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文跨语言链接的建议

目前内文的跨语言链接样式百出:

例子en:Example
例子(en:Example)
例子
例子

第一二种不美观,有时甚至影响到条目的阅读。第三种给人没有红链的错觉,不易于其他维基人判断哪些条目需要创建。第四种效果比较好,但是需要在小工具设置中打开才有效果。

因此,我建议统一使用第四种,然后用机器人清理其他类型的。此外最好把Template link helper设置成默认开启。

--MakecatTalk 2011年11月6日 (日) 11:53 (UTC)

  • 注意中文维基中要用全形标点,所以对于中文维基中尚未有条目,因此希望把其他语版对应条目保留方便参考的状况来说,正确的用法应该是例子Example)才对。在特定状况下(例如原文是不很广为人知的译名时),有时保留其他语版的连结有助于让后续参与编辑的人了解原作者当初是从哪里把该语句翻译过来的,我发现这种状况有时对于冷门名词或翻译错误的状况,有不小的帮助。--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6日 (日) 12:41 (UTC)
    • 第四种较好;但是如楼上所说,如若需要附注原文,那么加上链接应该也是可以的。←当然这句话没有考虑自我参照的问题。
除了最后一种外,其他都有严重的问题。首先,它们都有自我参照的问题,另外再从实际角度考量,一旦创建条目均需要逐项手动更正,然而却无从得知其链入页面,变相出现中文维基有条目的情况下指向其他语种维基百科的囧况。其中,第三种最不可取,浅蓝色的连结乍看下还以为已经创建,事实却是指向其他维基计划。Link-en考虑到美观和实用等各种需要,实在不明白为何还要执意使用那些既不实用又不美观,而且违犯自我参照的连结。—AT 2011年11月6日 (日) 16:52 (UTC)
link-en的确是个不错的工具。不过很尴尬的是,并没有很多用户知道这模板的使用方式,要把此功能叫出来得进偏好设定里面设定,这对一般非进阶用户来说难度很高(我承认我自己是找了半天才找到),如果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有这功能存在,那这种索引方式就不可能达到当初预期达到的功能。很遗憾的是,那种最不应该的第三种标示法反而是最常见到的,而且越是新手的用户越爱这样标示,甚至完全无法忍受红色连结的存在。--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6日 (日) 17:26 (UTC)
不知道我要是做一个link-ru或者link-ja行不行?为什么非要链接到英文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1月7日 (一) 02:09 (UTC)
大多数中文维基使用者都或多或少懂得英文,相反懂得俄文或日文的相对便少得多。而在上面的四种方法中,懂得用link-en的人很少,所以我觉得使用“例子Example)”(全形括号及隐藏“:en:”)尚可接受。--沙田友 (留言) 2011年11月7日 (一) 02:26 (UTC)
在中文维基中与日本相关的事物还不少,而且这些东西不见得有英文维基的条目可对应,我想几个非传统‘西方世界’概念的文化圈、例如俄罗斯-东欧、中东、印度都应该有类似现象,所以我认为link-ja、link-ru、link-ar等模板如果可以做出来备用,应该不坏。但如同我之前所强调的,关键还是得要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启用这功能才有用,所以思考退而求其次的解法,并不是坏事。--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7日 (一) 08:49 (UTC)
Link-en只是例子,Link-ja等早已经存在。值得推荐的东西当然应该让大部分人知道,而不是倒退回那些在各方面均有问题的连结。就算不愿意使用,单纯列出外文就足够,为何非要连向其他维基计划?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替内文加上外部链接吧?为何连向其他维基计划却被默许?如果硬要这样做,我们跟那些广告商有什么分别?—AT 2011年11月7日 (一) 11:32 (UTC)
思考了一下上面的各方意见,我想要修改一下我原本提出的建议,将link-en与原文标示的作法综合,变成例子(Example)这样的标示方式。主要的考量点有:1.对于会使用link-xx模板的进阶用户来说,可以达到连结到其他语版对应条目的参考作用,但又不会有上面AT兄提到的过度连往其他语版的问题;2.对于不知道link-xx模板存在或没开启此功能的用户来说,至少有括号内的原文提示,知道这名词是哪里翻译过来的,好歹可以利用search功能在其他语版直接搜寻寻找对应条目;3.当中文条目内的红色空连结被创建的新条目补满之后,可以利用bot将link-xx模板自动消除,留下来在版面上就只剩一个中文维基的内连结与一个原文括号注释。原文括号注释只要不要过度频繁,对于条目内容的阅读性来说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真的觉得原文注释太多时也可以根据阅读性需求,用人工方式适度地消除某些比较不属于冷门或专有名词的原文注释。因为冷门与否这种事情本来就很难用bot来判断,需要靠人工来处理,但至少大部分可以自动由机器人代劳的事情,都可以事先解决。不知这样的建议如何?--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8日 (二) 08:07 (UTC)
好建议,这样能够同时便利用户和读者,一举两得。—AT 2011年11月8日 (二) 10:30 (UTC)
同意使用link-en后适当加入原文。--MakecatTalk 2011年11月8日 (二) 13:12 (UTC)

请注意:原先的讨论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建议大家参考一下。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进行中 2011年11月9日 (三) 10:00 (UTC)

我觉得大象兄的提议比较好,您们提出的方法只是变相的自我参照。—AT 2011年11月10日 (四) 16:13 (UTC)
  • (!)意见:如果我的理解有误请指正,那个模板的目的之一是‘在中文条目不存在时,以英文条目取代其位置以减少红字连结’,对否?如果其功能正如我所理解这般,那很抱歉我不赞同此模板的使用,理由在于我非常反对利用外连结来将红色空连结消除的作法,因为:1.把红连结消除虽然会让版面看起来感觉好,但却在同时也减损了用户去创造新条目以填补空连结的几率与意愿。2.我认为红色空连结的存在是维基百科迥异于一般百科全书与网站的特色之一,它象征了维基百科的不完美,但也象征其无可限量的创造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用创造新条目以外的方法去把它消除,等于否定了维基人的自我。如果有其他作法可以兼顾红色连结的存在并保持适度的检索与编务便利,我很乐见其成,但我不支持会用其他语版条目来取代红色连结的任何作法。--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1日 (五) 04:54 (UTC)
(-)反对,个人反对这种内文跨语言链接,一来大多数人只知道要连到英文维基(其次是日文维基),讲难听点好像英文维基是中文维基的天皇老子一样,无形中助长英文中心,这样的话倒不如废掉中文维基百科,叫读者直接去读英文维基就好了。综观前十大语言版本维基百科,没有像中文维基这样滥加一大堆内文跨语言链接(日文维基的稍多但也没像中文维基这样夸张)。再者与泅水大象讲的一样,用内文跨语言链接掩盖红连结只是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做法,对于鼓励写条目完全没有帮助(看过不少条目的内文跨语言链接早就有相对应的中文条目,但没人去修正该连结)。只要确实该加注原文时加注(例如法国人名就加注法语原文名)这样就好了。--Ellery (留言) 2011年11月11日 (五) 08:32 (UTC)
  • (~)补充:不只是连到其他维基语版不是个好现象,中文维基也常常在内文中出现连往维基以外网站的外连结。原则上除了参考文献、注释与外部链接之外,应该要避免内文中有外部链接才对!--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1日 (五) 10:42 (UTC)
(?)疑问这个页面你们建议如何处理? 把没有中文的全部删掉?--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11日 (五) 08:50 (UTC)
照理说应该要依照人名的译名常规或惯用译法想办法将连结翻译成中文,成为空连结,再加上原文注释。如果真的翻译不出来,好歹直接保留英文的空连结,也比用其他语版的条目去填塞来得好。--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1日 (五) 09:59 (UTC)
(:)回应 如果只有英文的空连结, 全没有来源, 也不能令读者知道是谁, 倒不如删掉了. 你真的觉得这个版本较好吗?--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11日 (五) 10:10 (UTC)
  • (!)意见:这件事情应该要把有没有来源跟是不是空条目拆开来看待。因为是牵涉到生人传记的问题,没有确切资料来源佐证的人名是应该直接删除的(因为罹患艾滋病算是种负面讯息,要有可靠来源作为明确的依据才能列上)。但是,撇开这个列表牵涉到生人传记的问题不看,假设今天这只是一个比较一般性事物的条目或列表,如果出现类似状况,纵使没有外连结,只要有原文人名一样可以靠Google或是图书馆的目录查询系统之类的工具去检索相关资讯,所以只有英文的空连结虽然不好,但也不是无法接受。--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1日 (五) 10:39 (UTC)
  • (!)意见:我在一个用者的角度看, 在百科全书中能最方便我找出我所要的资料的方法, 才是最好的. 纯粹为了中文维基的本身利益出发, 对用者没有帮助--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12日 (六) 05:41 (UTC)
  • (:)回应:连结到其他维基语版或甚至外部网站对于‘中文’维基的读者是不会有多多少帮助的,毕竟,如果我是只看得懂中文的读者,在查询中文维基时却莫名其妙被导到其他语言的网页,或是在内文中看到一大段未翻译的其他语言内容,我不会认为这是维基百科很体贴帮我方便找资料,而是会有种‘被耍了’‘滥竽充数’的感觉!至于看得懂得读者,根本一开始就去查阅其他语版比较快,所以中文维基怎样连结根本与他们无关。基于这样的考量,我觉得宁可保留空连结让读者知道内容还没加入,也总比误导人之后再让人失望来得强。--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2日 (六) 11:17 (UTC)
那就留着翻译后的红链在文章里面,原文<!-- -->注释在后面。Liangent (留言) 2011年11月12日 (六) 11:58 (UTC)
括号里的原文注释可以看情况保留。一般而言在像是期刊、杂志、纸本百科全书或教科书等印刷刊物中,如果遇到比较生冷的名词或比较不知名人事物的译名时,仍然会事情况需要加注原文。这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阅读(因为每遇到一个名词就要点一下连结也是种不便利),但其出现的必要与频率必须很小心拿捏,放太多破坏整段文章的可读性,不放又很容易页面跳来跳去整段文章看得很累。基于这缘故,我不认为原文注释一定需要消除或隐藏,但是跨语版与对外的连结就另当别论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2日 (六) 12:09 (UTC)
popups.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1月12日 (六) 15:05 (UTC)
我对技术方面不是很内行。MediaWiki已经有游标指到时会自动pop up注释内容的功能了吗?--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1月12日 (六) 15:11 (UTC)
没看懂,en:Wikipedia:Navigation popups,或者用浏览器的popup:维基百科基于wiki系统构建。Liangent (留言) 2011年11月12日 (六) 16:16 (UTC)
  囧rz...大陆用户载入小工具的速度太慢,半天不见效果;感觉还不如专有名词proper noun)来得直接 好像是小工具不支持Chrome 17?--铁铁的火大了20.00000000000 words 2011年11月13日 (日) 05:06 (UTC)
  • (:)回应:那例子 :en:Example既可方便懂外文的用户, 又不怕误以为中文维基已有条目。“至于看得懂得读者,根本一开始就去查阅其他语版比较快”是不成立的, 用户是看到某一文章的内容才进一步跟着链接去找其他资料. 不然为什么条目要有跨语言版本链接?--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1月13日 (日) 05:14 (UTC)
对于没有编写条目经验的读者,“例子Example”或“例子(英文:Example”比起“例子 :en:Example”更易理解。--Worrydoes (留言) 2011年11月14日 (一) 06:02 (UTC)
  • 对于要不要给跨语言链接,我从来没有困扰,因为我是基于是否有实质功效的判断,而非如一些人一样流为机械化的形式。换句话说,如果我给了跨语言链接,就代表了我读过而且认为那个外语条目有参考价值,如果我认为没有参考价值,我就会让它保持红字。至于格式上,我个人偏好是只用第1种和第3种。--百楽兔 (留言) 2011年11月21日 (一) 06:41 (UTC)
还是没有统一意见啊,看来又要投票了。--MakecatTalk 2011年11月27日 (日) 04:46 (UTC)

(!)意见仅在没有正式译名也无相关条目时使用Template:ILL,否则保持红链或链至相关条目。--zhyk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14:23 (UTC)

跨语言内链

对于跨语言内链是否有限制?类似这样使用[[:en:english|英文]]形式的跨语言内链是否允许?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7日 (三) 06:40 (UTC)

好像最好不要用,因按下去有点被骗的感觉。个人建议:维基百科(wikipedia)。--武蔵 (留言) 2011年12月7日 (三) 06:54 (UTC)
我认为应对跨语言内链进行规范和限制,并禁止在普通条目内以[[:en:english|英文]]方式使用跨语言内链。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7日 (三) 07:10 (UTC)
如果连接到的中文条目尚未建立,连接到英文条目总比没有连结好。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2月7日 (三) 09:00 (UTC)
相当不认同。首先,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懂英文;对于看不懂外文的读者,这完全没有意义。其次,这降低了未建立条目建立的机会,读者若不点击,不会知道该条目在中文维基百科不存在。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7日 (三) 09:07 (UTC)
假定中文维基读者母语为中文,即大中华地区居民,受两岸三地教育的人没理由些少英文都不懂,再者现今不乏网上翻译系统可供使用,有助用户以外文为基础建立中文条目。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2月7日 (三) 09:16 (UTC)
就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大部分都来源于大中华地区,所以才没有理由推断出中文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用户能读懂英文。机器翻译只能当作个辅助工具,在用户不了解其文章大方向意义或文章过于专业时,大部分情况下机械翻译毫无帮助。对于有外文基础的用户,我们应该通过中文后加注外文的方式,方便其查询,这时可在后注的外文添加跨语言连接。而不是将跨语言连接隐形于其中,使读者无法区别。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7日 (三) 10:03 (UTC)
建议以后中文维基百科没有的条目而外文有的话,用{{Internal_link_helper}},这样可以避免直接跨链和增加建立新条目的积极性?--Cwek (留言) 2011年12月7日 (三) 11:23 (UTC)
其实有原文注释在后面,纵使没有放上连结一样可以用其他语版的搜寻功能找到对应的条目。但是,擅自用其他语版或甚至维基百科以外网站的外连结取代中文维基红色内连结的作法,应该要在格式手册中明文禁止才对!--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7日 (三) 11:24 (UTC)
个人觉得专有名词,比如人名什么的用[[:en:AAA|啊啊啊]]没什么问题,非专有名词倒是支持[[游戏]]([[:en:game|]])。估计一般人不会对专有名词感兴趣,充其量也只是需要知道他的原名罢了。PS:个人不反对使用{{Link-en}}系模板。--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1年12月7日 (三) 11:57 (UTC)
请问一下为什么专有名词就不该在中文维基中有对应的条目,非得连至英文维基不可?难道中文维基比较不专业,要专业只能看英文维基吗?我认为这种作法等于是看扁了中文维基与它未来的发展性(因为会这样做根本就是假设这空条目永远不会有人添上中文的对应条目,所以才需要拿别人的东西来充数)。放眼所有维基语版,纵使规模比我们小的语版都没这么没骨气,真是想到就心寒......--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7日 (三) 20:33 (UTC)
这并不特指英文维基百科,任何跨语言连接都应相同处理。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8日 (四) 04:06 (UTC)
如果诸位不会在内文使用外部链接的话,那请不要在内文添加指向其他维基计划的连结。因为其他维基计划本身就是其他网站,连向中文维基以外的网站应该以外部链接的方法来处理。—AT 2011年12月8日 (四) 00:31 (UTC)
我的使用方法分以下几种情形:
  1. 有中文条目,无歧义:[[英文]]
  2. 有中文条目,有歧义:[[英文]](English)
  3. 没有中文条目,有中文译名:[[英文]](English)
  4. 没有中文条目,无普遍的中文译名::[[:en:English|]]
不知道是否合适。--用心阁(对话页) 2011年12月8日 (四) 05:11 (UTC)
我的建议是:
  1. 有中文条目且其中文译名(假设是外来词汇)广为人知:[[英文]]
  2. 有中文条目但其中文译名较为冷门或在不同用语地区会有不同译名方式:[[英文]](English)
  3. 没有中文条目但有中文译名,不论该译名知名与否:[[英文]](English)
  4. 没有中文条目,也无普遍中文译名:[[English]](此点是假设未来还是会建立条目,只是可能以原文名称作为中文维基中的条目名)
总之,我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无论目前的资讯是否完备,但长远观之我还是希望中文维基能在内容规模上赶上其他主要语版,而不是一开始就自我设限。--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8日 (四) 05:38 (UTC)
我和大象兄的分歧只在第4种情况,我觉得没有条目,而且译名不清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原文的红字链接,和提供英文的链接,后者提供的信息要多一些。但前者更鼓励创建中文维基百科上的条目。--用心阁(对话页) 2011年12月9日 (五) 10:56 (UTC)
  • (!)意见我的立场与上面一样, 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帮助读者找到需要的资料,如中文没有有关条目,有链接至其他语文维基版本是对用家方便的做法。“外连结取代中文维基红色内连结”与否不是我考虑的重点,但宁愿用家找不到/ 不方便找到 有用资料也不肯在条目加上外语链接,并非合适的做法--Nivekin请留言 2011年12月8日 (四) 05:18 (UTC)
可明确使用:红连wikipedia)或模板{{Internal_link_helper}},提供跨语言连接,这并无不妥。但将跨语言连接以[[:en:english|英文]]的形式隐形于文章内,对于读者同样不合适。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8日 (四) 05:25 (UTC)
我反而觉得设计[[:en:english|英文]]之初应该已经预料到有这样的使用,否则不会有[[:en:english|英文]]的存在。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2月8日 (四) 05:36 (UTC)
那个工具一开始是设计给WikiCommons用的吧?该计划原本就是个用来跟所有维基计划或语版相连的,会有这种跨语版工具是很天经地义。但这并不表示在中文维基上我们可以滥用它......--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8日 (四) 05:41 (UTC)
我支持大象兄的意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2月8日 (四) 06:15 (UTC)
如果这是大多数的意见,可考虑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封锁。203.189.174.3 (留言) 2011年12月8日 (四) 06:23 (UTC)
还有一种方法没有讨论-{{tsl}}。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 2011年12月8日 (四) 08:10 (UTC)
同意大象的看法。反正见到这种格式的DYKC我都会投反对票。--CHEM.is.TRY 2011年12月8日 (四) 12:22 (UTC)
tsl有个别链接的话看起来不错,比internal link helper好,但是如果这样的链接多了会不会显得混乱。Liangent (留言) 2011年12月11日 (日) 10:42 (UTC)

规则草案

鉴于大家对大象的方案较为认同,以下分开讨论。

  1. 有中文条目且其中文译名(假设是外来词汇)广为人知:[[英文]]
  2. 有中文条目但其中文译名较为冷门或在不同用语地区会有不同译名方式:[[英文]](English)
  3. 没有中文条目但有中文译名,不论该译名知名与否:[[英文]](English)
  4. 没有中文条目,也无普遍中文译名:[[English]](此点是假设未来还是会建立条目,只是可能以原文名称作为中文维基中的条目名)
理论上,如果一个文章段落没有出现太多类似的原文注释而影响到阅读性的话,原文注释的存在顶多只是多余但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可以用人工判断的方式决定是要将它删除变成项目1的状况,或可以保留比较冷门或译名版本比较多的词汇之原文注释作为辨识辅助(也就是项目二的情况)。附注一提的是,我的提案如果能配合link helper使用效果会更好,但目前遇到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就是link helper似乎不支援中文(空)连结与显示文字不一致的情况,有人知道该如何突破这问题吗?--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11日 (日) 17:39 (UTC)
“但目前遇到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就是link helper似乎不支援中文(空)连结与显示文字不一致的情况”是什么意思?。—AT 2011年12月12日 (一) 06:52 (UTC)
我的意思是说,我想用link helper把中文条目[[中文 (語言)]]跟英文版的[[:en:Chinese]]连结在一起,但是字面显示上我只想显示“中文”,不希望后面的消歧义注释也一起显示,该如何做到呢?--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12日 (一) 07:35 (UTC)
还是不懂。[[中文]]([[:en:Chinese]]),这样?—AT 2011年12月12日 (一) 08:02 (UTC)
我是不太喜欢那个link helper,而且最好一个条目里面怎么写不要受影响于另一条目(或是其他wiki上的条目)是否存在。Liangent (留言) 2011年12月12日 (一) 08:25 (UTC)
(!)意见:如果是已经很明确的译名,红链空着就好,不会产生啥误解。
但对于没有统一译名的,自己翻译又怕误导接下来的编辑者,所以单就这个角度而言,使用link系模板,“[[俄语名]]([[ru:xxx|]])”,“[[俄语名]]({{lang-ru|xxx}})”,“[[俄语名]]<!--俄语:xxx-->”或者其他形式我都不反对,只要原文标注出来就好。
但是作为新手(或者说IP用户/读者)的话,link系模板未必能被看到,注释同理,而通常读者只是需要了解该名词的大概,第三个方法则很不方便。所以如果是基于读者这点,个人感觉还是需要跨语言连接好些。--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1年12月12日 (一) 13:38 (UTC)
其实,我认为Link系模板原本应该是用于方便编者和机器人修复已创建的页面而已,由于它的功能是默认关闭的,一般读者无法得知。如果要让Link系模板扩展至读者层面的话,首先要预设默认开启。另外,在内文连向其他维基计划的做法不单矮化中文维基本身,而且让中文维基的条目内文变成其他维基计划的宣传平台,在创建相关页面后又无法即时移除,甚至出现有中文条目却连向外文维基的囧况。因此,如果要通过Link系模板服务读者,我认为像“[[俄语名]]({{lang|ru|xxx}})”这种显示方式是最好不过,但也有其他情况需要考虑,例如如果将Link系模板用于其他模板、信息框等等,如果每个连结都标示原文,版面构造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应该设计可以预设隐藏标示原文的代码以便灵活运用。—AT 2011年12月12日 (一) 14:20 (UTC)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是一位IP用户,你曾经使用过WP,但不知道任何变更或讨论,你看到一个红连,你会?

  1. 按下去,发现外文原名
  2. 跳过

很明显就是跳过吧?由此,即使你默认启用,最少80%的IP用户和30%注册用户都不会知道或使用。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 2011年12月13日 (二) 12:19 (UTC)

另,AT,{{lang}}就是不会标示原文,例如[[俄語名]]({{lang|ru|xxx}})。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 2011年12月13日 (二) 12:21 (UTC)
然而,本来我们就没有责任引导读者去其他维基计划。标示语文的意思是如果加括号的话,在模板和信息框等情况下,无论lang还是lang-xx也会显得比较拥挤。—AT 2011年12月15日 (四) 04:29 (UTC)
  • 更新表述
大家对于不要使用隐藏式的跨语言内链似乎没有反对意见。如一星期内再无反对就确立为方针。
内链只是有指向必要时才会使用的,并非每个有相应条目的词都要求内链。而对内链的外文标注,同样也应是有说明必要的情况下才要使用,比如一些在中文较为冷僻的词汇,无公认译名的词汇等。这些词汇即使建立了相应条目也有一定的标注必要,所以不必强求相应条目建立后其标注必须移除。可在条目建立后,由各条目的编者自行决定标注的去留。
因此,更新为以下草案表述
  • 在非过度内链的情况下,有需要使用内链且不为人熟知的外来词汇其使用方式及标注方式需符合以下标准:
  1. 存在对应中文条目,且外来词汇存在广为人知的中文译名时:[[名称]]
  2. 存在对应中文条目,但其中文译名较为生僻,或存在歧义时:[[英文]](English)
  3. 不存在对应中文条目,但有中文译名,不论该译名知名与否:[[英文]](English)
  4. 不存在对应中文条目,且外来词汇无中文译名时:[[English]]
  • (+)支持:既然这提案一开始是我提出的,当然要表达一下支持之意了。我希望每个看到红色空连结的维基人,看到的不是一个想要草率遮掩的缺口,而是一个开始新条目的机会。--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16日 (五) 14:10 (UTC)
应该是禁止任何像en:English的跨语言计划的连接吧?隐藏式应该不是问题,显露才是问题。—AT 2011年12月17日 (六) 02:57 (UTC)
意思是在条目中禁止所有形式的跨语言连接?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17日 (六) 04:10 (UTC)
同时加上“不应在条目和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加入跨语言链接”,对于描述和维基百科有关的内容时,相关内容应该采用外部链接的形式。--达师198336 2011年12月17日 (六) 11:33 (UTC)
有些地方还是要搞清楚,我想问这个方案的是将Link系模板视为非法,还是将一般像这样的en:English跨语言计划连结视为非法?以上文来说,好像是在提议废除Link系模板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恕我反对。—AT 2011年12月17日 (六) 12:51 (UTC)
禁止[[:en:English]]、[[:en:English|English]]这两种形式的跨语言连接在条目及在条目中使用的模板内使用。link模板另行讨论。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18日 (日) 05:31 (UTC)
禁止条目内的跨语言/项目链接(语言维基百科和姊妹项目模板除外)。Link系模板只是很大程度上浪费而已,目前还没有讨论废除Link系模板。--达师198336 2011年12月18日 (日) 08:37 (UTC)
这个通过的话估计link-*得重写(换一种实现方法)。Liangent (留言) 2011年12月18日 (日) 09:04 (UTC)
强制执行中文本来就有吧,不是译名。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19日 (一) 06:36 (UTC)
外来语#来自日语 Liangent (留言) 2011年12月19日 (一) 14:00 (UTC)
这....,这不属于有需要使用内链的外来词汇,已为人熟知。改了一下表述。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19日 (一) 18:18 (UTC)
如果标示原文影响内文排板,弄个注释不就好了?—AT 2011年12月20日 (二) 01:55 (UTC)
为了一个单词的原文跳到文末去看注释也太麻烦了吧。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20日 (二) 03:13 (UTC)
那我就再改一下。Liangent (留言) 2011年12月20日 (二) 06:38 (UTC)

反对意见

请反对禁止在普通条目内以[[:en:english|英文]]方式使用跨语言内链的用户提出意见。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8日 (四) 04:06 (UTC)

这种格式有时候还是用得上的吧(至少技术上不应当禁止),比如“光明力量IIIシャイニング・フォースIII”({{nihongo|光明力量III|[[:ja:シャイニング・フォースIII|]]}})看错意思了……
比如在infobox里的人名,用这种方式的会比较美观,尤其是在译名不统一的演员……--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1年12月8日 (四) 12:07 (UTC)
我们不应该假定读者看得懂英文。--达师198336 2011年12月10日 (六) 08:07 (UTC)
达师兄,您应该把您的意见放在上面那区才对。这边是‘反对禁止’(也就是同意在内文中使用其他语版连结)的意见区喔!(‘反对禁止’这双重否定问法好饶舌,难怪会被误会)--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12月10日 (六) 17:55 (UTC)
Wikipedia:避免双重否定 --达师198336 2011年12月11日 (日) 03:49 (UTC)
题外话︰双重否定真的很难理解吗?--J.Wong 2011年12月14日 (三) 05:02 (UTC)

对于中文冷门条目

我翻译过几个英国影视的相关条目,由于其中一些条目描述的是几十年前的电视,其中大部分链接(演职人员、电视节目)都没有中文条目,也不为中文互联网所知,我想不如就直接链接到英文版,给想了解的人提供方便。而链接到一个不存在的、中文互联网都没提到过的名字的条目,显然对读者很麻烦。当然,对于已经有中文版的条目要链接到中文版。--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09:01 (UTC)

跨项目链接(不是跨语言链接)的问题。

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项目的内链

之前讨论说不允许使用“跨语言内链”是假设读者不懂外语。那么条目中出现个生僻词(而且用这个词最贴切,甚至必须要用),但该词不足以在维基百科上建立条目;这回读者连中文都看不懂了,那用wikt:链接到中文维基词典可以不?--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1月21日 (六) 06:05 (UTC)

当初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改成“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语言项目的内链”?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06:10 (UTC)
{{Commons}}众中枪倒地--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0:15 (UTC)
Commons提供多语言,所以严格说并不在此范畴。然而我还是觉得这项禁令有些过于严格,是否应该加上“除非此内连的目标现在不符合,并且在维基百科收录方针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可能符合中文维基百科的收录标准”?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1日 (六) 10:28 (UTC)
{{Commons}}这样的应该属于外部链接,不能算内链吧?--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0:34 (UTC)
将其改为“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语言项目的内链”,有异议请提,无异议后更改方针。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4:52 (UTC)
我认为应该改为“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连向其他维基计划的内部链接”更好。—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5:00 (UTC)
但是中文词典应该是可以的吧?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5:16 (UTC)
只要是内文,我认为都不可以的。有需要的话,使用字典作为来源解释可能更好—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5:19 (UTC)
但维基词典并不是可靠来源,应作为注释?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6:14 (UTC)
我是说维基词典以外的字典。—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7:25 (UTC)
那如果是像铁铁的火大了说的,在文中连接到中文维基词典是否可以?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7:41 (UTC)
当然不可以。—AT 2012年1月22日 (日) 03:02 (UTC)
为什么允许{{Wiktionary}}就不允许内链?--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3:20 (UTC)
内文和外部链接当然是两回事。—AT 2012年1月22日 (日) 15:16 (UTC)
英文维基说:“articles explaining technical terms, jargon or slang expressions—but you could also provide a concise definition instead of or in addition to a link. If there is no appropriate Wikipedia article, an interwiki link to Wiktionary could be used.”允许了链接到Wiktionary。我们也应该允许。--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09:38 (UTC)

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

根据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形成的共识,在非过度内链的情况下,对于不为中文用户熟知的外来词汇,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推荐使用
    • {{link-en|条目名称|Article Name}},默认显示为红链和跨语言链接,允许用户通过小工具调整为其他效果
    • [[条目名称]](Article Name),显示为单独红链和不链接的原文
  • 可以使用
    • [[条目名称]],显示为单独红链
  • 禁止使用(不影响贡献,但评选特色条目、优良条目和新条目时需先改为以上的用法)
    • [[:en:Article Name|条目名称]],显示为单独跨语言链接

这其中的“en”在维基百科中是代表英语,而其他语言的代码请参见:维基百科:维基百科语言列表

--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7月18日 (三) 22:15 (UTC)

维基链接与专名号之区别?

我在整理英语这个条目时,发现文内加了很多维基链接,如科技企业课程等都加上了。感觉这些链接很没有必要。我看原文繁体正体),我想可能是港澳台同胞有用专名号的习惯,来到维基百科把维基链接和专名号有点混同了。我个人认为它们是绝不相同的,但说不太清楚。望有人能在本条目里加进这个描述,减少过度链接。--Gqqnb留言2012年11月15日 (四) 15:05 (UTC)

又是跨语言链接问题

近日创立勒莱·安德森时,有巡查员维基人善意提醒我有关Help:跨语言链接#出现在正文中的连结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的问题,我本来的做法是:

[[XXX]]([[:en:XXXXX|XXXXX]]) 结果是中文红字,英文是跨语言

我承认我一直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好了,虽然这个方法和选项㈣很像,但巡查员说这样是不可以的,就看看该怎样改吧,后来我创立了佃煮时,遇上了稠化剂这个未建立中文条目的内容,我于是参照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用了选项㈢,即:

{{link-en|条目名称|Article Name}},

投票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是容许的,可是,很快我又收到了另一位维基人在条目上加上{{citation style}},指我的引用不合规格,我真的快要疯了,也搞不清楚谁是对,谁是错。

从讨论中好像不少人(尤其是资深维基人)很想只使用中文红连结而不加任何外语言连结,即:

[[中文]] (English)

但究竟是为了某部分人个人的喜好,还是真的从共识中出发?呢一刻我真的搞不清楚。 --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4日 (一) 16:47 (UTC)

那个{{citation style}}模板指的应该不是你上面说的跨语言链接问题,而是条目里那个外部链接的格式。修改了一下:[1]。嗯,这样的话还有对方针搞不清楚的地方吗?-Lif…lon 2013年6月24日 (一) 17:09 (UTC)
这问题目前没共识,link-en还算是比较能接受的方式……--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6月25日 (二) 04:56 (UTC)
先谢两位,尤其是Liflon的修改,但我个人不觉得只是将该文章的题目加[],而有关的网站名不加入内的做法不妥,会否是还有其他地方不清楚?
另外,还是一句,一个人要一次过完成条目实在太难,很多时只翻译到一半,想留待下一次再修时,巡查员等就已经急不及待挂上各式各样的标签,unreference,refimprove,wikify 等,记得上次有提及过,这种看来善意的提醒,但对于条目建立者来讲,反而觉得像有点不尊重。--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06:58 (UTC)
但是,对于在维基百科上查资料的读者,或是其他辛苦编辑力求条目完善后才敢公开的用户来说,这种翻译到一半看到后不知所云的半成品条目之存在,不也是一种不尊重吗?如果真的很介意被挂标签,可以先拿个人页面或甚至离线编辑自己慢慢写,如果要上载公开就要有被贴标签的雅量。自己还是要慢慢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6月25日 (二) 07:38 (UTC)
SElephant言重了,半成品如果和“完美条目”,当然相距超万丈远,但能提供最基本的资料,相信也未降知不知所云的地步,横顾有些七、八年前的旧条目,都现在还是寥寥百多字的仍有一定数量,大家亦未敢说是不知所谓罢?--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09:37 (UTC)
翻译中可以挂“翻译进行中”模板:{{Translating}}。然后可以在个人页面建一个沙盒:user:XXXXXX/沙盒之类的子页面,先在上面编好,然后放到真正的条目页面来。—Snorri留言2013年6月25日 (二) 08:54 (UTC)
若已能提供基本的资讯且语句通顺的话,怎会被贴上各式各样的改善标签呢?一定是因为其他用户一看就知道这条目有缺陷才会如此标示的吧?就算摆放七、八年的旧条目,如果觉得有不妥当之处也欢迎加标签提醒改善,只能说新条目因为有人巡察所以不足处比较容易被注意到,并不能说这种审核标准只针对新条目却不管旧条目的啦。--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6月26日 (三) 02:20 (UTC)
如有不妥当之处,我会选择亲手去改善。正如当我创建了的条目挂了标签,后我也会尽快将它改善,我想讨论了这么多,似乎重点来到手势的问题,有人要求在沙盒中改到最好才会贴上,亦有人喜欢边做边加边存储,我看不到维基要求创建条目时一定要达至完美才可以放进来,个人来讲,两种创建条目的方法都有可取之处,我觉得作为站务人员或者帮手,有时亦要多一点为普通维基人想一想。--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6日 (三) 18:26 (UTC)
其实我也想知道,新手,或不常编辑维基,偶尔想帮忙改进的人一般会想着去哪里得到帮助信息,这样想帮助新手的人可以把更多有用的模板用法或更好的建议放在他们容易看到的地方。—Snorri留言2013年6月26日 (三) 19:51 (UTC)
维基百科的确没有规定条目内容一定要完美才能放上,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以翻译的方式建立条目的用户,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是根据原文的布局与内容照顺序一字一句翻译,所以当文章没翻译完成时,它只是篇只有上文但欠缺下文、不完整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有缺陷。但是我建立条目的方式完全不同,纵使我写的条目是基于某个语版的条目内容,我也会先快速看完原文之后撷取重点内容写成一篇头尾完整、能够大致介绍条目主题的小条目,然后再根据我自己的时间与能力可及程度,把其中的某句简介叙述慢慢改成详文,或甚至开始拆分建立段落,所以纵使我条目只写了一半,也不会给人不完整的感觉。如果各位经常有分段翻译的需要又不喜欢被挂模板,请参考一下我这种编辑方式。
关于编辑态度问题,由于我并不是一个经常到处挂改善模板却不太编辑内容的人,没办法解释那些挂模板专家的想法。但是,我偶尔也会单纯只是把某个我觉得品质不佳的条目挂上模板、不去修改,毕竟版上有问题的条目实在太多,改也改不完,但是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感兴趣、想要花时间去编辑的条目,所以挂上模板表示先作个标签,或许哪天有心情时还是会回来整理整理。替人家收拾烂摊其实是一件很累人但又不会有啥成就感的工作,有时还是需要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平衡一下心情的。--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6月27日 (四) 03:34 (UTC)
原来讨论远了,想返回有关连结的问题,似乎以其他语言盖过红色连结的做法是不容许的,但以下的做法,好像在投票中没有谈过,还是一直以来都容许这样的呢?
伯明翰歌剧团en:Birmingham Opera Company
[[伯明翰歌劇團]]([[:en:Birmingham Opera Company]])--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8日 (五) 06:50 (UTC)
效用的确和{{link-en|伯明翰歌劇團|Birmingham Opera Company}}一样(我指也是同时提供中文维基未建条目及跨语言维基条目的连结),偶而为之尚算可以,但若通篇都是的话,等于所有未建条目的连结都 × 2……
另外,将来若有人创建了伯明翰歌剧团这个条目,那么后面那些显性的跨语言链接便得逐一移除。这个对机器人来说不知道会不会有判断的难度。
至于{{ilh}}(即是{{link-en}}一系列模板),因为有机器人会定时清理Category:有蓝链却未移除内部链接助手模板的页面里的条目,把使用{{ilh}}但所连结条目已创建的都修改为直接的内部链接,所以不会出现上述遗留跨语言链接的问题。-Lif…lon 2013年6月29日 (六) 03:23 (UTC)
上面那问题早就讨论过了,反正就是不能在内文中放其他语言的外连结,就算在括号里也一样。共识允许的保持其他语言连结方式只有ILH模板一种,如果是希望就算内连结被建立了原文注释也仍然可以被保留的话,正确的用法应该是{{link-en|伯明翰歌劇團|Birmingham Opera Company}}(Birmingham Opera Company)。--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6月29日 (六) 03:34 (UTC)
"就是不能在内文中放其他语言的外连结,就算在括号里也一样"这句话就是令我不解,在Help:跨语言链接有关"出现在正文中的连结"中所禁止的,是[[:en:Article Name|条目名称]],这样的解读就是用外语连结去盖过中文连结,就仅如此,是否引伸成为外语辅助本身的解释都不容许?我看了很多次,都看不到这样的结论,显然便成了灰色地带。要是的话,我相倒不如写清楚,指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容许的。否则这样和方案㈣的性质和效果其实是没有分别。--Foamposite留言2013年6月29日 (六) 17:46 (UTC)
上面说了,若然条目后来有人创建了,那就会变成类似这样子:伯明翰歌剧团en:Birmingham Opera Company)。内部链接变成蓝链但跨语言链接依然在。像大象说的只放文字而不弄成跨语言链接的话倒是可以。-Lif…lon 2013年6月29日 (六) 19:17 (UTC)
没有灰色地带。在内文中就算用括号注解原文,仍然是正文的一部分,大家在讨论时所提及的“非正文”部分指得是文末的“外部链接”段落,或是参考文献或注释等章节。如果有参与过当初讨论与投票的人就会知道,[[伯明翰歌劇團]]([[:en:Birmingham Opera Company]])这种标示方式当初也是投票选项之一,但被否决掉了。--泅水大象讦谯☎ 2013年7月1日 (一) 10:50 (UTC)

关于红绿连的最终方案

目前,维基百科在对待外语设有条目,但中文维基没有该条目时会有两个方式,一是直接使用[[]],使其变成红连,另一是使用{{internal link helper}},将该外语条目使用绿连连接。由于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故现在展开讨论,讨论应否全面使用红绿连的问题。欢迎讨论。--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11月14日 (六) 06:16 (UTC)

这不是已经吵很久了,我觉得就求同存异吧,双方论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概很难达成共识吧。-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条目提升地质灭绝专题2015年11月14日 (六) 11:21 (UTC)
我不认为有需要强行统一,因为在这个议题上各有各的道理。要不然就仿效英文版,比如这样——菲律宾交通 (en),这样就不会有减低电脑效率的问题了。--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1月14日 (六) 12:12 (UTC)
(-)反对楼上,太难看了。--掺了红坷拉的Carrotkit 2015年11月14日 (六) 12:15 (UTC)
要不然就这样:——菲律宾交通 (en),这样既可以满足绿连派的视觉享受,也可以照顾红连派的效率减低问题。--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1月14日 (六) 12:12 (UTC)
(+)支持春卷柯南的建议,用手机看条目时顺眼多了。--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11月14日 (六) 14:47 (UTC)
(=)中立倾向(-)反对,绿链的Popup提示字句也是特色。--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的Carrotkit 2015年11月14日 (六) 14:55 (UTC)
(-)反对,难看死了。--Antigng留言2015年11月14日 (六) 15:03 (UTC)
看起来真是说不出的神奇。--►不让你们窝里反的Ricknator11♥)◁ 2015年11月14日 (六) 16:35 (UTC)
求同存异。看不惯的不启用就好了,手机版老实说我觉得不如电脑版好用。—AT 2015年11月14日 (六) 17:46 (UTC)
(发言收回)难看到我想建立菲律宾交通这个条目了。Bluedeck 2015年11月14日 (六) 18:10 (UTC)
内文就不应该用[[:en:Article]]。--Kuailong 2015年11月14日 (六) 18:47 (UTC)
反对直接出现:en,手机版如果有显示问题或很难看,那应该是技术问题,而不该是方针问题。--Liaon98 我是废物 2015年11月14日 (六) 18:55 (UTC)
要不然就电脑版显示有popup的绿连菲律宾交通英语Transportation in the Philippines,手机版显示菲律宾交通 (en)?-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条目提升地质灭绝专题2015年11月15日 (日) 01:25 (UTC)
这样还是直接出现:en连结啊...就照电脑版的方式不行吗?把鼠标放连结会popup改成手机点选连结会popup不就好了?(亦即手机上显示绿色的“菲律宾交通”,点它会跳出小视窗说这条目还没建立,然后两个选项,一个是建立它,一个是选择其他语言)--Liaon98 我是废物 2015年11月15日 (日) 01:28 (UTC)
  • 是该弄一弄那个popup了。我的想法是,在条目“xxxx”尚未创建,可参考$$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article name|]]之间插入一个<br>,这样link就离鼠标近多了,不至于去抓狂地反复鼠标悬浮 —— 话说这个popup,现在谁是“主厨”,应该是Liangent吧?user:Liangent[[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你觉得呢? -- SzMithrandirEred Luin 2015年11月15日 (日) 02:03 (UTC)
(+)支持春卷柯南夫子的建议,一望了然--(叮当呀,谁都喜欢,小猫也自豪!) 2015年11月15日 (日) 09:55 (UTC)

Popup貌似是红连派指出的效率减低问题的元凶,而且社群也不一定要实行我的方案。--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1月15日 (日) 10:13 (UTC)

为什么不链接到wikidata?--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11月16日 (一) 01:46 (UTC)
明显做这个的时候还没有wikidata……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20:02 (UTC)
或者让L大把“没设置ilh则默认绿链”的配置关掉,就像纯移动网页版那样。——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6日 (一) 01:53 (UTC)
这就是个小工具,移动版没法开小工具就是那样了。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20:02 (UTC)
效率是指要看外文的时候要来回点,还是这个popup影响浏览器性能?其实我觉得需要操作效率的人多半已经对wikipedia有一定熟悉程度了,自己去小工具里换也应该没啥大问题,反而像上面提到的(en)那种链接容易让第一次见到的人特别是又不懂英文的不明所以。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20:02 (UTC)
能否换三行,顺便把文字精简一下。让鼠标停留一下,不需要往右移动精准的去点外文连结,稍稍往正下方移就点到了。--Jasonzhuocn留言2015年11月17日 (二) 20:39 (UTC)
后一个。前面那个应该不是问题。--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1月18日 (三) 09:10 (UTC)
后一个?那我没啥好办法……我平时用的浏览器都没觉得有问题,反正IE8快要禁用JS了……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8日 (三) 19:18 (UTC)
今天实际的在移动设备上观看之后,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难看。所以我收回吐槽。Bluedeck Paris Attacks 2015年11月17日 (二) 21:01 (UTC)
应该不是单独一个多难看,而是一段里有一堆的话很乱影响阅读。Liangent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21:31 (UTC)
  • 形式上,红色还是绿色,要不要用悬停的效果,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链接这个东西本身,是为读者服务的。维基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通过链接,很快地达到有兴趣或需要了解其信息的条目。绿连虽然链的是外文条目,也比无法提供任何信息的红连要好。不过,如果能破除中文维基上常见的英文中心潜意识,不用具体哪个外文条目,而直接链wikidata的话,虽然点击上麻烦了一点,但是会对读者更友好。——三猎留言2015年11月27日 (五) 02:34 (UTC)
并不是什么破除英文中心的问题,本身就不希望出现直链外文的伪中文链问题,才有了ilh的解决方案,但现在ilh现在默认是启用绿链脚本,实际上所有ilh都是在加载后用脚本修正的(就像移动网页版那样),所以现在问题是,还需不需要启用默认绿链模式。——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27日 (五) 07:59 (UTC)
如果这是影响绿链性能的原因的话,那就默认不用好了。--4Li 2015年11月30日 (一) 01:00 (UTC)

{{lang-xx}}的语言链接去留问题

这件事的发端在于我以WP:OVERLINK所明述,“世界各地的主要国家、地名、宗教、语言、常见职业等也不需链接”为由将{{lang-en}}的“[[英语]]”链接去掉,但@AsharaDayne君认为兹事体大仍需计议而施以回退。因此,我发起这次讨论以确认去掉{{lang-en}}中的“英语”链接,是符合WP:OVERLINK共识的操作。先前在{{bd}}模版上也有去留链接相关的讨论,并最终适用了WP:OVERLINK。列于此处,以资参考: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1月31日 (日) 22:06 (UTC)

(+)同意,确实语言连结与条目内容没有直接或完全没有关系,所以同意移除,只是这更改起来可能有很多个{{lang-xx}}更改了。--颠倒的六花酱喜爱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日 (一) 01:33 (UTC)
其实我的意见是,只有像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这种才在中文语境下称得上是“主要的语言”。因此我更倾向于个案处理,这也是我只改了{{lang-en}}的原因。而像书面挪威语印地语这类在中文语境下不普遍的语言,留有链接对读者却是有帮助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2月1日 (一) 01:45 (UTC)
不知道会不会把话题带偏:可以搭车讨论一下link-*模板吧,也有英语的链接。Liangent留言 2016年2月1日 (一) 01:47 (UTC)
其实是一回事。一处适用后,至少对同一种语言,在各处都可依此案例进行。--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2月1日 (一) 01:52 (UTC)
Template:Internal link helper早已没有语言连结了。--颠倒的六花酱喜爱日本文化之人🗾🗻🏯👹👺🎎🎍🎋🎌 2016年2月1日 (一) 02:34 (UTC)
(+)支持去除此模板中常见语言连结。—— 烈羽 2016年2月2日 (二) 02:02 (UTC)
(+)支持,的确不可忽视这一区块。--Engle跃丙申年快到了,释放幸福吧! 2016年2月2日 (二) 02:10 (UTC)
(!)意见但是,还有不少条目的名称语言栏是([[]]:)格式怎么办?--AsharaDayne留言2016年2月4日 (四) 11:11 (UTC)
没必要一次性全部改完,立有先例后,逐步推进即可。--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2月4日 (四) 19:24 (UTC)

考虑到讨论自发起日起已过一周,社群意见中并没有特别表达反对的理由,我觉得现在是可以进行修改的时候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2月6日 (六) 22:07 (UTC)

(!)意见德语相对于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在中文世界中应用还是比较少的。建议参考工作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把阿拉伯语和俄语也列入修改范围。--AsharaDayne留言2016年2月8日 (一) 15:37 (UTC)
赞同。不过个人对德语持保留意见,毕竟是一个主要国家的语言,中文读者虽然不认识具体的构词形式,但至少还是听说过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6年2月8日 (一) 21:52 (UTC)

川蔡热线来源h的《苹果日报》是不是过度连结?

为避免讨论分散,全部集中在Talk:川蔡通话讨论,谢谢。--113.52.81.233留言2017年3月11日 (六) 15:05 (UTC)

“日文应当优于日语、谚文应当优于韩语”说法的投票

就着“日文应当优于日语、谚文应当优于韩语”之说法,决定在此进行投票,视乎结果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日语/韩语的说法。

支持

  • (+)支持:因为“语同文”,而又无“日本文”之词,为结束日本语与日语的正统性辩论不休,所以“日文”可以做为折衷方案处理,以真正相安无事。
  • lang-ko方面,由于大陆这边DPRK的通称是“朝鲜”,不是“北韩”,存在“韩”这个字的话,很多人会潜意识限定到韩国(南韩)--59.63.28.144

  • 常见名称会产生错误理解——朝鲜半岛使用同一个语言——的问题而要求更改。ISO 639-1的基础是英语,而非汉语,“Korean”即可表达韩语,亦可表达朝鲜语,但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阁下想用数学符号来解释的话:韩语   朝鲜语,韩语   谚文,朝鲜语   谚文,朝鲜语   韩语   谚文
  • 因而在此表达支持

——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6:47 (UTC)

反对

  1. (-)反对:应采用常见名称。另外韩语谚文也无法完全等同,另外还要参照ISO 639-1。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20日 (日) 16:24 (UTC)
    (:)回应:正因为常见名称会产生错误理解——朝鲜半岛使用同一个语言——的问题而要求更改。ISO 639-1的基础是英语,而非汉语,“Korean”即可表达韩语,亦可表达朝鲜语,但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6:43 (UTC)
    错误理解这个因人而异吧……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20日 (日) 17:12 (UTC)
    但整个大陆都是这样认为,我曾经于上海读过,知晓其地区差别性。——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8:22 (UTC)
    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是讲韩语的人并不少,不知道的人也并不少,所以说是因而异,跟每个人的阅历有关。况且朝鲜离我们很近,所以还是不少人有个基本的了解的。至于南北韩语以及中国朝鲜族语的差别,估计就是变种之间的差别,像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之间的差别。 --dqwyy谈笑风生環状線を走り抜けて回复请ping/mute 2017年8月21日 (一) 03:09 (UTC)
    此举是为了阅历较少的人而立,比较同样韩语,相信大多数没有如此阅历的人会以为世界上只有一种韩语,但事实恰巧相反。如同北方方言与南方各地的方言一样,不知者还以为所有汉族人只会说“Mandarin”(为不产生地区用语问题,使用英语代替之) 。本人只是希望通过用词来是其他人了解到其不同,就如同“吴语”与“上海话”虽有万丝牵连,但始终不同一样。——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1日 (一) 09:24 (UTC)
  2. (-)反对,我不会韩语,只就日语来说。日语和日文极大程度上同义,提案者提出的论据,无法引证日语改成日文的必要性,更将此说成是日语和日本语的正统性的折衷方案,完全无法认同,在中文语境中,日语就是最常用的称呼,日本语在中文语境中常用程度远不及日语(或日文),无法取代日语在中文语境中的正统地位,换成日文也不显得是折衷方案(我不明白为何能接受日文,却不能接受日语的理由,就因为日本叫日语做日本语?但是,日文在日本却都是叫日本语啊,对于提案者来说,改成日文同样是没有名从主人,不是吗?)。而且,X语换成X字的案例一旦成立,将影响其他所有语言,这一点亦必须慎重看待。题外话,大家可以看看驻华日本大使馆中文版到底在什么时候才用日语,什么时候用日本语,哪个更常用,日本人都能接受中文语境中日本语是叫作日语的话,我不知道提案人指日本语才是正统的言论是建基于什么的基础,我上面提到让提案人到日语维基将中国语改成中文(也就相当于他提出在中文维基将日语改成日本语),万一他真去做的话,我想日语维基社群到时也会觉得莫名其妙。—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7:20 (UTC)
    User:AT:对于“日语/日本语/日文”表示无所谓,各位喜欢哪种称号,就用哪种,本人只是提出可能性而已,本人对反对与赞同皆无异议;但韩语争议性十分大,不容忽视。如果阁下可以使用更中性的词语来描述本人,本人会十分感谢。对于日本维基百科中,所有用语都接受,只是对于不同名称常用性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古、中、近代,对汉语使用“汉语/汉语、华语/华语”;二战时期,对汉语使用“支那语(シナ语)”(无歧异!!!);现代,使用“中国语”来描述本人,本人会十分感谢。对于日本维基百科中,所有用语都接受,只是对于不同名称常用性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古、中、近代、学术方面,对汉语使用“汉语/汉语”;二战时期,对汉语使用“支那语(シナ语)”(无歧异!!!);现代,使用“中国语、华语/华语”。
  1. 本人对“日语/日本语/日文”或“中文、汉语/汉语、华语/华语”没有特点立场,重申‘只是提出可能性以供参考,并表示页面开头使用简称是否有所不妥’。阁下对韩文既然表示‘不知’,那本人亦不多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8:22 (UTC)
    既然如此,作为提案人的您,应该将两项提案分开列出,而不是捆绑提出。谢谢。—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8:28 (UTC)
    本人只是承接上方的议案而已,并非有意捆绑提出。如有需要,本人可以重新提议关于“谚文应当优于韩语”提议——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8:40 (UTC)
  2. (-)反对,整串讨论只有阁下在闹,根本没有其他人认同,还自以为正统无视社群已有共识的人(还未说阁下乱挂警告模板一事),被社群围殴应可预期,解释又无法使人信服,我的评价是:想滚就滚(放你的维基假期去),别废话那么多。--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7年8月20日 (日) 23:14 (UTC)
  3. (-)反对,立场如前次。--Jerre Jiang  讨论参与清理积压站务  2017年8月21日 (一) 02:31 (UTC)
  4. (-)反对,这是中文维基百科,应该用常用的中文词--苞米() 2017年8月22日 (二) 19:42 (UTC)
  5. (-)反对,立场如owennson。--小培の良民证来讨论 2017年8月30日 (三) 11:15 (UTC)

意见

  • 不要事无大小就开投票,投票不能取代共识。个人认为老早就应该改用{{kor}},日本相关的则应该改用{{jpn}},这比lang-xx都要清晰很多。—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5:32 (UTC)
    • 看清楚再回答——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5:35 (UTC)
      • 语同文,真的要分得那么清楚?那WP:有声条目就是语,无声就是文吗?有发音加了上去的话又是语还是文?X文则不等代表或等同X语吗?这样的大规模改动有什么实际用处?其他语言按照此推论,也要改成文,条目名也要改吗?我看不到必要性(也就是说X语本身就是正确的用法,当然X文也是,不是改错的同义改动,在我看来没有意义)。—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5:46 (UTC)
        • 这是为避免继续争论折衷方案,亦因为不存在任何其他地区用语或者用语优先性差异(正是因为“语同文”,而又无“日本文”之词),方而提出。如果阁下希望继续进行无谓的辩论,大可自己继续,本人无意奉陪。本人已经为此偏头痛了,难道还要继续以使本人入院吗?!——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5:58 (UTC)
          • 如果您因此事偏头痛的话,我建议您离开维基,静养一段时间再来。另外,您完全未有正面回应质疑(不只是我,对其他人也几乎都没有),便将我的论点称为“无谓的辩论”,这样您无法说服任何人,讨论也无法持续下去。说到底,本来一直以来相安无事,对此事有异议,并且在未有共识前擅自修改模板,影响大量页面的是阁下您本人,在这点上社群还比您头痛一点。—AT 2017年8月20日 (日) 16:15 (UTC)
            • 不如这样说吧,阁下完全没有看懂我的语句,这种用户令本人十分烦恼,甚至恼火。难道需要把我脑中的想法复印倒阁下脑中,方可明白吗?另外,阁下认为我没有正面回应,但殊不知我是用最详尽的语句来描述我的论点。如果没有耐性,喜欢速读,我还是劝阁下应该学习学习理科思维,阅读每一个字词,理解每一个含义,询问理解的是否达本人之意,再回来辩论,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阁下用语太过于侵犯性和主观性,“相安无事”是真的相安无事吗?风平亦可有暗流涌动,本人只是将其由海底领出来罢了。“正是因为“语同文”,而又无“日本文”之词”,为结束日本语与日语的正统性辩论不休,所以“日文”可以做为折衷方案处理,以真正相安无事。(人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会思考)

未完读·其罪一·未明理·其罪二·未问之·其罪三·未语和·其罪四 ——𓋹 だ*ぜ אשׁא 謹此敬上 𓋹(议·论2017年8月20日 (日) 16:38 (UTC)

我以为什么新鲜问题呢,这不就是当年CLDR上的XX文vsXX语的问题么。呵呵[开玩笑的]--Liuxinyu970226留言2017年8月21日 (一) 11:06 (UTC)
本来以为是个技术问题才发到这里,现在看来修改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小烈 (找我?) 2017年8月22日 (二) 02:24 (UTC)
什么意思?(不好意思 我刚看的这串)难道重点是Ko的谚文部分?那不用说,个人明确(-)反对,Ko这块实在太复杂。日语的话,我算(+)支持好了(出于严谨性考虑,日本语。 到汉语环境就变成日语了,但现在wiki页面应该算书面语、印刷体,虽然载体只是电子的。我没看过大英百科全书的实体本一类的东西,大约不会像wiki一样挂满了各种语言模板给你?)--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7年8月23日 (三) 05:45 (UTC)

参考资料

  1. ^ 中国語. Wikipedia. 2017-06-26 (日语). 

条目内就尚未创建中文词条的条目链接是保持红链?还是保持绿链?或者以谁为优先?

之所以产生这个以为是由于我和另外一位编辑hiJK910就AKB48第27张单曲选拔总选举发生编辑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我的习惯是红链绿链皆可,但是如果我自己在编写条目的话,我会优先采用绿链,并且我也会认为红链过多的条与历史和现有讨目个会影响条目的阅读性。但hiJK910认为绿链完全没必要,应该保留红链。同时在Talk:AKB48第27张单曲选拔总选举上,hiJK910表示他会将已有的绿链修改回红链。

那么我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讨论下,并希望能形成一个共识,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编辑战:

  1. 如果条目内的红链在别的语言维基上有对应的词条,请问后续的编辑是否有权将红链修改成跨语言的绿链?
  2. 如果条目内已经有跨语言的绿链,再没有对应中文词条的情况下,请问后续的编辑是否有权将绿链修改成红链?
  3. 如果两个或两派编辑就红链和绿链产生矛盾,请问应该以红链优先?还是以绿链优先?

虽然我知道这个讨论看上去有些幼稚,但是我觉得既然已经发生过案例,那么我们不如来讨论下吧?

--冰心相谈室✉ 2018年1月23日 (二) 13:17 (UTC)

同意上面的话,用绿链比较好,能补充中文维基百科的内容,让读者可以延伸阅读。--【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3日 (二) 13:36 (UTC)
我个人也认可绿链优先,但是如果遇上红链支持者的话,他们将已有的绿链修改成红链,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破坏呢?如果不视为破坏的话,那么随便一修改可不需要多少时间呢。--冰心相谈室✉ 2018年1月23日 (二) 13:38 (UTC)
同意上述论点,绿链更利于读者阅读。--AegonINVICTUS留言2018年1月23日 (二) 13:39 (UTC)
  • (!)意见:那我得先声明一下红连的优点(不然会给你们说成绿连优于红连):
  1. 简单。编码简单。画面上的文字不会出现第四种颜色。
  2. 不提供连结至其他语言版本,能显示中文维基百科独立于其他语言版本。
  3. 提供诱因让读者创建条目。-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3日 (二) 13:42 (UTC)
  1. 正确,但出现第四种颜色并无不当之处。
  2. 正正相反,提供连结至其他语言版本,能显示中文维基百科独立于其他语言版本,其他语言版本无这回事。
  3. 读者无意愿,红绿链也不会吸引读者创建条目。 -- 约翰同志 - 条目裱糊匠留言2018年1月23日 (二) 13:46 (UTC)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编辑者会认为红链比绿链好;红链是什么都没得看,绿链则是“无鱼虾也好”的概念,所以非关先到先得,绿链应优先于红链;任何语言版本都没有此条目时,才用红链。-游蛇脱壳/克劳 2018年1月23日 (二) 13:47 (UTC)
那阁下要发动方针议案,强制所有人/建议所有人使用绿连吗?-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3日 (二) 13:49 (UTC)
我觉得在建立或增编时用红链是没问题的,但若后来有人发现有其他语言的内容,则挂上绿链,绿链不能改成红链,除非是错误连结。P.S.用不用把这(如果达到共识)写进方针或指引?--【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4日 (三) 03:11 (UTC)
@和平至上如果红连跟绿连无分优先,那为什么红连不能改回绿连?如果绿连优先于红连,那为什么不直接在方针写“绿连优先”?-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4日 (三) 12:23 (UTC)
可以写啊,如果就此达成共识的话,你上面指出红连的好处都不成立,我个人觉得绿链是要优先的。--【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4日 (三) 12:43 (UTC)
考虑到编者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且反对者反对理由已消失,现正式提议修改《跨语言链接指引》:
现行条文

在非过度内链的情况下,对于不为中文用户熟知的外来词汇,编辑可以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ilh}}和{{tsl}}(后者现已做成指向ilh的版本)标注外语维基的对应条目。两个模板使用方式为{{link-en|條目名稱|Article Name|顯示文字}}和{{tlx|tsl|en|Article Name|條目名稱|顯示文字}},其中“en”表示英语,可以换为其它语言代码;而显示文字为选用参数,不填会显示条目名称;条目名称也是选用参数,不填则使用Article Name。该模板允许用户通过小工具自定义跨语言链接的表示方式。同时,编辑还可以选择在红字连结后面用括号直接附注原文——即“条目名称(Article Name)”——来避开跨语言链接。

提议条文

在非过度内链的情况下,对于不为中文用户熟知的外来词汇,编辑应该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ilh}}标注外语维基的对应条目。两个模板使用方式为{{link-en|條目名稱|Article Name|顯示文字}},其中“en”表示英语,可以换为其它语言代码;而显示文字为选用参数,不填会显示条目名称;条目名称也是选用参数,不填则使用Article Name。该模板允许用户通过小工具自定义跨语言链接的表示方式。编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跨语言链接,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绿链换成红链,但应该把红链换成绿链。

以上。是否应该移至方针区?--M.Chan 2018年1月25日 (四) 10:19 (UTC)
建议在方针中解释绿链是什么。--【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5日 (四) 11:20 (UTC)
注意的是,绿链只是其一种默认样式,实际上不止这样。——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1月25日 (四) 12:02 (UTC)
(+)支持:没有强制您使用红连,只是别人可以改成绿链。--【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5日 (四) 17:05 (UTC)
上面反对的就是“应该尽可能”,而非“强制”(话说两者有分别吗)。-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5日 (四) 17:11 (UTC)
“编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跨语言链接”,不算强制也差不多了,至少我不能接受。等于是挖个坑,看起来还像是允许红链,等哪一天有人发警告“请您注意方针里面编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跨语言链接”,行政人员投票“这个谁连绿链都不会,反对之”,受害者无话可说。浅蓝雪 2018年1月25日 (四) 17:24 (UTC)
支持这个观点,所以下方提了建议。注意此提议为“指引”,即允许合理的例外,例如因特定情况的版面效果或技术原因而使用红链而非绿链。--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18 (UTC)
  • (+)倾向支持&(&)建议两个模板使用方式为->模板使用方式例如。“编者应该尽可能”措辞略显强硬,虽存在一定共识及益处,但身为指引效力不如方针,应予体现。建议:编者应尽量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绿链改换成红链。--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7:06 (UTC)
    • 没有,是没有所谓“编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跨语言链接”的共识(连“绿连好”也没有共识)。上面包括我在内有反对票和中立票,其投票原因亦说明了这一点。-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5日 (四) 17:11 (UTC)
      • (!)意见:更反映共识的措辞:编者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但是在没有取得共识的前提下,一般不应移除已存在的跨语言链接模板。--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8年1月25日 (四) 17:17 (UTC)
        • (-)反对:我的反对理由其实是在“反对使用绿连”的,并非单纯支持“绿连可换回红连”/“红连不应刻意换成绿连”。请先回应一下我的反对理由(在上面)。此外,“编者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根本就等于“红连跟绿连平等”“没有那一边明显较好”,故禁止“绿连可换回红连”实属矛盾(&)建议原则上不应刻意将红色连结换成跨语言链接,或将跨语言链接换成红色连结;以条目创建时或大幅修订后的状态为准。。-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5日 (四) 17:32 (UTC)
        • 然后我也澄清一下我的意思,我觉得这个根本无所谓,只是觉得改绿为红没什么必要,但是改了也就改了,反之亦然,有人非要改回去也由着他去了,各退一步什么事没有,干嘛非得争个高下。刻意维持一个状态也没什么意思,写进方针简直是自寻烦恼--浅蓝雪 2018年1月25日 (四) 17:44 (UTC)
          • 我的意见是绿链明显较好,理据如下AT所述,所以一般不应(非“禁止”)绿链改成红链;但是用红链确实也无所谓,所以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跨语言链接模板。两者并不矛盾。--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8年1月25日 (四) 18:16 (UTC)
            • 不不不,“明显较好”的东西怎能够不采用呢?就是因为没有这回事,才能让你说出“用红链确实也无所谓”这番说话。-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5日 (四) 18:26 (UTC)
              • 因为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吸烟有害健康,大多数国家也没有全面禁烟对不对。--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8年1月25日 (四) 18:40 (UTC)
              • “就是因为没有这回事”与历史和现有讨论相悖,如果您认为绿链应该全面取消,请另开讨论和提案,此案应议使用及互转的优先度。--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18 (UTC)
                • @Dingruogu我觉得这比较像做数学试卷:“写正确的答案”是“必须”,“把步骤清楚列出”就是明显较好,所以是“建议”,“使用圆珠笔填写”“使用铅笔填写”就是无分优劣。禁烟还有商业上,政治上的考量(对某些来说更是并非较好),并非好的比喻。还有我得澄清一下,@YFdyh000虽然我反对使用绿连,但看似并不可行。所以还是退而求其次:先在共识上确保纯红色连结的地位(以此说明两者无分优先度),然后希望两派人士不要动到对方的编辑偏好就好。(更进一步的就晚一点吧)-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7日 (六) 03:30 (UTC)
                  • @Hijk910这有点像编写习题集时,有些人认为应该把解题步骤和相关知识点写上,而另一些人认为留个解就已足够,否则过于繁杂。此时出版前按偏好直接或坚持划掉其他人加入的内容是不够礼貌的,应该就整体(非单个条目)效果做相关建议和讨论。“不要动到对方的编辑偏好就好”,红链偏好者可调整小工具以满足需求,而移除绿链影响绿链偏好者的效果且为回退编辑。默认展现效果应做另行讨论。--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7日 (六) 03:53 (UTC)
          • 个人反对“改了也就改了”的想法,这种“先到先得”只适用于修改的利弊均等,所以避免纷争取其先。而目前讨论是绿链与红链的利弊。如果“有人非要改回去也由着他去了”,Hijk910的态度和坚持是取消所有绿链,而其他人反对这样修改。--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18 (UTC)
        • 不建议“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为加不加都可,而且不完全反应共识,因为有多条意见认为绿链优于红链,而Hijk910和Yangfl持相反态度。--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18 (UTC)
  • (!)意见,个人认为争论点不应放在红绿哪个比较好,引起争议的是红绿互换问题。我留意到支持红改成绿,而绿不能改成红的用户,大多认为绿连比红连有用,能够提供更多资讯,方便整理。另一方面,接受红绿双向互换的用户则主张红绿无优劣之分,以WP:先到先得作为主要理据(如果有其他请告诉我)。虽然先到先得是用来命名常规,与连结并没有关系,但是我亦能理解这样的观点。举例来说,参考应该置于句号前还是后,相信不同用户也有不同做法,但是实质上分别不大(除了观感问题),但是这些小改动很多时候正是编辑战的导火线,主流上一般采取默认(或依从)创建者或主要贡献者的风格,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议。然而,基于WP:条目所有权的规定,如果一项编辑没有违反方针或指引的话,回退该项编辑便需要有其他充分的理据。最大问题在于绿连在显示上可以满足红连使用者,但是红连却无法满足绿连使用者。方向上来说,一,保持这种默认状态,尊重条目创建者或主要贡献者的选择。二,红绿皆可接受,但是有用户将红连改成绿连的话,不得回退(基于条目所有权),绿连改成红连则禁止(我不得不承认这点有很大的争议性,最主要理据是绿连可以通过设定在显示上与红连无异,但是红连不能通过更改设定达到绿连的效果)。连结问题基本上都是争议较大,过去单是杜绝内文跨语言连接问题,都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口水了,所以大家继续花点版面讨论一下吧。—AT 2018年1月25日 (四) 17:51 (UTC)
  • (+)支持--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8年1月25日 (四) 18:10 (UTC)
@Hijk910如果您认为显示绿链影响读者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观感和理解,而不介意编者以此标示和利于翻译,可另开提案建议“跨语言链接:只显示红链”或“跨语言链接:显示红链和未链接原文”设为默认。--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22 (UTC)
另有“跨语言链接:鼠标点击时显示Tooltip”的颜色和模式可参考,深绿色,点击时显示提示。亦可再新设显示为红链并在点击/悬停时显示提示的版式。提示文本可再改进以阐明性质,例如现“条目test尚未创建,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test。”改为“中文维基百科尚无‘test’条目。您可以参阅英语维基百科上的test条目。”--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5日 (四) 19:35 (UTC)
  • (!)意见, 建议将提议条文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绿链换成红链,但应该把红链换成绿链”改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绿链换成红链,可以把红链换成绿链”--Wolfch (留言) 2018年1月25日 (四) 22:51 (UTC)
正如DYK、GA、FA会以红链过多而反对成为封面条目一样,一条优质条目应该是零红链才对。--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2018年1月26日 (五) 00:47 (UTC)
作为一个红链主义者,(-)反对在条目中使用绿链。缺少条目就缺少条目,而不是掩耳盗铃让别人看其他语言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月26日 (五) 02:13 (UTC)
没有条目的红链根本就连超链接都不应该加入,让红链存在又何尝不是掩耳盗铃之举?还有我不管你,反正我就是会红链改绿链,有本事你就用这个理由把我封禁。--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2018年1月26日 (五) 02:23 (UTC)
@Shizhao那么您对默认小工具改为显示红链,建议编者将红链改为绿链,考虑为编者默认显示绿链(rights=autoconfirmed),这些提议有何看法。以上分别对应:版式争议、翻译便利性、功能推荐。个人对第一条表示中立偏反对,认为修改样式及提示文本可缓解现有争议并留下便利性。--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6日 (五) 05:10 (UTC)
首先,@owennson不能把所有红色连结都移除掉,请见:Wikipedia:红字连结。第二,@YFdyh000这好像不错;但有些绿连支持者是希望给读者方便,他们会同意吗?-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7日 (六) 03:15 (UTC)
求同存异,目前讨论和投票混合了不少对绿链改红链的反对,不利于确定共识。如果User:Hijk910User:Shizhao有意,可开设相关讨论以讨论和研究提案。个人暂保留意见,意为修改样式及提示文本可缓解对读者造成的误解并保持便利性、移动版不应默认展开显示外语链接。--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7日 (六) 03:22 (UTC)
我就是会移除掉,我管你的,有本事把我封掉--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2018年1月27日 (六) 03:30 (UTC)
哈,
哈,
哈。
不管你是移除掉红连还是绿连(而不是红换绿/绿换红),是会被封禁的。-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7日 (六) 13:14 (UTC)
我就移除过模板里数不完的红链,绿链,因为我开设了那些绦目变成蓝链了,然后我把过度链接的部分不论颜色都删到余下重要的链接,来啊,封掉我--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2018年1月29日 (一) 10:59 (UTC)
哈,
哈,
哈。
= =我可以骂这人屁孩吗。-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9日 (一) 14:25 (UTC)
比起你只懂得就别人用红链绿链来打嘴炮,我这些认真创建扩充条目的人强多了,还有资格骂我屁孩哩。--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 2018年1月30日 (二) 07:12 (UTC)
人各有志嘛。-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30日 (二) 13:47 (UTC)
(+)支持:(红链可自由改为绿链,绿链如无错误不应改为红链。)绿链便利,具体不说了。而就算读者不懂外文,点过一次也就知道绿链是什么了,并不会给阅读带来不便。移动版和手机客户端(对吧?)会把绿链显示为红链和跨语言链接,稍微有点影响阅读感受就是了,在这点上我的看法是可以在移动端默认显示为红链,通过更改设置变为红链加跨语言链接。 --犬风船优良条目评选:同和自动车工业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2018年1月26日 (五) 04:32 (UTC)
(+)支持,便于读者阅读。--Leiem留言2018年1月26日 (五) 05:23 (UTC)
  • (!)意见:现在小工具里选择太多,我觉得要考虑的方面挺多,也不能一刀切全用绿链。行动版页面会把绿链解释为“小乔治·F·古德(英语:George F. Good Jr.)”,等于电脑版不启用任何link小工具的效果。当下来说,我觉得绿链也有“过度绿链”的说法:
    • {{link-en|小乔治·F·古德|George F. Good Jr.}} 移动版下显示为 小乔治·F·古德(英语:George F. Good Jr.):英文事物注明原文,顺便提供个英文版链接,就算不会英语,点开还能看看照片什么的,我觉得不坏。
    • {{link-en|1999年电子游戏界|1999 in video gaming}} 移动版下显示为 1999年电子游戏界(英语:1999 in video gaming) :这个我认为就属于过度绿链了,“1999年电子游戏界”根本没必要给英语翻译,后面括号附注显得冗余。而且这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条目,不会英语的人点了也难以快速获得信息。说有用无非是方便编者而已,但对手机版读者很影响感官的。
    • {{link-en|山岸継司|Keiji Yamagishi}} 移动版下显示为 山岸継司(英语:Keiji Yamagishi):我觉得这种绿链不合适,日文名后面附注个英文,感觉就很莫名其妙了。对非英语使用者,点开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读者别看到1987以为是人家的生日就行了。
  • 另外,绿链的用途是特地引导看外文条目,还是标注原名顺便给个链接。日本事物该链接到日语维基还是英语维基。小工具里搞这么多选项,不同选项下的用户对绿链的解读是否会有不同。(比如我的解读是“标原文顺便给链接”)这些问题是否有个说法?一点想法,供参考。--Muhebbet留言2018年1月26日 (五) 06:08 (UTC)
  • 绿链比较简洁,故我(+)支持。只是要用绿链的确需要注意中文维基百科是不是已经有对应条目还有要考虑连结到适合语言的维基百科,比如说沙织 -美少女们的贵府-(原来的程式码是:{{link-ja|沙織 -美少女們的貴府-|沙織 -美少女達の館-}})欠当就是已在中文维基百科有对应条目的状况,故绿链应用在中文维基百科没有对应条目的情况下。(话说我在手机端看到原来条目探讨的本讨论只看到空白还要切换到电脑端才知道已移动到这里) -- Matt Zhuang留言2018年1月26日 (五) 12:36 (UTC)
(!)意见:感谢想法。个人认为绿链的主要作用是方便编者翻译,引导读者到外文维基为有争议的次要作用,且不应默认显示外文内链。(&)建议为移动版禁用,或者能否改为显示红链、点击显示提示,因为点击红链者可能有意创建和扩充,给出外文维基链接可供“参阅”。--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7日 (六) 00:58 (UTC)
既然前面已经被User:Muhebbet提过移动端现行显示方式 (像 小乔治·F·古德(英语:George F. Good Jr.) ),我就不表示意见了。-- Matt Zhuang留言2018年1月27日 (六) 14:11 (UTC)
  • (&)建议:我觉得目前的方针投票其实是将两种修改意见捆绑投票了,我建议做分拆投票。
  1. 在一般情况下,编辑可以将红链转换成绿链,但不应将无链接错误的绿链转换成红链。
  2. 在编写条目或列表时,编辑应尽可能使用绿链,但也可以使用红链。
--冰心相谈室✉ 2018年1月29日 (一) 11:41 (UTC)
改成“编者应该尽可能使用跨语言链接,在一般情况下,不应把绿链换成红链,但可以把红链换成绿链”会不会比较好?--【和平至上】💬📝 2018年1月29日 (一) 12:32 (UTC)
(&)建议原则上不应刻意将红色连结换成跨语言链接,或将跨语言链接换成红色连结;以条目创建时或大幅修订后的状态为准。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8年1月29日 (一) 14:25 (UTC)
这与“和平至上”的条文是不同观点。个人会反对这个观点,有违勇于更新页面精神、忽视了绿链使用者的目的(如便于翻译、弱·请求翻译;便于读者是有争议目的,有关默认显示效果),以及促成不统一效果(如导航模板,全用红链/全用绿链/半红半绿,该怎么处理)。--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9日 (一) 15:49 (UTC)
WP:BOLD指出“另外,‘勇于更新页面’不是指您可以于一个具有历史的复杂或争议主题中(例如台湾问题),不仔细考虑地做极大的修改或删除一大段。”确实个别、偶尔地修改一两个内链不该禁止,但是大批量地修改内链,以至于引起争议了,也许就不能以BOLD为由不限制这样的修改。--Antigng留言2018年1月29日 (一) 15:54 (UTC)
一个普通页面不应是“一个具有历史的复杂或争议主题”,此阐述主要涵盖观点阐述而非格式争议。上方“原则上不应刻意”、“以条目创建时或大幅修订后的状态为准”即指其他人可回退变更(像是对待简繁转换),而绿链支持者认为添加绿链的信息是为改善,因此此条文缺乏共识、易发争议(纠缠“状态为准”)。--YFdyh000留言2018年1月29日 (一) 17:01 (UTC)
  • (-)倾向反对:个人偏好绿链,但不认为应作为一项成为方针的要求。红改绿是因为在将来此条目得到创建后便于机器人添加至wikidata,然则似乎以前这么做的Liangent-bot经常出问题。Abacn留言2018年1月30日 (二) 16:03 (UTC)
  • (+)强烈支持:个人偏好绿连,尽可能的连结至其他语言版本供读者参看。Z23168春节与花莲地震 2018年2月8日 (四) 00:28 (UTC)
  • (=)中立,个人偏好绿链,不过不一定非要成为方针吧。--暗中观察的RabbitMeow 与兔喵对话 風の辿り着く場所 2018年2月9日 (五) 00:40 (UTC)
  • 我不是很明白Hijk910君的反对理据。为何使用绿键能令人以为中文维基百科是其他语言的从属品?--M.Chan 2018年2月12日 (一) 10:47 (UTC)
  • (+)支持:可以使编者参考外语条目翻译回中文。不存在使人以为中文维基百科是其他语言维基百科的从属一说。— 留言 2018年2月13日 (二) 05:16 (UTC)
  • (+)支持,应当尽可能使用绿链。
  • 绿链既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提醒编者相关条目的缺失,是一个很好工具。
  • 对于链接到哪个语言这个问题:1.这类情况多发生在翻译过程,例如将德文维基翻译为中文维基,那么绿链应当优先链接到德文维基百科,因为,既然编者愿意将德文维基百科的内容翻译过来,那就说明德文维基百科有较为详实的内容可被翻译,而与之相关的条目,在德文维基百科中也大概率较为详实。但,有没有可能其他版本的内容更加详实呢?我认为也有这个可能,而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其他的编者有意愿进行修改时,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的,那么就可以在有重大更新的时候,将更新部分的绿链替换成其他版本。2.对于非翻译过程的绿链,可以根据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内容质量进行判定,优先链接到典范,优良条目,如没有此类条目,则建议链接到条目本身所属的语言版本,例如,一件事情发生在哪里,一位人物活跃或曾经活跃在哪里。--MoJieCPD留言2021年10月5日 (二) 16:53 (UTC)

有关条目正文内容连到讨论页甚至用户页的情况

近期偶然留意到一些艺人条目,在“综艺节目”的章节放有连到讨论页(例1例2)甚至用户页(例3例4)的情况,相信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经了解,相信是沿于2016年Wikipedia_talk:爱好者内容#综艺节目是否不应该放在明星条目呢?的讨论,禁止在在条目放上艺人参与综艺节目内容,于是便有编者想到方法去“钻空子”,就是先将有关内容放在讨论页或用户页,然后在条目正文放上有关连结。

个人认为,讨论页或用户页不属百科条目的一部分,不应该容许条目正文内容摆放讨论页或用户页的连结,而上述的“钻空子”方法也不尊重当时认为中文维基百科不应收录艺人参与综艺节目内容的共识。不知大家对上述问题有什么看法?--Kevinhksouth (Talk) 2019年7月7日 (日) 04:27 (UTC)

直接移除就可以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7月7日 (日) 06:06 (UTC)
相关规定可以写进Wikipedia:什么是条目。另外(+)支持使用机器人直接移除主条目空间的所有T、WT、U、UT名字空间的内部链接。--Wcam留言2019年7月8日 (一) 23:06 (UTC)
我觉得可以写进维基百科:格式手册/连结并单让这句成为方针,或者直接写入格式手册的相关段落。--【和平至上】💬📝 2019年7月9日 (二) 08:58 (UTC)
不宜一刀切。--118.161.246.19留言2019年7月11日 (四) 02:46 (UTC)

修改Wikipedia:格式手册/链接#跨语言链接

目前的问题Wikipedia:格式手册/链接#跨语言链接(WP:MOSIW)不兼容维基百科相关的链接,如链入用户页等。

问题背景:在下主编的条目伊霍尔·柯斯登柯记载了一位已过世的维基百科人,故我将文中其用户名和“他主编的一篇条目”这几个字,通过跨语言链接分别链接到了他在乌克兰语维基百科的用户页和主编的优良条目。但该条目在新条目推荐候选时,Joshua Zhan认为这违反了Wikipedia:格式手册/链接#跨语言链接中的规定和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的共识。但我和Jonashtand认为这个例子应该例外,原因如下(复制自Talk:伊霍尔·柯斯登柯

而Joshua Zhan君亦认为{{tsl|uk|User:Ig2000|User:Ig2000|Ig2000}}这种方式有点多此一举。

我的观点:我认为应该修改WP:MOSIW,豁免维基百科相关页面的跨语言链接。

我的解决方案:见下。措辞可能不太好,欢迎各位提出修改建议。

现行条文

根据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形成的共识,不应在条目中以跨语言链接[[:語言代碼:條目名稱|顯示內容]]”(如[[:en:Article Name|條目名稱]])等方式,直接将内容链接至其他语言维基百科。

提议条文

根据Wikipedia:投票/跨语言链接的处理方式形成的共识,不应在条目中以跨语言链接[[:語言代碼:條目名稱|顯示內容]]”(如[[:en:Article Name|條目名稱]])等方式,直接将内容链接至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但若文中记叙内容涉及维基百科及其相关领域,如对一位维基人的介绍中,需要通过跨语言链接提供其用户页、主编条目等,可以使用跨语言链接。

另外道个歉:以前我提的几次客栈讨论,大多数我本人都没有继续参与后续讨论,希望各位不要像我一样……这一次我会从头到尾参与讨论。以上。--Rowingbohe|台州专题 2019年7月28日 (日) 12:47 (UTC)

(-)反对,以条目讨论页来反映已经足够,未见有必要写在正文。—AT 2019年7月28日 (日) 12:52 (UTC)
应当转化为外部链接?--Xiplus#Talk 2019年7月28日 (日) 14:03 (UTC)
同上,链接到非百科内容的维基百科链接本质上是一种外部链接。~ viz 2019年7月28日 (日) 18:05 (UTC)
参见WP:SRTA(虽然还不是中文方针)。--曾晋哲留言2019年7月29日 (一) 02:40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格式手册/链接/存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