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歷史始於人類在冰河時期的高峰期從亞洲遷移到美洲大陸。大眾普遍認為,在10世紀萊夫·埃里克松帶領歐洲人從冰島來到美洲,和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行之前,美洲上的定居者相較於「舊大陸」的人們是孤立的。此觀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主流地位,但最近的遺傳學和人類學證據表明,在歐洲入侵者到來之前,美洲原住民波利尼西亞和東南亞族群的接觸儘管並不頻繁,但也有一定的規律性。文化和語言的交流、馴化的作物和牲畜、秘魯東部和安第斯文化的DNA分析以及一些被認為是大洋洲和波利尼西亞水手的永久定居點的地方都證明了這一點。人類學家還認為,美洲原住民與西非、中國、甚至一些早期歐洲文化,可能都和美洲文明產生過接觸,儘管這些說法基本上沒有得到支持。

美洲

今天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是古印地安人,他們是遷移到北美的狩獵採集者。最被普遍接受的觀點稱,遷移來的古印地安人是通過白令陸橋來到美洲的,現在這裡是被海水覆蓋的白令海峽石器時代的人追隨野牛猛獁象(現已滅絕)和馴鹿等巨型動物,因此獲得了「大型動物獵人」 的綽號。人類部落也可能沿着北太平洋海岸的冰架或冰片進入北美洲。

原住民在定居後發展成文明。在中部美洲、安第斯山脈和密西西比等地區,原住民文明逐漸發展。這些文化一般比舊大陸的文化發展要慢。被認為發展程度較高的文明包括:薩波特克文明托爾特克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米斯特克文明托托納克文明特奧蒂瓦坎文明瓦斯蒂克文明普雷佩查文明伊薩帕文明印加文明小北文明蒂亞瓦納科文化奇穆文明莫切文明穆伊斯卡文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納斯卡文明卡霍基亞文明密西西比文明普韋布洛文明馬薩特克文明

1492年哥倫布航行之後,西班牙和後來的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的殖民探險隊來到了新大陸,征服並定居在被發現的土地上,這導致了美洲文化和自然景觀的轉變。西班牙殖民了從今天的美國西南部佛羅里達加勒比地區到南美洲南端的大部分美洲地區。葡萄牙殖民者在主要是今天的巴西定居,而英國在美國東海岸以及北太平洋海岸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區建立了殖民地。法國殖民者在魁北克和加拿大東部其他地區定居,並聲稱擁有在今天的美國中部的一個地區。荷蘭殖民者在新尼德蘭建立了行政中心新阿姆斯特丹(現紐約)、一些加勒比海島嶼和南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區定居。

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導致了新的文化、文明和國家的崛起,這些都是美洲原住民、歐洲和非洲傳統、民族和制度融合的結果。殖民地的開拓對美洲文化的改變在建築、宗教、美食、藝術,特別是語言方面十分明顯,其中分布範圍最廣的是西班牙語,其次是英語葡萄牙語

殖民時期大約持續了三個世紀,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初,巴西和較大的西班牙語美洲國家宣布獨立。1776年,美國從英國獨立。1867年加拿大聯邦化,使其成為了自治領,並在1931年獲得了法律上的獨立。其他國家直到19世紀末仍與它們的歐洲母國保持聯繫,如古巴波多黎各直到1898年仍與西班牙保持聯繫。較小的殖民地,如圭亞那在20世紀中期獲得獨立,而某些加勒比海島嶼和法屬圭亞那至今仍是歐洲國家的一部分。

前哥倫布時期

編輯

遷徙美洲大陸

編輯

古印第安人遷移到美洲和整個美洲的具體細節,包括確切的日期和路線,都在不斷研究和討論中。[1]傳統的理論認為,這些早期移民在大約4萬-1.7萬年前進入西伯利亞東部和今天的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陸橋,當時由於第四紀冰川運動,海平面大大降低。[2][3]這些人被認為是跟隨現已滅絕的更新世巨型動物群,沿着延伸在勞倫特冰原科迪勒拉冰原之間的無冰走廊。[4]另一條路線是,他們或步行或使用原始船隻,沿着太平洋西北海岸遷移到南美洲。[5]後者的證據在最後一次冰期上升了100米的海平面後被掩沒。[6]

考古學家認為,古印第安人從白令陸橋(阿拉斯加東部)遷徙出來的時間範圍是距今4萬年至約1.65萬年。[7][8][9]這個時間範圍是一個爭論的焦點。迄今為止取得的少數共識是起源於中亞,在最後一個冰川期結束時,或更具體地說,在目前之前約16,000-13,000年的所謂晚期冰川期最大值期間,廣泛地居住在美洲。[10]

 
早期人類遷徙主要路徑圖(數字代表智人遷徙距今年份)
 直立人     尼安德特人     智人

2007年,Fagundes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我們通過使用86個完整的線粒體基因組,表明所有美洲原住民的單倍群,包括X單倍群(mtDNA),都是單一創始人口的一部分」「最終導致了整個美洲大陸人口的遷移」。[11]白令海峽地區的美洲印第安人群體與西伯利亞民族的DNA或線粒體DNA關係也許最強烈。美洲印第安人原住民群體的遺傳多樣性隨着與假定進入美洲的距離而增加。[12][13]某些從西到東的遺傳多樣性模式表明,特別是在南美洲,遷移首先從西海岸進行,然後向東遷移。[14]遺傳學家有不同的估計,亞洲和美洲的人民在42000年至21000年前屬於同一個族群。[15]

新的研究闡明了美國原住民的創始人口,表明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直接從西伯利亞遷移到北美的東亞和西方歐亞人。2013年《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西伯利亞Mal'ta一個24000年前的小男孩遺體中發現的DNA表明,多達三分之一的美國原住民的祖先可能可以追溯到西部歐亞人,他們可能 「在24000年前的分布比通常認為的更偏向東北方」[16] Kelly Graf教授稱,「我們的發現在兩個層面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表明舊石器時代上部的西伯利亞人來自於一個從非洲傳播到歐洲和中亞及南亞的早期現代人的世界性群體。第二,具有現代美洲原住民非典型表型特徵的古印第安人骨骼可以被解釋為與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西伯利亞有直接的歷史聯繫」。[17]通過白令海峽的路線被認為比索盧特人的假說更有可能。

2014年10月3日,發現北美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DNA證據的俄勒岡山洞被列入國家歷史遺蹟名錄。該DNA被放射性碳測定為14300年前,是在俄勒岡州中南部佩斯利五里角洞穴中發現的人類橈骨化石。

石器時期

編輯

在公元前8000年以前的石器時期或古印第安人時期,是人類棲居在美洲的第一個階段,涵蓋了晚更新世時代。這個時期的名稱來自於石片石器的出現。石器,特別是擲射體刮削器,是美洲最早的已知人類活動的主要證據。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用石器剝片對文化時期進行分類。[18]

遠古時期

編輯

自首次遷徙以來的數千年後,隨着狩獵採集者定居到半農業社區,出現了首批覆雜的文明。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所謂遠古時代中期,開始出現可識別的定居定居點。在整個遠古時期,可以發現一些特定的文化,並很容易對其進行分類。

在遠古時代晚期,秘魯中北部沿海地區出現了一個複雜的文明,被稱為小北文明。它是已知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也是古代文明獨立和本土起源的文明搖籃之一,興盛於公元前30至18世紀。它比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早近兩千年。在那爾邁統治下的埃及王國統一之後,小北文明與埃及同時代,並出現了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

包括土質平台和下沉式廣場在內的大型建築,被確認是小北文明的產物。根據考古證據表明,小北文明使用紡織技術並崇拜共同的圖騰。據推測,管理該地區的可能是神權形式的政府。然而,關於其組織結構仍有許多疑問。按照考古術語,小北文明應該屬於遠古時代晚期的前陶器文化,但它似乎缺少陶器和藝術品。

 
位於乾旱的蘇佩山谷的卡拉爾寺廟,距離太平洋海岸約 20 公里

學術界一直在爭論海洋資源在多大程度上造就了小北文化的繁榮,以及這些資源在沿海遺址和內陸遺址之間的關係。海產品在小北文明的飲食中的地位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話題。1973年,邁克爾·E·莫斯利(Michael E. Moseley)在考察小北文明的阿斯佩羅地區時認為,海洋資源型經濟是小北文明早期繁榮的基礎。這一理論後來被稱為「安第斯的海洋基礎」,它與學術界的普遍共識相左,即文明的產生是集約型穀物農業的結果,正如非洲東北部的埃及文明和亞洲西南部的兩河文明的出現一樣。

雖然早期的研究指出卡拉爾地區有可食用的家生植物,如南瓜豆類蛋黃果番石榴冰淇淋豆紅薯,但是喬納森·哈斯和他的同事們在著作中又將鱷梨姜芋玉米列入了該地區消費的食物清單。[19]在2013年,哈斯及其同事們報告稱,玉米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期間人們飲食的主要組成部分。棉花是小北文明另一種廣泛種植的作物,對漁網和紡織品的生產至關重要。哈斯指出了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小北文明的居民需要魚類資源來獲取蛋白質,而漁民則需要棉花來製成漁網捕魚」。

在2005年出版的《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一書中,記者查爾斯·曼恩對當時的文獻進行了調查,將「公元前3200年之前,也可能是公元前3500年之前的某個時間」作為小北文明形成的開始時間。他指出,位於福塔萊薩地區的瓦利坎加最初形成的可靠日期是公元前3500年,這是小北文明最早的城市。小北文明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開始衰落,因為在其南部、北部沿海地區和東部安第斯山脈地區出現了更強大的中心。

中美洲、疏林時代和密西西比文化

編輯
 
公元前1000年的美洲原住民生存方式分布簡圖
 
僧侶墩是密西西比文化土方建築,位於伊利諾伊州科林斯維爾附近的卡霍基亞遺址。混凝土樓梯是現代的,但它是沿着原始木樓梯的大致走向修建的。

在小北文明衰落之後,西半球出現了眾多複雜的文明和集權國家:安第斯地區有查文文化納斯卡文明莫切文化瓦里文明、基圖、卡尼亞里斯、奇穆王國、帕查卡馬克、蒂亞瓦納科艾馬拉印加帝國;中間區有穆伊斯卡、泰羅納、米斯基托、惠塔爾和塔拉曼卡;加勒比地區泰諾族;中美洲有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托爾特克米斯特克薩波特克文明阿茲特克普雷佩查帝國和尼科亞王國。

奧爾梅克文明是中美洲第一個文明,始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結束於約公元前400年。中美洲被認為是全球六個獨立自主發展的文明發源地之一。這個文明被視為中美洲其他文明的母文化。中美洲的曆法、數字系統、文字和許多神祇都似乎起源於奧爾梅克。

農業很早就在中美洲有實踐的跡象。玉米的馴化被認為開始於7500到12000年前。低地玉米種植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00年左右。農業與狩獵採集和捕魚的生活方式混合延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到公元前2700年,中美洲人開始主要依靠玉米,並主要生活在村莊裡。寺廟土丘和階級也開始出現。到公元前1300至1200年,小型中心合併成了奧爾梅克文明,它類似於城邦,宗教和商業方面緊密相連。奧爾梅克城市擁有祭祀建築群,包括土質或粘土金字塔、宮殿、石碑、水渠和有圍牆的廣場。第一個這樣的中心是位於聖羅倫索,此中心直到公元前900年消失。拉文塔是最後一個大型的奧爾梅克中心。奧爾梅克工匠用玉石和粘土雕刻了美洲豹和人類雕像。被認為是奧爾梅克統治者的標誌性巨型頭像,矗立在各大城市。

奧爾梅克文明在公元前400年結束,主要城市聖羅倫索和拉文塔遭到毀壞和破壞。然而,它催生了許多其他國家,最著名的是瑪雅文明,其第一個城市出現於公元前700-600年左右。奧爾梅克的影響在許多後來的中美洲文明中仍然存在。

阿茲特克、瑪雅和印加的城市規模和組織程度與舊世界最大城市相當,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估計人口在20萬到35萬之間。當到歐洲人到達時,這座城市的市場被稱為他們見過的最大市場。位於現代伊利諾伊州東聖路易斯附近的卡霍基亞,可能曾有人口超過2萬。在12世紀到13世紀的巔峰時期,卡霍基亞可能是北美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卡霍基亞的主要禮儀中心——僧侶墩,仍然是美洲前哥倫比時代最大的土方建築。

這些文明也發展了農業,將玉米的穗從2-5厘米培育到可能有10-15厘米。馬鈴薯番茄、豆類(綠豆)、南瓜、鱷梨和巧克力如今是最受歡迎的前哥倫布時期農業產品。這些文明沒有發展大規模的牲畜養殖,因為適合的物種較少,雖然在安第斯山脈中,羊駝駱馬馴化為負重動物以及提供毛和肉源。到15世紀,從墨西哥引進的玉米開始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種植。歐洲人的到來大大改變了農業發展的進程。

古典時期

編輯

卡霍基亞

編輯

卡霍基亞是一個重要的地區酋邦,與其貿易和進貢的酋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到墨西哥灣的一系列地區。

易洛魁聯盟
編輯

易洛魁聯盟,又名霍迪諾肖尼,位於今天的紐約州北部和西部,從 15 世紀中葉起就有了邦聯模式。學者認為,易洛魁的文化對後來美國政府發展過程中的政治思想做出了貢獻[20]。他們的聯盟制度是一種聯邦制,不同於歐洲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制[21]

領導權僅限於由50位酋長組成的團體,每個酋長代表一個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奧奈達人莫霍克人各占九席;奧農達加人占十四席;卡尤加人占十席;塞尼卡人占八席。代表權並非基於人口數量,因為塞內卡部落的人數大大超過其他部落。當一位酋長去世時,他的繼任者由部落中的年長女性與部落中的其他女性成員協商後選出;財產和世襲領導權由母系傳承。決策不是通過投票表決,而是通過協商一致的方式做出,每個酋長都擁有理論上的否決權。奧農達加人是 「守火人」,負責提出需要討論的話題,他們占據三面火堆的一面。與此同時,莫霍克人和塞內加人坐在火堆的一面,奧內達人和卡尤加人坐在火堆的第三面[22]

1914年的易洛魁聯盟,紐約州水牛城

長距離貿易並沒有阻止原住民之間的戰爭和流離失所,他們的口述歷史講述了多次遷徙到歐洲人遇到易洛魁的歷史領地的故事。易洛魁人入侵並攻擊了位於今肯塔基州俄亥俄河地區的部落,並占領了狩獵場。歷史學家認為這些事件最早發生在13世紀或17世紀的河狸戰爭[23]

通過戰爭,易洛魁人驅使幾個部落向西遷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傳統土地上。西遷的俄亥俄河流域部落包括歐塞奇族(Osage)、卡烏族(Kaw)、龐卡人(Ponca)和奧馬哈人(Omaha)。到17世紀中葉,他們在自己的歷史土地上重新定居下來,這些土地位於今天的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奧薩奇人與講卡爾多語的美洲原住民發生了戰爭,到18世紀中葉,奧薩奇人反過來取代了講卡爾多語的美洲原住民,並統治了他們新的歷史領地[24]

綠洲美洲

編輯
普韋布洛文明
編輯

普韋布洛人現在居住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他們的生活條件是像土坯結構的大型石頭公寓。他們居住在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以及可能的周邊地區。

乾旱美洲

編輯
奇奇梅克文明
編輯

奇奇梅克是阿茲特克人對居住在現代墨西哥北部的各種半游牧民族的統稱,其含義與歐洲人所說的 「野蠻人」相同。西班牙人在稱呼墨西哥北部的半游牧狩獵採集民族時,特別使用了這個帶有貶義的名稱。

中部美洲文明

編輯
奧爾梅克文明
編輯

奧爾梅克文明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中美洲出現,公元前400年左右結束。奧爾梅克藝術和觀念在其衰落後影響了周邊的文化。該文明被認為是美洲第一個發展出文字系統的文明[25]。奧爾梅克人因不明原因放棄城市後,瑪雅人、薩波特克人和特奧蒂瓦坎人相繼出現。

普雷佩查文明
編輯

普雷佩查帝國,舊稱塔拉斯卡王國,是墨西哥的原住民的古王國,疆域大致涵蓋今日墨西哥的米卻肯州哈利斯科州瓜那華托州部分領土。當西班牙人於16世紀到達中美洲時,按照面積和人口計算,普雷佩查是當地僅次於阿茲特克的第二大國[26]

普雷佩查建國於14世紀早期,於1530年被西班牙人征服。1543年被納入新西班牙總督轄區米卻肯轄區,「米卻肯」(Michoacán)在阿茲特克納瓦特爾語中意為「漁民之地」。和阿茲特克帝國一樣,普雷佩查王國更像是一個大規模的朝貢體系,但集權程度較阿茲特克強。普雷佩查國家以建於帕茨夸羅湖湖畔的都城欽聰燦為中心。

瑪雅文明
編輯

瑪雅文明的歷史長達3000年,是一個集中於美洲中部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的東南部、薩爾瓦多西部、以及整個危地馬拉伯利茲洪都拉斯,因其原住民為瑪雅人而得名。瑪雅文明的技術基本處於新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的水平,但在天文學曆法數學藝術建築文字等方面卻有極高成就。

托爾特克文明
編輯

托爾特克文明是一個高度發展於約10世紀至12世紀中期的文明,它主要所在的地區今屬墨西哥中部。它延續先前中部美洲的文明特徵。阿茲特克繼承該文明的特徵,並視該文明偉大且繁榮,甚至宣稱其源自該文明。

特奧蒂瓦坎文明
編輯

特奧蒂瓦坎是一個曾經存在於今日墨西哥境內的古代美洲原住民文明,大致上起始於前200年,並且在750年時滅亡。既是一座城市,也是一個同名的帝國,其鼎盛時期在公元150至5世紀之間,覆蓋了中美洲的大部分地區。

阿茲特克文明
編輯

阿茲特克人是墨西哥的原住民,廣義上包括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就居住在墨西哥谷地上的多個民族,狹義上專指使用納瓦特爾語的民族,即納瓦人。 阿茲特克人在 14 世紀左右開始建立自己的帝國,帝國墨西加城邦特諾奇蒂特蘭阿科爾瓦城邦特斯科科以及特帕內克城邦特拉科潘組成,政治影響力深遠,領土範圍極盛時東抵墨西哥灣,西至太平洋,南達恰帕斯危地馬拉。但他們的文明被西班牙征服者突然終結。他們的首都特諾奇蒂特蘭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之一。

南部美洲

編輯
查文文化
編輯

根據估計和考古發現,查文人早在公元前900年(或晚於舊大陸)就建立了貿易網絡並發展了農業。在現代秘魯海拔3177米處一個名為 Chavín 的遺址中發現了相關的文物。查文文明從公元前900年延續到公元前300年。

印加帝國
編輯

印加文明以偉大的城市庫斯科為首都,從1438年到1533年一直統治着安第斯山脈地區。印加文化在克丘亞語中被稱為 「Tawantinsuyu」,即 「四個地區的土地」,是一種非常獨特和發達的文化。印加人的城市是在多層山地上用精確的石雕工藝建造的。梯田耕作是很有效的農業形式。有證據表明,印加文明中的金屬工藝十分精湛,甚至成功地操作過顱骨穿孔術

歐洲人的殖民

編輯

西元1000年,維京人紐芬蘭建立一個短暫的殖民地,這可以看作已知最早到來的歐洲人。1492年,由西班牙資助的哥倫布對美洲大陸進行大規模的探索,這導致歐洲人對美洲大規模的武力掠奪及殖民活動。主要的歐洲殖民國家有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

在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之後的幾百年中,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法國及荷蘭甚至蘇格蘭的殖民者相繼到新大陸開展殖民行動,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憑著優勢侵略征戰、種族滅絕當地土著、喧賓奪主掠奪土著土地、安居,開啟了印第安及土著之大屠殺計畫,傳入性病天花等傳染病,更從非洲輸入黑人奴隸…徹底改變原本昔日美洲的文化風光。西班牙在美洲的大部分陸地殖民,包括今日的佛羅里達加勒比海區域,甚至南美洲的南端。葡萄牙殖民者主要定居於今天的巴西,英格蘭殖民者則主要在美國東海岸、北太平洋沿岸及加拿大建立殖民地;法國殖民者定居於魁北克及加拿大東部的其餘地區,並占領位於今日美國中部的部分地區;荷蘭殖民者則安居於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島嶼,以及南美洲北部的部分地區。

1776年,美國成為在美洲大陸最先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在19世紀10年代至30年代原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也相繼獨立。

殖民地時期

編輯

殖民地自治化

編輯

新大陸主權國家的形成始於 1776 年美國的《獨立宣言》。美國獨立戰爭持續到 1781 年初秋的約克鎮圍城戰,這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戰爭於 1783 年結束。1804 年,讓-雅克·德薩林領導的起義軍在海地革命中擊敗了拿破崙·波拿巴的法國軍隊,德薩林在《海地獨立宣言》中宣布聖多明各殖民地獨立,並將海地更名為 「阿依提」,意為 「群山之國」。

西班牙殖民地在 19 世紀上半葉的西班牙美洲獨立戰爭中贏得了獨立。西蒙·玻利瓦爾何塞·德·聖馬丁等人領導了他們的獨立戰爭。儘管玻利瓦爾試圖讓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地區在政治上保持結盟,但這些地區很快也變得相互獨立,並進一步爆發了幾場戰爭,如巴拉圭戰爭硝石戰爭。在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又稱葡萄牙佩德羅四世)於 1822 年宣布巴西獨立,並成為巴西的第一位皇帝。葡萄牙王室在得到補償後和平地接受了這一事實。

奴隸制的影響

編輯

在歐洲人殖民美洲之後,奴隸制在新世界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奴隸收穫的棉花煙草甘蔗成為美國和加勒比國家的重要出口產品。

20世紀——至今

編輯

北美

編輯
 
加拿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徵兵海報
 
1929年股災後華爾街聚集的人群
 
民權運動者在林肯紀念堂前遊行,1963年

作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加拿大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立即參戰。在戰爭初期的幾次重大戰役中,加拿大首當其衝,包括在第二次伊珀爾戰役中使用毒氣攻擊。由於損失慘重,加拿大政府不顧法裔加拿大人的反對,最終實行了徵兵制。在1917年的徵兵危機中,蒙特利爾街頭爆發了暴亂。法裔加拿大人認為他們被迫為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戰爭效力,且感到在政策和文化上受到打壓。加拿大聯邦政府出動軍隊鎮壓,造成多人死亡。

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戰役首日,作為英國自治領之一的紐芬蘭,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以紐芬蘭皇家兵團為代表的作戰部隊在當天的第二波進攻中幾乎全軍覆沒。此次戰役造成的損失對紐芬蘭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紐芬蘭當時人口較少,幾乎每個家庭都在這次戰鬥中失去了親人和朋友。7月1日後來被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視為紀念日,不僅是加拿大的國慶日,更是緬懷在索姆河戰役中犧牲的紐芬蘭士兵的日子。

美國直至1917年才以加入協約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且在1919年巴黎和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墨西哥沒有參戰,因為此時墨西哥革命爆發。

20世紀20年代,美國迎來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加拿大也不例外。但是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加上乾旱,使美國和加拿大進入了大蕭條。1926年到1929年期間,墨西哥爆發了基督戰爭,這是一場反抗墨西哥政府實行1917年憲法中世俗主義和反天主教的大規模反抗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又一次先於鄰國參戰,雖然數量不多,但在海外做出了重大貢獻,如香港保衛戰不列顛戰役。美國的參戰使戰爭勝利的天平向同盟國傾斜。1942年,兩艘向美國運輸石油的墨西哥油輪在墨西哥灣水域遭到德軍襲擊並被擊沉,即使墨西哥當時保持中立。這一事件導致墨西哥加入戰爭,向軸心國宣戰。戰爭對歐洲造成的破壞使所有北美國家在世界事務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逐漸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加拿大從自治邁向獨立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國家相繼從軍事獨裁進入民主統治

冷戰期間,美國是西方陣營最為重要的力量,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是其中一員。在加拿大,魁北克因寂靜革命魁北克民族主義的出現而發生了變化。墨西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經濟上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重工業化進程和中產階級壯大,這一時期在墨西哥歷史上被稱為「墨西哥奇蹟」(El Milagro Mexicano)。

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結束了吉姆·克勞法,並賦予黑人選民權力,這使得黑人公民自美國重建時期以來首次進入政府高級職位。然而,20世紀60年代中期,占主導地位的新政聯盟在種族問題和越南戰爭的爭論中瓦解,保守主義運動開始崛起,曾經占主導地位的自由主義逐漸削弱並瓦解。在這一時期,加拿大由皮埃爾·特魯多領導。1982年,在他任期結束時,加拿大頒布了一部新憲法,這是加拿大實現其主權完全本國化的最後一步。

加拿大的布賴恩·馬爾羅尼主張與美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關係。這促成了1989年1月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墨西哥總統米格爾·德拉馬德里卡洛斯·薩利納斯分別於20世紀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開始實施自由經濟戰略。然而,墨西哥在1982年陷入債務危機,造成經濟嚴重衰退,比索貶值。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試圖讓美國在外交事務中回歸強硬的反共路線,在他的支持者看來,這是為了在國際社會中維護道義上的領導地位,並與蘇聯抗衡。在美國國內,里根試圖通過一系列私有化和減少監管措施來刺激經濟。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經濟持續擴張的時代開始。1994年1月1日,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2000 年,比森特·福克斯成為70多年來第一位贏得墨西哥總統選舉的非革命制度黨候選人。20世紀90年代的樂觀情緒被2001年針對美國的 九一一襲擊事件打破,該事件促使加拿大對阿富汗進行軍事干預,加拿大也捲入其中。不過,加拿大並不支持美國後來入侵伊拉克的行動。

在美國,1980年羅納德·里根當選後,里根時代的保守國家政策、放鬆管制和減稅政策占據了主導地位。到2010年,政治學家們開始討論,2008年貝拉克·奧巴馬的當選是否代表着里根時代的結束,還是只是對2000年代泡沫經濟的反應。這個泡沫經濟在2008年破裂,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了持續失業的2000年代末期經濟衰退。

中美

編輯

儘管中美洲未能建立持久的政治聯盟,但各國領導人曾多次提出統一中美洲的構想。1856年至1857年,該地區成功組建了軍事聯盟,擊退了美國冒險家威廉·沃克的入侵。這一軍事聯盟的成功標誌着中美洲國家在共同防禦方面的合作潛力。至今,五個國家的國旗仍保留了中美洲聯邦共和國的設計元素,即兩條藍色外帶和一條白色內帶。哥斯達黎加則較少參與地區一體化,其國旗在1848年進行了重大修改,藍色條紋加深,並增加了一條雙寬內紅帶,以紀念法國三色旗。

1907年,中美洲法院成立,旨在解決區域內的法律爭端和促進法律統一。1960年12月13日,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聯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場。哥斯達黎加由於其經濟相對繁榮和政治相對穩定,選擇不加入該市場。中美洲共同市場旨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並通過進口替代政策促進工業化。儘管該市場在初期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但在1969年薩爾瓦多與洪都拉斯之間爆發的足球戰爭後,該項目被迫中斷。

1991年,中美洲議會作為一個諮詢機構開始運作,旨在促進區域合作和整合。哥斯達黎加多次拒絕加入該議會,該議會的成員席位來自聯盟的四個前成員國以及巴拿馬多米尼加共和國。同年,中美洲一體化體系成立,這標誌着中美洲一體化目標漸入佳境,該組織制定了明確的法律基礎以避免成員國之間再次發生衝突。雖然中美洲的區域一體化面臨挑戰,但這些機構和聯盟代表了該地區追求合作與統一的持續努力。

南美

編輯
 
「光輝道路」武裝組織曾經和目前活躍的地區。

在20世紀60和70年代,許多與美國結盟的軍事獨裁政權在南美洲上台,推翻或取代了阿根廷巴西智利烏拉圭的政府。在兀鷹行動中,這些獨裁政權關押了數以萬計的政治犯,其中許多人遭到酷刑和殺害,目的是剷除共產主義與蘇聯的影響,並抑制成員國政府的反對派運動[27]。經濟上,這些政權開始轉向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並將其行動置於美國冷戰時期反對國內顛覆的「國家安全」理論框架之下。

進入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秘魯經歷了持續的國內衝突,主要由「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和「光輝道路」兩大革命運動引發。儘管革命運動和右翼軍事獨裁在該地區屢見不鮮,但自20世紀80年代起,南美洲大陸開始經歷一波民主化浪潮,目前大多數國家已實現民主統治。雖然腐敗問題仍然嚴重,一些國家經歷了總統因醜聞辭職的危機,但文官繼任的制度仍基本得以維持。

國際債務問題在這一時期顯著突出,阿根廷在21世紀初的債務違約就是一個顯著例子。近年來,南美洲各國政府的政治傾向逐漸向左轉,智利、玻利維亞巴西委內瑞拉等國選出了社會主義領導人,而阿根廷和烏拉圭也出現了左派總統的當選。儘管這些國家政治傾向有所左傾,南美洲整體上仍然維持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隨着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立,南美洲開始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並計劃實現類似於歐盟的政治一體化。

加勒比地區

編輯
 
美國偵察兵在古巴拍攝到的 S-75 防空導彈發射場

在20世紀,許多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成功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這些新獨立的國家逐漸將經濟重心轉向旅遊業離岸銀行業,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增加外匯收入。旅遊業因其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成為重要經濟支柱,而離岸銀行業則利用地區的金融隱私政策吸引國際資本。

在冷戰期間,加勒比海地區經歷了一系列美國的軍事干預和外交行動。這些干預包括20世紀初的香蕉戰爭,美國對加勒比海國家,特別是中美洲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事務進行了干預。這些行動主要涉及美國公司對當地香蕉產業的控制,影響了地區的經濟和政治穩定。雖然這一階段的干預主要發生在20世紀前半葉,其後續影響貫穿了冷戰期間。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成為冷戰時期最具危機性的事件之一。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核導彈,這引發了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嚴重對峙。美國對古巴實施了海上封鎖,阻止蘇聯進一步運送導彈。此事件幾乎引發了核戰爭,對加勒比海地區的安全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干預和危機加劇了加勒比海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影響了各國的外交政策和經濟發展。然而,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加勒比海國家在獨立後依然在國際舞台上努力塑造自己的經濟和政治未來。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tlas of the Human Journey - The Genographic Project. web.archive.org. 2011-05-01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2. ^ Atlas of the Human Journey - The Genographic Project. web.archive.org. 2011-05-01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3. ^ Encyclopedia Smithsonian: Paleoamerican Origins. web.archive.org. 2009-01-05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4. ^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Genetic ancestry influences health. phys.org.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4) (英語). 
  5. ^ Fladmark, K. R. Routes: Alternate Migration Corridors for Early Man in North America. American Antiquity. 1979-01, 44 (1): 55–69. doi:10.2307/279189. 
  6. ^ RealClimate: Sea will rise ‘to levels of last Ice Age’. www.realclimate.org. 2009-01-26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7) (英語). 
  7. ^ Bradshaw Foundation - Journey of Humankind. Bradshaw Foundation.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1). 
  8. ^ Archaeology - Information Sources. web.archive.org. 2008-10-22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9. ^ Parks Canada - Unearthing the Law - Archaeology at : Unearthing the Law. web.archive.org. 2011-04-24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4). 
  10. ^ Bonatto, Sandro L.; Salzano, Francisco M. A single and early migration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supported by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dat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7-03-04, 94 (5): 1866–1871. doi:10.1073/pnas.94.5.1866. 
  11. ^ Fagundes, Nelson J.R.; Kanitz, Ricardo; Eckert, Roberta; Valls, Ana C.S.; Bogo, Mauricio R.; Salzano, Francisco M.; Smith, David Glenn; Silva, Wilson A.; Zago, Marco A.; Ribeiro-dos-Santos, Andrea K.; Santos, Sidney E.B.; Petzl-Erler, Maria Luiza; Bonatto, Sandro L. Mitochondrial Population Genomics Supports a Single Pre-Clovis Origin with a Coastal Route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8-03, 82 (3): 583–592 [2023-04-25]. doi:10.1016/j.ajhg.2007.11.013. 
  12. ^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Genetic ancestry influences health. phys.org.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4) (英語). 
  13. ^ Jennifer Viegas. First Americans Endured 20,000-Year Layover. dsc.discovery.com. Discovery News.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3). 
  14. ^ Wang, Sijia; Lewis, Cecil M; Jakobsson, Mattias; Ramachandran, Sohini; Ray, Nicolas; Bedoya, Gabriel; Rojas, Winston; Parra, Maria V; Molina, Julio A; Gallo, Carla; Mazzotti, Guido; Poletti, Giovanni; Hill, Kim; Hurtado, Ana M; Labuda, Damian; Klitz, William; Barrantes, Ramiro; Bortolini, Maria Cátira; Salzano, Francisco M; Petzl-Erler, Maria Luiza; Tsuneto, Luiza T; Llop, Elena; Rothhammer, Francisco; Excoffier, Laurent; Feldman, Marcus W; Rosenberg, Noah A; Ruiz-Linares, Andrés.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Native Americans. PLoS Genetics. 2007-11-23, 3 (11): e185. doi:10.1371/journal.pgen.0030185. 
  15. ^ Fagundes, Nelson J.R.; Kanitz, Ricardo; Eckert, Roberta; Valls, Ana C.S.; Bogo, Mauricio R.; Salzano, Francisco M.; Smith, David Glenn; Silva, Wilson A.; Zago, Marco A.; Ribeiro-dos-Santos, Andrea K.; Santos, Sidney E.B.; Petzl-Erler, Maria Luiza; Bonatto, Sandro L. Mitochondrial Population Genomics Supports a Single Pre-Clovis Origin with a Coastal Route for the Peopling of the America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8-03, 82 (3): 583–592. doi:10.1016/j.ajhg.2007.11.013. 
  16. ^ Raghavan, Maanasa; Skoglund, Pontus; Graf, Kelly E.; Metspalu, Mait; Albrechtsen, Anders; Moltke, Ida; Rasmussen, Simon; Stafford Jr, Thomas W.; Orlando, Ludovic; Metspalu, Ene; Karmin, Monika; Tambets, Kristiina; Rootsi, Siiri; Mägi, Reedik; Campos, Paula F.; Balanovska, Elena; Balanovsky, Oleg; Khusnutdinova, Elza; Litvinov, Sergey; Osipova, Ludmila P.; Fedorova, Sardana A.; Voevoda, Mikhail I.; DeGiorgio, Michael; Sicheritz-Ponten, Thomas; Brunak, Søren; Demeshchenko, Svetlana; Kivisild, Toomas; Villems, Richard; Nielsen, Rasmus; Jakobsson, Mattias; Willerslev, Eske. Upper Palaeolithic Siberian genome reveals dual ancestry of Native Americans. Nature. 2014-01, 505 (7481): 87–91. doi:10.1038/nature12736. 
  17. ^ Kelly Graf. Ancient Siberian genome reveals genetic origins of Native Americans. PHYSORG. [202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18. ^ Method and Theory in American Archaeology. Gordon Willey and Philip Phillips.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58 [2009-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8). 
  19. ^ Jonathan Hass; Winifred Creamer; Luis Huamán Mesía; David Goldstein; Karl Reinhard; Cindy Vergel Rodríguez. "Evidence for maize (Zea mays) in the Late Archaic (3000-1800 B.C.) in the Norte Chico region of Peru".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3-03-26, 110 (13): 4945–9. PMID 23440194. doi:10.1073/pnas.1219425110. 
  20. ^ Tooker E. The invented Indian: cultural fiction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107–128. ISBN 978-1-56000-745-6. 
  21. ^ Thomas E Woods. 33 questions about American history you're not supposed to ask 1st. New York: Crown Forum. : 62. ISBN 978-0-307-34668-1. 
  22. ^ Tooker E.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nd the Iroquois League. The Invented Indian: Cultural Fiction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107–128. ISBN 978-1-4128-2659-4 (英語). 
  23. ^ Louis F. Burns. OSAGE. web.archive.org. 2011-01-02. 
  24. ^ Louis F. Burns. OSAGE. web.archive.org. 2011-01-02. 
  25. ^ BBC NEWS | Science/Nature | 'Oldest' New World writing found. web.archive.org. 2008-04-03. 
  26. ^ Julie Adkins. Mesoamerican Anomaly? The Pre-Conquest Tarascan State. web.archive.org. 2009-12-19. 
  27. ^ Ruth Blakeley. State terror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North in the South 1. publ. in paperback.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686172. 
  • Boyer, Paul 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United States History (2001)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online at many libraries
  • Carnes, Mark C., and John A. Garraty. The American Nation: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P Edition (2008)
  • Egerton, Douglas R. et al. The Atlantic World: A History, 1400–1888 (2007), college textbook; 530pp
  • Elliott, John H. Empires of the Atlantic World: Britain and Spain in America 1492–1830 (2007), 608pp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advanced synthesis
  • Hardwick, Susan W., Fred M. Shelley, and Donald G. Holtgrieve. The Geography of North America: Environment, Political Economy, and Culture (2007)
  • Jacobs, Heidi Hayes, and Michal L. LeVasseur. World Studies: Latin America: Geography - History - Culture (2007)
  • Johansen, Bruce E. The Native Peoples of North America: A History (2006)
  • Keen, Benjamin, and Keith Haynes. A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2008)
  • Kennedy, David M., Lizabeth Cohen, and Thomas Bailey. The American Pageant (2 vol 2008), U.S. history
  • Marsh, James C., ed.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4 vol 1985) online edi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orton, Desmond. A Short History of Canada 5th ed (2001)
  • Veblen, Thomas T. Kenneth R. Young, and Antony R. Orme.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South America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