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甘迺迪

1961年至1963年美國第35任總統

莊·費茲捷羅·甘迺迪[註 1](英語:John Fitzgerald Kennedy發音:/ˈkɛnədi/;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常作莊·F·甘迺迪John F. Kennedy)、JFK積·甘迺迪Jack Kennedy),是第35任美國總統

約翰·F·甘迺迪
John F. Kennedy
拍攝於1963年,橢圓形辦公室
美國總統 第35任美國總統
任期
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副總統林登·詹森
前任德懷特·大衛·艾森豪威爾
繼任林登·詹森
麻省聯邦參議員
任期
1953年1月3日—1960年12月22日
前任小亨利·卡伯特·洛奇
繼任班哲文·A·史密夫二世英語Benjamin A. Smith II
美國眾議院議員
來自麻省第11選區
任期
1947年1月3日—1953年1月3日
前任占士·米高·柯利英語James Michael Curley
繼任蒂普·奧尼爾
個人資料
出生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05-29)1917年5月29日
 美國麻省布魯克萊恩比爾街83號英語John Fitzgerald Kennedy National Historic Site
逝世 1963年11月22日(1963歲—11—22)(46歲)
 美國德薩斯州達拉斯帕克蘭紀念醫院英語Parkland Memorial Hospital
死因遇刺(頭骨槍傷[1][2]
墓地阿靈頓國家公墓
38°52′54″N 77°04′17″W / 38.88153°N 77.07150°W / 38.88153; -77.07150
國籍 美國
政黨民主黨
配偶積琪蓮·甘迺迪
1953年結婚—1963年夫逝)
親屬詳見甘迺迪家族
兒女阿拉貝拉·甘迺迪(非正式名,死產
卡羅琳·甘迺迪
小約翰·甘迺迪
柏德烈·布維爾·甘迺迪
父母老約瑟夫·P·甘迺迪
羅絲·甘迺迪
母校哈佛學院
專業政治人物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
簽名Cursive signature in ink
軍事背景
效忠 美國
服役 美國海軍
服役時間1941-1945
軍銜 上尉
部隊PT-109摩托魚雷艇
PT-59摩托魚雷艇
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所羅門群島戰役
古巴飛彈危機
軍事獎勵 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勳章英語Navy and Marine Corps Medal
紫心勳章
美國國防部服役獎章英語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
美國戰役勳章英語American Campaign Medal
亞洲-太平洋戰爭獎章英語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三枚316英寸銅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甘迺迪入役美國海軍,因英勇表現獲頒紫心勳章,而後從政。1946年至1960年期間先後推任美國眾議院美國參議員組別。1960年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首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任內的主要事件包括:與聯邦儲備券變革相關的第11110號行政命令英語Executive Order 11110豬灣事件古巴導彈危機柏林圍牆的建立、太空競賽越南戰爭以及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1963年11月22日,約翰·甘迺迪在德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成為第四位遇刺身亡的美國總統[4]甘迺迪之死影響了美國政治的發展方向,被視為對美國歷史產生決定性影響的事件。

家族的發跡

編輯

約翰·甘迺迪的曾祖父柏德烈·甘迺迪是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人,1848年逃荒,移民到了美國麻省波士頓。祖父柏德烈·J·甘迺迪波士頓開了一家酒吧,兼營銀行業,還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當過麻省的議員

父親老約瑟夫·P·甘迺迪於1888年生於波士頓,1912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後從事銀行業。1914年在波士頓東區哥倫比亞信託銀行當總經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伯明翰造船公司下屬的一個分廠任副總經理。

一戰結束後老甘迺迪因為投資股票賺了大錢,就此成為百萬富翁,後到荷里活經營電影製片業。1930年回到波士頓1932年美國總統選舉時,他支持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934年他被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任命為新成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1937年又主持海事委員會,不久後出任美國英國大使。他對阿道夫·希特拉歐洲的暴行雖然表示過不滿,但極力反對美國與納粹德國作戰。1940年11月,老甘迺迪在一片反對聲中辭去大使職務。

1960年美國《財富世界500強》雜誌把甘迺迪家族列為美國第十二大富裕家族,估計擁有資產2-4億美元

早年生活

編輯
 
約翰·甘迺迪的出生地,位於麻省布魯克萊恩

1917年5月29日,約翰·甘迺迪出生於美國麻省布魯克萊恩比爾街83號的寓所。父親老約瑟夫·P·甘迺迪和母親羅絲·甘迺迪於1914年10月結婚,共育有子女九人,四男五女,約翰·甘迺迪是次子。

 
身穿德克斯特索斯菲爾德學校英語Dexter Southfield School足球制服的約翰·甘迺迪(1926年)

約翰·甘迺迪在他五歲的時候進入佛羅里達魯芬雷德利學校英語Edward Devotion School學習,1922年-1924年期間,他在那裏學習幼兒園到三年級的課程。1924年,七歲的約翰·甘迺迪和他九歲的哥哥小約瑟夫·P·甘迺迪被送入學校學習。後來約翰·甘迺迪又被送到位於康涅狄格州沃靈福德喬特羅斯瑪麗中學繼續學習、生活。1935年秋季,他請求插班學習普林斯頓大學的課程,但是遭到了該學校的拒絕。後來,他的父親經過努力,安排他於11月初入學。由於疾病纏身,他只堅持到12月就中斷了學習。1936年7月,約翰·甘迺迪申請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並被順利錄取。

 
約翰·甘迺迪一家在海恩尼斯港英語Hyannis Port, Massachusetts的合照,左上角穿白襯衫為約翰·甘迺迪(1931年)

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他曾兩度到歐洲訪問。1937年夏季,他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在法國英國旅行。探詢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政府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下的美國的發展和歐洲的發展的情況、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是否使人們擔憂會再次爆發歐洲戰爭等問題。1939年春季,他再次訪問了倫敦羅馬等地,並從教宗庇護十二世那裏領受了聖餐堂。在這兩次訪問的間隙,他還於1938年7月大學二年級畢業後到達倫敦,利用暑假時間在美國大使館工作,並於假期結束後返回美國,參加哈佛大學三年級課程的學習。

 
約翰·甘迺迪和母親羅絲·甘迺迪,1962年6月12日。

約翰·甘迺迪的歐洲之行和課程學習的主要成果,是一篇論述英國綏靖主義根源的大學四年級優等生論文。他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寫成了論文[5],《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幫助他進行了風格方面的修改,並根據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作品推薦了一個標題:《英格蘭為何沉睡英語Why England Slept》。約翰·甘迺迪寫成這篇論文之後,他的父親鼓勵他出版成書,之後這本書在美國和英國都得到了好評,銷量龐大。1940年6月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並獲得了國際關係榮譽學位。

1940年9月,約翰·甘迺迪到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學習。以便在加利福尼亞州恢復身體健康。他的研究生課程(只學了一個學期,到1940年12月)理應為商務和國際金融,但他仍然對政治學國際關係十分感興趣。健康問題再次導致他於1941年初回到美國東部,忙於找人撰寫他父親的回憶錄。約翰·甘迺迪曾考慮申請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學習,但他後來因陪同家人到南美洲旅行而放棄了這一打算。他遊覽了阿根廷巴西智利並且在烏拉圭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拿馬做了短暫停留。

軍旅生涯

編輯

1940年秋季,約翰·甘迺迪成為第一批被選定加入美國陸軍的青年。由於他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學習1940年-1941年的課程,因此他要到學年結束的時候才會被徵召。但在1941年春季,他在體檢時未能被陸軍、美國海軍的軍官預備役學校錄取,這中間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背部、結腸和腹部的疾病問題。後來通過美國海軍情報局(ONI)的上校柯爾克[6]的幫助,約翰·甘迺迪於1941年10月以海軍少尉的身份到美國海軍情報局外國情報處工作,成為一名情報資料傳遞人員,他的工作是核對並總結來自國外情報站的報告,用於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資料匯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即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約翰·甘迺迪所在的部門開始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他的班次是夜班,從每日22:00到次日7:00,而且沒有休息日。在此期間,他認識了英加·阿瓦德英語Inga Arvad(Inga Arvad),並開始一段戀情。但後來有情報顯示,作為《先驅報記者的英加·阿瓦德,在納粹德國的一次新聞活動中獲得了可以接觸到德國高層,包括阿道夫·希特拉的特權,所以英加·阿瓦德被懷疑是納粹黨間諜。當英加·阿瓦德與約翰·甘迺迪的關係被披露後,約翰·甘迺迪被美國海軍情報局調往位於南卡羅萊納州查理斯頓的海軍造船廠從事文職工作。後來,他與英加·阿瓦德的曖昧關係結束,但仍保持了三年的通信和友情關係。

1942年7月,海軍批准約翰·甘迺迪的出海請求,安排他到芝加哥西北大學 (伊利諾州)一個分部的海軍學校學習。約翰·甘迺迪的願望是要指揮一艘魚雷艇(即PT艇)。這一願望在1943年1月得以實現。他離開訓練工作,受命帶着4艘船前往佛羅里達州積遜威爾,並在那裏得到新的任務,被安排到巴拿馬巴拿馬運河執行巡邏任務,由於他不願意「在戰爭結束前陷在巴拿馬」,便請求調到太平洋。1943年3月,他踏上了前往美國日本正在激烈交戰的所羅門群島的征程。成為巡邏魚雷艇PT-109英語Motor Torpedo Boat PT-109的艇長。6月,約翰·甘迺迪的船被派往新佐治亞群島東南的拉塞爾群島,7月被派往位於戰區中部的新佐治亞西部。8月1日,他的船前往布萊克特海峽英語Blackett Strait參與攔截一個躲過美國驅逐艦攔截的日本船隊。

 
約翰·甘迺迪在PT-109魚雷艇上。
 
約翰·甘迺迪當年刻有文字「當地人知道位置,可以引路,十一人活着,需要小船。約翰·甘迺迪。」的椰子殼,後擺放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辦公桌上。

1943年8月2日,約翰·甘迺迪的船參加攔截一個日本船隊的夜間攻擊任務。在戰鬥中,他的PT-109艇被日本驅逐艦天霧號驅逐艦撞成兩截後沉沒,船上兩人喪生,十一人落水,包括約翰·甘迺迪在內的六人抓住漂在水面上的船殼,並將另外五名倖存者領回到漂浮的魚雷艇殘骸處。船上的工程師嚴重燒傷,因此約翰·甘迺迪不得不拽着他以抵禦強勁的水流。當日14:00,在漂浮了九個小時之後,魚雷艇殘骸開始下沉,約翰·甘迺迪用牙齒咬着受傷艇員的救生衣帶子,在經過5個小時之後終於游到了一塊60多米寬的小島上。由於該島位於水道南部,是魚雷艇的常用通道,因此,約翰·甘迺迪決定立即出發,以便打信號攔截船隻等待救援。當時他已經36個小時沒有休息。由於沒有與任何船隻相遇,他只能游回小島。8月4日,約翰·甘迺迪與其他艇員一起游到附近的島。8月5日,他與另外一名軍官游到島。8月6日,艇員們被兩名當地島民發現,約翰·甘迺迪在上刻了一段話:「當地人知道位置,可以引路,十一人活着,需要小船。約翰·甘迺迪。」 島民帶到魚雷艇基地所在地倫多瓦島。8月7日,島民帶回一封新西蘭步兵中尉的回信,信中說:「我強烈建議你們跟這些當地人到我們這裏來,同時,我將用電台聯繫你們在倫多瓦島的上級,然後着手設法如何去接你們剩下的艇員。」8月8日,約翰·甘迺迪到達新西蘭人的駐地。在經歷了七天艱苦逃生後,所有艇員在24小時內都被送至倫多瓦島接受治療。

約翰·甘迺迪在這一事件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決心使他成為了各大報紙頭條新聞人物,並先後獲頒紫心勳章亞太戰役獎章英語A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勳章英語Navy and Marine Corps Medal等諸多獎章。後由於身體方面的原因,他於1944年初回到美國就醫,其間在邁亞密魚雷艇基地當教官。1945年3月1日,他的名字上了美國海軍退役人員名單。同年,日本宣佈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2002年5月,一個由國家地理學會組織的探險隊在所羅門群島附近海域找到了疑似是PT-109艇的殘骸。

初入政壇

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約翰·甘迺迪進入美國政治。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哥哥小約瑟夫·P·甘迺迪在英國戰場上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而他哥哥是全家寄予厚望、將來要培養成美國總統的人選;這樣一來,家人都將維護家族名聲的重任寄托在了約翰·甘迺迪的身上。1946年,他參加了美國眾議院選舉。在那一年的選舉當中,民主黨 (美國)的形勢不容樂觀,自1930年以來首次失去了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但約翰·甘迺迪的表現卻依然不錯,由於麻省的國會眾議員占士·米高·柯利英語James Michael Curley將出任波士頓市長,在國會中留出了一個空缺,經過努力,約翰·甘迺迪在競選中獲得了勝利。

1946-1952年,眾議員

編輯

1947年1月,約翰·甘迺迪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上任。當時恰逢民主黨經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全國上下開始擔心共產主義威脅的時候,而且哈里·S·杜魯門美國總統當時也受到了猛烈的抨擊。

美國眾議院,他反對工法(即提案),發起國家退伍軍人住房會議。1948年及1950年他再次當選眾議員。此間,他提出過低房租公共住房和援助公私立學校的議案,建議削減對非洲近東的浪費性援助。

1952-1960年,參議員

編輯

1952年他以「約翰·甘迺迪將為麻省做的更多」(Kennedy Will Do More For Massachusetts)為口號參加了美國參議院席位的競選,並戰勝了勢頭強勁的對手小亨利·卡伯特·洛奇贏得了一個麻省參議員席位,在總計2,353,231票中領先小亨利·卡伯特·洛奇70,737票,兩人的得票率為51.5%:48.5%。

在成功當選參議員後,約翰·甘迺迪的首要考慮是要建立一個辦公室,以滿足他為之服務的麻省的需要。而約翰·甘迺迪將進入美國參議院視為他獲得更高權力的一個跳板是個不爭的事實。1955年9月,在懷特·艾森豪威爾美國總統心臟病發作,傳言他不可能競選連任的情況下,約翰·甘迺迪計劃獲得1956年美國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並成為他擔任8年副總統的前奏,然後是1964年競選入主白宮,而到那時,他剛剛47歲。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田納西州的參議員埃斯蒂斯·凱福弗英語Estes Kefauver獲得了美國副總統候選人的黨內提名。競爭提名失敗後,約翰·甘迺迪於1956年-1957年間制訂了一項戰略,以照顧到民主黨 (美國)在民權問題上的各個派別,在1956年,圍繞陪審團庭審修正案(Jury Trial Amendment)的爭論引起了相當的關注,而約翰·甘迺迪投票表示支持陪審團庭審。

1953年9月12日,約翰·甘迺迪與積琪蓮·甘迺迪羅德島州結婚,他們的結合被描寫為「年度名人婚姻」。從1953年7月開始,他的背部疾病開始嚴重,在1954年4月進行的一次X光檢查中顯示,他的第五節腰椎已經斷裂。10月21日,他做了一個長達3個多小時的手術,將一個金屬盤插進了腰椎以固定脊柱,但由於插入的金屬盤被感染,1955年2月又一次手術將它取出。約翰·甘迺迪一直休養到當年5月才返回參議院。在這段時間及其後的近兩年時間裏,約翰·甘迺迪數次面臨生命危險,曾先後四次接受了天主教會的臨終禱告。1956年他發表了一篇有關自己脊背外科手術的文章(What My Illness Taught Me),最後定名為《當仁不讓英語Profiles in Courage》,書中講述了美國歷史上8位著名參議員的職業生涯,該書出版後成為全美暢銷書,並在1957年獲頒普立茲獎,但一直有觀點認為該書為他人代寫。

甘迺迪家族對麥卡錫主義的支持

編輯
 
總統肖像 (1965).

自從1950年之後,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甘迺迪家族的交往日漸頻繁,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在成為美國參議院的焦點人物之前就與約翰·甘迺迪的父親老約瑟夫·P·甘迺迪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老約瑟夫·P·甘迺迪曾花費數千美元的資金支持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並在後來成為了他主要的支持者之一。20世紀40年代之後,老約瑟夫·P·甘迺迪常常在自己位於麻省海恩尼斯英語Hyannis, Massachusetts的別墅裏與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共渡周末。而且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曾經追求過約翰·甘迺迪的四妹帕特里夏·甘迺迪·勞福德英語Patricia Kennedy Lawford。在1952年的美國參議院競選當中,老約瑟夫·P·甘迺迪與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達成了一筆交易: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在麻省的投票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而約翰·甘迺迪則不會在國會關於譴責麥卡錫主義的表決時投票支持該決議。1953年,約翰·甘迺迪的父親又要求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聘請約翰·甘迺迪的弟弟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為自己的高級職員。1954年9月,在經過了9天的聽證之後,國會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建議「譴責」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破壞美國參議院規則。當年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67:22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這一譴責。而在民主黨中,惟一一個沒有投票反對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的(更確切地說,沒有就此問題投票的)是約翰·甘迺迪。1960年,他在一次為自己的辯解中說:「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是個十全十美的人。我見過大多數人犯過的錯誤。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的事情?我當時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處境。我的弟弟在為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工作。

後來約翰·甘迺迪十分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為他沒有同民主黨夥伴和參議院多數一起譴責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的行為成為一個政治問題[7]。1954年7月,在陸軍聽證會結束的時候,即美國參議院第一次考慮公開譴責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時,約翰·甘迺迪起草了一份支持譴責的演講,但因入院未能成行。

1960年總統大選

編輯

約翰·甘迺迪相信,由於他的年輕、天主教的信仰、來自民主黨內領導人的有限支持以及自己身體方面的疑問,都表明他無法在1960年有把握地競選總統。事實上,約翰·甘迺迪覺得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政治能力的表現。雖然在美國歷史上曾有一小批候選人在不到50歲入主白宮,但還沒有誰在43歲就登上總統寶座。在威廉·麥金萊總統遇刺後,時年42歲的狄奧多·羅斯福繼任了總統職務,但他在1904年競選連任的時候已經46歲了。更重要的是,歷史上只有一位天主教徒競選過總統——1928年艾爾弗雷德·E·史密夫,並且他慘敗在夏拔·賀夫的手下。

儘管如此,約翰·甘迺迪仍宣佈他有意在1960年大選中競選美國總統

約翰·甘迺迪在麻省成功連任參議員以及自1956年民主黨代表大會以來在全國範圍內越來越大的知名度,使他成了許多人心目中1960年總統競選的有吸引力的候選人。他的活力被看作是應對蘇聯挑戰、經濟蕭條、種族隔離和「雜亂無章的美國生活」的優勢。1957年,全美各地邀請他進行演講的邀請函多達2500多份,而他同意在47個州做144場演說,平均兩天一場。1958年初,他每星期收到的此類邀請函平均達100份。民主黨在48個州的領導人大都表示約翰·甘迺迪是個很有可能參加競選的人物。1956年民主黨代表大會的1220名代表中有409人支持約翰·甘迺迪參加1960年總統競選。在對約翰·甘迺迪有所認識的所有潛在選民裏,有64%的人相信他具有當總統的背景和經驗。

儘管約翰·甘迺迪取得了廣泛的支持,但畢竟他太年輕,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在總統候選人提名問題上將他排在第四位,列在林登·詹森阿德萊·史蒂文森二世密蘇里州參議員之後。傾向於讓他競選美國副總統。約翰·甘迺迪並沒有接受這一建議,他曾說過:「我沒有興趣競爭副總統,我的興趣是競選總統。如果我要當選總統,我就會在1960年成功。如果我這次不成功,那麼我可能要等上8年時間,那時會出現一些新的面孔,而我就會靠邊站。」

為了抵抗阻礙他的勢力,約翰·甘迺迪在一開始便公開否認自己是個候選人。在民主黨進行的初選中,他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參議員休伯特·漢弗萊德薩斯州參議員林登·詹森。到1959年秋季,儘管約翰·甘迺迪還沒有宣佈參加競選,但他已經啟動了緊張而疲憊的日程安排,奔波於全國各地,在形形色色的場合向規模不等的人群發表演講。提高約翰·甘迺迪的支持率是贏得勝利的關鍵,為此,他的弟弟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放棄了在美國參議院的工作,擔任了競選運動的經理。並立刻於1959年10月底在別墅里召開了17位主要人員參加的會議。

 
約翰·甘迺迪和積琪蓮·甘迺迪威斯康星州阿普爾頓環形山的競選活動,1960年3月。

1960年1月2日,星期六,約翰·甘迺迪在參議院秘密會議廳裏向300名支持者正式宣佈競選總統。4月5日,在威斯康星州的初選中,約翰·甘迺迪獲得了56.5%、總計476 024張選票,為該州57年來候選人在初選中獲得的最多票數。而且約翰·甘迺迪在10個地區中贏得了6個地區的多數票,從而贏得了該州60%的大會代表。5月10日,約翰·甘迺迪在西維珍尼亞州取得了60.8%:39.2%的壓倒性勝利,戰勝了休伯特·漢弗萊,此後10天內,約翰·甘迺迪又在馬利蘭州以70%:17%擊敗了韋恩·莫里斯,在俄勒岡州同樣以51%:32%取勝。到此時,約翰·甘迺迪已經是第七次大獲全勝,打通了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道路。但形式並不就此一片樂觀。林登·詹森於6月5日宣佈參加總統競選,並就麥卡錫主義等話題公開抨擊約翰·甘迺迪。7月13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約翰·甘迺迪獲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儘管林登·詹森在這之前對他進行過中傷,但約翰·甘迺迪仍然邀請他加入競選隊伍,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約翰·甘迺迪的天主教徒身份一直被認為是能否公正履行總統職務的一大疑問。就這一問題,約翰·甘迺迪於1960年9月12日,在德薩斯州侯斯頓對一群新教牧師進行的一次公開演說中作出了明確答覆:「我不是天主教的總統候選人,我是民主黨的候選人,只是恰好還是個天主教徒。在公共事務上我不是代表我的教派——教派也不代表我。」(I am not Catholic candidate for President. I am the Democratic Party's candidate for President who happen also to be a Catholic. I do not speak for my Church on public matters—and the Church does not speak for me.)在這次演說中,他還強調,相比於宗教,1960年的大選中還有很多更加關鍵的問題。因為戰爭、飢餓、愚昧和絕望是沒有宗教界限的,並且懇求用宗教的寬容心服務於國家的安康。這次演說暫時抑制住了圍繞宗教問題的喧囂聲。

電視辯論

編輯
 
約翰·甘迺迪與李察·尼克遜參加了1960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首次電視直播的總統辯論

1960年9月26日晚,在芝加哥CBS (電視網)演播室裏,約翰·甘迺迪與自己的競選對手,已經在懷特·艾森豪威爾內閣中當了8年副總統、與尼基塔·赫魯雪夫進行過廚房辯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時任副總統李察·尼克遜面對大約7000萬電視觀眾(占當時全國成人人口的大約三分之二)進行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在電視辯論中,約翰·甘迺迪通過向美國民眾直接宣講自己的開場白獲得了初期優勢。李察·尼克遜則利用介紹和總結的機會突出自己和約翰·甘迺迪的不同之處。約翰·甘迺迪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打算應對國家最大問題的領導人,李察·尼克遜給選民的印象則是試圖在一個政敵面前佔據上風的人物。李察·尼克遜的語言很有節制,但相比於約翰·甘迺迪卻缺乏政治家應有的風度,進一步強化了許多人對他在過去競選眾議員、參議員和副總統時留下的負面印象。大多數通過收音機收聽辯論的民眾認為李察·尼克遜在辯論中佔據了上風,但事實恰好相反,所有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看得出來,約翰·甘迺迪佔據了上風,他看上去更加輕鬆,更有自制力。而鏡頭前的李察·尼克遜卻顯出害怕的樣子,臉色陰沉憔悴,臉上的剃鬚粉被汗水衝出隱約的溝痕。在灰色的舞台背景燈光下,身穿淺灰色西裝的李察·尼克遜淡化成了一個模糊的人影,而約翰·甘迺迪的深色西裝卻在光線反差中顯得十分歡快。此後,約翰·甘迺迪和李察·尼克遜又進行了三次電視辯論。電視這種新的媒體在政治中首次成為了重要的宣傳工具,成為了一座里程碑。

取得最後勝利

編輯

在1960年11月8日舉行的大選中,約翰·甘迺迪以極其微弱的優勢戰勝了尼克遜。當天夜裏,雖然根據已經統計出的選票情況表明,約翰·甘迺迪可以充分肯定自己已經獲得了勝利,但由於在賓夕凡尼亞州密蘇里州伊利諾州明尼蘇達州密芝根州加利福尼亞州的數字十分接近,無法做出決斷,因此他拒絕宣佈獲勝。

 
約翰·甘迺迪在取得選舉勝利後,與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在一起,1960年12月。

第二天上午他起床後,他獲知已經贏得了這六個州的勝利。事實上,加利福尼亞州還在混戰之中,並且最終倒向了李察·尼克遜,但這已經無關大局。直到中午,最終結果傳來之後,他才肯定取得了勝利。李察·尼克遜的新聞秘書發表了承認失敗的聲明後,約翰·甘迺迪才同意以當選總統的身份與媒體見面。

在總計6883.7萬張選票中,約翰·甘迺迪的優勢極其微弱,只有118,574票(0.1%)。李察·尼克遜的支持者幾乎在選舉結果揭曉的同時指責說,約翰·甘迺迪取勝的原因是伊利諾州德薩斯州的選票欺詐行為所致。但這種指責無法得到證實。而且李察·尼克遜公開採取高姿態,拒絕置疑選舉結果。

約翰·甘迺迪之所以能夠獲勝,是有着諸多原因的,但主要的原因在於:

總統任期

編輯
 
1961年1月20日,約翰·甘迺迪(右方伸手者)在美國首席大法官厄爾·禾倫(Earl Warren)的主持下,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圖為宣誓現場。

就職演說

編輯

約翰·甘迺迪於196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以43歲之齡成為美國史上就任時第二年輕的總統,亦是最年輕的民選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對國際事務給予了極大關注。他呼籲美國民眾承擔起更多的義務,做出更大的犧牲。約翰·甘迺迪的就職演說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的第一次就職演說被並稱為20世紀最令人難忘的兩次美國總統就職演說,共計1355個單字的演說成為激勵型語言和呼籲公民義務的典範之作。

約翰·甘迺迪從當選之後就開始考慮就職演說,他不想在演說中偏激地指責當前事務,也不喜歡重新闡述有關於冷戰的陳詞濫調、論述一些有可能加劇美蘇緊張關係的有關共產主義威脅的問題。他希望用詞可以激起和平的希望,確定一個新時代的樂觀基調。

雖然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建議和許多記者、好友、作家、陌生人提供的草稿和眾多的資料,但是最終的講稿卻是由甘迺迪親自撰寫的,因為他想令講稿能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顯然他達到了這一目的。

「我要讓每一個國家,無論他們對我們抱着善意還是敵意,我們將付出所有代價、擔負所有責任、面對所有艱難、支持所有朋友,對抗所有敵人,來確保自由的生存與成功。……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只有少數世代有幸擔負起在最危急關頭時捍衛自由的使命。我對這樣的責任毫無畏懼,當仁不讓。我不相信我們其中任何人願意與其他民族或其他世代交換處我們目前所處的地位。我們所付出的精力、信仰和忠誠將照亮我們的國家及為國效勞的人民,而它所發出的光芒也能真正照亮全世界。」

在演說中,他呼籲全人類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專制、貧困、疾病和戰爭,他在演說中提到的:「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更是成為了美國總統歷次就職演說中最膾炙人口的語句之一。在演說的最後,他強調了他在國際主義上的渴望:「最後,不管你是美國的公民還是世界的公民,請以對你們自己的高標準,來要求我們。」在他的就職演說後,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民眾認可了新總統。這表明約翰·甘迺迪平穩地渡過了權力交替期。

內閣組成

編輯
約翰·甘迺迪總統內閣
內閣成員 姓名 任職期
美國總統 約翰·甘迺迪 1961年-1963年
美國副總統 林登·詹森 1961年-1963年
美國國務卿 迪安·臘斯克 1961年-1963年
美國財政部長 C·道格拉斯·狄龍 1961年-1963年
美國國防部長 羅拔·麥拿馬拉 1961年-1963年
美國司法部長 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 1961年-1964年
美國郵政署長 J·愛德華·戴 1961年-1963年
約翰·A·格羅諾斯基英語John A. Gronouski 1963年
美國內政部長 史超域·烏達爾英語Stewart Udall 1961年-1963年
美國農業部 奧維爾·弗里曼英語Orville Freeman 1961年-1963年
美國商務部 路德·H·霍奇斯英語Luther H. Hodges 1961年-1963年
美國勞工部長 阿瑟·戈德堡英語Arthur Goldberg 1961年-1962年
W.威拉德·維爾茨英語W. Willard Wirtz 1962年-1963年
亞伯拉罕·魯比科夫 1961年-1962年
安東尼·J·塞勒布雷澤英語Anthony J. Celebrezze 1962年-1963年

由於約翰·甘迺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是組織和結構,而是人,所以在他的內閣組成中存在着幾個顯著的特點:

最高法院任命

編輯

約翰·甘迺迪提名以下法官至美國最高法院

國內政策

編輯

約翰·甘迺迪在國內政策方面提出了眾多計劃,如:改善城市住房條件、發展教育事業、改革稅收制度、修改農業計劃、保護和發展天然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醫療保健、反對種族歧視、給非裔美國人以公平權利等。但這些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大都遭到了來自各方的重重阻礙,尤其是美國國會。1963年7月,美國媒體在評論約翰·甘迺迪的內政計劃實施情況時指出:政府開支已經達到940億美元,1963年的赤字將達到70億美圓,黃金儲備量下降到了自1939年來的最低點。大規模減稅的議案和給予非裔美國人公平權利的議案被拖延再三,直到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後的1964年才獲得通過。修改農業計劃、援助公立學校法案和其他一些議案,也紛紛擱淺或被迫放棄。

經濟政策

編輯

約翰·甘迺迪在其任期內廢止了一些苛刻的公共財政方針,放鬆了貨幣政策以保持低利率,從而鼓勵經濟增長。這個舉措之後被當做20世紀70年代經濟問題的組成部分而受到批評,因為政府龐大的開銷助長了通貨膨脹。在1962年,約翰·甘迺迪提出了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年度財政預算案,在1961年,約翰·甘迺迪任期內的第一個年度預算導致產生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非戰爭、非經濟衰退引起的赤字。1962年3月19日,約翰·甘迺迪宣佈美國—日本經濟合作援助沖繩縣

聯邦與軍事死刑

編輯

作為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審查了之前針對死刑政策的聯邦決議案和軍事決議案。愛荷華州州長哈羅德休斯英語Harold Hughes是一名死刑反對者,他以個人名義聯繫約翰·甘迺迪,請求他寬待域陀·費格英語Victor Feguer——一名曾經在愛荷華州法院被判處死刑的罪犯,但約翰·甘迺迪最終拒絕了這個請求,最後域陀·費格於1963年3月15日被處以死刑。1962年2月12日,約翰·甘迺迪對一名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海軍士兵予以減刑,把死刑減為無期徒刑。這是美國憲法的深奧難解的事件。

推動民權

編輯

美國,國家默許的種族歧視造成的動盪是約翰·甘迺迪時代最大的國內問題之一。美國最高法院已經於1954年在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中規定,在公立學校實行種族隔離制度是違背美國憲法的。然而,在很多學校,特別是在美國南部的學校,並沒有服從最高法院的相關規定。種族隔離在餐館里、電影院里、廁所里和其他一些公共場所都在繼續着。約翰·甘迺迪支持種族融合與公民權益,在1960年的一次活動中他致電給科麗塔·史葛·金——被判刑入獄的牧師馬田·路德·金妻子,約翰·甘迺迪認為馬田·路德·金可以為他帶來一些額外的來自於非裔美國人的支持。約翰·甘迺迪和他的弟弟,司法部長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的介入為提前釋放馬田·路德·金奠定好了基礎。

1962年,占士·梅雷迪思英語James Meredith嘗試去密西西比大學上課,但白人大學生服務中心對其百般阻撓。約翰·甘迺迪之後派了400名美國法警以及3000名士兵以確保占士·梅雷迪思可以順利的去上他的第一節課。約翰·甘迺迪還派遣了一些法警去保護主張自由的人士。

作為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最初認為民權的草根運動只會激怒那些堅定支持民主黨的南方白人,從而使得1964年民權法案更難在美國國會通過,因為美國國會主要被長期支持種族隔離的南方民主黨人士佔據,所以約翰·甘迺迪自己也對他們和這件事敬而遠之。最後的結果就是,許多民權領袖認為約翰·甘迺迪不支持他們以及他們所作的努力。

 
站在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禮堂門口,以阻止非裔美國人學生薇薇安·馬龍·瓊斯和占士·胡德上課的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左穿西服者)與訟務次長尼古拉斯·卡岑巴赫(右)對峙。

1963年6月11日,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堵住了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教室的門以阻止兩個非裔美國人學生薇薇安·馬龍·瓊斯英語Vivian Malone Jones占士·胡德英語James Hood去上課,是為擋校門事件,約翰·甘迺迪對此進行了干預。喬治·華萊士在法警、訟務次長尼古拉斯·卡岑巴赫和阿拉巴馬州美國國民警衛隊到來之後站到了一旁。在那一晚約翰·甘迺迪通過國家電視及廣播作了著名的講話。約翰·甘迺迪的倡導最後變成了1964年民權法案

1961年,約翰·甘迺迪簽署了行政命令,建立總統婦女地位委員會英語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總統婦女地位委員會統計顯示女性仍然在經受着歧視。該總統婦女地位委員會有關指出法律和文化障礙的最終報告於1963年10月,約翰·甘迺迪被暗殺前的一個月發表。

公民自由

編輯

面對質疑馬田·路德·金共產主義的指控,約翰·甘迺迪政府同意讓聯邦調查局對一些人實行竊聽,其中包括馬田·路德·金。提出原始指控的除了約翰·埃德加·賀夫之外別無他人,他十分憎恨金,因為他認為金是個「經常製造麻煩的暴發戶」。儘管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作為美國司法部長,只書面允許有限度的竊聽,但是在約翰·埃德加·賀夫勢力控制下的聯邦調查局,將權力擴大到可以監控任何和金的生活有關的事,他們認為有必要這樣做。林登·詹森1967年在國情咨文上的演說中,引用了「窺視」和「竊聽」來形容約翰·甘迺迪政府,而其實林登·詹森自己還繼續默許對金和其他人的竊聽。

約翰·甘迺迪還使用了聯邦機構的權力去阻止美國鋼鐵的價格升勢。《華爾街日報》撰文寫到:政府利用「赤裸裸的權力、威脅和國家安全警察」控制了鋼鐵的價格。耶魯大學法學教授查理斯·A·賴希英語Charles A. Reich在《新共和國聯盟》刊物上寫到:「行政當局利用大陪審團非常快的控制了美國鋼鐵,這個行為已經侵犯了公民自由。」

移民問題

編輯

約翰·甘迺迪最初提出了一個全面的美國移民政策,後來成為了《1965 年移民和國籍法英語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由約翰·甘迺迪的美國參議院幼弟泰德·甘迺迪發起。這個政策戲劇性地指出,移民的來源地從北歐西歐國家轉移到拉丁美洲亞洲國家,並且把挑選移民的條件轉移到「促進家庭團聚」。約翰·甘迺迪希望可以突破原先以移民原居住國家為重點的挑選條件,他也把這項政策看做對民權政策的延伸。

對外政策

編輯

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對外政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不對有可能會傷害美國的那些國家的武裝力量進行支持和幫助,不提供武器給共產主義國家,不提供核武器中東。」

古巴問題和豬灣事件

編輯

在約翰·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懷特·艾森豪威爾內閣建立了一個關於推翻古巴菲德爾·卡斯特羅政權的計劃。這個計劃是由中央情報局和一小部分美國聯邦政府官員負責起草的,目的在於為古巴的反菲德爾·卡斯特羅反革命抵抗者提供武器,然後讓這些受過美國訓練的抵抗者入侵古巴,並煽動古巴民眾,從而削弱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古巴的力量。

1961年4月17日,約翰·甘迺迪命令這些先前被訓練的抵抗者開始入侵古巴。在這次被稱為「豬灣事件」的入侵古巴行動中,在中央情報局的支援下,1500名來自美國訓練營的古巴反動軍「2506突擊旅」,帶着推翻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夢想,回到了那片土地。然而,約翰·甘迺迪在下命令的時候,要求「2506突擊旅」在沒有美軍的空軍支援情況下對古巴進行襲擊。1961年4月19日,古巴政府就已經逮捕或者擊斃了這群反動者,約翰·甘迺迪也被迫要去為釋放被俘的1189名生還者而進行談判。

這次計劃的失敗被歸咎於軍方高層之間缺乏溝通,其中所導致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讓反動軍在登陸時完全沒有得到海上的任何支援,使得他們在登陸之時就已經潰不成軍。20個月之後,古巴以價值五千三百萬美元的食品和藥品為交換條件,釋放了被捕的反動者。更嚴重的是,這次行動讓菲德爾·卡斯特羅開始提防美國,並且堅信類似的攻擊會再一次發生。

古巴導彈危機

編輯
 
1961年會晤尼基塔·赫魯雪夫

古巴導彈危機始於1962年10月14日,美軍U-2偵察機拍到了正在古巴建設中的蘇聯中程彈道導彈發射井的照片。這張照片在1962年10月16日被提交給約翰·甘迺迪。照片預示美國很快就會被陷於嚴峻的核彈威脅中,約翰·甘迺迪也因此陷於進退兩難:如果美國攻擊這個導彈發射井,可能會直接導致與蘇聯核戰爭;但是如果美國不採取任何行動,則要一直忍受近距離的核彈威脅,並進一步導致冷戰惡化。由於距離太過接近,如果對方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發射核彈,美國很可能會在未還擊之前就被擊垮。另一個方面的考慮則是,美國會在它所在的西半球內成為弱者。

許多軍事專家和內閣成員希望對核彈發射井進行空襲,但約翰·甘迺迪則派遣美國海軍監視所有抵達古巴的船隻並做好封港準備。他開始與蘇聯談判並要求蘇方撤回一切在古巴的防禦武器及器械。如果不這麼做的話,蘇聯和古巴人民則要面臨封港。

一周後,他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基塔·赫魯雪夫達成了一個基本的共識——一個長期的協議。尼基塔·赫魯雪夫同意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撤出導彈,只要美國保證永遠不會攻擊古巴並且悄悄的移除美國在土耳其境內的導彈發射井。在這次把整個世界向核戰爭拉近的危機是前所未有的,但所幸被兩個領袖的人性所阻擋下來。然而根據與約翰·甘迺迪總統外遇的白宮女實習生咪咪·阿爾福德近年所寫的回憶錄,她說約翰·甘迺迪總統在古巴飛彈危機時對她說「我寧願我子孫赤化(共產化)而非死亡」(She claims he confided that "I'd rather my children were red than dead")[8]

拉丁美洲和共產主義

編輯

伴隨着「那些讓和平革命變成不可能的人,終究會讓暴力革命變成必然」的爭論,約翰·甘迺迪決定採取「爭取進步聯盟」的方式來處理拉丁美洲共產主義,其中包括對困難國家所在的地區進行外交援助以及在該地區建立更強大的人權體制。而後他與波多黎各官員(Luis Muñoz Marín)進行了緊密的合作以致力於發展「進步結盟」,對波多黎各聯邦自治區內發展的支持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

和平部隊

編輯

作為約翰·甘迺迪早期的幾個行動之一,他請求美國國會建立一支和平隊(Peace Corps)。在這個計劃中,美國志願者將在教育農業醫療建築施工幾個方面對落後國家進行幫助。

 
約翰·甘迺迪與柬埔寨國家元首列表諾羅敦·施漢諾(1961年9月25日在紐約

越南

編輯

約翰·甘迺迪在越南方面所涉及的內容一直都被歸為機密檔案,直到五角大廈文件在1971年被公開後才被解密。在東南亞,約翰·甘迺迪早在1961年就受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影響,開始在越南利用有限的武力對付當地由胡志明為首的越南共產黨力量。宣佈要與蔓延的共產主義做鬥爭之後,約翰·甘迺迪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對尚不穩定的越南共和國給予扶持,其中包括運送16000名軍事顧問以及美軍特種部隊集團軍至該區域。約翰·甘迺迪還默許使用凝固汽油彈橙劑噴氣式飛機對所有區域進行攻擊。美國持續對這一地區進行各種干涉,直到之後直接參與到越南戰爭當中。

1963年7月,約翰·甘迺迪在越南面臨了一個「吳廷琰危機」。越南共和國是個佛教為主的國家,但越南共和國領導人吳廷琰篤信天主教會,對佛教歧視且迫害,屠殺了信奉佛教的示威者,引爆了佛教徒危機,怨聲載道。楊文明將軍們發動了1963年越南共和國政變吳廷琰之死,由楊文明取而代之。而美國聯邦政府同意政變的行動。約翰·甘迺迪同意了對吳廷琰政權的推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擔心吳廷琰可能會和中立政府(包括共產主義在內)談判,類似的事曾經在1962年在老撾發生過。美國國務卿迪安·臘斯克曾經說過,「對中立的妥協……就等於投降。」

約翰·甘迺迪把美軍在越南的數量從800人增加至16300人。很多歷史學家在此處有一個爭論點,那就是約翰·甘迺迪是否想通過這次在越南的軍事行動來謀求在1964年選舉中的連任。約翰·甘迺迪的以及後來林登·詹森總統的國防部長羅拔·麥拿馬拉陳述過,約翰·甘迺迪曾經非常想在1964年的選舉後從越南抽身出來。在電影《戰爭迷霧英語The Fog of War》中,不僅是羅拔·麥拿馬拉提到過這個,一盤由林登·詹森錄製的磁帶也證實了約翰·甘迺迪確實計劃過從越南撤軍——一個林登·詹森並不贊成的計劃。還有另一個證據就是在約翰·甘迺迪的國家安全措施備忘錄(Kennedy's National Security Action Memorandum,NSAM)第263號文件(1963年10月11日)中下達了在1963年年底前撤軍1000人的命令。不過,由於需要推翻吳廷琰的政權,可能實際發生的事情正好相反,但是,自從約翰·甘迺迪在美利堅大學做了關於世界和平的演說後(1963年6月10日),他在冷戰中總體上確實走了鷹派的路線。

在約翰·甘迺迪遇刺之後,新任總統林登·詹森在1963年11月26日立即用他自己的NSAM第273號文件推翻了甘迺迪之前關於在1963年年底前撤軍1000人的決定。

西柏林演講

編輯
 
1961年3月,約翰·甘迺迪會晤西柏林市長維利·勃蘭特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蘇聯同盟國同時施加的壓力之下,德國被分裂成立兩部分——東德西德,而前者在蘇聯的控制之下。在1963年6月26日,約翰·甘迺迪訪問了西柏林並做了一次公開批評共產主義的演講。約翰·甘迺迪把柏林圍牆的建成當成了一個共產主義失敗的例子:「自由十分不易,民主也並不完美,但是我們從沒有把我們的人民用牆圍起來。」這次演講因為用到了一句非常有名的短語「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柏林人」)而家喻戶曉。在約翰·甘迺迪說出這句話時有將近六分之五的西柏林市民站在街上聆聽。他在日後還補充到:「我們再也不會有像那天的一天了。」

禁止核試驗條約

編輯

由於長時間受到放射性污染核武器擴散的威脅,甘迺迪推動了一項「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條約中禁止在地面、大氣層以及水下進行核試驗,但是並不禁止在地下進行試驗。美國英國蘇聯是最初的簽約國。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將這份條約寫入法案

伊拉克

編輯

1963年,約翰·甘迺迪管理處支持了一場由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將軍領導的針對伊拉克政府的政變,他曾經在5年前推翻了伊拉克的君主制中央情報局幫助新的阿卜杜塞拉姆·阿里夫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伊拉克地區政府剷除左派共產主義人士。在薩達姆·侯賽因統治時期復興黨的屠殺中,伊拉克政府使用了由中情局提供的左派及共產主義人士清單,系統性的暗殺了無數知識分子,其中包括上百名的醫生教師,技術人員,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員。美國英國的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貝克勒爾BP在這之後開始在伊拉克得到發展壯大。

支持太空計劃

編輯
 
約翰·甘迺迪於1961年5月25日發表演說

約翰·甘迺迪急切地希望美國在太空競賽中保持領先。謝爾蓋·赫魯雪夫回憶說約翰·甘迺迪分別在1961年6月和1963年秋兩度與他父親尼基塔·赫魯雪夫商討在太空計劃方面的合資事宜。在早先,蘇聯在太空探索方面遙遙領先於美國。約翰·甘迺迪於1961年5月25日在議會發表了演說:

「首先,我深信我們的國家將在這個十年結束前完成一個目標,即讓太空人登陸月球並安全返回。沒有任何單一的航天計劃會比這個更能使人類振奮,也沒有任何計劃比此對遠程宇宙探索更重要。也沒有任何計劃像登月一樣昂貴且充滿挑戰。」

遲些時候約翰·甘迺迪於1962年9月12日在萊斯大學發表了我們選擇登月

  • 「沒有一個期望成為其他國家領跑者的國家會在太空競賽上甘於落後。」
  • 「我們現在選擇登月或做任何別的事情不是因為他們容易,而是因為他們充滿挑戰。」

在與尼基塔·赫魯雪夫的第二次會談中,他勸說蘇聯人進行成本分攤是有益的,美國人在太空項目上穩步前進。美國發射了一顆地球同步軌道並在議會通過了超過250億的預算給阿波羅計劃

尼基塔·赫魯雪夫在1963年晚期同意了合作,但約翰·甘迺迪在協定付諸實施前遇刺。1969年7月20日,約翰·甘迺迪遇刺差不多六年後,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

遇刺身亡

編輯

1963年11月22日,約翰·甘迺迪在副總統林登·詹森陪同下到德薩斯州達拉斯市訪問。12時30分,約翰·甘迺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Main Street),埋伏的槍手向他開了槍,第一槍打中約翰·甘迺迪的喉部,積琪蓮·甘迺迪在約翰·甘迺迪受到最後致命的一槍頭部爆裂時,直覺反射動作地攀爬到長禮車的後緣,捧回激射而出的腦部組織。她一直捧到醫院,交給醫師。而約翰·甘迺迪在送往帕克蘭紀念醫院前受到槍殺時當下就已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數小時後,李·哈維·奧斯華被警方抓獲,初步認定為刺殺總統的嫌疑犯;但此人僅兩天後亦被槍殺,使案情趨於複雜化。林登·詹森宣誓就任總統後下令組成以最高法院院長華倫為首的調查組。一年後,調查組提交報告(即著名的《華倫委員會》)認為整個事件全是李·哈維·奧斯華一人作案。美國民眾普遍表示不相信這個結論。此後數年,民間有很多人士嘗試調查此案,並出版了相當數量的暢銷書。在層出不窮且充滿想像力的結論中,古巴政府、中央情報局甚至副總統林登·詹森都曾被列為主要懷疑對象,以致美國政府在1979年重新組織了HSCA調查並否定一些陰謀論說法。現在華倫委員會和HSCA報告已經全文[9]在網絡上公開。

著作

編輯

約翰 甘迺迪《當仁不讓》1956,中文版2015上海譯文出版社

個人生活

編輯

甘迺迪家族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政治家族之一,產生了一名總統、三名參議員,以及其他多個代表和政治人物。1951年,約翰·甘迺迪(Kennedy)成為國會議員時,開始了為期7週的亞洲之旅。而他與當時25歲的弟弟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因彼此之間的年齡相距數年使兄弟倆在此之前很少見面,這次亞洲之旅是他們一起度過的第一次漫長時光,使他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羅拔·甘迺迪最終在哥哥的職業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擔任哥哥的司法部長和總統顧問。羅拔·甘迺迪在後來參與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時亦被刺殺身亡,而約翰·甘迺迪的另一個兄弟泰德·甘迺迪則曾參與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未果。

婚姻與家庭

編輯

當約翰·甘迺迪還是國會議員時,便遇到了他的未來妻子積琪蓮·甘迺迪。記者在晚宴上介紹了兩人。約翰·甘迺迪便在1953年9月12日當選參議員一年後便與積琪蓮·甘迺迪結婚了。他們的第一位女兒在1956年流產(其女兒阿拉貝拉·甘迺迪)後,他們的第二位女兒卡羅琳·甘迺迪於1957年出生,現在是約翰·甘迺迪的直系親屬中唯一仍然在世的成員。他們的第一位兒子小約翰·甘迺迪,出生於1960年11月25日,即父親當選總統17天後。小約翰·甘迺迪畢業於布朗大學,他於1999年駕駛着一架小型飛機的途中墜毀,享年38歲。1963年,在約翰·甘迺迪被刺殺數月之前,積琪蓮·甘迺迪產下了第二個兒子柏德烈·布維爾·甘迺迪。但是,由於出生後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於2天後死亡。

健康

編輯
 
約翰·甘迺迪在完成脊椎外科手術後躺在床上,他的妻子在旁陪同(1954年)

約翰·甘迺迪的一生都在與各種疾病做着鬥爭。在三歲生日前三天,他患上了惡性猩紅熱。1930年秋天開始,他患上了一種無法確診的疾病,後來確診為愛迪生氏病。這種疾病使得他的內分泌發生紊亂,免疫力降低。由於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影響到政治前途,所以一直以來,約翰·甘迺迪都在嚴格保密著自己的醫療史,甚至在他遇刺之後也不為人知。他一直以甾體類藥物來抵禦愛迪生氏症帶來的身體虛弱的影響,並依賴大量的鎮靜劑、止痛藥、睾酮抗細菌藥安眠藥等來對付其他併發症。

直到1961年末,約翰·甘迺迪就他在藥物和運動方面的適當平衡產生分歧。而約翰·甘迺迪更喜歡前者,因為他的時間緊迫,希望立即得到治療。在這段時間裏,他的內科醫生確實在白宮地下室添置了一些健身器材,而約翰·甘迺迪每週會在那裏做三次背部的伸展運動。這些和其他醫療問題的細節在約翰·甘迺迪的一生中沒有公開披露。白宮的主治醫生意識到,過度使用甾體苯丙胺,在醫學上是不合適的,並採取了有效措施將這些藥物從約翰·甘迺迪的治療中除名。醫師從約翰·甘迺迪總統檔案中的病歷,他認為約翰·甘迺迪的領導能力(例如古巴導彈危機和1963年期間的一些事件)在停止接受治療後得到很大改善。

婚外情和友誼

編輯
 
司法部部長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瑪麗蓮·夢露和約翰·甘迺迪,在1962年5月19日生日前夕晚會。

約翰·甘迺迪在1940年代與丹麥女記者英加·阿瓦德英語Inga Arvad(Inga Arvad)和女演員珍·泰妮(Gene Tierney)交往時是單身。據報導,約翰·甘迺迪在擔任總統之前和之後與許多婦女有關係,包括瑪麗蓮·夢露和他的妻子的新聞秘書帕梅拉·蓋伊。

萊姆·比林斯是約翰·甘迺迪的摰友。他在約翰·甘迺迪的幾處住所中都有自己的房間。儘管他們之間從來沒有任何同性戀活動的證據,但約翰·甘迺迪經常在結婚後與他的摰友共享一間臥室。

形象、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

編輯

甘迺迪與他的妻子積琪蓮比其他的總統和第一夫人都更加年輕。他們對大眾影響力的體現方式與歌星影星類似,他們的照片經常登上時尚雜誌的封面。第一夫人積琪蓮購置了許多家具藝術品,並把白宮所有房間翻修一新。

在白宮草坪之外甘迺迪添置了幼兒園、游泳池和樹屋。積琪蓮很少允許為孩子們照照片,但當她不在時總統會允許白宮攝影師塞西爾·斯托頓去拍攝孩子們的照片。最受歡迎的照片包括一張小約翰在總統辦公桌底下嬉戲的照片。

緋聞

編輯

傳聞甘迺迪與瑪莉蓮·夢露發生關係,及傳聞因瑪莉蓮曾觀看機密的太空外星生物檔案而被甘迺迪的官員發現及謀殺,而非外界所說服食安眠藥自殺

美國波士頓大學歷史學教授Robert Dallek英語Robert Dallek在2003年寫的甘迺迪傳記裏,提到甘迺迪最喜歡的情婦是Mary Pinchot Meyer英語Mary Pinchot Meyer,而Mary Meyer在甘迺迪被暗殺後,於1964年也遭不明人士開槍擊中多處要害遇害,此案件一直未偵破。

一位名為Mimi Alford英語Mimi Alford的前白宮實習生在2011年透露,甘迺迪曾與其有長達18個月的私情。甘迺迪曾因擔心其懷孕而親自安排其接受墮胎醫生的懷孕檢查,儘管當時墮胎在美國屬於非法。[10]

此外,甘迺迪的妻子賈姬也被傳出和小叔羅拔·法蘭西斯·甘迺迪暗通款曲,賈姬的密友更出書爆料第一夫人曾和俄羅斯芭蕾舞王魯道夫·紐瑞耶夫有過一段情。[11]

甘迺迪曾經是美國唯一一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直到2021年被拜登就任第46任總統,美國出現第二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遺產及紀念物

編輯

甘迺迪墓及甘迺迪紀念館

編輯
 
位於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甘迺迪總統和夫人積琪蓮·甘迺迪之墓

命名紀念

編輯
 
位於波士頓近郊多切斯特哥倫比亞角的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

甘迺迪遇刺後,其名並用在許多地方以表紀念:

  • 紐約艾德威爾德國際機場在1963年12月24日被正式更名為約翰·F·甘迺迪國際機場,大多數人都習慣把那裏簡稱為「JFK」(該機場的三字母代碼)。
  • 美國國防部將1967年5月27日下水,舷號CV-67的航空母艦命名為甘迺迪號(USS John F. Kennedy)。2009年CV-67除籍,2011年美國海軍宣佈此一艦名將由CVN-79繼承。
  • 1964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普利斯坦特山開設的一所成人教育高等學校被定名為約翰·F·甘迺迪大學
  • 為紀念甘迺迪,位於華盛頓特區,興建中的美國全國文化中心被更名為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後於1971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 位於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在1963年底被更名為甘迺迪角(Cape Kennedy),但在1973年恢復原有名稱。
  • 1963年11月,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的發射操作中心(Launch Operations Center)被更名為約翰·F·甘迺迪太空中心
  • 美國財政部發行了五千萬枚鑄造有甘迺迪頭像的50美分硬幣,但因為民眾要把它作為紀念品珍藏起來而致使其無法在市面上保持經常流通。
  • 甘迺迪紀念館(Kennedy memorial)在英國朗尼米德(Runnymede)建立,大憲章(Magna Carta)就是在那裏被密封的。紀念館坐落在贈送給美國的一英畝土地上。[12]
  • 美國世界復康基金運用捐款在香港南區沙灣興建了一所肢體傷殘學校,並將之命名為甘迺迪中心,於1967年啟用。
  • 全美各地的各種委員會都一致通過改變地名的方法來表示對甘迺迪總統的敬意,致使有不計其數的「甘迺迪公路」、「甘迺迪機場」、「甘迺迪中學」、「甘迺迪大街」等地名出現。

金句的影響力

編輯
"國民朋友們,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們做些甚麼,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甚麼。外國朋友們,不要問美國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要問我們一起可以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麼。"[13]
尊·F·甘迺迪

先後出現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2005年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試卷三、2013年中國語文科試卷四、2019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是目前中國語文科歷屆試題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名人金句。

大眾文化

編輯
甘迺迪總統就職與演說的新聞記錄影片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甘迺迪Kennedy,中國大陸常譯肯尼迪

引用

編輯
  1. ^ WGBH Educational Foundation. Oswald's Ghost. American Experience. PBS. [2014-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2. ^ Burkley, George Gregory. Certificate of Death.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front side, back side. 1963-11-23. NAVMED Form N –透過The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Assassination Records Collection. 
  3. ^ John F. Kennedy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1). 
  4. ^ 第一位是亞伯拉罕·林肯,第二位是占士·艾伯林·加菲,第三位是威廉·麥金萊
  5. ^ 論文內容長達148頁,題為:《慕尼黑的綏靖政策——英國民主從裁軍政策緩慢轉化為重整軍備政策的必然後果》
  6. ^ 柯爾克之前於美國駐英大使館替甘迺迪的父親(老約瑟夫)擔任海軍武官,退役後曾任美國駐華大使
  7. ^ O'Brien 2005, pp. 274–79, 394–99.
  8. ^ 5 February 2012,BBC News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69001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9. ^ ARRB Final Report. [2019-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8). 
  10. ^ 存档副本. [2013-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11. ^ 甘迺迪開放式關係?妻賈桂琳人前甜蜜 人後搞婚外情|三立新聞網. [2014-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9). 
  12. ^ Martinvl, English: Memorial stone to John F. Kennedy at Runnymede close to the site of the signing of the Magna Carta., 2016-02-27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0) 
  13. ^ John F. Kennedy. Inaugural Address of John F. Kennedy. Yale Law School Lillican Goldman Law Library.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5).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第一手資料

編輯
  • Goldzwig, Steven R. and George N. Dionisopoulos, eds. In a Perilous Hour: The Public Address of John F. Kennedy, text and analysis of key speeches (1995)

第二手資料

編輯
  • Brauer, Carl. John F. Kennedy and the Second Reconstruction (1977)
  • Burner, David. John F. Kennedy and a New Generation (1988)
  • Dallek, Robert. An Unfinished Life : John F. Kennedy, 1917 - 1963. Brown, Little. 2003. ISBN 978-0-316-17238-7. 
  • Freedman, Lawrence. Kennedy's Wars: Berlin, Cuba, Laos, and Vietnam (2000)
  • Fursenko, Aleksandr and Timothy Naftali. One Hell of a Gamble: Khrushchev, Castro, and Kennedy, 1958-1964 (1997)
  • Giglio, James. The Presidency of John F. Kennedy (1991), standard scholarly overview of policies
  • Harper, Paul, and Joann P. Krieg eds. John F. Kennedy: The Promise Revisited (1988) scholarly articles on presidency.
  • Harris, Seymour E. The Economics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Presidents Eisenhower and Kennedy (1962)
  • Hersh, Seymour (1997) The Dark Side of Camelot Highly negative assessment
  • Heath, Jim F. Decade of Disillusionment: The Kennedy-Johnson Years (1976) general survey of decade
  • Kunz; Diane B. The Diplomacy of the Crucial Decade: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during the 1960s (1994)
  • O'Brien, Michael. John F. Kennedy: A Biography (2005), the most detailed biography
  • Parmet, Herbert. JFK: The Presidency of John F. Kennedy (1983)
  • Piper, Michael Collins. " Final Judgment" 2004 (sixth edition). American Free Press.
  • Reeves, Richard. President Kennedy: Profile of Power (1993) balanced assessment of policies
  • Reeves, Thomas. A Question of Character: A Life of John F. Kennedy (1991) hostile assessment of his character flaws
  • Schlesinger, Arthur, Jr. A Thousand Days: John F. Kennedy in the White House (1965) by a close advisor.
  • Sorenson, Theodore. Kennedy (1966) by a close advisor.

外部連結

編輯
麻省眾議院
前任者:
占士·米高·柯利
(James Michael Curley)
美國麻省(第11選區)眾議員
1947年1月3日 – 1953年1月3日
繼任者:
小湯馬士·P·歐內爾
(Thomas P. O'Neill, Jr.)
麻省參議院
前任者:
小亨利·卡伯特·洛奇
(Henry Cabot Lodge, Jr.)
美國麻省(第1類)參議員
1953年1月3日 –1960年11月22日
繼任者:
班哲文·A·史密夫
(Benjamin A. Smith)
  美國政治職務
前任者: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Dwight D. Eisenhower)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1961年1月20日 –1963年11月22日
繼任者:
林登·詹森
(Lyndon B. Johnson)
政黨職務
前任:
大衛·I·沃什
(David I. Walsh)
民主黨提名來自麻省美國參議員
(第一梯次)

1952年1958年
繼任:
泰德·甘迺迪
(Ted Kennedy)
前任者:
阿德萊·史蒂文森
(Adlai Stevenson)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1960年
繼任者:
林登·詹森
(Lyndon B. Johnson)
榮銜
前任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
期間的無名烈士
下葬前遺體停在國會山圓形大廳供民眾瞻仰的人物
1963年11月24日 – 1963年11月25日
繼任者: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