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拜占庭帝國/精選條目
拜占庭帝國主題精選條目展示
精選條目
斯科普里是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馬其頓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馬其頓的政治、文化、經濟、學術的中心都市。斯科普里在古羅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斯科普里附近地區自約公元前4000年以來就有人居住。在今日斯科普里市中心的斯科普里城堡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集落遺跡。1世紀前夕,集落被羅馬人攻克,成為羅馬軍隊的野營地。羅馬帝國在395年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斯庫皮由首都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統治。在中世紀的早期,拜占庭和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爭奪巴爾幹地區的霸權。972年至992年期間,斯科普里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1282年開始,斯科普里由塞爾維亞統治。1346年,塞爾維亞帝國將斯科普里設為首都。1392年,斯科普里被鄂圖曼帝國征服,奧斯曼人稱斯科普里為於斯屈普。斯科普里在此之後被奧斯曼統治超過500年,是於斯屈普帕夏桑扎克的首府。之後又是科索佛德州的首府。在這一期間,市內建造了許多著名的東方樣式的建築物。在1912年巴爾幹戰爭期間,斯科普里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斯科普里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後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斯科普里被軸心國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佔領。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了急速的開發。但因1963年發生了地震,其發展一時停滯。1991年,斯科普里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位於瓦爾達爾河的上流,地處連接貝爾格萊德和雅典的巴爾幹半島南北走廊中央。斯科普里的主要產業有金屬加工和木材、紡織、皮革、印刷產業。斯科普里的產業發展除了貿易、物流、金融部門之外,也將文化和體育事業設為開發的重點。據2002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斯科普里有人口506,926人。而據2010年的兩個非官方的調查,斯科普里有人口668,518人,另一數字則是491,000人。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年-1099年)是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發起,旨在收復在穆斯林的征服中被佔領的黎凡特聖地的一項軍事行動,最終以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魯撒冷收尾。1095年,教宗烏爾巴諾二世最初為了應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一世的求援,而號召西方志願軍前往拜占庭帝國抵禦塞爾柱人從安納托利亞而來的入侵。後來,東征的目的逐漸演變為奪回聖地及耶路撒冷城,並將東方基督教從伊斯蘭的統治中解放出來。十字軍成員主要為來自西歐各國的騎士和農民,他們跋山涉水,來到君士坦丁堡,而後又將戰矛轉向耶路撒冷。隊伍中的農民數量大大超過騎士,但由於他們並未受過戰鬥訓練,因此最初十字軍並未到達聖城。1099年,重新組織的十字軍大軍攻陷耶路撒冷,並屠殺了城中大量的穆斯林和猶太居民。東征過程中,西方人在黎凡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和埃德薩伯國四個十字軍國家。由於十字軍對耶路撒冷這座461年未在天主教控制下的聖城懷有極強的熱忱,因而他們拒絕將奪取的土地歸還給拜占庭帝國。至今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定位為防禦性還是侵略性仍存在爭議。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是基督教徒對於穆斯林的勢力擴張的一次回應,其後的近兩百年內,第二次東征至第九次東征紛至沓來。同時,東征也間接重開了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衰落的國際貿易。
聖索菲亞大教堂,現名阿亞索菲亞清真寺,是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宗教建築,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索菲亞在希臘語裏的意思是神聖智慧,希臘語全名是「Ναός τῆς Ἁγ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神學裏的耶穌。大教堂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是特別獻給天主聖智的那一位,即為耶穌基督。這種對耶穌的稱呼可能源自使徒保羅對基督的描繪,哥林多前書1:24 「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 猶太人、 希臘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Σοφία)」。
在該教堂佇立的地點曾經存在過兩座被暴亂摧毀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計的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剛竣工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西維爾主教座堂取代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君士坦丁堡城牆是一道圍繞並保護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石牆,城牆自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已存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經歷過無數的加建及修補,是現存的古代要塞體系,也是世上最複雜及最精密的要塞體系之一。
城牆最初是在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興建,全方位地環繞着新都,防禦來自陸路及海路的攻擊。隨着城市擴張,一道被稱為狄奧多西的新城牆在五世紀動工興建。雖然城牆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當的情況下,君士坦丁堡城牆在任何中世紀時代的圍攻下都堅不可破,有效地在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保加利亞人等的圍攻下保護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國。直至攻城火炮的出現,使得君士坦丁堡城牆不再是神話般難以攻破。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城市失陷據稱是因為鄂圖曼帝國軍隊打通了其中一道城門,並非城牆被突破。
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君士坦丁堡城牆大抵都能維持原狀。直至十九世紀,城市的發展已超出中世紀時的城界,部分城牆被移除。縱使君士坦丁堡城牆在此後日久失修,城牆的許多部分至今依然屹立。1980年代,一個大規模的復原計劃開始啟動,使遊客能夠鑑賞其原貌。拜占庭-奧斯曼戰爭是奧斯曼土耳其人與拜占庭羅馬人的一連串軍事衝突,導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及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拜占庭帝國在1204年失去了君士坦丁堡後,國內陷入分裂及混亂。羅姆蘇丹國乘虛而入,吞併小亞細亞西部的地區,直至尼西亞帝國將塞爾柱土耳其人擊退。1261年,尼西亞帝國在拉丁帝國手中重奪君士坦丁堡。不過,受到敵對國家伊庇魯斯專制國、塞爾維亞及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威脅,拜占庭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依然不穩,加上羅姆蘇丹國(拜占庭帝國在亞洲的對手)的勢力減弱,拜占庭帝國將在小亞細亞的軍隊轉移到歐洲,以維持拜占庭帝國對色雷斯的控制。羅姆蘇丹國的威脅減弱對拜占庭帝國來說並非幸事,狂熱的回教徒要拜占庭帝國付出代價來建立他們的勢力範圍。許多安納托利亞的貝伊參與對拜占庭帝國及塞爾柱帝國地區的征服,當中又以奧斯曼一世的勢力對尼西亞帝國及君士坦丁堡最具威脅。1299年,奧斯曼一世在確立了勢力後自稱貝伊,其勢力範圍被稱為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五十年內,拜占庭帝國在小亞細亞的勢力消逝。約1380年,奧斯曼人得到拜占庭帝國控制的色雷斯地區。至1400年,曾經強大的拜占庭帝國只不過是一個摩里亞采邑的綜合體,掌控一些愛琴海島嶼及首都附近的小塊土地。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戰役、1402年的帖木兒入侵及1444年的瓦爾納戰役使拜占庭帝國仍得以苟延殘喘,直至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陷落。奧斯曼帝國的勝利使她成為地中海東部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迪沃爾條約是安條克公國博希蒙德一世與拜占庭帝國阿萊克修斯一世於1108年十字軍東徵結束後所簽訂的條約。此條約以拜占庭帝國的堡壘迪沃爾為名,它本是用於規定安條克公國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附屬國,但是拜占庭帝國並沒有在短期內強行實施此條約。
早在十字軍第一次東征時,在君士坦丁堡聚集的十字軍都承諾在歸來的時候把他們所征服的土地都歸於拜占庭帝國。博希蒙德一世是阿萊克修斯一世的舊敵羅伯特·吉斯卡德之子,因此他在東徵結束後將安條克公國所屬地域納入他自己的統治。阿萊克修斯起初並不承認博希蒙德的合法統治權,於是博希蒙德試圖在歐洲尋找幫手,並與阿萊克修斯所部展開了戰爭。阿萊克修斯很快就擊潰了博希蒙德,迫使博希蒙德投降,並在他的駐地迪沃爾和博希蒙德簽訂了條約。
根據條約的規定,博希蒙德同意成為拜占庭帝國的藩屬並隨時在帝國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作為回報,他被封為安條克公爵及奧古斯都,可以把他的爵位傳承給埃德薩伯爵。簽訂完條約後,博希蒙德撤退至阿普利亞並逝世於那裏。博希蒙德的繼承者,時攝政安條克公國的坦克里德不承認此條約。安條克在1137年短暫地再度納入拜占庭帝國,不過直到1158年它才徹底臣服於帝國。安納托利亞軍區,或者叫做安納托利孔軍區,為拜占庭帝國7世紀在安納托利亞中部的一個軍區。其自從被建立的那一刻起,就是帝國內最大且最重要的軍區,長官通常都是人中豪傑,在帝國的漫長歷史里數次起兵反叛登上皇位,在長達三個世紀的對阿拉伯人的戰爭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在曼齊刻爾特之前此處長期保持和平,與邊陲要衝區不同,極少經敵軍蹂躪。
據10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記載,安納托利亞軍區為「羅馬最大的省份」。下轄有15,000名士兵,共有34處要塞。其將軍職位首次是在690年被證實。在所有將軍里位列第一級。安納托利亞將軍是帝國最高職位之一,年薪為40金鎊。但其也是少數禁止宦官擔任的職位。除此之外,還被指派為monostrategos,掌管亞洲各個軍區。
軍區的詳細設立日期仍然是謎,但與其他幾個的初始設立的軍區相似,安納托利亞軍區也是因雅爾穆克戰役之後,撤退的東羅馬野戰軍的殘餘部隊駐紮在此而設立。安納托利亞軍區也正由過去三大野戰軍(阿非利加,意大利和亞美尼亞)之一的東方野戰軍而命名。在669年,該軍區被第一次證實存在,與當地的軍隊一起被提及。而當地所駐紮的部隊之後在687年演化成查士丁尼二世的御林軍。聖像破壞運動指8世紀到9世紀之間東羅馬帝國間關於聖像崇拜問題的爭論,以及其中數位皇帝所推行的相關政策。從726年皇帝利奧三世頒佈禁止偶像崇拜法令為開端,至843年幼帝米海爾三世統治時期,攝政皇后提奧多拉頒佈反對破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為止,持續了117年。外表看起來只是破壞偶像主義的興起,但深層目的是要打擊東西教會分裂前的羅馬教會與希臘教會在境內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內貴族一直垂涎教會的土地,希望藉以沒收教會財產。
380年,狄奧多西一世頒佈法令打擊異教信仰,以確立基督教的國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傳統和地方神話因此被整合到教會的神話中。然而,由異教皈依基督教的信徒,不習慣崇拜沒有形象的神;同時,許多曾為異教製作偶像的藝術家和工匠開始轉為基督教會服務,教會的藝術風格因而受到羅馬既有的藝術風格的影響,描繪的形象趨向栩栩如生。在4到5世紀時期,教會在地下墓穴的繪畫和集會所的壁畫中,採用了一些象徵性的符號和形象來代表基督。
在7世紀以前,東方和西方的教會中出現許多基督、使徒、聖徒、和殉道者的圖像崇拜,東方大多都是平面的圖像,而西方的教會大都是雕像,這些圖像是為了使在基督的真理上未受教育的人可以學習、思想的方式,但不久人們將這些的圖像當做是守護神一樣,將他們圖像上剝落下來的着色之物摻和於聖餐的餅酒之中,亦被視為把這些圖像當成偶像一樣的崇拜,而有關於圖像的爭辯是爆發於8世紀而延長到9世紀。
總體而言,利奧三世推行運動是因為人民對當時奢華教會的不滿,要求簡化宗教儀式,取消聖像崇拜,教會地位崇高及財富雄厚,帝國政府想利用破壞聖像抵抗修院的勢力,因而藉由認為聖像就是聖經上所說的偶像,有違宗教原則的指責,發動毀壞聖像運動。希臘火是東羅馬帝國所利用的一種可以在水上燃燒的液態燃燒劑,為早期熱兵器,主要應用於海戰中,「希臘火」或「羅馬火」只是阿拉伯人對這種恐怖武器的稱呼,東羅馬自己則稱之為「海洋之火」、「流動之火」、「液體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備之火」等等。根據文獻記載,希臘火多次為東羅馬帝國的軍事勝利作出頗大的貢獻,一些學者和歷史學家認為它是東羅馬帝國能持續千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對於希臘火的配方和製作方法,後世知之甚少,原因在於拜占庭皇室的嚴格的保密措施。拜占庭研製和生產希臘火都在皇宮深處進行,身授御令又被牢固控制的加利尼科斯家族控制着整個運作系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曾諭其子說:「爾宜照料以上諸事,尤須關切管中噴出之海火。倘有人敢問此機密,如尋常有奏問於朕者,爾當嚴詞拒之。」有關這種武器的所有事情都嚴格保密,甚至不允許用文字記載下來。所以後世可以徵引的希臘文資料中的確少見有關記載,只有幾位皇室成員留下了一鱗半爪的資料。利奧六世在其《戰術學》中指出,這種「人造火」用虹吸管噴出,而此管由青銅製成,放在戰船的前端,能將火射向上下左右各個方面。士兵則用小手筒從鐵盾後面放出火。希臘火的配方現已失傳,成份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602年-628年拜占庭-薩珊戰爭是發生於拜占庭帝國與波斯薩珊王朝之間的一次戰爭,為羅馬-波斯戰爭中的最後一場,也是最具毀滅性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在結束於591年的上一次拜占庭-薩珊戰爭中,拜占庭皇帝莫里斯出兵幫助薩珊王子,後來的庫斯老二世復位。602年,莫里斯被反賊福卡斯所殺,庫斯老二世以此為藉口,打着替莫里斯復仇的旗號對拜占庭帝國宣戰,拉開了這場戰爭的序幕。這場戰爭隨後演變為長期戰爭,成為歷次羅馬-波斯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火幾乎燃遍整個中東:埃及、黎凡特、美索不達米亞、高加索、安納托利亞、亞美尼亞、愛琴海都成為戰場。
602年至622年間,薩珊軍隊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佔領了黎凡特、埃及、安納托利亞的一部分乃至愛琴海中的一些島嶼。610年即位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在初戰受挫後,保持防守姿態,積蓄國力,最終於622年向波斯本土發動了反攻,波斯人難以招架。626年,波斯人聯合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包圍君士坦丁堡,但攻城失敗。隨後,希拉克略聯合西突厥汗國的統葉護可汗,於627年向薩珊王朝的腹心——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發動進攻,這造成了薩珊波斯的內亂,貴族聯合起來殺害庫思老二世,向拜占庭求和。
長期的戰爭使得兩國精疲力盡,拜占庭的勝利也沒有給他們帶來實際的益處。戰爭結束僅數年後,阿拉伯人就團結在正統哈里發旗下,開始了對外擴張;兩大帝國無力抵擋,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徹底征服,拜占庭帝國則失去了黎凡特、高加索、埃及和北非,這些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被阿拉伯帝國牢牢控制。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經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但該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稱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是全歐洲規模最大且最為繁華的城市。
後來拜占庭帝國逐漸衰落,領土範圍也縮減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邊地區。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此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再次繁榮起來。西方學者們習慣上將基督教治下(330年至1453年)的該城稱作君士坦丁堡,而將此後伊斯蘭教治下的城市稱作伊斯坦布爾。如今,君士坦丁堡之名仍然被東正教沿用,教眾們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領袖,亦是整個東正教會名義上地位最高的領袖稱作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偉的建築而聞名。著名的建築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和黃金城門,大道與廣場在其間星羅棋佈。在1204年和1453年兩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還保存着為數眾多的藝術和文學作品。在被奧斯曼帝國攻克之時,該城已經逐漸破敗,但在此後得到了迅速的復興與發展,並於17世紀中葉再次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717年-718年君士坦丁堡之圍,或稱阿拉伯人第二次圍攻君士坦丁堡,是倭馬亞王朝軍隊對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的一次海陸聯合進攻。這場戰役是數十年來阿拉伯軍對拜占庭帝國發動的長期進攻的最高潮。在716年,經過多年的準備,哈里發之弟麥斯萊麥·伊本·馬利克率領的軍隊入侵安納托利亞,阿拉伯人試圖利用拜占庭帝國內部的矛盾,與叛亂的將領利奧結盟,共同攻擊皇帝狄奧多西三世。但利奧奪得皇位後(稱利奧三世)便背叛了阿拉伯人。
在小亞細亞西部沿海過冬後,阿拉伯軍在717年初夏進入色雷斯,建立了圍攻堡壘並封鎖了有巨大堅固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的君士坦丁堡。阿拉伯艦隊本計劃與陸軍協同,在海上封鎖城市,但被拜占庭海軍使用希臘火壓制,這使得君士坦丁堡可以通過海路補給,而圍城的阿拉伯陸軍在接下來的冬季中卻遭受了饑荒與瘟疫的折磨。718年春,兩支前來增援的阿拉伯艦隊又因基督教船員的背叛而被拜占庭海軍摧毀,陸上增援則在通過小亞細亞時被拜占庭軍的伏擊擊敗,與拜占庭同盟的保加爾人又襲擊阿拉伯軍後方。最終,阿拉伯人被迫於718年8月15日解圍,出海而去,歸途中,他們又遇到風暴和火山的襲擊,幾乎全軍覆沒。
這次圍城的失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守城成功使得拜占庭帝國得以繼續生存,阿拉伯人則被迫改變了戰略,儘管定期的進攻仍不間斷,但他們放棄了徹底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念頭。這次戰役使穆斯林對東南歐的進攻被推遲數百年,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昆圖拉斯橄欖樹林戰役發生於1205年夏天,戰場位於今伯羅奔尼撒半島麥西尼亞州境內,作戰的雙方分別是第四次十字軍中的法蘭克人部隊與當地的希臘人、斯拉夫人,戰鬥以法蘭克人獲勝告終。
1204年,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軍攻陷,之後,拉丁帝國在原拜占庭領土上建立,一些十字軍領袖在希臘地區還按西歐封建形式建立了一些小國,並進攻當地的希臘勢力。十字軍中的兩個法國貴族紀堯姆·德尚普利特與戈弗雷·德維爾阿杜因率領500-700名十字軍騎士與步兵進入摩里亞(即伯羅奔尼撒半島),打算將其佔為己有。在麥西尼亞地區一片名叫昆圖拉斯的橄欖樹林中,他們與4千-5千名當地希臘人及斯拉夫人組成的部隊相遇。這支部隊的領袖名叫米海爾,有學者認為他就是伊庇魯斯專制國的創立者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儘管十字軍人數居劣勢,他們還是擊敗了敵人,此戰的勝利為這兩個法國貴族開創亞該亞親王國奠定了基礎。674年-678年君士坦丁堡之圍,是倭馬亞王朝對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起的一次大規模圍攻。這次戰役是阿拉伯-拜占庭戰爭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倭馬亞王朝攻擊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高潮。穆阿維葉於661年在穆斯林內戰中獲勝,成為哈里發並建立倭馬亞王朝,十幾年後,阿拉伯人發起了對拜占庭帝國的新一輪入侵,希望通過佔領君士坦丁堡來徹底毀滅拜占庭帝國。
672-673年,阿拉伯艦隊在小亞細亞海岸建立了基地,鬆散地封鎖了君士坦丁堡,佔據君士坦丁堡附近的基齊庫斯半島並把這裏當作過冬基地;之後幾年中,開春後對君士坦丁堡發起進攻,冬季再返回基地。最終,君士坦丁四世統治下的拜占庭帝國利用新發明希臘火摧毀了阿拉伯艦隊,在陸上,拜占庭軍也擊敗了阿拉伯軍隊,使得阿拉伯人解圍而去。這次勝利對拜占庭帝國十分重要,在一段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安全,不久之後,兩國簽訂合約,隨後的第二次穆斯林內戰期間,倭馬亞王朝甚至被迫向拜占庭帝國納貢。優卑亞繼承戰爭是1256年至1258年間發生的一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亞該亞親王國,另一方是因懼怕亞該亞親王紀堯姆二世·德維爾阿杜安而結成聯盟的幾個法蘭克希臘小國,威尼斯和熱那亞兩個共和國也捲入其中。戰爭的導火線是紀堯姆二世·德維爾阿杜安想要控制優卑亞島的部分領土,而統治該島的倫巴底人男爵在威尼斯共和國的支援下決定抵抗。隨後,雅典與底比斯領主居依一世·德拉羅什及中希臘的幾個小君主也決定站在他們一邊對抗紀堯姆二世。雙方於1258年5-6月在卡里迪決戰,最終聯軍戰敗,亞該亞獲勝,1262年,雙方簽訂了停戰條約。
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戰役是在小亞細亞西南部門德雷斯河畔安條克附近發生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尼西亞帝國和羅姆蘇丹國,雙方的君主狄奧多爾一世皇帝與凱霍斯魯一世蘇丹都親自上陣,塞爾柱突厥軍在戰鬥初期佔優,但蘇丹臨陣被殺,使得尼西亞軍獲勝。這次戰役的勝利使尼西亞帝國確立了在小亞細亞西南部愛琴海沿岸的霸權。
熱那亞佔領羅得島指的是1248年-1249年末或1250年初熱那亞共和國佔領羅得市及其同名島嶼羅得島部分地區的歷史事件。當時羅得島由附屬於尼西亞帝國的希臘豪強統治,1248年,熱那亞人以一次突襲奪取該島首府羅得市,並得到了亞該亞親王國士兵的協助。尼西亞軍隊隨後開始進攻,並於1249年末或1250年初趕走了熱那亞人。
斯維亞托斯拉夫入侵保加利亞,指的是基輔羅斯、保加利亞、拜占庭帝國三方開始於967或968年,結束於971年,在東巴爾幹爆發的一系列戰鬥。基輔羅斯王公斯維亞托斯拉夫應拜占庭帝國邀請,出兵進攻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並大敗其軍,並在隨後兩年中佔領了其領土的北部與東北部 。拜占庭帝國不願見到一個新強國在自己的邊境崛起,因而打破同盟,出兵擊敗羅斯人,後者被迫撤回國內,保加利亞東部被拜占庭帝國吞併。
克里特埃米爾國是一些穆斯林流亡者攻下拜占庭帝國的克里特島後建立的國家,建立於9世紀20年代後期,961年被拜占庭帝國征服而滅亡。這個埃米爾國承認阿拔斯哈里發為其宗主,但事實上是獨立的。
該國的建立者是阿布·哈夫斯·歐麥爾·伊格里蒂希,他率領的一批來自安達盧斯的流亡者於827-828年或842年征服了克里特島,獨立建國。拜占庭將領狄奧克提斯托斯於842或843年在島上登陸,奪回了大部分地區,但很快被打敗,之後拜占庭收復該島的努力也失敗了。在埃米爾國存在的135年中,它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主要威脅之一,克里特島控制着東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在穆斯林的統治下,它成為了肆虐愛琴海沿岸地區的伊斯蘭海盜們的基地和避風港。埃米爾國的內部歷史記載不多,但有限的史料表明,除了海盜活動之外,其農業和貿易也相當發達。最終,拜占庭將領尼基弗魯斯·福卡斯於960-961年指揮大規模遠征,奪回克里特島,消滅了埃米爾國。「宮內軍家內官」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高級軍事職務,存在於8-14世紀。最初,這個職務只是帝國禁衛軍「塔格瑪」中的一支精銳部隊「宮內軍」的指揮官,後來其地位迅速上升,至9世紀中期,其持有者實際擔任拜占庭軍隊的總司令。12世紀,該官職的地位下降,其總司令職能被「大家內官」取代,在巴列奧略王朝時期(13-15世紀)則成為一個中等級別的純榮譽頭銜。
提名
請自行將與拜占庭帝國主題相關的,且未展示於上面的Wikipedia:典範條目或Wikipedia:優良條目或乙級以上佳作添加至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