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维邨

香港屋邨

坐标22°18′30″N 114°11′13″E / 22.308453°N 114.187076°E / 22.308453; 114.187076

家维邨(英语:Ka Wai Chuen)是香港的一个房协综合性屋邨,包括了甲类出租屋邨及住宅发售计划楼宇,由香港房屋协会发展及管理,由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1]、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位于九龙红磡佛光街1A-7号、马头围道44-48号、差馆里8-12号。邨名取自香港房屋协会创办人之一张有权[2]的笔名“家维”[3][4]

家维邨
Ka Wai Chuen
家维邨外貌
概要
类型资助房屋:出租单位(包括郊区公共房屋)、住宅发售计划
地点香港九龙城区
地址 香港九龙红磡大环
佛光街1A-7号
马头围道44-48号
差馆里8-12号
坐标22°18′30″N 114°11′13″E / 22.30845°N 114.18708°E / 22.30845; 114.18708
托建方 香港房屋协会
入伙年份1984年(40年楼龄)
1987年(37年楼龄)
1990年(34年楼龄)
1993年(31年楼龄)
技术细节
座数9座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1676(出租)
892(出售)
单套面积出租单位:
17至58.2 m2
183至626 sq ft
出售单位:
55.93至85.38 m2
602.0至919.0 sq ft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
认可人口6,634(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
地图
地图
家维邨商场
家维邨内园
儿童游乐场
家维邨牌坊

屋邨历史 编辑

红磡三约及大环(石屋区,1955年以前) 编辑

1955年前很多石屋兴建红磡约(红磡三约中的一约) 及大环区,原址规划成红磡邨(现时的家维邨)、大环山邨(现时的红磡邨),在现时家维邨OK便利店差馆里方向的中电变电站仍以红磡邨称呼家维邨。

红磡邨(1955-1980年代) 编辑

1950年代红磡是船坞青州英泥厂的所在地。为解决大量工人和水手的住宿问题,红磡村部分清拆,清拆部分便发展成红磡邨。当时的红磡邨共有9座,每座只有6层,当时各以A至I座命名。当时红磡邨内有富中国特色的凉亭

随着红磡于1980年代的发展,船坞亦关闭,屋邨土地显得浪费,1981年,房协以“土地浪费”为理由,故决定把红磡邨分成四阶段重建。1983年率先清拆D座,以进行第一期重建,随即,第一期重建计划的大厦(即现今的家礼楼旧翼部分)在D座旧址的东北面空地处于同年开始进行,并于1984年10月落成,但由于当时因尚未更名为“家维邨”,所以重建后的第一座新厦名称仍然名为“D座”;其后于1987年3月清拆A座和H座进行第2期重建,同样地,重建后不久的家兴楼(第四座)、家邦楼(第5座)和于回归前后纳入家邦楼的家丰楼(第6座)仍复命名分别为“A座”和“H座”;1990年2月,与家礼楼相连着的未命名大厦在D座旧址的重建工程完成,由于此大厦与早前于1984年兴建的家礼楼相连,所以纳入为家礼楼,成为家礼楼的新翼部分。红磡邨正式更名为家维邨(大环山邨同时转用了“红磡邨”的名字),而第三期重建计划也于同年进行,分别于当时的B座、最旧的C座、E座和I座重建成家廉楼(第3座)、家义楼(第2座)和出售部分的家荣楼(第10座),I座原址现改建成家维邨中央公园的东面部分。

家维邨(1984-) 编辑

家维邨最早1期于1984年落成,其余各期分别于1987年、1990年和1993年完成。采用分期原地拆迁,分期原邨安置的手法。这种原地拆迁及所有原居民得以原地安置的模式受到所有持份者的欢迎,可以说是所有市区重建项目中难得见到的。

早期较多罪案发生,受中国传统的围村和欧洲城堡的启发,设计为只有三个有保安管理的出入口的围护式建筑。此设计却减少附近社区的天然光及鲜风流通,为“屏风楼”的早期例子。

家维邨是由公屋和居屋围合而成的,加上商铺、青年及老人中心、幼稚园及其它娱乐设施。建筑物本身形成天然围墙,一改香港以往很多屋邨楼梯和电梯大堂外向铺排让贼匪犯案后容易逃脱之弊,所有楼梯和电梯只能内向通往中央公园。

家维邨半地下式的停车场做到人车分流,屋邨内没有马路。

红磡邨于1990年的第3期重建计划更名为家维邨,取名为家维邨是为了纪念房协创办人张有权先生而使用了其笔名。最后一期重建于1993年2月正式重建完成。各座分别命名为家礼楼(1座)、家义楼(2座)、家廉楼(3座)、家兴楼(4座)、家邦楼(5座)和家丰楼(6座)(家丰楼在回归前已纳入家邦楼内)、家盛楼(7座)、家安楼(8座)、家定楼(9座)和家荣楼(10座),而其中1-6座为“甲类出租屋邨”出租部分,7-10座为“住宅发售计划”出售部分。第三期的“住宅发售计划”部分家荣楼(10座)于1990年落成。第四期的“住宅发售计划”部分(即家盛楼、家安楼及家定楼)于1993年落成,虽当时的启德机场尚未迁出,但因靠近采石山,地势较出租部分略高,并且刚刚在当时的启德机场高度限制圈范围以外,所以建筑师把剩余的容积率及可建楼面面积拨到第四期并将其用尽。

由于家维邨出租部分(包括出售部分的家荣楼)在当时的启德机场高度限制圈内,所以家维邨所有出租座数的最顶两层(15和16楼)设为升降机机房,均没有升降机直达,居民须乘升降机至14楼再行走1层或2层楼梯才可到达15和16楼。

各座的大堂大小相距也很大,当中出租部分,家礼楼设施及大堂均比其余各座大。导致这原因,相信是因为家礼楼分两部分兴建,且它是第一座重建落成,政府为吸引未受重建的家维邨之居民尽快迁到重建后的地方,故以此政策吸引居民入住。

家维邨重建后开设了小型的购物商场,有快餐店,超级市场,药材店等。

另外,1993年重建完成时,家维邨也把近家盛楼的位置租予保良局开设幼稚园,该幼稚园于区议会选举时,更是家维选区的投票站。

重建后,家荣楼地底下开设了停车场,方便了驾驶车辆的居民。

2005年,家维邨出租部分大堂翻新完成,每座加设密码锁,增加彩色闭路电视及保安员电子签到系统,保安方面明显加强。

2021年2月,红磡家维邨再现个案[5][6]

红磡邨(1990-) 编辑

现时的红磡邨,前身为大环山邨,1990年改名为红磡邨,1995年开始重建,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此红磡邨的位置位于卫环里戴亚街,即实质位于家维邨的对面。

出租屋邨单位 编辑

“甲类出租屋邨”部分 编辑

各出租单位面积界乎于183至626 sq ft(17.0至58.2 m2)之间,是九龙城区平均单位面积最大的出租屋邨。各座出租大厦的一楼都是用作给年长者租住的小型单位。从邨外的露台大小也可以简单看到,家维邨出租单位面积有分为五种类型:小型(一格)、普通型(三格)、大型(四格)和超大型(五格,厨房的窗口比正常单位大两倍),当中的小单位主要集中于家义楼和家邦楼,而较大的单位集中于家礼楼和家廉楼。家维邨最小的出租单位(不计年长者居住单位)是家廉楼各层的02室。所有出租单位均设露台,其中露台的铁栏是不能拆除的。

直至2010年4月,家维邨出租单位部分的租金为港币1205至2683元不等,以房协的甲类出租屋邨而言,租金平均价钱为九龙区第2高,九龙城区内最高[7]

屋邨资料 编辑

楼宇 编辑

楼宇名称(座号)[8] 门牌号码[9] [注 1] 落成年份 层数 [8] 每层伙数[10] 单位总数(伙)[8] 建筑师 承建商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家礼楼(第1座)[注 2][注 3] 差馆里8号 1984年(旧翼)
1990年(新翼)
16 18(1楼)
23(2-15楼)
19(16楼)
358 何显毅建筑工程师楼地产发展顾问有限公司[1] (不详) 迅达
家义楼(第2座)[注 4][注 3] 马头围道44号 1990年 18(1-15楼)
13(16楼)
283 富士达/日立
家廉楼(第3座)[注 4][注 3] 马头围道46号 22(1-15楼)
16(16楼)
346
家兴楼(第4座)[注 4][注 5] 马头围道48号 1987年 14(1楼及3-5楼)
13(2楼)
19(6-15楼)
275 新豪建筑有限公司
家邦楼(第5座)[注 2][注 5]
及前家丰楼(前第6座)
佛光街1A号 11(1楼)
27(2-15楼)
25(16楼)
414
家盛楼(第7座)[注 2] 佛光街3号 1993年 29 8(1-29楼) 232 有利建筑有限公司
家安楼(第8座)[注 2] 佛光街5号
家定楼(第9座)[注 2] 佛光街7号 6(1-29楼) 174
家荣楼(第10座)[注 2] 差馆里12号 1990年 16 16(1-15楼)
14(16楼)
254 (不详)

出租单位面积及编配标准 编辑

单位款式 编配标凖 室内楼面面积
年长者单位 1-2人 17至38.3 m2(183至412 sq ft)
2人单位 1-2人 17至23.2 m2(183至250 sq ft)
4人单位 2-4人 26.2至31.5 m2(282至339 sq ft)
5人单位 4-5人 31.7至36 m2(341至388 sq ft)
6人单位 5-6人 35至40 m2(380至430 sq ft)
7人单位 6人或以上 41.2至44.8 m2(443至482 sq ft)
8人单位 6人或以上 38.8至45.2 m2(418至487 sq ft)
10人单位 7人或以上 53.7至58.2 m2(578至626 sq ft)

“住宅发售计划”出售部分 编辑

出售单位面积介乎于602至919 sq ft(55.9至85.4 m2)之间,间隔分为两房两厅、三房两厅及三房两厅连主人套房,部分单位更连同天台及平台出售。当中的家荣楼设计采用类似出租屋邨的中央走廊长条形设计,并于各单位设有露台,是本邨现时唯一一幢具有露台设备的“住宅发售计划”大厦。家盛楼及家安楼以则以私人楼宇的一层八伙式设计,而家定楼因迁就旧启德机场高度限制线,一层只有六伙,其中F单位的其中一只角更要成撇角设计。

2010年7月28日家维邨8座家安楼20楼A室,1993年2月建成入伙,面积754 sq ft(70.0 m2),3房间隔,以458万元(包补地价)的超高价成交,呎价达6,074元,压倒大角嘴富荣花园创出的(6,030元)呎价纪录,创九龙居屋呎价新高。原业主于1994年2月以176.4万元向房协以一手购入,估计补地价需约120万元,扣除成本,仍可获利约150万元

历代楼宇 编辑

楼宇名称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层数 重建后原地所属的楼宇 安置屋邨
A座 1955-1958年 1987年3月 6 家义楼
家廉楼
B座 1990年 家盛楼
家安楼
家定楼
C座
D座 1983年 家礼楼旧翼
E座 1990年 家荣楼
F座 1984年 家兴楼
家邦楼
G座
H座 1987年3月 家荣楼
I座 1990年 家维邨公园

邨内设施 编辑

幼稚园 编辑

小学 编辑

  • 家安楼和家定楼的西邻设有2所小学(1980年代家维邨重建时已建围墙分隔两地)

青年中心 编辑

其他 编辑

  • 家维邨停车场大楼
  • 家维邨议会室(位于家义楼地下)
  • 2004年,房协为家维邨出租部分的五幢大厦加装铁门,并自此一直提供24小时保安
  • 2005年夏季起,原作杂物房的家维邨停车场大楼的一楼改作会所用途(实际上为私家室内体育场),是继真善美邨后第二个拥有屋邨会所的公共屋邨。

商店 编辑

家维邨各座楼下均设有商店(家定楼除外),合称“家维邨商场”。向马头围道的一边为两层高商场。商铺分布如下:

    • 家礼楼:钥匙制作店、两家私家诊所
    • 家义楼:OK便利店、家维中药店、1+1补习中心、百佳超级市场
    • 家廉楼:电器店、书店、麦当劳日本城
    • 家兴楼:麦当劳大快活、成衣服饰店、私家诊所两间
    • 家邦楼:办馆、祭祀用品店、糖水店、东洋日本料理
    • 家荣楼:干洗店

商场向马头围道的一边于2017年9月进行翻新,除大快活外其他商场暂停营业或结业。商场于2017年12月局部开放上层,及改名为“家维商场Ka Wai Plaza”。港铁特惠站曾设于商场上层近家义楼,在商场翻新前搬到佛光街入口旁。

已关闭
  • 广南KK超级市场(2001年6月20日集团结业,现为百佳超级市场)
  • 惠康超级市场(2008年9月29日结束,现为百佳超级市场)
  • 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约2016年结束,现为百佳超级市场)
  • 美佳面包店(曾名美鲜面包店,由于卫生一直欠佳和人流不足于2006年结业)
  • 车厘哥夫饼店(早期原址于家邦楼楼下(现为一家办馆),约2002年迁至家廉楼楼下,直至2005年结业)
  • 优质干洗会
  • 文具店
  • 波士顿教育中心
  • 通宝行百货(于2017年9月随商场翻新而结业)

途径之公共交通服务 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差馆里
红色小巴
  • 红磡至观塘线(24小时服务)[12]
  • 美孚至土瓜湾线[13]
  • 土瓜湾至青山道线(24小时服务)
  • 土瓜湾至旺角线[14]
  • 荃湾至土瓜湾线[15]
  • 蓝田至佐敦道线[16]
马头围道
红色小巴
  • 红磡至观塘线 (24小时服务)
  • 美孚至土瓜湾线
  • 土瓜湾至旺角线
  • 荃湾至土瓜湾线
  • 蓝田至佐敦道线
  • 红磡至旺角线[17]
  • 土瓜湾至青山道线 (24小时服务)[18]
  • 西贡至铜锣湾线 (下午至晚上服务)[19]
佛光街
红色小巴
  • 红磡至旺角线
宝其利街/明安街
红色小巴
  • 红磡至旺角线
  • 土瓜湾至青山道线 (24小时服务)
  • 荃湾至土瓜湾线
  • 西贡至铜锣湾线 (下午至晚上服务)
芜湖街

参考文献与注释 编辑

  1. ^ 1.0 1.1 Ho & Partners Architects Engineers & Development Consultants Limited.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03-02). 
  2. ^ 附錄一 歷史及發展 (PDF). 香港房屋协会.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7). 当中包括关祖尧爵士、陈乙明会计师、张有权先生、万茂夫先生、山士巴利先生、芬利先生、赖恩神父、罗拔臣教授及史葛孟嘉芙女士 
  3. ^ Ka Wai Chuen -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香港房屋协会.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4. ^ 漫遊九龍屋邨.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5. ^ 尖沙嘴美麗都大廈單日增3確診 紅磡家維邨再現個案. www.bastillepost.com. 2021-02-15 [2021-05-18]. 
  6. ^ 新冠肺炎|家維邨84歲翁年廿七入院離世後確診 外傭兩日後證染疫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请检查|url=值 (帮助). https. [2021-05-18] (中文). [失效链接]
  7. ^ 香港房屋協會轄下各屋邨出租單位每月租金簡介. [201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09). 
  8. ^ 8.0 8.1 8.2 美聯物業-紅磡-家維邨. 美联物业. [2020年9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9. ^ 樓宇名稱 第一冊:港 島 及 九 龍 (PDF). 差饷物业估价署. 2020-10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4). 
  10. ^ 家維邨 KA WAI CHUEN (九龍馬頭圍道48號). HK.ULifestyle.com.hk.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香港)). 
  11. ^ 原名“保良局丁卯红磡托儿园”,2012年改名
  12. ^ 紅磡差館里 > 牛頭角及觀塘.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13. ^ 土瓜灣欣榮花園 — 美孚.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8). 
  14. ^ 土瓜灣欣榮花園 — 旺角先達廣場.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 
  15. ^ 荃灣川龍街 — 土瓜灣欣榮花園.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16. ^ 佐敦道寧波街 — 藍田.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17. ^ 紅磡寶其利街 — 旺角始創中心.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3). 
  18. ^ 土瓜灣及紅磡 — 青山道.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9). 
  19. ^ 西貢市中心 — 銅鑼灣登龍街.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1. ^ 见于各幢楼宇大门入口
  2. ^ 2.0 2.1 2.2 2.3 2.4 2.5 不包括第一层地库至第二层地库及地下
  3. ^ 3.0 3.1 3.2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4. ^ 4.0 4.1 4.2 不包括第一层地库至第二层地库、地下低层及地下
  5. ^ 5.0 5.1 实际上是同一幢建筑
  • pp.34-35, Building Journal Hong Kong China January 1988, Traditional Chinese Walled City model for Hung Hom redevelopment (Now named as Ka Wai Chuen)
  • 住宅发售计划家维邨第四期7、8及9座售楼说明书 ,199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