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马来西亚首都
(重定向自吉隆玻

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 3.133; 101.683

吉隆坡
KL
首都联邦直辖区
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其他文字转写
 • 马来语Kuala Lumpur
کوالا لومڤور爪夷文
 • 英语Kuala Lumpur
 • 粤语吉隆坡
gat1 lung4 bo1粤拼
 • 泰米尔语கோலாலம்பூர்
吉隆坡市徽
市徽
绰号:KL”、“隆市
格言:“准备迈向卓越大都市”
"Ready to Contribute towards an Excellent City"
"Bersedia Menyumbang Bandaraya Cemerlang"
   吉隆坡 在    马来西亚的位置
   吉隆坡   马来西亚的位置
坐标:3°08′52″N 101°41′43″E / 3.1478°N 101.6953°E / 3.1478; 101.6953
国家 马来西亚
行政区划 联邦直辖区
市辖区
开辟1859年[1]
升格为大城市1972年2月1日
成为联邦直辖区1974年2月1日
政府
 • 类型联邦政府直接管辖
 • 行政机构吉隆坡市政局
 • 市长麦慕娜·穆罕默德沙里夫英语Maimunah Mohd Sharif无党籍
联邦立法机关马来西亚国会议员人数
 • 上议院
2 / 70
 • 下议院
11 / 222
面积[2]
 • 首都243 平方公里 (94 平方英里)
 • 都会区2,243.27 平方公里(866.13 平方英里)
海拔[3]66 米(217 英尺)
人口(2020年)[4]
 • 首都2,075,600人
 • 排名第一位
 • 密度7,366人/平方公里(19,080人/平方英里)
 • 密度排名第一位
 • 都会区8,800,000
 • 都会区密度6,581人/平方公里(17,040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KL-ite、Kuala Lumpurian
人类发展指数(2019年)[5]
 • HDI 0.867 (极高
 • 排名第一位
时区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50000 - 60000
电话区号(+60) 3
地理坐标MY 3.13871,101.68210
ISO 3166码MY-14
车辆号牌W、V(除计程车外)
HW计程车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巴士
网站www.dbkl.gov.my
www.visitkl.gov.my

吉隆坡[6]英语马来语:Kuala Lumpur,缩写“KL”,简称“隆市”,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首都[注 1]与最大、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7],一座对东南亚文化教育体育经济商业金融等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都市[8][9][10][11]。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吉隆坡被列为与洛杉矶芝加哥悉尼阿姆斯特丹多伦多等同属于ALPHA级别的国际都市[12][13]。吉隆坡也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选定为2020年度的“世界图书之都”(World Book Capital)[14]

吉隆坡地处马来西亚半岛西岸,为雪兰莪州所环绕[15]。吉隆坡被规划作“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马来西亚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由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通过联邦直辖区部英语Ministry of Federal Territories (Malaysia)直接管理[16]。吉隆坡曾经是联邦政府行政中心马来西亚联邦法院所在地,但已于1999年迁往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布城行政首都[17]。目前马来西亚的36个联邦政府部门总部中,仅剩4个联邦政府部门仍常驻吉隆坡。即便如此,吉隆坡仍然是马来西亚国会国家皇宫的所在地。此外,全球十大购物中心的其中三个[18]、全球最高的双子塔—国油双峰塔[19]、全球第二高大楼—默迪卡118[20]以及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也都座落在吉隆坡内。

吉隆坡总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7],广义的大吉隆坡都会区则包含巴生谷地区,是一个拥有880万人口的都会区。吉隆坡是全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都会区,也是马来西亚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依据2023年11月发布的《2023年英孚英语水平指数》,吉隆坡在母语非英语的城市中,英语熟练度指标为564分,位居全球第29名。

吉隆坡在《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数中位居第53名[21],经济与社会改革相关的2019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数则位居第81名[22]。根据万事达卡公司的《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指出,吉隆坡每年拥有高达1379万名外国游客到访,游客人数超越纽约东京上海北京台北等城市,位居全球第六名[23],并在《2019年外籍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二名[24]

大吉隆坡都会区同时也是许多高等学府的所在地。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25]中,共有五所位居世界前200名的大学位于大吉隆坡都会区内。自1990年代开始,吉隆坡便开始举办了许多国际体育政治文化活动,包括1989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26]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27]2017年东南亚运动会[28]等。

词源

编辑
 
鹅唛河英语Gombak River巴生河的交汇处

吉隆坡在马来语中的直译意思是“泥泞的汇合”;其中“瓜拉”(Kuala)是两条河流的汇合点或河口,而“隆坡”(Lumpur)的意思是泥[29][30]。关于这个地区为何被命名为“吉隆坡”的历史原由一直存在争议,其中被推断的原因包括吉隆坡是以“双溪隆坡”(Sungai Lumpur)和“彭加兰吉隆坡”(Pengkalan Kuala Lumpur)来命名。

吉隆坡是以“双溪隆坡”(Sungai Lumpur)来命名的依据是在1820年代时,双溪吉隆坡是巴生河上游最重要的锡生产聚居地[31]。然而,这个推论并没有说明吉隆坡位于鹅麦河和巴生河的交汇处,因此应该命名为“瓜拉鹅唛”(Kuala Gombak)。这是因为马来语中“瓜拉”(Kuala)意指一条河流加入更大的河流或大海的点[32]。一些学者认为“双溪隆坡”实际上一直延伸到汇合处,因此它与巴生河汇合的点将是吉隆坡[33],尽管据说这条双溪吉隆坡是另一条河流,在鹅唛汇合处上游1.5公里处汇入巴生河,或者可能位于黑风洞地区的北部[32]

吉隆坡是以“彭加兰吉隆坡”(Pengkalan Kuala Lumpur)来命名的依据则是巴生曾经被称为“彭加兰峇株”(Pengkalan Batu),直译中文为“石头登陆的地方”[33]。然而除了轶事之外,没有任何确凿的当代证据支持这些推论[34]

至于中文译名,根据许云樵在《马来亚丛谈》及《马来亚地名掌故谈》的说法,“吉隆坡”的译名并不是源自Kuala Lumpur的音译,“吉隆”一词是Kilang(仓库)的译音,一说也是巴生市(Klang)的译名来源,“坡”是“埠”的讹字。

历史

编辑
历史隶属关系
  雪兰莪:1857–1974

  联邦直辖区:1974–至今


  马来联邦:1895–1942
  大日本帝国:1942–1945
  马来亚英国军事管制区:1945–1946
  马来亚联邦:1946–1948
  马来亚联合邦:1948–1963

  马来西亚:1963–至今

早期历史

编辑

目前没有任何确切的历史证明谁创立或命名了吉隆坡[33][35][36][37]。吉隆坡最初是一个位于双溪鹅麦和双溪巴生(巴生河)的交汇处,只有几间房屋和商店的小村庄。吉隆坡大约在1857年成为一个城镇,当时巴生的马来酋长拉惹阿卜杜拉英语Raja Abdullah在他的兄弟拉惹朱马安马来语Raja Jumaat ibni Raja Jaafar的帮助下聘请了来自卢骨英语Lukut华人矿工到巴生谷开采[38],矿场也由此成为贸易聚集之处。锡矿开采者们在吉隆坡登陆后便落脚于暗邦,并在那里他们开设了第一座矿山[39][40][41]。吉隆坡是巴生河上游最远的地方,方便乘船运送补给品,因此成为锡矿的集散地。在锡矿开采的推动下,吉隆坡开始逐步发展并修建多条道路。[42][43][44]

锡矿开采者合伙组成工人组织,包括客家族群为主的海山会和福建族群为主的义兴会[45]。这两大华人工人组织经常为了锡矿利息产生争斗[46]。由于斗争不断导致矿场时常停工,因而促使当时统治雪兰莪的英国殖民政府和马来酋长委任一位“甲必丹”(意指华人领袖)管理吉隆坡的华人社区[47]。吉隆坡早期的重要马来人物包括成为“拿督大港”(意指商人首领)的哈吉·穆罕默德·塔希尔[35]苏门答腊米南佳保人为吉隆坡贸易和建立烟草种植园的另一个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著名人物包括拿督萨蒂、奥斯曼·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努尔以及参与了甘榜峇鲁早期发展计划的哈吉·穆罕默德·泰益。[48][49][50]

当时的吉隆坡是一个有着许多社会政治问题的小镇。由于缺乏适当的卫生设施和地理位置,当时的吉隆坡饱受疾病困扰和遭受洪水威胁。此外,吉隆坡早期的建筑物几乎都是用木头棕榈叶茅草建造,因此也经常发生火灾。

雪兰莪内战

编辑

1867至1874年期间,吉隆坡因锡矿收入的问题卷入了雪兰莪内战英语Klang War。当时的甲必丹叶亚来[37]选择与东古古丁马来语Tunku Dhiauddin ibn Sultan Zainal Rashid I结盟,而敌对的华人帮派则与拉惹马哈蒂尔结盟。由于拉惹阿萨马来语Raja Asal和苏坦布阿沙转向支持拉惹马哈蒂尔,吉隆坡随后在1872年被拉惹马哈蒂尔占领并烧毁。叶亚来后来逃离吉隆坡在巴生组建了另一支战斗部队,并在来自彭亨战士的帮助下于1873年3月1日从拉惹马哈蒂尔手中夺回吉隆坡的控制权[46]

再度发展的吉隆坡

编辑
摄于1884年左右,吉隆坡全景的一部分。
摄于1900年左右,马来联邦英殖民政府总部(今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大厦)。
摄于1910年左右,铁路的建设刺激了吉隆坡的发展。
叶亚来,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
瑞天咸,促成吉隆坡快速增长和发展的英国官员

吉隆坡因战争、锡价大幅度下跌、霍乱等原因进入了长达7年的衰退期。1879年末,当时锡的价格上涨使吉隆坡得以复苏。然而好景不长,吉隆坡在1881年末以及1882年1月发生严重的水灾和火灾,导致当时的吉隆坡几乎被摧毁。该镇随后在叶亚来的坚持下,经过几次重建后得以蓬勃发展[51][52]。新上任的英国殖民政府官员瑞天咸通过推动一系列的政策促成了吉隆坡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促使吉隆坡从小城镇转型成为主要城市[53]

吉隆坡重建后,华人和马来人都定居在巴生河东岸。华人主要定居在集市广场的商业中心;马来人则主要居住在爪哇街地区,即现在的敦霹雳路英语Jalan Tun Perak。1880年,以瑞天咸为首的英殖民政府将雪兰莪州首府从巴生迁至更具战略优势的吉隆坡,并将英殖民政府大楼和英国官员的生活区设在巴生河西岸。同年,英殖民政府将政府总部和新的警察总部建在武吉阿曼英语Bukit Aman(今马来西亚皇家警察总部),警察训练中心则建在巴东[54](今独立广场)。1897年,英殖民政府将政府总部从武吉阿曼搬迁至名为“政府总部”的大楼[52](今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大厦)。

瑞天咸在成为英殖民政府最高专员后开始通过清理街道来改善城镇。由于吉隆坡常年发生火灾,瑞天咸在1884年颁布法律规定吉隆坡内所有建筑物必须以砖瓦建造,以降低易燃性。瑞天咸同年也颁布重建吉隆坡的政策,扩大街道以减少火灾风险[53][55]。为了响应英殖民政府的政策,叶亚来购买了一块庞大的土地建立一个砖厂来生产大量砖瓦[56]。在瑞天咸实施了法律改革后,叶亚来被英殖民政府推荐委任成为一个小额索赔法庭的法官。叶亚来也以六人警力,建造一座可同时容纳六十名囚犯的监狱。在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英语Abdul Samad of Selangor的支持下,叶亚来在茨厂街建造了吉隆坡的第一所学校和一个主要的木薯厂[57] 。1886年,由瑞天咸规划的吉隆坡-巴生铁路线正式建成。此铁路线大大降低了往返吉隆坡和巴生的交通时长,并进一步增加两地的交通和人流往来。

随着18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吉隆坡的卫生、废物处理和其他公共设施开始超负荷。于是,瑞天咸在1890年5月14日成立吉隆坡卫生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吉隆坡的卫生、道路维护、街道照明等,并在之后成为现今的吉隆坡市政局[58]。1896年,吉隆坡被英殖民政府选为新成立的马来联邦首都[59]

20世纪至今

编辑
 
摄于1915年至1925年左右,吉隆坡街道上的店屋,有扫街车在街道上工作

在一系列行政区域重划下,吉隆坡的面积在20世纪大幅扩张。吉隆坡在1895年的面积为0.65平方公里(0.25平方英里),在1903年扩大到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1948年,吉隆坡在成为直辖市时已扩大到93平方公里(36平方英里)。吉隆坡在1974年成为联邦直辖区后,现今面积为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

20世纪初,由于汽车轮胎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吉隆坡橡胶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吉隆坡的经济发展。吉隆坡的人口也从1900年的30,000人增加到1920年的80,000人[60]。由于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政策,吉隆坡当时的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华人商人(例如当时在吉隆坡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华人陆佑)以及英国资本家掌握。橡胶工业的发展吸引外国资本和种植者涌入吉隆坡,并早就许多新公司和产业设立和搬迁到吉隆坡[60]

日占时期

编辑
 
日军进攻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吉隆坡于1942年1月11日被日本军队占领。尽管吉隆坡在被日军占领的3年8个月期间几乎没有受到破坏,但日军在吉隆坡造成了许多的生命逝去。在日本军队占领的短短几周内,至少有5,000名华人在吉隆坡被日军处决,数千名印度人也被日军强制移送在缅甸的铁路上强迫劳动,许多人也因此丧生[61]。1945年8月15日,日本第七地区军在新加坡马来亚的总司令板垣征四郎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向英国政府投降,撤离马来半岛[62]

二战后

编辑
 
1957年8月31日,国父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高呼默迪卡,宣布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在日军撤离后,马来半岛出现长达2个星期的权力真空,马来亚共产党借此机会通过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等多个亲共组织成功控制马来半岛。1945年9月3日,英军开始重新掌控马来半岛,并于9月12日在整个马来半岛落实英国军事管制英语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Malaya)(BMA)。1946年4月1日,英殖民政府成立马来亚联邦,吉隆坡所属的雪兰莪州被划分入马来亚联邦。然而,马来亚联邦随后在1948年2月1日解散,由马来亚联合邦取代。在马来亚紧急状态(1948-1960)期间,为了遏制共产势力,英殖民政府在吉隆坡内建立了华人新村,将原本散居的华人集中起来,以阻断华人与马来亚共产党成员的联系[53]

1952年2月16日,英殖民政府举行了吉隆坡第一次市政选举。这也是吉隆坡市民第一次以投票的方式,选举出市镇委员会的成员。在本次选举中,巫统马华候选人的临时联盟赢得了市镇委员会的多数席位,从而形成了联盟党(现今的国阵[63]。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脱离大英帝国统治获得独立[64][65]

独立建国后

编辑

1969年5月13日,吉隆坡发生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严重的骚乱,五一三事件[66]。该事件是一起马来人华人之间的种族冲突事件,主要起因是1969年马来西亚全国选举,联邦反对势力在选举中取得50.9%的得票率,首次超越执政党联盟。反对党在5月11日进入首都吉隆坡游行庆祝胜利,一些巫统的激进党员则在吉隆坡举行游行示威。5月13日,两派人马在街头短兵相接,最终演变成为流血大暴动。除此之外,另一个主要起因是马来人为最大族群,因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导致马来人都普遍贫困。虽然国家已经独立了,但是联邦政府基本上延续了英殖民时期的经济体系,经济依然很大幅度掌握在外资和华人手中。这也导致马来人和华人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进而引爆五一三事件的发生。根据官方数据,五一三事件导致196人死亡[66]

1972年2月1日,吉隆坡正式被授予“大城市”地位[67],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个在独立后获得大城市地位的城市[68]。1974年2月1日,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雪兰莪州政府签署《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协定》,将吉隆坡割让予联邦政府,自此吉隆坡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个联邦直辖区,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雪兰莪州政府后来也从吉隆坡搬迁至新的州首府莎阿南[69][70]。因吉隆坡土地有限和过度拥挤问题,联邦政府于90年代末开始建设新市镇-布城,并在1999年开始将联邦政府行政机构撤出吉隆坡,搬迁至布城。布城也因此得到“行政首都”之称[71]

自1990年代开始,吉隆坡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72][73]。1990年5月14日,吉隆坡庆祝100年建立地方议会,并同时推出新的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旗和市歌。1996年10月1日,吉隆坡塔正式开放,塔高421米(1381英尺),是当时全球第四高塔。1998年6月27日,吉隆坡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机场,也是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1999年8月31日,国油双峰塔正式开放,是当时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后来被台北101超越。国油双峰塔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栋大楼,也是20世纪最高的摩天大楼。2003年8月31日,吉隆坡单轨列车开通[74][75]。2019年,106交易塔竣工,是当时全球第15高摩天大楼。2021年,默迪卡118正式封顶,成为全球第二高摩天大楼[76]

地理

编辑
 
大吉隆坡卫星空照图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东有蒂迪旺沙山脉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环绕,西临马六甲海峡。吉隆坡的马来语意指“泥泞河口”,即巴生河鹅唛河英语Gombak River的交会处[77]

吉隆坡地处雪兰莪州中心,曾受到雪兰莪州政府的管辖。 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马来半岛西侧海岸与东侧海岸相较起来,有较广阔的平原,因此促进吉隆坡发展,比其他城市还来得快速。都会区面积达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2],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78]

气候和天气

编辑

吉隆坡东临蒂迪旺沙山脉,西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长年温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丰沛,特别是十月至隔年三月东北季风盛行时。气温长时稳定,最高温大约在摄氏31至33度之间,从未超过37.2度;最低温约在22至23.5度之间,未低于17.8度[79][80]。平均年降雨量为2600毫米,虽然六月及七月较为干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过127毫米[81]

降雨量突增时,时常有水患发生,特别是在市中心,低洼地区及下游区域[82]。附近的苏门答腊岛发生森林火灾时,引起的尘土和灰烬会让吉隆坡深受害,是市区主要的污染来源,另有露天燃烧、汽机车及建地活动所造成的空气污染[83]

吉隆坡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38.0
(100.4)
36.2
(97.2)
36.7
(98.1)
37.2
(99.0)
38.5
(101.3)
36.6
(97.9)
36.3
(97.3)
38.0
(100.4)
35.8
(96.4)
37.0
(98.6)
36.0
(96.8)
35.5
(95.9)
38.5
(101.3)
平均高温 °C(°F) 32.0
(89.6)
32.8
(91.0)
33.1
(91.6)
33.1
(91.6)
33.0
(91.4)
32.8
(91.0)
32.8
(91.0)
32.3
(90.1)
32.1
(89.8)
32.0
(89.6)
31.7
(89.1)
31.5
(88.7)
32.4
(90.3)
日均气温 °C(°F) 27.7
(81.9)
28.2
(82.8)
28.6
(83.5)
28.7
(83.7)
28.8
(83.8)
28.6
(83.5)
28.1
(82.6)
28.1
(82.6)
28.0
(82.4)
28.0
(82.4)
27.8
(82.0)
27.6
(81.7)
28.2
(82.8)
平均低温 °C(°F) 23.4
(74.1)
23.6
(74.5)
24.0
(75.2)
24.3
(75.7)
24.6
(76.3)
24.3
(75.7)
23.8
(74.8)
23.9
(75.0)
23.8
(74.8)
24.0
(75.2)
23.8
(74.8)
23.6
(74.5)
23.9
(75.0)
历史最低温 °C(°F) 17.8
(64.0)
18.0
(64.4)
18.9
(66.0)
20.6
(69.1)
20.5
(68.9)
19.1
(66.4)
20.1
(68.2)
20.0
(68.0)
21.0
(69.8)
20.0
(68.0)
20.7
(69.3)
19.0
(66.2)
17.8
(64.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93
(7.6)
198
(7.8)
257
(10.1)
290
(11.4)
197
(7.8)
131
(5.2)
148
(5.8)
162
(6.4)
214
(8.4)
265
(10.4)
321
(12.6)
252
(9.9)
2,628
(103.4)
平均降雨天数 17 17 19 20 18 14 16 16 19 21 24 22 223
平均相对湿度(%) 80 80 80 82 81 80 79 79 81 82 84 83 81
月均日照时数 185.0 192.4 207.9 198.8 206.8 194.4 200.2 189.0 163.8 169.1 152.3 162.6 2,222.3
数据来源1:Pogodaiklimat.ru[84]
数据来源2:NOAA (sunshine hours, 1961–1990)[85]
吉隆坡气候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日平均日照时间 12.0 12.0 12.1 12.2 12.3 12.3 12.3 12.2 12.1 12.0 12.0 11.9 12.1
平均紫外线指数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来源:Weather Atlas[86]

政治管理

编辑
 
吉隆坡市政局

吉隆坡从1961年4月1日起便由一家名为“联邦首都专员”(Federal Capital Commissioner)的机构管理,直到1972年被授予“大城市”地位后,行政权力转移给由政府委任的市长(马来语Datuk Bandar;英语:Lord Mayor[87]。吉隆坡共有14名前任市长,现任市长为麦慕娜·穆罕默德沙里夫英语Maimunah Mohd Sharif,于2024年8月15日上任。目前在位最久的市长为依利雅斯奥玛(1981年至1992年在任)。

地方政府

编辑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所有联邦直辖区由联邦政府通过联邦直辖区部英语Ministry of Federal Territories (Malaysia)下属机构直接管理。管理吉隆坡的地方政府行政机关为“吉隆坡市政局”,受联邦直辖区部管辖[87]。吉隆坡市政局负责管理吉隆坡的公共健康与卫生、废弃物清理与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与建筑管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其他公设维护等项目。领导市政局的市长握有执行权,由最高元首在联邦直辖区部长的建议下委任,任期三年。[88]

行政区划

编辑
 
吉隆坡国会选区

吉隆坡按照国会议席,分为11个分区[89],之下又分为29个次要区域:

国会议席 次分区 人口
(2020年[90]
面积
(平方公里[91]
(P114)甲洞
106,199 12
(P115)巴都
219,132 20
(P116)旺沙玛珠
215,600 16
(P117)泗岩沫
253,715 51
(P118)斯迪亚旺沙
147,095 16
(P119)蒂蒂旺沙
122,096 15
(P120)武吉免登
120,529 21
(P121)班底谷
148,094 20
(P122)士布爹
322,511 31
(P123)蕉赖
135,823 16
(P124)敦拉扎克镇
191,318 25

此外,吉隆坡按照传统区划,也可分为7个巫金(Mukim),3个市(Bandar),以及7个镇(Pekan)[92]

 
吉隆坡巫金地图
类型 代码
(UPI)
/市镇 人口
(2010年[93]
面积
(平方公里[94]
密度
(人口/平方公里)
巫金(Mukim) 140001 暗邦 43,522 4.740 9,181.565
140002 巴都 321,164 52.100 6,164.376
140003 蕉赖 12,194 1.040 11,725.000
140004 淡江 26,467 2.630 10,063.498
140005 吉隆坡 346,211 57.500 6,021.061
140006 八打灵 292,095 47.300 6,175.370
140007 文良港 293,280 29.000 10,113.103
市(Bandar) 140044 吉隆坡 253,817 44.400 5,716.599
140055 八打灵再也 不适用 1.520 不适用
140066 新街场新镇 0.287
镇(Pekan) 140070 巴都 0.130
140071 巴都喼 0.256
140072 甲洞 0.063
140073 瓜拉埔(Pekan Kuala Pauh) 0.420
140074 八打灵 0.007
140075 沙叻秀 0.043
140076 双溪本查拉(Pekan Sungai Penchala) 0.145

政治

编辑
第十四届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员
(吉隆坡)
 
Map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5 / 11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5 / 11
国民阵线巫统
1 / 11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因此吉隆坡只有联邦国会选区,没有州选区。在联邦层级选举(国会下议院选举),来自全吉隆坡11个单一联邦国会选区的选民以直接选举的方式投选出11名国会下议院议员。所有11名国会下议院议员以领先者当选的方式在各自的选区当选。[16]

联邦选区编号 联邦选区名称 国会议员 党派
P114 甲洞 林立迎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P115 巴都 巴拉巴卡尔兰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P116 旺沙玛珠 扎希哈桑英语Zahir Hassan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P117 泗岩沫 杨巧双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P118 斯迪亚旺沙 聂纳兹米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P119 蒂蒂旺沙 佐哈里阿卜杜勒甘尼 国民阵线巫统
P120 武吉免登 方贵伦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P121 班底谷 法米·法兹英语Fahmi Fadzil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P122 士布爹 郭素沁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P123 蕉赖 陈国伟 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P124 敦拉扎克镇 万·阿齐扎 希望联盟人民公正党

经济

编辑
 
建造中的默迪卡118,全球第二高摩天大楼
 
武吉免登,吉隆坡主要的商业区
 
吉隆坡城中城,常被称为“KLCC”

吉隆坡及其周边城市地区(大吉隆坡都会区)是马来西亚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95]。尽管联邦政府行政机构早在90年代已经搬迁至布城,但某些政府机构如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英语Companies Commission of Malaysia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以及大多数外国大使馆和外交使团仍常驻在吉隆坡[96]。虽然联邦政府行政机构已搬迁至布城,但吉隆坡仍然是该国的经济和商业中心。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吉隆坡被列为与洛杉矶芝加哥悉尼阿姆斯特丹多伦多等同属于ALPHA级别的国际都市[97]。吉隆坡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如吉隆坡国际机场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建立和巴生港的扩建,进一步加强了吉隆坡对该国的经济地位。此外,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是吉隆坡的核心经济活动之一。截至2013年7月5日,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的市值为5056.7亿美元[98]

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2008年吉隆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估计为735.36亿林吉特,年均增长率为5.9%[99][100]。2015年,吉隆坡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03亿8800万林吉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1%[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2013年吉隆坡的人均GDP为79,752林吉特,年均增长率为5.6%[102],2015年则为94,722林吉特。截至2016年,家庭平均每月收入为9,073林吉特(约2,200美元),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长[103]。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服务、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和酒店、运输、仓储和通讯、公用事业、个人服务和政府服务)是就业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就业人口的83.0%,而剩余的17%则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104]

银行与金融业方面,在吉隆坡经营的本地和国外银行及保险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在保留原有的传统银行与金融业的同时,吉隆坡也有望成为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105]。吉隆坡汇聚了提供伊斯兰融资的金融机构,包括全球最大的伊斯兰银行拉杰赫银行[106]科威特金融公司英语Kuwait Finance House。除此之外,道琼斯公司热衷于与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合作设立伊斯兰交易所贸易基金(ETF),这将有助于提高马来西亚在海湾地区的形象[107]。除此之外,吉隆坡拥有大量外国公司,同时也是许多跨国公司的区域办事处和区域总部的所在地,特别是财务、会计以及信息技术业。吉隆坡同时也是马来西亚大多数大型企业总部的所在地。截至2007年12月,不包括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14家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的马来西亚公司总部坐落在吉隆坡内[108]

吉隆坡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为教育医疗大吉隆坡是提供广泛课程的教育机构高度集中地区,也是许多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25]前200的国内及国外顶尖高等学府分校的所在地,包括蒙纳士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马来亚大学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等。吉隆坡同时有着许多公立和私立专科医疗中心和医院,提供一般健康服务和为当地人及游客提供的各种专科手术和治疗。

多年来,吉隆坡一直是该国重要研究中心的所在地,如马来西亚橡胶研究所英语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laysia马来西亚森林研究院和马来西亚医学研究所等[109]。吉隆坡的一个新金融区—敦拉扎克国际贸易中心(Tun Razak Exchange)目前正在建设中,占地10英亩,计划将为国际金融业和商业提供服务。敦拉扎克国际贸易中心是马来西亚政府经济转型计划(ETP)战略的一部分,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旨在将马来西亚转变为高收入经济国家的一项重要计划。

旅游业

编辑
 
茨厂街,吉隆坡最繁华的唐人街
 
国家皇宫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
 
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大厦,英国殖民时期的政府总部

旅游业在吉隆坡这座服务型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大型的全球连锁酒店都在吉隆坡设有办事处,其中最古老的酒店为吉隆坡大华酒店英语Hotel Majestic (Kuala Lumpur)。根据万事达卡公司的《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指出,吉隆坡每年拥有高达1379万名外国游客到访,游客人数超越纽约东京上海北京台北等城市,位居全球第六名[23]。吉隆坡的文化多样性、相对较低的旅游成本以及广泛的美食和购物种类推动了这里的旅游业。MICE旅游业近年来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吉隆坡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经济转型计划启动,随着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机构英语Malaysia External Tra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MATRADE)中心的建成,预计会进一步增长[110]。MATRADE机构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和展览中心—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展览中心英语MATRADE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re(MITEC)的所有者,该中心是位于泗岩沫郊区更大的吉隆坡大都会区英语KL Metropolis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吉隆坡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国油双峰塔(全球最高的双子塔)、默迪卡118(全球第二高摩天大楼)、106交易塔武吉免登商业区吉隆坡塔茨厂街唐人街)、独立广场吉隆坡火车总站国会大厦国家皇宫国家博物馆皇家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央艺术坊吉隆坡飞禽公园英语Kuala Lumpur Bird Park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馆莎罗马行人天桥国家英雄纪念碑占美清真寺乐圣岭天后宫佛教大寺院英语Buddhist Maha Vihara, Brickfields[111]。吉隆坡举办了许多文化节,例如大宝森节游行[112]

吉隆坡的娱乐中心主要集中在金三角地区,包括比南利路、地理者路、暗邦路武吉免登路英语Jalan Bukit Bintang以及吉隆坡最大的夜生活和娱乐热点,包括Marini's on 57英语Marini's on 57、吉隆坡香格里拉酒店的空中酒吧、The Beach Club、Espanda、Luna Bar、Nuovo、Rum Jungle、No Black Tie、Thai Club、Zion Club、Zouk KL、Club Kyō、Dragonfly KL和Hakka Republic Wine Bar等[来源请求]

零售业

编辑

吉隆坡共有66个购物中心,是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的零售和时尚中心[113]。马来西亚的购物中心贡献了77亿林吉特(约22.6亿美元),占2006年319亿林吉特旅游收入的20.8%[114]

阳光广场(Suria KLCC)位于国油双峰塔下方,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高档购物中心之一。除了阳光广场外,武吉免登的商业区是全吉隆坡购物中心最密集的地区,包括柏威年广场(Pavilion KL)、华式88广场(Fahrenheit 88)、The Exchange TRX、刘蝶广场(Plaza Low Yat)、成功时代广场(Berjaya Times Square)、乐天广场(Lot 10)、金河广场(Sungei Wang Plaza)、升禧艺廊(The Starhill)、桂和广场英语Quill City(Quill City)和Avenue K商场[115]章卡武吉免登(Changkat Bukit Bintang)街道拥有各种咖啡馆和露天餐厅,也是吉隆坡最著名的红灯区之一。此外,孟沙区也有许多购物中心,包括谷中城美佳广场(Mid Valley Megamall)等。

除了购物中心外,吉隆坡有许多专门销售本地制造的产品(如纺织品、织物和手工艺品)的区域,吉隆坡茨厂街就是其中之一。茨厂街内拥有许多受海峡殖民地华人和殖民时期影响的独立前建筑物[116][117]

人口

编辑
2015年吉隆坡人口族群统计[118]
种族 占比
马来裔
40.32%
华裔
36.90%
印度裔
8.62%
其他
0.98%
非公民
13.18%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多的城市。截至2016年,吉隆坡的人口为17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96人(每平方英里17,340人),是马来西亚人口最稠密的行政区[119]。吉隆坡也是更广泛包括八打灵再也巴生梳邦再也蒲种莎阿南鹅唛大吉隆坡都会区的中心[120]。截至2017年,大吉隆坡都会区估计人口为725万。吉隆坡的人口包括马来西亚的三大族群(马来裔华裔印度裔)、欧亚裔、卡达山裔、伊班裔和来自马来西亚各地的其他土著种族[121]

宗教

编辑
2010年吉隆坡人口宗教信仰统计[122]
宗教 占比
伊斯兰教
46.4%
佛教
35.7%
印度教
8.5%
基督教
5.8%
未知宗教
1.4%
华人民间信仰
1%
其他宗教
0.6%
无宗教
0.5%

吉隆坡是一座多元宗教的城市。这座城市有许多宗教场所,可以满足多宗教人群的需求。伊斯兰教主要由马来人、印裔穆斯林和少数华裔穆斯林信奉。华裔主要信奉佛教儒教道教。印度裔传统上信奉印度教。此外,一些华裔和印度裔也信奉基督教[123]。截至2010年的人口普查,吉隆坡的人口中46.4%是穆斯林、35.7%是佛教徒、8.5%是印度教徒、5.8%是基督教徒、1.4%是不明信仰者、1.1%是道教或其他华人民间信仰信徒、0.6%是其他宗教信徒和0.5%无宗教。吉隆坡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三个穆斯林人口不到50%的州属或地区之一,另外两个州属分别是槟城州砂拉越州

语言

编辑

马来语英语是吉隆坡的主要语言。吉隆坡居民普遍都通晓英语,其中有很大部分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124]英语在吉隆坡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私人领域(如商界)内,并且在学校被作为必修语言教授。依据2020年11月发布的《2020年英孚英语水平指数》,吉隆坡在母语非英语的城市中,英语熟练度指标为602分,位居全球第13名,是唯一被评为“非常高熟练度”的亚洲城市[125]

在华裔方面,吉隆坡的当地华裔居民普遍使用粤语作为日常社交用语,一种极具大马多语混合特色的马来西亚粤语。除了粤语外,那些刚来自非粤语区的北马和南马华人开始时则会倾向使用华语,久居后,他们也会学说用于日常交际的马来西亚粤语,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华裔社群里。一些吉隆坡华裔也会使用客家话[126]

在印度裔方面,尽管泰米尔语在当地印度裔人口中占主导地位,但少数的印度裔民族也使用其他印度语言,包括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旁遮普语印地语[127]

除了马来语之外,拥有印尼血统的人也使用多种印尼语言,包括米南佳保语爪哇语[128]

城市景观

编辑

建筑

编辑
 
国油双峰塔,全球最高的双子塔
 
吉隆坡四季酒店

吉隆坡的建筑融合了英殖民时期、亚洲传统、马来伊斯兰文化、现代和后现代建筑[129]。与曼谷雅加达马尼拉等其他东南亚国家首都相比,吉隆坡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大部分著名的殖民时代建筑都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些建筑物采用多种风格设计,当中包括莫卧儿建筑哥德复兴式建筑模拟都铎英语Tudor Revival architecture[130]。大部分英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已使用当地资源进行改建,以适应当地全年炎热潮湿的气候。吉隆坡早期的英殖民建筑几乎都是出自亚瑟·本尼森·哈巴克英语Arthur Benison Hubback之手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吉隆坡许多围绕着旧城中心建造的建筑物多数都是两层楼的店屋,底楼为商店,上层则为独立的住宅空间。这些店屋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和欧洲的传统建筑风格。随着吉隆坡的快速发展,这些店屋已经逐步被拆除。目前这些店屋依然可以在吉隆坡的老巴杀路、茨厂街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路英语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等路段看见。

独立建国后,吉隆坡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采用更具当地特色和伊斯兰风格的设计风格。许多这些建筑的设计风格源自传统的马来物品(如宋谷帽马来短剑)。由于伊斯兰教中对通过绘画模仿自然的限制,其中一些建筑物将伊斯兰几何图案融入到建筑物的设计中[131],这些建筑物包括马来西亚电讯大厦马来亚银行大厦[132]。现代和后现代建筑开始在1990年代末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吉隆坡的老建筑逐渐被夷为平地,为建造新建筑让路。自1990年代末开始,吉隆坡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开始采用全玻璃外壳设计,其中最显著的例子为全球最高的双子塔—国油双峰塔以及吉隆坡会展中心等。现今的吉隆坡城中城天际线充满了许多具有现代和后现代建筑风格的摩天大楼。

吉隆坡是一座拥有高密度高建筑的城市。依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2010年的报告指出,吉隆坡在《拥有100米以上建筑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0位,其中吉隆坡有244座高层建筑的总高度为34,035米[133]

公园

编辑
吉隆坡公共公园列表[134]
中文名称 马来文名称 位置
阿南达迈公园 Taman Alam Damai 蕉赖
武吉加拉公共公园 Taman Awam Bukit Kiara 白沙罗
吉隆坡植物园(湖滨公园) Taman Botani Perdana 白沙罗
武吉加里尔公园 Taman Bukit Jalil 武吉加里尔
城市果园 Taman Dusun Bandar 八打灵山
巴都大都会公园 Taman Metropolitan Batu 巴都
蕉赖老街场休闲公园 Taman Rekreasi Pudu Ulu 蕉赖
格灵芝山森林公园 Taman Rimba Bukit Kerinchi 班底达南
暗邦希流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Ampang Hilir 暗邦
翠湖园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Danau Kota 文良港
拿督克拉末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Datuk Keramat 拿督克拉末
孟加拉拉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Manjalara 甲洞
甲洞大都会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Metropolitan Kepong 甲洞
皇后镇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Permaisuri 蕉赖皇后镇
蒂蒂旺沙湖滨公园 Taman Tasik Titiwangsa 蒂蒂旺沙

吉隆坡素有“光之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 of Light)之称,目前共设有15座公共公园。占地92公顷(230英亩)的吉隆坡植物园英语Perdana Botanical Gardens(旧称湖滨公园)是吉隆坡第一个休闲公,园区内设有蝴蝶园、鹿园、兰园、芙蓉园和世界最大的鸟园—吉隆坡飞禽公园英语Kuala Lumpur Bird Park[135]马来西亚国会大厦和曾经是英国殖民政府官邸的国家迎宾馆英语Carcosa Seri Negara也坐落在该花园附近。吉隆坡其他主要公园包括私立的东盟雕塑花园英语ASEAN Sculpture Garden吉隆坡城中城公园武吉加里尔英联邦公园,以及由市政局管辖的蒂蒂旺沙湖滨公园英语Titiwangsa Lake Park甲洞大都会湖滨公园、皇后镇湖滨花园、武吉加里尔公园、武吉加拉公共公园等。

吉隆坡市内共有三个森林保护区,其中位于市中心的咖啡山森林保留地(吉隆坡森林生态公园)占地9.37公顷,是马来西亚最早颁布在《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宪报》的森林保留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之一[136]。其余两个则分别是白河山森林保护区和新街场森林保护区。白河山森林保护区因发展公路而于2021年取消森林保护区地位,并由新街场森林保护区(附加)取代[137]。这些森林保护区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特别是猴子树鼩、侏儒山羊、虎皮鹦鹉、松鼠和鸟类。

从蒂蒂旺沙湖滨公园拍摄的吉隆坡景色

教育

编辑

马来西亚统计局英语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统计,吉隆坡2000年的识字率为97.5%,是马来西亚所有州属和领地中最高的[138]。在马来西亚,马来语作为国语,是公立中小学大多数科目的教学语言;英语是必修科目,也是数理科的教学语言。国民型华文小学和国民型泰米尔小学则会使用各自的母语教学[139]。吉隆坡的高等学府方面,无论是公立或是私立高等学府,英语都是教学语言。

截至2007年,吉隆坡市内有14所高等教育机构、79所中学、155所小学和136所幼儿园[140]

高等学府

编辑

大吉隆坡都会区是许多本国和国外著名高等学府分校的所在地。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25]前200的大学中,位于大吉隆坡都会区的本国大学就占了3所,外国大学分校2所。这些大学分别是蒙纳士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第58名)[141]马来亚大学(第65名)[142]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第103名)[143]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第143名)[144]以及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第144名)[145]

其他位于大吉隆坡都会区的著名高等学府包括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赫瑞瓦特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泰莱大学英语Taylor's University思特雅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双威大学英语Sunway University国能大学英语Universiti Tenaga Nasional吉隆坡大学拉赫曼大学拉赫曼大学学院首要大学等。

中学

编辑
 
圣约翰国中

吉隆坡拥有多间已有100年办校历史的中学,例如维多利亚书院(1893年办校)、美以美女中马来语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P) Methodist, Kuala Lumpur(1896年办校)、美以美男中马来语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L) Methodist, Kuala Lumpur(1897年办校)、咖啡山修道院国中女校(1899办校)、圣约翰国中(1904年办校)、吉隆坡尊孔独立中学(1906年办校)、吉隆坡坤成中学(1908年办校)、吉隆坡循人中学(1913年办校)、麦士威国中(1917年办校)及吉隆坡中华中学(1919年办校)等。

医疗

编辑

文化

编辑
 
横跨暗邦—吉隆坡高架大道英语Ampang–Kuala Lumpur Elevated Highway暗邦河莎罗马行人天桥

艺术

编辑
 
吉隆坡自2012年开始举办亚洲未来音乐节英语Future Music Festival Asia
 
位于国油双峰塔下方的马来西亚国油管弦乐厅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文化活动的中心。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就座落在吉隆坡第一中环公路沿线,馆内的收藏品包括在全国收集到的手工艺品和绘画[146]马来西亚伊斯兰文化博物馆英语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收藏了七千多件伊斯兰文物,包括稀有的展品和伊斯兰艺术书籍图书馆,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147]。博物馆的藏品不仅集中在中东的作品,还包括来自亚洲其他地方的作品,如中国东南亚。此外,吉隆坡有多座博物馆展示各种纺织品、陶瓷、金属工艺和编织产品。这些博物馆以立体模型的形式描绘展示纺织品、陶瓷、金属工艺和编织产品的生产过程、历史、技术和传统工程设备等[148]皇家雪兰莪亦在吉隆坡设有游客中心,游客可以通过皇家雪兰莪的锡博物馆、画廊和工厂进行游览。游客也可在皇家雪兰莪锡制工作坊的“The School of Hard Knocks”中学习使用传统工具和方法制作自己的锡制品。

吉隆坡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场地是位于国油双峰塔下方的马来西亚国油管弦乐厅,常驻乐团是由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组成的马来西亚爱乐乐团英语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MPO),会定期在国油管弦乐厅举办音乐会和传统文化表演[149]。除了国油管弦乐厅,位于冼都西区的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英语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KLPac)和白沙罗的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是吉隆坡最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尤其是戏剧、戏剧、音乐和电影放映,收藏许多本地和东南亚作品[150]。吉隆坡自2012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亚洲未来音乐节英语Future Music Festival Asia(FMFA),吸引来自本地和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参加[151]。除此之外,吉隆坡每年都会举办马来西亚国际美食节[152]吉隆坡时尚周英语Kuala Lumpur Fashion Week[153]

位于淡马鲁路的马来西亚国家视觉艺术馆英语National Visual Arts Gallery (Malaysia)占地5.67公顷(14.0英亩),毗邻文化宫(Palace of Culture)和国家图书馆。国家视觉艺术馆建筑融合了传统马来建筑和当代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收藏着许多马来西亚的艺术遗产。除了国家视觉艺术馆外,位于吉隆坡城中城的国油艺术馆和位于灵感大厦的艺术馆也是吉隆坡著名的艺术馆之一。

吉隆坡是该马来西亚新媒体、创新和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心,并每年定期举办国际创意产业盛会—“Kreatif.Asia”。该国际创意产业盛会聚集了创意产业的本地、区域和国际专家。吉隆坡同时也处于媒体、艺术、文化和传播融合的前沿。吉隆坡曾在2011年以前举办过一年一度的“性多元节”(Sexual Diversity Festival),但自2011年开始被马来西亚内政部禁止举办[154]

运动与休闲

编辑
 
雪邦国际赛道
 
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馆

吉隆坡有许多公园、花园和休憩用地。全市的休闲体育设施用地总面积从1984年的5.86平方公里(1450亩),增加169.6%到2000年的15.8平方公里(3900亩)[155]

从1999年到2017年,吉隆坡是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主办城市之一[156]。一级方程式赛事为吉隆坡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更为明显。尽管亚洲各城市的游客人数下降,但吉隆坡的游客人数从 1997年的6,210,900人增加到2000年的10,221,600人,涨幅达到64.6%[157]。2015年,吉隆坡街道赛道英语Kuala Lumpur Street Circuit建成,以举办吉隆坡城市大奖赛赛车赛事英语Kuala Lumpur City Grand Prix

足球是吉隆坡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著名的足球赛事包括定期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举办的默迪卡杯足球赛。吉隆坡也是参加马来西亚超级足球联赛吉隆坡城足球会(KL City FC)的主场。吉隆坡曾在1965年、1977年和1985年举办过亚洲杯篮球赛,也是参加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吉隆坡猛龙(KL Dragons)的主场[158]。此外,吉隆坡也每年举办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吉隆坡举办的其他年度体育赛事包括吉隆坡塔马拉松[159]、吉隆坡国际马拉松赛等,同时也是环兰卡威自行车赛英语Tour de Langkawi的赛段之一[160]。吉隆坡也曾举办过1965年、1971年、1977年、1989年、2001年和2017年的东南亚运动会

吉隆坡的武吉加里尔在举办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后拥有大量世界级的体育设施,包括位于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馆的主体育场、曲棍球场和游泳池。武吉加里尔还建有大型足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体育设施。自行车馆和其他游泳池则位于敦拉扎克镇内。

吉隆坡是羽毛球世界联合会国际藤球总会亚洲足球联合会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东盟帕拉运动会联合会等国际体育总会和国际体育管理组织的总部所在地。此外,吉隆坡也是2015年第128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的主办城市。在本次会议中,国际奥委会选举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161]洛桑2020年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162]

媒体

编辑
 
吉隆坡塔,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广播中心之一
 
马来西亚电讯大厦马来西亚电讯公司(TM)总部

吉隆坡拥有多种语言的报纸英文报纸包括星报新海峡时报太阳报英语The Sun (Malaysia)马来邮报今日自由大马英语Free Malaysia Today等;马来文报纸有马来西亚前锋报大都会日报英语Harian Metro每日新闻阳光日报世界报英语Kosmo!等;中文报纸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光华日报光明日报等;泰米尔文报纸则有马来西亚南班英语Malaysia Nanban麦卡奥赛报英语Makkal Osai泰米尔妮申英语Tamil Nesan等。吉隆坡也是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该国的国营电视台)、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该国的公共新闻台)、首要媒体集团Astro控股和其他外国媒体公司区域总部的所在地。

吉隆坡通过MYTV Broadcasting可接收到许多免费电视台的频道,包括:

频道编号 频道名称 可接收地区 频道持有公司或机构
101HD TV1 全国 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
102HD TV2
103HD TV3 首要媒体集团
104 WOWSHOP
105 Drama Sangat
106 WOWSHOP
107 DidikTV KPM 马来西亚教育部
108HD 八度空间 首要媒体集团
109 TV9
110HD TV Okey 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
111HD RTM体育频道
112HD Awesome TV Awesome Media Network Sdn Bhd
113HD TV6 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
114HD TV AlHijrah英语TV Alhijrah Alhijrah Media Corporation
120HD Astro Go Shop Astro
121HD Bernama TV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122HD TVS英语TVS (TV channel) 砂拉越媒体集团
123HD RTM新闻频道 马来西亚广播电视

交通

编辑
位于默迪卡地铁站上层大堂的浮雕装饰墙。墙上展示了马来西亚的五大《国家原则》,即: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遵从法治、培养德行。
 
吉隆坡中央车站
 
中央艺术坊地铁站


与大多数其他亚洲城市一样,自行开车是吉隆坡居民的主要通勤选择。作为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拥有完善的道路网络,城市的每个部分都与高速公路相连[163]。吉隆坡的公共交通涵盖公交铁路计程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尽管联邦政府努力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但吉隆坡的公共交通使用率仍然偏低。根据马来西亚交通部在2006年的统计指出,吉隆坡仅有16%的人口以公共交通为主要通勤选择[164]。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大,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在近年来取得显著的增长[165]。吉隆坡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由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快捷通轨道快捷通巴士,共同以“吉隆坡快捷通”(RapidKL)的品牌名称运营[166]。自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从Intrakota Komposit私人有限公司接手吉隆坡的公交车运营权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重新规划了整个吉隆坡和巴生谷都市区的巴士网络[167],以增加乘客人数和改善吉隆坡的公共交通系统[168][169]

2001年,吉隆坡中央车站正式启用,成为整个大吉隆坡都会区的公共交通枢纽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

编辑
吉隆坡的机场联络轨道系统,分别是:
67 吉隆坡机场快铁(左)
10 天空花园线(右)

马来亚铁道通勤铁路

编辑

马来亚铁道通勤铁路(KTM Komuter)于1995年启用,是第一个在吉隆坡和巴生谷周边郊区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铁路。该系统全长175公里(109英里),共有53个车站和共2条线路,分别是1 芙蓉线2 巴生港线[170]。两条主线之间在吉隆坡中央车站吉隆坡火车总站国家银行站英语Bank Negara Komuter station布特拉站英语Putra Komuter station等站共线。

轻快铁

编辑

轻快铁(LRT)是巴生谷的中运量铁路系统,目前共有3条轻快铁线路组成,即3 暗邦线4 大城堡线5 格拉那再也线。第一条线路在1996年开通,第二和三条线路则于1998年和1999年期间开通。2006年,联邦政府宣布推动暗邦线和大城堡线格拉那再也线的延长线计划,并在2016年投入运作[171][172][173]。轻快铁和捷运系统皆由快捷通轨道公司以“吉隆坡快捷通”的品牌名称运营。

捷运

编辑

捷运(MRT)是巴生谷的重型铁路系统,与其他种类的铁路系统构成了巴生谷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捷运将由三条线路组成,即9 加影线12 布城线13 吉隆坡环状线。第一条和第二线路于2016年和2022年开通,第三条线路则预计将在2030年完全开通。在此计划下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将建设约90个捷运车站,其中市中心的26个车站将建在地下。载客量预计将达到每天200万人次[174]

吉隆坡单轨列车

编辑

吉隆坡单轨列车(KL Monorail)于2003年8月31日开通,共有11个车站,在两条全长8.6公里(5英里)的高架轨道上运行。吉隆坡单轨列车只有一条线路,即 8 吉隆坡单轨列车线。该路线连接南部的吉隆坡中央车站和北部的蒂蒂旺沙以及吉隆坡的“金三角地区”[175]

机场联络轨道系统

编辑

大吉隆坡共有两座民用机场,即位于雪兰莪州雪邦县吉隆坡国际机场和位于雪兰莪州八打灵县梳邦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机场(前称“梳邦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机场和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是马来西亚航空亚洲航空全亚洲航空马印航空等航空公司的主要枢纽机场[176]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机场则是飞萤航空拉亚航空成功航空英语Berjaya Air的主要枢纽机场,马印航空的次要枢纽机场[177]

吉隆坡机场快铁是巴生谷第六条和第七条列车线路,连接吉隆坡中央车站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机场铁路。吉隆坡机场快铁共有2条路线,即由机场直达中央车站的6 吉隆坡机场快线(KLIA Ekspress)以及中途停靠各站的 7 吉隆坡机场支线(KLIA Transit)[178]10 天空花园线则是连接吉隆坡中央车站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沙机场的机场铁路。

吉隆坡中央车站内的吉隆坡市内空港可以为旅客提供市区预办登机服务及行李托运服务。乘坐马来西亚航空国泰航空皇家文莱航空阿联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班机的旅客,可以在班机起飞前不少于2小时到车站内的航空公司柜台办领登机证和付运行李,然后乘坐机场快线至机场并直接办领离境手续及登机。吉隆坡市内空港是吉隆坡中央车站的部分,被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承认,被赋予XKL机场代码。

公共巴士

编辑
 
吉隆坡的双层快捷通巴士

吉隆坡小巴服务英语Kuala Lumpur Mini-Bus Service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公共巴士服务之一,曾经服务于吉隆坡和巴生谷地区。这种小巴主要涂成粉红色,侧面有白色条纹,只能容纳20-30名乘客。小巴服务从1975年9月23日启用,并于1998年7月1日停运,取而代之的是Intrakota的巴士服务,后来在2005年被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快捷通巴士取代[179]。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公共巴士网络改造后,快捷通巴士在2006年1月开始运营,并新增了15条城市穿梭巴士路线,服务于吉隆坡中央商务区的主要地区。2008年,快捷通巴士共运营167条路线,1400辆公交车并覆盖980个居民区,日客流量约40万人次[180]。2015年12月开始,巴生谷的巴士网络进行重组,重组计划牵涉9202公里,而新系统涵盖了241条路线,并新增35条路线。这使得吉隆坡巴士服务被划分为8个巴士走廊区域,即怡保路、彭亨路、暗邦、蕉赖、新街场、旧巴生、联邦大道及白沙罗。[181]2019年5月27日,所有快捷通巴士实施完全无现金付费,仅接受使用一触即通卡(Touch'N Go)付费[182]。2020年6月18日,快捷通巴士与Google合作推出一项新功能。该功能允许民众直接在Google地图中查询所有快捷通巴士的实时定位位置[183][184][185][186]

除了快捷通巴士以外,巴生谷地区的其他公共巴士运营商有雪兰莪巴士公司、MARA Liner公司以及长堤连公司英语Causeway LinkGO吉隆坡城市巴士也为吉隆坡提供免费巴士服务,为吉隆坡市政局所拥有。[187] [188] [189]这项服务于2012年8月31日开始营运,并从原本的两个路线扩展至现今的11条路线,可以通过GO吉隆坡城巴巴士站前往吉隆坡市内主要旅游景点、商场、住宅区和铁路车站[190]

计程车

编辑

吉隆坡是大规模应用天然气做为德士燃料东盟主要城市之一。在当地,大多数德士有红、白两种专用的特殊色,方便人们识别和在德士站或街道上叫车。近年来,Grab亚航、MyCar等电召车服务的出现改变人们的召车习惯,导致传统计程车的使用率减少[191]

友好城市

编辑

吉隆坡与全球许多城市结缔友好城市与外交伙伴协议。

国家 城市 伙伴关系 备注
  英国 伦敦 友好城市 [192]
  德国 汉诺威 姐妹市 [192][193]
  德国 柏林 姐妹市 [194]
  阿联酋 迪拜 姐妹市 [192]
  印度 清奈 姐妹市 [195]
  印度 德里 姐妹市 [196]
  伊朗 伊斯法罕 姐妹市 [197][198]
  伊朗 马什哈德 姐妹市 [199]
  日本 大阪 商业伙伴城市 [198][200]
  马来西亚 马六甲市 姐妹市 [198]
  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姐妹市 [198]
  土耳其 安卡拉 姐妹市 [198][201]

备注

编辑
  1. ^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第154(1)条法定的联邦首都,布城则是行政首都和联邦政府所在地。

参考文献

编辑
  1. ^ Malaya Celebrates, 1959. British Pathé.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7). 
  2. ^ 2.0 2.1 Laporan Kiraan Permulaan 2010.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7. [201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7). 
  3. ^ Malaysia Elevation Map (Elevation of Kuala Lumpur). Flood Map : Water Level Elevation Map. [2015-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2). 
  4. ^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21-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5. ^ Sub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2.1) [Kuala Lumpur – Malaysia]. Global Data Lab of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6. ^ 馬來西亞主要城市 | 首都吉隆玻. www.ijmland.com.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7. ^ 7.0 7.1 Malaysia: largest cities and towns and statistics of their population.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6). 
  8. ^ Greater Kuala Lumpur offers ideal nearshoring hub for firms focused on Southeast Asi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1-11-18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9. ^ Malaysia As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EasyUni, 2017-10-09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10. ^ Kuala Lumpur as an Education Hub, mibrand Magazine,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11. ^ Barbara Njau, Kuala Lumpur: a hub for south-east Asia, fDi Intelligence, 2014-10-15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12.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13. ^ Mushtak Parker, KL Global Economy Connectivity, BERNAMA, 2020-10-05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14. ^ 吉隆坡被命名为2020年世界图书之都. 联合国新闻. [2018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4日). 
  15. ^ Territorial extent. States of Malaysia. statoids.com.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4). 
  16. ^ 16.0 16.1 Jeong Chun Hai @Ibrahim, & Nor Fadzlina Nawi. (2007).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Kuala Lumpur: Karisma Publications. ISBN 978-983-195- 253-5
  17. ^ Putrajaya – Malaysia. Government of Malaysia. 
  18. ^ Violet Kim. 12 best shopping cities in the world. CNN Travel. 2014-02-19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19. ^ The World's Tallest Standing Twin Towers, Worldatlas.com,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20. ^ Oscar Holland, World's second tallest building tops out in Malaysia, CNN, 2021-12-03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21. ^ Kearney, Inc., AT. The 2010 Global Cities Index. Foreign Policy.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22. ^ Innovation Cities™ Index 2019: Global. 2thinknow.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23. ^ 23.0 23.1 The Global Top 10 Destination Cities in 2018. Mastercard.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24. ^ Expat City Ranking 2019 (PDF). InterNation.org.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9). 
  25. ^ 25.0 25.1 25.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26. ^ John Major. John Major: The Autobiography. Harper Collins. 1999: 125–28. 
  27. ^ Kuala Lumpur 1998, Commonwealth Games Federation (CGF),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7) 
  28. ^ 2017 SEA Games concludes in style, The ASEAN Post,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29. ^ kuala in English. Glosbe.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7). 
  30. ^ Simon Richmond. Malaysia, Singapore & Brunei. Ediz. Inglese.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10th Revised edition. 2006-11-25: 85 [2016-07-03]. ISBN 978-1-74059-70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31. ^ Gullick 2000,第1–2页.
  32. ^ 32.0 32.1 Gullick 1955,第11页.
  33. ^ 33.0 33.1 33.2 Abdul-Razzaq Lubis, 'Sutan Puasa: The Founder of Kuala Lumpur',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Architecture (12),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eptember 2013.
  34.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ISBN 978-967-908-028-5. 
  35. ^ 35.0 35.1 J.M. Gullick. The Growth of Kuala Lumpur and the Malay Communities in Selangor Before 1880 (PDF).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June 1990, LXIII (1): 1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8-15). 
  36. ^ Abdul Samad Ahmad, Pesaka Selango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Kuala Lumpur, (1937 edisi Jawi), 1966.
  37. ^ 37.0 37.1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3rd Edn):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Not Just the Twin Towers...).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03-15: 18– [2018-04-05].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38. ^ Kuala Lumpur History. All Malaysia.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8). 
  39.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8–9. ISBN 978-967-908-028-5. 
  40. ^ Kuala Lumpur History. All Malaysia.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8). 
  41. ^ Middlebrook & Gullick, op. cit., 1983: 18.
  42. ^ Gullick 1955,第10页.
  43. ^ Willard Anderson Hanna. Kuala Lumpur: An Amalgam of Tin, Rubber, and Races : a Brief Review of the City's Historic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 a Report. American Universities Field Staff. 1959 [2018-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44. ^ Kuala Lumpur: 100 Years. Kuala Lumpur Municipal Council. 1959 [2018-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45. ^ From tin town to tower city. kiat.net. [201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7). 
  46. ^ 46.0 46.1 J.M. Gullick. Kuala Lumpur 1880–1895 (PDF).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55, 24 (4): 12–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28). 
  47. ^ Ziauddin Sardar. The Consumption of Kuala Lumpur. Reaktion Books. 2000-08-01: 49 [2017-09-02]. ISBN 978-1-86189-05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48. ^ Nelmawarni Bungo, Nordin Hussin; Merantau ke Kuala Lumpur: Tradisi merantau dan berdagang masyarakat Minang, 2011
  49. ^ Yip Yoke Teng; Muhamad Shahril Rosli. Life is colourful on infamous road. The Star. 2014-06-13 [201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9). 
  50. ^ Malaysian Road Names: Who's Who?. Malaysian Digest. 2013-06-18 [201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30). 
  51. ^ Sejarah Malaysia. Sejarah Malaysia. [200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9-02). 
  52. ^ 52.0 52.1 Old-World Charm. Virtual Malaysia Magazine.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1). 
  53. ^ 53.0 53.1 53.2 Kuala Lumpu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54.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35–36. ISBN 978-967-908-028-5. 
  55. ^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42–43. ISBN 978-967-908-028-5. 
  56. ^ Yap Ah Loy's Administration. Yapahloy.tripod.com. 2000-09-12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57. ^ Seng Fatt Lam. Insider's Kuala Lumpur.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2000-01-01 [2015-10-29]. ISBN 978-981-204-87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58. ^ Chiang Siew Lee. Kuala Lumpur: From a Sanitary Board to City Hall. New Straits Times. 1990-05-13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59. ^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1896). Nation History. National Library of Malaysia.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1-08). 
  60. ^ 60.0 60.1 J.M. Gullick. The Story of Kuala Lumpur, 1857–1939.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M). 1983: 111–119. ISBN 978-967-908-028-5. 
  61. ^ Rough Guides Snapshot Malaysia: Kuala Lumpur. Rough Guides. 2015-08-03 [2022-01-02]. ISBN 978-0-241-2419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62. ^ On This Day. The Australian Army. [200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63. ^ Keat Gin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Volume 1. ABC-CLIO. 2004: 138–139 [2016-12-14]. ISBN 978-1-57607-7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64. ^ 1957: Malaya celebrates independence. BBC News. 1957-08-31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9). 
  65. ^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3rd.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10-15: 77 [2017-01-20].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66. ^ 66.0 66.1 New book on 1969 race riots in Malaysia may be banned, officials war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Associated Press. 2007-05-16 [2013-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67. ^ Destinations: Kuala Lumpur. Tourism Malaysia. [200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2). 
  68. ^ Kuala Lumpur.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0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8). 
  69. ^ Sejarah Negeri Selangor, Portal Kerajaan Negeri Selangor,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马来语) 
  70. ^ Sejarah Shah Alam. Shah Alam City Council.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06) (马来语). 
  71. ^ Geetha Krishnan. PJC turns focus on maintenance issues. The Malaysian Bar.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72. ^ Bunnell, Tim; Nah, Alice M. Counter-global Cases for Place: Contesting Displacement in Globalising Kuala Lumpur Metropolitan Area. Urban Studies. 2004, 41 (12): 2447–2467. ISSN 0042-0980. JSTOR 43197066. S2CID 143448457. doi:10.1080/00420980412331297627. 
  73. ^ Yat Ming Loo. Architecture and Urban Form in Kuala Lumpur. Routledge. 2016-04-08: 88 [2019-02-01]. ISBN 97814094459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74. ^ Cox, Wendell. The Evolving Urban Form: Kuala Lumpur. New Geography. 2013-01-12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2). 
  75. ^ Chun-chieh, Huang.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epct. August 2014: 378 [2019-02-01]. ISBN 97898635001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76. ^ Sharen Kaur, Merdeka 118, the world's second tallest tower, will surpass 644m tall upon spire completion, New Straits Times, 2021-10-26 [2022-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77. ^ Kuala Lumpur: Growing Pains. Asia's Best Cities 2000 (Asiaweek).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3). 
  78. ^ Kuala Lumpur Location. Malaysia Travel.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8). 
  79. ^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Maximiliano Herrera.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6). 
  80. ^ Weather in KL. Welcome-KL.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9). 
  81. ^ Climate in Kuala Lumpur. Healism.com.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82. ^ Kuala Lumpur Environment.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83. ^ Hazardous haze shrouds Kuala Lumpur. MSNBC. 2005-08-11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4). 
  84. ^ Climate of Kuala lumpur. Weather and Climate (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 [2013-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7) (俄语). 
  85. ^ Kuala Lumpur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4-24]. 
  86. ^ Kuala Lumpur, Malaysia – Climate data. Weather Atlas.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87. ^ 87.0 87.1 DBKL History.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5-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88. ^ Malaysia's towns and cities are governed by appointed mayors. City Mayors. 2006 [200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89. ^ Ezani, Emizul. Organisation Chart. www.dbkl.gov.my. [2017-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90. ^ Key Finding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2020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ISBN 978-967-2000-85-3 (马来语及英语). 
  91. ^ Laporan Kajian Semula Persempadanan Mengenai Syor-Syor Yang Dicadangkan Bagi Bahagian-Bahagian Pilihan Raya Persekutuan Dan Negeri Di Dalam Negeri-Negeri Tanah Melayu Kali Keenam Tahun 2018 Jilid 1 (PDF) (报告). 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 20, 408, 498. 2018 [2018-04-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4-12) (马来语). 
  92. ^ Kod dan Nama Sempadan Pentadbiran Tanah, Unique Parcel Identifier (UPI) KUALA LUMPUR (PDF). Jawatankuasa Teknikal Standard MyGDI (JTSM).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6). 
  93. ^ Taburan Penduduk Mengikut Kawasan Pihak Berkuasa Tempatan dan Mukim 2010 (PDF). Putrajaya: 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2011 [2021-05-16]. ISBN 978-983-9044-5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94. ^ Keluasan Sempadan Pentadbiran Mukim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95. ^ Ng, Angie. New growth corridors added. The Star. 2007-08-13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5). 
  96. ^ Foreign Embassies and Consulates Directory in Malaysia. GoAbroad.com. [2015-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9). 
  97.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08.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GaWC).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2009-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98. ^ Bloomberg. Bloomberg.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99.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by State, 2008.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3). 
  100. ^ GDP by State and Kind of Economic Activity, 2008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0-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13). 
  101. ^ GDP By State – National Accounts – 2010–2015.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10, 22. 2016-09-30 [2017-05-03].  – Select "Publication GDP by State 2010–2015.pdf" to download and view data
  102. ^ GDP by State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16). 
  103. ^ Median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for Malaysians has increased to RM5,228. Human Resources.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1). 
  104. ^ Kuala Lumpur Economic Base.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0). 
  105. ^ Sy, Amadou. Malaysia: An Islamic Capital Market Hub. Survey Magazin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07-09-18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9). 
  106. ^ World Largest Islamic Bank opens branch in Malaysia. ClickPress. 2006-02-13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07. ^ Tam, Susan. Malaysia needs to look beyond being hub for Islamic finance. The Star. 2007-04-10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0). 
  108. ^ The Global 2000 (Malaysia). Forbes. [201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0). 
  109. ^ Main page.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Malaysia.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110. ^ KL's grand makeover. TTGmice. [201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111. ^ Kuala Lumpur Travel.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7). 
  112. ^ Sri Mahamariamman Temple. Welcome-KL. [2012-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9). 
  113. ^ Did You Know?. Official Portal Visit Kuala Lumpur.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114. ^ Shanti Gunaratnam. Wooing Indonesian shoppers. New Straits Times, Travel News.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15. ^ Home. Quill City Mall.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5). 
  116. ^ Gurstien, P (1985) Malaysia Architecture Heritage Survey – A Handbook, Malaysia Heritage Trust. Page 65
  117. ^ Google Cach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Malaysia'.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118. ^ Laporan Kajian Semula Persempadanan Mengenai Syor-Syor Yang Dicadangkan Bagi Bahagian-Bahagian Pilihan Raya Persekutuan Dan Negeri Di Dalam Negeri-Negeri Tanah Melayu Kali Keenam Tahun 2018 Jilid 1 (PDF) (报告). Suruhan Pilihanraya Malaysia: 174. 2018 [2018-04-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4-12) (马来语). 
  119. ^ Population by States and Ethnic Group.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Malaysia. 2015 [201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2). 
  120. ^ Kuala Lumpur Population 2017.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121. ^ Kuala Lumpur Culture & Heritage. AsiaWebDirect.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8). 
  122. ^ 201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2012-06-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2-05) (马来语及英语). 
  123. ^ Religion by Location: Malaysia. Adherents.com. [200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3-05. 
  124. ^ Lam Seng Fatt. Insider's Kuala Lumpur (3rd Edn): Is No Ordinary Travel Guide. Open Your Eyes to the Soul of the City (Not Just the Twin Towers ...).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1-03-15: 9– [2015-10-29]. ISBN 978-981-4435-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125. ^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2020 (PDF). Education First. [2021-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7). 
  126. ^ Kuala Lumpur Culture & Heritage: Traditions, Races, People. Kuala Lumpur Hotels & Travel Guide. [200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8). 
  127. ^ Ziauddin Sardar. The Consumption of Kuala Lumpur. Reaktion Books. 2000: 120– [2015-10-29]. ISBN 978-1-86189-05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128. ^ Aslinda, Noviatri, Reniwati; The Trace of Minangkabau-Wise in Malaysian Language, 2015
  129. ^ Diamonstein, Barbaralee; Jersey, New. Landmarks of Kuala Lumpur. New York Times, Travel. 1990-09-23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4). 
  130. ^ Ahmad, A. Ghafar. British Colonial Architecture in Malaysia 1800–1930. Kuala Lumpur: Museum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1997. extrac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12-19.
  131. ^ Copplestone, Trewin. World Architectur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London, Hamlyn. 1976: 149. ISBN 978-0-600-03954-9. 
  132. ^ Bunnell, Tim. Malaysia, Modernity and the 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A Critical Geography, page 74. 2004-03-12 [2007-12-14]. ISBN 978-0-203-6473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133. ^ The Worlds Tallest 50 Urban Agglomerations. CTBUH Journal.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134. ^ Taman-Taman Awam – Portal Rasmi Dewan Bandaraya Kuala Lumpur.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英国英语). 
  135. ^ Top five ways to enjoy Kuala Lumpur. The Age (Melbourne). 2005-02-20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0). 
  136. ^ Oldest Primary Forest within a City. TargetWoman Directory.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6). 
  137. ^ 政府新颁布23.83公顷森林保护区 | 国内. 东方网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2021-10-09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中文(简体)). 
  138. ^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2000. (新闻稿).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August 2002 [200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1). 
  139. ^ Get experienced and qualified home tutors in KL. who can deliver inspiring lessons and see improvement within one month. Home Tutor Malaysia. [201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4). 
  140. ^ Existing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141. ^ Monash University: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142. ^ Universiti Malaya (U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143. ^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7) 
  144. ^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145. ^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Rankings, Fees & Courses Detail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146. ^ Main Page. Muzium Negara Malaysia.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1). 
  147. ^ Main. 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48. ^ Craft Cultural Complex Kuala Lumpur – Kompleks Budaya Kraf. [2010-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4). 
  149. ^ Meet the MPO. 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200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8). 
  150. ^ Main page. 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 [200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5). 
  151. ^ Future Music Festival Asia. Livescape. [2018-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7). 
  152. ^ Main. Malaysia International Gourmet Festival.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153. ^ Kuala Lumpur Fashion Week 2005. People's Daily Online.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4). 
  154. ^ Malaysia: Reverse Ban on Sexual Diversity Festival, Human Rights Watch, 2011-11-08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155. ^ Community Facilities.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1). 
  156. ^ Circuit Guide: Sepang, Malaysia. BBC Sport. 2006-02-17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157. ^ Tourism. Kuala Lumpur Structure Plan 2020.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0). 
  158. ^ Roar of the Dragons: Westports Malaysia Wins First Ever ABL Crown. ASEAN Basketball League.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9). 
  159. ^ KL Tower International BASE Jump 2007.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160. ^ Tour de Langkawi. Ministry of Youth and Sports, Malaysia. [200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161. ^ Duncan Mackay. Kuala Lumpur set to be city where 2022 Winter Olympics decided. Inside the Games. 2012-03-13 [2015-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162. ^ Nick Butler. Lausanne and Brașov shortlisted to host 2020 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 Inside the Games. 2014-12-06 [2015-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2). 
  163. ^ KL20 Transportation.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164. ^ Azlan. Headline: Percentage usage of public transport to be increased to 40 percent. 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 2006-10-13 [200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165. ^ KL, suburbs get 25 new LRT stations. The Straits Times. The Star/Asia News Network. 2016-07-02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166. ^ Tan Sri Nor Mohamed Yakcop (Minister of Finance II). Launching of the Cyberjaya Dedic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演讲). Cyberjaya. 2007-09-10 [200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67. ^ Rapid KL to revamp network. Cleanairnet.org. 2008-11-14 [2010-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6). 
  168. ^ Adrian Phung. Newly improved bus hub to transform urban transport system. The Sun. 2014-06-06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169. ^ Sheila Sri Priya. Planned BRT system will help ease traffic congestion on Federal Highway. The Star. 2015-04-06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170. ^ Intercity services. Keretapi Tanah Melayu Berhad. [200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4). 
  171. ^ George Kent-Lion Pacific JV gets Ampang Line extension job. [2017-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2). 
  172. ^ Month-long free ride at four new LRT stations – Prasarana.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173. ^ Prasarana announces partial opening of Sri Petaling LRT line.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174. ^ KL to get landmark MRT in world-class city bid. The Malaysian Insider. 201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9). 
  175. ^ RapidKL Monorail. Official Portal Visit Kuala Lumpur. Tourism Unit, Kuala Lumpur City Hall.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176. ^ Malaysia Airlines Takes Flight to MEGACITIES on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新闻稿). National Geographic. [200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6). 
  177. ^ Subang only for turbo-props. Asian News Desk. 2007-11-27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8). 
  178. ^ KLIA Ekspres. Express Rail Link Sdn Bhd. [200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8). 
  179. ^ B. Suresh Ram. The "bas mini" of yesteryear. New Straits Times. 2016-12-23 [2020-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180. ^ Surin Murugiah. RM4.9b to boost urban,rail transport systems. 2008-06-27 [200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181. ^ 【大城事頭條】巴士網絡重組 減少候車時間.收費保持不變|中國報. 中国报 China Press. [202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美国英语). 
  182. ^ Rapid KL Buses to Implement Full Cashless from 15 April - Media Releases | MyRapid Your Public Transport Portal. myrapid.com.my. [2020-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183. ^ Aplikasi Google Maps Untuk Bantu Rancang Perjalanan Dengan Bas.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184. ^ Google Maps app to help Rapid bus users plan trips.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185. ^ Rapid Bus collaborates with Google Maps app to help users plan trips, view real-time location of buses.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186. ^ RapidKL users can now plan bus trips via Google Maps. 2020-06-19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187. ^ The Star Online. Free city bus service is the way to GO. thestar.com.my. [2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88. ^ The Star Online. New free city bus service a relief to KL residents. thestar.com.my. [24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189. ^ New Straits Times. No stopping GO-KL, says SPAD chief. thestar.com.my. [5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5). 
  190. ^ 下月投入服务 GoKL增2免费巴士路线|中國報. 中国报 China Press. 2021-10-28 [2022-05-05] (美国英语). 
  191. ^ Cover Story: Disrupting the taxi industry. The Edge Malaysia. 2016-09-08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192. ^ 192.0 192.1 192.2 KL's Sister Cities. Poskod Malaysia.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30). 
  193. ^ US twin city for Subang Jaya?. The Star.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194. ^ KL's Sister Cities | Poskod Malaysia. web.archive.org. 2013-08-30 [2019-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30. 
  195. ^ Chennai, Kuala Lumpur sign sister city pact.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010-11-26 [201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9). 
  196. ^ Kumar Das, Arun. Delhi to London, it's a sister act. The Times of India. 2002-07-07 [200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7). 
  197. ^ Sisterhoods. Isfahan Islamic Council. 2005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2). 
  198. ^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About Members: Kuala Lumpur. Asian-Pacific City Summit. [2007-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8). 
  199. ^ Mashad-Kuala Lumpur Become Sister cities. FARS News Agency. 2006-10-14 [2007-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200. ^ ビジネスパートナー都市 (BPC). Osaka City Government. 2009-12-28 [2010-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日语). 
  201. ^ Kardeş Kentleri Listesi ve 5 Mayıs Avrupa Günü Kutlaması. Ankara Büyükşehir Belediyesi. [201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4) (土耳其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