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大學
維也納大學(德語:Universität Wien)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始建於1365年,是德語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大學,奧地利乃至整個中歐地區最大的教學和研究機構。
維也納大學 | |||
---|---|---|---|
Universität Wien(德文) University of Vienna(英文) Alma Mater Rudolphina Vindobonensis(拉丁文) | |||
創辦時間 | 1365年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 | ||
預算 | €544百萬[1] | ||
校長 | Sebastian Schütze[2] | ||
行政人員 | 3,106 | ||
教師人數 | 6,765 | ||
學生人數 | 91,715(約60%女性)[3] | ||
大學部人數 | 66,280 | ||
研究生人數 | 16,490 | ||
博士生人數 | 8,945 | ||
校址 | 奧地利 維也納 維也納大學主樓 48°12′47″N 16°21′35″E / 48.21306°N 16.35972°E | ||
校區 | 城區 | ||
代表色 | 藍色和白色 | ||
隸屬 | 歐洲大學聯盟 歐洲首都大學聯盟 歐洲研究型大學協會 歐洲大學基金會 | ||
網站 | www | ||
|
維也納大學共設有178個學位[4],擁有約9,800名員工,90,000名學生,迄今已有21位校友及教職工曾獲得諾貝爾獎,學術聲譽顯赫。[5][6]
歷史
編輯中世紀
編輯大學的雛形最初在1365年3月12日由魯道夫四世公爵和他的兄弟阿爾伯萊希特三世及利奧波德三世創建,得名魯道夫大學(拉丁語:Alma Mater Rudolphina)。[7]它是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二所大學,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所德語大學(第一所是布拉格大學,第三所是德國境內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最初開辦時是仿照巴黎大學的模式。1365年6月18日,教皇烏爾班五世確認了大學的成立,但他拒絕批准神學院,使得維也納大學(拉丁語:Viennese studium generale)沒有完整大學的地位。一個原因可能是查理四世皇帝的干預,他在1348年創立布拉格大學,擔心維也納大學與之競爭。魯道夫公爵在1365年7月27日一次前往米蘭的旅行中去世,享年25歲。[8]
1383年維也納大學經營不佳,由魯道夫四世的弟弟和阿爾伯萊希特三世捐款,改革校內行政,成為東部德語地區一流的大學。維也納大學最終在1384年獲得教皇烏爾班六世的特許,大學及其天主教神學院獲得了完整的大學地位。[9]1385年頒布了大學章程,其規範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一直有效。
在天主教會大分裂期間(1378-1417),維也納大學蓬勃發展,許多因訴訟離開巴黎的學生和教授移居維也納。在人文主義時期,維也納大學有超過6,000名學生,使其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最大的大學。1501年,馬克西米利安皇帝一世創立了詩人和數學家學院(拉丁語:Collegium poetarum et mathematicorum),設立了兩個教席,一個是詩歌和修辭,另一個是自然歷史,任命康拉杜斯·塞爾蒂斯(Conradus Celtis,1459-1509)為詩人學院的第一任校長,吸引了當時許多「多瑙河文學社」(拉丁語:Sodalitas Danubiana Vondobonensis)人文主義者。[10]塞爾蒂斯曾在帕多瓦、費拉拉、博洛尼亞、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接受教育,之後曾在埃爾福特、羅斯托克、萊比錫、克拉科夫和因戈爾施塔特等大學任教。[11]
直到16世紀初,維也納大學一直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受歡迎的大學之一。但在1520年路德宗教改革傳播之後,作為「教皇機構」的維也納大學的許多學生退學轉入新教學院。當土耳其人於1529年圍攻維也納時,維也納大學幾乎被消滅了,學生有時不超過30人。[7]自1521年以來一直統治奧地利世襲土地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希望加強和擴大當地君主對莊園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他——以及新教當局——意識到學校和大學作為未來官員和忠誠臣民培訓中心的重要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必須再次提高教育水平以與新成立的大學競爭,另一方面必須防止感化思想通過教育傳播。維也納大學本來就已經被新教徒滲透了:雖然神學院事實上的神學院由於成員越來越少而不再存在,但路德的支持者在三個世俗學院中佔了大多數。1524年,他們拒絕撰寫對新教文本的評價。法學家和醫生表示這不是他們職責的一部分,而文學院的成員則認為他們無法評估他們不被允許閱讀的書籍——畢竟,自1520年以來,路德的作品就禁止被閱讀。[12]
隨著時間的推移,耶穌會學院(拉丁語:Jesuitenkollegium)和大學之間產生了衝突,導致皇帝斐迪南二世在1623年10月13日通過了一項法律,將耶穌會學院併入大學,[13]整個神學和哲學系都移交給耶穌會。[14] 。隨著這次修復,大學又開始發展壯大,耶穌會士在此後150年內一直佔據主導地位。耶穌會士的接管也對大學產生了巨大的結構性影響,例如,伊格納茨·塞佩爾博士廣場上,除了新的大學建築外,耶穌會教堂由紅衣主教迪特里希施泰因(Dietrichstein)於1631年5月建造和落成。[15]
15-16世紀,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是製造噪音、夜間遊蕩、酗酒、與市民發生暴力衝突、參觀「婦女之家」(妓院) 、下骰子和西洋棋以及其他被禁止的消遣。這些刻板印像不僅在維也納普遍存在,而且在其他歐洲大學都很普遍。維也納大學的校長、院長保存的紀錄提及學生的「過度行為」:鬥毆、騷亂、違反著裝規定、攜帶武器和類似的違規行為。[16]
奧地利帝國
編輯到18世紀中葉,耶穌會士的教學方法和對世俗資源的忽視越來越受到指責,逐漸失去了對大學的影響力。皇后瑪麗亞·特蕾西婭確保大學在君主制的控制之下,將重點放在醫生和公務員的教育上。她的繼任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繼續她的改革並進一步放開了大學,廢除了正式的著裝,並自1782年起允許新教徒和猶太人就讀,次年又將德語作為必修的教學語言。[7]大學被轉變為國家機構,幾乎完全喪失有關自治。法學院也得到了發展,而神學和哲學卻被忽視了。[17]純粹的學術研究很少受到重視,教學的組織嚴密。
1848年3月12日,維也納大學的學生受到法國二月革命影響,要求憲法和印刷自由,組成了「學生軍團」(拉丁語:legione academica),與工人們一起為自由而戰,他們的目標是公民參與政治權力和實現符合自由、民主、 宗教寬容和民族團結。詩人和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奧古斯特·弗蘭克爾(德語:Ludwig August Frankl)作詩[18]:
“ |
大膽的步伐會帶來什麼? 光明的時刻到了; 抓住自由之歌 同時,它在雲雀歌聲中醒來, 你變得蒼白 但總有一天,後人會翻閱: |
” |
——Ludw. Aug. Frankl.《大學》 |
雖然他們最初取得了勝利,但同年10月31日,維也納被帝國軍隊占領,「學生軍團」被解散,起義的許多領導人被譴責,學生的請願書也被廢除。[19]1848年革命之後,大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哲學被提升為與神學、法律和醫學同等的地位。新教神學院成立於1850年,但直到1922年才併入維也納大學。在教育大臣馮圖恩和海恩斯坦伯爵利奧波德(Leopold, Count von Thun und Hohenstein)的改革引領下,大學得以實現更大程度的學術自由。[7]1867年,至今仍然有效的奧地利憲法第17條頒布:「科學及其研習自由」(德語:Die Wissenschaft und ihre Lehre ist frei)。[19]
18世紀的改革使學術研究的方向轉向其對國家職能的有用性和實用性,專制國家及其官僚機構和中央當局的擴張需要具備專業資格並忠於統治者的官員。另外大學還注重醫療培訓,以滿足公眾獲得醫療保健的需要。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之後的復辟時期,國家對大學的嚴格控制導致了大學教學與國際科學發展脫節的危險。1849/50年宣布教學和學習自由以及圖恩-海恩斯坦教育改革之後,科學研究再度成為該大學僅次於教學的中心任務。維也納大學在各個科學學科中獲得了國際聲譽,這方面的代表是維也納「學派」的出現,例如醫學、國民經濟或藝術史。[20]
現在位於環城大道的維也納大學主樓是在1877年至1884年間建造的。原來的校本部位於施度本門(德語:Stubentor)附近的伊格納茨·塞佩爾博士廣場,舊的大學教堂(德語:Universitätskirche)和奧地利科學院目前仍在該處。1884年10月11日,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環城大道附近為亨利克·德·費斯特(Henrik de Ferstel)設計的維也納大學主樓揭幕。[21]
自1858年起,維也納大學開始授予各種榮譽頭銜,表彰對大學和科學做出傑出貢獻者,包括榮譽博士(1858年起)、榮譽徽章(1921年起)、榮譽勳章 (1921-1975)、榮譽參議員(1941年起)、榮譽公民(1944年起)、榮譽會員(1945-1955),另外在學位授予儀式50週年之際,可以申請更新原始學位。[22]
二十世紀
編輯1878年,文學院開始有條件式地招收女學生。1897年,女性第一次被准許以正式生身份入校,但一開始只能被文學院錄取。其餘的學院後來也一一開始招收女生:醫學院1900年,法學院1919年,新教神學院1923年,到了1946年,最保守的天主教神學院也終於開始正式招收女學生。[23]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學遭受了嚴重損失。維也納大學為1,000名患者提供了醫院,許多學生要麼負傷在醫院,要麼在前線。書籍的稀缺和與外國專家的隔絕極大地損害了研究。[24]
在1920年代後期,由於部分學生團體的反民主和反猶太主義活動,該大學一直處於動盪之中,1928年和1932年發生了學生騷亂。[25]1933年議會解散時,政府驅逐了自由派教授和支持納粹主義的人,保守派而非民主派在大學裡勢力大增。1936年,維也納學派的哲學教授摩里茲·石里克在登上大學台階上課時,被他一名從前的學生殺死。兩年後,兇手被納粹政權釋放。[26]在1938年納粹政權將奧地利併入大德意志之後,維也納大學在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德語:Gleichschaltung),大量師生因政治和「種族」原因而被開除。[27][28][29]1944年9月,大學首次遭到炮火襲擊。到戰爭結束時,幾乎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65%的屋頂被摧毀,沒有一棟建築倖免於難。[30]
1945年4月10日,第一批蘇聯士兵抵達維也納大學區,將廢棄的大學主樓用作更衣站和馬廄。1945年5月29日,儘管大學正在進行重建工作(主樓被26枚炸彈擊中),但夏季學期的講座恢復了。學生們成了清除碎片的工人,運輸戰爭期間移動的書籍和實驗室設備以及修復被毀壞的建築物。二戰後,大學對國家社會主義的參與基本上沒有得到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去納粹化」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後期,大約一半「被定罪的」(德語:belastet)國家社會主義教授在幾年後重啟他們的學術生涯。[31]
二戰後,學生人數很快就超過了10000人。1960/61學年達到14,000名學生(35%女性),1970/71學年達到19,000名學生(37%女性),1980/81學年40,000名學生(50%女性),1990/91學年85,000名學生(56%女性),1998/99學年90,000名學生(59%女性)。[32]1975年改革實現了學生和大學教職工的大量參與,但是1993年2002年的大學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重新確立了教授作為主要決策者的地位。同樣作為2002年改革的一部分,該大學在250多年基本上處於政府控制之下後,終於恢復了其完全的法律能力。2004年1月1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獨立為維也納醫科大學。[33]
2015年,迎來了維也納大學的650周年校慶。以「從1365年,我們開始發問」為標語,表達了維也納那學不斷探究事物本源、敢於發問的堅持。[34]
地理分布
編輯位於維也納一區環城大道的維也納大學主樓設有校長辦公室、大部分院長辦公室、中央服務設施、主圖書館、一些學院及其專業圖書館和眾多演講廳。此外,還有1962年建成的新學院大樓(德語:Neue Institutsgebäude)和1998年開放的維也納大學校園(德語:Campus der Universität Wien)。維也納大學校園由原維也納總醫院改建而成,擁有大量院系和專業圖書館。[35][36]阿爾瑟格倫德大學中心(UZA 1-4)於1978年至1995年間分幾部分建造,位於維也納九區的原約瑟夫·弗朗茨火車站附近。1984年竣工的維也納大學法學院(拉丁語:Juridicum)位於維也納一區蘇格蘭堡壘(德語:Schottenbastei 10-16),是維也納最重要的後現代主義建築之一。這些研究所的其他科學設施分布在維也納和其他聯邦州的60多個地點。[37]
附屬設施
編輯- 維也納大學圖書館包括主圖書館和40多個在維也納大學所在地的學系和學院圖書館的館藏,可以免費獲取,包括哈布斯堡王室圖書館的藏品,大學早期檔案在18世紀時也被納入其中。如今,維也納大學圖書館是奧地利最大的圖書收藏館,除了當代科學文獻外,還收藏了極其豐富的歷史作品。[38]
- 維也納大學檔案館在組織上與大學圖書館相關聯,管理大學的運營文件,位於大學圖書館和主樓的舊址。[39]
- 維也納大學天文台位於維也納天文台公園(德語:Sternwartepark)內,天文哨站是位於維也納森林里的利奧波德菲格爾天文台(德語:Leopold-Figl-Observatorium)。[40]
- 維也納大學植物園位於維也納第三區蘭德大街(德語:Landstraße),可以追溯到1754年設置的藥用植物園,如今已成為英式花園,除了科學試驗區,可以自由進入。[41]
圖集
編輯機構設置
編輯80多年來,除納粹時代外,奧地利大學的結構均受1873年關於學術機構組織的法律(OG 1873)的影響。直到1975年,大學的領導幾乎完全由教授擔任。然而,這些大學仍然是國家機構,自治領域有限。1970年代,大學向社會開放,國家控制和受限制的自治越來越受到批評。大眾大學迅速變化的學習條件和經濟和政治領域的需求,導致從1980年代開始的改革力度加大,過時和笨拙的領導結構以及缺乏科學重點受到批評。時任奧地利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實行將大學權力集中化的計劃,將權力主要集中到正教授(系主任)手中。2002年的《大學法》(德語:Universitätsgesetz)自2004年1月1日起生效,實現了完整的組織結構重組。學校的法律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家部分負有法律責任的機構成為具有完全法律行為能力的公法下的全責法人。大學獲得了人事和預算的控制權,國家監督權受到限制。一個新的機構即大學理事會誕生了,是僅次於校長和參議院的最高行政機構之一。[42]目前的校長是Georg Winckler教授。維也納大學實行民主制度,各個學院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利。而在學院內部,所有學生、系和教授都擁有對學院一切重大事務的參與及投票權。
2004年底著名的醫學院自維也納大學劃出成立維也納醫科大學後,一些其他院系也因之作了一些調整。維也納大學也沒有工學院,參見維也納工業大學。
目前大學共擁有15個二級學院以及5個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43]、體育研究中心[44]、分子生物學中心[45]、師範培訓中心[46]、微生物與環境系統科學中心[47]),自2020年起設立15個博士生院:
院系設置
編輯學院 | 學系 |
---|---|
天主教神學院[48] |
|
新教神學院[49] |
|
法學院[50] |
|
經濟學院[51] |
|
計算機科學學院[52] |
|
歷史文化學院[53] |
|
語言文化學院[54] |
|
哲學與教育學院[55] |
|
心理學學院[56] |
|
社會科學學院[57] |
|
數學學院[58] |
|
物理學院[59] |
|
化學學院[60] |
|
地質學、地理學及天文學院[61] |
|
生命科學學院[62] |
|
博士生院
編輯博士生院 | 名稱 |
---|---|
法學高級研究學院[63]維也納大學法學院 | Advanced Research School in Law and JurisprudenceARS IURIS |
維也納歷史文化研究博士學院[64]維也納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DSHCS |
維也納哲學博士學院[65]維也納大學哲學系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Philosophy |
維也納社會科學博士學院[66]維也納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ViDSS |
維也納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生院[67]維也納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 UniVie Doctor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DoCS |
維也納物理學博士學院[68]維也納大學物理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Physics |
維也納化學博士學院[69]維也納大學化學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ChemistryDoSChem |
維也納地球和空間科學國際學院[70]維也納大學地質學、地理學與天文學院 | Vienna International School i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VISESS |
維也納數學學院[71]維也納大學數學學院與維也納工業大學聯培 | Vienna School of MathematicsVSM |
微生物學與環境科學博士生院[72]維也納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Doctoral School Micro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VDS MES |
維也納生態學與進化論博士學院[73]維也納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 |
維也納製藥、營養和體育科學博士學院[74]維也納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Nutritional and Sport SciencesVDS PhaNuSpo |
維也納生物中心博士項目[75]維也納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維也納醫科大學聯培 | Vienna BioCenter PhD Program |
維也納認知、行為和神經科學博士學院[76]維也納大學行為與認知生物學系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Cognition, Behavior, and NeuroscienceCoBeNe |
維也納神學與宗教研究博士學院[77]維也納大學天主教神學院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Theology and Research on Religion |
專業設置
編輯學術聲譽
編輯大學排名 | |
---|---|
全球排名 | |
ARWU世界排名[259] | 151–200(2021) |
QS世界排名[260] | 151(2022) |
泰晤士世界排名[261] | 137(2022) |
USNWR全球排名[262] | 195(2021) |
國內排名 | |
ARWU國內排名[來源請求] | 1 |
QS國內排名[來源請求] | 1 |
泰晤士國內排名[來源請求] | 1 |
USNWR國內排名[來源請求] | 1 |
維也納大學的人文學科排名最高,分別被泰晤士高等教育和QS世界大學排名為世界35和54位。[263][264][265]
THE
編輯年份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66] | ||||||
---|---|---|---|---|---|---|---|
人文學科 | 商業與經濟 | 生命科學 | 社會科學 | 法學 | 綜合 | ||
2022 | 38 | 81 | 89 | 65 | 66 | 137 | |
2021 | 34 | 87 | 91 | 71 | 85 | 164 | |
2020 | 30 | 76 | 84 | 86 | 68 | 134 | |
2019 | 30 | 83 | 95 | / | 73 | 143 |
QS
編輯年份 | QS世界大學排名[267] | ||||||||||||||||||
---|---|---|---|---|---|---|---|---|---|---|---|---|---|---|---|---|---|---|---|
人文學科 | 社會科學·管理 | 古典學·古代史 | 考古學 | 神學 | 哲學 | 歷史學 | 社會學 | 政治學 | 人類學 | ||||||||||
2022 | 43 | 144 | 30 | 35 | 30 | 51–100 | 49 | 59 | 51-100 | 46 | |||||||||
2021 | 47 | 120 | 32 | 46 | 29 | 51–100 | 51–100 | 74 | 51-100 | 49 | |||||||||
2020 | 58 | 126 | 25 | 37 | 51–100 | 51–100 | 51–100 | 51–100 | 101–150 | 48 | |||||||||
2019 | 70 | 128 | 16 | 37 | 51–100 | 51–100 | 51–100 | 51–100 | 101–150 | 51–100 |
ARWU
編輯年份 |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68] | ||||||||
---|---|---|---|---|---|---|---|---|---|
傳媒 | 數學 | 生態學 | 大氣科學 | 政治學 | 海洋學 | 地理學 | 公共行政 | ||
2022 | 7 | 29 | 51-75 | 51-75 | 51-75 | 76-100 | 101-150 | 101-150 |
USNEWS
編輯年份 |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269] | ||||||||
---|---|---|---|---|---|---|---|---|---|
人文學科 | 數學 | 生態學 | 植物·動物科學 | 微生物學 | 生物學·生物化學 | 空間科學 | 社會科學·公共健康 | 地球科學 | |
2022 | 36 | 42 | 71 | 79 | 65 | 87 | 112 | 129 | 135 |
國際合作
編輯維也納大學的戰略夥伴院校(英語:Strategic Partner Universities)有五所,分別是 美國芝加哥大學、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日本京都大學、 中國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270][271]而全球校際夥伴院校(非歐盟)有70所,歐盟伊拉斯謨計劃框架下的歐洲夥伴院校有370餘所。[272]其中,全球校際夥伴院校包括[273][274][275]:
- 中國: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 臺灣:國立臺灣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 日本:大阪大學、東北大學、九州大學、一橋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早稻田大學、明治大學、法政大學
- 大韓民國: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
- 澳洲:墨爾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昆士蘭大學、西澳大學、雪梨大學、蒙納士大學
-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阿爾伯塔大學、渥太華大學、蒙特婁大學
- 美國:史丹佛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大學、杜克大學、喬治敦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馬里蘭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
-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
- 烏克蘭:基輔大學
- 巴西:聖保羅大學、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
-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
- 智利:智利大學
- 印度:德里大學
- 伊朗:德黑蘭大學
此外,維也納大學是Circle U.歐洲大學聯盟(包括 丹麥奧胡斯大學、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法國巴黎西岱大學、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 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 挪威奧斯陸大學、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和 義大利比薩大學)[276]、CENTRAL網絡(包括 捷克查理大學、 匈牙利羅蘭大學、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和 波蘭華沙大學)[277]、歐洲研究型大學協會、歐洲大學基金會、歐洲大學協會、多瑙河校長會議(DRC)、歐洲首都大學聯盟成員。[278]
維也納大學大約四分之一的學生是非奧地利人,每年有超過2,700名交換生,大約1,000名本校學生到外校交換,三分之一的學術人員來自國外,國外新聘教授比例超過70%,每年從歐洲資金來源籌集超過1500萬歐元。[279]大學定期開設暑期學校和冬季學校。[280]
傑出校友
編輯諾貝爾獎得主
編輯姓名 | 獲獎領域 | 年份 | 獲獎原因 |
---|---|---|---|
羅伯特·巴拉尼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14 | 發現血色素[281] |
朱利葉斯·瓦格納-堯雷格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27 | 以瘧原蟲接種來治療麻痹性痴呆[282] |
漢斯·菲舍爾 | 化學獎 | 1930 | 對血紅素及其合成和葉綠素結構的研究[283] |
卡爾·蘭德施泰納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30 | 發現人類血型[284] |
埃爾溫·薛丁格 | 物理學獎 | 1933 | 發明薛丁格方程[285] |
維克托·赫斯 | 物理學獎 | 1936 | 發現宇宙射線[286] |
里夏德·庫恩 | 化學獎 | 1938 | 對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的研究[287] |
馬克斯·佩魯茨 | 化學獎 | 1962 | 對球狀蛋白質結構的研究[288] |
康拉德·洛倫茲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73 | 動物行為學之父[289] |
卡爾·馮·弗里希 | 生理學或醫學獎 | 1973 | 對比較行為生理學的貢獻與對昆蟲溝通方式之領導性的研究 |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 經濟學獎 | 1974 | 在貨幣政策和商業週期上的開創性研究以及對於經濟、社會和制度互動影響的敏銳分析[290] |
埃利亞斯·卡內蒂 | 文學獎 | 1981 | 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291] |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 文學獎 | 2004 | 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事情[292] |
安東·蔡林格 | 物理學獎 | 2022 | 確立貝爾不等式的違背驗證以及開拓量子資訊科學[293] |
其他名人
編輯華人校友
編輯- 湯良禮,國民黨政治人物
- 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
- 胡世華,中國科學院院士
- 王序,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張席禔,古生物學家
- 喬偉:特里爾大學教授
- 洪謙:維也納學派哲學家
- 吳庚,中華民國第5、6屆大法官
- 黃越欽,中華民國第2屆監察委員,第6屆大法官
- 王毅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學術界
編輯- 格里哥·孟德爾,遺傳學奠基人
- 克里斯蒂安·都卜勒,提出都卜勒效應
-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發現產褥熱成因者
- 愛德華·修斯,著名地質學家
- 莉澤·邁特納,核分裂理論專家
- 路德維希·波茲曼,熱力學家
- 恩斯特·馬赫,物理學家
- 約翰·洛施密特,物理化學家
- 約瑟夫·斯特凡,物理學家、數學家
- 伊格納齊·武卡謝維奇,現代煉油技術發明人
- 賈科莫·恰米奇安,太陽能板之父
- 卡爾·馮·羅基坦斯基,病理解剖學家
- 愛德華·齊姆,1905年主司首次眼角膜移植手術
- 約翰·帕利扎,天文學家
- 弗朗茨·梅斯梅爾,心理學家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心理學奠基人之一
- 約瑟夫·布羅伊爾,精神分析學家
- 維克多·弗蘭克,精神分析學家
- 約瑟夫·熊彼特,政治經濟學家
- 馬克斯·韋伯,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
-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奧地利經濟學派奠基人之一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奧地利經濟學派奠基人之一
- 卡爾·門格爾,奧地利經濟學派奠基人之一
- 奧斯卡·摩根斯特恩,經濟學家
- 漢斯·凱爾森,法律實證主義代表人物
- 歐伊根·埃利希,社會法學派創始人之一
- 阿爾弗雷德·舒茨,社會學家、現象學家
文化界
編輯- 安東·韋伯恩,作曲家,對20世紀現代音樂具有重要影響
- 烏利希·慈運理,瑞士宗教改革運動的領導者
- 庇護二世,羅馬教皇
- 奧托·魏寧格,二十世紀哲學家
- 弗朗茲·布倫塔諾,哲學家、心理學家
- 埃德蒙德·胡塞爾,現象學創始人
- 魯道夫·卡爾納普,邏輯實證主義代表人物
- 摩里茲·石里克,邏輯實證主義創始人
- 奧圖·紐拉特,維也納學派哲學家
- 卡爾·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家
- 狄奧多·阿多諾,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
- 尼古拉·特魯別茨柯伊,布拉格學派代表
-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自然主義語言學派的創立者
- 史蒂芬·茨威格,奧地利猶太裔作家
- 胡戈·馮·霍夫曼史塔,奧地利劇作家
- 卡爾·克勞斯,奧地利作家
- 伊凡·參卡爾,斯洛維尼亞作家
- 米哈伊·愛明內斯庫,羅馬尼亞浪漫主義詩人
- 康拉德·策爾蒂斯,文藝復興時期拉丁語詩人
- 奧古斯特·施萊謝爾,語言學家
- 愛德華·漢斯力克,美學家、音樂評論家
- 恩斯特·貢布里希,瓦爾堡學派藝術理論家
- 安東·布魯克納,作曲家
政治界
編輯- 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第四任聯合國秘書長、奧地利總統(1986年-1992年)
- 西奧多·赫茨爾,錫安主義創建人、以色列國父
- 托馬斯·馬薩里克,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1918年-1935年)
- 米蘭·霍查,捷克斯洛伐克總理(1935年-1938年)
- 阿爾契德·加斯貝利,義大利總理(1945年-1953年),歐盟之父之一
- 理察·尼古拉斯·馮·康登霍維-凱勒奇,歐盟之父之一
- 卡爾·倫納,奧地利總統(1945年-1950年)、總理(1918年-1920年;1945年)
- 麥可·海尼施,奧地利總統(1920年-1928年)
- 威廉·米克拉斯,奧地利總統(1928年-1938年)
- 阿道夫·謝爾夫,奧地利總統(1957年-1965年)
- 魯道夫·基希施萊格,奧地利總統(1974年-1986年)
- 海因茨·菲舍爾,奧地利總統(2004年-2016年)
- 亞歷山大·范德貝倫,奧地利總統(2017年-)
- 約翰·紹貝爾,奧地利總理(1921年-1922年;1929年-1930年)
- 布魯諾·克賴斯基,奧地利總理(1970年-1983年)
- 弗雷德·西諾瓦茨,奧地利總理(1983年-1986年)
- 沃爾夫岡·許塞爾,奧地利總理(2000年-2007年)
- 阿爾弗雷德·古森鮑爾,奧地利總理(2007年-2008年)
- 克里斯蒂安·科安,奧地利總理(2016年-2017年)
- 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奧地利總理(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 布麗吉特·比爾萊因,奧地利總理(2019年-2020年)
- 亞歷山大·沙倫貝格,奧地利總理(2021年)
- 約爾格·海德爾,奧地利自由黨政治家
- 卡爾·考茨基,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家、奧地利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外部連結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Kurt Mühlberger (Hrsg.): Die Universität Wien. Kurze Blicke auf eine lange Geschichte. Holzhausen, Wien 1996, ISBN 3-900518-45-9.
- Kurt Mühlberger, Meta Niederkorn-Bruck (Hrsg.): Die Universität Wien im Konzert europäischer Bildungszentren. 14.–16. Jahrhundert. In: Veröffentlichungen des Instituts für Österreichische Geschichtsforschung, Band 56, Böhlau/Oldenbourg, Wien/München 2010, ISBN 978-3-486-59224-5 / ISBN 978-3-205-78490-6 (Inhaltsverzeichnis).
- Kurt Mühlberger, Universität Wien (Hrsg.): Palast der Wissenschaft. Ein historischer Spaziergang durch das Hauptgebäude der Alma Mater Rudolphina Vindobonensis [Universität Wien]. Böhlau, Wien/Köln/Weimar 2007, ISBN 978-3-205-77619-2, Parallele Ausgabe englisch: Palace of Knowledge. A historical stroll through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Alma Mater Rudolphina Vindobonensis. Übersetzt von Camilla R. Nielsen und J. Roderick O'Donovan, ISBN 978-3-205-77807-3.
參考資料
編輯- ^ Facts & folders. www.univie.ac.at. [2022-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8).
- ^ Rektor Sebastian Schütz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univie.ac.at. Abgerufen am 25. 02. 2023.
- ^ Figures and Facts. University of Vienna. [25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8).
- ^ Zahlen und Daten auf der offiziellen Webseite der Universität Wien..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University of Vienna. 2018-02-05 [2019-02-09]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4.
- ^ University of Vienna. 2015-07-16 [2019-02-09]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7.0 7.1 7.2 7.3 University of Vienna: 650 Years. New Austrian.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美國英語).
- ^ Mühlberger, Kurt. The beginnings of the Alma Mater Rudolphina. 650 plus. 2015-02-27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1) (英語).
- ^ Pope Urban V confirms the endow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18 June 1365. Die Welt der Habsburger.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英語).
- ^ Geschichte der Universität Wien im Überblick. [202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kniefacz, katharina. Renaissance human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650 plus. 2015-02-27 [202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1) (英語).
- ^ Maisel, Thomas. University reforms under Ferdinand I.. 650 plus. 2015-02-27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英語).
- ^ Maisel, Thomas. The Society of Jesus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650 plus. 2015-02-27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英語).
- ^ Rudolf Kink, Geschichte der kaiserlichen Universität zu Wien. Erster Band. Geschichtliche Darstellung der Entstehung und Entwicklung der Universität bis zur Neuzeit. Sammt urkundlichen Beilagen., Wien: pp. 357 (德文)
- ^ Anton Fleckl, Die Bautätigkeit des Jesuitenordens im 17. Jahrhundert auf dem Gebiet des heutigen Österreich. Eine Analyse des archivierten Planmaterials der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Wien: Tectum Wissenschaftsverlag: pp. 37-61, (德文)
- ^ Maisel, Thomas. “Fossen” and “Partekenfresser”. 650 plus. 2015-02-27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DIE THERESIANISCH-JOSEPHINISCHE EPOCH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What approaches with bold strides?“ The university and the 1848 revolution. univie.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19.0 19.1 DIE REVOLUTION 1848: ALMA MATER AUF DEN BARRIKAD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niefacz, katharina.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from the 18th to the 19th century. 650 plus. 2015-03-23 [202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DIE UNIVERSITÄT AM RING: DAS NEUE HAUPTGEBÄU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niefacz, katharina. Hon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650 plus. 2017-11-10 [202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Frauen an der Universität Wien. geschichte.univie.ac.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8.
- ^ 1914–18: DIE UNIVERSITÄT – EIN LAZARET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Bundespolizeidirektion Wien (Hrsg.): 80 Jahre Wiener Sicherheitswache, Verlag für Jugend und Volk, Wien 1949, S. 57, Bild S. 63.
- ^ Katharina Kniefacz. Der Mord an Prof. Moritz Schlick. geschichte.univie.ac.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 ^ Memorial Book for the Victims of National Soci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in 1938. University of Vienna. [26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 Gedenkbuch für die Opfer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an der Universität Wien 193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gedenkbuch.univie.ac.at. Abgerufen am 11. Juni 2020.
- ^ Klaus Taschwer: Der tiefe Fall einer weltberühmten Fakultä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derstandard.at. 9. März 2018, abgerufen am 19. Mai 2020.
- ^ DIE "REICHSUNIVERSITÄT" 1938–194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niefacz, katharina. Dealing with National Socialism after 1945. 650 plus. 2015-03-24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3) (英語).
- ^ Haec et alia data statistica vide h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edUni Wien: Facts & Figures. web.archive.org. 2016-03-16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6.
- ^ "Wir stellen die Fragen. Seit 1365.". medienportal.univie.ac.at. [2024-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8) (德語).
- ^ Katharina Kniefacz: Räumliche Expansion | Universitätsbauten seit dem ausgehenden 19. Jahrhunde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univie.ac.at. Abgerufen am 28. März 2020.
- ^ Geschichte des Campus der Universität Wien. campus.univie.ac.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Siehe auch: Spaziergang durch den Campus der Universität Wien. medienportal.univie.ac.at. 2011-04-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2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 ^ Standorte der Universität Wi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univie.ac.at. Abgerufen am 13. Juni 2020.
- ^ Universitätsbibliothek Wien. bibliothek.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1) (德語).
- ^ Universitätsarchiv. bibliothek.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德語).
- ^ Institute of Astronomy » Home. web.archive.org. 2014-03-15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 ^ Botanischer Garten der Universität Wien. botanischergart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德語).
- ^ kniefacz, katharina. Universitas semper reformanda. 650 plus. 2015-03-23 [2022-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Zentrum für Translationswissenschaft. transvienna.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德語).
- ^ Zentrum für Sportwissenschaft und Universitätssport. zsu-schmelz.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0) (德語).
- ^ Zentrum für Molekulare Biologie (ZMB). zmb.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Zentrum für Lehrer*innenbildung. lehrerinnenbildung.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德語).
- ^ Zentrum für Mikrobiologie und Umweltsystemwissenschaft. cmes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Faculty of Catholic Theology. ktf.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英語).
- ^ Faculty of Protestant Theology. etf.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英語).
- ^ Rechtswissenschaftliche Fakultät. www.juridicum.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德語).
- ^ Faculty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英語).
- ^ Faculty of Computer Science. informatik.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eng. hist-kult.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英語).
- ^ Faculty of Philolog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phil-kult.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英語).
- ^ Fakultät für Philosophie und Bildungswissenschaft. philbild.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8)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Psychologie. psychologie.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7)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sowi.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3)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Mathematik. mathematik.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9)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Physik. physik.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9)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Chemie. chemie.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7) (德語).
- ^ Fakultät für Geowissenschaften, Geographie und Astronomie. fgga.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德語).
- ^ 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lifescience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英語).
- ^ ARS IURIS VIENNA - DOCTORAL SCHOOL. arsiuri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dshc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德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Philosophy. vd-philosophy.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vds-sosci.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英語).
- ^ UniVie Doctor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DoCS. doc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30) (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Physics. vds-physic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Chemistry - DoSChem. doschem.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Vienn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visess.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6) (英語).
- ^ VSM.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de-DE).
- ^ PhD Program in Microbial Symbio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sym.csb.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 vds-ecology-evolutio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Nutritional and Sport Sciences (PhaNuSpo). vds-phanuspo.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PhD Program. training.vbc.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5) (美國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in Cognition, Behavior and Neuroscience. vds-cobene.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Vienna Doctoral School of Theology and Research on Religion. vdtr.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ie sind hier:Universität Wien Studieren an der Universität Wien Studienangebot Bachelor- und Diplomstudien.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 ^ Afrikawissenschaften (Bachelo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 ^ Ägyptologie (Bachelo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Alte Geschichte und Altertumskund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stronom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etriebswirtschaft (Bachelo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Bildungs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i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德語).
- ^ Byzantinistik und Neogräz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Chem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Deutsche Phil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nglish and American Studies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rdwissenschaften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3) (德語).
- ^ Ernährungswissenschaften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uropäische Ethn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Evangelische Fachthe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Geograph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Geschicht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Hungarologie und Fennistik (Bachelo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Informa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nternationale Betriebswirt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nternationale Rechtswissenschaften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slamisch-Theologische Studien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Japan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德語).
- ^ Juda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lassische Archä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德語).
- ^ Klassische Phil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orean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ultur- und Sozialanthrop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unstgeschicht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athema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eteor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usik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Oriental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armaz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ilosoph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ys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德語).
- ^ Politik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sych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ublizistik- und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eligionspädagog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oman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Sin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kandinav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lawistik (Bachelo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Sozi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ort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rachen und Kulturen Südasiens und Tibets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rach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tatis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heater-, Film- und Medien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rans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Urgeschichte und Historische Archäologi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Volkswirtschaftslehre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Wirtschaftsinformatik (Bachelo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atholische Fachtheologie (Diplom).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echtswissenschaften (Diplom).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lphabetisch - von Afrikawissenschaften bis Zoologie.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 ^ Afrikawissenschaften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Ägyptologi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Allgemeine Linguistik: Grammatiktheorie und kognitive Sprach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lte Geschichte und Altertumskund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Altorientalische Philologie und Orientalische Archä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ngewandte Lingu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nglophone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Applied Economic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rabische Welt: Sprache und Gesell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stronom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Austrian Studies - Cultures, Literatures, Languages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Banking and Fina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Betriebswirt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ildungs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ioinforma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iologische Chem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otan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Business Analytic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Byzantinistik und Neogräzistik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Chemi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Chemie und Technologie der Materialie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Communication Scie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Computational Scie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national Processes (CREOL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Data Scie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Deutsch als Fremd- und Zweitsprach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Deutsche Phil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Health and Physical Activit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Digital Humanities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East Asian Economy and Society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 ^ Ecology and Ecosystem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Green Chemistr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0) (德語).
- ^ Erdwissenschafte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rnährungswissenschafte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pistemolog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uropäische Ethnologi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Evangelische Fachthe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volutionary Systems Biolog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Evolutionäre Anthrop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Gender Studie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Geography: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181.0 181.1 Historische Hilfswissenschaften und Archiv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Global Demograph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Globalgeschichte und Global Studie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Hungarologie und Finno-Ugr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ndogermanistik und historische Sprach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7) (德語).
- ^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HPS (Wissenschaftsphilosophie und Wissenschaftsgeschicht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德語).
- ^ Informa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Interdisziplinäre Osteuropastudien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Internationale Betriebswirt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nternationale Entwicklung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nternationale Rechtswissenschafte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Islamische Religionspädagog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Japanologi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Juda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artographie und Geoinformatio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lassische Archä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lassische Phil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orean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rachen und Kulturen Südasien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ultur- und Sozialanthrop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Kunstgeschicht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Lebensmittelchem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athema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Medieninforma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Meteorolog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Ei:CogSci.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Molecular Precision Medicin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olecular Biolog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olecular Microbiology, Microbial Ecology and Immunobiolog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ultilingual Technologie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Musik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Naturschutz und Biodiversitätsmanagemen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flege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armaz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ilosophie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Interdisziplinäre Eth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Master). univie.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Physics of the Earth (Geophysic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Physic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olitik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sych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Publizistik- und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5) (德語).
- ^ Raumforschung und Raumordnung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eligionspädagog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eligions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Roman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Sin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kandinav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lawis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ozi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ort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prachen und Kulturen Südasien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Statistik (Magi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heater-, Film- und Medien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heologische Spezialisierung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ibetologie und Buddhismuskund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ranslatio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Turk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Urban Studies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0) (德語).
- ^ Urgeschichte und Historische Archä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Verhaltens-, Neuro- und Kognitionsbi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Wirtschaftsinformatik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Wirtschaftsrecht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Zeitgeschichte und Medien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Zoologie (Master). studieren.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德語).
- ^ Doctoral/PhD Programme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0) (英語).
- ^ Theology.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Humanitie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Natural Science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Life Science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Law.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Social Science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Sport Science.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Business,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Psychology. doktorat.univie.ac.at. [2022-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1. [11 Oc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11 Oc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6).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11 Oc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 ^ U.S. News Education: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2021. [202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Top 100 universities for Arts and Humanities 2013-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6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8).
- ^ University of Vienna Ranking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6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 ^ University of Vienna Subject Ranking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6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4).
- ^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of-vienna#ranking-dataset/5955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 Retrieved March 18, 2017.
- ^ University of Vienna. Top Universities.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17 [2022-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of Vienna. arwu. [2022-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University of Vienna. usnews. [202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Strategic Partnerships. univie. [202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tworks. international.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Facts and Figures abou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PDF) (PDF). univie. [2022-07-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14).
- ^ Student Mobility Outgoing Students Non-EU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 Exchange Agreements. univie. [202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University-wide partnership agreements in Asia. univie.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University-wide partnership agreements in North America. univie. [202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 ^ Union, the Erasmus+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Circle U. Partner Universities - Circle U.. www.circle-u.eu.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CENTRAL Network. central-network.eu.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4) (英語).
- ^ International Networks and Memberships. univie. [202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6).
- ^ 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www.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 ^ univie: summer/winter schools. international.univie.ac.at. [202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2) (英語).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14. Nobel Foundation.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7. Nobel Foundation.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2).
-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0. Nobel Foundation.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3. Nobel Foundation. [200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7).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6. Nobel Foundation. [2008-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6).
-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3. Nobel Foundation.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9).
- ^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4. Nobel Foundation.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3).
-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81. Nobel Foundation.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1).
- ^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04. Nobel Foundation.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9).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2. Nobel Foundation. [2022-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