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属香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0月22日) |
英属香港(英语:British Hong Kong)是指1841年至1997年期间由英国统治的香港[2],历时156年的殖民地及属地时期(包括香港日占时期[注 1]),一般称为香港英治时期、香港殖民地时期、英治香港或者港英时期。
香港 Hong Kong | |||||||||||||||
---|---|---|---|---|---|---|---|---|---|---|---|---|---|---|---|
1841年-1941年 1945年-1997年 | |||||||||||||||
格言:Dieu et mon droit(法文) “我权天授” | |||||||||||||||
国歌:《天佑国王/女王》 | |||||||||||||||
地位 | 英国直辖殖民地(1842年-1941年,1945年-1981年) 英国属地(1981年-1997年)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赤柱[1](1841年) 维多利亚市(1841年-1941年,1945年-1997年) | ||||||||||||||
常用语言 | 英语、粤语 | ||||||||||||||
英国君主 | |||||||||||||||
• 1841年-1901年 | 维多利亚女王 | ||||||||||||||
• 1901年-1910年 | 爱德华七世 | ||||||||||||||
• 1910年-1936年 | 乔治五世 | ||||||||||||||
• 1936年 | 爱德华八世 | ||||||||||||||
• 1936年-1941年,1945年-1952年 | 乔治六世 | ||||||||||||||
• 1952年-1997年 | 伊丽莎白二世 | ||||||||||||||
香港总督 | |||||||||||||||
• 1843年-1844年 | 砵甸乍(首任) | ||||||||||||||
• 1992年-1997年 | 彭定康(末任) | ||||||||||||||
辅政司/布政司 | |||||||||||||||
• 1843年 | 麻恭(首任) | ||||||||||||||
• 1993年-1997年 | 陈方安生(末任) | ||||||||||||||
立法机构 | 立法局 | ||||||||||||||
历史 | |||||||||||||||
1841年1月26日 | |||||||||||||||
• 南京条约取得香港岛 | 1842年8月29日 | ||||||||||||||
1860年10月24日 | |||||||||||||||
1898年6月9日 | |||||||||||||||
• 香港日占时期 | 1941年12月25日-1945年8月29日 | ||||||||||||||
• 香港主权移交 | 1997年7月1日 | ||||||||||||||
面积 | |||||||||||||||
1848 | 80.4平方公里 | ||||||||||||||
1901 | 1,042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91年估计 | 560万 | ||||||||||||||
人类发展指数 | 0.808 极高极高 | ||||||||||||||
货币 | 港元(HKD)(1862年起) | ||||||||||||||
ISO 3166码 | HK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广东省深圳市(部分边界海域) |
称谓
编辑英属香港经年之间,覆盖范围有过变迁。“香港”用作英国殖民地名之后,直指香港岛及附属领域。其后英国取得九龙、租借新界,地理上以大香港(英语:Greater Hong Kong)称香港全境,以区别香港岛和香港仔。官方以外,一般人都会直称香港。官方英文初期拼作“Hongkong”,战后“Hong Kong”成为通用拼法。当时管治香港的政府称为香港政府(Hong Kong Government)或(Government of Hong Kong),日本语作“香港政厅”,在国际组织称为“香港”,英属香港在国际组织派出的代表团也称为“香港”代表,如香港在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代表团称为“香港队”[3]。
中国共产党或香港左派媒体对英国治下的香港政府称作“香港英国政府”或“香港英国当局”,简称“港英政府”或“港英当局”。1960年代的六七暴动期间,香港亲北京的左派势力便经常以“港英”称呼当时的殖民地政府[4],将殖民地时期的政府称为“港英政府”[5]。“港英”一词亦可用来形容一切与英属香港有关的事物[6][7],而英国统治时期的香港又可称为“港英时期”[8]。
历史
编辑割让香港至二战
编辑1842年至1898年,清政府先后割让新安县城外50公里的香港岛、九龙半岛及租借新界予英国,合称割让香港。香港自古是中原的边陲弃土,当初连刚抵港的大部分英国人也指香港“荒芜、无价值”,只有查理·义律在1841年认为该处适合停泊英国的大型船舶,坚持要取得香港岛,继而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港口[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香港避过了德国军舰的攻击。1941年12月,大日本帝国在偷袭美国珍珠港六小时后偷袭英属香港,香港保卫战爆发,英军和加拿大援军激战17天后不敌,日军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香港日占时期。扣除日占时期,英国总计统治香港55,804天(约152年9个半月)[注 2]。
战后至1960年代
编辑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英国皇家海军于8月30日抵达维多利亚港结束香港日占时期,香港重光后由夏悫少将领导的临时军政府管治至1946年4月[10]。1946年5月,杨慕琦回港复任总督,军政府统治时期结束,恢复三权分立的管治制度[11]。至于二战后的中国大陆地区则因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共产党争夺执政权并爆发内战,后者取胜后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高层对英属香港的方针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12],没有立即向英国讨论香港主权的问题。战后的香港在英国统治下得以避开中国的内战、政治斗争及文革等动乱,香港于战后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亦得以打下根基[11]。1945年起至1960年掀起逃港潮,大量中国大陆居民以合法及非法途径逃难来香港。1950年代,因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遭联合国禁运,香港亦因此从转口港转为发展工业。由于香港天然水源不足以应付人口急速增加,虽然港府与广东省政府达成购买淡水的协议,但其时中共不断推行各种政治运动,无法过于依赖中国政府供水,港督葛亮洪决定在大屿山修建石壁水塘,柏立基则展开规模庞大的船湾淡水湖计划。
香港在1950及1960年代发生三次动乱。逃难来港的亲国民党人士与亲共产党人士因为政见矛盾及积怨日深,前者在1956年10月10日发起骚乱并与后者发生激烈的集体打斗,这场双十暴动虽于3天后被平息,但死亡人数达到59人,成为最多人丧生的暴动。1966年,因为天星小轮加价事件引发历时两晚的六六骚乱。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文化大革命[13],香港工委与香港左派组织于1967年发起六七暴动[14],1967年7月香港边境发生沙头角枪战,六七暴动在8月演变为8千多个真假炸弹的恐怖活动[15],造成严重死伤,香港政府于1967年12月尾成功平息这场历时8个多月的左派暴动。港督戴麟趾在1960年代中后期成功稳住香港一度动荡的局势,并且着手兴建香港海底隧道及葵涌货柜码头,前者改变了过往只能依赖渡轮往返香港岛的交通模式,后者则让香港得以跻身为全球第一大货柜港[16]。
1970年代
编辑香港经济在1960年代后期迈入高速成长期,港府累积的财政储备较过往有明显提升,1970年代起有较多余裕增加各种社会福利[17]。香港政府为自长治久安在1970年代初调整政策方针,吸纳更多华人进入决策机制,改善政府与普罗大众的沟通,成立民政事务处,并探讨政制民主化。1973年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香港经济增长一度大幅下滑,但在1975年迅速恢复双位数增长。1970年代中,在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推动下,1974年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成立,1975年地下铁路开始建造,1978年实施九年免费教育,并进一步扩展公共住房计划,如十年建屋计划及居者有其屋计划,稳定民心,这种种措施皆为香港自1960年代起的经济起飞提供助力,促使香港在1970年代达成经济奇迹,在20年间由1960年代初的发展中国家水平蜕变成为已发展经济体[18]。麦理浩在出任港督期间采取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1970年代香港政府先后撤销外汇管制、黄金交易管制,结束自1965年起停止向外资银行发牌的规定,又调低港元存款利息预扣税,降低外资银行在香港开业的门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赴港经营及投资,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基础[19]。
1980年代至1990年代
编辑-
1986年的维港两岸
-
1991年九龙弥敦道一带
1984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北京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于1997年6月30日深夜完结,中国在7月1日落实香港回归[20]。
1925年启用的启德机场的运作容量在1980年代已经饱和,而且邻近民居、无法24小时升降及缺乏扩建空间,必须尽早迁置。1989年中国发生六四事件,引起香港人对于香港主权移交中国的信心危机,时任香港总督卫奕信爵士随即于同年10月11日在立法局宣读《施政报告》时公布《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落实兴建赤鱲角机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即后来的机场核心计划以稳定市民的信心[21]。
1997年
编辑1997年7月1日,香港交接仪式进行,在国际上改称中国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英属香港时期正式结束[2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式管治香港,五十年不变,《基本法》第45条及第68条列明普选行政长官及立法会全体议员最终落实双普选[23]。
政治
编辑英属香港共经历六位英国君主,分别是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每位君主都在香港留下相应纪念事物或地名。
英国君主是英属香港的最高统治者,香港总督是英国君主的全权代表[24]。初期香港主要官员全由英国人担任,但后逐渐接纳华人进入政府部门,如陈方安生、曾荫权都是英治时期的官员,并直接过渡至特区时期。
1842年,清政府割让香港岛予英国。当时仍为英国全权代表的砵甸乍于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发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税之埠,准各国贸易,并尊重华人习惯”。维多利亚女王1843年4月5日颁发《英王制诰》,《制诰》在同年6月抵港,而耆英与砵甸乍于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条约》换约,砵甸乍遂依据《制诰》,正式成为首任香港总督。
砵甸乍上任总督后,随即依据《英王制诰》成立香港政府(英语:Hong Kong Government),设立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当中,砵甸乍在1843年8月宣布委任三名官守议员加入定例局。该三名官守议员分别为庄士敦(前护理总督)、莫里森(商务总监中文秘书兼传译员)及金尼(首席裁判司),因此定例局最初连总督在内,只有四名成员。定例局在1844年1月11日举行首次会议,并在1844年2月26日通过首条香港法例。
香港总督由英国任命,由英国议会监察,行政局及定例局(其后称为立法局)议员由政府委任,大多数为官守议员。1850年,立法局首度引入非官守议员,至1880年委任首名华人议员伍廷芳。行政局到1896年才开始有非官守议员,同年香港首次举行公投[25]。
开埠初期,在港居留的英国人曾数度力促成立自治政府,英廷一直不予首允,称香港华人占多数,不会由少数欧籍人士统治。其后,一个类似市议会的机构洁净局(市政局前身)于1883年成立,1887年起引入由选举产生的成员。卫生局于1936年改组为市政局。初期香港殖民地政府有意从英国借调官员管理华人,但这种并行的政制,从未认真施行,其后因罪案日多,终于在1865年废除这个制度,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取代。是年英廷大幅修订香港总督的训令,规定“任何法例若对亚、非裔人士有所禁制,而欧籍人士则不受其限者”,总督均不得批准施行。政府把香港当作开放的营商贸易之地,采取“放任政策”,一切秉公办理[26]。
经济
编辑1842年成为自由港后,香港便成为区内一个重要的转口港。多间英国洋行在香港设立,吸引不少华人从事与贸易相关的业务,如搬运及运输等。部分华商在香港设立南北行经商。工业方面,早年香港主要依赖造船业,在红磡及香港仔等地均设有船坞。香港开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税款,只依赖卖地及牌照等收入,自1850年代起收取小量税项,但由于一直不抽关税,故对香港经济发展影响甚微。
20世纪初,除了秉承以往的转口贸易外,香港的工业也开始有所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工业生产受到影响,使香港多了不少工厂,以九龙一带为多。19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银本位货币制度受到冲击,都对香港经济构成一定影响。1937年,港元正式成为香港法定货币。同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香港政府实施中立政策,大量物资经香港进入中华民国,直至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为止。香港在太平洋战争及日占时期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香港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变得恶劣,香港转口贸易下降,但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在二战后的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对工业产品需求增加,由于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并与西方先进国关系良好,有助获取欧美订单及生产技术,其时香港劳动力充足,制品物美价廉,香港产品因而远销欧美[27],1960年代起渐渐发展为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中心[28],在工业化下香港经济开始起飞[29]。当时的新加坡、韩国及台湾亦经历相似的经济发展轨迹,国民生产总值在这20年间较过往有显著的增长[30],在1980年代与香港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
1970年代起,香港市民的经济水平有较大的提升。1985年香港人均GDP达到10,204美元[31],跨过当年为10,000美元起的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门槛,踏入1990年代后,香港人均GDP已经位列亚洲第三,仅次于日本与产油国文莱,这段时期也普遍被认为是香港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香港制造业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式微,因素甚多,包括在1970年代后期,香港的土地价格开始上涨,住房、地产成为新兴商业活动,原本预留作兴建工厂的土地都被改为兴建住屋及大型商场之用。与此同时,薪资成本较高的西方国家开始忧虑来自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工业制品对国内生产类似产品的工业厂商构成的竞争,逐渐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保障本国工人就业,增加对香港商品的进口关税[27],提高香港产品的销售成本。而在十年文革结束后,1978年中国大陆经济开始改革开放,香港厂商因为中国大陆可以大量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而逐渐将工厂迁移。1972年葵涌货柜码头启用,1975年香港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纽约、荷兰鹿特丹及日本神户的全球第四大货柜港[32],1987年香港共处理约343万个标准货柜箱,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货柜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33],至1990年代香港一直是全球是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中心[34]。启德机场自1925年落成起为香港国际机场,其后经过多次扩建[35],客运量由1970年超过200万人次增加至1990年接近1,500万人次,货运量在1960年代中开始急速上升,短短四、五年间由少于10,000公吨,升到50,000公吨[36],到1996年启德机场的国际旅客量位列全球第三,货运量更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启德机场已无法扩建,香港政府也为此在1989年提出机场核心计划开发赤鱲角机场[37]。
社会
编辑医疗方面,最早建立的华人医院为1872年创立的东华医院,为上环华人居住区的市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至今。1874年,西营盘医院(政府公立医院)成立,为是香港第一所非军用的政府医院。当时的主要医院还包括那打素医院及雅丽氏纪念医院(两者今合并为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等。1960年代,行政局尝试改善医疗系统以提供价钱低廉的健康服务给香港市民,于是医疗部门拟出一份预测未来15年市民对医疗服务的建议书。1968年香港流感是一种于文革期间由中国传入及在香港扩散的流行性感冒,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到美国[38][39],该疫症一直持续到1969年。
治安方面,香港殖民地警队于1844年5月1日正式成立。警队早期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除负责治安外,还负责消防、人口登记、出入境、签发车牌狗牌、交通以及邮政。在1967年,警队因平息六七暴动有功,英国君主授予警队“皇家香港警察”称号,辅警则获封皇家香港辅助警察,并由雅丽珊郡主担任荣誉总监,以增加他们的廉洁精神和归属感。警队在香港的发展中对维持安全及稳定有其贡献,但其贪污的习气一直存在,对市民生活乃至有效施政都有不良的影响。直至1960年代暴动,港督麦理浩爵士了解到贪污问题严重,于1974年成立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纠正警队的贪污恶习,期间虽发生警廉冲突,但对公务员过往的严重贪污问题起到警示作用,并逐渐改变社会收受利益的风气,廉洁的水平达到世界前列。
教育
编辑香港政府于1847年推行公立学校教育制度,补助中文学校的经费,并于1873年将教会学校也纳入在内。首间官立学校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于1862年开办。1887年,香港西医书院成立。1971年,政府推出六年免费强制小学教育,1978年推广至中三程度。在这之前,香港的小学毕业生都要参加香港小学会考,取得学历的确认,以便投身社会工作。自从六年强制小学教育推行后,小学会考被升中试取代,作为升读中学的竞争准则。“九年免费教育”推行后,升中试为学能测验所取代,在1981至1987年间曾经在中学三年级设立中三淘汰试以筛选适合升读高中教育的学生。
高等及专业教育的发展始于1908年筹建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在1912年启用后长期是香港唯一的大学,直至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91年设立香港科技大学。为提供职业教育培育工业技术人员,1937年设立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该校于1972年改制为香港理工学院,其后于1984年设立香港城市理工学院。1950年代也有部分宗教团体有意开办专上教育课程,包括1956年成立的香港浸会书院,由于中共在中国大陆推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思想改造运动,部分中国院校的人员逃难到英国统治的香港谋生,并且成立岭南书院及珠海书院等院校,1994年理工、城市理工及浸会书院获升格为大学,此外在1989年成立的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也于1997年升格大学[40]。1939年起先后有5所师范学院成立,其后于1994年合并为香港教育学院。1982年成立职业训练局统筹各香港工业学院及后来设立的香港科技学院[41]。
语文
编辑香港开埠后,政府奉行自由港原则,尊重华人生活方式。政府文书以英文为准,中文在香港民间社会广泛应用。1920年代,总督金文泰于1926年3月1日成立香港首间中文官立学校,名为官立汉文中学(今为金文泰中学),由教育司署的汉文视学官兼任该校校长。1928年,金文泰进一步颁布《中小学中文课程标准》,规定香港的中文学校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采用相同的“六三三”学制,让中文学校学生能够衔接中国大陆的学校课程。在其提倡下,香港大学于1927年增设中文系,并请来前清遗老赖际熙与区大典等翰林教授经典。
香港的中文媒体、中文电影等等中文应用都非常发达,从1930年代第一部粤语电影开始,香港便一直是粤语电影的中心,香港人讲粤语的人数,亦长期占绝大多数,自开埠以来,香港的中文报纸等媒体,亦长期是华人世界最发达的中文媒体。香港教育界及大专学生从1970年起开始争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为法定语文。香港政府于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问题研究委员会,最终给予中文与英文同等的法定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语文条例》,中文获立为法定语文。1987年起则进一步规定所有法例都必须以中英文制定和颁布。[42]
除了市区粤语广州话(通称广东话)之外,香港原居民主要以粤语围头话、客家话沟通;水上人则多用粤语蜑家话、鹤佬话。战前战后的英国及其他国家(包括后来自英国独立者)的白人居民多数能用各种口音的英语。不少英语词语融入广州话中,各种广州话词语亦传入英语,例如“巴士”、“士多”、“的士”均来自英语;“kowtow”、“dai pai dong”分别译自“叩头”、“大牌档”。
汉字书体方面,英属香港沿用晚清以来之传承字形。与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分别推行简化字不同,香港政府并无大力干涉书体习惯。民间时有为求方便与快捷而使用各种简笔字,但文件来往、街边招牌、电视台、学校教学等等皆使用传承字,正、俗体并存。1986年,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出版《常用字字形表》,作为教育参考字形。
文化
编辑文学小说
编辑影视
编辑战前香港电影业始于20世纪最初。战后香港电影及电视业在上海和东南亚华人制片人同来香港之下,发展逢勃。初年主要电影语言有国语、广东话两种,而国语占大部分。自70年代初起,广东话占比例。香港电影业全盛时期,号称“东方好莱坞”,当中亦奠定了功夫片和英雄式血洒风格动作片的地位。
流行音乐
编辑体育
编辑足球和赛马是香港最受大众欢迎的体育运动,其中香港足球代表队于1920年代开始直到1960年代后期是亚洲中具实力的足球队,部分香港足球员更选择代表中华民国出战亚洲杯、亚运会和奥运会。
香港赛马是大中华地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体育项目,香港赛马会是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赛马会之一,每年缴付大量博彩税予香港政府。
单车、网球、壁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亦由英国人在早期带入到香港,成为亚洲地区最早接受这些运动的地区。香港最后以英国属土身份参与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香港代表队的李丽珊夺得滑浪风帆项目的金牌,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面奥运金牌。
节日
编辑在香港开埠初期的1875年,香港政府订立《公众假期条例》(Public Holidays Ordinance),订明公众假期和银行假期日期,所以公众假期也俗称“银行假期”。其后条例经多次修订,英文名称亦改为General Holidays Ordinance。该条例指明政府部门在假期当日暂停办公,亦规定银行在假期当日无须办理与可转让票据有关的付款等事宜。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只是方便政府和商业运作,并无规定雇主必须让雇员于公众假期当天放假,部分雇员可在公众假期放假,纯粹是雇主给予的额外福利。
当时洋人一般跟随英国的习惯庆祝节日,华人则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当时洋人的假日包括公历新年、复活节、英王寿辰及圣诞节;华人的假日主要为农历新年及冬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及节气也会进行一些应节的活动,但不会放假。
20世纪初,香港社会新增两个纪念日,分别是1912年起华人的中华民国国庆日(10月10日)及1918年起洋人的和平纪念日(11月11日)。至二次大战期间的1941年日本军事占领香港前,华人与洋人的节假日通常各自为政,也没有公众假期的概念。
1945年8月30日英国恢复管治香港,节假日的习惯得以恢复。1947年1月10日,香港政府修订《公众假期条例》,新制订的假期有重光纪念日。当时中华民国国庆日也是香港的公众假期之一,至大约1950年代初期,才因为中国大陆政权交替、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而取消。这些公众假期主要是政府、银行业以及与银行业关系较密切的行业(如贸易公司)所采纳。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间,香港已经有正式的公众假期,但是当时香港经济模式及就业市场的职位分布,以制造业等蓝领职业为主,基于前述的《公众假期条例》适用范围问题,大部分香港市民都不能够享有公众假期。1962年4月,香港政府因遵循国际劳工公约每年最少6天有薪假期的规定,实施《工业雇佣(有薪假期与疾病津贴)条例》(Industrial Employment(Holidays with Pay and Sickness Allowance) Ordinance),首次为法定假日立法,规定在工厂工作的劳动工人或月薪700港元以下的非劳动工人,可享每年6天有薪假期,分别是农历年初一、农历除夕或年初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或随后的元旦(由雇主选择其中1天)。这6天假期就是“法定假日”,因初期实施时的适用对象关系,所以也俗称“劳工假期”、“工厂假期”等[43]。
该法例于1974年1月废除,有关法定假日的条文则纳入《雇佣条例》,使《雇佣条例》涵盖的所有雇员,不论是否受雇于工厂,一律享有法定假日。法定假日的日数其后数度增加,1977年,新增元旦、农历年初三、重阳节、1天浮动假期(由雇主选择何时发放,下同),即增至10天;1983年,新增1天浮动假期,即增至11天;至特区时期的1997年,取消2天浮动假期,新增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国庆日;1999年,新增劳动节,即增至12天,一直至今。惟与每年17天的公众假期相比,仍然少了5天。
至约1980年代至1997年6月30日英治时期结束期间,香港公众假期如下:
名称 | 公历日期 | 农历日期 | 简介及备注 |
---|---|---|---|
每个星期日 | 每个星期日 | 见上文。不是法定假日 | |
元旦 | 1月1日 | 见上文。 | |
农历年初一 | 1月下旬 至 2月下旬 其中连续三天 |
正月初一 | 见上文。 |
农历年初二 | 正月初二 | ||
农历年初三 | 正月初三 | ||
清明节 | 4月4日 、 4月5日 其中一天 |
见上文。 | |
耶稣受难节 | 3月下旬 至 4月下旬 其中一个连续的 星期五、六、一 |
见上文。不是法定假日 | |
耶稣受难节翌日 | |||
复活节星期一 | |||
端午节 | 5月下旬 至 6月下旬 其中一天 |
五月初五 | 见上文。 |
英女王寿辰 | 6月第2或第3个星期六、
及紧接其后的星期一 |
庆祝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生日,但伊丽莎白二世真正的生日是4月21日。 1950至1980年代初,公众假期定于4月21日,即伊丽莎白二世真正的生日。及后考虑到4月已有清明节及泛复活节假期,为免太多假期集中在4月,及英女王官方寿辰为6月(因英国的天气以6月较好)。故由1983年开始,公众假期改为6月,通常为6月第2或第3个星期六,及紧接其后的星期一。而由1950至1980年代初,7月1日亦为公众假期。 1997年6月,英治时期结束前夕,最后一次英女王寿辰公众假期,为配合7月1日及2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日公众假期,故特别把英女王寿辰公众假期定于6月第4个星期六及紧接其后的星期一,即6月28及30日,以连同6月29日星期日、7月1日及2日,串连成连续5天公众假期。 | |
英女王寿辰后第一个星期一 | |||
8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一之前一个星期六 | 8月最后的星期一 之前一个星期六、 8月最后的星期一 |
重光纪念日。纪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胜利 ,香港结束3年零8个月日治时期,英国于同年8月下旬恢复管治香港的日子,中环皇后像广场的和平纪念碑有官方纪念仪式。
1946年起,定于8月30日。1968年起,改定于8月第一个星期一及8月最后的星期一。1983年起,改定于8月最后的星期一之前一个星期六、及8月最后的星期一。 英治时期结束后取消,曾新增性质类似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公众假期(8月第3个星期一)(不是法定假日),虽然同为纪念二战时对日战争胜利,但非纪念英国恢复管治香港,而是纪念1945年8月中旬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故日期定于8月中旬的第3个星期一。仅实行了两年(次),即1997年8月18日及1998年8月17日,1999年起,新增劳动节及佛诞为公众假期,由于政府坚拒增加每年公众假期天数,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再是公众假期,名义上与重阳节“合并”[44],实为取消,官方纪念仪式改为重阳节在香港大会堂纪念花园举行。 | |
8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一(重光纪念日) | |||
中秋节翌日 | 9月上旬 至 10月上旬 其中一天 |
八月十六 | 见上文。 |
重阳节 | 10月上旬 至 11月上旬 其中一天 |
九月初九 | 见上文。 |
圣诞节 | 12月25日 | 见上文。 | |
圣诞节翌日 | 12月26日 | 见上文。不是法定假日。 |
公众假期17天,法定假日11天,法定假日为其中9天公众假期,另加2天由雇主选择何时发放的浮动假期,如雇主无明文指定,则通常于英女王寿辰后第一个星期一及8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一发放。
此外,1983年,政府更改农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节翌日的补假方式。之前这些假日如适逢星期日,会于该天后,即农历年初四或八月十七补假;由1983年起,更改为该天前,即农历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和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补假,如前述,这种补假方式,可能造成假期损失,且一直维持了30年,至2013年才再有更改。
当时适逢星期六的公众假期(或其补假日),每年最多可达6天,最少也有3天,因耶稣受难节翌日、英女王寿辰、8月份最后一个星期一之前一个星期六,是一定适逢星期六。以1992年及1993年为例,该两年适逢星期六的公众假期,除上述3天外,1992年尚有清明节、中秋节翌日、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1993年则有农历年初一、重阳节、圣诞节。即连续两年,适逢星期六的公众假期均为达上限的6天,还有1993年因农历年初二适逢星期日,而以农历除夕作补假。故此造成不少假期损失。
对日校中小学学生而言,泛英女王寿辰和泛重光纪念日这4天公众假期中,其中3天是一定适逢星期六及/或暑假中,也是假期损失(虽然属泛复活节的耶稣受难节翌日也一定适逢星期六,但日校中小学学生已因复活节而获复活节长假期,故此不论)。
另外,1981年7月29日当时的英国储君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举行婚礼当天,以及1986年10月21日当时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港当天,当时香港政府亦跟随英国政府的做法,将当天定为额外的公众假期。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国丛报》香港岛人口统计
- ^ John M. Carroll.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PD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1. ISBN 9789622098787.
- ^ 【當年今周】1996年7月29日 「風之后」李麗珊奪奧運第一金. 明刊. 2021-07-24 [2024-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1).
- ^ 张家伟.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 ^ 化危機為生機 五零至七零年代的香港. 香港地方志中心. 2020-12-28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港英時代》選摘(2):英國和中國管治大不同. 风传媒.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 ^ 香港的發展(1967-2007)統計圖表集 (PDF). 政府统计处.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 ^ 香港故事:一場浮出水面的記憶之爭(上). 端传媒. 2015-09-02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3).
- ^ Morris, Jan. Hong Kong:Epilogue to an Empire. Faber and Faber. 1988 [2008]: 70.
Robert Montgomery Martin, an early Colonial Treasurer, arriving in 1844, dismissed it almost at once as small, barren, unhealthy and valueless
- ^ 1945年香港重光:軍政府重建香港 以善治爭取認受.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07-04 [202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 11.0 11.1 香港昔日奇蹟是「背靠祖國」還是「背靠大英」. 端传媒. 201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 ^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齐鹏飞,《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03期第23-30页。后来增删为:齐鹏飞.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暂时不动香港"战略始末.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2008-11-07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通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文化大革命催生六七暴動. 独立媒体. 201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 ^ 张家伟.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p.30) (PDF). hkupress.hku.hk.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1).
- ^ 現代警隊的雛型1945-1967 (PDF). 香港警务处.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8).
-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1967 – 1996年 成為世界一流的港口. 海事处. [2024-04-06].
- ^ 叶健民. 六七暴動真的改變了香港嗎?. 端传媒. 2017-04-26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8).
- ^ 難道真的「甘願做英奴」:為什麼港英政府也無賦予港人多少民主,卻有愈多人緬懷英治時期?. 关键评论. 2015-03-14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9).
- ^ 香港開新篇: 要改革,更要開放 (PDF). 香港城市大学. [2024-06-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19).
- ^ 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 treaties.un.org. UN. [2020-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 ^ 是承諾,還是詛咒?-新機場計畫. 远见. 1994-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九七:圖像大解構. 光华杂志 (1997年6月).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9).
- ^ 香港23條立法後何時雙普選 律政司長:專心拚經濟. 中央广播电台. 2024-03-23.
- ^ 英皇冠被消失 學者稱港面對「再殖民化」. 新报人. 2015-12-18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市政局】政府話哂事執行防疫?潔淨局:不了. Watershed Hong Kong. 2020-04-17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 ^ 香港年報. [201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 ^ 27.0 27.1 香港工業的興衰. 香港记忆.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 ^ Woolcock, Stephe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trade, and adjustment in the OECD economies (PDF). INTERECONOMICS (January/February 1981). [2024-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25).
- ^ Oli Havrylyshyn, Engin Civan. Intra-Industry Trade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PDF). The World Bank. November 1982 [2024-09-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9-13).
- ^ Growth in East Asia What We Can and What We Cannot Inf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4-09-13].
- ^ World Comparison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Purchasing Power—SUMMARY OF 1985 RESULTS. United Nations.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3).
- ^ 葵涌碼頭相繼啓用 貨櫃航運蓬勃發展. 华侨日报 (p.41). 1976-06-05.
- ^ 以後還要更多的貨櫃碼頭. 华侨日报 (p.2). 1988-04-13.
- ^ 大限啟示錄:過問港府工程,中方借經濟打政治牌. [2024-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 ^ 啟德機場1925 - 1998. 民航处. [2024-07-01].
- ^ 從啟德到大嶼山. 政府评论. 2015-08-06.
- ^ 啟德起飛 降落嶼山. 明报. [2024-07-01].
- ^ 秦颖 等. 中国流感大流行的百年历史.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 ^ Hong Kong Flu (1968 Influenza Pandemic). Sino Biological. [2020-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3).
- ^ 香港教育廿載歷程 (PDF). 香港教师中心. [2018-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職業教育發展的回顧 (PDF). 香港立法会. [2018-07-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定语文政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DF),载《中大译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2000年1月。
- ^ 同是打工仔 點解勞工假、銀行假相差5日?原來有段故 「1950年代始訂勞工假」. hk01.com. [2016-12-26].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8年假期(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会议纪要) 199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