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
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英語:King's Cross St. Pancras tube station),有時簡稱國王十字站(King's Cross tube station),是倫敦地鐵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環狀線、大都會線、北線、皮卡迪利線和維多利亞線的轉乘站,位於倫敦康登區。本站服務國王十字車站和聖潘克拉斯車站,位於倫敦軌道運輸第1收費區。
位置 | 康登區 國王十字 | ||||
---|---|---|---|---|---|
地理座標 | 51°31′49″N 0°07′27″W / 51.5302°N 0.1241°W(WGS84) | ||||
擁有者 | 倫敦地鐵 | ||||
營運者 | 倫敦地鐵 | ||||
車站構造 | |||||
轉乘方式 | 國王十字 聖潘克拉斯 | ||||
無障礙車站 | |||||
月台 | 8 | ||||
2017年 | ▲ 97.92 百萬[1] | ||||
2018年 | ▼ 89.82 百萬[1] | ||||
2019年 | ▼ 88.27 百萬[1] | ||||
重要事件 | |||||
1863年1月10日 | 大都會鐵路開業 | ||||
1906年12月15日 | 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站啟用 | ||||
1907年5月11日 | 城市及南倫敦鐵路站啟用 | ||||
1968年12月1日 | 維多利亞線開業 | ||||
1987年11月18日 | 國王十字站大火 | ||||
服務 | |||||
收費區 | 1 | ||||
車站列表 | |||||
| |||||
|
車站線路及轉乘
編輯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是倫敦地鐵最大的轉乘站,有6條路線4條鐵道通過。
歷史
編輯淺層車站落成
編輯在1851年、國王十字車站的興建過程中,就已有於國王十字興建地鐵站的計劃。當時計劃打算連接大西部鐵路的派丁頓車站和大北部鐵路的國王十字車站[2][3]。本站隨著大都會鐵路首階段(派丁頓—法靈頓)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而啟用[4]。1868年8月,為了配合大都會鐵路本站至沼澤門街站(現沼澤門站)四線化工程,本站進行了改造工程,並新設一組月台供拓寬線(即四線化中的一對新設軌道)使用。在四線化工程中,國王十字車站連接大都會鐵路原有軌道的聯絡線改為連接拓寬線。四線化後,大都會鐵路列車繼續使用原有軌道,大北方鐵路及其他鐵路公司的列車則改為於拓寬線上運轉[5]。同年,大都會鐵路公司為拓寬線鋪設了一條聯絡線,並於聖潘克拉斯車站(當時是密德蘭鐵路公司剛落成的鐵路總站)北方連接密德蘭鐵路[6]。這使密德蘭鐵路公司得以開辦貝德福德至沼澤門街站的客運服務。
1871年7月1日起,大都會鐵路與區域鐵路公司共同開設內環狀線服務。由於沼澤門街站以東至市長官邸站一段鐵路尚未落成,內環狀線(實質未成環)列車服務為沼澤門街站至市長官邸站,途經本站、西倫敦的南肯辛頓和埃奇韋爾路,每十分鐘一班車[7]。1884年10月6日,內環狀線隨著市長官邸站和阿爾德門站一段鐵路通車而得以閉合成環,因此本站亦於同日起提供內環狀線順、逆時針的列車服務(與2009年12月13日前環狀線路線相同)[8]。
深層車站落成
編輯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GNP&BR,現皮卡迪利線的一部分)首階段於1906年12月15日通車,其國王十字站亦隨之啟用。屬於城市及南倫敦鐵路(C&SLR,現在北線的一部分)北延尤斯頓段的國王十字站則於1907年5月11日開通[9]。隨著倫敦地下鐵路網路的擴張,以及路面電車的普及,拓寬線上的客運列車服務因為不敵競爭而急劇減少。由於客運列車減少,使更多貨運列車能使用拓寬線。因此途經本站的貨運列車數目亦有所上升。
1906年12月15日至1932年9月19日間,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國王十字站的東行下一站是約克路站。該站由於位處工業區,又只在本站北邊600米處,這樣短的距離導致該站人流稀少。1909年9月起,部分列車就不停該站,以縮短前往其他車站的時間。1918年5月5日起,該站逢週日關閉。1926年5月4日英國大罷工開始後,該站就一直關閉。由於約克路站的關閉引起了英國下議院關注,該站於同年10月重開。但該站最終於1932年9月19日永久關閉[10]。當日亦是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頓鐵路芬斯伯里公園至亞諾斯高夫段的開通日[11]。現時該站的月台已被拆除,但乘客仍可於列車上看見該站的月台空間(儘管部分東行月台已被遮蔽)[10]。該站出口被用作列車隧道的緊急出口。約克路站的地面建築則保留至今。因此現時皮卡迪利線的本站東行下一站是卡利多尼安路站。
1927年,該兩鐵路的國王十字站被改名為國王十字予聖潘克拉斯站(King's Cross for St Pancras)[12]。
成為大都會線、環狀線、北線及皮卡迪利線轉乘站
編輯1933年7月1日,所有在倫敦經營地下鐵路的公司被公有化,其資產轉移至政府成立的倫敦客運委員會[13]。同年,國王十字予聖潘克拉斯站被改為現名。大都會線車站亦於1940年10月16日改為現名。於1930年代,本站進行了當時總造價為26萬英鎊的大規模改造工程,包括建造直接連繫聖潘克拉斯車站的人行地下道和一座圓形的主票務大廳。人行地下道及大廳分別於1939年6月18日及1941年啟用。此外,倫敦客運委員會亦於1930年代為於本站的淺層(大都會線及環狀線)月台以西約250米處建造新月台供大都會線及環狀線使用,以縮短淺層與深層月台(皮卡迪利線、北線的月台)間的距離[14][15] 。
為了緩解區域線白教堂以東路段的擁擠情況,倫敦客運委員會於1936年將部分大都會線直通東倫敦線(漢墨斯密—新十字/新十字門)的列車服務改為直通區域線(漢墨斯密—巴金)[16]。本站自此開始提供前往巴金的列車服務。
二戰期間,由於本站於倫敦大轟炸時受炸彈轟炸,淺層月台於1940年10月16日至12月6日關閉[17]。1941年3月9日,淺層月台再次受炸彈轟炸,一輛列車、車站屋頂、號誌箱和月台均受到破壞,兩名地鐵職員亦因而喪生[14] 。1941年3月14日,尚未完工的新淺層月台啟用,月台以青邊奶黃色瓷磚裝飾。同時,本站增設了沿尤斯頓路下方鋪設的人行地下道,直接連繫淺層(大都會線、環狀線)月台與皮卡迪利線、北線的月台,方便乘客轉乘。原1868年落成的淺層月台中,南側兩座月台因為大都會線、環狀線遷至新月台而被廢棄。現今,列車在本站和法靈頓站間行駛時,乘客仍可以看到該兩座廢棄月台。北側兩座屬於拓寬線的月台則持續服務城際列車至1979年。
維多利亞線通車
編輯國王十字站隨著維多利亞線二期(高貝里及伊斯林頓—華倫街)通車於1968年12月1日投入使用。在維多利亞線規劃過程中,芬斯伯里公園、高貝里及伊斯林頓、尤斯頓和牛津圓環站均設有跨月台轉乘設計,使維多利亞線乘客能夠可以跨月台轉乘其他路線[18]。然而,由於本站空間所限,本站維多利亞線月台無法與北線、皮卡迪利線月台處於同一水平,因此亦無法提供跨月台轉乘設計。本站的維多利亞線月台為分離式月台,並設有兩條新的電扶梯連接月台與北線 / 皮卡迪利線票務廳,以及已被擴闊的車站大廳。維多利亞線的電扶梯正好穿過原來皮卡迪利線垂直電梯的位置。此外,亦有一條人行地下道和樓梯連接維多利亞線月台與大廳[19]。
1983年密德蘭主線和拓寬線電氣化工程完成後,原1868年落成的北側淺層月台成為國王十字密德蘭城市車站(1988年改稱國王十字泰晤士連線車站)的月台。該站設有人行地下道連繫本站。
1986年,本站與一系列其他地鐵站的翻新工程完成。工程為北線、皮卡迪利線月台增添了設有「K」和「X」字樣、色彩繽紛的瓷磚裝飾[20][21] 。這些裝飾後來於2000年代中期本站的大型升級及擴建工程中被移除[21]。
國王十字站大火
編輯1987年11月18日約7時30分,數名乘客向本站職員報告,指連接皮卡迪利線和大廳的上行電扶梯著火。由於職員判斷只屬輕微火災,隨後於7時43分到達的消防員只帶了4條消防水龍帶和一條逃生梯。消防員到達時,當時票務大廳已經濃煙密佈,列車過站不停,乘客亦正在疏散。約7時45分,火焰突然造成閃燃,火球從電扶梯噴出,導致票務大廳著火。大火直至翌日凌晨約1時46分才被妥善控制。導致31人死亡[22] 、100人需送往醫院,其中19人嚴重受傷[23]。這場大火使得倫敦地鐵的防火設備更新,防火措施大幅改進,員工的訓練得到增強,木質台階的電扶梯亦逐步被替換成金屬扶梯。雖然從1985年2月起,倫敦地鐵所有車站的地下部分已禁止吸菸,但在大火過後,禁菸措施進一步擴展至全個網路。
大火後,由於大都會線、環狀線的月台和票務大廳並未受大火波及,因此於1987年11月19日(翌日)清晨重開。維多利亞線月台亦未受波及,其連接大廳的電扶梯亦只有輕微受損,因此亦於下星期二重開。維多利亞線、北線和皮卡迪利線共用的大廳則於四星期內分階段重開[23]。由於大火嚴重破壞了連接皮卡迪利線月台與大廳的電扶梯,它們需要全數更換。修復工程期間,乘客需要透過維多利亞線月台或國王十字泰晤士連線車站(時稱國王十字密德蘭城市站)的月台前往皮卡迪利線月台。由於從大廳前往北線月台原本就要經過皮卡迪利線月台,而維多利亞線的電梯亦無法同時應付維多利亞線、皮卡迪利線以及北線的客流,因此北線月台於大火後保持關閉,北線列車過站不停,以免令車站過份擠逼。此外,皮卡迪利線月台亦需於繁忙時間實施單方向人流管制[24]。由於修復和重建工程需時超過一年,連接皮卡迪利線月台與大廳的新電扶梯於1989年2月27日才完成安裝。北線月台和連接皮卡迪利線月台與大廳的電扶梯直到1989年3月5日才再次開啟[25]。
後續發展
編輯1990年7月30日,大都會線漢墨斯密至巴金的列車服務獲升格獨立成線,稱為漢墨斯密及都市線[16]。本站亦因此成為漢墨斯密及都市線的車站。
2000年8月,為了配合英法海底隧道鐵路連接計劃(即日後連接聖潘克拉斯車站與歐洲大陸的1號高速鐵路計劃),本站開展大規模升級及擴建工程。此項耗資8.1億英鎊、耗時近十年的工程使本站能應付的日客量翻倍至超過十萬人[26]。工程計畫包括:
- 增設兩座新票務大廳:西大廳及北大廳。西大廳位於聖潘克拉斯車站正門下方[27],北大廳則位於國王十字車站大廳的下方[26]
- 重建及擴展原有位於國王十字車站前方地底的大廳
- 增設新的行人通道與電扶梯,以提升本站容量
- 增設十部電梯,提供出入口至各線月台的無障礙通道[28][29]
2005年7月7日早上,一名牙買加裔穆斯林於一列皮卡迪利線南行列車上設置炸彈。炸彈於列車駛離本站約一分鐘後爆作,造成列車第一卡後半部和第二卡車廂前半部嚴重損毀,地鐵隧道亦受到破壞[30]。皮卡迪利線炸彈爆炸造成合共26名乘客死亡(不包括該恐怖份子)。皮卡迪利線隧道屬於深層隧道,距離地面超過30米。該線的東西行軌道位於各自直徑只達3.56米的隧道中,隧道與列車之間的空間狹窄,淨空只有15厘米。上述因素導致該枚炸彈造成的衝擊力被局限於有限的空間內,使死傷人數大大超越另外兩枚於環狀線列車爆炸的炸彈(該兩枚炸彈分別導到7名及6名乘客死亡)[31]。
2007年12月9日,國王十字泰晤士連線車站因泰晤士連線工程關閉,其城際列車服務被轉移至聖潘克拉斯車站[32]。車站關閉後,其票務大廳和連接本站的通道曾長期被用作本站的另一出入口,但該出入口只於平日07:00至20:00開放[33]。
2009年7月,時任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為升級及擴建完成的本站舉行開幕典禮[26]。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後,倫敦地鐵於2020年3月23日起無限期關閉曾屬國王十字泰晤士連線車站的本站出入口。2021年11月,倫敦交通局就一項根據資訊自由法提出的查詢作出回應,指出由於票務大廳需要進行結構改善工程,交通局正審視該出入口的可用性,因此交通局暫時未有重開出入口的計劃[34]。
規劃路線
編輯二號橫貫鐵路
編輯1991年開始,政府已為擬建的赤爾夕-哈克尼線沿線立法,使所需用地的任何將來發展都不會阻礙該線的建造工程。該擬建鐵路於2000及2010年代發展為二號橫貫鐵路計劃[36]。
2015年10月,倫敦交通局為二號橫貫鐵路二號橫貫鐵路走線展開公眾諮詢。當時諮詢的計劃走線北段設有三個分別通往七姊妹、托登罕谷和哈克尼中央的分支。該三分支於天使站匯合後,將會於本站與尤斯頓站間設立「尤斯頓聖潘克拉斯站」。此後,走線將會途經托登罕宮路、維多利亞、赤爾夕國王路、克萊姆交匯、巴勒(或圖廳大道)和溫布頓站,並於溫布頓站後經聯絡線接駁西南主線[37]。
尤斯頓聖潘克拉斯站預計將會設立人行地下道分別通往尤斯頓車站和聖潘克拉斯車站,乘客將可以通過聖潘克拉斯車站前往本站及國王十字車站[38]。
月台配置
編輯淺層 月台 |
1號月台 | → 環狀線 往艾奇韋爾路方向,經奧德門(法靈頓站)→ → 漢墨斯密及都市線 往柏京方向(法靈頓站)→ → 大都會線 往奧德門方向(法靈頓站)→ |
島式月台,右邊車門將會開啟
| ||
2號月台 | ← 環狀線 往漢默史密斯方向(尤斯頓廣場站) ← 漢墨斯密及都市線 往漢默史密斯方向(尤斯頓廣場站) ← 大都會線 往厄士橋/阿默斯罕/切斯罕/瓦特福方向(尤斯頓廣場站) | |
深層 月台 |
7號月台 | → 北線 往艾奇韋爾/米爾丘東/高巴內特方向(尤斯頓站)→ |
島式月台,右邊車門將會開啟
| ||
8號月台 | ← 北線 往摩登方向(天使站) | |
深層 月台 |
6號月台 | → 皮卡迪利線 往卡克福斯特方向(卡利東尼安道站)→ |
島式月台,右邊車門將會開啟
| ||
5號月台 | ← 皮卡迪利線 往鄂克斯橋/希斯洛1,2,3號航廈/5號航廈方向(羅素廣場站) | |
深層 月台 |
3號月台 | ← 維多利亞線 往 布里克斯頓方向(尤斯頓站) |
島式月台,左邊車門將會開啟
| ||
4號月台 | → 維多利亞線 往沃森斯托中央方向(海布里及伊斯林頓站)→ |
維多利亞線在此站至華倫街站使用左落右上模式,有別於一般地鐵路線運轉方向。這是為了配合尤斯頓站與北線(銀行支線)之間跨月台轉乘設計,方便北線乘客於尤斯頓站同方向跨月台轉乘維多行亞線。
接駁交通
編輯倫敦交通局於此站設出閘轉乘機制,使用牡蠣卡或其他非接觸式支付系統於指定時間內在本站與國王十字車站/聖潘克拉斯車站間轉綫,計算車資時會被視作一程車程[39]。
相鄰車站
編輯圖片集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Customer metrics: entries and exits. London Underground performance update.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3–2010 [2011-05-08].
- ^ Day & Reed 2010,第9頁.
- ^ Wolmar 2012,第30頁.
- ^ Day & Reed 2010,第14頁.
- ^ Day & Reed 2010,第16–17頁.
- ^ Wolmar 2012,第62頁.
- ^ Jackson 1986,第56頁.
- ^ Day & Reed 2010,第28頁.
- ^ Day & Reed 2010,第47頁.
- ^ 10.0 10.1 Connor 1999,第68頁.
- ^ Lee 1966,第22頁.
- ^ Butt 1995,第134頁.
- ^ Wolmar 2004,第266頁.
- ^ 14.0 14.1 Croome 2003,第56頁.
- ^ Day & Reed 2010,第140頁.
- ^ 16.0 16.1 Rose 2007.
- ^ Croome 2003,第54頁.
- ^ The Victoria Line : Report by the London Travel Committee to the Minister of Transport and Civil Aviati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59: 13.
- ^ Day & Reed 2010,第168頁.
- ^ Day & Reed 2010,第189頁.
- ^ 21.0 21.1 Kings Cross Station. Paul Huxley.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 Fennell 1988,第17頁.
- ^ 23.0 23.1 Croome & Jackson 1993,第459頁.
- ^ Croome & Jackson 1993,第459, 462頁.
- ^ Croome & Jackson 1993,第459–462頁.
- ^ 26.0 26.1 26.2 King's Cross St. Pancras Tube station doubles in size as state-of-the-art ticket hall opens. tfl.gov.uk.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9-11-27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2).
- ^ Mayor and Transport Secretary open Kings Cross St Pancras Western Ticket Hall. tfl.gov.uk. Transport for London. 2006-05-25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8).
- ^ Cole, Margo. Major Project – King's Cross Underground Ticket Halls (PDF). New Civil Engineer. 2010-04-22: 27–29 [2022-1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02).
- ^ King's Cross St. Pancras Tube station is step-free with 10 new lifts. tfl.gov.uk.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0-09-27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0).
- ^ North, Rachel. Coming together as a city. BBC. 2005-07-15 [2006-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 ^ Indepth London Attacks. BBC News. [2009-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 ^ New station sets the standard. Watford Observer. [2017-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英語).
- ^ Tim Dunn. The hidden tunnels beneath King's Cross station.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2016-12-16 [2019-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 ^ Howard, Jasmine. Kings Cross Underground - Pentonville Road Entrance (Letter). Letter to Josh Davey. Transport for London. 3 November 2021 [13 June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 ^ Tube Map. Transport for London. [2022-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 ^ 伊斯林頓區,Crossrail 2: Scheme descri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年3月16日查閱
- ^ Citizen Space - Crossrail 2 - October 2015.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 ^ Crossrail 2 factsheet: Euston St Pancras station (PDF). October 2015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7).
- ^ Out-of-Station-Interchange. TfL. [2022-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4).
- ^ Key Bus Routes in Central London (PDF).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5-09-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11).
參考書籍
編輯- Croome, Desmond F. The Circle line – An Illustrated History. Capital Transport. 2003. ISBN 978-1-85414-267-2.
- Day, John R; Reed, John. The Story of London's Underground. Capital Transport. 2010 [1963]. ISBN 978-1-85414-341-9.
- Fennell, Desmond. Investigation into the King's Cross Underground Fir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1988. ISBN 0-10-104992-7. Sc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vailable online at railwaysarchive.co.uk. Retrieved 27 October 2012.
- Jackson, Alan. London's Termini New Revised. London: David & Charles. 1984 [1969]. ISBN 0-330-02747-6.
- Rose, Douglas.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 Diagrammatic History 8th. Harrow Weald: Capital Transport. December 2007 [1980]. ISBN 978-1-85414-315-0.
- Wolmar, Christian. The Subterranean Railway. Atlantic Books. 2012 [2004]. ISBN 978-0-857-89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