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 (古代)
兖州 | |||||||||||||||||||||
---|---|---|---|---|---|---|---|---|---|---|---|---|---|---|---|---|---|---|---|---|---|
东汉至明朝的州 | |||||||||||||||||||||
188年-606年 619年-742年 758年-1118年 1137年-1385年 | |||||||||||||||||||||
国家 | 东汉至明朝 | ||||||||||||||||||||
人口 | |||||||||||||||||||||
• 282年 | 83300户[1] | ||||||||||||||||||||
• 549年 | 88032户,266791口[2] | ||||||||||||||||||||
• 639年 | 9366户,15428口[3] | ||||||||||||||||||||
• 1102年 | 71777户,217734口[4] | ||||||||||||||||||||
• 1207年 | 50099户[5] | ||||||||||||||||||||
历史 | |||||||||||||||||||||
• 成立 | 188年 | ||||||||||||||||||||
• 废除 | 1385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山东省、河南省 |
沿革
编辑汉魏西晋
编辑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兖州刺史部地处今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北部。但此时的兖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兖州治山阳郡昌邑县(今山东省钜野县东南),领五郡三国: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徙治济阴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后又徙治东郡廪丘县(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6]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国。咸宁三年(277年),改东郡为濮阳国。太康十年(289年),复濮阳国为东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陈留国置济阳国。建始元年(301年),改东郡为濮阳国[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阳郡置东燕国。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兖州领四郡六国:陈留国、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国(公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侯国)、高平国(公国)、济阴国。建兴三年(315年),濮阳、东燕二郡陷于石勒[8]。
东晋十六国
编辑东晋永昌元年(322年),陈留、泰山二郡陷于后赵。太宁三年(325年),兖州全境陷于后赵,遂于徐州广陵郡侨置兖州。
后赵时,兖州徙治濮阳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陈留、东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兖州领七郡:济阳郡、濮阳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冉魏永兴二年(351年),兖州大部陷于东晋。
前燕元玺二年(353年),占领后赵司州之阳平郡,置兖州,治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元玺四年(355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济北郡。光寿元年(357年),阳平郡还属司州,兖州徙治济北郡卢县(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光寿二年(358年),占领后赵兖州之濮阳郡与东晋兖州之东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寿三年(359年),占领后赵东燕郡与东晋陈留、济阳、济阴、梁四郡,属兖州。建熙元年(360年),兖州徙治梁郡睢阳县蠡台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建熙七年(366年),占领东晋高平、鲁、泰山(部分)三郡,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二郡: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任城郡、鲁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占领前燕兖州,徙治陈留郡小黄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割梁郡属南兖州,并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兖州徙治高平郡湖陆县(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至此,兖州领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鲁郡。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收复兖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于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陈留、东燕、济阴、高平四郡陷于翟魏;济北郡陷于后燕,改属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复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阳、东平、泰山、高平、鲁五郡陷于后燕,改属徐州。
后燕建兴七年(392年),占领翟魏东燕、陈留、济阴、荥阳四郡,置兖豫二州,治东燕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占领后燕徐州之鲁、泰山、高平、东平四郡,兖州之陈留、济阴二郡,青州之济北郡,属兖州。
南燕二年(399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泰山、东平、济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兖州,治梁父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南),以东平、济北二郡置并州。
后秦弘始元年(399年),占领东晋兖州之陈留郡,仍置兖州,治小黄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8]
南北朝
编辑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占领后燕濮阳郡。天兴二年(399年),占领南燕东燕郡,改为东郡。遂以二郡置兖州,治东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占领南燕兖州之泰山郡。义熙六年(410年),占领南燕并州之东平、济北二郡,属兖州。义熙十二年(416年),占领后秦兖州之陈留郡与北魏兖州之东郡、濮阳二郡。至此,以兖州旧土置北兖州,仍治滑台城,领九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济阴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北兖州为兖州。永初三年(422年),兖州陷于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复兖州济水以东诸郡。后侨置阳平郡,后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兖州徙治鲁郡邹县邹山(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兖州徙治鲁郡鲁县瑕丘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北)。此后,瑕丘一直为兖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阳平郡。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阳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兖州全境陷于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占领南朝宋兖州,仍治滑台。泰常八年(423年),割东平、济北二郡置济州。神䴥三年(430年),兖州济水以东陷于南朝宋。至此,兖州领四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济阴郡。皇兴元年(467年)后,为区别于东兖州,又称兖州为西兖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阳郡属济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并陈留郡入东郡,割东郡属司州,割济阴郡属东兖州。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占领南朝宋兖州大部,改为东兖州,改阳平郡为东阳平郡,以东兖州之济北郡并入济州之济北郡。皇兴二年(468年),占领兖州全境。皇兴三年(469年),分泰山郡置东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东兖州为兖州,割西兖州之济阴郡属兖州。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复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济阴郡属西兖州。永安二年(529年),割东泰山郡属北徐州。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东平郡、东阳平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鲁、任城二郡为任城郡,泰山、东平、东阳平三郡为东平郡。至此,兖州领三郡:任城郡、东平郡、高平郡。[8]
隋朝
编辑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兖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并岱山县入奉高县。至此,兖州领十二县:鲁、汶阳、邹、乐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领)、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领)、梁父、嬴、博、奉高、须昌(故东平郡所领)。
开皇四年(584年),改鲁县为汶阳县。开皇六年(586年),改奉高县为岱山县。开皇十年(590年),割须昌县属郓州。开皇十三年(593年),分邹、汶阳、平原三县置瑕丘县,瑕丘城由汶阳县移属瑕丘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阳县为曲阜县,乐平县为平陆县,平原县为龚丘县,博县为汶阳县;分嬴县置牟城县,汶阳县置泗水县;割汶阳、岱山二县置泰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业二年(606年),改兖州为鲁州,并牟城县入嬴县,并高平县入邹县;废泰州为博城县,属鲁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鲁州为鲁郡。[9]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鲁郡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兖州陷于宇文化及之许,复为鲁郡。
唐朝
编辑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占领鲁郡,改为兖州,不久即陷于窦夏,次年又陷于郑。武德四年(621年),再次占领兖州。武德五年(622年),兖州治所瑕丘陷于汉,故置行兖州于郓州,割梁父、嬴、博城三县置东泰州。武德六年(623年),占领瑕丘,兖州隶郓州总管府。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
贞观元年(627年),兖州直隶于河南道;废东泰州为博城县,属兖州;并曲阜县入瑕丘县。贞观八年(634年),复置曲阜县。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治兖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金乡、方与二县改属兖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复乾封县为博城县。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博城、金乡、方与。
唐朝神龙元年(705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平陆县为中都县。燕圣武元年(756年),改鲁郡为兖州。自此,兖州隶于北海节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载(756年),复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方与。
上元元年(760年),割莱芜县属淄州。宝应元年(762年),改方与县为鱼台县。贞元四年(788年),莱芜县还属兖州。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县属郓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县还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鱼台。元和十五年(820年)后,兖州为兖海节度使、泰宁军节度使等使治所。[10]
五代北宋
编辑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后,割金乡、鱼台二县属单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罢泰宁军节度使,降兖州为防御州,割任城、中都二县属济州。显德元年(954年),升莱芜监为广利军。显德六年(959年),废广利军为莱芜监。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乾封、泗水、龚丘、曲阜、莱芜、邹。[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复兖州为节度州[12]。开宝元年(968年),置京东路,兖州隶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县为仙源县。熙宁五年(1072年),并邹县入仙源县。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为两路,兖州隶京东西路。元丰七年(1084年),复置邹县。大观四年(1110年),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至此,兖州领七县一监:瑕、奉符、泗水、龚、仙源、莱芜、邹、莱芜监。政和八年(1118年),升兖州为袭庆府。[13]
金元明
编辑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占领袭庆府。天会八年(1130年),赐予刘齐。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后占领袭庆府,降为兖州,仍为节度州,隶山东西路,并以泰安军为泰宁军节度使支郡。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旧名瑕)、曲阜(旧名仙源)、泗水、龚。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节镇泰宁军为泰定军,仍治兖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龚县为宁阳县。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4]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占领兖州,降为普通州,隶济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兖州为节度州,隶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并泗水县入曲阜县,宁阳县入嵫阳县。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泗水县。至元五年(1268年),复降兖州为普通州,隶济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兖州仍隶之。大德元年(1297年),复置宁阳县。至此,兖州仍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5]
吴元年(1367年),占领济宁路,改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兖州附郭嵫阳县入州。至此,兖州领三县:曲阜、泗水、宁阳。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徙治兖州,改为兖州府,遂废兖州。[16]
辖县
编辑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 |||||
---|---|---|---|---|---|
区划 | 开皇元年 | 区划 | 大业三年 | ||
州 | 兖州 | 郡 | 鲁郡 | ||
郡 | 高平郡 | 任城郡 | 东平郡 | 县 | 瑕丘县 任城县 曲阜县 邹县 龚丘县 平陆县 博城县 梁父县 嬴县 泗水县 |
县 | 高平县 任城县 | 鲁县 汶阳县 邹县 平原县 乐平县 |
博平县 奉高县 岱山县 梁父县 嬴县 |
长官
编辑- 东汉兖州牧(192年-204年)
- 东汉兖州刺史(204年-220年)
- 曹魏兖州刺史(220年-265年)
- 王凌(文帝时)[20]
- 王昶(文帝、明帝时)[21]
- 桓范(明帝时)[22]
- 夏侯威
- 令狐愚(?-249年)[20]
- 黄华(251年见任)[20]
- 李翼(?-254年)[23]
- 邓艾(254年-255年)[20]
- 州泰(257年见任)[20]
- 刘昶[24]
- 司马伷(?-265年)
- 晋朝兖州刺史(265年-307年)
- 司马伷(265年-268年)[25]
- 司马泰(268年-275年)[26]
- 郑烈(275年-280年)
- 王浑(282年见任)
- 胡罴(283年见任)
- 宗岱(290年见任)
- 任罕(292年见任)[27]
- 羊炜[28]
- 向凯(293年见任)
- 孙旗(297年-?)[29]
- 王彦(301年见任)[30]
- 诸葛铨(302年见任)[20]
- 苟晞(304年-305年)[31]
- 司马楙(305年)[32]
- 苟晞(305年-307年)[31]
- 晋朝兖州牧(307年-309年)
- 晋朝兖州刺史(309年-325年)
- 袁孚(309年-310年)[33]
- 杨瑁(311年)[31]
- 田徽(王浚署,311年-313年)[34][33]
- 焦求(刘琨署,311年-313年)
- 李述(荀藩署,311年-?)[35]
- 郗鉴(司马睿署,镇邹山、合肥,?-322年)[36]
- 刘演(刘琨署,镇廪丘,313年-320年)[37]
- 刘遐(镇彭城,322年-324年)[28]
- 檀赟(镇邹山,?-325年)[38]
- 后赵兖州牧(350年)
- 后赵兖州刺史(351年)
- 刘启(351年)
- 冉魏兖州刺史(351年)
- 魏统(351年)
- 前燕兖州刺史(352年-360年)
- 李历(352年-?)
- 孙元(353年-?)[40]
- 前燕兖州牧(360年-370年)
- 前秦兖州刺史(370年-384年)
- 后燕兖州刺史(387年-399年)
- 南燕兖州刺史(399年-409年)
- 后秦兖州刺史(399年-416年)
- 北魏兖州刺史(401年-416年)
- 东晋北兖州刺史(416年-420年)
- 刘宋兖州刺史(420年-468年)
- 申永(420年-422年)[52]
- 徐琰(422年-423年)[53][54]
- 郑顺之(423年)[55]
- 竺灵秀(430年)
- 申宣(431年)
- 徐遵之(431年-433年)
- 王仲德(433年-436年)
- 王方俳(436年-438年)
- 刘遵考(未就任,438年)
- 赵伯符(438年-441年)
- 臧质(441年-444年)
- 徐琼(444年-448年)
- 刘骏(448年-451年)
- 萧思话(451年-453年)[56]
- 徐遗宝(453年-454年)
- 夏侯祖权(454年-455年)[57]
- 申坦(455年-457年)[57][52]
- 夏侯祖权(457年-458年)[58]
- 沈昙庆(457年-458年)
- 沈僧荣(458年-465年)[57][59]
- 薛安都(465年)[60]
- 殷孝祖(465年-466年)[61]
- 张永(466年)
- 申纂(466年)
- 毕众敬(466年)[62]
- 王整(466年-467年)[63]
- 崔平(467年)
- 周宁民(467年)
- 刘休宾(467年-468年)[64]
- 北魏兖州刺史(422年-494年)
- 元苟儿(422年-?)[50]
- 司马天助(太武帝时)[65]
- 罗忸(太武帝时)[66]
- 杜道隽[67]
- 罗伊利(献文帝时)[68]
- 穆伏真[69]
- 李式(孝文帝初)[70]
- 郑羲(孝文帝时)[71]
- 高祐(孝文帝时)[72]
- 来提(?-486年)[66]
- 李崇(492年-494年)[73]
- 北魏东兖州刺史(467年-494年)
- 李璨(467年-471年)[74]
- 毕众敬(与李璨对为刺史,467年-468年)[75]
- 丘麟(皇兴中)[66]
- 游明根(皇兴中)[76]
- 于洛侯(471年见任)[77]
- 崔鉴(473年见任)
- 严雅玉(481年-?)[78]
- 毕元宾(477年-491年)[75]
- 北魏兖州刺史(494年-534年)
- 王谌(495年左右)[79]
- 李韶(太和中)[80]
- 裴植(500年-?)[81]
- 陆昕之(宣武帝时)[82]
- 员标(正始中)[83]
- 元赡(永平中)[84]
- 李宪(510年-511年)[70]
- 贾思伯(512年-514年)[85]
- 元匡(?-515年)[86]
- 王云(?-517年)[87]
- 王琼(神龟中)[88]
- 元法僧(正光中)[89]
- 李虔(520年-521年)[80]
- 元端(525年-527年)[90]
- 羊敦(?-529年)
- 羊侃(529年,降梁)[91]
- 穆绍(未就任,529年)[69]
- 元凝(529年-530年)[92]
- 尔朱仲远(531年-532年)[93]
- 东魏兖州刺史(534年-550年)
- 樊子鹄(534年-535年)[97]
- 高慎(538年)[98]
- 李仲琁[70]
- 李子贞[85]
- 卢道约(542年-543年)[99]
- 邢子才(武定中)[100]
- 王彦夏(?-547年)[101]
- 李子贡(武定中)[98]
- 高思宗(?-550年)[102]
- 北齐兖州刺史(550年-577年)
- 叱列平(550年-554年)[101]
- 郑述祖(天保中)[103]
- 敬显隽[104]
- 张华原[105]
- 毕义云[106]
- 段懿[107]
- 徐之才(568年-569年)[108]
- 斛律武都(?-572年)[109]
- 北周兖州刺史(577年-581年)
- 隋朝兖州刺史(581年-606年)
- 唐朝兖州刺史(619年-742年)
- 徐圆朗(619年—622年)
- 李宽(贞观年间)
- 李元懿(633年)
- 李灵夔(640年)
- 李元裕(665年之前)
- 李贤(665年)
- 李元轨(666年)
- 李慎(高宗时)
- 窦怀哲(高宗时)
- 李德颖(高宗时)
- 宇文有意(武则天时)
- 刘如璿(701年)
- 于知微(中宗时)
- 卢齐卿(景龙年间)
- 独孤仁政(710年)
- 宋璟(711年)
- 崔日用(711年)
- 阳峤(712年)
- 乔侃(开元初年)
- 苏诜(715年)
- 韦元珪(718年—721年)
- 陈宪(722年)
- 韦元琰(开元年间)
- 崔球(开元年间)
- 苏倜(开元年间)
- 郑溥(开元年间)
- 崔瑶(开元末年)
- 柳绛(开元末年)
- 唐朝兖州刺史(758年-907年)
- 能元皓(760年—762年)
- 田神功(762年—763年)
- 郑日昌(大历初年)
- 孟休鉴(773年)
- 刘好顺(777年之前)
- 辛巢父(大历年间)
- 李惟诚(贞元初年)
- 任要(798年)
- 王僚(808年)
- 陆亘(元和末年)[112]
- 兖海节度使兼任(820年-832年)
- 兖海沂密观察使兼任(832年-876年)
- 泰宁军节度使兼任(876年-907年)
- 五代-宋初兖州刺史(907年-976年)
- 宋朝知兖州军州事(976年-1118年)
- 宋白(976年-977年)
- 和岘(977年-?)[113]
- 崔立(1008年)[114]
- 杨琼(?-1008年)[115]
- 邵晔(1008年)[114]
- 王钦若(判兖州军州事,1008年)[116]
- 赵安仁(判兖州军州事,1008年)
- 张禹珪(真宗时)[117]
- 王臻(真宗时)[118]
- 孙奭(真宗时)[119]
- 李迪(仁宗时)[120]
- 孔道辅(仁宗时)[121]
- 梁适(仁宗时)[122]
- 孙祖德(仁宗时)[123]
- 范讽(仁宗时)
- 刘湜(仁宗时)[124]
- 杜衍(?-1047年)[120]
- 王融(仁宗时)[120]
- 陈太素[125]
- 徐起[126]
- 李师中[127]
- 孙瑜[128]
- 傅求(?-1073年)[128]
- 刘攽(神宗时)[129]
- 范子渊(1086年)[130]
- 张耒(徽宗时)[131]
- 王诏(徽宗时)[132]
- 李孝寿(徽宗时)[120]
- 宋康年(1116年见任)[133]
- 王纯(1117年见任)[134]
- 金朝泰宁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137年-1179年)
- 斜卯阿里(熙宗时)[135]
- 郦琼(1148年-1149年)[136]
- 范承吉[137]
- 完颜阿邻(海陵王时)[138]
- 仆散浑坦(海陵王时)[139]
- 石抹荣(海陵王时)[140]
- 张弘信(1164年见任)[141]
- 温迪罕蒲里特(大定中)[142]
- 蒲察鼎寿(大定中)[143]
- 金朝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179年-1220年)
- 仆散揆(1189年-?)[144]
- 完颜𠅿(承安中)[145]
- 党怀英(1197年-1198年)[146]
- 孙即康(承安中)[147]
- 邹谷(?-1206年)[148]
- 郭俣[149]
- 胥鼎(未就任,1213年)[150]
- 纥石烈执中(1213年)[151]
- 孙邦佐(1215年-?)[152]
- 完颜阿邻[153]
- 李元辅(1218年前)[149]
- 兀颜畏可(1220年)[154]
- 大蒙古国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252年-1268年)
- 元朝兖州知州(1268年-1367年)
- 明朝兖州知州(1367年-1385年)
参考文献
编辑- ^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8.0 8.1 8.2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 ^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 太祖一》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 ^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 ^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 ^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引《魏略》
-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 ^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
-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 ^ 28.0 28.1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 ^ 31.0 31.1 31.2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 ^ 32.0 32.1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 ^ 33.0 33.1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 ^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 ^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晋纪二十五》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晋纪二十六》
-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晋纪二十九》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
- ^ 《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
- ^ 48.0 48.1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 ^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 ^ 50.0 50.1 《魏书·卷三·太宗纪第三》
- ^ 《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
- ^ 52.0 52.1 52.2 《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 ^ 《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 ^ 《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一》
-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 ^ 57.0 57.1 57.2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 ^ 《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 ^ 《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 ^ 《资治通鉴·卷一三一·宋纪十三》
- ^ 《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十四》
-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 ^ 《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 ^ 66.0 66.1 66.2 《魏书·卷三十·列传第十八》
-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 ^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 ^ 69.0 69.1 《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 ^ 70.0 70.1 70.2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
- ^ 《魏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 ^ 《魏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 ^ 《魏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 ^ 75.0 75.1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 ^ 《魏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
- ^ 《魏书·卷七上·高祖纪第七上》
- ^ 《魏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 ^ 《魏书·卷九十三·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 ^ 80.0 80.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 ^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 ^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 ^ 《元显魏墓志》
- ^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
- ^ 85.0 85.1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 ^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上》
- ^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 ^ 《魏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
- ^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 ^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第九上》
- ^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
-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 ^ 《魏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 ^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 ^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第三》
- ^ 《魏书·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
- ^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第十二》
- ^ 98.0 98.1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
- ^ 101.0 101.1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
-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 ^ 《北齐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
- ^ 《北齐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八》
-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
- ^ 《北齐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九》
-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 ^ 《北齐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 ^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 ^ 《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 ^ 《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 ^ 114.0 114.1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 ^ 《宋史·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
- ^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
- ^ 《宋史·卷三百○二·列传第六十一》
- ^ 《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
- ^ 120.0 120.1 120.2 120.3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
- ^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 ^ 《宋史·卷三百○四·列传第六十三》
- ^ 《宋史·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
- ^ 《宋史·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
- ^ 《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
- ^ 128.0 128.1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
-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 ^ 《宋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 ^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
-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
- ^ 《宋史·卷一百零四·志第五十七·礼七》
- ^ 《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
- ^ 《金史·卷八十·列传第十八》
- ^ 《金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
- ^ 《金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六十六》
- ^ 《金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
- ^ 《金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
- ^ 《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 ^ 《金史·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
- ^ 《金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九》
- ^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五十八》
- ^ 《金史·卷九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 ^ 《金史·卷六十六·列传第四》
-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 ^ 《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 ^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传第四十二》
- ^ 149.0 149.1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传第四十二》
-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传第四十六》
- ^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七十》
- ^ 《金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宣宗上》
- ^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传第四十一》
-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六十》
- ^ 《元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
- ^ 《元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
- ^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 ^ 《大明故奉训大夫知兖州事卢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