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是一類金屬元素的統稱,通常代表密度大於5 g/cm3金屬,但在不同情況下有許多種不同的定義[2]。重金屬概念的出現,是由於一系列密度較小的金屬的發現,進而金屬被逐漸分為輕重兩類。而根據領域不同,除密度之外還存在基於原子序數和化學性質等方面的定義。重金屬元素在宇宙中經核融合和中子俘獲產生,不同的重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豐度和富集程度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開採和提純方式來生產。

A silvery thumbnail-size chunk of osmium with a highly irregular crystalline surface.
的結晶,密度上的重金屬,密度是的兩倍[1]

許多重金屬元素因其密度、強度、電磁和化學特性在眾多領域都有所應用,例如工程、醫療、軍事等。而對於生物,一些重金屬元素對於生命活動必不可少,例如氧氣運輸、輔因子、葡萄糖利用等方面均需要一定量的重金屬元素參與。而有些元素則對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工業活動所導致的重金屬元素洩漏造成了包括水俁病事件在內的多次重金屬生態災難事件。

定義

編輯
重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上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H He
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 Mg Al Si P S Cl Ar
4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5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6  Cs Ba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7  Fr Ra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Rg Cn Nh Fl Mc Lv Ts Og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滿足的標準個數:
元素數量:
  
10  
3
  
9
5
  
8
14
  
6–7
56
  
4–5
14
  
1–3
4
  
0
3
  
非金屬
19
各個金屬元素所滿足的不同「重金屬判定標準」數量。本節內羅列的10個標準中,有2個基於密度,3個基於原子質量,2個基於原子序數,3個基於化學性質[註 1]這說明除了外,其他金屬是否屬於「重金屬」還存在爭議。
一般而言被視為非金屬,而在此處也計入金屬[16][註 2]Og在此處屬於非金屬。虛線內的元素單質密度(對於從砈至Ts的元素為預測值)大於5 g/cm3

「重金屬」一詞所包含的元素種類並無定論,其在不同語境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定義。儘管如此,這個術語仍舊經常出現在科學文獻中。2010年,有研究顯示這個術語的使用量日益增加,似乎已經成為科學語言的一部分[17]。由於「重金屬」一詞既方便又為人熟悉,所以只要在使用時附上定義,這個術語也是可以接受的[18]

通常而言,對重金屬的範圍進行界定時,會使用特定的理化性質進行定義。例如在冶金行業中一般依據元素單質密度進行判定[19];在物理學中,探討核物理時會使用元素的原子序數作為依據[20];在化學中,元素的化學性質則會成為是否將其歸入重金屬的考量[10]。即便是同一種理化性質,也存在不同的重金屬定義。例如以密度來區分輕重金屬時,存在3.5 g/cm3至7 g/cm3的多種分界線[3];以原子質量為參考時則有22.98au)、40([4][註 3]、200()等;以原子序數為標準時有20([3]等。

以密度判定

編輯

密度是一種常見的用來區分重金屬和其他金屬的性質。密度是否大於5 g/cm3是界定一個金屬元素是否屬於重金屬的通用指標[21]。符合這個標準的類金屬(例如砷和銻)有時候也會視作重金屬(尤其是在環境化學領域)[22],本條目亦然。的密度為4.8 g/cm3[23],稍微低於上述標準,雖然較少被視為類金屬[16],但其部分化學性質與砷和銻相近[24]。有些密度低於上述標準的金屬在一些情況下也會當成「重金屬」看待,例如[25](密度為1.8 g/cm3[26]、鋁[25](2.7 g/cm3[27]、鈣[28](1.55 g/cm3[29]、鋇[28](3.6 g/cm3[30][註 4]

與重金屬相對應的術語是「輕金屬」,美國礦物、金屬與材料學會英語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建議用「輕金屬」指稱鋁、、鈹、鈦、鋰以及其他高活性金屬[31],它們的密度介乎0.534 g/cm3至4.54 g/cm3

以原子序數判定

編輯

原子序數亦可用於判定重金屬元素,例如定義原子序數為21()至92()範圍內的金屬為重金屬。[6]使用原子序數作為標準時一些密度較低的金屬可能也會被認定為重金屬。例如屬於鹼金屬,其原子序數為37,而密度僅為1.532 g/cm3,低於絕大多數基於密度的標準[32]。基於原子質量的標準也有類似的情況[33]

以化學性質判定

編輯

美國藥典》曾經提出一個辨別重金屬元素的方法,原理是利用部分金屬的硫化物為有色沈澱物這一性質[7]。化學家史蒂芬·霍克斯(Stephen Hawkes)於1997年提出,「重金屬」一詞應適用於「硫化物不溶於水、氫氧化物不溶於水、溶於水並生成有色溶液、錯合物通常有色的金屬」。在這個基礎上,霍克斯提出把「重金屬」定義為「所有在元素週期表里位於3族16族、同時位於第4週期或以下的金屬」,即是過渡金屬貧金屬[10][註 5]鑭系元素都滿足霍克斯的表述,而錒系元素則尚未確定。

生物化學領域,重金屬的定義有時建基於酸鹼電子理論,以某一金屬元素的離子在水溶液的路易斯酸行為(接收電子對)來區分。這個準則把較傾向接收氧原子電子對的金屬離子稱為「A類」,較傾向接收氮原子或硫原子電子對的金屬離子稱為「B類」;有些金屬離子在不同情況下分別展示出A類和B類的特性,模稜兩可,處於臨界位置。由此,這個準則把「重金屬」一詞定義為上述的B類金屬或臨界金屬。[18][註 6]A類金屬包括鹼金屬、鹼土金屬3族元素、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它們傾向有較低的電負度,並傾向形成離子鍵成分較大的化學鍵[註 7]B類金屬通常具有較高的電負度,並傾向於形成共價鍵成分較大化學鍵。B類金屬主要是較重的過渡金屬和貧金屬。臨界金屬主要由較輕的過渡金屬和貧金屬組成(以及)。三類金屬中A類金屬和另外兩類金屬的差異較大[41]。1980年,Nieboer和Richardson兩人提出使用上述分類方法,以替代輕重金屬分類[42]。而該提議尚未被廣泛接受[43]

詞語由來

編輯

史前時代的人就已經注意到鐵、金、銀等天然金屬英語Native metal的密度很大。它們因延展性優良而常被製成飾物、工具或武器。[44]因為1809年之前發現的金屬,密度都相對較高,所以密度曾被視為判斷某材料是否為金屬的唯一標準[45]

1809年起,科學家成功提取諸如之類,密度相較以往發現金屬更低的金屬。這衝擊了當時「金屬密度都很高」的傳統觀點,因此有科學家提議把這些金屬稱作「類金屬」,意指它們的形態或外觀近似於金屬[46][47]。但科學界最終並未採用此說法,而是承認這些元素為金屬元素,而以「類金屬」指稱非金屬元素(後又改為指代同時具有金屬和非金屬性質的元素)[48]

「重金屬」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817年,德國化學家利奧波德·格梅林將化學元素分類為非金屬、輕金屬、重金屬三種[49],其中輕金屬界定為密度介於0.860 g/cm3至5.0 g/cm3的金屬元素,重金屬則界定為密度介於5.308 g/cm3至22.000 g/cm3的金屬元素[50][註 8]。此後多年間,不同的科學家使用的重金屬定義各有不同,而在一些文獻中「重金屬」一詞也被用來稱呼具有高原子量或高原子序數的元素[32]

蘇格蘭毒理學家約翰·達弗斯(John Duffus)在2002年審視了過往60年「重金屬」一詞在學術界的定義,發現各個定義迥然不同,因而批評這個術語無意義可言[51]。學術界也經常質疑一些金屬是否屬於重金屬,理由包括其密度過小、參與生物過程及甚少構成環境危害英語Environmental hazard等,例如:鈧(密度過小)[32][52];釩、鋅(參與生物過程)[53];銠、銦、鋨(太稀有)[54]

生物角色

編輯
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
體內通常的重金屬含量
元素 毫克[55]
4000 4000
 
2500 2500
 
[註 9] 120 120
 
70 70
 
[註 10] 30 30
 
20 20
 
20 20
 
[註 11] 15 15
 
14 14
 
12 12
 
其他[註 12] 200 200
 
總計 7000

一些在生物體內發生的過程需要微量重金屬(多數是第4週期元素)方能進行。這些重金屬包括:鐵、銅(氧氣運輸電子傳遞)、鈷(錯合物合成與細胞新陳代謝)、鋅(羥基化)、釩和錳(酶的調節和運作)、鉻(葡萄糖利用)、鎳(細胞生長英語Cell growth)、砷(一些動物的代謝生長,可能包括人類)和硒(抗氧化功能和激素合成)等。[60][61]第5和第6週期中屬於必要元素的重金屬元素較少,符合「元素越重就越稀有,元素越稀有就越不常是必要營養」的一般規律[62]。生物需要鉬(第5週期元素)或鎘(某些海洋矽藻)來催化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有些矽藻物種需要同屬第5週期的錫來生長。[63]一些古菌細菌需要鎢(第6週期元素)來進行新陳代謝[64]。如果生物缺乏上述任何一種屬於必要的重金屬元素,就可能會更容易出現重金屬中毒[65](反之,如果體內有過剩的重金屬,同樣可能造成負面生物影響)。

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人體內英語Composition of the human body通常有約0.01%的重金屬(約為7克,其中最主要的三種元素是鐵、鋅和鉛)、2%的輕金屬(約為1.4公斤)、約98%的非金屬(其中大部分是[66][註 13]

有若干不屬於必要元素的重金屬也具有生物影響。例如鍺(類金屬)、鎵、銦以及大多數鑭系元素可以刺激代謝,而鈦(有時不被視為重金屬)能夠促進植物生長。[67]

毒性

編輯

人們通常認為重金屬有劇毒英語Metal toxicity(引發癌症或導致腦損傷死亡等)[68]。某些重金屬的確如此,不過部分重金屬只是在攝取過量時才有毒,或者只在特定化學形式下才有毒性。

環境污染

編輯

鉻、砷、鎘、汞、鉛是最具潛在危害的重金屬,這是儘管它們的單質或化合物有劇毒,卻被人類廣泛使用,致使在自然環境中廣泛分布[69]。例如六價鉻(鉻的一種形式)具有劇毒,毒性與氣態汞相若、與多種汞化合物相若[70]。這五個重金屬元素對有強大的親和力,因此它們在人體裡經常與巰基官能團(-SH)上的硫原子鍵合,從而結合到控制代謝反應速度的之上。硫原子與重金屬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抑制了酶的正常運作,令人體健康受損害,有時更可能死亡。[71]鉻(六價鉻)和砷是致癌物,鎘會導致痛痛病,汞和鉛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鉛是最常見的重金屬污染物[72]。在工業化地區,水生環境裡的鉛濃度估計為非工業化地區的兩至三倍[73]。在1930至1970年代,四乙基鉛(CH
3
CH
2
)
4
Pb
)被廣泛用作汽油添加劑[74]。雖然北美洲國家在1996年前大規模淘汰了含鉛汽油,但此前興建的行車道附近的土壤已經留下了高濃度鉛[75]。後來的研究發現,美國的含鉛汽油使用率和暴力罪案率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學關聯。若將考慮兩者之間22年(暴力罪犯平均作案年齡)的時間差納入考量,則暴力罪案率與鉛暴露的統計曲線幾乎完全相合[76]

其他具有潛在危害的重金屬環境污染物包括:錳(損害中央神經系統[77];鈷和鎳(致癌)[78];銅[79]、鋅[80]、硒[81]、銀[82](對魚類、植物、鳥類和其他水生動物造成內分泌擾亂、先天性障礙或一般毒害);錫(有機錫化合物損害中央神經系統)[83];銻(懷疑致癌)[84](損害中央神經系統)[79][註 14][註 15]

屬於必要營養素的重金屬

編輯

如果攝取過量,屬於必要營養素的重金屬也可能會變得有毒,一些元素已知存在一些有毒的形態。五氧化二釩(V2O5)對動物是致癌物,吸入可以引致DNA損傷[79]過錳酸根離子(MnO
4
)對肝臟腎臟有毒[88]。攝入0.5克以上的鐵能夠導致心臟衰竭,這種過量攝取通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可能在24小時內引致死亡[79]。30百萬分率濃度的四羰基鎳 )可以引致呼吸衰竭、腦損害、以至死亡[79]。吸入一克或以上的硫酸銅(CuSO4)可以致命,即使存活下來也可能使主要器官受到損傷[89]。硒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0.45毫克,而若攝取超過建議量的十倍,達到5毫克,硒就具有劇毒[90];長期硒中毒還能夠致癱[79][註 16]

其他

編輯

一些非必需的重金屬元素具有一種或多種有毒化合物形態。曾出現過由於過量攝入導致腎衰竭甚至致命的記錄[79]。暴露於四氧化鋨則可能導致永久性眼損傷、呼吸衰竭[92]及死亡[93]。對於,如果攝入超過幾毫克,會使腎臟肝臟心臟受到影響[94]。重要的化療藥物順鉑對腎臟及神經具有毒性[79]。過量攝入化合物可導致肝損傷。不可溶的鈾化合物以及它們產生的游離輻射則可導致永久性腎損傷[95]

暴露源

編輯

工業活動帶來的重金屬富集能降低空氣、水及土壤的品質,並因此導致動植物健康狀況下降[96]。可能導致重金屬富集的來源包括工業垃圾、汽車尾氣、鉛酸蓄電池、肥料、染料、經過處理的木材[97]、老化的管道[98]以及海中漂浮的塑膠顆粒[99]。1950年代發生於日本的水俁病事件,正是由於含汞廢水排放入海,被水中生物攝入後轉化為有機汞化合物,人食用這些海產品後有機汞進入人體所致[100]。巴西的班托羅德里格斯水壩災難[101]、美國的弗林特飲用水危機英語Flint water crisis[102]等,都是由於不當工業活動致使普通民眾暴露於過量重金屬的例子。[102]

形成、豐度、分布及提取

編輯
 
地殼中的重金屬豐度及
主要來源和分布情況[註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H He
2  Li Be B C N O F Ne
3  Na Mg Al Si P S Cl Ar
4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5  Rb Sr Y Zr Nb Mo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6  Cs Ba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7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Th U
 
   豐度最高(按質量計 56300 ppm)[106]
   豐度低 (0.01–0.99 ppm)
   豐度高 (100–999 ppm)
   豐度極低 (0.0001–0.0099 ppm)
   豐度中等 (1–99 ppm)
 
 
分割線左邊的重金屬元素多為親石元素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Lithophile elements;右邊則多為親硫元素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Chalcophile elements,除了金(親鐵元素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Siderophile elements)和錫(親石元素)

重金屬元素的產生與大多數元素類似,是從已存在的原子核發生核反應後形成。關於具體的反應形式,可按原子序數小於和大於鐵元素進行區分。原子序數小於的重金屬元素大部分是通過恆星核合成產生的。恆星內,從氫至矽的元素在恆星內部參與連續的核融合反應,釋放光和熱,並生成較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107]

關於原子序數大於鐵的元素,由於通過核融合生成這些元素的過程中,吸收的能量大於放出的能量,故原子序數大於鐵的重金屬通常並不經由核融合產生[108],它們主要由原子序數較小的元素發生中子俘獲而來。中子俘獲有兩種主要的形式——R-過程S-過程。在S-過程中,兩次俘獲事件之間可能間隔數年甚至數十年,這使得不穩定的原子核有充分時間發生β衰變[109]。而在R-過程中,俘獲速率比衰變速率快。因此,S-過程的反應路徑較為清晰,例如-110在恆星內被足夠的中子轟擊後變為鎘-115,然後通過β衰變生成半衰期長達宇宙年齡30000倍的-115。銦-115可繼續俘獲中子變成銦-116,然後衰變為-116[107][110][註 18]。由於的半衰期很短,他們會快速衰變為鉍和鉛,使得S-過程終止於。而在R-過程中則沒有這樣的反應路徑。R-過程的俘獲速率太快,以至於可以跳過一些不穩定的核種,從而產生更重的元素,例如[112]

關於這些過程所需的較輕元素及中子的來源,則與恆星的演化有關。恆星可能會在他們生命週期的末期會將一部分質量拋出,而中子星碰撞事件則拋出大量中子[113][註 19],產生了上述的中子俘獲過程的發生條件,因而得以在星際空間中產生更重的元素。之後在重力的作用下,這些物質逐漸塌縮形成新的恆星和行星[115]

按質量計算,地殼中大約含有5%的重金屬,其中鐵占95%。另外輕金屬占約20%,非金屬占約75%[103]。雖然總體含量較少,但由於造山運動侵蝕作用及其他地質過程,重金屬元素常常集中出現,從而在經濟上有提取的價值[116]

重金屬元素中的一些元素屬於戈爾德施密特分類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中的親石元素(Lithophile elements),易與結合成化合物,另有一些屬於親硫元素(Chalcophile elements),易與除氧以外的氧族元素形成化合物。其中親石元素主要是f區元素,且通常比d區元素具有更活躍的化學性質。它們與氧具有很強的化學親和性,常常出現在相對低密度的矽酸鹽礦物[117]。親硫重金屬元素一般較d區及第4至6週期的元素不活躍。在自然界中,這類元素一般出現於不可溶的硫化物礦物中。親硫元素形成的礦物通常比親石元素的密度大,因而在形成過程中會沉至地殼更深處,而豐度也更低[118]

作為一種親鐵元素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Siderophile elements,金不易與氧或硫化合成化合物[119]。在地球形成時,金與其他抗腐蝕金屬傾向於熔合成高密度合金,並沉入地核,因而相對稀有[120]。一些相對而言較為不貴重的重金屬(如鉑系金屬等),其被認為主要是以親鐵金屬的型態存在於地核地函地殼中,而在地殼中則又被認為主要以親硫金屬的型態存在,其少以天然金屬英語native metal形式存在於自然界[121][註 20]

地殼下的重金屬豐度通常較高,而大部分存在於鐵-矽-鎳核中。例如,鉑佔地殼的約十億分之一,而其在地核豐度則會高出近6000倍[122][12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認為,地核中的元素可能通過衰變產生大量的熱量,來驅使板塊運動,並維持地球的磁場[124][註 21]

從礦石中獲得重金屬的方式,主要是根據礦石不同種類的性質的變化而變化。提煉的方式方法會涉及到各種金屬的化學性質、方法的經濟效益、方法複雜性等等。這會導致不同的煉油廠或國家可能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提煉,所以其可能與此處所列之簡要大綱不同。

除了一些特殊例子之外,從廣義上來講,親石重金屬可以通過電解或化學處理來從其礦石中提取出來;而親硫的重金屬元素則是通過高溫煅燒原礦石中的硫化物,使其轉換成對應的氧化物,然後繼續煅燒重金屬氧化物,以獲得純金屬元素[126][註 22]。由於鐳元素於自然界存量較少,不能產生經濟效應;所以主要是從核廢料中提取出來的[129]。親硫的鉑系元素主要是與其他親硫元素熔合在一起形成的親硫原礦石。這些原礦石需要通過熔煉英語smelting、煅燒,再淋溶硫酸中,才能提取出不可與硫酸反應的鉑系元素。這是化學精製得到的純金屬單質[130]。與其他金屬元素相比,鉑系元素因為元素豐度[131]與生產成本[132]的原因,而導致其更為昂貴。

金元素由於屬親鐵元素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Siderophile elements的緣故,導致在工業作業上,可以通過黃金氰化法從原礦石中提取出來[133]。於黃金氰化法的反應中,礦石中的金元素單質會形成氰化亞金離子 )。

例如,將原礦石擊碎後,投入氰化鉀溶液氧氣共同作用下,就可以得到氰化亞金鉀氫氧化鉀的混合溶液;其化學方程式如下:

 

然後再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由於鋅的活躍程度遠遠高於金,可發生取代反應而將金析出。反應方程式如下:

 

金元素單質作為沉澱物從溶液中析出,隨後被濾出並熔化成金錠。[134]

重金屬與輕金屬

編輯

由於「輕金屬」和「重金屬」的定義目前並未達成廣泛共識,因此對二者進行總體對比時應小心謹慎。而且,金屬的硬度強度隨純度、晶粒大小、預處理工序而異,差異可以很大。[135]下表籠統地總結了重金屬和輕金屬(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重金屬和輕金屬的性質
物理性質 輕金屬 重金屬
密度 通常較低 通常較高
硬度[136] 傾向柔軟,容易切開或彎曲 多數頗硬
熱膨脹程度[137] 通常較高 通常較低
熔點 通常較低[138] 低至極高[139]
強度[140] 通常較低 通常較高
化學性質 輕金屬 重金屬
在週期表的位置 常見於1族2族[141] 幾乎全部見於3族16族
活性[31][142] 活性較高 活性較低
地球化學性質 輕金屬 重金屬
在地殼的豐度[103][142] 豐度較高 豐度較低
戈爾德施密特元素分類英語Goldschmidt classification 親石元素[105] 親石元素、親硫元素(金是親鐵元素)
生物學角色 輕金屬 重金屬
營養作用[143] 部分為宏量營養素(鈉、鉀、鎂、鈣) 部分為微量營養素(釩、鉻、錳、鐵、鈷、鎳、銅、鋅、鉬)
重金屬化合物和輕金屬化合物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 化合物 輕金屬 重金屬
溶解度 硫化物 可溶至不溶[註 23] 極易溶[註 24][148]
氫氧化物 可溶至不溶[註 25] 通常不可溶[152]
水溶液顏色 [145] 通常無色 通常有色
錯合物 通常無色[153] 通常有色[154]

這些性質幫助人們較易分辨重金屬(例如鎢)和輕金屬(例如鈉),但兩者之間的差異到了臨界情況就變得模糊不清。鋇、鈧、鈦等輕金屬具有一些重金屬的性質,例如熔點較高[註 26];鋅、鎘、鉛等重金屬(同時為貧金屬)具有一些輕金屬的性質,例如相對較柔軟[註 27]、熔點較低[註 28] 、主要生成無色錯合物。[34][36][37]

應用

編輯

重金屬在生活中很常見,例如鐵占所有精鍊金屬產量的90%[159]。一些常見的用途中,人們只是利用了重金屬材料所具有的普通的金屬性質,例如導電性和反光特性,或是密度、強度和耐久性度。某些重金屬元素因其特性,具有一些特別的用途。例如由於部分重金屬原子的 d 軌域或 f 軌域未填滿,使得它們可以形成彩色的化合物[160],這包括大多數過渡金屬和鑭系、錒系元素。另一些重金屬元素則在化合物中顯示出多種氧化態,使得它們可以催化一些化學反應。具有此特性的金屬包括鉑[161]、鈰[162]和鉍[163]等。

一些元素3d或4f軌域重疊較弱,使得這些元素具有磁性,例如鑭系重金屬[164]。而高原子序數和電子密度則使元素具有核物理應用價值[165]。重金屬元素的典型用途按其所利用的性質,可以歸為以下列出的六類[166]

重量與密度

編輯
 
大提琴(圖)或中提琴的C弦上,有時會使用。其較高的密度可降低琴弦的直徑,進而提升其對演奏者的響應[167]

重金屬材料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擁有較高的密度。在體育、機械工程武器以及原子核物理學等領域中都有利用這個特點。潛水中,潛水者會使用鉛作為配重[168]障礙賽馬中,馬匹需要佩戴指定重量的鉛,以平衡選手的獲勝機率[169]高爾夫球球道球桿中會使用鎢、黃銅等降低重心位置,使得球手更容易將球擊打至半空[170],含鎢的球可能擁有更好的飛行特性[171]飛蠅釣的釣線中使用的聚氯乙烯含有鎢粉,可使釣線具擁有一定重量[172]鏈球鉛球則會分別使用鋼和鉛作為球的填充物以達到國際規則規定的重量[173]

直至1980年,鏈球中都有使用鎢。自1981年起,鏈球的最小直徑變大,使得製造鏈球時,不再必須使用鎢。當時,鎢屬於比較昂貴的金屬,且不是在所有的國家都能買到[174]。鎢制的鏈球密度之大,以至於常常在草皮上砸出很深的洞[175]

在機械工程領域,重金屬常用於船舶[176]、飛機[177]及機動車[178]等。輪胎平衡曲軸[179]陀螺儀螺旋槳[180]離心式離合器英語centrifugal clutch[181],以及需要在極小的空間內使用大質量物體的情況(如手錶機芯英語movement (clockwork)[177]

穿甲彈頭密度越高,越能有效穿透重型裝甲板……鋨、銥、鉑、錸……非常昂貴……鈾的價格合理,密度高,且具有高斷裂韌性
AM Russell and KL Le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in nonferrous metals
(2005, p. 16)

在軍械方面,喬巴母裝甲英語Chobham armour穿甲彈核武器(用於提高中子反射率及延遲反應材料的膨脹)中使用了鎢和鈾[182][183][184]。1970年代時,研究發現錐形裝藥爆炸成形彈英語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中的性能優於銅,原因是它的密度更高,穿甲效果更強[185]。在一些軍隊及娛樂性射擊活動中,會使用毒性較小的重金屬(例如銅、錫、鎢、鉍、或許還有錳以及非金屬的硼)製成的綠色子彈英語green bullets代替鉛制及銻制的子彈[186]。而關於鎢對環境的影響則尚有爭論[187]

通常來說,材料的密度越高,越能有效吸收輻射。因此,輻射防護英語radiation protection中常會用到重金屬材料。而在放射線療法直線粒子加速器中則會將重金屬材料用於粒子束準直。[188]

強度與耐久度

編輯
 
美國自由女神像。其中,由不鏽鋼合金[189]支架為神像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而皮外衣則具有防腐蝕性[註 29]

因為一些重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強度和耐久度,所以在工具機械[191]家用電器[192]鐵路運輸[193]、建築[194]、橋梁[195]、汽車[192]等各個方面均有應用。重金屬元素也可與其他金屬製成合金,以增強其性能。[註 30]

重金屬材料亦是金屬貨幣和首飾、玩具中常用的材料。除了碳和鋁之外,其餘二十多種被用來鑄造貨幣的材料都是重金屬。[197][註 31]此外,首飾中會使用金、銀和鉑[註 32]。同樣用於製作首飾的還有由金和鎳、銦、鈷等製成的彩金英語colored gold[200]。鉻、鎳、鎘和鉛則可能用於玩具和廉價首飾中。[201][202]

雖然強度較弱,但具有優良的抗腐蝕特性。當它們與空氣中的氣體反應時,會分別生成銅綠及多種銅[203]碳酸鋅二氧化錫一氧化鉛碳酸鉛硫酸鉛,發生鈍化,保護其內部材料不會再受腐蝕[204]。因此,銅和鉛常用來鋪設屋頂英語roofing material[205][註 33]熱浸鍍鋅鋼中,鋅是抗蝕英語anti-corrosion材料[206];錫也是有抗蝕的特性,用在罐頭[207]

鐵和鉻可以透過加入來降低其加工難度(workability)及提昇其抗蝕性。鎳可以加入釷來改善蠕變的問題。銅合金及鋼合金中可以加入碲改善機械加工性(machinability),也可以加入鉛使其提升其硬度和抗酸蝕能力[208]

生物與化學

編輯
 
二氧化鈰 (上圖) 在自清潔烤箱英語self-cleaning oven中用作催化劑[209]

自古以來,人們就發現某些重金屬的微動力學效應,可作用於殺蟲劑。[210] 鉑、鋨、銅、釕、和其它重金屬,包括砷,可以用來抗癌或有抗癌的潛能。[211] 銻(抗原生動物)、鉍(抗潰瘍)、金(抗關節炎)、和鐵(抗瘧疾)在藥物化學裡也是很重要的。[212] 防腐劑配方中也使用了銅,鋅,銀,金或汞;[213]少量的某些重金屬可用於控制藻類在冷卻塔中的生長。[214] 農業化學取決於其用作肥料或殺蟲劑的預期用途,可能包含重金屬,例如鉻,鈷,鎳,銅,鋅,砷,鎘,汞或鉛。[215]

一些重金屬可以用來做燃料的催化劑(例如錸)、合成橡膠和製作纖維(鉍)、催化轉換器(鈀)及自清潔烤箱英語self-cleaning oven(烤箱壁含有二氧化鈰,可以氧化烤箱壁的含碳殘餘物)[216]在肥皂化工里,會用重金屬形成不溶於水的肥皂,可以用在潤滑油脂英語grease (lubricant)、油漆快乾劑和殺菌劑英語fungicide[217]。制氯工業中使用有二氧化釕塗層的鈦作為陽極[218]

著色與光學

編輯
 
硫酸釹常用於玻璃著色[219]

玻璃、塗料和塑膠中的顏色常來自於重金屬元素的離子,例如、銅、鋅、、銀、錫、[220]。例如刺青使用的墨水中可能含有鉻、鈷、鎳和銅[221]。另外,在光學天文學器件中,常在反射鏡中採用某些具有高反射率的重金屬材料。例如車前燈的反射面會使用薄膜來提高反射率[222]

電磁與發光性質

編輯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托帕石太陽能電站英語Topaz Solar Farm安裝有九百萬個碲化鎘光伏英語cadmium telluride photovoltaics模組,占地面積 25.6 平方千米。

重金屬及其化合物在電子元件電極材料、電線光伏模組中常作為導體、半導體或絕緣體使用。印刷電路板中會使用銅粉、[223];供電系統中大量使用銅導線,是利用了銅良好的導電性[224]。電子設備中會使用銀和金作為導體,尤其是接觸開關處。這是由於這兩種元素的導電性較好,且其表面上不易出現雜質[225]碲化鎘砷化鎵這兩種半導體會被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二氧化鉿是一種絕緣體,可用作製造集成電路中的電壓控制器英語voltage controller。另一種絕緣體——五氧化二鉭,則是會被用於製造手機的電容器[226]。重金屬被用於製造電池已至少存在200年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亞歷山德羅·伏打使用銅和銀發明並製造的伏打電堆[227]。重金屬目前依然被用於製造各種電池,例如、鑭鎳合金[228][註 34]和汞可以分別用於製造核電池鎳氫電池鈕扣電池[229]

磁鐵是由等重金屬製成。釹磁鐵是目前已知最強的永久磁鐵,在許多機械中都有應用。例如汽車中的車門鎖、起動馬達英語Starter (engine)燃油泵英語Fuel pump電動窗英語Power window[230]

重金屬在各種照明和發光設備中多有使用,例如白熾燈發光二極體雷射等。白熾燈中的燈絲由鎢製成[231]螢光燈管中填充蒸汽,以利用汞光譜中的紫外光激發螢光粉發出白光[232]氧化銦錫因其同時具有透明和導電兩個特性,故可用在諸如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電漿顯示器之類的平板顯示器[233]

核子與放射性

編輯
 
X射線管中有旋轉的陽極(一般是由鎢錸合金組成,其中的中心是鉬金屬,後面是石墨[234][註 35]

由於具有放射性,高原子序數重金屬在診斷成像電子顯微鏡和核能科學等領域也有特殊用途。在診斷成像中,使用鈷或鎢等重金屬作為X射線管中的陽極材料[237]。在電子顯微鏡中,金、鉛、鉑、銥或鈾等重金屬可用來製造導電塗層,用染色負染色真空沉積英語evaporation (deposition)等方法來調整生物樣本的電子密度[238]。在核能科學中,有時使用鉻、鐵、鋅的原子核轟擊目標重金屬原子核,以產生超重元素[239],有時也會用重金屬作為核散裂英語spallation的目標,以形成中子[240]放射性同位素(像砈可以用鉛、鉍、釷或鈾來製備)[241]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密度高於3.5 g/cm3[3];(2)密度高於7 g/cm3[3];(3)原子質量大於22.98[3];(4)原子質量大於40(除s區元素f區元素[4];(5)原子質量大於200[5];(6)原子序數大於20;(7)原子序數介於21與92[6];(8)依據美國藥典[7][8][9];(9)基於Hawkes元素週期表的定義(除鑭系錒系[10];(10)Nieboer與Richardson生物化學分類[11]。元素的密度數據主要來自於約翰·埃姆斯利的著作《Nature's Building Blocks》[12]。其中的密度為預測值[13]的密度基於其原子質量與晶格結構進行推算[14][15]
  2. ^ 類金屬被排除在霍克斯基於元素週期表的定義之外,因為他指出「沒有必要決定是否應將半金屬(即類金屬)列為重金屬。[10]
  3. ^ 此種標準下須去除s區元素f區元素
  4. ^ 由於學術界對重金屬尚無一致定義,本條目餘下內容將密度大於5 g/cm3的金屬視作重金屬,除非另有註明。另外,本條目也將砷和銻視作重金屬。的密度稍低,但也被收錄在下方列表之內。而密度不足5 g/cm3則不會在本條目中敘述。
  5. ^ 通常不形成有色錯合物的過渡金屬或貧金屬包括:鈧、釔(3族元素[34];銀(11族元素[35];鋅、鎘(12族元素[34][36];以及位於元素週期表13族至16族的金屬[37]
  6. ^ 術語「AB類金屬」與軟硬酸鹼理論中描述無機化學中金屬離子行為的術語較為類似。[38]
  7. ^ 鈹和鋁是兩個例外,它們的電負度相對較高而不屬於重金屬[39]鈹離子鋁離子體積相對小,因此電荷密度較大,能夠使附近的電子雲發生極化,這使鈹化合物和鋁化合物具有可觀的共價性質[40]
  8. ^ 如果格梅林當時用的是英制單位,他可能會把300 lb/ft3定為輕金屬與重金屬的密度分界點,這樣的話硒(密度為300.27 lb/ft3)就足以列入重金屬。但是如果以5 g/cm3(相等於312.14 lb/ft3)為分界點的話,硒就不是重金屬了。
  9. ^ 鉛是個累積毒物,以前曾經被人類廣泛使用,又被人為排放到自然環境,因此在人體內的含量較高[56]
  10. ^ 學者海恩斯的數據為17毫克以下[57]
  11. ^ 學者艾揚格的數據為5毫克[58],海恩斯的數據則為10毫克[57]
  12. ^ 這裡共有45種重金屬,含量各小於10毫克,包括砷(7毫克)、鉬(5毫克)、鈷(1.5毫克)、鉻(1.4毫克)等[59]
  13. ^ 這裡的數據把類金屬硼和矽看作非金屬,把類金屬鍺、砷、銻、碲看作重金屬。
  14. ^ 鎳、銅、鋅、硒、銀、銻被美國政府列入有毒污染物名錄[85];錳、鈷、錫被澳洲政府列入國家污染物清單[86]
  15. ^ 鎢可能也是這種有毒重金屬[87]
  16. ^ 在對於哺乳類動物屬必要營養素的重金屬當中,硒是毒性最高的[91]
  17. ^ 豐度低於萬億分之1的痕量元素TcPmPoAtRaAcPaNpPu)未予顯示。豐度數據來自《CRC物理化學手冊》第85版[103]及《構建自然的基礎》[104],分布資訊來自《Regolith地球化學》[105]
  18. ^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處於高能γ射線高溫富氫環境中,原子核可能會丟失中子或增加質子,產生中子少於質子的原子核英語p-nuclei[111]
  19. ^ 兩個中子星碰撞時拋出物質可歸因於他們之間潮汐力的作用[114]
  20. ^ 鐵、鈷、鎳、鍺和錫在地球中任何地方出現時均屬於親鐵元素[105]
  21. ^ 地核內核向外傳遞的熱量是外核中熔融鐵鎳合金髮生對流的原因之一。而外核流動產生的渦電流產生地磁場[125]
  22. ^ 部分自然界中存在的重金屬豐度太低(如:TcPmPoAtAcNpPu),導致不能通過經濟活動來開採,而是要通過核轉換獲取這些元素[127]。後者也經常被用於從起來生成重金屬[128]
  23. ^ 鹼金屬、鹼土金屬和鋁的硫化物遇水分解[144];鈧[145]、釔[146]、鈦[147]的硫化物不溶於水。
  24. ^ 硫化鎵硫化鉻遇水分解。
  25. ^ 比方說,氫氧化鉀氫氧化銣氫氧化銫的溶解度超過100克每100克水[149]氫氧化鋁(溶解度為0.0001克每100克水)[150]、氫氧化鈧(溶解度小於0.00000015克每100克水)[151]被視為不溶於水。
  26. ^ 鋇、鈧和鈦的熔點分別為攝氏1287度、攝氏1541度和攝氏1668度。[155]
  27. ^ 鋅、鈣和鉛的莫氏硬度分別為2.5[156]、2.0[157]和1.5[157]
  28. ^ 鋅、鎘和鉛的熔點為攝氏420度、攝氏322度和攝氏328度。[158]
  29. ^ 自由女神像外表幾乎完全是綠色的,這是由於其銅皮外衣與空氣發生反應後形成一層保護層,成分包含 Cu
    3
    (OH)
    4
    SO
    4
    Cu
    4
    (OH)
    6
    Cl
    2
    Cu
    4
    (OH)
    6
    SO
    4
    Cu
    2
    O
    以及CuO[190]
  30. ^ 但對於屬於稀土元素的重金屬,若要將他們用於結構性的用途,則只能與其他金屬製成合金後使用。這是由於他們單獨存在時化學性質較活躍,而且他們本身強度不高,而且較為昂貴。[196]
  31. ^ 根據韋爾特(英語:Gerhard Welter)提出的分類方法[198]鑄幣金屬英語coinage metal被分為四類,分別是貴金屬(金、銀、鉑)、高耐久重金屬(鎳)、低耐久重金屬(銅、鐵、鋅、錫和鉛)、輕金屬(鋁)
  32. ^ 約翰·埃姆斯利估計,每年全球有6噸的金因18K金婚戒的磨損而流失。[199]
  33. ^ 鉛板在嚴苛的工業和沿海氣候中可使用上百年[168]
  34. ^ 鎳與許多元素,例如鈰和釹的合金都可替代鑭鎳合金。[228]
  35. ^ 電子撞擊陽極的鎢,產生X射線[235]加入錸可以讓鎢有較好的抗熱衝擊能力[236]:鉬和石墨是散熱用的。鉬的密度大約是鎢的一半,因此可以減輕陽極的重量[234]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Emsley 2011,第288; 374頁
  2. ^ John H. Duffus: "Heavy Metals"- A Meaningless Term,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November 2001, http://www.iupac.org/publications/ci/2001/november/heavymetal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3.2 3.3 3.4 Duffus 2002,第798頁
  4. ^ 4.0 4.1 Rand, Wells & McCarty 1995,第23頁
  5. ^ Baldwin & Marshall 1999,第267頁
  6. ^ 6.0 6.1 Lyman 2003,第452頁
  7. ^ 7.0 7.1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1985,第1189頁
  8. ^ Raghuram, Soma Raju & Sriramulu 2010
  9. ^ Thorne & Roberts 1943
  10. ^ 10.0 10.1 10.2 10.3 Hawkes 1997
  11. ^ Nieboer & Richardson 1980,第4頁
  12. ^ Emsley 2011
  13. ^ Hoffman, Lee & Pershina 2011,第1691,1723頁; Bonchev & Kamenska 1981,第1182頁
  14. ^ Silva 2010,第1628, 1635, 1639, 1644頁
  15. ^ Fournier 1976,第243頁
  16. ^ 16.0 16.1 Vernon 2013}}
  17. ^ Hübner, Astin & Herbert 2010,第1513頁
  18. ^ 18.0 18.1 Rainbow 1991,第416頁
  19. ^ Morris 1992,第1001頁
  20. ^ Gorbachev, Zamyatnin & Lbov 1980,第5頁
  21. ^ Järup & 2003,第168頁; Rasic-Milutinovic & Jovanovic 2013,第6頁; Wijayawardena, Megharaj & Naidu 2016,第176頁
  22. ^ Duffus 2002,第794–795; 800頁
  23. ^ Emsley 2011,第480頁
  24. ^ USEPA 1988,第1頁; Plant 2005,第44頁; Uden 2005,第347–348頁; DeZuane 1997,第93頁; Dev 2008,第2–3頁
  25. ^ 25.0 25.1 Ikehata et al. 2015,第143頁
  26. ^ Emsley 2011,第71頁
  27. ^ Emsley 2011,第30頁
  28. ^ 28.0 28.1 Podsiki 2008,第1頁
  29. ^ Emsley 2011,第106頁
  30. ^ Emsley 2011,第62頁
  31. ^ 31.0 31.1 The Minerals, 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 2016
  32. ^ 32.0 32.1 32.2 Duffus 2002,第797頁
  33. ^ Liens 2010,第1415頁
  34. ^ 34.0 34.1 34.2 Longo 1974,第683頁
  35. ^ Tomasik & Ratajewicz 1985,第433頁
  36. ^ 36.0 36.1 Herron 2000,第511頁
  37. ^ 37.0 37.1 Nathans 1963,第265頁
  38. ^ Nieboer & Richardson 1980,第6–7頁
  39. ^ Lee 1996,第332; 364頁
  40. ^ Clugston & Flemming 2000,第294; 334, 336頁
  41. ^ Nieboer & Richardson 1980,第7頁
  42. ^ Nieboer & Richardson 1980
  43. ^ Hübner, Astin & Herbert 2010,第1511–1512頁
  44. ^ Raymond 1984,第8–9頁
  45. ^ Chambers 1743: "That which distinguishes metals from all other bodies ... is their heaviness ..."
  46.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
  47. ^ Gordh & Headrick 2003,第753頁
  48. ^ Goldsmith 1982,第526頁
  49. ^ Habashi 2009,第31頁
  50. ^ Gmelin 1849,第2頁
  51. ^ Duffus 2002,第794頁
  52. ^ Leeper 1978,第ix頁
  53. ^ Housecroft 2008,第802頁
  54. ^ Shaw, Sahu & Mishra 1999,第89頁; Martin & Coughtrey 1982,第2–3頁
  55. ^ Emsley 2011,第35; passim頁
  56. ^ Emsley 2011,第280, 286頁; Baird & Cann 2012,第549, 551頁
  57. ^ 57.0 57.1 Haynes 2015,第7–48頁
  58. ^ Iyengar 1998,第553頁
  59. ^ Emsley 2011,第47; 331; 138; 133; passim頁
  60. ^ Nieboer & Richardson 1978,第2頁
  61. ^ Emsley 2011,第604; 31; 133; 358; 47; 475頁
  62. ^ Valkovic 1990,第214, 218頁
  63. ^ Emsley 2011,第331; 89; 552頁
  64. ^ Emsley 2011,第571頁
  65. ^ Venugopal & Luckey 1978,第307頁
  66. ^ Emsley 2011,第24; passim頁
  67. ^ Emsley 2011,第192; 197; 240; 120, 166, 188, 224, 269, 299, 423, 464, 549, 614; 559頁
  68. ^ Duffus 2002,第794; 799頁
  69. ^ Baird & Cann 2012,第519頁
  70. ^ Kozin & Hansen 2013,第80頁
  71. ^ Baird & Cann 2012,第519–520; 567頁; Rusyniak et al. 2010,第387頁
  72. ^ Di Maio 2001,第208頁
  73. ^ Perry & Vanderklein 1996,第208頁
  74. ^ Love 1998,第208頁
  75. ^ Hendrickson 2016,第42頁
  76. ^ Reyes 2007,第1, 20, 35–36頁
  77. ^ Emsley 2011,第311頁
  78. ^ Wiberg 2001,第1474, 1501頁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Tokar et al. 2013
  80. ^ Eisler 1993,第3, passim頁
  81. ^ Lemony 1997,第259頁; Ohlendorf 2003,第490頁
  82. ^ State Water Control Resources Board 1987,第63頁
  83. ^ Scott 1989,第107–108頁
  84. ^ International Antimony Association 2016
  85. ^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2014
  86. ^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16
  87.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14
  88. ^ Ong, Tan & Cheung 1997,第44頁
  89. ^ Emsley 2011,第146頁
  90. ^ Emsley 2011,第476頁
  91. ^ Selinger 1978,第369頁
  92. ^ Cole & Stuart 2000,第315頁
  93. ^ Clegg 2014
  94. ^ Emsley 2011,第240頁
  95. ^ Emsley 2011,第595頁
  96. ^ Stankovic & Stankovic 2013,第154–159頁
  97. ^ Bradl 2005,第15, 17–20頁
  98. ^ Harvey, Handley & Taylor 2015,第12276頁
  99. ^ Howell et al. 2012; Cole et al. 2011,第2589–2590頁; Cole et al. 2011,第2589–2590頁
  100. ^ Amasawa et al. 2016,第95–101頁
  101. ^ Massarani 2015
  102. ^ 102.0 102.1 Torrice 2016
  103. ^ 103.0 103.1 103.2 Lide 2004,第14–17頁
  104. ^ Emsley 2011,第29; passim頁
  105. ^ 105.0 105.1 105.2 McQueen 2009,第74頁
  106. ^ It's Elemental -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Jefferson Lab. [2007-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107. ^ 107.0 107.1 Cox 1997,第73–89頁
  108. ^ Cox 1997,第32, 63, 85頁
  109. ^ Podosek 2011,第482頁
  110. ^ Padmanabhan 2001,第234頁
  111. ^ Rehder 2010,第32, 33頁
  112. ^ Hofmann 2002,第23–24頁
  113. ^ Hadhazy 2016
  114. ^ Choptuik, Lehner & Pretorias 2015,第383頁
  115. ^ Cox 1997,第83, 91, 102–103頁
  116. ^ Berry & Mason 1959,第210–211頁; Rankin 2011,第69頁
  117. ^ Hartmann 2005,第197頁
  118. ^ Yousif 2007,第11–12頁
  119. ^ Berry & Mason 1959,第214頁
  120. ^ Yousif 2007,第11頁
  121. ^ Wiberg 2001,第1511頁
  122. ^ Emsley 2011,第403頁
  123. ^ Litasov & Shatskiy 2016,第27頁
  124. ^ Sanders 2003; Preuss 2011
  125. ^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2015
  126. ^ MacKay, MacKay & Henderson 2002,第203–204頁
  127. ^ Emsley 2011,第525–528; 428–429; 414; 57–58; 22; 346–347; 408–409頁; Keller, Wolf & Shani 2012,第98頁
  128. ^ Emsley 2011,第32 et seq.頁
  129. ^ Emsley 2011,第437頁
  130. ^ Chen & Huang 2006,第208頁; Crundwell et al. 2011,第411–413頁; Renner et al. 2012,第332頁; Seymour & O'Farrelly 2012,第10–12頁
  131. ^ Crundwell et al. 2011,第409頁
  132. ^ International Platinum Group Metals Association n.d.,第3–4頁
  133. ^ McLemore 2008,第44頁
  134. ^ Wiberg 2001,第1277頁
  135. ^ Russell & Lee 2005,第437頁
  136. ^ McCurdy 1992,第186頁
  137. ^ von Zeerleder 1949,第68頁
  138. ^ Chawla & Chawla 2013,第55頁
  139. ^ von Gleich 2006,第3頁
  140. ^ Biddle & Bush 1949,第180頁
  141. ^ Magill 1992,第1380頁
  142. ^ 142.0 142.1 Gidding 1973,第335–336頁
  143. ^ Nieboer & Richardson 1980,第10頁
  144. ^ Wiberg 2001,第520頁
  145. ^ 145.0 145.1 Schweitzer & Pesterfield 2010,第230頁
  146. ^ Macintyre 1994,第334頁
  147. ^ Booth 1957,第85頁; Haynes 2015,第4–96頁
  148. ^ Schweitzer & Pesterfield 2010,第230頁. The authors note, however, that, "The sulfides of ... Ga(III) and Cr(III) tend to dissolve and/or decompose in water."
  149. ^ Sidgwick 1950,第96頁
  150. ^ Ondreička, Kortus & Ginter 1971,第294頁
  151. ^ Gschneidner 1975,第195頁
  152. ^ Hasan 1996,第251頁
  153. ^ Brady & Holum 1995,第825頁
  154. ^ Cotton 2006,第66頁; Ahrland, Liljenzin & Rydberg 1973,第478頁
  155. ^ Russell & Lee 2005,第158, 434, 180頁
  156. ^ Schweitzer 2003,第603頁
  157. ^ 157.0 157.1 Samsonov 1968,第432頁
  158. ^ Russell & Lee 2005,第338–339; 338; 411頁
  159. ^ Iron - Element informa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 Periodic Table. www.rsc.org.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22-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160. ^ Jones 2001,第3頁
  161. ^ Berea, Rodriguez-lbelo & Navarro 2016,第203頁
  162. ^ Alves, Berutti & Sánchez 2012,第94頁
  163. ^ Yadav, Antony & Subba Reddy 2012,第231頁
  164. ^ Wulfsberg 1987,第200–201頁
  165. ^ Bryson & Hammond 2005,第120頁 Frommer & Stabulas-Savage 2014,第69–70頁
  166. ^ Landis, Sofield & Yu 2011,第269頁
  167. ^ Prieto 2011,第10頁; Pickering 1991,第5–6, 17頁
  168. ^ 168.0 168.1 Emsley 2011,第286頁
  169. ^ Berger & Bruning 1979,第173頁
  170. ^ Jackson & Summitt 2006,第10, 13頁
  171. ^ Shedd 2002,第80.5頁; Kantra 2001,第10頁
  172. ^ Spolek 2007,第239頁
  173. ^ White 2010,第139頁
  174. ^ Dapena & Teves 1982,第78頁
  175. ^ Burkett 2010,第80頁
  176. ^ Moore & Ramamoorthy 1984,第102頁
  177. ^ 177.0 177.1 National Materials Advisory Board 1973,第58頁
  178. ^ Livesey 2012,第57頁
  179. ^ VanGelder 2014,第354, 801頁
  180. ^ National Materials Advisory Board 1971,第35–37頁
  181. ^ Frick 2000,第342頁
  182. ^ Rockhoff 2012,第314頁
  183. ^ Russell & Lee 2005,第16, 96頁
  184. ^ Morstein 2005,第129頁
  185. ^ Russell & Lee 2005,第218–219頁
  186. ^ Lach et al. 2015; Di Maio 2016,第154頁
  187. ^ Preschel 2005; Guandalini et al. 2011,第488頁
  188. ^ Scoullos et al. 2001,第315頁; Ariel, Barta & Brandon 1973,第126頁
  189. ^ Wingerson 1986,第35頁
  190. ^ Matyi & Baboian 1986,第299頁; Livingston 1991,第1401, 1407頁
  191. ^ Casey 1993,第156頁
  192. ^ 192.0 192.1 Bradl 2005,第25頁
  193. ^ Nzierżanowski & Gawroński 2012,第42頁
  194. ^ Pacheco-Torgal, Jalali & Fucic 2012,第283–294; 297–333頁
  195. ^ Venner et al. 2004,第124頁
  196. ^ Russell & Lee 2005,第437, 441頁
  197. ^ Roe & Roe 1992
  198. ^ Welter 1976,第4頁
  199. ^ Emsley 2011,第208頁
  200. ^ Emsley 2011,第206頁
  201. ^ Guney & Zagury 2012,第1238頁
  202. ^ Cui et al. 2015,第77頁
  203. ^ Brephol & McCreight 2001,第15頁
  204. ^ Russell & Lee 2005,第337, 404, 411頁
  205. ^ Emsley 2011,第141; 286頁
  206. ^ Emsley 2011,第625頁
  207. ^ Emsley 2011,第555, 557頁
  208. ^ Emsley 2011,第531頁
  209. ^ Emsley 2011,第123頁
  210. ^ Weber & Rutula 2001,第415頁
  211. ^ Dunn 2009; Bonetti et al. 2009,第1, 84, 201頁
  212. ^ Desoize 2004,第1529頁
  213. ^ Atlas 1986,第359頁; Lima et al. 2013,第1頁
  214. ^ Volesky 1990,第174頁
  215. ^ Nakbanpote, Meesungnoen & Prasad 2016,第180頁
  216. ^ Emsley 2011,第447; 74; 384; 123頁
  217. ^ Elliot 1946,第11頁; Warth 1956,第571頁
  218. ^ Emsley 2011,第459頁
  219. ^ McColm 1994,第215頁
  220. ^ Emsley 2011,第135; 313; 141; 495; 626; 479; 630; 334; 495; 556; 424; 339; 169; 571; 252; 205; 286; 599頁
  221. ^ Everts 2016
  222. ^ Stwertka 1996,第125頁
  223. ^ Emsley 2011,第334頁
  224. ^ Moselle 2004,第409–410頁
  225. ^ Russell & Lee 2005,第323頁
  226. ^ Emsley 2011,第212頁
  227. ^ Tretkoff 2006
  228. ^ 228.0 228.1 Sakai 1991}}
  229. ^ Emsley 2011,第428; 276; 326–327頁
  230. ^ Emsley 2011,第73; 141; 141; 141; 355; 73; 424; 340; 189; 189頁
  231. ^ The History of Tungsram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05-30). 
  232. ^ Raizen 2016,第5231–5234頁
  233. ^ Du 2014,第815–822頁
  234. ^ 234.0 234.1 Ball, Moore & Turner 2008,第177頁
  235. ^ Ball, Moore & Turner 2008,第248–249, 255頁
  236. ^ Russell & Lee 2005,第238頁
  237. ^ Tisza 2001,第73頁
  238. ^ Chandler & Roberson 2009,第47, 367–369, 373頁; Ismail, Khulbe & Matsuura 2015,第302頁
  239. ^ Ebbing & Gammon 2017,第695頁
  240. ^ Pan & Dai 2015,第69頁
  241. ^ Brown 1987,第48頁

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