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文
悉昙文(梵语:सिद्धं,罗马化:Siddhāṃ,意为成就或完美;或者悉昙摩呾理迦 Siddhāmātṛkā[1]),又称梵书[2][3]、梵字,是西元约600至1200年间书写梵语的文字。悉昙文是对笈多王朝时使用的笈多文的改良,笈多文源于婆罗米文也是藏文等文字的祖先。名称起源于在文首写悉昙章(𑖭𑖰𑖟𑖿𑖠𑖯𑖽(Siddhāṃ)或𑖭𑖰𑖟𑖿𑖠𑖯𑖽𑖨𑖭𑖿𑖝𑖲(Siddhir-astu),意为“祝愿完美”)字样的做法。
悉昙文 𑖭𑖰𑖟𑖿𑖠𑖽 | |
---|---|
类型 | |
使用时期 | 大约公元600年–大约公元1200年的印度,及今日的东亚地区 |
书写方向 | 从左至右 |
区域 | 印度、中国、日本 |
语言 | 梵语、巴利语 |
相关书写体系 | |
父体系 | |
子体系 | |
姊妹体系 | 藏文, 夏拉达文 |
ISO 15924 | |
ISO 15924 | Sidd (302), Siddham, Siddhaṃ, Siddhamātṛkā |
Unicode | |
别名 | Siddham |
范围 | U+11580–U+115FF |
悉昙文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并非全音素文字,因为每个字符表示一个音节,不加辅助符号时以a为元音,加辅助符号表示其他元音、鼻化音或止韵。悉昙文多以毛笔书写,但亦可以竹笔或钢笔等书写。
悉昙文与佛教
编辑悉昙梵字约于六世纪定型,并于南朝的梁代左右传入汉地。不过传入之后,并未普及。直到唐代,由于密教的兴盛,悉昙梵字才成为学习的重点。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经多以某种版本的悉昙文写成,于唐宋时期最为盛行,在唐代,不但是佛教界僧侣熟习悉昙梵字,当时一般士人能书写或研读悉昙资料[4],例如苑咸的《酬王维》诗:“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5],其中的“三点成伊”即指悉昙文里的𑗘(i)音的写法[6],可知书写悉昙文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风尚。
由于密教有念诵梵咒及观想种子字的修行方法,所以梵字与梵音的学习,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特色表现于汉文佛典中,即有“梵字与汉文音译对照”的所谓新译经文出现。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新译”出的密教经典中,在以汉文音译梵文专有名词和术语时,多半会附上梵文原文。尤其是译到有关陀罗尼或梵文字母时,他们开始使用梵汉对照并列的“新式译法”,而当时的梵文即是悉昙体。
日本僧人空海在西元804年到达中国,向曾经在那烂陀寺修行的僧人般若三藏学习梵文,于西元806年归国后,将悉昙文传至日本。此时,往印度的佛教陆上朝圣之路已经被扩张中的伊斯兰阿拔斯王朝所阻断。后来,天城体等文字在印度取代了悉昙文,因此前者现今仅在东亚使用。悉昙梵字在唐末及五代的毁佛事件后,于汉地几乎可说完全失传了。但由于日本留学僧与唐代交流频繁,所谓“入唐八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叡)大量自中国引入悉昙资料,因此唐代的密教与悉昙梵字之学,还有许多悉昙资料都被保存于日本。
因为佛教的真言(咒文等)需用原音念诵,而汉字被认为无法准确纪录梵语,悉昙文在东亚保留下来,其中以日本保存最为完善。其书写在密教中使用。日本的若干教派在书写真言及经文时仍使用悉昙文(又称“梵字”),如密教的真言宗和天台宗及混合教派修验道。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多数真言保留悉昙文,而韩国佛教也以一种版本的悉昙文书写“种子”音节(Bīja)。
法隆寺贝叶
编辑日本法隆寺藏有两片贝叶经,由遣隋使小野妹子于大约公元609年带回日本。最下一行是字母列表。后世有三种临写本:《净严的写本》(1694年)、《慈云的刊本》(1762年)和《阿叉罗帖本》(1859年)。
悉昙章的记载
编辑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第二(三国):“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四:“一则创学悉谈章。亦名悉地罗窣睹。斯乃小学标章之称。俱以成就吉祥为目。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馀字。合三百馀颂。凡言一颂。乃有四句。一句八字。总成三十二言。更有小颂大颂。不可具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斯乃相传。是大自在天之所说也。”
悉昙四种相承
编辑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
- 梵王相承,又作南天相承。即印度所用悉昙文为梵天所造之说。梵王所造之梵书有根本四十七言、十二摩多(梵语:माता,罗马化:mātā[7])、三十五体文(vyañjana,又音译便善那、便社那、便膳那、屈曲[8],近现代吕澂译毗衍阇南[7]),若合字转成则成无尽多字,且立十八章以为标准。唐代智广之《悉昙字记》所说南天相承摩酰首罗(maheśvara)之文,即指此梵王所造之悉昙。
- 龙宫相承,又作中天相承。佛陀入灭后七百年中,龙树菩萨入海得大乘经所传之悉昙;据《悉昙字记》所载,中天兼以龙宫文,与南天小异而纲骨同。
- 释迦相承,为释尊宣说经典中所示之悉昙。即《文殊问经》之五十字母、《华严经》之四十二字门、《方广大庄严经》示书品之四十六字母、《大集经》海慧菩萨品之二十八字门句、《大品般若经》之四十二字门、《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之十四音五十字义等。乃佛陀入灭后,由文殊、弥勒、阿难等结集而传于世。
- 大日相承,乃大日如来所说之悉昙。指《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之五十字、《大日经》具缘品、同字轮品之五十字等。由金刚萨埵结集,龙猛菩萨入南天铁塔得之而传诵流通。
字母表
编辑元音
编辑字母 转写 元音附标
𑖎𑖿𑖧(ky)为主体字母 转写 元音附标
𑖎𑖿𑖧(ky)为主体𑖀 a 𑖎𑖿𑖧 𑖁 ā 𑖎𑖿𑖧𑖯 𑖂 i 𑖎𑖿𑖧𑖰 𑖃 ī 𑖎𑖿𑖧𑖱 𑖄 u 𑖎𑖿𑖧𑖲 𑖅 ū 𑖎𑖿𑖧𑖳 𑖊 e 𑖎𑖿𑖧𑖸 𑖋 ai 𑖎𑖿𑖧𑖹 𑖌 o 𑖎𑖿𑖧𑖺 𑖍 au 𑖎𑖿𑖧𑖻 𑖀𑖽 aṃ 𑖎𑖿𑖧𑖽 𑖀𑖾 aḥ 𑖎𑖿𑖧𑖾
辅音
编辑塞音 鼻音 近音 擦音 清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软腭音 牙音角
舌缩却𑖎 k
𑖏 kh
𑖐 g
𑖑 gh
𑖒 ṅ
硬腭音 齿音商
开口张𑖓 c
𑖔 ch
𑖕 j
𑖖 jh
𑖗 ñ
𑖧 y
𑖫 ś
卷舌音 舌音征
舌拄齿𑖘 ṭ
𑖙 ṭh
𑖚 ḍ
𑖛 ḍh
𑖜 ṇ
𑖨 r
𑖬 ṣ
齿音 喉音宫
舌居中𑖝 t
𑖞 th
𑖟 d
𑖠 dh
𑖡 n
𑖩 l
𑖭 s
双唇音 唇音羽
撮口聚𑖢 p
𑖣 ph
𑖤 b
𑖥 bh
𑖦 m
唇齿音 𑖪 v
声门音 𑖮 h
在汉传唐智广794年后著《悉昙字记》和北宋惟净1035年著《景祐天竺字源》中采用了汉语音韵学的五音概念标示发音,汉传密教在此基础上还配比五声。[10][11]
符号
编辑附加符号
编辑仰月点(𑖼) | 随韵(𑖽) | 止韵(𑖾) | 怛达点画(𑖿) | 努克塔点(𑗀) |
---|
标点符号
编辑棍号(𑗂) | 双棍号(𑗃) |
---|
文首标记(𑗁) | 全文结束(𑗉) | 间隔号(𑗄) | 竖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写
编辑所有辅音+响音
编辑以k作为样例辅音。其他辅音类推。本表中去掉含相邻重复辅音的组合。本表对应《悉昙字记》的初章到第十四章。
k kṣ -ya -ra -la -va -ma -na 𑖎 k 𑖎𑖿𑖧 kya 𑖎𑖿𑖨 kra 𑖎𑖿𑖩 kla 𑖎𑖿𑖪 kva 𑖎𑖿𑖦 kma 𑖎𑖿𑖡 kna 𑖨𑖿𑖎 rk 𑖨𑖿𑖎𑖿𑖧 rkya 𑖨𑖿𑖎𑖿𑖨 rkra 𑖨𑖿𑖎𑖿𑖩 rkla 𑖨𑖿𑖎𑖿𑖪 rkva 𑖨𑖿𑖎𑖿𑖦 rkma 𑖨𑖿𑖎𑖿𑖡 rkna 𑖏 kh 总计68行。
同部位鼻音+塞音
编辑本表和下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五章。
𑖒𑖿𑖎 ṅka 𑖒𑖿𑖏 ṅkha 𑖒𑖿𑖐 ṅga 𑖒𑖿𑖑 ṅgha 𑖗𑖿𑖓 ñca 𑖗𑖿𑖔 ñcha 𑖗𑖿𑖕 ñja 𑖗𑖿𑖖 ñjha 𑖜𑖿𑖘 ṇṭa 𑖜𑖿𑖙 ṇṭha 𑖜𑖿𑖚 ṇḍa 𑖜𑖿𑖛 ṇḍha 𑖡𑖿𑖝 nta 𑖡𑖿𑖞 ntha 𑖡𑖿𑖟 nda 𑖡𑖿𑖠 ndha 𑖦𑖿𑖢 mpa 𑖦𑖿𑖣 mpha 𑖦𑖿𑖤 mba 𑖦𑖿𑖥 mbha
- ṇ的另一种写法
软腭鼻音+近音和擦音
编辑其他组合
编辑以下各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
长辅音
编辑含ṛ音节
编辑本表对应《悉昙字记》的第十六章。
一些样例音节
编辑编码字体
编辑悉昙文仍然主要是手写文字。已有将其录入电脑的尝试,但收录进Unicode之前未能录入所有的合字。2014年6月,悉昙文于Unicode 7.0中正式收录,但支持字体直到最近[何时?]才逐步出现。[注 1]
Unicode收录前
编辑-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于编撰其电子版大正新修大藏经时,曾商借台湾嘉丰出版社甫开发制作完成的悉昙字体“Siddam”及输入法“Siddhamkey”,并免费提供大众使用。惟此输入法是配合繁体中文BIG5码制作,在以Unicode码为主或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版本作业系统(如Windows 2000)中,容易产生问题而未能完善使用,算是美中不足之处。程式SiddhamKey可用于输入悉昙文和兰札文,但尚有若干不足(例如乱入兰札文、尼泊尔文字、藏文咒轮,以及“樱桃小丸子”的头像图标)。
- 日本开发的软体“今昔文字镜”(Mojikyo)也含有悉昙文,但字体内码为Shift-JIS。
- 日本和歌山地藏寺住职体高法师也有重新开发一套以弘法大师梵字书法为基础之梵字输入法,目前已有约10,000字。
Unicode收录后
编辑- Muktamsiddham是第一款支援Unicode的自由悉昙文字体。
- 谷歌开发的Noto字体系列中也收录了悉昙文,名叫“Noto Sans Siddham”。
- Windows 11(24H2版本之后)自带的字体“Sans Serif Collection”也包含有悉昙文,但文字排版错误。
图库
编辑古代文献实例
编辑-
大随求陀罗尼,后唐公元927年,1978年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出土。
-
大随求陀罗尼,北宋公元1006年,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
大佛顶陀罗尼,北宋公元971年,敦煌藏经洞。
-
观自在菩萨千转灭罪陀罗尼,敦煌藏经洞。
-
无量寿陀罗尼,敦煌藏经洞。
-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大悲咒)梵汉对照残片,敦煌藏经洞。
-
悉昙文和粟特文对照的《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敦煌藏经洞。
现代运用
编辑-
悉昙文维基百科标志
佛经中使用
编辑-
五轮塔形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用悉昙文书写。
-
1773年《梵汉阿弥陀经》
-
悉昙文的“南无阿弥陀佛”
印度教使用
编辑-
用悉昙文书写的奎师那心咒
使用悉昙文拼写的字词
编辑-
泰国诗琳通公主的名字“玛哈·扎克里·诗琳通”(𑖦𑖮𑖯𑖓𑖎𑖿𑖨𑖱𑖭𑖰𑖨𑖰𑖡𑖿𑖠𑖨)
-
“帕德马什里·哈尔达尔·纳格”在悉昙文中的写法(𑖢𑖟𑖿𑖦𑖫𑖿𑖨𑖱 𑖮𑖩𑖠𑖨 𑖡𑖯𑖐)
-
印度诗人哈尔达尔·纳格的俗称“民间诗人之宝”(𑖩𑖺𑖎𑖎𑖪𑖰𑖨𑖝𑖿𑖡)
-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𑖌𑖼𑖦𑖜𑖰𑖢𑖟𑖿𑖦𑖸𑖮𑗝𑖽)
相关文化
编辑Unicode
编辑悉昙文在2014年6月16日被包含于Unicode 7.0标准中,编码为U+11580–U+115FF。
悉昙文 Siddham[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 (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1158x | 𑖀 | 𑖁 | 𑖂 | 𑖃 | 𑖄 | 𑖅 | 𑖆 | 𑖇 | 𑖈 | 𑖉 | 𑖊 | 𑖋 | 𑖌 | 𑖍 | 𑖎 | 𑖏 |
U+1159x | 𑖐 | 𑖑 | 𑖒 | 𑖓 | 𑖔 | 𑖕 | 𑖖 | 𑖗 | 𑖘 | 𑖙 | 𑖚 | 𑖛 | 𑖜 | 𑖝 | 𑖞 | 𑖟 |
U+115Ax | 𑖠 | 𑖡 | 𑖢 | 𑖣 | 𑖤 | 𑖥 | 𑖦 | 𑖧 | 𑖨 | 𑖩 | 𑖪 | 𑖫 | 𑖬 | 𑖭 | 𑖮 | 𑖯 |
U+115B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15C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15Dx | 𑗐 | 𑗑 | 𑗒 | 𑗓 | 𑗔 | 𑗕 | 𑗖 | 𑗗 | 𑗘 | 𑗙 | 𑗚 | 𑗛 | 𑗜 | 𑗝 | ||
U+115Ex | ||||||||||||||||
U+115Fx | ||||||||||||||||
注释 |
Unicode 8.0还添加了两个悉昙文字符。
注释
编辑- ^ Journal of ancient Indian history, p.265. [201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 ^ 曼殊《梵书摩多体文》
- ^ 《游历日本图经》一 p.二十上-九
- ^ 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四十二字门考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年7月,页23)。
- ^ 《全唐诗》卷129第44首,引用于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为林光明著《梵字悉昙入门》写的序言。
- ^ 林光明《简易学梵字》第二章第二节。
- ^ 7.0 7.1 吕澂《声明略》
- ^ 《成唯识论02》;Frédéric Girard. Vocabulaire du bouddhisme japonais
- ^ 笈多文𑀮𑀴天城文लळ乌荼文ଲଳ僧伽罗文ලළ
- ^ 宋本《玉篇》附《五音声论》:东方喉声。西方舌声。南方齿声。北方唇声。中央牙声。
宋本《切韵指掌图》:欲知宫舌居中,喉音。欲知商开口张,齿头、正齿。欲知角舌缩却,牙音。欲知征舌柱齿,舌头、舌上。欲知羽撮口聚,唇重、唇轻。
宋本《玉篇》附《五音之图》为:
角
舌缩却宫
舌居中征
舌拄齿羽
撮口聚商
开口张《大正藏·悉昙部》日本了尊撰《悉昙轮略图抄》转载《五音之图》为:
征
羽
宫
商
角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五沙门慧琳释《次辩文字功德及出生次第》:“称呼梵字。亦五音伦次。喉腭龂齿唇吻等声……皆从深向浅。亦如此国五音。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内又以五行相参。辩之以清浊。察之以轻重。”《白虎通义》卷二“社稷”:“五声者,何谓也?宫、商、角、征、羽,土谓宫,金谓商,木谓角,火谓征,水谓羽。月令曰:盛德在木,其音角,又曰:盛德在火,其音征,盛德在金其音商,盛德在水,其音羽。所以名之为角者,跃也,阳气动跃;征者,止也,阳气止;商者,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羽者,纡也,阴气在上,阳气在下;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时者也。”卷三“京师”:“(1)少阳……时为春,春之为言蠢蠢动也。位在东方。其色青。其音角,角者,气动耀也。(2)太阳……时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色赤。其音征,征,止也,阳度极也。(3)少阴……时为秋,秋之为言愁亡也。其位西方。其色白。其音商,商者,强也。(4)太阴……时为冬,冬之为言终也。其位在北方。其音羽,羽之为言舒,言万物始孳。(5)土为中宫。……其音宫,宫者,中也。”
- ^
《大正藏·悉昙部》日本安然撰《悉昙藏》与《悉昙轮略图抄》等有:
征𑖝
南火事角𑖘
东木民宫𑖎
中土君商𑖓
西金臣羽𑖢
北水物《大正藏·悉昙部》日本淳祐集《悉昙集记》:
何故迦为牙声等耶。以舌中近腭上。开于唇跓牙锋。自两牙间而出此声。非喉唇之所发。故以迦为牙声。
者字。此开唇合齿。自齿间初发上声。渐开齿后究声。故者字云齿声。
吒字。此弹舌初发声。而后渐开口自舌端声初生。故云舌声。
多字。此以舌端著齿根间放之发声。声犹喉中发即带喉声。故云喉声。问何以不云腭声云舌声耶。答以佉字等为腭声。以吒字等为舌声也。今多字此非腭舌。故犹从喉也。
波字。此二唇相合。初开发声。故云唇声也。
问以此五声。配宫商角徴羽如何。答迦是宫音。者商音。吒是徴音。多是角音。波是羽音也。宫商等音。即牙齿等声耳。
而《大正藏·悉昙部》日本信范撰《悉昙秘传记》为:
𑖘南
征土地𑖎东
角火火𑖝中
宫金空𑖓西
商水水𑖢北
羽木风 - ^ 阴阳师手游画符技巧 阴阳师手游SSR怎么画符. 新浪网. 新浪电竞.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8).
- ^ アニメ続『刀剣乱舞-花丸-』 公式サイ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8) (日语).
参考文献
编辑- 《悉昙字记》,唐朝沙门智广撰。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PDF版。佛藏辑要,DJVu版。
- 《梵语千字文》,唐朝三藏法师义净撰,中华电子佛典协会,PDF版。
- 《景佑天竺字源》,北宋西天译经三藏法护和译经三藏惟净撰。中华大藏经,DJVu版。佛藏辑要,DJVu版。
- 《纯常子枝语》淸文廷式撰楷书悉昙文敎程
- 《梵字悉昙字母并釈义》,沙门空海撰,刊(高野版),京都大学附属図书馆,1352年书写,jpeg版。
- 《悉昙初心钞》,正智房著澄禅増补,早稲田大学図书馆,1671年书写,PDF版。
- 《悉昙三密钞》,浄严著,《大正藏》第八四卷悉昙部,PDF版。
- 林光明,《简易学梵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PDF版。
- 林光明,《梵字悉昙入门》(English Title: An Introduction to Siddham),嘉丰出版社,台湾,1995年(Mantra Publisher, 1995)
- Stevens, John . Sacred Calligraphy of the East.(Boston: Shambala, 1995)
- YAMASAKI, Taikō. Shingon: Japanese Esoteric Buddhism.(Fresno: Shingon Buddhist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1988)
- 《梵字大鉴》,名著普及会,东京,1983
- 宋本《玉篇》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沙门神珙撰。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悉昙文
- Omniglot网站悉昙文页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Bonji Siddham符号与发音
- 罗马字-梵字转换(曼荼罗寺提供)(日语)
- 宗教资料
- 王邦维:(四十二字门考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真言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有梵文咒文的藏文体、悉昙体、天城体、兰札体的列举。
- 悉昙文真言示例与解释中文。
- 悉昙文真言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
- 悉昙字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悉昙学会整理发布
- 字体
- Muktamsiddh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悉昙文字体,支持Unicode 8.0。
- ApSiddh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悉昙文字体,支持Unicode 8.0。(镜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to Sans Siddh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谷歌开发的Unicode字体
- 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