1月: 411. ISBN 9787101127812. 
  19. ^ 見《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第五分
  20. ^ 沈志華. 趙薇 , 編.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在探讨 第三版. 中國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10: 770 [2020-02-10]. ISBN 97875097836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21. ^ 冯玉祥访问苏联. 人民政協報. 海外網. 2017-12-07 [201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劉紅. 蒋介石全传2 第一版.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17年10月. ISBN 9787512650206. 
  23. ^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24. ^ James E. Sheridan. Chinese warlord: the career of Feng Yu-hsia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une 1966: 281. ISBN 978-0804701457. 
  25. ^ “置身民主,功在國家” 毛澤東點評馮玉祥. 光明網. 大公網. 2014-06-23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26. ^ 毛澤東評國民黨著名将領:從李宗仁到馮玉祥. 光明網. 大公網. 2014-06-23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27. ^ 王焰主編 (編). 《彭德懷年譜》.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8. 
  28. ^ 見《北戴河往事追蹤報告》:中央文獻出版社
  29. ^ 毛泽东为什么看不起民国重要人物冯玉祥?. 搜狐歷史. [2019-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30. ^ 金滿樓 <民國原來是這樣> P192
  31. ^ 《古樸遺風——西安碑林與城牆》,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32. ^ 西安市地方志辦公室. 民国西安词典 第1版.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 58-59 [2019-02-01]. ISBN 978-7-224-104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31).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