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交匯
改善交运的方案
分層交匯(英語:grade separation)是改善交通運輸的方案之一,包括公路與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的地鐵或捷運興築也在規劃之列。一般多指為了解決鐵路路線分割市區帶來交通樽頸的問題,將原有鐵路的市區段從地面改為架空或改建於地下的工程,或者新規劃交通路線時在市區段就直接架空或建於地下的工程[1]。
鐵路
編輯鐵路在與道路交會時,需設置平交道以控制兩方之行車,但平交道在人口密集區容易導致交通堵塞、並且容易遭人車闖越導致發生事故,因而有鐵路立體化的出現。一般分為地下化(地下隧道)與高架化(架設高架橋,或興築路堤)兩種形式[1]。
實例
編輯台灣
編輯- 臺北鐵路地下化,地下隧道長度22.67公里。
中國大陸
編輯- 成灌鐵路穿過都江堰市區的離堆支線,地下路線長5.96公里,該線三個車站迎賓路站、李冰廣場站、離堆公園站均為地下車站。
- 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深圳福田區的益田路隧道全長6.236公里,其中設1個地下車站福田站。
- 中國大陸建成或在建多條城際鐵路途徑機場部分均為地下線路,如成貴客運專線雙流機場段、鄭許城際鐵路新鄭機場段、海南東環鐵路美蘭機場段、長琿城際鐵路龍嘉機場段等。
- 一些穿過城市中心的鐵路幹線或者被城市中心分隔的幹線重要站點通過地下隧道穿越或連接,例如北京地下直徑線(連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天津地下直徑線(連接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石家莊隧道(京廣鐵路地下穿過城市)。
- 長株潭城際鐵路位於長沙市區的路段,包括8個地下站點即洞井站、湘府路站、香樟路站、樹木嶺站、開福寺站、觀沙嶺站、八方山站和谷山站。
- 廣珠城際鐵路延長線珠海至橫琴段,從珠海站出發到橫過前山水道後過渡為地下隧道,灣仔北、灣仔、十字門、橫琴北、橫琴、珠海長隆六個車站均為地下車站。
香港
編輯- 廣深港高速鐵路位於香港的路段,西九龍站為地下車站,於深港邊界與益田路隧道連接。
- 沙田至中環綫下的東鐵綫(旺角東站以南愛晨徑起經紅磡站至金鐘站,只供通勤列車使用)。
- 沙田至中環線下的屯馬綫 荃灣西站至尖東站和 何文田站至鑽石山站
法國
編輯- 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為穿越埃松省境內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而修建了4.8公里的維勒於斯特隧道,並設有馬西TGV站。
其他地區
編輯規劃/進行中
編輯台灣
編輯-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台南計劃),地下隧道長度8.23公里。
-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永康計劃),地下隧道長度6.72公里。
-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地下隧道長度15.37公里。
- 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地下隧道長度17.945公里。
中國大陸
編輯- 津濱城際鐵路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路段,長5.0055公里。
- 豐沙鐵路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的路段並對石景山南站、養馬場站和養三站進行入地改造,總里程14公里。
- 太原環城鐵路中的晉祠隧道,長8.8公里,其中隧道CK18+400~CK19+500段為晉祠地下車站。
- 平南鐵路西麗站以西路段。
日本
編輯工程實例
編輯既有平面鐵路高架化
編輯- 臺鐵高架化,臺灣鐵路管理局西部幹線及東部幹線以及南迴線各地改建為高架橋的各工程。
-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但改造以後成為了城市軌道交通,不再作為國鐵使用。
- 日本一部鐵路線(連続立體交差事業)。
- 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雙軌工程,包括大埔南運路等六個平交道高架化。
- 香港輕鐵河田/建安-杯渡/市中心間路段。
- 香港輕鐵青麟交匯處路段。
- 臺鐵淡水線改建為臺北捷運淡水線(淡水站至紅樹林站、新北投站/復興崗站至圓山站為高架化路線)。
- 吉隆坡快捷通安邦線應用二戰後廢棄的地面鐵路建造為輕快鐵系統。
新建高架鐵路
編輯- 世界多數的高速鐵路
- 香港屯馬綫屯門至錦上路、顯徑至烏溪沙、南港島綫港怡醫院至深灣軒路段、東鐵綫洲頭至落馬洲路段、輕鐵天水圍站至天慈站路段
- 臺鐵沙崙線、六家線
- JR西日本:湖西線(隧道以外大部份路段高架化)
- JR東日本:上野東京線
- 柏林城市快鐵5、7和75號線
新建或進行中
編輯- 蕭甬鐵路柯橋城區段
臺灣
編輯公路
編輯中國大陸
編輯在一些大城市由於主幹道路口車流量大,所以設置交匯處,使得車流經過時不用等紅綠燈。例如廣州市的天河交匯處(廣州大道天河路口)、中山一路交匯處(黃埔大道、東風路、廣州大道、和中山路口)、大北交匯處等。另外,也有一些城市將道路地下化,以騰出空間,如上海外灘(外灘隧道)、廣州花城廣場(金穗路隧道、花城大道隧道、臨江大道隧道)。
香港
編輯- 彩虹交匯處
- 畢打街隧道
- 將軍澳隧道公路(近坑口的一段,由迴旋處改建為立體化的交匯處)
- 德士古道天橋
- 窩打老道天橋
- 清風街天橋
- 長沙灣道—界限街天橋
- 葵涌道天橋
- 九龍城迴旋處天橋
- 西九龍走廊
- 東九龍走廊及啟德隧道
- 公主道、漆咸道南、加士居道交匯處
- 加士居道天橋及渡船街天橋
另外,也有將道路地下化,以騰出空間做公共空間,如龍和道其中一段被地下化,上方空間為添馬公園一部分。中環灣仔繞道中環至灣仔段也採用地下化設計,上方規劃為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添馬公園北部等。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和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一帶亦將周邊道路(如柯士甸道西、連翔道)地下化,讓地面成為大型戶外廣場。
澳門
編輯行人道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蘇昭旭. 鐵路高架與地下化的醒思. 眼底城事. 2020-02-14 [202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