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甌

中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東海,通稱東甌,又稱甌越,是越人在戰國時期建立的國家,遭廢黜後,又因參與反秦戰爭和佐漢滅楚而獲西漢朝廷的冊封而重立復國[3][4][5],位於今中國浙江省南部甌江靈江流域一帶,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溫州麗水台州。相傳其首領為越王勾踐的後裔[6]

東海
東甌
約公元前4世紀—前138年
東甌疆域圖
東甌疆域圖
地位王國、西漢的外藩屬國[1][2]
首都東甌
(今溫州大溪,有爭議)
常用語言古越語
宗教
巫覡宗教
政府君主制
東甌王 
• 前192年-?
• ?-前138年
(末任)
歷史時期戰國時期西漢
• 東甌國建立
約公元前4世紀
• 秦設置閩中郡
前220年-前209年
• 受西漢冊封復立為王
前192年或前191年
• 舉國內遷至江淮
前138年
前身
繼承
越國
百越
西漢
閩越
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
溫州市台州市麗水市

吳越地區歷史
史前
時期

約前9000
|
約前1100
上山文化
跨湖橋文化
河姆渡文化
馬家浜文化
崧澤文化
良渚文化
錢山漾文化
馬橋文化

約前

11世紀
|
前256

勾吳
約前1100﹣前473
于越
約前1100﹣前306
東甌
前472﹣前138

前306﹣前222

前222﹣前209
西楚
前209﹣前201

前202﹣196
劉濞
前202﹣前153
孫吳
196﹣280

280﹣420
南朝
420
|
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89﹣618
高智慧
劉元進
沈法興

624﹣907
陳碩真
袁晁
裘甫
董昌
吳越
907﹣978
楊吳
902﹣937
南唐
937﹣975

978﹣1276
方臘

1276﹣1355
楊振龍
陳空崖
方國珍
張士誠
1355﹣1367

1368﹣1644
南明
1644﹣1646
葉宗留

1646﹣1911


錢寶通
1708
張念一
1709


上海公共租界
1845﹣1943

上海法租界
1849﹣1943
太平天國
1853﹣1864

中華民國
1911﹣1949
日據
1937﹣1945
上海市大道政府
1937–1938
督辦上海市政公署1938
上海特別市政府 (日佔時期)
1938–1945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今
分屬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南)、上海市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南)、江西省人民政府上饒市)等
標註之年份為該政權統治吳越地區的時間

東甌相傳是古代越王后裔的封地,越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裔紛紛自立。秦國滅亡楚國後,隨即「南征百越之君」。先是降服越君,在浙北一帶設會稽郡,而後又宣佈將東甌王、閩越王廢為君長。之際,越人首領騶搖參與攻打秦軍,並在楚漢戰爭中支持劉邦,因而於西漢惠帝三年五月(前192年5月31日—前192年6月29日)獲封為東海王(世稱東甌王),建立東甌國。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因擔憂閩越軍事威脅,末代東甌王騶望請求舉國內遷漢朝,被安置於江淮流域[7],東甌王國就此終結。

東甌的歷史主要見載於《史記》和《漢書》中,其記錄較少,留下諸多爭議,如東甌與其他百越民族的關係、東甌王與越國王室的血緣、東甌國都的所在地等。近代,因「甌」為浙江省溫州市的簡稱,使不少人都認為東甌國的國都在溫州大溪東甌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結果則引發東甌國都在今浙江台州溫嶺境內的主張。

歷史

編輯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彊楚威王作戰,戰敗被殺,越國於是瓦解,其王室諸族子分散流落在東海沿岸,稱王、稱君[8]秦滅六國征百越後,秦始皇將東南沿海的閩越王無諸[9]和閩君[8]廢為君長,在其領土上設置閩中郡,但「秦雖置郡,仍為無諸和搖所據,秦不得而有之」,實際上仍由越人首領統治。[10][11][12][13]

秦二世繼位後,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各地紛紛響應,無諸和搖跟隨鄱陽令吳芮反秦。秦朝滅亡後,項羽封吳芮為衡山王,但因有舊隙,擔心閩越強大對楚不利,不封無諸為王,而搖則僅為都尉。兩人於是改投劉邦一方,協助平定三秦征討項羽。無諸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獲封為閩越王,定都東冶(今福州境內);搖於漢惠帝三年(前192年)獲封為東海王,定都東甌(今浙江東南),世稱東甌王。[10][11]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劉濞遣使遊說閩越和東甌,閩越沒有響應,而東甌率兵相助。東甌軍隊北上至長江,修築越城(在後世上元縣南,今南京境內),駐軍於此[a]。七國兵敗,劉濞先逃至越城,再逃往丹徒。在漢廷的重金懸賞之下,東甌王弟夷烏將軍在丹徒殺死劉濞,東甌王因此得到赦免,獲封「彭澤王」,夷烏將軍則被西漢封為「平都王」。[10][11][16][17][18][14]

劉濞之子劉子駒逃亡至閩越,得到閩越國王的保護。為報殺父之仇,劉子駒多次勸說閩越王出兵討伐東甌。建元三年(前138年),閩越王郢出兵包圍東甌城,東甌遂遣使向漢廷求救。太尉田蚡認為越人互相攻擊是常見的事,反覆無常,「中國」自秦朝以來就放棄了那裏,不必插手其內部紛爭[19]中大夫莊助則認為幫助告急的小國是天子的義務。漢武帝派莊助從會稽發兵,自海路馳援東甌,但尚未到達閩越軍隊就已撤退。為躲避閩越的軍事威脅,東甌王請求舉國內遷,率領四萬多人北上,被漢廷安置在江淮一帶的廬江郡[7],東甌國於是覆亡。[10][11][20][21]

君主

編輯

東甌王室姓,《史記》中有明確名字的只有兩人[b],相差超過一代。[10][21]《史記》記載騶搖是越王無彊的七世孫,《漢書》記為十世孫,後世部分學者則質疑東甌王並非越王的後裔。[8][26][27][12]

東甌君主
名字 在位時間
騶搖 惠帝三年(前192年)—?
……
騶望 ?—建元三年(前138年)

越人勇之在向漢武帝推薦長生之術時,曾提及一位傳說中的前東甌王,因虔誠敬鬼而活到160歲,但未提及其具體名字和年代。[28]

東甌與閩越

編輯

東甌與閩越聯繫緊密。後世學者對兩者的關係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越國瓦解後,于越上層貴族南下至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形成閩越文化。漢初建立的閩越和隨後分出去的東甌,同屬於閩越一族。[29][30]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東甌與閩越在分別建立郡國之前,即為兩個不同的百越支系。[12]

古蹟

編輯

遺址

編輯

東甌國留下的考古遺存較少。2006年,浙江省考古所對浙江台州溫嶺大溪鎮古城遺址和塘山大墓進行發掘,認定其為漢初東甌國的遺存,填補了東甌國考古的空白。[31]發掘報告亦引發了關於東甌國都所在地的爭議。一派認為,大溪古城即東甌都城,塘山大墓乃東甌王陵。[31][15][32]另一派堅持傳統觀點,認為東甌國都在甌江下游南岸(今溫州市區)或北岸(今溫州永嘉甌北),大溪古城是東甌國北疆的軍事城堡。[33][34]

紀念建築

編輯
 
重建的東甌王廟大殿

溫州市區西山甌浦垟建有東甌王墓。據地方志記載,王墓原位於山頂。現存王墓位於山腳,為紀念性質,最初修建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1996年重修,2012年翻修、擴建為東甌王墓文化公園。[35]:93[36][37]

溫州老城內華蓋里建有東甌王廟明朝洪武年間,朝廷詔封騶搖為東甌王,每年三月初八致祭。王廟原位於海壇山麓;明成化年間遷至華蓋山麓原東嶽廟。1949年後,王廟改造為學校校舍,原建築拆除,只留存門台。2013年,新建正殿及配殿,闢為東甌國歷史陳列館。[38][35]:147[39]

註釋

編輯
  1. ^ 蒙文通《越史叢考》引用《越絕書》逸文稱:「東甌,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所築。」將東甌的建國歷史上溯至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後來的學者根據上下文,指出此處斷句應為「東甌越王所立也」,所指的是七國之亂中東甌軍隊在上元縣南建造的越城,並與范蠡在秦淮河南岸築造的越城混淆。[14][15]
  2. ^ 《史記》和《漢書》記載,越人將領搖毋餘因秦末戰爭和楚漢戰爭中的功績,於漢高帝六年(前201年)獲封為海陽侯。傳至第四代(搖毋餘→昭襄→建→省),於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因沒有嫡系後嗣繼承而除國。[22][23]部分人將海陽侯搖毋餘和東甌王騶搖視為同一人,如江南顧姓家譜即持此說。[24][25]

延伸閱讀

編輯

[]

 史記/卷114》,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瑞贊. 温州前史. 
  2. ^ 吳世明; 王勇. 论西汉初年的外诸侯. 求索. 2007, (08): 215-216+35. 
  3. ^ 顾氏家乘. 騶搖先世,周時世王東甌,秦廢安朱為郡長,安朱子騶搖佐漢滅秦,封海陽侯。孝惠三年,仍封東海王。 
  4. ^ 温州府志. 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滅於楚,自王東甌,又為秦所廢 
  5. ^ 陳瑞贊. 温州前史. 戰國時期和西漢時期,曾經出現過兩個東甌國。敘述東甌國的歷史,要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6. ^ 司馬遷. 史记·东越列传. 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氏 
  7. ^ 7.0 7.1 史记·东越列传. 東甌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 
  8. ^ 8.0 8.1 8.2 司馬遷.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9. ^ 班固. 汉书·高帝纪下  . 故粵王亡諸世奉粵祀,秦侵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今以為閩粵王。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司馬遷. 史记·东越列传  . 
  11. ^ 11.0 11.1 11.2 11.3 班固. 汉书·两粤传  . 
  12. ^ 12.0 12.1 12.2 蔣炳釗. 东瓯族三大学术悬案的历史考察.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4-25. ISBN 978-7-213-04028-3. 
  13. ^ 吳春明; 林果. 闽越国都城考古研究.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8: 52. ISBN 7-5615-1460-3. 
  14. ^ 14.0 14.1 王文清. 瓯越源流考辨.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50-62. ISBN 978-7-213-04028-3. 
  15. ^ 15.0 15.1 周琦. 东瓯都城考.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32-146. ISBN 978-7-213-04028-3. 
  16. ^ 司馬遷. 史记·吴王濞列传  . 
  17. ^ 班固. 汉书·吴王濞传  . 
  18. ^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 
  19. ^ 史记·东越列传. 天子問太尉田蚡,蚡對曰:「越人相攻擊,固其常,又數反覆,不足以煩中國往救也。自秦時棄弗屬。」 
  20. ^ 班固. 汉书·严助传  . 
  21. ^ 21.0 21.1 司馬遷.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 
  22. ^ 司馬遷.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23. ^ 班固.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24. ^ 施元孚. 东瓯王辨异. 温州历史文选. 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8: 207-208. ISBN 7-5063-1391-X. 
  25. ^ 胡珠生. 初揭东瓯开国史的帷幕. 胡珠生集. 合肥: 黃山書社. 2008: 366-374. ISBN 978-7-80707-975-0. 
  26. ^ 班固. 汉书·地理志下  . 
  27. ^ 梁玉繩. 史記志疑·卷十八. [202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28. ^ 司馬遷. 史记·孝武本纪  . 
  29. ^ 梅華全. 论闽越与东瓯的关系.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253-269. ISBN 978-7-213-04028-3. 
  30. ^ 辛土成; 陳緞治. 东瓯族属考察.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15-118. ISBN 978-7-213-04028-3. 
  31. ^ 31.0 31.1 陳元甫. 温岭东瓯国城址与贵族大墓的调查与发掘.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19-131. ISBN 978-7-213-04028-3. 
  32. ^ 佟珊; 吳春明. 从郡县沿革探讨东瓯都城地望.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03): 80-86. 
  33. ^ 黃展岳. 东瓯故都所在地问题.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47-152. ISBN 978-7-213-04028-3. 
  34. ^ 林華東. 东瓯国都地望初探. 林華東 (編). 瓯文化论集.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153-171. ISBN 978-7-213-04028-3. 
  35. ^ 35.0 35.1 金柏東等(編著). 温州名胜古迹. 北京: 作家出版社. 1998. ISBN 7-5063-1391-X. 
  36. ^ 东瓯王墓文化公园开园 追思先祖寻根溯源传承文化. 溫州網. 2013-04-04 [202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5). 
  37. ^ 餘力. 东瓯王墓 原在山最高处. 溫州日報. 2014-03-20 [202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38. ^ 王叔杲. 重修汉东瓯王庙记. 温州历代碑刻集.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2: 200-201 [1583]. ISBN 9787806810910. 
  39. ^ 东瓯王庙“王者归来” 今日正式开放. 溫州網. 2013-04-17 [2018-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