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MarkChen2000/沙盒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本页面有内容译自英语维基百科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me”(原作者列于其历史记录页)。 |
人类学 |
---|
迷因([mi:m /] [MEEM] [1] [2] [3] )也称为米姆、谜米、弥、弥因、弥母、模因、文化基因、模因等等,是一种思想、行为或风格,通常旨在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或传达由迷因代表的特定现象、主题或意义。[4]迷因作为承载文化思想、符号或实践的单位,可以通过书写、演讲、手势、仪式或其他具有模仿主题的模仿现像在思想之间互相传播。该概念的支持者将迷因视为基因的文化类似物(analogues),因为它们可以自我复制、变异并对自然选择压力做出反应。[5]
支持者推测,迷因是一种[[1]](Viral phenomenon),可能通过自然选择以类似于生物进化的方式进化,透过变异、突变、竞争和遗传的过程来做到,每个过程都会影响迷因的繁殖。迷因透过创造传播开来,传播力较弱的可能会灭绝,但较好的可能会幸存、传播并且(变得更好或更坏)变异。能有效复制的迷因较容易成功,有些即使被证明对持有者(host)有害仍可能会被有效复制,。[6]
一个名为memetics的研究领域[7]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用[[2]]来探讨迷因的概念和传递。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挑战了学术研究可以凭经验(Empirical)检验迷因的观点。然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可能使实证研究成为可能。[8]社会科学中的一些专家质疑一种观点,即人们可以用离散单位对文化进行有意义的分类,并且特别批判理论基础的生物学本质。[9]但其他则认为,这一术语的使用是对原始提案误解的结果。[10]
此词meme是一个被 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创造的新词(Neologism)。[11]它起源于道金斯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 ”一书。但道金斯自己的立场有些含糊不清:他认可[Humphrey]的建议,即“迷因应被视为活的结构,而不仅仅是比喻” [12],并将迷因视为“存于大脑中的身体(physically residing in the brain)”。[13]但后来,他觉得他的原始意图在他认同Humphrey的意见之前应该更简单。[14]
词源
编辑这个词meme是来自(仿照gene的)mimeme(来自古希腊 μίμημα 发音 [[Help:IPA/Greek|míːmɛːma]mīmēma,“imitated thing”,μιμεῖσθαι mimeisthai,“to imitate”,μῖμος mimos,“mime”)[15]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 The Selfish Gene(1976)[11] [16]中作为讨论进化原理的概念,用于解释思想和文化现象的传播。书中给出的迷因的例子包括旋律、流行语、时尚和建筑拱门技术。[17] [[3]](Kenneth Pike)曾在1954年创造的相关术语主位emic、客位etic、语言学单位的音素Phoneme、词素morpheme、字形grapheme、语意lexeme与[[4]](载由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中,区分内部和外部交际行为的观点。[18]
起源
编辑meme这个词起源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一书。道金斯引用遗传学家LL Cavalli-Sforza、人类学家FT Cloak [19]和民族学家JM Cullen 的作品作为灵感。[20]道金斯写道,进化不依赖于遗传学的特定化学基础,而只取决于自我复制传播单位的存在 - 在生物进化的情况下就是基因。对于道金斯来说,迷因是另一个自我复制的单位,它在解释人类行为和文化进化方面具有潜在的意义。虽然道金斯发明了“迷因”一词并发展了迷因理论,但在达尔文的时代,人们讨论思想受到与生物属性相同的进化压力之可能性, T. H. Huxley声称”生存的斗争在知识分子和物质世界中同样重要。一道理论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的存在权与它抵抗竞争对手以避免灭绝的力量是共存的。”[21]
道金斯用这个词来指代任何认为可能是复制者的文化实体。他假设人们可以将许多文化实体视为复制者,并以旋律、时尚和学习技巧为例。迷因通常透过人们而被复制,人类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和行为的有效复制者。因为人类并不总能完美地复制迷因,且迷因可以与其他迷因进行精炼、组合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以创建成新的迷因,所以迷因可以随时间变化。道金斯比喻了迷因生存的过程,以文化演化比喻为生物进化中基因的自然选择。[17]
道金斯将迷因定义为文化传播或模仿和复制的单位,但后来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在定义的争论中,对构成文化单位的传播缺乏一致、严谨和准确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问题。[23] 相比之下,遗传学的概念通过发现DNA的生物学功能获得了具体的证据,迷因传输需要物理介质,例如光子、声波、触摸、味道或气味,因为迷因只能通过感官传输。
道金斯指出,在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中,一个人不需要让后代在他去世几千年后对他个人的行为仍保持影响力:
但是如果你为这个世界的文化做出贡献,假设你有一个好主意......它可能会在你的基因溶解在公共池(command pool)中很久之后仍然存在。正如[Williams]所评论的那样,苏格拉底在今天的世界上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留下甚么基因,但是谁在乎呢?苏格拉底、李奥纳多、哥白尼和马可尼的迷因复合体仍然很强大。[24]
尽管道金斯发明了“ 迷因 ”一词,但他没有声称这个想法完全是新颖的,[25]并且过去曾有类似想法的其他表达方式。[26] 1904年,[Semon)]出版了Die Mneme(1924年以英文出现为The Mneme)。术语mneme也用于Maurice Maeterlinck的 “ The Life of the White Ant ”(1926),与道金斯的概念有一些相似之处。[26]
文化特性
编辑存续性
编辑类似于基因的迷因,其复制能力各不相同; 成功的迷因仍然存在并且传播开来,而不合适的迷因则停滞并被遗忘。因此,在复制和存活方面更有效的迷因会被选择进迷因池(meme pool)。
迷因首先需要保留。迷因在持有者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的机会就越大。当迷因持有者使用迷因时,迷因的生命会延长。[27]重复使用某个迷因复制体的神经空间(neural space)来保存多个不同的迷因是该迷因的最大威胁。[28]
增加其持有者寿命的迷因通常会存活更长时间。相反,缩短其持有者寿命的迷因往往会更快消失。然而,由于迷因的持有者是人类,不足以长期保持,所以迷因也需要被传输。
生殖性
编辑生命形式可以垂直传播信息(从父母到儿童,透过基因复制)和水平传播(透过病毒和其他手段)。迷因可以在单个生物世代中垂直或水平复制。他们也可能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
散播性
编辑迷因通过交流或[模仿]]从神经系统复制到另一个系统来传播。模仿通常涉及复制另一个人的观察行为。而沟通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其中迷因通过记录在无生命源(例如书或乐谱中的复制体从一个人传送到另一个人。Adam McNamara建议将迷因分类为内部或外部迷因(i-memes或e-memes)。[8]
一些评论家将迷因的传播比作传染病的传播。[29]社交传染,如时尚、歇斯底里、[[5]]和自杀模仿,都是迷因被视为传染性的思想模仿。观察者将迷因的传染性模仿与打哈欠和笑的本能传染现象区分开来,他们认为这些现像是天生的(而不是社会学习的)行为。
[Lynch]描述了七种迷因传播或“思想传染(thought contagion)”的一般模式:[31]
- 父母身份的数量(Quantity of parenthood):影响一个儿童思想的数量。儿童特别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因此直接或间接鼓励更高出生率的思想将比那些阻碍更高出生率的人更多地被复制。
- 父母身份的效率(Efficiency of parenthood):一种增加儿童接纳父母观念的比例的想法。文化分离主义例证了一种人们期待更高迷因复制率的实践解释 - 因为分离的迷因造成了一种暴露于竞争观念的障碍。
- (Proselytic):这些思想传播速度通常会超越对自己孩子的传播速度。从许多宗教或政治运动中可以看出,鼓励迷因劝诱改宗(Proselytism)的观念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横向复制迷因,传播速度比父母对儿童迷因传播更快。
- 保护(Preservational):影响那些让他们长期持有它们的想法。鼓励持有人长寿,或让持有者特别拒绝放弃或取代这些思想的想法,提高了迷因的可保存性,并提供保护免受其他迷因的竞争或改变宗教信仰。
- 反对(Adversative):影响那些阻止他们攻击或破坏竞争性思想和/或持有它们的思想的想法。当迷因本身鼓励对其他迷因的攻击时,逆向复制可以在迷因传递中提供优势。
- 认知(Cognitive):在遇到它们的人群中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说服力的思想。以认知为传递的迷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经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一系列其他思想和认知特征,因此通常比其他形式的迷因传播更被动地传播,且在认知传播中传播的迷因不算自我复制。
- 动机(Motivational):人们因为认为采用后可得一些利益而采用某迷因的想法。严格地说,传递动机的迷因不会自我传播,但这种传播方式通常与自我复制的迷因相关联,这些模式通常在父母、传统和保守模式中有效率地自我复制。
进化影响
编辑道金斯指出了进化发生必须存在的三个条件:[34]
- 变异,或对现有要素引入新变化;
- 遗传或复制,或创造复制体的能力;
- 差异“适应”,或者一个元素或多或少适合环境的机会。
道金斯强调,只要这些条件共存,进化过程就会自然发生,并且进化不仅仅适用于基因等有机元素。他认为迷因也具有进化所必需的特性,因此认为迷因演变不仅仅与遗传进化类似,而是作为受自然选择规律约束的真实现象。道金斯指出,随著各种思想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它们可能会增强或减损获得这些思想的人的生存,或影响思想本身的生存。例如,某种文化可能会开发出独特的工具设计和方法 - 使其具有超越另一种文化的竞争优势。因此,每种工具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与生物的基因作用相似,因为某些族群拥有它而其他族群则没有,而迷因的功能直接影响了后代设计的存在。道德金斯认为,在进化论中,人们可以将生物体简单地视为繁殖基因的合适“持有者host”,并认为人们可以将人类视为复制迷因的“持有者”。因此,成功的迷因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为其持有者提供任何好处。[34]
与遗传进化不同,迷因演化可以显示达尔文和拉马克的特征。当主人渴望通过推论复制某给定的迷因而不是完全复制它时,文化迷因将具有拉马克继承的特征。例如,传递诸如锤击钉子之类的简单技能的情况,学习者通过观看示范而模仿的技能,而不必模仿示范中由教师建模的每个分散的运动、敲击。[35] [Blackmore]区分了迷因演变中两种继承模式之间的差异,将达尔文模式描述为“复制指令”,将拉马克模式描述为“复制产品”。[23]
迷因或[memeplexes](也称为meme复合体或memecomplexes)的集群,如文化或政治学说和系统,也可能在接受新的迷因中发挥作用。Memeplexes包含一起复制和共同包含的迷因组。[23]成功适合memeplex的迷因可以通过“捎带piggybacking”于成功的memeplex来获得认可。作为一个例子,John D. Gottsch讨论宗教memeplexes以及包含神学迷因的传播、变异和选择。[36]所讨论的神学迷因包括“禁止乱伦、通奸、同性恋、兽交、阉割和宗教卖淫等异常性行为”,这可能会增加父母宗教信仰的垂直传播。因此,类似的迷因被包含在大多数宗教迷因中,随著时间的推移而僵化; 成为一个“不可侵犯的经典”或一套教条,最终找到了进入世俗法的道路。这也可以称为禁忌的传播。
迷因学
编辑迷因学的学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基于迷因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文化[[6]]的[[7]]。迷因学学者提出,正因迷因与基因类似使得迷因的功能类似于遗传学。迷因试图应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如用于群体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解释现有的模式和文化思想的传播。
批评
编辑对迷因的主要批评包括声称迷因忽视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其他文化研究领域已建立的进步。问题仍然存在,迷因概念是否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哲学科学理论。这种观点将迷因学视为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理论:对支持者称为[[8]],或对某些批评者称为伪科学(Pseudoscience)。
应用
编辑关于如何在“适当的”学科框架内最好地应用迷因概念的在各种观点中有很大不同。一种观点认为迷因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哲学视角来检验文化进化。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如[Blackmore]和Daniel Dennett)认为,从迷因观点考虑文化发展 - 好像迷因本身会最大化自身复制的能力对生存的压力做出反应 - 可以产生有用的见解并产生有价值的预测。文化如何随著时间发展 布鲁斯·埃德蒙兹(Bruce Edmonds)和罗伯特·奥格尔(Robert Aunger)等其他人一直致力于为迷因学提供经验基础,使其成为一个有用且受人尊敬的[[9]]。[44][45]
Joseph Poulshock描述的第三种方法是“激进的迷因”,它试图将迷因置于唯物主义 和个人身分心智理论的中心。[46]
进化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的著名研究人员,包括[Atran]、[Sperber]、[Boyer]、John Tooby和其他人,认为[[10]]和迷因之间存在不相容的可能性。[ 引证需要 ]在他们看来,精神(minds)建构了产生思想的某些可传达面向,并且这些可传达的面相通常透过推理(对于通常低保真(low-fidelity)输入产生相对丰富的结构)而不是高保真复制、模仿来触发或引出其他精神中的思想。Atran讨论了一个涉及宗教信仰的传播作为例子。在一组实验中,他要求宗教人士在一张纸上写下十诫的含义,尽管受试者对共识有自己的期望,但对诫命的解释显示出有广泛的差异或几乎没有共识的证据。在另一项实验中,患有自闭症的受试者和没有自闭症的受试者解释了意识形态和宗教谚语(例如,“让一千朵鲜花盛开(Let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或“让一切都有其季节(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自闭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倾向,即从原始陈述中重复释义和重复内容(例如:“花开前不要摘(Don't cut flowers before they bloom)”)。控制组则倾向于推断出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且几乎没有复制的内容(例如:“顺其自然(Go with the flow)”或“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Everyone should have equal opportunity)”)。只有自闭症患者 – 即缺乏推理能力的人通常与心理学科理论方面有关 – 较接近于“meme machines”的运作。[47]
在“The Robot's Rebellion”中,[Stanovich)]使用迷因和迷因复杂的概念来描述一种他认为是“反叛”的认知改革计划。具体而言,斯坦诺维奇认为,使用迷因作为文化单位的描述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强调与流行病学研究相似的传播和习得属性。这些属性使得获得的迷因有时候的寄生性变得显著,因此个体应该被动的反射性地使用他称之为“ [bootstrap] ”的过程来获取迷因。[48]
宗教
编辑虽然像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这样的社会科学家试图从文化属性的角度理解和解释宗教,但理查德道金斯呼吁对自我复制思想的演变进行重新分析,除了他们可能已经有的任何生物学上的优势。
作為一個熱情的達爾文主義者,我一直不滿意我的同伴們為人類行為提供的解釋。他們試圖在人類文明的各種屬性中尋找“生物優勢(biological advantages)”。例如,部落宗教被視為鞏固群體認同的一種機制,對於尋求狩獵的物種來說是有價值的,這些物種(species)的個體依靠合作來捕捉大而快的獵物。這些理論所構成的進化偏見通常隱含著群體選擇主義(group-selectionist),但有可能用正統的基因選擇而言來重新理解這些理論。- 理查德·道金斯,The Selfish Gene
他认为,关键复制者在文化进化中的作用不属于基因,而是属于通过模仿在人与人之间复制思想的迷因。这些复制者对自然选择的压力(selective pressures)作出反应,这些压力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影响生物繁殖或生存。[17]
在她的书[Meme Machine],[Blackmore)]认为宗教是特别顽强的迷因。她写道,最广泛实践的宗教的许多共同特征在进化的背景下提供了内在的优势。例如,鼓吹信念价值大于证据的宗教从日常经验或理智中接种(inoculate)社会成为对许多人们通常使用的最基本的工具,以评价他们的想法。通过联结利他主义,人们会认为他们可以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回报,而因此宗教信仰可以更快地扩散。宗教迷因的长寿随著他们在受人尊敬的宗教经典中的文献而得到增强。[23]
[Lynch]将宗教迷因在人类文化中的稳健性归因于这样的迷因包含了多种迷因传递模式。宗教迷因透过传教的迷因交换传承了从父母到孩子的几代人,大多数人一生都会接受父母教给他们的宗教信仰。许多宗教都有敌对的元素,例如惩罚叛教,或者妖魔化异教徒。在Thought Contagion中, Lynch认为基督教传播的迷因在范围上特别强大,信徒认为非信徒的皈依既是宗教义务,也是利他行为。承诺信徒的天堂和对非信徒的地狱威胁使得成员对保留他们的信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Lynch声称,基督教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信仰透过他们的救主在十字架上代替信徒牺牲的债,放大了其他复制优势。在十字架上钉死的形像在宗教圣礼(Sacramen)中再现,并且家庭和教堂中十字架的符号有力地强化、扩散了各种各样的基督教迷因。[31]
虽然宗教迷因在人类文化中激增,但现代科学界对宗教信仰的抵抗力相对较强。Robertson(2007)[49]推断如果在传播困难的条件下进化加速,[50]那么我们就会期望遇到在一般人群中建立的针对科学界的宗教迷因的变形。使用迷因的途径,Robertson两次尝试解构了在科学话语中特权保持宗教信仰的灵性,探讨了与更传统的“现代化”和“供给方”理论相比在理解宗教的演变和传播方面更具优势的迷因方法。
网路
编辑一个“网络爆红/迷因Internet meme”是经由网路迅速从人传播到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以基于网路的电子邮件、部落格、论坛、贴图讨论版,如4chan、社交网站,例如Facebook、Instagram或twitter、即时通讯、新闻媒体或线程网站,例如Reddit以及影片分享网站,例如YouTube和Twitch。[56]
2013年,理查德道金斯将互联网迷因描述为人类创造力下故意异变的迷因,而有别于道金斯最初对迷因的想法,包括随机变化的突变和达尔文选择。[57]
这是MarkChen2000的用户沙盒。用户沙盒是用户页的子页面,属于用户的测试区,不是维基百科条目。 公用沙盒:主沙盒 | 使用指南沙盒一、二 | 模板沙盒 | 更多…… 此用户沙盒的子页面: 外观选项: 用字选项: 如果您已经完成草稿,可以请求志愿者协助将其移动到条目空间。 |
参考文献
编辑- * Atran, Scott, In gods we trust: the evolutionary landscape of religion, Oxford [Oxfordsh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19-514930-2
- * Atran, Scott, The Trouble with Memes (PDF), Human Nature 12 (4), 2001, 12 (4): 351–381, PMID 26192412, doi:10.1007/s12110-001-1003-0
- * Aunger, Robert, Darwinizing culture: the status of memetics as a science, Oxford [Oxfordsh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19-263244-9
- * Aunger, Robert, The electric meme: a new theory of how we think, New York: Free Press, 2002, ISBN 978-0-7432-0150-6
- * Balkin, J. M., Cultural software: a theory of ideology, New H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300-07288-4
- * Bloom, Howard S., The Lucifer Principle: A Scientific Expedition into the Forces of History, Boston: Atlantic Monthly Press: 480, 1997, ISBN 978-0-87113-664-0
- * Blackmore, Susan, Imita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a meme (PDF), Journal of Memetics – Evolutionary Model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1998
- * Blackmore, Susan J.,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Oxfordsh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8, 1999, ISBN 978-0-19-850365-1 [trade paperback ISBN 0-9658817-8-4 (1999), ISBN 0-19-286212-X (2000)]
- * Brodie, Richard, Virus of the mi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 Seattle, WA: Integral Press: 251, 1996, ISBN 978-0-9636001-1-0
- * Dawkins, Richard, 11. Memes: the new replicators, The Selfish Gene 2nd ed., new,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68, 1989, ISBN 978-0-19-217773-5
- * Dawkins, Richard, A Devil's Chaplain: Reflections on Hope, Lies, Science, and Love, Boston: Mariner Books: 263, 2004, ISBN 978-0-618-48539-0
- * Dawkins, Richard, Memes, Brief Candle in the Dark: My Life in Science first, London: Bantam Press (Transworld Publishers): 404–408, 2015, ISBN 978-0-59307-256-1
- * Dennett, Daniel C., Breaking the Spell (Relig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Viking (Penguin), 2006, ISBN 978-0-670-03472-7
- * Dennett, Daniel,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991, ISBN 978-0-316-18065-8
- * Distin, Kate, The selfish meme: a critical reassess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38, 2005, ISBN 978-0-521-60627-1
- * Farnish, Keith, Time's Up! An Uncivilized Solution To A Global Crisis, Totnes: Green Books: 256, 2009, ISBN 978-1-900322-48-5
- * Graham, Gordon, Genes: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New York: Routledge: 196, 2002, ISBN 978-0-415-25257-7
- * Henson, H. Keith: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Memes and the Origin of War
- * Henson, H. Keith. Sex, Drugs, and Cults.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n why and how cult memes get a drug-like hold on people, and what might be done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The Human Nature Review. 2002, 2: 343–3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 * Heylighen, Francis; Chielens, K., Meyers, B. , 编, Encyclopedia of Complexity and Systems Science: Evolution of Culture, Memetics (PDF), Encyclopedia of Complexity and Systems Science by Robert a Meyers, 2009, Bibcode:2009ecss.book.....M, ISBN 978-0-387-75888-6, doi:10.1007/978-0-387-30440-3
- * Ingold, T, The poverty of selectionism, Anthropology Today, 2000, 16 (3): 1, doi:10.1111/1467-8322.00022.
- * Heylighen, Francis, (1992) : "Selfish M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Journal of Ideas vol. 2, no. 4, pp. 77–84.
- * Jan, Steven: The Memetics of Music: A Neo-Darwinian View of Musical Structure and Culture (Aldershot: Ashgate, 2007)
- * Kelly, Kevin,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Boston: Addison-Wesley: 360, 1994, ISBN 978-0-201-48340-6
- * Lynch, Aaron, T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reads through society, New York: BasicBooks: 208, 1996, ISBN 978-0-465-08467-8
- * McNamara, Adam, Can we measure memes?, Frontiers in Evolutionary Neuroscience, 2011, 3: 1, PMC 3118481 , PMID 21720531, doi:10.3389/fnevo.2011.00001
- * Millikan, Ruth G., Varieties of meaning: the 2002 Jean Nicod lectur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42, 2004, ISBN 978-0-262-13444-6
- * Post, Stephen Garrard; Underwood, Lynn G; Schloss, Jeffrey P Garrard, Altruism & Altruistic Love: Science, Philosophy, & Religion in Dialog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500, 2002, ISBN 978-0-19-514358-4
- * Moritz, Elan. (1995): "Metasystems, Memes and Cybernetic Immortality," in: Heylighen F., Joslyn C. & Turchin V. (eds.), The Quantum of Evolution. Toward a theory of metasystem transitions,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 (special issue of World Futures: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volution, vol. 45, pp. 155–171).
- * Poulshock, Joseph, The Problem and Potential of Memetic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Rosemead School of Psychology, Gale Group), 2002: 68+
- * Russell, Bertrand, The Analysis of Min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21
- * Sterelny, Kim; Griffiths, Paul E., Sex and death: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b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56, 1999, ISBN 978-0-226-77304-9
- * Veszelszki, Ágnes, "Promiscuity of Images. Memes from an English-Hungarian Contrastive Perspective", in: Benedek, András − Nyíri, Kristóf (eds.): How To Do Things With Pictures: Skill, Practice, Performance (series Visual Learning, vol. 3), Frankfurt: Peter Lang: 115–127, 2013, ISBN 978-3-631-62972-7
- * Wilson, Edward O., 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New York: Knopf: 352, 1998, ISBN 978-0-679-45077-1
外部链接
编辑- Dawkins' speech on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elfish Gene, Dawkins 2006
- "Evolution and Memes: The human brain as a selective imitation device": article by Susan Blackmore.
- Godwin, Mike. Meme, Counter-meme. Wired. [2009-11-05].
- Journal of Memetics, a peer-refereed journal of memetics published from 1997 until 2005.
- Susan Blackmore: Memes and "temes", TED Talks February 2008.
- Christopher von Bülow: Article Meme, translated from: Jürgen Mittelstraß (ed.), Enzyklopädie Philosophie und Wissenschaftstheorie, 2nd edn, vol. 5, Stuttgart/Weimar: Metzler 2013.
- Richard Dawkins explain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word 'meme'
- Richard Dawkins | Memes | Oxford U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