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在1795年至1822年间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即使贝多芬本人并无此意,后世却将这些奏鸣曲视为足以体现其创作观的一个整体,持此说的人认为,贝多芬的奏鸣曲书写了他的人生,以及各时期的心境与经历等等[1]。其实,不仅是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的各种早期创作都深深受到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其中难能可贵的正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前人的成果上求新、求变,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一页。汉斯·冯·彪罗称之为钢琴文献的“新约”[a][2]。
在曲式上,这一系列的奏鸣曲作品是一次大型实验,当中有一部分是四乐章的体裁[b],而非当代主流的三乐章形式;亦有部分只采用两乐章形式写成。以演奏角度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则是音乐史上第一次专为音乐厅而写作的作品(而非为贵族的私人沙龙所用)[1]。
列表
编辑序号 | 作品号 | 调性 | 标题[c] | 作曲时间 | 题献 |
---|---|---|---|---|---|
第1号[d] | Op. 2 No. 1 | F小调 | 1795年 | 约瑟夫·海顿 | |
第2号 | Op. 2 No. 2 | A大调 | 1795年 | 约瑟夫·海顿 | |
第3号 | Op. 2 No. 3 | C大调 | 1795年 | 约瑟夫·海顿 | |
第4号 | Op. 7 | E♭大调 | 《大奏鸣曲》(Grand Sonata) | 1797年 | 凯格勒维茨伯爵夫人巴巴拉 |
第5号 | Op. 10 No. 1 | C小调 | 1798年 | 安妮·玛格丽特‧冯‧布朗伯爵夫人 | |
第6号 | Op. 10 No. 2 | F大调 | 1798年 | 安妮·玛格丽特‧冯‧布朗伯爵夫人 | |
第7号 | Op. 10 No. 3 | D大调 | 1798年 | 安妮·玛格丽特‧冯‧布朗伯爵夫人 | |
第8号 | Op. 13 | C小调 | 《悲怆》(Pathétique) | 1798年 | 卡尔·冯·利赫诺夫斯基亲王 |
第9号 | Op. 14 No. 1 | E大调 | 1799年 | 约瑟夫·冯·布劳恩男爵夫人 | |
第10号 | Op. 14 No. 2 | G大调 | 1799年 | 约瑟夫·冯·布劳恩男爵夫人 | |
第11号 | Op. 22 | B♭大调 | 1800年 | 约翰·格奥尔格·冯·布朗伯爵 | |
第12号 | Op. 26 | A♭大调 | 《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ebré) | 1801年 | 卡尔·冯·利赫诺夫斯基亲王 |
第13号 | Op. 27 No. 1 | E♭大调 | 《幻想风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 | 1801年 | 约瑟芬公主 |
第14号 | Op. 27 No. 2 | C♯小调 | 《幻想风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 俗称《月光》(Mondschein) |
1801年 | 朱列塔·圭恰迪伯爵夫人 |
第15号 | Op. 28 | D大调 | 《田园》(Pastoral) | 1801年 | 约瑟·范·索南费尔斯伯爵 |
第16号 | Op. 31 No. 1 | G大调 | 1802年 | ||
第17号 | Op. 31 No. 2 | D小调 | 《暴风雨》(Der Sturm) | 1802年 | |
第18号 | Op. 31 No. 3 | E♭大调 | 《狩猎》(The Hunt) | 1802年 | |
第19号 | Op. 49 No. 1 | G小调 | |||
第20号 | Op. 49 No. 2 | G大调 | |||
第21号 | Op. 53 | C大调 | 《华德斯坦》(Waldstein)、《黎明》 | 1803年 | 费迪南德·华尔斯坦伯爵 |
第22号 | Op. 54 | F大调 | 1804年 | ||
第23号 | Op. 57 | F小调 | 《热情》(Appassionata) | 1805年 | 弗朗茨·冯·布伦斯威克伯爵 |
第24号 | Op. 78 | F♯大调 | 《给泰瑞丝》(A Thérèse) | 1809年 | 泰丽莎·布伦斯维克 |
第25号 | Op. 79 | G大调 | 《杜鹃》(Cuckoo)、《小奏鸣曲》(Sonatina) | 1809年 | |
第26号 | Op. 81a | E♭大调 | 《告别》(Les adieux) | 1810年 | 鲁道夫大公 |
第27号 | Op. 90 | E小调 | 1814年 | 莫里茨·冯·利赫诺夫斯基王子 | |
第28号 | Op. 101 | A大调 | 1816年 | 多萝蒂亚·冯·艾特曼夫人 | |
第29号 | Op. 106 | B♭大调 | 《槌子键琴》(Hammerklavier) | 1818年 | 鲁道夫大公 |
第30号 | Op. 109 | E大调 | 1820年 | 密斯米兰·布伦塔诺 | |
第31号 | Op. 110 | A♭大调 | 1821年 | ||
第32号 | Op. 111 | C小调 | 1822年 | 鲁道夫大公 |
注:
- 第9号钢琴奏鸣曲另经贝多芬改写为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号H 34,1801年)。
- 第21号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有另一个版本,后来独立为编号WoO 57的“行板”单乐章作品。
- 第29号钢琴奏鸣曲有管弦乐配器版本,由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改写。
简说
编辑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印证着贝多芬自身的发展历程,它们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也是钢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拥有日趋增强的力量的佐证。他一方面遵循奏鸣曲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将这种体裁扩展到近交响曲的规模和内涵。他32首奏鸣曲中的早期作品,以作品2的F小调第1号奏鸣曲为例,已经带有贝多芬中期的创作特征:抒情、流畅而又自然,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它们已开始显露出贝多芬自己的独创性,而且非常受欢迎。其实《悲怆》也是如此,安东·鲁宾斯坦评论:
在快板中没有一个音符是海顿、莫扎特式的。它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有着一张愁眉不展的贝多芬面容。柔板按当时的时代精神写成,但它毕竟还是少了一点柔媚。第三乐章颇具戏剧性的小步舞曲带来的又是新的风味。第四乐章也是一样。贝多芬写于18世纪末的几首奏鸣曲,就其精神而言,完全是19世纪的作品。
与后来的《热情》和《月光》不同,《悲怆》的命名是贝多芬自己起的,并被认为是表现了贝多芬面临耳疾的痛苦,以及准备承受命运所带来的煎熬。与一般的奏鸣曲不同,《悲怆》先是以一段庄严、缓慢的序奏段开始,而后才进入快板。相较于第一乐章的决绝,第二乐章则是徐缓且甘美的[3]。从以上特点来看,《悲怆》兀然有别于前创作时间相当的第7、9、10和11号[4]:180。
作品26被一些理论家视作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期”的开始,其四乐章的编排并不寻常。第一乐章的变奏曲颇有冥想气息,然后是快板、葬礼进行曲,最后以回旋曲结束了整部作品。接下来则是作品27的两部奏鸣曲,其中第二就是《月光》。根据车尔尼的回忆,1802年贝多芬曾对好友克鲁普赫尔兹说:“我对自己过去的作品不满意,从现在起我想开始新的旅程。”作品31的奏鸣曲则标志着“新旅程”的开始。而且贝多芬也拒绝继续写作品22那样的作品,认为那只适合于大革命时代。1803年贝多芬的朋友塞巴斯蒂安·埃拉尔从巴黎送来一台大钢琴。贝多芬用它来演奏了《华伦斯坦奏鸣曲》,几乎用上了所有琴键[e]。这是贝多芬创作旺期的作品,作品显得辉煌大气,和随后的《热情》、《告别》等奏鸣曲一样富于表情,第二乐章的回旋曲有着灿烂的效果,却需要演奏者有着高度的演奏技巧。第23号奏鸣曲是出版商因为此作充满激情,前后两个乐章有着雷霆万钧的“热情”而命名的[4]:188。
《告别》奏鸣曲是贝多芬用音乐描述当1809年法军进入维也纳时,鲁道夫大公出逃事件的。三个乐章分别名为“告别”、“睽离”和“再见”,分别述说着大公的离去,两人分隔两地和大公再次回到维也纳。恰巧这首奏鸣曲的标题一语双关,它是贝多芬《告别》中期进入晚期奏鸣曲创作的标志[4]:190。《槌琴》奏鸣曲让现代钢琴表现出自己已经具备在表现力上超过拨弦键琴和击弦键琴的可能。它是贝多芬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达到顶峰之作。贝多芬也意识到这部作品独特创新的特点。虽然这首作品在情绪和曲式上让人怀疑它是否应被归入晚期奏鸣曲,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是贝多芬度过创作衰竭期,整体作品渡入晚期的标志。从作品101起的后期五首奏鸣曲通常被归纳在一起,此时激情已过,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考。其特点是自由、即兴式的形式,心理哲理方面的思考占据了作品的主要篇幅,注重复调和对位,这些特性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兴起。还有,贝多芬重新发展了赋格技巧,将一个主题反复加以利用,这种技巧也可见于其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真正的晚期奏鸣曲是其最末三部,技巧上炉火纯青与感情上的出于宁静,超脱的灵秀之气让这三首作品显得深邃难懂。其最后一部第32号,有认为是贝多芬艺术最最高深的一部。作品也是献给鲁道夫大公的,两个乐章。第二乐章极为朴素而且如歌似的慢板,有着一步步净化升华之感,情绪平静但内涵又极具深度[4]:192。
另外,贝多芬的编号为WoO 47、WoO 50和WoO 51的三部钢琴独奏作品也被冠名为钢琴奏鸣曲,但传统上与32首钢琴奏鸣曲分开。编号WoO 47由三首奏鸣曲组成,每首都由“快慢快”的三乐章组成,创作于1782-1783年,出版于1783年(当时贝多芬13岁)。献给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腓特烈,[5]因此被称作“选帝侯奏鸣曲”(Kurfürstensonaten)。在题献序文上贝多芬写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缪斯不管他当时是何等年幼,“坚持”要他写下自己的乐思。其中第二号F小调情感激烈,可隐约窥见日后贝多芬小调作品,如“悲怆”和“月光”的表现手法。编号WoO 50和WoO 51则是18世纪九〇年代的作品,都只有两个乐章(WoO 51的第二乐章不完整)。
分期观点
编辑- 早期奏鸣曲(1801年之前):第1号至第15号奏鸣曲
- 中期奏鸣曲(1802–14年):第16号至第27号奏鸣曲
- 晚期奏鸣曲(1816–22年):第28号至第32号奏鸣曲,被认为是历来钢琴文献中最难以表现的作品之一。
不过,以上对32首钢琴奏鸣曲的分期并非绝对的界线。按照丹尼斯·马修斯所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书,它们被分为四期:早期的作品以作品22为止,概括了1800年之前的作品,中期自作品26到作品57。然后是作品78、79和81组成的插曲。之后是包括作品90的六首奏鸣曲[6]。
商业录音
编辑据估计,有超过60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录音的唱片问世。[7]
阿图尔·施纳贝尔的录音是史上第一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His Master's Voice,录制于1932–35年间)[8][9][10]。其他录制了全本奏鸣曲的一线钢琴家还包括:克劳迪奥·阿劳(两次)、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威廉·巴克豪斯(两次)、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四次)、尚·艾弗蓝·巴佛杰、罗纳德·布劳提冈(古钢琴版本)、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三次:Vox,1970–77年,Philips,以及1992–96年Philips)、保罗·巴杜拉-斯科达、鲁道夫·布赫宾德、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简诺·扬多、威廉·肯普夫(两次:1951-56年的单声道版,以及1964-65年的立体声版,DG)、史蒂芬·寇瓦谢维契、伊戈尔·列维特、保罗·路易斯、路易斯·洛提、加里克·奥尔森、白建宇、毛利齐奥·波里尼、希夫·安德拉斯等人。另外,所罗门和埃米尔·吉列尔斯的录制计划则不幸没有完成。
另外,格连·古尔德、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鲁道夫·塞尔金则有部分的录音。
轶事
编辑注释
编辑- ^ “旧约”则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
- ^ 指第1号、第2号、第3号、第4号、第7号、第11号、第12号、第13号、第15号等。
- ^ 然而,这里大部分标题皆为其他人所标注,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为作品标题,除了第4号的《大奏鸣曲》或第25号的《小奏鸣曲》的极少数情况。
- ^ 按:此处“第1号”乃是所有钢琴奏鸣曲的排序,非指“作品2之一”。
- ^ 这台钢琴现摆放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中。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 ^ 1.0 1.1 Rosen (2002), accompanying note
- ^ A Panoramic Survey of Beethoven’s Hammerklavier Sonata, Op. 106: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201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 ^ Klavier-Sonate c-moll op.13 "Pathétique" - Ludwig van Beethoven. klavier-wissen.de. [200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4).
- ^ 4.0 4.1 4.2 4.3 林逸聪. 音乐圣经,上卷.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月 (中文(简体)).
- ^ Song, Moo Kyoung. The Evolution of Sonata-Form Design in Ludwig van Beethoven's Early Piano Sonatas, WoO 47 to Opus 22 (PDF) (学位论文).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2.[失效链接] pp 71-74.
- ^ D. Matthews (1998), 杨孝敏译: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花山文艺出版社
- ^ 王遒. 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录音版本巡礼(一). 钢琴艺术. 2016, (8): 50-57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 ^ Artur Schnabel. www.bechstein.com.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英语).
- ^ Bloesch, David. Artur Schnabel: A Discography (PDF). Association for Recorded Sound Collections Journal. 1986, 18–1/3: 34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6).
- ^ Beethoven Complete Piano Sonatas in Two Volumes, ed. by Artur Schnabel, Alfred Masterwork Edition, Publisher's Preface
- ^ Carnegie Room Concerts. [201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5).
- 文献
- Rosen, Charles (2002). Beethoven's Piano Sonatas: A Short Compan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00-09070-3.
- Tovey, Donald (1999). A Companion to Beethoven's Piano Sonatas.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 ISBN 978-1-86096-086-4.
- Taub, Robert (2009). Playing the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Amadeus Press. ISBN 978-1-57467-178-0.
- Behrend, William (1988). Ludwig Van Beethoven's Pianoforte Sonatas. Ams Pr Inc. ISBN 978-0-404-12861-6.
- Matthews, Denis (1967).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Drake, Kenneth (2000). The Beethoven sonatas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253-21382-2.
- Harding, Henry Alfred (2010). Analysis of Form in Beethoven's Sonatas. Nabu Press. ISBN 978-1-176-3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