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
波羅
波羅的海 | |
---|---|
位置 | 歐洲 |
座標 | 58°N 20°E / 58°N 20°E |
類型 | 海 |
主要流入 | 道加瓦河、尼曼河、涅瓦河、奧得河、維斯瓦河 |
主要流出 | 松德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和小貝爾特海峽注入卡特加特海峽再注入斯卡格拉克海峽 |
集水面積 | 1,641,650平方公里(633,840平方英里) |
所在國家 | 沿岸: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瑞典 非沿岸:白俄羅斯、捷克、挪威、斯洛伐克、烏克蘭[1] |
最大長度 | 1,600公里(990英里) |
最大寬度 | 193公里(120英里) |
表面積 | 377,000平方公里(146,000平方英里) |
平均深度 | 55米(180英尺) |
最大深度 | 459米(1,506英尺) |
水體體積 | 21,700立方公里(5,200立方英里) |
滯留時間 | 25年 |
岸長1 | 8,000公里(5,000英里) |
島嶼 | 諸多 |
聚居地 | 哥本哈根、格但斯克、赫爾辛基、加里寧格勒、基爾、克萊佩達、呂貝克、呂勒奧、里加、羅斯托克、聖彼得堡、斯德哥爾摩、塔林、圖爾庫 |
參考 | [2] |
位置 | |
1岸長衡量標準不定。 |
波羅的海由松德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和小貝爾特海峽注入卡特加特海峽,而後者則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注入北海,最後進入大西洋;此外它還通過白海運河同白海相連,通過基爾運河同北海相連。
名稱
編輯塔西陀根據日耳曼民族斯維比人將之稱作「斯維比海」(Mare Suebicum)[3],而第一個將之稱作「波羅的海」(Mare Balticum)的則是11世紀德意志編年史家不萊梅的亞當。「波羅的海」一名的來源沒有定論,它可能與日耳曼詞彙belt有關,指代兩條貝爾特海峽,但也有人認為它來源於拉丁語詞彙balteus(腰帶)[4],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貝爾特海峽的名稱可能也與丹麥語中的bælte有關,其含義同樣是「腰帶」。不萊梅的亞當將海域比作一條腰帶,因為它橫貫陸地,就如一條腰帶一般(Balticus, eo quod in modum baltei longo tractu per Scithicas regiones tendatur usque in Greciam)。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老普林尼作品《博物志》中的一座傳奇島嶼的影響——普林尼提到了一座名為波羅的亞(Baltia或Balcia)的島嶼,並參引了皮西亞斯和色諾芬的言論,他指的可能是皮西亞斯在自己作品中提到的一座名叫巴西利亞(Basilia,意為王國)的島嶼。「波羅的亞」也有可能來源於「腰帶」一詞。另一種說法是這一島嶼的名稱來自於原始印歐語詞根*bhel,意為「白,美好」。這一詞根及其基本含義在立陶宛語(baltas)和拉脫維亞語(balts)中得到了保留,由此人們提出了海域的名稱來源於一種波羅的語族語言的假說[5]。
在中世紀這一海域稱謂眾多,「波羅的海」一名在1600年之後才成為主流,而以此來指代其東部地區的用法在19世紀才得到使用。
其他語言中的名稱
編輯在古代文獻中,波羅的海被稱作「斯維比海」(Mare Suebicum)或「日耳曼海」(Mare Germanicum)[6]。在不同的語言中,它被稱為「東海」、「西海」或「波羅的海」:
- 「波羅的海」——英語(Baltic Sea);波羅的語族語言如拉脫維亞語(Baltijas jūra)和立陶宛語(Baltijos jūra);拉丁語(Mare Balticum)及羅曼語族語言如法語(Mer Baltique)、意大利語(Mar Baltico)、葡萄牙語(Mar Báltico)、羅馬尼亞語(Marea Baltică)和西班牙語(Mar Báltico);希臘語(Βαλτική Θάλασσα);阿爾巴尼亞語(Deti Balltik);威爾斯語(Y Môr Baltig);斯拉夫語族語言如波蘭語(Morze Bałtyckie或Bałtyk)、捷克語(Baltské moře或Balt)、克羅地亞語(Baltičko more)、斯洛文尼亞語(Baltsko morje)、保加利亞語(Балтийско море,Baltijsko More)、卡舒比語(Bôłt)、馬其頓語(Балтичко Море,Baltičko More)、烏克蘭語(Балтійське море,Baltijs'ke More)、白俄羅斯語(Балтыйскае мора,Baltyjskaje Mora)、俄語(Балтийское море,Baltiyskoye Morye)及塞爾維亞語(Балтичко море,Baltičko more)。
- 在除英語之外的日耳曼語族語言中稱「東海」——南非語(Oossee)、丹麥語(Østersøen)、荷蘭語(Oostzee)、德語(Ostsee)、冰島語和法羅語(Eystrasalt)、挪威語(Østersjøen)和瑞典語(Östersjön)。在古英語中它也稱Ostsæ。
- 此外波羅地-芬蘭語支語言芬蘭語借譯了瑞典語的表達,稱Itämeri即「東海」,忽視了其正確的地理方位(海域在芬蘭西側),但芬蘭自中世紀至1809年是瑞典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理解。
- 另一種波羅地-芬蘭語支語言愛沙尼亞語稱之為「西海」(Läänemeri),在地理方位上是正確的(海域在愛沙尼亞西側)。
中文名稱問題
編輯普通話裏,「的」一字有de(ㄉㄜ˙)、dí(ㄉㄧˊ)和dì(ㄉㄧˋ)三種發音[7]。根據外文,此處應發dì(ㄉㄧˋ)音。而「的」一字可以是定語(例:他「的」東西)。 一般而言「的」一詞於粵語口語裏會被固有定語「嘅」取代(例:佢「嘅」嘢[8])。所以,與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一樣,不知道波羅的海此名的粵語使用者很容易會把波羅的海誤讀為「波羅嘅海」。例如香港已故名人狄娜多年前就在主持無線電視節目「蒙太奇」時把波羅的海讀成「波羅嘅海」[9],也曾有粵語新聞報道員犯下同樣的錯誤[10]。
歷史
編輯在羅馬帝國時期,波羅的海被稱作「斯維比海」(Mare Suebicum)或「薩爾馬提亞海」(Mare Sarmaticum)。塔西陀在他公元98年的作品《阿古利可拉傳》和《日耳曼尼亞志》中將春季的斯維比海(以斯維比人命名)稱作是一片汽水海域,在此海冰破散,冰塊漂浮。斯維比人後來向西南遷徙,並在今日德國的萊茵蘭地區定居了一段時間,後來此地被稱作士瓦本。約達尼斯在他的作品《哥特史》中將這片海域稱作「日耳曼海」(Mare Germanicum)。
自維京時期以來,斯堪的納維亞人將之稱作Austmarr(「東湖」)。「東海」一名出現在了《挪威王列傳》中。薩克索·格拉瑪提庫斯在《丹麥人的業績》中提到了一個舊名Gandvik,其中「-vik」在古諾斯語中意為「灣」,意味着維京人正確地將其定義為海洋的內延部分。
除了漁業之外,波羅的海同時還產琥珀,尤其是在南岸地區。沿岸國家傳統上通過船運出口木材、松焦油、亞麻、麻和皮草。自中世紀早期,瑞典便開始出口鐵礦和銀礦,而波蘭則仍有大量的鹽礦。由此,波羅的海長久以來便是商運的要地。
在中世紀早期,諾斯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在波羅的海區域建立起了龐大的貿易帝國,此後他們還與南岸的溫德族部落爭奪此區域的控制權,並且利用俄羅斯的河流進行貿易,一直深入到黑海和俄羅斯南部。這一由諾斯人統治的時代被稱作維京時期。
波羅的海東岸的地區是歐洲最後皈依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北方十字軍入侵時期,芬蘭在12世紀被瑞典人轉化,而現今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則在13世紀初被丹麥人和德意志人轉化(寶劍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取得波羅的海南岸和東岸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並且在此建立了神權國家。立陶宛是全歐洲最後一個皈依基督教的國家。
自11世紀始,波羅的海的南岸和東岸為主要來自德意志的移民所定居,這一運動被稱作東向移民運動(Ostsiedlung),其他移民則來自尼德蘭、丹麥和蘇格蘭。波拉比亞斯拉夫人逐漸為德意志人所同化[11]。丹麥逐漸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區,直至在1227年的博爾恩赫費德戰役中被擊敗,失去了大片領土。
13世紀至17世紀,由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商業城市結成的漢薩同盟是北歐最強的經濟力量。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波蘭、丹麥和瑞典為了波羅的海的霸權發動多場戰爭,最終瑞典基本控制了整個波羅的海。在這段時間內,瑞典將波羅的海稱作「我們的波羅的海」(Mare Nostrum Balticum)。
然而到了17世紀,荷蘭人統治了波羅的海的貿易。
18世紀,俄羅斯和普魯士成為了波羅的海的首要力量。瑞典在大北方戰爭中的失敗使俄羅斯拓展至波羅的海的東岸,由此俄羅斯成為了波羅的海的一大主導力量。 彼得大帝認識到了波羅的海的重要戰略價值,決定在芬蘭灣東端涅瓦河出海口建立新都聖彼得堡。波羅的海的貿易同時還延續到了北海地區,尤其是東英格蘭和荷蘭——這兩個國家的商隊對波羅的海的木材、焦油、亞麻和麻有一定需求。
在克里米亞戰爭時期,英國和法國的聯合艦隊攻擊了波羅的海的俄國要塞,轟炸了守衛赫爾辛基的斯韋阿堡和守衛聖彼得堡的克隆施塔特,並摧毀了奧蘭群島的博馬松德。1871年德意志統一之後,整個波羅的海的南岸歸屬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局部在波羅的海開展。1920年後,波蘭通過波蘭走廊與波羅的海相連,並擴大了格丁尼亞港以同但澤自由市展開競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通過佔領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重奪了整條南部海岸線和部分東部海岸。1945年,波羅的海成為了撤退士兵和難民的海上墳場。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的沉沒仍是歷史上最慘重的海難,近9,000人身亡。2005年,俄羅斯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超過5,000架二戰時期的戰機和戰艦殘骸及其他軍需物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包括蘇聯、英國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在波羅的海處置化學武器,引起了環保方面的擔憂[12]。即使是在今日,漁民仍然會偶然發現化學材料:最近的赫爾辛基公約報告指出,2005年在波羅的海4次小規模發現化學武器,原料總重105千克(231磅),相比2003年有明顯下降(25次,1,110千克(2,447磅))[13]直至今日,美國政府仍然拒絕透露具體的處置地點。容器腐蝕導致芥子毒氣和其他物質外泄,慢慢地污染了波羅的海的一部分。
1945年之後,德意志人被從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所有地區驅逐出去,離散的波蘭人和俄羅斯人得到居住之地。波蘭獲取了南岸的大部分地區,而蘇聯則通過加里寧格勒州獲得了另一個出海口。同時,蘇聯還吞併了東岸的波羅的海國家。由此,波羅的海便產生了北約和華約兩大陣營的分立。假如戰爭爆發,波蘭海軍將準備入侵丹麥諸島。這一邊界狀況限制了貿易和旅行,直至1980年代後期共產主義政權在中歐和東歐崩潰才最終結束。
自2004年5月,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加入歐盟之後,歐盟幾乎完全環繞了波羅的海。唯一不屬於歐盟的海岸區域屬於俄羅斯,即聖彼得堡地區、列寧格勒州和加里寧格勒州。
每年10月,冬季風暴降臨這一海區,這導致了許多海難的發生,並使救援變得極端困難,例如1994年9月由塔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愛沙尼亞號渡輪海難導致了852人的喪生。由於波羅的海寒冷的鹹淡水不適宜船蛆的生存,較古老的木製船骸例如瓦薩號往往能夠得到良好的保存。
地理
編輯地球物理學資料
編輯波羅的海是全球面積最大的汽水內陸海之一,其盆地由過去幾個冰河時期的冰河侵蝕形成。
波羅的海長度約1,600公里(1,000英里),平均193公里(120英里)寬,平均55公尺(180英尺;30英尋)深,其中最深處位於其中心靠近瑞典方位,深度為459公尺(1,506英尺)。波羅的海表面積約37萬7000平方公里(145,522平方英里),水量約2萬0000立方公里(5040立方英里),海岸線長約8,000公里(5,000英里)[14]
範圍
編輯- 與德國、丹麥、波蘭、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海岸相鄰,並由以下界線向東北方向延伸:
- 於小貝爾特海峽——連接法爾斯赫夫特(54°47′N 9°57.5′E / 54.783°N 9.9583°E)和維斯奈斯納克(艾爾島:54°49′N 10°26′E / 54.817°N 10.433°E)的界線;
- 於大貝爾特海峽——連接古爾斯塔夫(朗厄蘭島南端)和洛蘭島上的卡佩爾基爾克(54°46′N 11°01′E / 54.767°N 11.017°E)的界線;
- 於古爾德堡海峽——連接福林托內雷夫和斯克耶爾比(54°38′N 11°53′E / 54.633°N 11.883°E)的界線;
- 於松德海峽——連接斯蒂文斯燈塔(55°17′N 12°27′E / 55.283°N 12.450°E)和法爾斯特佈點(55°23′N 12°49′E / 55.383°N 12.817°E)的界線。
分區
編輯波羅的海的北部稱作波斯尼亞灣,而其的最北部分則稱作波斯尼亞海灣。波斯尼亞灣的南部海盆為博滕海,而在其更南面則是奧蘭海。芬蘭灣將波羅的海同聖彼得堡相連。里加灣則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和愛沙尼亞的薩雷馬島之間。
北波羅的海位於斯德哥爾摩地區、芬蘭西南部和愛沙尼亞之間,西部和東部哥得蘭海盆是組成中波羅的海的主要部分。博恩霍姆海盆位於博恩霍爾姆島東側,而較淺的阿爾科納海盆則由博恩霍爾姆島延伸至丹麥的法爾斯特島和西蘭島。
在南部,格但斯克灣位於波蘭的赫爾半島東側和加里寧格勒州的桑比亞半島西側。波美拉尼亞灣位於烏瑟多姆島和沃林島的北側,呂根島的東側。梅克倫堡灣和呂貝克灣位於法爾斯特島和德國海岸之間。波羅的海的最西部分是基爾灣,而三條丹麥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和松德海峽則將波羅的海同北海的卡特加特灣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連接起來。
島嶼和群島
編輯- 奧蘭群島(芬蘭,自治)
- 群島海(芬蘭)
- 布萊金厄群島(瑞典)
- 博恩霍爾姆島,包括克里斯蒂安島(丹麥)
- 法爾斯特島(丹麥)
- 哥得蘭島(瑞典)
- 海盧奧托島(芬蘭)
- 科特林島(俄羅斯)
- 朗厄蘭島(丹麥)
- 克瓦爾肯群島,包括瓦爾斯群島(芬蘭)
- 默恩島(丹麥)
- 厄蘭島(瑞典)
- 呂根島(德國)
- 斯德哥爾摩群島(瑞典)
- 烏瑟多姆島或烏茲南島(德國和波蘭)
- 西愛沙尼亞群島(愛沙尼亞)
- 沃林島(波蘭)
- 西蘭島(丹麥)
城市
編輯
最大的沿海城市(以人口排列):
|
主要港口(但非大城市): 愛沙尼亞: 芬蘭: 德國:
拉脫維亞: 立陶宛:
波蘭: 俄羅斯: 瑞典:
|
赫爾辛基公約
編輯赫爾辛基公約(Helsinki Convention)[16] 是由赫爾辛基委員會(Helsinki Commission) [17] 所管理,並是史上第一個以整個海域的污染物為討論主題的公約。現在簽署了赫爾辛基公約的團體有丹麥、愛沙尼亞、歐洲經濟共同體、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及瑞典。
1974年赫爾辛基公約
編輯1974年3月22日簽訂的赫爾辛基公約[18] 由丹麥、芬蘭、東德、西德、波蘭人民共和國、瑞典及蘇聯七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所簽訂,並在1980年5月3日正式生效。
1992年赫爾辛基公約
編輯因為政治環境因素的轉變,與及國際環境和海洋法規的發展,赫爾辛基公約在1992年由以波羅的海為邊界的國家與及歐洲經濟共同體重新簽訂。此公約在2000年1月17日正式生效。它的範圍涵蓋了整個波羅的海,除了波羅的海海水本身外,更包括內陸水源和海床。它亦同時考慮到整個波羅的海的集水區,以減少來自陸地的污染。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Coalition Clean Baltic. [5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2日).
- ^ Oceanographic data.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4).
- ^ Tacitus, Germania (book): Ergo iam dextro Suebici maris litore Aestiorum gentes adluuntur, quibus ritus habitusque Sueborum, lingua Britannicae propior.[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pon the right of the Suevian Sea the AEstyan nations reside, who use the same customs and attire with the Suevians; their language more resembles that of Britain.[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瑞典文) Balte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Nordisk familjebok.
- ^ Forbes, Nevill. The Position of the Slavonic Languages at the present d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0: 7.
- ^ Hartmann Schedel 1493 map [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的”字的拼音与读音. 澳典網ODict.Net - Online Dictionary. [201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 粵語白話文,「他的東西」的意思。
- ^ 長袖善舞商界女強人. 東方日報 (香港: 東方報業集團). 2010-04-01 [2021-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2) (中文(香港)).
...狄娜銳意轉型做主持,曾主持無綫節目《蒙太奇》,但狄娜在節目中曾把「波羅的海」,誤讀成「波羅嘅海」,因此成為笑柄。
- ^ Executive日記——港台新聞報道:「嘅黎波里」. 頭條日報. hkheadline.com. 2011-02-23 [201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 ^ Wend – West We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ritannica.com.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
- ^ Chemical Weapon Time Bomb Ticks in the Baltic S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eutsche Welle, 1 February 2008.
- ^ Activities 2006: Overview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1-14. Baltic Sea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No. 112. Helsinki Commission.
- ^ Geography of the Baltic Sea Area. [2005-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7-11). at envir.ee. (archived) (2006-04-21).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
- ^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3rd edition (PDF).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1953 [6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10月8日).
- ^ Helsinki Convent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11-11.
- ^ Helsinki Commiss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5-06.
- ^ The Helsinki 1974 Convention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