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Infobox person
本模板依照页面评级标准无需评级。 本模板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有关移到Template:人物信息框
编辑有保留。与条目情况不太一样,模板不一定要用中文,再者,使用“Template:Infobox person”的条目数目:[1],远远多于使用“Template:人物信息框”的数目[2],如非必要,不建议移动。--Gakmo(留言) 2012年5月10日 (四) 07:47 (UTC)
意见同上,此外我觉得信息框方面的问题是有一堆功能重叠到的信息框,像Template:东亚男性历史人物、Template:东亚宦官、Template:东亚女性历史人物、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Template:先秦人物信息框等等,以及像Template:Infobox Military Person、Template:军人这种的。我认为中文维基可能有必要整理一下信息框了。--祥龙(留言) 2012年5月25日 (五) 02:16 (UTC)
- 未完成:未能有移动之共识,故暂不移动。-- by User:Alberth2 汪汪 @ 2012年5月28日 (一) 07:52 (UTC)
提议合并三大人物信息框模板
编辑- {{Infobox People}}→{{Infobox person}}
- {{Infobox Politician Basic}}→{{Infobox officeholder}}
- {{军人}}→{{Infobox officeholder}}
还是应该采用同样的思路,先创建过滤器禁止新增条目使用上述模板,然后再清理现有页面。不过这次任务量有些大,比当初合并{{艺人}}和{{演员资讯框}}的时候足足要大了两倍多,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18日 (五) 11:37 (UTC)
- @Dabao qian:,这两个模板参数不是一一映射怎么处理?--Antigng(留言) 2015年12月18日 (五) 14:45 (UTC)
- (!)意见量力而为。--Temp3600(留言) 2015年12月18日 (五) 16:00 (UTC)
- (:)回应: 用wrapper?--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19日 (六) 01:05 (UTC)
- @Dabao qian:,反正你得先把模板做好了我才能做。--Antigng(留言) 2015年12月19日 (六) 03:53 (UTC)
- (:)回应: 用wrapper?--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19日 (六) 01:05 (UTC)
- (:)回应 :这个直接替换的话应该也可以,不过要注意一下下面的参数:
图像部分: image name 改成 image image width 改成 imagesize 接下来是职务/任期部分: now 改成 office1 如果有 term_start 和 term_end 两个参数的话 term_start 改成 term_start1 term_end 改成 term_end1 如果有 period 参数的话 period 拆分为 term_start1 和 term_end1 now2-7 period2-7 分别改为 office2-7、term_start2-7、term_end2-7 然后个人资料: different name 改成 nickname native place 第一个字母改成大写 即 Native place 学历、经历和著作的部分加挂{{Infobox EPW}},参数格式什么的全部不变 其余参数不用改
- {{Infobox People}}→{{Infobox person}}:
只需要在学经历部分加挂{{Infobox EPW}}即可,其余全部不用更改。
--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6:44 (UTC)
- @Dabao qian:,按照目前的实现infobox epw有必要挂么?--Antigng(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7:36 (UTC)
- (:)回应 :{{Infobox People}}转为{{Infobox person}}的目前是不用挂了,已经对模板做了相应修改,直接替换即可。至于{{Infobox Politician Basic}}转为{{Infobox Officeholder}},还是要按照上面的步骤来的。--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7:40 (UTC)
- @Dabao qian: 囧rz...,清理Infobox People我原来打算把参数都代换掉的,现在看来全不用了。--Antigng(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7:42 (UTC)
- (:)回应 :目前在{{Infobox person}}中内嵌{{Infobox EPW}}的方案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过渡方案,日后随时都有可能会撤掉,所以为保险起见还是手动加挂为妙。之前合并{{艺人}}和{{演员资讯框}}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但只用了11天就全手工替换完了所有模板--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07:46 (UTC)
如果只是参数名不同的话,直接把模板改成兼容两组参数名,然后重定向模板就行了吧……Liangent(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21:16 (UTC)
- (:)回应:政治人物那个有些复杂,{{Infobox Politician Basic}}是单独一个“任期”,而{{Infobox officeholder}}则是“开始”/“结束”。--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00:05 (UTC)
- 我看{{Infobox officeholder}}里也有任期参数啊,是刚加的么?Liangent(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03:15 (UTC)
- (:)回应 :二者有明显不同。{{Infobox officeholder}}是“{{{就任日期}}} - {{{卸任日期}}}”,而{{Infobox Politician Basic}}则是单纯一个“测试”。--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10:14 (UTC)
- 我看{{Infobox officeholder}}里也有任期参数啊,是刚加的么?Liangent(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03:15 (UTC)
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任期 测试 |
- 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的源码里有一个“任期”参数,虽然模板文档里没有提到。见右侧的测试。Liangent(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19:19 (UTC)
- (:)回应 :{{Infobox Politician Basic}}里面的“任期”是英文的“period”--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31日 (四) 01:30 (UTC)
- 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的源码里有一个“任期”参数,虽然模板文档里没有提到。见右侧的测试。Liangent(留言) 2015年12月25日 (五) 19:19 (UTC)
- (:)回应 :{{Infobox Politician Basic}}里面的“任期”是英文的“period”--Dabao qian(留言) 2015年12月31日 (四) 01:30 (UTC)
“1.66米(5尺5寸)(166 cm)”
编辑AAA | |
---|---|
身高 | 1.66米(5尺5寸)(5尺5寸) |
体重 | 57千克(126磅) |
|
这是怎么回事?在{{infobox person}}里填入“{{convert|1.66|m|cm|abbr=on}}”就会显示成“1.66米(5尺5寸)(166 cm)”但我在其他地方打出“{{convert|1.66|m|cm|abbr=on}}”,显示正常,是“1.66米(166 cm)”。体重方面没出这样的问题。
经查,个人认为问题应该出在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里的“{{subst:#if:{{{height_m|{{{height_cm|}}}}}}{{{height_ft|}}}{{{height_in|}}} | {{convinfobox|{{{height_m|{{{height_cm|}}}}}}|{{subst:#if:{{{height_m|}}}|米|厘米}}|{{{height_ft|}}}|英尺|{{{height_in|}}}|英寸}} }}{{subst:#if:{{{height|}}} | {{infobox person/height|{{{height|}}}}}}}”代码,希望能进行修正。--№.N(留言) 2016年6月10日 (五) 02:11 (UTC)
- {{infobox person}}的文档上建议你使用{{height}},如
|height={{height|m=1.66}}
(或者|height={{convert|1.66|m}}
也可)放在{{infobox person}}中就显示为“1.66米(5英尺5英寸)”,这样正常了吧?还是说,你就是不想让它显示英制?--Tomchen1989(留言) 2016年6月10日 (五) 02:34 (UTC)- 不是我不想让它显示英制,可能我应该这么解释:在infobox person的height参数里填上“{{convert|1.66|m|ftin|abbr=on}}”,就会显示成“1.66米(5尺5寸)(5尺5寸)”,出现两个“(5尺5寸)”,看着也不舒服啊,况且在weight参数里输入“{{convert|57|kg|lb|abbr=on}}”时的显示效果和“{{convert|57|kg|abbr=on}}”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都会显示成“57千克(126磅)”而不是“57千克(126磅)(126磅)”,另外输入“{{convert|57|kg|st|abbr=on}}”的显示效果是“57千克(9.0 st)”,而不是“57千克(126磅)(9.0 st)”。--№.N(留言) 2016年6月10日 (五) 03:23 (UTC)
- @Naughty Jeffrey:这模板是你改的,还是请你解决一下问题吧。--№.N(留言) 2016年6月12日 (日) 04:38 (UTC)
- 不是我不想让它显示英制,可能我应该这么解释:在infobox person的height参数里填上“{{convert|1.66|m|ftin|abbr=on}}”,就会显示成“1.66米(5尺5寸)(5尺5寸)”,出现两个“(5尺5寸)”,看着也不舒服啊,况且在weight参数里输入“{{convert|57|kg|lb|abbr=on}}”时的显示效果和“{{convert|57|kg|abbr=on}}”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都会显示成“57千克(126磅)”而不是“57千克(126磅)(126磅)”,另外输入“{{convert|57|kg|st|abbr=on}}”的显示效果是“57千克(9.0 st)”,而不是“57千克(126磅)(9.0 st)”。--№.N(留言) 2016年6月10日 (五) 03:23 (UTC)
倒是“英尺”不应该简写成“尺”…… --达师 - 334 - 554 2016年6月10日 (五) 14:01 (UTC)
- 可以写成“呎”和“吋”吧。--Kuailong™ 2016年6月10日 (五) 20:05 (UTC)
- 我觉得比起“英尺”应不应该写成“尺”,我所提出的问题更应该解决。--№.N(留言) 2016年6月12日 (日) 01:45 (UTC)
- 由英文维基引入
{{Infobox person/height}}
,提供自动转换。--Naughty Jeffrey(留言) 2016年6月12日 (日) 06:10 (UTC)
终于找到真正的原因了!如果输入:
{{infobox person/height/switch |{{convert|1.66|m|ftin|abbr=on}} |{{#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 |m={{#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米}} |c={{#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厘米}} |f={{#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尺}} |i={{#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寸}} }}
的话,就会显示正常,即“1.66米(5尺5寸)”,但若是输入:
{{infobox person/height/switch |{{convert|1.66|m|ftin|abbr=on}} |{{#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 |m={{#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米}} |c={{#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厘米}} |f={{#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英尺}} |i={{#invoke:String|find|{{#invoke:String|replace|{{convert|1.66|m|ftin|abbr=on}}| | }}|英寸}} }}
的话,就会显示“1.66米(5尺5寸)(5尺5寸)”,看来原因就是因为把“英尺”简写成“尺”才导致显示不正常!不过我是希望abbr参数无论是显示成on还是off都能正常显示,至于技术上怎么实现我还不清楚。--№.N(留言) 2016年6月12日 (日) 10:27 (UTC)
- 这个模板是从enwiki抄的,所以如果不重写的话,某种程度上只能配合原有逻辑:无论abbr=on还是off,在infobox里都会被处理成abbr=on的形式显示[3],这是通过Template:Infobox person/height完成的,而这里只列举了英文单位名。由于上面对如何缩写存在争议,建议先确定单位名后(包括全称和简称,两者也可以一样)再改infobox的这些问题。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4日 (二) 03:09 (UTC)
- 不过奇怪的是为什么身高写在infobox上有问题,但体重却没一点问题,体重的{{Infobox person/weight}}、{{Infobox person/weight/locate}}和{{Infobox person/weight/switch}}的格式和身高的对应模板格式是类似的。--№.N(留言) 2016年6月15日 (三) 00:59 (UTC)
- 因为在
{{convert}}
的输出里,体重的“公斤”实际上是“-{zh:公斤;zh-cn:千克;zh-tw:公斤;zh-hk:公斤;}-”,在Template:Infobox person/weight/locate里面两个数据都locate不到,所以就原样输出了。身高的“米”能找到但“英尺”找不到,于是就额外补上一个英尺……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8日 (六) 05:43 (UTC)
- 因为在
- 不过奇怪的是为什么身高写在infobox上有问题,但体重却没一点问题,体重的{{Infobox person/weight}}、{{Infobox person/weight/locate}}和{{Infobox person/weight/switch}}的格式和身高的对应模板格式是类似的。--№.N(留言) 2016年6月15日 (三) 00:59 (UTC)
AAA | |
---|---|
身高 | 1.66米(5尺5寸)(5尺5寸) |
体重 | 57千克(126磅)(126磅) |
|
AAA | |
---|---|
身高 | 1.66米(5英尺5英寸) |
体重 | 57公斤(126英磅) |
|
AAA | |
---|---|
身高 | 1.66米(5尺5寸) |
体重 | 57公斤(126磅) |
|
- 做几个样例吧。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8日 (六) 05:45 (UTC)
- 原来是这样啊,只能说英文的一部分模板在中文版未必都适用……--№.N(留言) 2016年6月20日 (一) 10:36 (UTC)
- 当然啦,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嘛,西方的人权普世价值什么的在中国是行不通的。--Gqqnb(留言) 2016年6月22日 (三) 18:53 (UTC)
- 其实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各处翻译不一致。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23日 (四) 04:27 (UTC)
- 还是希望在重写模板之前不要用这几个模板,说到用这个模板最多的地方当然是运动员(艺人歌手等也有可能用),不过最近发现在infobox sportperson模板的身高输入“{{convert|1.66|m|ftin|abbr=on}}”已经正常。另外我说这话和政治绝无关系,我不希望我这话被人拿来做政治论点。--№.N(留言) 2016年6月23日 (四) 11:23 (UTC)
- 当然啦,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嘛,西方的人权普世价值什么的在中国是行不通的。--Gqqnb(留言) 2016年6月22日 (三) 18:53 (UTC)
- 原来是这样啊,只能说英文的一部分模板在中文版未必都适用……--№.N(留言) 2016年6月20日 (一) 10:36 (UTC)
- 做几个样例吧。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18日 (六) 05:45 (UTC)
编辑请求
编辑请求已处理
在“研究领域”与“知名作品”两行的中间增加以下三行内容:
| works = {{{works|}}} | credits = {{{credits|}}} | label_name = {{{label_name|{{{品牌|}}}}}}
--Dabao qian(留言) 2017年11月13日 (一) 23:20 (UTC)
- @Dabao qian:请简单说明功能以及提供一个使用范例好让我检查显示效果。--Xiplus←A2093064 2017年11月22日 (三) 09:57 (UTC)
- (:)回应: 加这个参数是为了合并{{Infobox fashion designer}}而作准备。因为后者所有参数在{{Infobox person}}中均存在,除了label_name。--Dabao qian(留言) 2017年11月22日 (三) 11:37 (UTC)
允许无性别栏
编辑烦废除我积丹尼性别栏位,谢谢。 Jidanni(留言) 2018年3月6日 (二) 01:12 (UTC)
民族无法显示
编辑在infobox中输入|ethnicity=XX族,实际不显示该行,请教原因。 参议长(留言) 2018年3月23日 (五) 00:14 (UTC)
将"出生名"从infobox person中独立一项
编辑如王泰吉,私以为目前的表达方式不利辨认出那一个是出生名,建议独立一项或合并到别名处。--Temp3600(留言) 2018年7月7日 (六) 10:29 (UTC)
- (+)支持。->>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7月7日 (六) 11:22 (UTC)
- 请问“出生名”是什么意思?假设有个人,姓王,生于1932年,他出生时名字是狗剩,周围亲戚邻居叫他王二,上小学时取了个名字叫王继业,1951年参军,改名叫王玉胜,在工作中学习了俄语,俄语名字是伊万,1968年改名叫王向东,身份证上名字是王向东,请问他的出生名是什么?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0日 (二) 06:33 (UTC)
-
- 没看懂。麻烦回答一下,上面我举那个例子,出生名应该是什么。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0日 (二) 06:39 (UTC)
- 照你的例子出生名就是王狗剩,亲戚邻居都叫他王二,上小学改名王继业,参军又改名王玉胜,学俄语取俄名伊万,1968年再改名叫王向东,而王向东就是他的本名。--Justice305(留言) 2018年7月10日 (二) 06:45 (UTC)
- 若如此说来,传统上大部分中国人的出生名岂不都是这种小名?我现在去给毛泽东的条目出生那一个参数填上石三伢子,是不是没有人可以回退我这个操作?那么显然上面作为例子的那个条目写错啦。(出生名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汉语文化圈的概念,为什么要对齐到中国人的模板?)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0日 (二) 06:50 (UTC)
- 理由条目不是有说了,改名、收养、冠姓以及夫姓、归化等都有可能造成现行使用的本名非出生名。乳名不是出生名,除非毛泽东出生名叫石三伢子有可靠来源,否则谁都可回退。--Justice305(留言) 2018年7月10日 (二) 06:59 (UTC)
- 出生名应为出世纸或首张身份证所写名字? ——CommInt'l(留言) 2018年7月10日 (二) 07:36 (UTC)
- 出生名就是你出生后不久,父母或其他长辈帮你取的"正式"名字(所以不同于乳名),通常是报户口用的名字。这并不难理解。-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0日 (二) 10:18 (UTC)
- 所以你的主张是,出生名是第一次在政府机关登记时的名字?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1日 (三) 07:08 (UTC)
- 对于现代人而言,是的,除非这个人身世曲折,小时候没人帮他登记户口,导致很多年国家的档案里查无此人,而等他长大,想要补报户口时,他已经改名字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1日 (三) 11:47 (UTC)
- @Inufuusen:君:请问您还有意见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6日 (一) 04:14 (UTC)
- 对于现代人而言,是的,除非这个人身世曲折,小时候没人帮他登记户口,导致很多年国家的档案里查无此人,而等他长大,想要补报户口时,他已经改名字了。-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1日 (三) 11:47 (UTC)
- 所以你的主张是,出生名是第一次在政府机关登记时的名字?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1日 (三) 07:08 (UTC)
- 有啊。我不能认同。今后我在中文维基百科看到“出生名”这个概念仍然会要求澄清。我知道现代汉语是一种很腐烂的语言,但我也不会愿意在没有明确出典的情况下同意一个明显不符合字面的定义。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6日 (一) 05:22 (UTC)
- 请问您不能认同什么?又,哪个定义是明显不符合字面的定义?-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6日 (一) 05:36 (UTC)
- 毛泽东的出生名是什么?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6日 (一) 14:22 (UTC)
- 在下匆匆浏览一下(因为夜深了,要睡了)毛泽东、毛泽东早年生涯、毛泽东生平三条条目,都没提到“毛泽东出生的时候,取的是另一个名字,长大后才改名毛泽东”,所以合理推断,他的出生名就是毛泽东;话说回来,他算现代人吗?(在下前面意见曾提过:"对于现代人而言......")-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6日 (一) 16:27 (UTC)
- 阁下所指出的“石三伢子”有去户政机关登记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6日 (一) 16:58 (UTC)
- 毛泽东的出生名是什么? --🐕🎈(又到了评审DYK都忙不过来的季节了) 2018年7月16日 (一) 14:22 (UTC)
- 请问您不能认同什么?又,哪个定义是明显不符合字面的定义?-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7月16日 (一) 05:36 (UTC)
- @Justice305:乳名一般不和姓氏一同使用。--苞米(☎) 2018年7月20日 (五) 06:05 (UTC)
编辑请求 2020-10-22
编辑请求已拒绝-- Sunny00217 2020年10月24日 (六) 09:30 (UTC)
按WP:INFOBOX,请移去母校的内部链接,以保持简洁--219.78.191.200(留言) 2020年10月22日 (四) 10:17 (UTC)
- 非此模板控制-- Sunny00217 2020年10月24日 (六) 09:30 (UTC)
- @Sunny00217:已代为修改。--A1Cafel(留言) 2020年10月26日 (一) 02:50 (UTC)
是否能预设Infobox person的理想图片大小
编辑如题,因为常见到Infobox person内的图片大小不一致,是否能将image_size留空的Infobox照片大小先设计为150或200px呢?---Koala0090(留言) 2021年6月13日 (日) 09:27 (UTC)
- 不是caption,是image_size参数。-- 约翰同志-条目裱糊匠(留言) 2021年6月13日 (日) 10:59 (UTC)
怎么使用其他信息框模组
编辑没有给出详细语法。--一名中文用户(留言) 2021年12月7日 (二) 13:58 (UTC)
本人的添加是参考了毛泽东,李克强,王岐山,林彪等党员都有“honorific-suffix=”,个人认为应该加上“honorific-suffix = 同志”,这样可以丰富人物模板内容。--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7日 (六) 16:52 (UTC)
- “同志”怎么会是尊称?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同志,不分地位高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7日 (六) 17:22 (UTC)
- ①“A、B、C、D、E、F......很多人都有,所以X也要有”不是正确的编辑心态,亦非添加 honorific-prefix或 honorific-suffix的充分理由;②“丰富人物模板内容”更不是添加 honorific-suffix的充分理由,加上一堆旗帜模板更能“丰富”模板内容且使之多采多姿,但总是被叮得满头包;③同志不是尊称,只是一个连几乎没有建树的人都可以拥有的普通称呼;④蒋中正条目也没有 honorific-prefix=先总统、世界的伟人、民族的舵手,亦无 honorific-suffix=委员长。-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2年5月7日 (六) 17:49 (UTC)
-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存在即合理,我认为应该参考其他条目的意见。--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1:32 (UTC)
- 按这种观点,只要加入就不能移除了?这不科学。至于参考其他条目更是无稽之谈,我亲眼见过有人批量给条目滥加尊称。顺带一提,那人已经因为别的问题被永久封锁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4:38 (UTC)
-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存在即合理,我认为应该参考其他条目的意见。--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1:32 (UTC)
- honorific(尊称)参数的用法缺乏讨论?加上这些内容并无价值(职位/军衔/一般敬称/...;爵位的需求或需另议),仅是琐碎地复述/华丽辞藻,请避免闯红灯。如果“丰富”信息框内容,可能写成这样。以及更过度的,移除还被送VIP,Liu做了清理。特定场合的尊称也将不适合放在信息框,比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ping相关参与者:@LuciferianThomas、Kenny023--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7日 (六) 18:03 (UTC)
- @YFdyh000:怎么ping到我了呢?本人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我也觉得模板行文里应少加琐碎内容,尊重各位的看法。--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7日 (六) 20:49 (UTC)
- 因为您当时回退了114.41.174.123的多笔移除。如果只是出于回退无理由的移除,听一下意见也是好的。--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7日 (六) 21:03 (UTC)
- 那难道把毛泽东、李克强、王岐山等条目中的“honorific-suffix=”模板都去掉吗?别的条目既然有,就可以作为参考。--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0:50 (UTC)
- 前三者已经清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3:12 (UTC)
- 可以先讨论再清理吗--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25 (UTC)
- 对于“同志”这称呼大家显然已经有共识了,至于其他的您就随意回退吧,但我个人并不认为“主席”属于正式尊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4:32 (UTC)
- 在中国大陆的语境里,毛主席周总理的确是尊称。--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45 (UTC)
- 对于“同志”这称呼大家显然已经有共识了,至于其他的您就随意回退吧,但我个人并不认为“主席”属于正式尊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4:32 (UTC)
- 可以先讨论再清理吗--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25 (UTC)
- 前三者已经清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3:12 (UTC)
- 建议仅在法定敬称如“陛下”(His/Her Majesty)、“尊敬的”(The Honorable)、太平绅士等等的情况下才使用honoric prefix/suffix参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员没有任何法定敬称,同志仅为通用称谓,所有中国大陆官方场合不是所有人都成为“同志”吗?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加这个称谓?这个明显不合理。--路西法人 2022年5月8日 (日) 11:07 (UTC)
- 同意YFdyh000,甚至我觉得该模板直接去掉该参数亦无不可,无数独裁者(如拉斐尔·特鲁希略)给自己封了各种头衔,也很难说它们不是“法定”。--Aizag(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1:12 (UTC)
- 这就倒不至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3:10 (UTC)
- “主席”、“元帅”、“总书记”、“总理”等尊称总可以吧,再者“同志”是党员的尊称以表示平等。--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02 (UTC)
- 像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尊称就是“议员阁下”,也不是“首相”。--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1:23 (UTC)
- “主席”、“元帅”、“总书记”、“总理”全是职务名称,不是敬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3:10 (UTC)
- 比如毛主席、周总理,是尊称也是职务的称呼,不仅仅是职务名称。职务是可以作为敬称的。--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12 (UTC)
- 另外,“用来表示‘平等’的‘尊称’”,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吗?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平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4:40 (UTC)
- 在中国大陆的语境的确是这样,某某同志是尊称。--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46 (UTC)
- “改革开放以后,“同志”一词在社会上的使用面开始缩减,一般人相互称呼不再使用这一政治意义非常浓厚的词汇,而是更多地使用“先生”、“女士”、“小姐”等,对有技艺的工人则保留“师傅”这一尊称。”这一段是同志 (政治)条目节选的内容,“同志”一词是尊称。--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4:54 (UTC)
- 您要不要好好再看看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9日 (一) 06:26 (UTC)
- “主席”、“元帅”、“总书记”、“总理”全是职务名称,不是敬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8日 (日) 13:10 (UTC)
- 同志不是尊称。--东风(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5:56 (UTC)
- 刚才同志词条的论述说明同志是尊称。--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6:02 (UTC)
- 你用中国国内的搜索引擎,比如百度,搜索一下“同志”,你就会发现在中国大陆的语境里同志是尊称。--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6:27 (UTC)
- 九千万共产党员都有的称呼恐怕不能叫做“尊称”。何况“民主党派”,乃至于其他大量大陆境内外政党都用“同志”这一称呼,几乎等于加入政党就要填写这一栏位,这样全部人都填过一遍跟没填有什么两样?“马英九同志”、“蔡英文同志”都是真实存在的称呼,但这种写法您看得下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9日 (一) 06:42 (UTC)
- 毛主席之所以带有深切的敬意,是因为它是“毛”主席,而不是因为它是毛“主席”;受尊敬的是毛泽东这个人,而不是主席这个职务。所以就算“毛主席”是尊称,“主席”依然不是尊称。这岂非很简单的逻辑吗?-游蛇脱壳/克劳棣 2022年5月8日 (日) 17:51 (UTC)
- @Wushiye1st:信息框该参数不是用来装饰褒奖的,而是用于上文提到的“法定敬称”。否则会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 同志”等无数东西塞进去,包括职务、奖项等。Wikipedia:更优秀条目写作指南#简洁而明确。--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9:09 (UTC)
- 另外,“同志”等任何敬称或前缀都可能出自主观,读者不一定认同,所以不要滥用,中立、简要的描述为好。--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8日 (日) 19:14 (UTC)
- 同志是中立的敬称呀。--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9日 (一) 06:32 (UTC)
- 我并没有加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名词呀。同志是比较中立的称呼。--Wushiye1st(留言) 2022年5月9日 (一) 06:34 (UTC)
- honorific-suffix这个参数早该废除了,徒惹争议而已。Fire Ice 2022年5月9日 (一) 16:11 (UTC)
- 完全废了又不至于,太平绅士等真正的勋衔保留是合理的。en:Template:Infobox person/doc的honorific-prefix和honorific-suffix参数说明明确说明
do not use it for routine things like "Dr." or "Ms."
和honorifics of serious significance that are attached to the name in formal address, such as national orders and non-honorary doctorates; do not use it for routine things like "BA"
。从这个逻辑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志”完完全全是常规(routine)的敬称,等级与“先生”“小姐”无太大的分别。这样够说服Wushiye1st你了吧?--路西法人 2022年5月11日 (三) 03:40 (UTC)
- 完全废了又不至于,太平绅士等真正的勋衔保留是合理的。en:Template:Infobox person/doc的honorific-prefix和honorific-suffix参数说明明确说明
我大致同意YFdyh000和FireIce两位,之所以有上面的讨论,源于中文维基照抄英文维基的Infobox模版,而没有顾及中英文语法和用法的差异。很多人不知就里,为填写Infobox模版栏位而填写,造成出现一些四不像的情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 “The Honourable/The Right Honourable”的字典翻译是“阁下”,很多人因为Infobox模版有“honorific-prefix”一项,结果强行机械翻译作“尊敬的/非常尊敬的”。事实上,在中文语法中,“His Majesty”是“陛下”而不是“他庄严的”;“His Highness”是“殿下”而不是“他高贵的”;“The Most Revered”只作“大主教/主教”而非“值得崇敬的”。“非常尊敬的”很少在中文使用,有时甚至于讽刺的意味(例如:那些白领薪水的所谓“尊贵的议员”……),反复在条目Infobox顶端出现这些翻译不当的尊称,多少令人感到尴尬。
- 英文语法把姓名和尊称/爵位以断行的形式出现是有的,例如在英文的奠基石、纪念碑较为常见。不过我不认为中文有这种做法,例如我最多只见过:
- 习近平
- 国家主席
- 但未曾见过或绝少见过这种用中文显示姓名的方式:
- 习近平
- 同志
- 更甚者,由于源于英文维基的Infobox模版可以在模版顶部填写人物的外文原名,一些好像特蕾莎·梅的条目在Infobox出现中英夹杂的断行如下:
- 非常尊敬的
- 特蕾莎·梅
- The Rt Hon. Theresa May
- 阁下
- 我想我只能够用“不伦不类”形容这些名称的展示方式,因为我实在想像不到如何让读者明白什么是“非常尊敬的特蕾莎·梅The Rt Hon. Theresa May阁下”,对我而言这些只是一堆用中文文字和英文字词堆砌而成一堆没有意义的火星文。为何不能简单直接的展示如下?
- 特蕾莎·梅阁下
- The Rt Hon. Theresa May
- 中文维基实在应该检讨现有的Infobox模版,停止不合理放大和推广一些不正确和有违中文语法的做法,谢谢。--Clithering(MMXXII) 2022年5月13日 (五) 18:10 (UTC)
添加 signature_type 参数
编辑请求已处理
我给这个模板增添了 |signature_type=
参数,使用时会将信息框中的“签名”替换成其他文本,比如印章、花押。同样的参数已经在英文维基提出了编辑请求并得到采纳。下面是中文维基的实现方法:
在 {{Infobox person/core}} 里面添加
| header87 = {{#if:{{{signature|}}}|{{if empty|{{{signature_type|}}}|签名}}}}
{{Infobox person}} 则添加
| signature_type = {{{signature type|{{{signature_type|{{{签名类型|{{{簽名類型|}}}}}}}}}}}}
参考那边的讨论和测试样例 -- ⚞︎★⚟︎ 2023年4月6日 (四) 13:58 (UTC)
- 注意英文维基的测试样例里面有几处显示了 Seal 而不是 Signature,那就是我做出来的。--⚞︎★⚟︎ 2023年5月14日 (日) 12:57 (UTC)
- @Great_Brightstar:已修改,还麻烦您复查一下修改得有没有问题。--Tiger(留言) 2023年5月18日 (四) 02:42 (UTC)
- 没有问题。--⚞︎★⚟︎ 2023年5月18日 (四) 07:31 (UTC)
- @Great_Brightstar:已修改,还麻烦您复查一下修改得有没有问题。--Tiger(留言) 2023年5月18日 (四) 02:42 (UTC)
实务运作检讨
编辑在中文维基活动一阵子后,很惊讶地见识到本维基的资讯框实务运作竟然是参数填好填满——这不仅不符合资讯框精简扼要的精神,也产生许多弊害,且可以合理预期阅读上容易失焦。以下的问题都是在 infobox 艺人 和 infobox officeholder 所观察到的,但由于和infobox person有共通性,因此在此列举。
过度连结:歌手/演员/律师/政治人物之类的基本词汇经常出现 MOS:OVERLINK。此问题亦经常出现在首段第一句。
性别:资讯框不是履历表。一个传记条目主角符合关注度的点,绝大部分来自其从事的活动/业务。其性别,在传统二元的架构下,当然能轻易地分辨(从代名词的使用、图片),即使性别是要点(职业或活动上突破其限制),也可以从脉络得知其意义。非传统性别者就不用多作解释:其性别认同势必需要更多文字在篇章中描述,无法也不宜用男/女交代。有鉴于上开盲点,这项参数实属多余,应该废止并自资讯框设定删除。英文维基资讯框一向没有这项参数也运作无碍。性别的标签亦经常出现在首段第一句:“男/女演员”、“男/女歌手”这种没有实益之字眼应该一同禁止。
国籍:一般情形下出生于何处,没有特殊状况下,即可合理预期有该地的国籍,因此有使用国籍参数的资讯框,基本会是累赘而应该精简。特殊的情况像是:前ROC总统马英九香港出生,ROC籍就需要额外注明;前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度拥有双重公民籍。现行的英文维基的实务作法及格式手册即有考虑这点而有以下规范:当国籍或公民权可以从出生地推知时,两项参数原则上应避免;不一致时才使用“国籍”参数,除非关乎法律因素(变更或多重国籍),则“公民权”较合适。
籍贯民族:这项参数的弊害很明显。在台湾,“籍贯”的意义就只是父辈的出生地,除了有父系本位的偏差外,它和传记人物的关联通常微乎其微,特别是活跃于当代的人物——从未在该地活动者比比皆是。“民族”的问题更是明显,通常是累赘,而且有涉及宣扬民族主义的问题。“籍贯/民族”的确有人物背景的资讯意义,也或许对传记主角有个人情感上的意义,但这些在早年背景个人生活之类的章节提及即可。标示在资讯框或是首段,都会有贴标签或宣扬民族主义的意涵。“混血儿”也会出现在首段或资讯框,此用语明显涉及血统纯粹主义,全部都要改掉。
宗教/宗派:此参数仅适合用在神职人员资讯框里。宗教和民族一样会有标签问题,况且一个人的宗教观时常不是一个词汇能够充分交代。宗教信仰或观点应该也是留在章节里说明即可。英维资讯框已在2016年移除“民族”、“宗教”参数。
旗帜:中文格式手册有专章详述此议题,惟现行实务是插好插满。旗帜的出现必须有增额的意义,不能仅出于外观需求、编排的创意或者习惯。现行出生地参数说明中“已有国旗的请勿移除,没有国旗的请勿加入”一语运作上很别扭。虽然文字上看似没有倾向哪一方,插旗者在实务运作上仍然有利,因为编辑者会根据绝大部分条目之作法选择加入。没有者会被补插,插上后又不可移除的窘境使此语形同虚设。现行实务出生地、国籍、党籍,连同公职人员职位旁,皆插上旗帜的效果即让人视觉混乱,其突显效果有宣扬的意涵而违反中立观点;要认识旗帜,读者可以点击或碰触连结之方式为之。总结以上,旗帜的插入带来的实益有限,却有明显之弊害。个人赞成英文维基的政策:明文禁止,除非是代表国家则另当别论。
教育程度/学历/母校:现行做法经常是全数填入,但最多应该只需要高中以上者(通常是大专院校即可),其余都在只要在早年段落交代。若教育背景和该人的养成关联真的不甚显著,不使用此类参数也要能被接受。
语言:这不该是资讯框里的参数,因为一个人会几种语言很难说:母语可以从其背景得知,其他的可以习得但精通程度可能不一,可能随时间精进抑或生疏。即使精通数种语言,这通常不是构成一个人关注度的关键。歌剧演唱家经常通晓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教宗通晓七种语言是家常便饭,即使如此,他们的关注度仍然源自于他们的职业身份,而不是会几种语言。英维资讯框不曾有过此参数。
英文名/外文名/原文名/拼音:目前的等价参数设定呈现中文本位、英文等同其余世界之观点。Barack Obama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原文名”,不是“外文名”;William Lai是ROC副总统赖清德的“外文名”,Lai Ching-te则是拼音形式,不是“英文名”。因此,“原文名”等价参数只能有“native_name”,其余的应该全部改列为目前“英文名”的等价参数,然后“外文名”再取代“英文名”成为该参数的预设形式——这么一来可以反映“英文名”亦用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之事实,也可以纳入非英语系的名字。“拼音”好像感觉不太需要,毕竟这里已经是中文,而且中文拼音系统有好几套。另外,现行非中文圈人物名字的呈现,皆在姓名参数内换行表达——既然如此,建议直接改变“原文名”参数语法,使原文名直接以同样字体大小平行呈现于中文译名下,英维几年前做此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漂亮。
本名:现有“出生名”规定已注明“出生时的姓名,原则上视同本名”。建议“本名”参数的使用再注明:在与姓名“和出生名”参数不同时使用。
上述论述援引英维的目的,不在表达外国月亮比较圆。英维的政策与实务毕竟同样是讨论与操作的产物,惟从中能轻易见识其背后深度思辨下的智慧结晶。由衷希望花时间指出、阐释这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能够使中维资讯框的规范与实务更趋精进。以上。Seanetienne(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5:38 (UTC) (字句调整、增补)Seanetienne(留言) 2023年7月25日 (二) 06:58 (UTC)
- 你这是要修改模板什么东西吗?还只是发表一下评论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4年6月7日 (五) 12:26 (UTC)
编辑请求 2023-10-12
编辑请求已处理
将
| native_name_lang = {{{native_name_lang|{{{fnamelang|{{{语系|{{{語系|{{{外文|}}}}}}}}}}}}}}}
改为
| native_name_lang = {{{native_name_lang|{{{fnamelang|{{{语言|{{{語言|{{{外文|}}}}}}}}}}}}}}}
(语系为英语“language family”的翻译)
--Belarus101(留言) 2023年10月12日 (四) 20:04 (UTC)
- 已修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1月27日 (一) 06:34 (UTC)
修改 Infobox person 中 native_name 参数位置
编辑修改模板{{Infobox person}}中native_name参数显示位置,效果见Template:Infobox_person/testcases#Bill_Gates,参考了en:Template:Infobox person (1214869678)(比如en:Sun Yat-sen(孙中山))和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
修改Template:Infobox person/sandbox需要同时修改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sandbox
显示效果实现了,不确定代码是否有问题,还请检视。另外,还请看一下这种显示效果是否可行,是否可以应用。(平时看到不少人手动在中文后面添加原文名,且未标注对应语种)
(注:条目讨论那页过于庞大,也涉及到技术问题,就放到技术版了)--Kethyga(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0:38 (UTC)
- 修改的原因?我觉得之前更好,修改后名称过长怎么办。修改后也没有语种吧。“手动在中文后面添加原文名”的例子?虽然原文名很重要,但序言和跨语言有提供,信息框应再提供吗。--YFdyh000(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1:51 (UTC)
- 外文过长中文也会过长,一样。在源代码中会增加
lang="en"
,便于无障碍和机器识别,原来的native_name_lang的功能就是添加lang="xx"
。如果想显示地呈现语种可以用{{native_name}}模板替换。“手动在中文后面添加原文名”的例子,比如威廉·吉尔伯特、利昂内尔·梅西(足球模板未使用嵌套人物模板)、伊万·巴甫洛夫({{Infobox_Scientist}}嵌套人物模板)。“序言和跨语言有提供,信息框应再提供吗”,序言和文章中人物的大多数信息也都提供了,除了native_name之外的其他参数照样还是会提供。虽然没看英维这样设计的讨论,个人感觉原文名(native_name)放到中文名下可以让读者更快速找到,而且用了小号字、不加粗不会让读者分散注意力。另外中国大百科全书上外文名(或罗马化)是直接跟在中文名之后的。--Kethyga(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2:12 (UTC)- 不一定,尤其是有汉名者。为上下对照,是否要求或建议译名与原名的一致性,如姓氏数量。沿用的class="nickname"对机器来说是否合适,或者暂可忽略。修改后原有加注的重复展现,是否需要程序统计和妥善清理,或者很少(我仅找到姜谐潾这例)。轻度担心有人以常用性或人物归属为由改动与争执此位置的语种。莎兰查娜·阿芘莎麦蒙空等例,修改后原文名会胜于英文名等参数,是否符合共识与读者需求。目前不反对提案。--YFdyh000(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3:12 (UTC)
- {{艺人}}模板暂未嵌入人物模板,个人经验,在中文名之后添加原语种名,一般不会再添加native_name参数,毕竟重复,感觉不多。姜谐潾这种有些特殊,Haerin是其本人常用的拉丁/罗马拼写,或者可以用ko-Latn。争议语种应该会有,但是模板毕竟考虑的是一般情况,个人条目特殊情况应该专门讨论。莎兰查娜·阿芘莎麦蒙空这种按理说应该不是英文名,一般来说是其罗马/拉丁转写,有人喜好用泰文,有人喜好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写的可以标注
{{lang|th-Latn}}
,代码{{in lang|th-Latn}}
会显示为“(泰语)”。--Kethyga(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4:17 (UTC)
- {{艺人}}模板暂未嵌入人物模板,个人经验,在中文名之后添加原语种名,一般不会再添加native_name参数,毕竟重复,感觉不多。姜谐潾这种有些特殊,Haerin是其本人常用的拉丁/罗马拼写,或者可以用ko-Latn。争议语种应该会有,但是模板毕竟考虑的是一般情况,个人条目特殊情况应该专门讨论。莎兰查娜·阿芘莎麦蒙空这种按理说应该不是英文名,一般来说是其罗马/拉丁转写,有人喜好用泰文,有人喜好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写的可以标注
- 不一定,尤其是有汉名者。为上下对照,是否要求或建议译名与原名的一致性,如姓氏数量。沿用的class="nickname"对机器来说是否合适,或者暂可忽略。修改后原有加注的重复展现,是否需要程序统计和妥善清理,或者很少(我仅找到姜谐潾这例)。轻度担心有人以常用性或人物归属为由改动与争执此位置的语种。莎兰查娜·阿芘莎麦蒙空等例,修改后原文名会胜于英文名等参数,是否符合共识与读者需求。目前不反对提案。--YFdyh000(留言) 2024年4月13日 (六) 03:12 (UTC)
- 外文过长中文也会过长,一样。在源代码中会增加
- (+)支持:也与其他类似模板贴齐。我看过有人手动贴外文名的情况,大抵也有原文名过度掩藏的缘故。——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4月13日 (六) 18:22 (UTC)
- (+)支持。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表内才列出,原文名自然是适合资讯框置顶标签的内容。--路西法人 2024年4月29日 (一) 06:04 (UTC)
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以便获得共识。--Kethyga(留言) 2024年4月24日 (三) 05:15 (UTC)
- (+)支持。另可考虑使用机器人检查name参数中的换行,清理此类手动添加原文名的例子。--PexEric 💬|📝 2024年4月30日 (二) 12:12 (UTC)
- (+)支持,这样就能更美观了。--Gongxiang01(留言) 2024年5月12日 (日) 07:19 (UTC)
-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8日 (二) 06:10 (UTC)
- (+)支持,更符合直觉的排版方式。Sinet(讨论) 2024年6月12日 (三) 09:22 (UTC)
最近留言距今已过10日,就Kethyga提议版本进行公示。--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 2024年6月7日 (五) 15:58 (UTC)
公示已通过,已就Kethyga提议版本提出编辑请求。--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 2024年6月16日 (日) 01:51 (UTC)
我有个问题,native_name是不是像name一样不必填完整的名字?如路易吉·凯鲁比尼的native_name是否应该改为Luigi Cherubini?--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7:37 (UTC)
- 之前native_name显示在下方时编者可能会倾向于填全名。--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7:47 (UTC)
- @Kcx36 全名应该移动到本名或出生名处,Native_name一般就是本人常用名或者和外语条目一致。或许可能要写到什么相关编辑手册中。--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7:56 (UTC)
- 请问填写native_name_lang后字号会变小是为什么呢?前、后。--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05 (UTC)
- 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
{{#if:{{{native_name_lang|}}}|<div class="nickname" style="font-size:small;" lang="{{{native_name_lang}}}">
的style="font-size:small;"应该删掉吧。--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11 (UTC)- @Kcx36 当时参考了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其中用到了“font-size:small”。--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52 (UTC)
- subheaderstyle设的是font-size:125%,也就是不填native_name_lang字体大小是125%,填了是small,为什么不统一呢?--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56 (UTC)
- 你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案吗,或者咨询其他比较熟悉这一块的编辑,这里字体如何设置为125的话,感觉可能会使拉丁字母拉伸。--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9:24 (UTC)
- 应该把style="font-size:small;"删掉,字体大小统一在subheaderstyle设置。或许您之前想的是填了native_name_lang就是拉丁字母,需要稍微缩小字体,避免拉丁字母拉伸?但native_name_lang有可能是日语、韩语什么的,所有native_name统一大小就行了。
- 我认为125%还可以,100%、110%也行。--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9:39 (UTC)
- 你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案吗,或者咨询其他比较熟悉这一块的编辑,这里字体如何设置为125的话,感觉可能会使拉丁字母拉伸。--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9:24 (UTC)
- subheaderstyle设的是font-size:125%,也就是不填native_name_lang字体大小是125%,填了是small,为什么不统一呢?--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56 (UTC)
- @Kcx36 当时参考了Template:Infobox officeholder,其中用到了“font-size:small”。--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52 (UTC)
- 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
- 请问填写native_name_lang后字号会变小是为什么呢?前、后。--Kcx36(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8:05 (UTC)
- @Kcx36 全名应该移动到本名或出生名处,Native_name一般就是本人常用名或者和外语条目一致。或许可能要写到什么相关编辑手册中。--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07:56 (UTC)
编辑请求 2024-06-16
编辑请求已处理--Tim Wu(留言) 2024年6月18日 (二) 08:10 (UTC)
根据上方共识,请求将该模板及其核心代码替换为Kethyga君提议版本:1、2--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 2024年6月16日 (日) 02:00 (UTC)
- @人间百态、Kethyga: 完成。--Tim Wu(留言) 2024年6月18日 (二) 08:10 (UTC)
- 或许须一并提出相关机器人作业请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6月21日 (五) 09:50 (UTC)
native_name的显示效果
编辑请求已拒绝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的subheader中,删去style="font-size:small;"
,因为填不填native_name_lang字体大小应该一样。--Kcx36(留言) 2024年6月30日 (日) 17:22 (UTC)
- 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不填lang的时候也是小写,和其他模板保持一致。--Tim Wu(留言) 2024年7月2日 (二) 09:44 (UTC)
- 字体大小也许值得再讨论一下,我又发现native_name是放在honorific_suffix前面还是后面也是个问题,等我开个rfc吧。--Kcx36(留言) 2024年7月2日 (二) 12:14 (UTC)
- @Kcx36 之前的版本没有注意“honorific suffix”(荣誉后缀)与“native_name”(原文名)的位置问题,重新修改了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sandbox,你看一下。效果仍见Template:Infobox_person/testcases#Bill_Gates,这样应该和Infobox officeholder一致了。关于“style="font-size:small;”,个人没有太多意见。--Kethyga(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3:18 (UTC)
- 收到。这几天我出门在外,之后细看。--Kcx36(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3:22 (UTC)
- @Kethyga:对,native_name在honorific_suffix之前、挨着name,显示效果更好,也与Infobox officeholder一致(虽然与英文维基相反)。
- 我很疑惑为什么您还是写成native_name_lang填写时才设置native_name的字体样式,我已修改,并取消加粗以和当前版本一致。
- native_name的字体大小为“small”我确实认为太小了,甚至比信息框普通文字还小,将该参数显示在上部不正是要突出其重要性吗?见Template:Infobox_person/testcases#native_name的对比,我个人认为比name小一号(font-size:smaller)或者与name等大更合适。英文维基是与name等大。--Kcx36(留言) 2024年8月11日 (日) 17:26 (UTC)
- @Kcx36 个人觉得smaller或small都可以,normal/等大的话感觉外文字体不太好,而且外文放在上方既突出其重要性,另外这里毕竟是中文维基,首要的是中文。
- “后缀尊称”的话特别需要修改,将外文放在后缀尊称后有点不协调。--Kethyga(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04:00 (UTC)
- @Kethyga:那就按照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sandbox2修改?(大小是smaller)需要去哪公示一下吗,还是直接提编辑请求?--Kcx36(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04:13 (UTC)
- 好,那就smaller吧,感觉可以先提编辑请求。
- 公示可以用{{Make public}}模板,可以直接在此处公示。如果需要另外请求评论的话,可以用{{Rfc}}+{{Make public/rfc}}--Kethyga(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04:23 (UTC)
- @Kethyga:那就按照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sandbox2修改?(大小是smaller)需要去哪公示一下吗,还是直接提编辑请求?--Kcx36(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04:13 (UTC)
编辑请求 2024-09-11
编辑请求已处理
请按照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sandbox2修改Template:Infobox_person/core,修改内容:统一native_name(外文名)的字体大小为smaller,将honorific_suffix(后缀尊称)显示在native_name之后。修改理由:原版本native_name在不填写native_name_lang时为大号字体,填写后native_name_lang后变为小号字体,字体大小应予统一,原字号small过小,现适当加大;后缀尊称显示在外文名之后更协调。
显示效果见Template:Infobox_person/testcases#native_name第二列。
此修改属于保护方针规定的需在提交编辑请求后等待七天,无争议方可进行修改
之情形(稍微影响模板外观的编辑
),现 公示7日,2024年9月11日 (三) 04:47 (UTC)结束。--Kcx36(留言) --2024年9月4日 (三) 04:45 (UTC)
- 请模板编辑员/管理员进行修改。--Kcx36(留言) 2024年9月11日 (三) 14:22 (UTC)
- @Kcx36: 完成--Tim Wu(留言) 2024年9月19日 (四) 07:11 (UTC)
(已撤回)编辑请求 2024-08-07
编辑在native name参数采正常大小--Mykola(留言) 2024年8月7日 (三) 13:19 (UTC)
- 为什么要放nobold?Edit:Mykola改了留言,但是为什么要用“正常大小”?--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8月7日 (三) 13:27 (UTC)
- 我觉得不用small吧。--Mykola(留言) 2024年8月7日 (三) 14:29 (UTC)
- 欸我发现现在版本好像没问题,反而是其他资讯框模板有这个问题。看来是跑错地方了 囧rz……--Mykola(留言) 2024年8月7日 (三) 19:3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