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 (省辖市)

中華民國臺灣省曾經存在的省轄市(1945-2010年)

台中市俗字写作台中市)为中华民国台湾省从1945年至2010年间下辖的。台中于1920年实施市制,为台中州州辖市。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制为省辖市。2010年12月25日五都升格案生效,与台中县合并改制成为直辖市

台中市
Taichung City
简称:中、台中、中市
 中华民国
1947年—2010年

国家 中华民国
首府西区
面积 
• 2010年11月
163.4256平方千米(63.0990平方英里)
人口 
• 2010年11月
1082163
政府
台中市市长 
• 1951-1954
首任:杨基先
• 2001-2010
末任:胡志强
历史 
• 改制台中街台中市
1930年1月20日
• 成立
1947年2月1日
• 废除
2010年12月25日
行政分区8区
前身
继承
台中市 (州辖市)
台中市
今属于 中华民国台中市
台中市
汉语名称
繁体字 臺中 or 台中
简化字 台中
日语名称
汉字 台中市
旧字体臺中市

历史

编辑

台中市别名“文化城”。清朝之前,台中市为平埔原住民之中的巴宰族巴布萨族的生活区域,主要以狩猎维生。清治末期,台湾中部的要邑位在半线(今日的彰化市),直至1890年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当时东大墩街南侧的“桥仔头”聚落(或称桥仔图、桥孜图;今国光路台中路之间)附近始建八卦城池及大量官署建筑物(现存北门城楼、考场),预备作为台湾建省之后的省会。但后任巡抚邵友濂终止此计划,省城改设在台北;但所累积的建设成果是清治时期全台营建之城池中规模最大者。

1896年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前期先后将其划归在台湾县、台湾民政支部内,当年最后划归在台中县(今之云林县彰化县南投县苗栗县台中市),“台中”之称始于此;1901年苗栗、云林、彰化、南投等地拆出,设台中厅。1899年,日本当局实施市街改正计划,整治河流与设计棋盘状道路(现今中区东区),将台中兴建成为日治时期新兴的现代化都市。1909年,彰化厅并入台中厅。1920年,总督府实施“五州二厅”制度,再将台中厅与南投厅合并为台中州,再将现今台中市的东、南、西、北、中等五区域组成州辖市级的台中市,隶属于台中州,此为台中设“市”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中市由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并改为省辖市。1947年2月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台中县北屯西屯南屯等三个乡划入台中市管辖。2006年6月《远见杂志》发表的“2008年县市总体竞争力调查”,台中市在总表现中排名全国第五[1]

2003年,台中市的总人口数突破100万[2],要求在中部唯一大都会再设一处直辖市的声浪四起,甚至成为总统候选人的政见。但由于直辖市门槛自100万人改为125万人,故于2009年6月通过台中市县合并改制直辖市案、翌年正式实施

地理

编辑
 
台中市中区绿川一景
地形水文

台中市位于台湾本岛西侧的中部。地形上,台中市中心位于台中盆地,四周环山,大坑风景区内的头嵙山(海拔859米)为市区最高峰(日治时期台中市辖区最高峰为台中公园的炮台山)。平日若天气晴朗,则可自大肚山等台中周边的山俯瞰整个台中盆地。

其中,台中市区被多条溪流穿过,大型的溪流由东至西有廍子溪大里溪旱溪筏子溪,小型(或为区域排水系统)则有绿川柳川梅川麻园头溪枫树脚溪潮洋溪、南屯溪(犁头店溪)、土库溪大坑溪、横坑溪、浊水坑溪、清水坑溪、新庄仔溪、北坑溪。其中以绿川、柳川、梅川、麻园头溪四者被称作“台中市四大河川”。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仿照京都市的城市规划(市区改正)来规划台中,因而整顿了四区内的四条排水系统,至今仍可由柳川两岸的柳树一窥鸭川的意象。台中市的气候受到这些流经的河川调节,显得更为怡人。

在行政区上,台中市四周皆与台中县接壤,其东侧与太平市新社乡相邻;西缘沙鹿镇龙井乡大肚乡;南邻乌日乡大里市,北边则是丰原市潭子乡大雅乡

西←位在台中盆地的台中天际线→东
气候

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

台中(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C(°F) 22.0
(71.6)
22.0
(71.6)
24.6
(76.3)
27.8
(82.0)
30.0
(86.0)
31.8
(89.2)
33.0
(91.4)
32.4
(90.3)
31.9
(89.4)
30.1
(86.2)
26.9
(80.4)
23.6
(74.5)
28.0
(82.4)
平均低温 °C(°F) 12.4
(54.3)
13.3
(55.9)
15.6
(60.1)
19.4
(66.9)
22.3
(72.1)
24.2
(75.6)
24.9
(76.8)
24.7
(76.5)
23.7
(74.7)
21.4
(70.5)
17.6
(63.7)
13.8
(56.8)
19.4
(66.9)
平均降水量 mm(吋) 36.3
(1.43)
87.8
(3.46)
94.0
(3.70)
134.5
(5.30)
225.3
(8.87)
342.7
(13.49)
245.8
(9.68)
317.1
(12.48)
98.1
(3.86)
16.2
(0.64)
18.6
(0.73)
25.7
(1.01)
1,642.1
(64.65)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7.4 9.9 11.5 11.1 12.7 14.9 12.7 15.1 8.2 3.5 3.8 4.9 115.7
平均相对湿度(%) 76.1 77.6 77.9 78.2 79.5 79.5 76.8 79.3 76.8 74.8 74.1 74.0 77.1
月均日照时数 172.7 134.9 155.8 153.1 155.4 169.7 210.6 191.8 192.8 201.1 171.4 175.5 2,084.8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局

历任市长

编辑

实施地方自治前

编辑
任次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刘存忠 1945年12月17日 1946年1月21日 兼任台中县县长(台中市尚属台中县县辖市
2 黄克立 1946年1月21日 1947年4月7日 1947年2月,台中市升格为省辖市
代理 莫大元 1946年8月24日 1946年12月19日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电准台中市市长黄克立赴省面洽公务,并由主任秘书莫大元暂代市长职务
3 李荟 1947年4月7日 1947年9月3日
4 陈宗熙 1947年9月3日 1951年2月1日

实施地方自治后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党籍 届次 备注
1   杨基先
(1903–1961)
1951年2月1日 1954年6月2日 无党籍  中国国民党 1 首位  中国国民党籍市长。
2   林金标
(1898–1984)
1954年6月2日 1957年6月2日   中国国民党 2
1957年6月2日 1960年6月2日 3 首位连任成功的  中国国民党籍市长。
3   邱钦洲
(1910–1969)
1960年6月2日 1964年6月2日[注 1] 4
4   张启仲
(1916–2009)
1964年6月2日 1966年12月6日[注 2] 5
代理 罗立儒 1966年12月6日 1967年9月1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4)   张启仲
(1916–2009)
1967年9月1日[注 3] 1967年12月18日[注 4]
代理 罗立儒 1967年12月18日 1968年6月2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5 林澄秋
(1909–1979)
1968年6月2日 1973年2月1日 无党籍 6 首位无党籍市长。
6 陈端堂
(1920–2005)
1973年2月1日 1977年12月20日[注 5]   中国国民党 7 因故延后一年卸任。
邱钦洲外甥。
7 曾文坡
(1936–2002)
1977年12月20日 1981年12月20日[注 6] 无党籍 8
8   林柏榕
(1936–)
1981年12月20日 1985年12月20日[注 7]   中国国民党 9
9 张子源
(1941–2010)
1985年12月20日 1989年7月20日[注 8] 10
代理   黄镜峰
(1930–2012)
1989年7月20日 1989年12月20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10   林柏榕
(1936–)
1989年12月20日 1993年12月20日 11
1993年12月20日 1995年10月4日[注 9] 12
代理 陈正雄
(1937–2008)
1995年10月4日 1996年4月3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10)   林柏榕
(1936–)
1996年4月3日[注 10] 1996年6月3日[注 11]
代理 林学正 1996年6月3日 1997年7月29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10)   林柏榕
(1936–)
1997年7月29日[注 12] 1997年12月20日
11   张温鹰
(1950–)
1997年12月20日 2001年12月20日[注 13]   民主进步党无党籍 13 首位  民主进步党籍市长。
首位女性市长。
12   胡志强
(1948–)
2001年12月20日 2005年12月20日   中国国民党 14
2005年12月20日 2010年12月25日 15 因与台中县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县市长任期均延长至2010年合并改选
  • 林柏榕担任第九届与第十一、十二届省辖市市长,多次任期累计约11年余,为实施地方自治时期(1951年-2010年)任期最长的民选省辖市市长之一。
  • 胡志强担任第十四、十五届省辖市市长,并当选改制后的台中市第一届直辖市市长,累计任期约13年。

区划人口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台中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 面积(平方公里)
西区 5.7042
北区 6.9376
中区 0.8803
东区 9.2855
南区 6.8101
南屯区 31.2578
西屯区 39.8467
北屯区 62.7034
总计 163.4256

依原存在区域的人口明细

编辑
  • 资料时间:2019年10月
10 / 12
区名 面积
(km²)
下辖
里数
下辖
邻数
人口数 人口消长 出生人数 死亡人数 迁入人数 迁出人数 人口密度(人/km²) 邮递区号
中区 0.8803 8 195 18,383 +49 11 8 20,883 400
东区 9.2855 17 404 76,009 -16 52 58 8,186 401
南区 6.8101 22 608 126,543 -8 76 64 18,582 402
西区 5.7042 25 608 115,278 -17 63 64 20,209 403
北区 6.9376 36 842 147,444 +4 82 76 21,253 404
北屯区 62.7034 42 934 283,092 +288 210 141 4,515 406
西屯区 39.8467 39 1,006 230,218 +212 145 101 5,778 407
南屯区 31.2578 25 597 172,747 +99 106 61 5,527 408
原台中市 163.4256 214 5,194 1,169,714 +611 745 573 7,157
  • 人口消长计算方式为本月人口减去上月人口,负值以红字表示,正值以蓝字表示,没有增长以绿字表示

象征

编辑

作曲:林鹤年
作词:张亦
美哉台中居岛之中,平原腴土四绕奇峰。
柳川绿川奔流西东,街衢幽雅茂木清丛。
公园湖景瑞士之风,气候温和物产丰隆。
交通发达遍及乡村,城号文化全岛称雄。
民主政治人人歌颂,振作图强康乐无穷。

  • 市树:黑板树张子源市长任内于1988年经市民票选订为市树后遂进行大量栽种。然而黑板树为外来种,生长过快且枝干松散。每逢台风造成残枝遍布,气根也破坏建筑地基。2006年,台中市政府宣布将以20种行道树取代,并移植既有24处街廓之黑板树[3]。黑板树将于2009年陆续移植至南屯区岭东苗圃附近,市政府规划的树木银行内[4]
  • 市花:长寿花
  • 市鸟:小白鹭

交通

编辑

公路

编辑
市区道路

台中市的都市道路规划呈蜘蛛网状分布,是由数条放射状的连外干道(台中港路大雅路等)及环绕市区的环状干道(忠明路文心路环中路)所组成的。近年来台中市的人口激增,以及台中市的汽机车使用率居全台之冠,使得每逢假日通勤时间,市区内各主要道路常有塞车情形出现。为解决台中市日趋严重的塞车问题,台中市政府提出多个解决方案,例如“部分路口禁止左转”、“增加公车路线”、“台中港路取消停车格”、“增加路口员警数量”及“兴建捷运系统”等,以减少台中市区的车流量。

省、县道
高速公路

大众运输

编辑
铁路
捷运

根据省政府时期的省住都处所规划,初步建议之路网由红、蓝、绿、橘四条路线组成,路网总长约98.7公里,共设64座车站,预估2021年尖峰小时站间最高运量约为122,500人次,蓝线采用高运量系统,绿线与橘线采用中运量捷运系统,红线为台铁捷运化之密集区间车,预估总建造成本为2300亿元。

最后规划各路线如下:

公车客运

旅游

编辑
参见:台中市主题商圈

教育

编辑
学校
体育场地

出身市民

编辑

对外交流

编辑

领事机构

编辑

台中市对外国的城市交流始于1960年代,1975年菲律宾在台中市设立领事馆(代表机构/办事处),这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国家在台中市建立的交流平台。另外美国在台协会亦设有台中线上分处,并与国立台中图书馆合作设立台中美国资料中心

科技贸易交流城市

编辑

姊妹市

编辑

1965年至2010年底,台中市共缔结了18个姊妹市。

统计

编辑
本籍别台中市人口 (1990年)[5]
排名 本籍 台中市人口 比率
1 台中市 295,607 38.3%
2 中国大陆各省市籍 114,504 14.8%
3 彰化县 82,703 10.7%
4 台中县 81,726 10.6%
5 南投县 43,918 5.7%
6 云林县 29,511 3.8%
7 嘉义县 18,632 2.4%
8 台南县 16,191 2.1%
9 苗栗县 15,010 1.9%
10 屏东县 10,374 1.3%
11 台北市 7,598 1.0%
12 台北县 7,228 0.9%
13 高雄县 7,037 0.9%
14 桃园县 5,159 0.7%
15 高雄市 4,845 0.6%
16 台南市 4,516 0.6%
17 新竹县 4,399 0.6%
18 嘉义市 4,061 0.5%
19 宜兰县 3,829 0.5%
20 台东县 3,574 0.5%
21 花莲县 3,108 0.4%
22 外国籍 2,641 0.3%
23 澎湖县 2,023 0.3%
24 新竹市 1,935 0.3%
25 基隆市 1,743 0.2%
26 金门县 835 0.1%
27 连江县 121 0.0%
总计 772,828 100.0%

注释

编辑
  1. ^ 市长任期由三年延长为四年。
  2. ^ 因挂图案停职。
  3. ^ 复职。
  4. ^ 撤职。
  5. ^ 连任失败。
  6. ^ 连任失败。
  7. ^ 未获提名连任。
  8. ^ 调任经济部国营事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 ^ 卫尔康餐厅大火而休职。
  10. ^ 复职。
  11. ^ 因市地重划案而停职。
  12. ^ 判决无罪准予复职。
  13. ^ 连任失败。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远见杂志》第240期(2006年6月号)“2008年县市总体竞争力调查”
  2. ^ 台中市历年人口统计表(一) -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
  3. ^ 市府选出20种行道树替代黑板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4-02.,台中市政府
  4. ^ 台中市政府新闻处,珍惜树木资源 台中市树木银行即将动工,市政新闻,2009-02-25[永久失效链接]
  5. ^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台北市: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 199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