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otfs2013/台灣鐵路管理局編輯草稿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Taiwan Railways Administration, MOTC(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基礎資訊
所屬部門交通部
授權法源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組織條例交通部組織法
主要官員
局長鹿潔身
副局長何獻霖鐘清達徐仁財
主任秘書朱來順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7處、5室、1中心
附屬機關2總所、1管理處
任務編組1小組、1行保會、1防護團、1專案工程處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48年3月5日
聯絡資訊

臺鐵局本部,位於臺北車站大樓3~6樓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黎明里北平西路3號
電話+886 2 2381-5226(總機)
0800-765-888(客服專線)
02-2191-0096(手機客服)
網站www.railway.gov.tw

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臺鐵局臺灣鐵路局,或逕稱為鐵路局[a])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傳統鐵路路網[b],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1]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並受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成員[3]

臺鐵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治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是由代表臺灣的「台」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簡史

編輯

清領時代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僅有總辦(局長)、會辦(副局長)、機車駕駛員(機車司機員)、票房司事(站長)等數十人編制,路線僅有約100公里。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完成東、西兩岸的鐵路幹線,分別採用762與1067mm之軌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收臺灣,鐵道部改制為鐵路管理委員會,歸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管轄。1948年3月1日臺灣省政府正式宣布將鐵路管理委員會改制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歸於臺灣省政府交通處管轄,首任局長郎鍾騋於3月5日上任[4];1998年精省後改由交通部管轄。

1970年代之後鐵路電氣化自負成本與人事退制度等累積的龐大債務,加上臺灣交通運輸方式改變等因素影響,臺鐵於1990年之後的營運狀況已經處於嚴重虧損,至2000年已經累積至將近新臺幣千億元。2000年後臺鐵便規劃公司化、民營化,進行將西部幹線改造為區域鐵路型態的「捷運化」計畫,以西部主要都會地帶路線漸次增設僅由區間車停靠的簡易車站的方式來增加營運效能。除此之外,臺鐵於2000年代初外購傾斜式列車行駛東部幹線,加強在臺灣東部地區的運輸能力。

臺鐵局本部位於臺北車站大樓之內,所經營的鐵路總路線長度為1,100公里以上,其路線主要幹線大部分路段皆已經鐵路電氣化,舊有的東部762窄軌亦拓寬為與西部一致的1067軌距,以利東西部鐵道接軌,於1991年完成東西部鐵路幹線的環島串聯。目前臺鐵的主力路線為西部幹線,每年總搭乘人數約達2億30,000人次。

組織編制

編輯
  • 局長
    • 副局長(3名)
      • 主任秘書(1名)
      • 總工程司(1名)

內部單位

編輯
編制單位
  • 企劃處
  • 運務處
  • 工務處
  • 機務處
  • 電務處
  • 材料處
  • 行政處
  • 主計室
  • 人事室
  • 政風室
  • 公共關係室
  • 勞安室
  • 員工訓練中心
任務編組
  • 法規小組
  • 行保會
  • 防護團
  • 專案工程處

所屬機構

編輯

歷任首長

編輯

歷任局長:[5]

任別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1 郎鍾騋 1948年3月6日 1949年3月4日
2 莫衡 1949年3月5日 1961年2月8日
3 陳舜耕 1961年2月9日 1963年2月8日
4 徐人壽 1963年2月9日 1966年5月2日
5 林則彬 1966年5月3日 1968年10月24日
6 陳樹曦 1968年10月25日 1972年6月8日
7 陳德年 1972年6月9日 1976年6月15日
8 范銳 1976年6月16日 1980年3月15日
9 董萍 1980年3月16日 1983年6月15日
10 卜元禮 1983年6月16日 1987年8月31日
11 張壽岑 1987年9月1日 1991年7月15日
12 陳世芳 1991年7月16日 1995年7月31日
13 陳德沛 1995年8月1日 2000年10月31日
14 黃德治 2000年11月1日 2003年12月4日
15 徐達文 2003年12月5日 2006年3月30日
16 何煖軒 2006年3月31日 2006年11月13日
17 陳峰男 2006年11月14日 2007年6月26日
18 范植谷 2007年6月27日 2014年4月7日
19 周永暉 2014年4月8日 2016年10月4日
20 鹿潔身 2016年10月5日 現任

姊妹業者

編輯

工會

編輯

1947年,該局列車長、機車司機員、車站站務員、工機電務檢修員及非主管之內勤員司共約13,100人聯合成立台灣鐵路工會,並於1949年3月在台北市鄭州路建造3樓會所,1990年6月1日遷入台北車站6樓。

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台灣鐵路工會同與其他國營事業所屬工會一樣均由中國國民黨所主持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所掌控,,且該工會領導人由中國國民黨黨員幹部兼任,又黨職併公職的情況。

1987年,總統蔣經國宣布解嚴之後,該局內部專責列車駕駛的臺鐵乘務員們自組成火車司機員聯誼會,並於1988年發動1400名鐵路司機員罷工,中文維基百科稱此為"台灣鐵路管理局司機員罷工事件",仍是至今台灣最大罷工事件,也是台灣工運發展史的里程碑。

2003年,反對台鐵民營化的台灣鐵路工會取得合法罷工權。但當時主政的陳水扁政府成功阻止了該次罷工。

2016年8月13日,由於長期不滿台灣鐵路工會長期向代表資方的鐵路局高層妥協,由臺鐵運務處員工們(包含車站人員與車班人員,人數約2,000人)成立臺灣鐵路管理局的第二個正式工會,是為臺灣鐵路產業工會

2016年11月29日,臺灣鐵路產業工會成員們同2016工鬥連線復興航空企業工等人到立法院前現場演起行動劇諷刺,並表示抗議。

爭議事件

編輯

台鐵除了因公營事業的身分導致虧損嚴重外,服務品質不佳也飽受乘客批評。

虧損

編輯

臺鐵從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以後,帳面上就未再有盈餘。2007年高鐵通車開始,年年虧損超過新臺幣百億元,2011年客貨運營收雖增加了新臺幣10億元,但估計虧損也會超過新臺幣百億元,首度出現連續四年虧損破百億元情況,虧損估計已逼近新臺幣2,000億元。龐大的退休金支出是臺鐵連年虧損的主因,其次為營業收入未能提升。

人力缺口

編輯

因應營運需求,鐵路人員需輪班,惟現行日夜休每天實際工作12小時輪班作息型態不定,許多新進員工不適應,離職率高,加上退休人數眾多,造成台鐵人力嚴重斷層。 [6]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鐵道愛好者亦簡稱台鐵為「路局」、或日治時期之簡稱「鐵道部」。
  2. ^ 這裡所指的「傳統鐵路」,主要指1,067mm軌距窄軌鐵路,又稱為「在來線」;故臺鐵所經營的鐵路線,不包含標準軌規格的捷運高鐵等新建鐵路線,以及比其軌距更窄的糖業鐵路林業鐵路鹽業鐵路等國營企業之產業鐵路系統。臺鐵因林務局委託而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為僅有之例外。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1. ^ http://www.railway.gov.tw/Upload/intro/file/MonthReport/tt28.pdf 員 工 人 數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營運里程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Taiwan Railways Administration
  4. ^ 蔡仁輝. 《閒話臺鐵五十年》. 蔡吳春月. 1996-11-02: 9頁. 
  5.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歷任局長 - 台灣鐵路管理局
  6. ^ 台鐵員工須輪班 新人離職率高
其他
  • 臺灣鐵路管理局,《台灣鐵路統計年報》,2006年
  • 臺灣鐵路管理局編,《民國95年度車站站勢調查報告》,2006年
  • 壽俊仁主編,《台灣鐵路百週年紀念》,1987,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 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資料,120週年專刊》,2007年,ISSN:1011-6850
  • 臺灣鐵路管理局 鐵道博物館網
  • 臺鐵資料第633期(季刊)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