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izag/暫存區10
納粹德國海軍 Kriegsmarine | |
---|---|
存在時期 | 1935年3月16日—1946年[1] |
國家或地區 | 納粹德國 |
種類 | 海軍 |
規模 | 二戰期間共約150萬人[1] |
直屬 | 德意志國防軍 |
參與戰役 | 西班牙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指揮官 | |
著名指揮官 | 埃里希·雷德爾 卡爾·鄧尼茲 沃夫岡·呂茨 |
標識 | |
海軍軍旗 (1938–1945) | |
海軍軍旗 (1935–1938) |
納粹德國海軍(德語: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期間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威瑪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艦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在重建的過程裡,德國海軍曾研製一個特殊的艦種—裝甲艦和執行大型造艦計畫—Z計畫。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畫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並消滅因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
起初德國海軍戰果頗多,擊沉不少同盟國商船,但因為希特勒對水面艦隊始終印象不佳,認為其建造緩慢且戰果小;而潛艦部隊建造速度快,還在法國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後,對英國發動大規模的潛艦戰中取得一系列豐碩的戰果。德國海軍隨著戰事的進行,開始將戰力中心自水面艦移往潛艦部隊的「噸位戰」,而前者逐漸轉為存在艦隊的功能。德國海軍的潛艦數量在戰爭爆發時是當時世界海軍列強中最少者,但因為潛艦總司令卡爾·鄧尼茲以狼群戰術、先進的通信制度和戰略規劃而取得所有交戰國潛艦部隊裡最大的戰績。到了1943年,德國潛艦在大西洋越來越力不從心,盟軍不但破解了密碼機和開發了多種先進反潛武器,如更先進的聲吶、雷達、深水炸彈,還投入了大量護衛航空母艦和反潛戰鬥群進行護航;同年5月,德國潛艦因為損失過高而放棄了狼群戰術,改以單艦巡弋的方式繼續作戰。戰爭末期,德國海軍雖研製了先進的通氣管式潛艦,如XXI級潛艦和XXIII級,並投入使用直到戰爭結束,但仍無法扭轉戰敗的結果。
歷史
編輯一次大戰後的新生
編輯1900年代,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為與列強爭霸、重新劃分各國利益而展開「世界政策」,與海軍部長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一同積極建設海軍,建立了一支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世界第二大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被英國海上封鎖,其主力艦隊「公海艦隊」因無法突破或在海戰中擊敗英軍,在主力艦隊困於港中的情況下只能發動「無限制潛艦戰」逼降英國。戰爭末期,德國海軍港內的水兵發動武裝叛亂,隨後動亂迅速擴散至全國,最終爆發內戰,皇帝退位、德國宣佈投降[2],成立了新的共和政府,通稱「威瑪共和國」,而留在港內的「公海艦隊」則遵從停戰協定、被押往英國艦隊港口——斯卡帕灣,等待其處置。
1919年4月16日,威瑪共和國成立了過渡性質的「臨時國家海軍」(Vorläufige Reichsmarine),首任司令為阿道夫·馮·特羅塔中將。此時的海軍因為國內的革命動亂而幾近分崩離析,在協約國討論戰後和約——《凡爾賽條約》時,德方人員甚至願意完全放棄成立海軍,以換取其他條件的讓步,但因為北海和波羅的海還殘存大量水雷,以及為遏止假想敵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而拒絕[3]。特羅塔為了不讓協約國瓜分其艦隊,命令德軍水兵於1919年6月21日自行將艦隊鑿沉,大部分的德軍戰艦、戰鬥巡洋艦就此沉沒,協約國方面相當憤怒,令《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海軍的限制更加嚴苛,後者人員只得保留15,000名人員,不得維持後備役人員,軍官服役年限長達25年。船艦僅能保有6艘前無畏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12艘魚雷艇,後來在1920年時協約國再給予2艘前無畏艦、2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4艘魚雷艇作為預備艦船,此外便不得建造任何軍艦,雖然超過服役年限者允許替換之,但限制戰鬥艦(服役年限20年)噸位不可超過10,000噸、不得裝有口徑超過11吋的艦砲,使其功能僅近乎重巡洋艦;而輕巡洋艦(服役年限20年)的替換則規定排水量6000噸,能配裝的最大火砲口徑僅有6吋;驅逐艦與魚雷艇(服役年限15年)則分別為800與200噸[4]、不得建造軍用飛機、潛艦、新的海岸砲台、出口用的彈藥,還要拆除岸防工事、交出海圖、艦船設計圖紙、水文氣象資料等等[5]。在隨後多艘殘存艦隻被協約國充作戰爭賠償帶走後,德國海軍僅剩下8艘拿索級和赫爾戈蘭級舊型「無畏艦」、32艘驅逐艦和魚雷艇[4][5]。
德國海軍的運作面臨重重困難,不僅船隻老舊,還長期擺脫不了一戰末期的叛亂陰影,如由前帝國海軍水手組成的「埃爾哈特」水兵旅雖在內戰中協助鎮壓斯巴達克斯叛亂軍有功,但幾乎不受共和政府的制約。最終,海軍有大量人員參加了1920年3月爆發、以推翻共和政府為目的「卡普政變」,包括特羅塔也因為支持政變而被解職[3]。為了徹底消滅所有反共和、保皇派和革命份子,海軍進行了廣泛的清洗,並於1921年納入「國防部」管理之下。特羅塔被解職後,威廉·米歇里斯少將短暫接替其職務。1920年9月15日,「海軍指揮部」作為海軍最高指揮機關成立,同時保羅·貝恩克也取代了米歇里斯成為新任海軍總司令,逐漸穩定了局勢。1921年3月31日,「臨時國家海軍」被改名為「國家海軍」[6]。在貝恩克以及其繼任者漢斯·曾克爾共八年的領導下,德國海軍過了一段安穩平靜的時期,其主要目標是保護近海航運、打擊海盜和防止法國與波蘭聯手對付德國[6][7],同時也盡可能規避條約的監視,與國際接軌、發展海軍科技,包括明令禁止的潛艦。貝恩克任內完成了戰後第一批趕上國際技術的新造艦,包括輕巡洋艦「埃姆登號」、數艘「海鷗級」和「狼級」魚雷艇[7]。1924年9月30日,貝恩克退休,曾克爾上將繼任後基本承襲其路線,但在1928年底,國會議員注意到海軍諸多違法挪用資金到民間企業的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海軍上校華瑟·羅曼動用報廢軍艦的資金去投資「菲比斯影業」、而後該公司倒閉的「羅曼事件」,此一風暴令海軍幕後各種研究機關以及同意資助的海軍高層人員一一被揪出,包括曾克爾上將和國防部長奧托·格斯勒也因此下台。
雷德爾時代與納粹政權
編輯新上任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上將很快地控制了混亂的局面,他親自前去會見政府成員,說服海軍重建之必要性,政府態度因而從不滿轉為支持[8]。雷德爾還將同時期的研究多加了貨船改裝為偽裝巡洋艦和將漁船改裝為掃雷艇的計畫,還規劃了一個平民飛行訓練計畫,為往後要建立的海軍航空兵做準備[8]。
1933年1月,納粹黨成為德國執政黨,希特勒支持雷德爾重組海軍艦隊,並多次保證會極力避免與英國的戰爭以爭取時間。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正式宣佈單方面廢止《凡爾賽條約》,並將國家海軍被改名為「戰爭海軍」。英國對於德國重整軍備的動作頗為擔憂,為保持兩國較不緊張的關係,於1935年6月18日與德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該協定緩和了英國國內對另一場海軍軍備競賽的擔憂,但德國受益更多:德國可以裝備潛艦,並能建立規模為英國皇家海軍35%總噸位的艦隊[9],其中戰鬥艦總排水量為18萬[10],這也限制了新建造的4艘戰鬥艦,每艘排水量皆不能超過45,000噸;而潛艦部隊則為英國潛艦的45%[11]。當時英國對德國有壓倒性的海上優勢,即使後者急起直追估計也至少要至1942年才會到達噸位上限,且在德國釋出善意後,英國海軍的假想敵已轉為法國海軍[12]。然而早在《英德海軍協定》簽署前,德國就已詳細地規劃建造一支新艦隊,1935年2月即開工建造第一艘新潛艦——「U-1」於條約簽完僅10天的6月29日就下水服役[9]。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集軍官宣佈可能必須動用武力來解決一些領土問題,包括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繼德奧合併和慕尼黑會議後,希特勒於1938年9月開始要求海軍作戰部擬定對英國的戰爭,即是後來的「Z計畫」,並於1939年1月27日被希特勒所批准執行,並給予優先於其他軍備的資源。Z計畫是以英國皇家海軍為主、法國海軍為副假想敵為對象,設計的6年大型水面艦隊建造計畫。意在英國尚未做好戰爭準備之前,建立起一支能與其匹敵的艦隊,並以大規模的艦隊進行戰略性的部署作戰。此計畫規模非常龐大,若如期完成,德國海軍將擁有能與皇家海軍相搏的實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戰爭初期(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
編輯1939年8月19日德國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對海軍下達戰爭動員令,將所有海軍艦艇進入至備戰狀態,雷德爾認為動員令不久即會解除,英法兩國會妥協但澤的領土紛爭,但在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其中戰爭海軍參與了西盤半島戰役和砲轟但澤灣)後2天,兩國對德宣戰。當雷德爾聽到宣戰消息時,他說道:「現在,水面艦隊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表現出他們懂得如何英勇赴死[13]。」在Z計畫才剛起工的情況下,德國海軍此時能出戰的只有2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共34艘的驅逐艦和魚雷艇,鄧尼茲在日後說道:「早在戰爭爆發時,我們就被打敗了,因為德國並沒有在海上做好萬全準備[13]。」德國最高統帥部迅速擬定了作戰計畫,雷德爾以早就派遣於海外的2艘裝甲艦發起攻勢,開始攻擊盟軍船隻;而鄧尼茲則趕緊派遣潛艦進入大西洋,德國官方宣佈「無論是否懸掛中立國之旗幟都將會攻擊」,此時潛艦數量少以及希特勒下令潛艦必須遵守《捕獲法則》行事而難以有重大戰績,鄧尼茲還是希望在英國啟用護航制度前盡可能多擊沉一些船隻。英國認為德國已啟用無限制潛艦戰的作戰模式,於是以護航制度來因應。英國在9月份被擊沉了43艘船,但開始護航後就只被擊沉1艘。由於英國已啟用護航制度,鄧尼茲想進行狼群戰術來因應,但潛艦數量太少,因而在第一次的集結過程中被擊沉3艘。9月30日,在鄧尼茲的說服下,希特勒下令潛艦部隊不必遵守《捕獲法則》而使得潛艦的獵殺戰果大有上升,但數量仍少。英國方面對護航制度存有歧見,一方認為它是一種防守而無實際成效,應額外組建獵殺潛艦的艦隊;另一方又認為不該浪費護航兵力,導致其制度沒有貫徹實施。德國水面艦隊則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戰中損失了斯比上將號,其後又有2艘輕巡洋艦被英軍潛艦重創,於港中修補,雷德爾派遣了數艘偽裝巡洋艦於海外攻擊商船,其他艦隻則留在軍港中。
雖然陸上西線一直維持假戰狀態,但到了1940年因為一次大戰英國曾利用挪威領海封鎖德國艦隊,以及希特勒擔心其阻斷瑞典鐵礦砂的運輸和維德孔·吉斯林的遊說,德軍於4月9日發動威瑟演習作戰進攻挪威與丹麥,海軍同陸空軍協同作戰,德國雖然最後成功佔領各目標,但海軍表現頗糟,損失了1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0艘驅逐艦和4艘潛艦,同時也因為魚雷性能問題導致潛艦攻擊戰果少、艇員士氣低落。威瑟堡行動的結果對於德國海軍戰略擁有決定性的影響,使德國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獲得了從日德蘭至北角的所有港口。1940年5月,德軍發起春季攻勢佔領法國,英國遠征軍撤退至本土,之後義大利對英法宣戰。希特勒登陸英國的海獅計畫因德國海軍在挪威的損失、替登陸部隊護航得交由空軍,之後因為不列顛空戰失敗而無限期的推延,雷德爾因此而繼續派遣軍艦前往大西洋攻擊商船。
水面艦隊的隕落與「第一段美好時光」(1940年6月至1941年6月)
編輯法國投降為德國攻擊英國海上通航線帶來了極為便利的條件,德國潛艦不必再從威廉港出發,耗費油料和一星期的航行時間才能進入大西洋[14],能夠從法國港口更有效的觸及英國海上生命線,大西洋上的潛艦活動數量也因此增加了25%[14]。由於法國淪陷,德國即將進攻英國本土,皇家海軍艦隊多調回待命,海上護航兵力變得相當薄弱,在1940年6月和7月,每一支船團僅配有一艘軍艦護航,而護航艦與岸基飛機的反潛設備只能對付水下目標而不能對在水面攻擊商船的潛艦,再加上英國因為擔心受到空中德國軍機的攻擊而要求所有商船改以愛爾蘭往蘇格蘭的北海峽航道航行[15],導致航線擁擠,德國潛艦得以在1940年7月至12月於獲得重大戰果,艇長稱其為「第一段美好時光」,光德國潛艦就擊沉了278艘商船,共1,492,054總噸數的物資。大西洋運輸物資的損失直到1940年9月2日美國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透過《基地驅逐艦協定》提供了50艘驅逐艦給英國,情況才稍有改善。這段時間裡雖然德國潛艦戰果豐碩,但因為潛艦數量太少,難以發起狼群戰術,雖然鄧尼茲曾利用義大利的潛艦試圖貫徹此戰術,但因為人員訓練和作戰方式等問題而作罷[16];同時也因為缺乏長程偵察機而無法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獲得更大的戰果。
德國水面艦隊於1940年10月派出數艘裝甲艦、重巡洋艦和偽裝巡洋艦由北海進入大西洋攻擊商船,在海上大有斬獲,迫使英國作好戰鬥以迎擊。1941年5月18日,德國海軍發起萊茵演習行動,企圖組織艦隊奪得北大西洋的制海權並以最近開始服役的俾斯麥號戰艦吸引英國的主力艦,使其他德艦得以攻擊缺乏護航戰艦的商船。此計畫曾遭艦隊司令君特·力長斯的反對,他指出將此作戰延到兩艘戰鬥巡洋艦(指的是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它們曾在4月上旬受創,進入布雷斯特翻修,而皇家海軍又於此港外佈下多處雷區,使得出勤時間一延再延)做好準備再進行[17],但遭雷德爾駁回,他指出若是到夏季才開始執行將會失去天候和晝短夜長這兩個有利條件[17];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已在準備巴巴羅薩作戰,陸軍和空軍的需求將為最優先,若不在海上取得驚人勝利,難使希特勒繼續支持海軍艦隊[17]。之後,在5月24日爆發了丹麥海峽海戰,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擊沉皇家海軍的舊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18],而在3天後,皇家海軍派遣了大量軍艦前往、搜索攔截俾斯麥號,並將其擊沉。萊茵演習行動以德國海軍的失敗告終,使得希特勒對大型水面艦的興致降至谷底,成了水面艦隊和雷德爾的轉捩點,也顯示皇家海軍已開始集結艦隊反擊。到了11月,皇家海軍也消滅了所有在外巡弋的德國偽裝巡洋艦。
新戰場(1941年6月至1942年8月)
編輯德國潛艦部隊的戰績於1940年10月達到最高峰,也開始使用狼群編隊,但其後因為冬季的到來略有下降。英國則開始組織反擊,重組了護航制度、將西航道司令部由普利茅斯改至利物浦[19]、更換指揮官和進行更嚴謹的海空軍合作,英國透過政府密碼研究協會,對德國潛艦的電文和通信進行攔截,判斷其出沒位置,並向海軍部提供適合的航線與護航艦艇資訊,此舉大大改進了護航的效率。由於英軍的反潛技術有了相當的經驗,在1941年3月擊沉了不少潛艦(英國每損失五艘商船就擊沉一艘德國潛艦),其中還損失了3名王牌艇長。鄧尼茲此時擁有的潛艦數量仍僅有27艘,他決定派遣它們前往更西邊的航道,護航戰艦和岸基飛機所不及處。1941年5月,德國潛艦U-101被盟軍所俘虜,並獲得一台通信用的恩尼格瑪密碼機,同時也改善了測向儀技術、雷達系統。
另一方面,美國對德國潛艦態度越來越強硬,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於1939年10月2日發表《巴拿馬宣言》,宣布大西洋西部海域為「泛美中立區」,阻止戰火向美洲海岸蔓延[20],不僅提供美國軍艦保護該海域的船隻,其後又有《驅逐艦協定》和《租借法案》、同意英國軍艦於美國造船廠檢修[21]。1941年4月,美國宣佈將其安全區向東延長到距離西班牙僅740海里處,大西洋五分之四的區域都為美國海軍的巡邏範圍[20]。6月,美國還駐軍於冰島,也使得德國與美國海軍的關係越來越緊張。1941年6月,英國破解了恩尼格瑪密碼,為反潛和護航作戰提供了重要的幫助,但因為鄧尼茲察覺到有異,下令將保密制度升級,英國的密碼優勢並未維持太久,反而被德國破解了英國海軍部的密碼。6月22日,希特勒進攻蘇聯,並調撥了相當的資源在對蘇戰爭上,且要求鄧尼茲不得攻擊美國船艦以免其參戰,英國則宣佈將會支援蘇聯一切作戰物資,並透過北冰洋航線送達。12月7日,日本攻擊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美國因此對日宣戰,德國也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戰場範圍因而擴大了。
鄧尼茲在1942年年底只有90艘潛艦,他認為要對美國發起攻勢,在最短時間內擊沉大量物資(每月810,000噸[22]),以免其造船速度和反潛準備的增加導致大西洋海戰德國失敗。然而德國最高統帥部因為北非和馬爾他戰事告緊,一直要求鄧尼茲挪出兵力前往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域,鄧尼茲認為那是無謂的浪費[23]。他策劃了以美國船隻為主要目標的擊鼓行動,由於美國沒有使用護航制度而不使用狼群戰術。美國因為太平洋戰爭而調移了許多原本可用來攻擊潛艦的軍艦,《租借法案》也轉移不少驅逐艦給了英國,使得美國本土海域缺乏防禦,美國海軍總司令恩斯特·金恩上將認為在護航船艦不足的情況下建立護航船團沒有意義,只有在擁有必要資源時才組建[24]。德國潛艦於1942年1月至8月在美國東岸大有斬獲,並稱其為「第二段美好時光」。
美國東海岸負責反潛作戰的大西洋艦隊所組建出的反潛艦隊也多為不適合此作戰的船隻且缺乏訓練,而從美國陸軍航空軍徵調用來作為反潛機的B-17和B-24也因為陸海軍指揮權和從轟炸機轉為反潛機不適應而有各個問題[24]。德國潛艦則因為每天截獲許多盟軍商船所發出的無線電訊號而大肆攻擊船團,美國則在反潛作戰上缺乏搜索與追擊的實戰經驗,海空力量也沒有協同,深水炸彈等武器性能也低落。一直到5月,美國海軍才開始了護航制度並對反潛制度加以改進。鄧尼茲因為美國東海岸防禦能力逐漸增強,他開始將潛艦派到防禦鬆散的墨西哥灣和北大西洋等其他海域以維持噸位戰計算所需達到的每月擊沉數。1942年夏,越來越多德國潛艦下水服役,鄧尼茲因而恢復啟用狼群戰術。
轉捩點(1942年8月至1943年11月)
編輯德國戰略上因為援蘇船隊的存在[註 1]與英國多次派出突擊隊登陸挪威進行破壞行動,使希特勒認為其試圖在斯堪地拉維亞半島登陸反攻,他對此說道:「挪威是這場戰爭的『命運之地』」,要求「每一艘可動用的船艦都要部署於挪威。」,希特勒尤其要求從位在法國的主力艦穿越英吉利海峽,協防挪威,海軍作戰部便擬定賽博勒司行動,成功移防了3艘主力艦和6艘驅逐艦,此外還向鄧尼茲徵調潛艦。鄧尼茲認為此舉使得大西洋海戰原本就已顯不夠的潛艦兵力更加不足[26][註 2],但仍派遣了20艘潛艦。同時,主力艦轉往挪威也象徵了德國海軍放棄了遠洋作戰[28]。1942年,駐防挪威的德國海軍艦隊有5艘主力艦和10艘潛艦,其中對盟軍戰略部署最大的就是鐵必制號戰鬥艦。
1942年3月14日,希特勒下令將北極船團定為與俄國戰役相關的重要戰略目標,要求將其徹底阻絕。但運往摩爾曼斯克港口的船團僅受到德國在挪威的海空軍零星攻擊,主要是德國燃料短缺,嚴重限制了艦隊的作戰能力,1942年4月德國海軍僅能獲得月需求量10%的燃料[29],但潛艦因為使用柴油而未受影響,成了該地區真正的攻擊主力。1942年12月31日,在挪威北海爆發了巴倫支海海戰,錯失殲滅援蘇北極船隊的機會,希特勒對此結果十分不滿,也成了德國水面艦命運的轉捩點,下令拆毀所有含驅逐艦的艦隊和取消水面艦的建造,將艦上的火砲、裝甲與官兵用以加強大西洋長城的防禦設施,雷德爾抗辯無效後就自己請辭了[註 3],而鄧尼茲則被任命為新的海軍總司令。鄧尼茲雖為潛艦指揮官但瞭解艦隊存在之價值,他說服了希特勒保留了水面艦隊(但停止了建造),改將海軍資源都投入潛艦中。在1943年發生的北角海戰中,皇家海軍擊沉了沙恩霍斯特號,之後大多數德國水面艦退至港口作為存在艦隊,牽制皇家海軍的部署。而提爾皮茨號戰鬥艦不斷地穿梭於挪威的峽灣中,盟軍認為其對援蘇商船運輸造成非常大的威脅,持續以各種行動試圖癱瘓或擊沉它,最後在1944年的問答集行動中成功擊沉,從此德國水面艦隊也無對盟軍實際的影響力了。
和水面艦隊駐於挪威的情況相比,大西洋海戰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投入之兵力甚多,鄧尼茲取得了希特勒的信任加速生產潛艦,1943年的狼群規模越來越大。德國海軍參謀本部認為在1943年同盟國可建造10,800,000噸的新船(實際上是12,384,000噸)[31],因此平均每月都應要擊沉總計900,000噸的船隻。在2月最後10天擊沉了28艘船(183,650噸)、3月的前10天共擊沉41艘船(229,949噸)、後10天又擊沉了44艘船(282,009噸)[31]。在德國潛艦大有斬獲的同時,同盟國也在進步,包括改良超遠程飛機和使用新式反潛裝備、「利式」探照燈、刺蝟砲和新型深水炸彈等,德軍用來躲避盟軍的雷達裝置和密碼機也遭破解,盟國護航船隻開始大量出現護衛航空母艦,也開始從英國本土轟炸德國潛艦製造廠,反潛人員的技術也逐漸進步,潛艦更是無法應付飛機這種「不對稱」的戰鬥兵種,盟軍巨大的生產力也令護航艦艇大量增加,也開始組建了「支援群」,專配於護航船團對潛艦採取攻擊。
德國潛艦的損失開始增加,2月有14艘被擊沉、3月13艘、4月12艘,但到5月22日該月的損失就有31艘[31]。到了5月底,鄧尼茲認為噸位戰已經宣告失敗,盟軍已獲得戰略主導權,但他還是派出潛艦於海上遊獵(單艇巡弋),9月和10月,德國潛艦僅擊沉了9艘船,但卻損失26艘潛艦。鄧尼茲在記事本上寫道:「很顯然,潛艦除了對敵人的牽制作戰外已毫無作為。」但他還是持續生產潛艦。鄧尼茲打算使用新式潛艦繼續與盟軍作戰,他和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將潛艦製造廠規模擴增,把每一個零件在各個不同地方生產再送到同一處組裝,大大增加了效率和抵抗盟軍對船廠的轟炸[32]。
衰落至戰爭結束(1943年11月至1945年5月)
編輯1944年,納粹德國節節敗退,蘇聯紅軍從東部直搗德國本土,同時盟軍也在法國開闢了第二戰場,德國海軍雖然派遣潛艦攔截登陸船隻卻戰果極小,己方還損失多艘潛艦。東部則是海軍水面艦以砲火支援,幫助陸軍逐漸撤退。德國東普魯士的平民怕落入紅軍手中將被報復,海軍組織起所有力量進行撤退,展開漢尼拔行動,成功搶救了200萬平民與30萬士兵。到了戰爭最後階段,鄧尼茲還計畫動用所有潛艦進行攻勢,但仍無法挽回局面,在戰爭最後5周內共有83艘潛艦被擊沉[33]。海軍還曾組織了小規模的步兵師到前線與陸軍並肩作戰[34],在1945年戰爭最後幾個月,約有5萬名海軍士兵參加了東線的戰役[35]。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根據其「最終遺囑」,鄧尼茲被指定為其繼承人,任國家元首「聯邦大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在當時混亂的戰況,鄧尼茲先是在海軍學院所在的弗倫斯堡組成新政府,繼續組織海軍全力運送波羅的海和東普魯士的難民至西方,並於5月1日任命了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里德堡為新任海軍總司令。鄧尼茲命令代表海軍的弗里德堡和最高統帥部的約德爾於法國蘭斯簽署投降協定,之後十六天,「弗倫斯堡政府」暫時保留了挪威、丹麥、部份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和巴伐利亞一帶的自主權。5月23日,末任海軍總司令弗里德堡服毒自殺身亡。德國海軍則到1946年才正式解散[1]。
戰後
編輯德國海軍並未隨著1945年5月戰爭結束而直接停止運作,人員於原職位上作業,之後再逐漸轉送至戰俘營,並清算死硬派的納粹份子與戰爭罪犯,除了潛艦被英軍鑿沉外,大多數的德國軍艦被盟軍瓜分,僅留下少數幾艘掃雷艦。1945年8月1日,同盟國佔領軍政府允許德國以「德國掃雷管制部」的形式重建其海軍,聘請了27,000名的前海軍人員進行歐洲水域內的除雷工作[36],直到1951年6月才解散此單位[37]。1956年,西德加入北約組織,一個新的海軍組織誕生:聯邦海軍。有些如埃里希·托普和奧托·克瑞奇米爾等前戰爭海軍指揮官繼續為聯邦海軍服務;戰後不久東德的人民海軍也跟著成立。1990年兩德統一後,海軍改名為德國海軍。
雷德爾和鄧尼茲則於紐倫堡審判中被起訴;英國海軍堅決反對起訴兩人,根據紐倫堡歷史學家約翰·圖薩斯(John Tusas)的報告,「英國海軍認為德國海軍進行的是一場合法公正的戰爭……他們明白關於海軍戰爭的法律是非常不嚴謹的,執行起來會有機可乘……[38]」。英國法學家漢佛雷·瓦多克認為:「審判德國海軍會面臨法律難題」,圖薩斯還因此總結指控德國海軍的證據是「不可靠和虛弱的」[38]。美國海軍高層也有其同感,因為他們自己也在戰爭中對日本發起了無限制潛艦戰,且不會營救落水者,有時甚至還會攻擊其救生艇上的船員[38]。然而因為受到蘇聯和法國政府的堅持,以及其在納粹德國重要的政治地位,兩人仍被起訴。雷德爾因為在戰爭爆發之初已有高級職位(海軍總司令),對以海軍幫助希特勒的戰爭行動有其責任,三項主要罪名:「發起侵略戰爭」、「制訂侵略計畫」和「犯有戰爭罪行」皆起訴(危害人類罪沒有起訴),但僅有制訂侵略計畫判決有罪(威瑟堡行動)。雖然此判決引起部分爭議,雷德爾最後被判決終身監禁,然而在判決時的1946年他已有70歲高齡,故因而減刑並在1955年9月獲釋[38]。對鄧尼茲的審判中,第一條的「發起侵略戰爭」由於戰爭爆發之初鄧尼茲僅為上校軍銜而無罪;第二條的「制訂侵略計畫」雖然鄧尼茲作為海軍軍官僅是聽命行事,但陪審團仍判決其有罪[38];第三條的「犯有戰爭罪行」案例主要集中於拉克尼亞命令,指控鄧尼茲於1942年12月發布該命令,要求艇長不營救落水者,並暗示殺死倖存者。然而鄧尼茲辯護律師提出多項證據作證絕無此事,且證人之言詞有其漏洞,美國的太平洋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上將也給予相關資訊,紐倫堡法庭的美國大法官弗朗西斯·貝弗利·比德爾宣稱:「德國人發起的潛艦戰爭比美國的還要公正」[38],並不支持鄧尼茲在這項罪行上有罪,但法國與蘇聯法官堅持其有罪,最後宣判有罪,判處10年監禁(紐倫堡法庭中被判有罪者最短的刑期)[註 4]。
組織與後勤
編輯最高指揮部
編輯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片面宣佈《凡爾賽條約》無效,正式恢復徵兵制。5月21日,「國家防衛軍」改名為「國防軍」,同時「國家海軍」也易名為「戰爭海軍」。1936年1月16日,德國海軍將最高指揮機關由「海軍總部」改為「海軍總司令部」,由「海軍總司令」(Oberbefehlshaber der Marine)為最高負責人,該單位統籌海軍包括指揮、管理、訓練在內的所有業務,後來隨著戰爭的演進,迅速發展成了擁有9個主要部門和超過50個子部門的複雜組織[40]。1937年,德國海軍成立「海軍戰爭指揮部」,其作用相當於其他國家的海軍總參謀部,其部長為海軍總司令兼任。1938年2月4日,希特勒透過一連串的政治清洗去除了國防軍中的保守勢力,並自任武裝部隊總司令,還另外成立了「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作為其諮詢機構,並在名義上統領陸海空三軍各總司令部。
「海軍總司令部」存在期間共曾於1939年10月和1944年5月進行過兩次重大改組[41],前者主要是將原先負責分配預算、調度輔助船艦及商船隊的「海軍總辦公室」(Allgemeine Marineamt)廢除,由「海軍戰爭指揮部」取代其功能[40]。後者則為將「海軍司令部辦公室」改立為「軍需部」(Quartiermeisteramt)取代之,「海軍戰爭指揮部」部長也改由其參謀長擔任[42]。自納粹黨上台起,德國海軍一直由埃里希·雷德爾擔任總司令,直到1943年1月30日的巴倫支海海戰失利,雷德爾在希特勒厲聲指責海軍的無能後請辭獲准,後者選擇戰果輝煌的潛艦部隊司令——卡爾·鄧尼茲接任新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並任命鄧尼茲為其繼任者,後者則在5月1日任命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里德堡為新任海軍總司令,但該人於5月23日服毒自殺。「海軍戰爭指揮部」則在1944年5月1日轉由參謀長兼任部長,由威廉·邁塞爾中將職掌至戰爭結束。
戰區與艦隊司令部
編輯1939年11月,德國海軍於基爾成立了第一個戰略級別的司令部——「海軍東方集群司令部」,負責波羅的海方面的一切作戰,後又於1939年8月在威廉港成立了負責北海和大西洋的「海軍西方集群司令部」。1940年8月,海軍又因德軍攻陷法國,其勢力範圍從挪威北部延伸至西班牙,故又設置了新的「海軍北方集群司令部」,統轄荷蘭、丹麥、北海和挪威沿海,廢除了「海軍東方集群司令部」。「海軍西方集群司令部」也從威廉港遷至法國佔領區的巴黎,籌劃大西洋沿岸和英吉利海峽的一切行動,爾後權責範圍又增加了西地中海。1941年,德軍攻佔巴爾幹半島以及東線戰爭後,海軍的控制領域也增加了地中海東部與黑海,便於該年6月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成立「海軍南方集群司令部」指揮。戰爭期間,海軍主要透過北、西、南三方集群司令部來控制各地戰事,隨著德軍戰事失利、控制範圍收縮,海軍集群陸續被降為編制級別較低的單位,並由相應的「海防司令」負責沿海的安全,如「海軍西方集群司令部」即下轄子單位:「海峽司令部」、「大西洋沿岸司令部」、「法國東南司令部」和「義大利司令部」[43]。
「艦隊司令部」方面,首先於1936年10月1日建立了「裝甲艦司令」與「偵查部隊司令」兩職位令特定艦種置於個人管控之下,前者包括戰艦和裝甲艦,後者包括輕巡洋艦以下的作戰艦艇,其下屬軍艦均有各自的「司令」,如1939年11月建立的「驅逐艦司令」、「魚雷艇司令」、「掃雷艇司令」等等,直到1940年7月31日才廢除「裝甲艦司令」。1937年7月,海軍為因應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而設置了「西班牙部隊司令」[44]。1939年秋,德國海軍新建立了「巡洋艦司令」,負責管轄所有的巡洋艦,1940年8月1日,原「偵查部隊司令」下轄單位全轉往此。1941年10月15日,「巡洋艦司令」被撤銷,改名為「北方海域司令部」,為「海軍北方集群司令部」的前身,脫離了「艦隊司令部」的指揮,「驅逐艦司令」、「魚雷艇司令」則紛紛獨立為「艦隊司令部」直屬單位[45]。1941年6月,在「俾斯麥號」戰艦沉沒後,德國海軍建立了「戰艦司令」,後來指揮了「塞伯勒斯行動」,並於1942年5月成了挪威戰區的海軍部隊總指揮部,1942年6月3日,「戰艦司令」重新改名回「巡洋艦司令」,1943年2月又改組為「戰鬥群司令」,直到1944年10月22日這個單位才被撤銷[46]。
基地和造船廠
編輯一次大戰時期德國海軍的主要軍港為基爾和威廉港,戰爭結束後,協約國大肆搜刮所有可供作賠償的物資,威廉港是僅存的唯一一座可正常作業的基地,但包含起重機、浮動乾塢和多種重型造船機具也均被拆去,而基爾則是海軍工廠被協約國勒令解散,降為僅能修船的三等基地[47][48]。
在德國軍事擴張極盛時,佔領區共有長達18,000公里的海岸線要防守,為滿足各區船艦之需求而在本土和佔領國上增設各式新據點,規模由大到小分別為擁有全般建造船艦、修復能力的「戰爭海軍工廠」(Kriegsmarine-Werften)、作業效率高與儲存大型裝備的「戰爭海軍武器庫」(Kriegsmarine-Arsenale)、僅有部份海軍裝備和修復能力的「海軍武器與修復廠」(Marineausrüstungs und Reparaturbetriebe,MAUREB)、僅有部份海軍裝備和補給能力的「海軍武器與補給處」(Marineausrüstungs und Versorgungsstellen)和僅儲放部份海軍裝備的「海軍武器處」(Marineausrüstungsstelle,MAST)[49]。戰前德軍只有基爾和威廉港兩大軍港具備完善的軍用設施,隨後在佔領國也跟著接收或於當地建立起軍用船塢,但由於熟練工人必須從本國轉移過來,反使後者港內工作效率下降[49]。
戰略儲備
編輯部隊
編輯水面艦
編輯海防部隊
編輯潛艦
編輯德國潛艦曾在一戰取得輝煌戰績,然而在《凡爾賽條約》禁止建造潛艦和協約國監管後,德國各大船廠雖有世界領先的潛艦技術卻苦無客戶,這時日本與阿根廷聯繫了德國數個造船廠,希望購買設計圖與轉授技術以建立本國潛艦部隊。這兩個規模龐大的生意使得德國串連了各大造船廠和企業,並由克虜伯發起,聯合成立了一家空殼公司—船舶建設工程局[50],其總部設於荷蘭海牙,以躲避凡爾賽條約的監督,除了為整合各造船廠技術和資源、聯合接訂單外,也使德國與國際潛艦技術接軌而不至於落後,但到了1925年,船舶建設工程局經營不善,在面臨倒閉的情況下,德國海軍私下與其公司人員聯繫。德國海軍也透過一個名為「結算諮詢公司」的空殼企業加入了船舶建設工程局的投資,並在之後注資了100萬馬克,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還額外許諾每年補貼12萬馬克[50],德國軍方要求該公司為將來德國重建潛艦部隊時,能以新技術與設計予以支援;因此,原本為國內造船業而存在的船舶建設工程局轉型為德國海軍專門的研究機構[50]。
德軍戰爭期間主要使用的有II級、VII級和IX級潛艦,另外還有數量不多的I級、X級(佈雷用)、XIV級(補給用)、XXI級和XXIII級。II型潛艦是由一戰的UB型潛艦改良而來,原設計目的為訓練艦,但在大戰爆發潛艦數量不夠時也被賦予作戰任務。VII級潛艦為整場戰爭中德國潛艦部隊的主力,尤其是VII級C型自1941年後的生產一直沒停過[51]。IX級潛艦為I級潛艦改良而來,適合遠洋長期作戰,作戰範圍可到太平洋,每艘IX級B型擊沉噸位數都達到了10萬噸[51]。另外在戰爭後期,德國開發了絕氣推進的XVII級潛艦,還有通氣呼吸管和新型引擎的XXI級和XXIII級,以往潛艦水下航速都不過10節,但XXI級和XVII級則分別為17節和25節[52],且可以以12節到14節航速潛航10小時[52],能有效對抗盟軍的海上巡邏機。戰後它們成為現代潛艦設計的原型,特別是蘇聯的W級潛艦[53]。德國在整場戰爭中投入了1162艘各種類型的潛艦、以各種形式沉沒者共有785艘,還有156艘向盟軍投降[54][55]。水面艦艇共擊沉246艘潛艦、岸基飛機擊沉245艘、艦載機擊沉43艘[54]、飛機和船艦合作擊沉50艘、盟軍潛艦也擊沉了21艘[54]。共有32,000名潛艦人員陣亡[56]。德國在戰爭期間還有開發出數種袖珍潛艦,其中有像黑人型袖珍潛艦者,製造了200多艘於戰爭中使用。戰爭裡德國潛艦除了執行攻擊商船的任務外,也會擔任運輸和與日本交換物資的船隻工作。另外還有曾研究能夠發射V-2火箭的火箭潛艦計畫,但沒有完成。
航空兵
編輯一次大戰時期,帝國海軍擁有相當豐富的空中兵力運用經驗,但多集中發展飛艇部隊,直到戰爭末期才轉而使用固定翼飛機,戰爭結束時,德國海軍已擁有1478多架飛機、在北海、地中海、黑海、波羅的海和英吉利海峽有著32水上機航空站和17座機場,飛機全部被迫上交給協約國所銷毀,而諸如基爾霍登瑙、威廉港和北德沿海的主要航空站設施反倒都基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戰後,新生的海軍身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不得製造軍用飛行器,但海軍將領在一次大戰的檢討中認知到,空中武力無論對地面戰還是海戰都有令作戰效率大為增加的價值,故認定了發展海軍航空兵的必要性[57],並於瓦爾內明德開設「空中運動有限責任公司」(Aerosport GmbH)此類民用航空俱樂部作為掩護。1925年,海軍建立了民用飛機公司——「色維納」(Severa),並在隔年再購入了位在特拉弗明德的飛機製造商——「卡帕爾製造廠」,作為發展與測試水上飛機的基地[58][59]。
然而海軍航空兵的建設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與空軍間的衝突,在德國空軍未正式成軍前,海軍即極力反對空軍獨立為國防軍的第三軍種,並聲稱只有在滿足陸海兩軍的飛機需求後才可考慮此一方案,海軍總司令雷德爾也基於飛機協同海軍操作的困難,要求建立一個完全從屬於海軍、能夠包辦所有外海作戰的空中武力組織[57],此舉也因此得罪納粹黨要人、同時也是後來空軍總司令的赫爾曼·戈林,在該人的授意下,空軍將包攬德國所有軍用飛行器的研發與生產工作。1935年3月,德國正式突破條約限制,宣佈空軍成立,而為了與海軍協同作戰,空軍也當即採購了153架供海軍使用的飛機。1936年,德國海軍已有8個海軍用的偵查、通用和戰鬥機中隊[60][59]。海軍後因《Z計畫》而預計建造2艘「齊柏林伯爵級」航空母艦,然而由於缺乏相關的經驗,有不少技術和設計皆從引自日本海軍。由於水面艦的建造計畫問題不斷,使許多艦載機的生產改裝計畫皆胎死腹中。隨著戰爭進程,德軍計畫將其他船隻改裝成航空母艦,包括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塞德利茨號」[61]、客輪「歐洲號」[62]、「格奈森瑙號」[63]、「波斯坦號」[64]、從法國繳獲的輕巡洋艦「迪格拉塞號」[65],以及其他商船改裝的水上機母艦[66]。最後只有齊柏林伯爵號進行過下水儀式,但還是僅完成85%且無配置艦載機。
空投魚雷是海軍航空兵重要的反艦武器,1934年海軍就曾以「挪威人式」F5魚雷為基礎開發過450公釐的新型航空魚雷,但因為海空兩軍欠缺溝通與合作而開發進度極慢,直到1940年底,新型的5a式魚雷才進入生產階段,海軍而後又向義大利軍購入F5W和F5i航空魚雷,1942年時又在向日本購進了70枚航空魚雷,卻發現日軍的航空魚雷水準甚至低於F5W,其品質只夠用來裝備給魚雷快艇使用。直至1941年底,德軍才以LTF5b魚雷作為標準投以量產使用,其成果也頗令海軍滿意,二戰中共有58艘商船、合計333,135總噸被航空魚雷擊沉,另有18艘、合計146,673總噸的商船受損[60]。
兩棲與地面部隊
編輯德國海軍的陸上戰鬥單位主要為「海軍步兵」(Marine-Infanterie)與「海軍砲兵」(Marine-Artillerie),與帝國時代多達三個「海軍營」(Seebataillone)的大編制不同, 國防軍時代僅留一個加強連規模的登陸戰專職單位,即1938年3月以駐守於斯維內明德的225名沿岸守備隊組成的「海軍突擊連」,這支部隊曾參加過1939年波蘭戰役中的西盤半島之戰,而後又轉戰挪威與法國。1941年,「海軍突擊連」升級為「531海軍砲兵營」(Marine-Artillerie-Abteilung 531),也參與了東線的戰事[67][68]。
德軍搶灘登陸的主力是受過短期登陸作戰訓練的單位[67],但戰間期中並無在兩棲作戰教範與實行能力上有過什麼重大發展,以二次大戰中德軍規模最大的登陸戰——挪威戰役來說,德軍之所以能登陸成功完全仰賴奇襲與挪威國防能力的貧弱,幾乎沒有使用任何特種登陸裝備。西方戰役後,德國才正式開始準備從海上登陸英國本土的相關作業,並於三個月內調集2,000艘的平底登陸艇和170艘運輸艦,包括可運輸三輛中型戰車的「海軍駁船」。儘管後來登英行動流產,德國海軍依舊多次展現出其優秀的登陸戰能力,如1941年時因情報外洩而與強大的英國海軍衝突仍能登陸克里特島、同年9月「巴巴羅薩作戰」期間與空軍協同以「海軍平底登陸艦」佔領波羅的海沿岸島嶼;1942年,為攻取蘇聯南方的油田,德國海軍再以該艦和「平底登陸艇」將大量士兵自克里米亞半島通過克赤海峽運至北高加索;1943年,義大利倒戈後,德國海軍也克服了英軍的海上優勢、與「空降獵兵」協同並成功控制了原義軍佔領的愛琴海和亞德里亞海上的島嶼;在兩棲撤退的行動上亦表現不俗,如1943年8月時成功以低傷亡撤走西西里島上的德國守軍,同年年底也橫越克赤海峽撤走了45萬名德軍士兵[69]。
隨著海軍的預備役部隊人數日增,多餘的兵員就被編成了地面單位,除了較少作步兵的正規訓練外,基本上跟一般的陸軍步兵師沒有什麼差別,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海軍砲兵,負責沿岸的防守及維持佔領區治安的任務,起初這還算是輕鬆愜意的工作,但盟軍的空中轟炸力度日益增強,也因此出現傷亡[70]。到了戰爭末期,德國軍事上飽受失敗,許多海軍兵員必須上岸以臨時編制的模式加入前線戰鬥,之後又因為已經沒有幾艘軍艦可以使用,甚至連隱蔽性佳的潛艦生存都成問題,於是海軍便將多餘的人力全部送上岸,水兵紛紛整編為「海軍步兵師」(Marine-Infanterie Division)、海軍砲兵也加入地面砲戰等等,許多技術熟練的艦員就這樣一波波損失在敗局已定的戰鬥中。然而德國海軍官兵都曾經歷過基礎的步兵訓練,透過幾天重新熟悉後表現也不俗,例如U-333潛艦的彼得-埃里希·克雷莫上尉率領了「海軍驅逐戰車營」(Marine-Panzervernichtungsbataillon)前往漢堡一帶作戰,摧毀了大量的英軍與加拿大軍的戰車,據1945年4月25日《國防軍報》統計多達24輛[71][70][72]。戰爭末期德國海軍共建制了5個「海軍步兵師」:第1海軍步兵師、第2、第3、第11、第16海軍步兵師,其他還有「斯維內明德要塞師」等等[73]
人員
編輯1939年戰爭爆發前夕,德國海軍約有50,000人,1940年約有250,000人,1941年約為404,000人,1942年約580,000人,1943年約780,000人,1944年約810,000人,1945年約700,000人,整場二戰中共有約1,500,000人在德國海軍中服役,其中有65,029人陣亡、105,256人失蹤、21,002人受傷、150人逃兵,總傷亡人數達191,287人[74][75]。
徵召、訓練與教育
編輯1935年德國宣佈重整軍備後,恢復了徵兵制,全國17到23歲的德國男子都要服役三年。其中,德國海軍的徵募要求相當嚴格,應徵者必須有德國國籍、無犯罪紀錄、以良好成績完成學業、身體強健(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戴眼鏡者基本上無法加入海軍)以及在「國家勞役團」中完成義務勞動[76],若為水手、漁民、金屬工業或其他領域的專業技工更被優先考慮[77]。
應徵者除了附上個人資料、政治信仰、教育程度外,還要求血統證明。通過基本審查後還要經過6個月的技術實習才能正式入伍,並獲得一份軍人通行證。招募進入海軍所得最高軍銜是高級士官長,並要求他們簽訂至少12年的服役合約,而希望晉升軍官者更要服役長達25年[78]。
基本軍事訓練完成後,候補軍官還有105天的航海訓練、14個月的巡洋艦航海訓練、1年的海軍學院學習課程、6個月的專業技能訓練和1年的艦上實戰訓練。戰前德國海軍每年招募13,000人入伍,其中只有33%能通過嚴格的潛艦艇員資格審查,而這其中又只有60%的人最後能進入潛艦部隊中。到了1942年,海軍每年徵召42,000人,但潛艦部隊一直有所缺額,後來還從其他軍種中轉調人員,經過短期訓練後進入服役。潛艦部隊訓練起於1933年的基爾反潛學院,使用第一訓練艦隊的II級潛艦進行操作,還要教授潛艦構造、技術、推進系統等課題,後來訓練艦隊持續擴編,直到戰爭結束時共有4個訓練艦隊[78]。
勳獎
編輯騎士鐵十字勳章 | 更高階級者 | |
海軍總司令部與參謀部 | 18 | 3(橡葉) |
戰鬥艦與巡洋艦部隊 | 44 | 5(橡葉) |
驅逐艦與魚雷艇部隊 | 44 | 9(橡葉) |
掃雷艇部隊 | 37 | 4(橡葉) |
沿海安全部隊 | 9 | 1(橡葉) |
小型戰鬥集團 | 6 | - |
海岸砲兵與防空砲兵 | 14 | 3(橡葉) |
海軍貿易船隊 | 1 | - |
潛艦部隊 | 145 | 28(鑽石、寶劍、橡葉) |
德國海軍的勳獎制度分作兩大類,一為海軍特有的殊遇,二為陸海空三軍種通用的獎勵。
在三軍通用獎勵中位階最常見的是希特勒承襲一次大戰後傳統設置的「鐵十字勳章」,然而其供不應求,需創建更高級別者,故又另立「騎士鐵十字勳章」系統為德軍最高階的軍事勳獎,德國海軍共有318人獲頒「騎士鐵十字勳章」,佔各軍種總獲得人數7361人中的4%[80],在「騎士鐵十字勳章」系統中最高級別的是「鑽石金橡葉佩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僅空軍一人獲得),第二高者為「鑽石橡葉佩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全德軍共有27人獲得此榮譽,德國海軍佔了其中兩名,是各軍種中最少的,獲得者——沃夫岡·呂茨和阿爾布雷希特·布蘭迪,也都是潛艦艇長。除了「鐵十字勳章」外,德軍還立了「德意志十字勳章」、「戰功十字章」、「重傷章」等等授予包括海軍在內的三軍官兵。第一種頒授給德國海軍的正式戰爭勳章為「西班牙十字勳章」,表揚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官兵。
一般來說,海軍人員獲得的三軍通用勳獎章都與其他軍種別無二致,僅有「德意志十字章」和「納爾維克盾章」形式上有明顯的不同。前者用於鼓勵戰鬥中有勇敢作為者,其藍色基底有別其他軍種,後者則是國防軍的第一種戰役紀念盾章,為1940年挪威戰役中船隻被擊沉的水手上岸同陸空軍一起打了艱辛的「納爾維克戰役」後獲得,此章分成銀色和金色兩種款式,前者頒給陸空軍,後者僅頒給海軍,還有映襯海軍的深藍色底布,該章共有3661名海軍人員獲得,後者其中有2672名原驅逐艦水兵[81]。
政治觀
編輯希特勒曾說過「我有一支反動的陸軍、國家社會主義的空軍和正派的海軍。」在評論7月20日密謀集團時亦曾表示「這些罪犯(密謀份子)裡沒有一個屬於海軍,如今已經沒有雷契普特希了![82][註 5]」
武器系統
編輯艦砲
編輯防空武器
編輯反潛武器
編輯一次大戰期間,反潛戰對德國海軍的重要性極其渺小,僅用過艦砲擊沈兩艘協約國潛艦,使其欠缺重視反潛戰的傳統。戰後,海軍受到《凡爾賽條約》對潛艦的限制而主力發展水面艦隊,也在1920年代受到英軍聲稱高效率的「ASDIC」水下偵搜系統的宣傳影響,對反潛戰相當輕視、相關武器上的發展極為落後、甚至被視一種軍官仕途難以晉升的兵科。
魚雷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由於「船舶建設工程局」引進國外技術,使德國的魚雷科技並未停止發展,於30年代初迅速發展了兩種供為水面艦和潛艦兩用的533公釐「G7系列」魚雷,並於1934年正式交付海軍,皆長7.163公尺,裝有280公斤高爆炸藥,一為「G7a」魚雷(又作「T-I」)採用空氣壓縮式推進,並有44節6000公尺、40節7500公尺以及30節12500公尺三種規格[83]。然而這種魚雷的受制於引擎設計上的缺陷而非常不穩定,也因為仰賴壓縮空氣推進而會產生氣泡,容易讓敵人發現後規避[84]。第二種是電動機驅動的「G7e」魚雷(又作「T-II」),這種魚雷在射程與航速上略低於G7a型(5公里和30節),且維護麻煩,每三到四天就要充電一次,但其優勢是製造成本低,且沒有G7a型有的泡沫航跡,隱匿性較佳。
1939年末,由於一系列的魚雷「失靈」事故,德國海軍爆發了所謂的「魚雷危機」,嚴重影響了作戰和官兵的士氣。首先出現的是戰例是9月17日當天,「U-39」潛艦發現了英國海軍的「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隨後在其不注意的情況下發射三發魚雷進行攻擊,但因為磁性問題而全部過早引爆,更招致英軍反擊,「U-39」因此被擊沉[85]。鄧尼茲對魚雷表現寫道:「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支軍隊投入戰鬥時帶上的是如此窩囊的武器[86]」
奧斯卡·庫梅茲和技術專家調查其失靈原因,後來發現磁引信的失靈可能是因為挪威地區地球磁場的關係[87]或挪威鐵礦造成的、航行異常的問題則是因為控制魚雷鰭片的閥門受到潛艦潛浮的壓力變化所致[87]。
鄧尼茲後來命令所有魚雷換下磁引信,改用觸發引信。而其擁有的下沉問題,導致對吃水淺的敵船無法造成傷害,包括潛艦天敵—驅逐艦。鄧尼茲後來命令潛艦部隊在北緯62度以北作戰的潛艦要混用磁引信和觸發引信[88],艦首4個魚雷發射管有3枚是觸發引信、1枚磁引信[88],攻擊吃水深船艦隻使用觸發引信、攻擊吃水淺者則使用2枚魚雷[88],兩種各一,為避免磁引信魚雷提早爆炸引爆觸發引信魚雷,要相隔8秒再射第2枚。然而觸發引信也有問題存在,直到1940年6月魚雷問題才全被解決[87],但引爆威力被大幅減小,以往1枚魚雷所能造成的傷害變得需要2枚才能完成[88],加速了潛艦部隊魚雷的消耗量。
水雷
編輯一次大戰時期,德國的水雷就以可靠和創新為人所知,戰爭結束後,德國海軍於1920年建立了水雷的發展與運用研究小組,1931年完成了空中佈雷的試驗,戰前更成功開發出原產於英國的國產磁性水雷。事實上,德軍的磁性水雷在戰爭初期對英國來說是項出乎預料的狀況,但
水雷是二次大戰中僅次於魚雷擊沉最多船隻的海軍武器,但海軍列強國家中僅有德國與蘇聯兩國因為一戰時施以頻繁密集的水雷戰經驗,而做好了相關的對應準備。 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的水雷技術領先世界,開發出種類齊全、性能先進的各式水雷,依使用環境和投放方式分類有下述各種:水面艦使用的標準EM型水雷、用於淺水區的FM型水雷、攻擊潛艦的UM型反潛水雷、可以遙控的RM型水雷、以潛艦佈設的SM型水雷、TM型水雷和飛機投放的LM、BM型水雷。
整場二次大戰中德軍共投下了223,000枚水雷,頗有收效,共炸毀了英軍281艘軍艦和296艘商船。與其相比,英軍也才投放26,376枚水雷、義大利海軍54,457枚、蘇聯海軍共只有40,000枚。
相關條目
編輯腳註
編輯- ^ a 實際上透過北冰洋而轉送至蘇聯手中的物資僅佔全部的25%,另外70%是經由美國航運轉送至波斯灣港口,再經由鐵路送達蘇聯,其他還有少數來自美國西岸運送至海參威的路線[25]。
- ^ a 鄧尼茲亦認為盟軍不會在挪威登陸,他說道:「對英美來說,只要它們的船隻被擊沉的愈多,大西洋就愈需要保護,也就愈沒有力量登陸挪威……因此,潛艦在大西洋取得的成績愈大,敵人就愈不敢發動登陸行動。……海軍作戰部不同意我的意見,我只得把總共二十艘潛艦撤到挪威海域去。對此,我在1942年5月3日再次寫道:「海軍作戰部認為對付敵人的登陸行動,若在敵人正在登陸時擊沉敵船,那麼,由潛艦來完成這種任務是最有利的。 [26]」,英國海軍歷史學家S.W.Roskill上校也對協防挪威導致德國潛艦兵力分散論點表示贊同[27]。
- ^ a ,雷德爾對希特勒說:拆毀艦隊僅能獲得8800名官兵(佔海軍全體官兵14%)、125800噸的高級鋼(佔第三帝國的月需求量5%)和裝設15個岸防砲台(第一批裝設要一年才會完成),是非常不切實際且危險的想法,認為這樣敵人就能獲得一次重大的戰略性勝利[30]。
- ^ a 鄧尼茲在法庭上說道:「德國在海上戰爭中的所有行徑終於被證明是毫無瑕疵的。每一個德國水兵都可以抬頭挺胸,感到自豪。……與這一場維護海軍聲譽之戰所贏得的勝利相比,我個人的命運無足輕重。[39]」
- ^ 雷契普特希是一戰時期德國海軍的一名水手,於戰爭末期在軍中散播反戰運動和煽動叛變,後被槍決。
註腳
編輯- ^ 1.0 1.1 1.2 Beim-Zeugmeister,Articles on Kriegsmarine
- ^ 叢丕(2010年),第68-71頁
- ^ 3.0 3.1 Heßling,Auseinandersetzung Bau Panzerschiff A
- ^ 4.0 4.1 Humble(2005年),第28頁
- ^ 5.0 5.1 叢丕(2010年),第74頁
- ^ 6.0 6.1 FeldGrau,rkms
- ^ 7.0 7.1 Humble(2005年),第30-31頁
- ^ 8.0 8.1 Humble(2005年),第36頁
- ^ 9.0 9.1 叢丕(2010年),第78頁
- ^ Bennett & Bennett(2004年),第34頁
- ^ Jordan(2007年),第52頁
- ^ 王俊評(2006年),第48頁
- ^ 13.0 13.1 Humble(2005年),第44頁
- ^ 14.0 14.1 Jordan(2007年),第77頁
- ^ 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1994年),第393頁
- ^ 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1994年),第394頁
- ^ 17.0 17.1 17.2 Humble(2005年),第102頁
- ^ Humble(2005年),第110-112頁
- ^ Jordan(2007年),第102頁
- ^ 20.0 20.1 叢丕(2010年),第88頁
- ^ Jordan(2009年),第129-131頁
- ^ Jordan(2007年),第146頁
- ^ 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1994年),第403頁
- ^ 24.0 24.1 Jordan(2007年),第150-159頁
- ^ 周明(2007年),第653頁
- ^ 26.0 26.1 Dönitz(1976年),第26頁
- ^ 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1994年),第439頁
- ^ Jorgensen & Mann(2009年),第126頁
- ^ Bekker(1974年),第260頁
- ^ Humble(2005年),第173-176頁
- ^ 31.0 31.1 31.2 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1994年),第430-434頁
- ^ 周明(2007年),第616頁
- ^ Jordan(2007年),第249頁
- ^ (英文)1940年至1945年,於西線的戰爭海軍. feldgrau.com. [2010-04-08].
- ^ Dönitz(1958年),第433-434頁
- ^ Williamson & White(2001年),第41頁
- ^ Showell(2009年),第55頁
-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周明(2007年),第625-628頁
- ^ Humble(2005年),第207頁
- ^ 40.0 40.1 Showell(2009年),第67頁
- ^ Collins(2012年),Oberkommando der Kriegsmarine
- ^ Collins(2012年),Seekriegsleitung
- ^ 叢丕(2010年),第175頁
- ^ Bundesarchiv,RM 50
- ^ Showell(2009年),第92-93頁
- ^ Collins(2012年),Befehlshaber der Kampfgruppe
- ^ Showell(2013年),第22頁
- ^ 叢丕(2010年),第187頁
- ^ 49.0 49.1 P. O'Hara,Dickson & Worth(2010年),第66頁
- ^ 50.0 50.1 50.2 周明(2007年),第64-67頁
- ^ 51.0 51.1 周明(2007年),第117-120頁
- ^ 52.0 52.1 Jordan(2007年),第226-227頁
- ^ (英文)W級潛艇. russiafile.com. [2010-04-08].
- ^ 54.0 54.1 54.2 Jackson(2009年),第64-67頁
- ^ Jackson(2009年),第64頁-第67頁
- ^ (英文)U艇. spartacus.schoolnet.co.uk. [2010-04-08].
- ^ 57.0 57.1 Weichold(1947年),第1-3頁
- ^ P. O'Hara,Dickson & Worth(2010年),第44頁
- ^ 59.0 59.1 Showell(1999年),第171頁
- ^ 60.0 60.1 P. O'Hara,Dickson & Worth(2010年),第45頁
- ^ (日語)世界的艦船(航空母艦威瑟號). military.sakura.ne.jp. [2010-04-08].
- ^ (英文)歐洲號航空母艦. combinedfleet.com. [2010-04-08].
- ^ (英文)格奈森瑙號航空母艦. german-navy.de. [2010-04-08].
- ^ (英文)易北河號航空母艦計畫. german-navy.de. [2010-04-08].
- ^ (英文)迪格拉塞號航空母艦. german-navy.de. [2010-04-08].
- ^ (英文)德國航空母艦列表. hazegray.org. [2010-04-08].
- ^ 67.0 67.1 GlobalSecurity.org,Nazi Germany - Amphibious Assault Troops
- ^ Deutsches-marinearchiv,Die deutsche Marine-Infanterie in der Kriegsmarine
- ^ P. O'Hara,Dickson & Worth(2010年),第50頁
- ^ 70.0 70.1 Williamson(2001年),第51-52頁
- ^ uboat.net,Peter-Erich Cremer
- ^ Williamson(2002年),第33頁
- ^ Moffatt
- ^ Feldgrau.com,Statistics and Numbers
- ^ P. O'Hara,Dickson & Worth(2010年),第42頁
- ^ 叢丕(2010年),第178頁
- ^ uboat.net,Branches - Kriegsmarine Uniforms - The Men
- ^ 78.0 78.1 周明(2007年),第702-703頁
- ^ Showell(2009年),第194頁
- ^ Pipes
- ^ Ailsby(2007年),第71頁
- ^ Thomas(1990年),第xi頁
- ^ Uboataces,Torpedoes
- ^ uboat.net,The Torpedoes - Technical
- ^ Nedelchev(1999年)
- ^ Bekker(1977年),第132頁
- ^ 87.0 87.1 87.2 Jordan(2007年),第75-76頁
- ^ 88.0 88.1 88.2 88.3 周明(2007年),第114-116頁
資料來源
編輯出版品
編輯- (中文)Humble, Richard. 希特勒公海艦隊:通商破壞戰. 星光出版社. 2005. ISBN 957-677-629-5.
- (中文)王俊評. 德(1919-45)蘇(1945-91)海軍思想發展與比較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2006.
- (中文)Mason, David. 海中之狼U艇. 星光出版社. 1995. ISBN 978-957-677-199-6.
- (中文)周明. 碧海群狼:二戰德國U艇全史. 知兵堂出版社. 2007. ISBN 978-986-82475-9-8.
- (中文)Hoyt, Edwin P. U艇入侵. 星光出版社. 1995. ISBN 978-957-677-192-7.
- (中文)Jackson, Robert. 二次大戰的德國海軍. 風格司藝術創作房. 2009. ISBN 978-986-85503-0-8.
- (中文)Jordan, David. 狼群:德國U型潛艇戰與盟國反擊戰 1939-1945. Argun Publishing. 2007. ISBN 978-986-6874-01-7.
- (中文)Jorgensen, Christer; Mann, Chris. 極地戰爭:德國在挪威、芬蘭與蘇聯的戰爭.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2009. ISBN 978-986-84311-6-4.
- (中文)Dönitz, Karl.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ISBN 978-986-84311-6-4.
- (中文)德國軍事研究委員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決定性會戰(上). 星光出版社. 1994. ISBN 957-677-185-4.
- (中文)Rosinski, Herbert. 海軍思想的發展.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87.
- (中文)Dönitz, Karl. 鄧尼茨元帥戰爭回憶錄. 解放軍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065-4844-1.
- (中文)叢丕. 【圖解】第三帝国海军综合事典. 《戰艦》雜誌社. 2010. ISSN 1671-1645.
- (英文)Bekker, Cajus. Hitler's Naval War. Zebra Books/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 1977.
- (英文)Robin Lumsden. Medals and Decorations of Hitler's Germany. MBI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ISBN 978-0-7603-1133-2.
網路資源
編輯- (英文)Jay Moffatt. Uniforms of the German Army 1939 - 1945. reginascalemodellers.org. [2015-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 (英文)Nickolay Nedelchev. The Norwegian Operation and the Torpedo Crisis. uboat.net. 1999-04-02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英文)Jason Pipes. Feldgrau :: Kriegsmarine - The Navy 1935-1945. Feldgrau.com.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英文)Battle of the Atlantic - Prelude to War. uboataces.com.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7).
- (英文)Kriegsmarine Organization. KBismarck.com. [2015-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6).
- (英文)Statistics and Numbers. Feldgrau.com.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英文)The Torpedoes - Technical pages - German U-boats of WWII - Kriegsmarine - uboat.net. uboat.net.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英文)Wooden Torpedoes - The German Crisis. uboataces.com.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7).
外部連結
編輯- (德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海軍. www.marine.de. [2010-03-31].
- (英文)德國U艇和大西洋戰役. uboataces.com. [2007-01-20].
- (英文)戰爭海軍歷史. german-navy.de. [2007-01-20].
- (英文)U艇的戰爭:1939-1945. uboat.net. [2007-01-20].
- (英文)俾斯麥號和鐵必制號. bismarck-class.dk. [2007-01-20].
- (英文)西班牙內戰的德意志號. deutschland-class.dk. [2007-01-20].
- (中文)德國海軍思想演變(1919-1945) (PDF). [2010-03-31].
- (英文)戰爭海軍之Z計畫 (PDF). agisn.d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