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分地带

(重定向自鹽分地帶文學
文学
散文 - 韵文 - 骈文
- - - 歌词
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 - 戏剧 - 传记
儿童文学 - 文学流派
西方文学理论 - 文学史
地域文学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古埃及文学
爱尔兰文学意大利文学西班牙文学
中国文学香港文学台湾文学
美国文学 - 英国文学
德国文学法国文学
朝鲜文学韩国文学
印度文学伊朗文学
日本文学越南文学
非洲文学俄国文学
作家
小说家随笔家
剧作家评论家
诗人词人
作曲家填词人
散文家 - 网络作家
分类
文学 - 各国文学
文学类型 - 文学体裁
作家 - 登场人物
文学流派

盐分地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名词,泛指在台湾新文学诞生后,于台南州北门郡佳里学甲西港七股将军北门一带含有盐分较多的沿海地区和其自发形成的有着鲜明地方色彩的、较为独特的文学团体。

1935年,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会式。
1933年吴新荣医师等于佳里医院前(今新医院)。

简介

编辑

盐分地带文学多描写盐村风物人情,具有盐村风采情调,表现出强烈的抗击异民族入侵的斗争精神;展示了当地人民在与贫瘠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的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美德。自形成以来,新诗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日治时期,那里就被称为“诗人之乡”。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之间,那里就产生了吴新荣徐清吉郭水潭王登山庄培初林清文等一批著名的优秀诗人,俗称北门七子,构成了台湾盐分地带诗人群落。

当中,吴新荣对日治时期盐分地带文学集团的定位是这样的,他说:“盐分地带只是自然发生的小集团,这集团本身除相互间的友情之外,并无严密的组织或规约。这也就是说他们自从变成“台湾文艺联盟”的“支部”以后,才纳入整个台湾的文化运动系统。”[1]

1933年10月,他们发起成立了佳里青风会,1935年6月1日,又成立了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1940年代以后,右翼势力抬头,盐分地带文学运动陷于衰落。

战后,当地作家及文艺爱好者所筹组的文艺团体,最著名的是“台湾笔会盐分地带分会”,它是台湾笔会第一个分会,在民国77年5月15日佳里公会堂(今佳里区公所)成立。该分会的成员有黄劲连黄崇雄羊子乔林英良陈艳秋陈益裕月中泉黄三明,以及盐分地带音乐工作室林财印林神保黄达人梁锦德等人士。[2]

盐分地带的文学传统从日治时期逐步形成以来,一直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台湾文学界每年在台南市北门区南鲲鯓庙内举行青年文艺营,参加者达数百人。小说、诗歌、散文都在交流之列。一些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应邀来这里讲学,对交流文学经验、促进文学创作,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日治时期

编辑

代表人物

编辑

作品

编辑

曾到访当地之人士

编辑

战后文学社群的形成

编辑

盐分地带几位作家运用自身已有的人脉、财力和其他有形无形的资源组织文学社团或者策划、举办大型文学活动,抑或计划出版盐分地带文学选集、丛书等。借着上述方式凝聚当地作家及文艺爱好者的向心力,促进他们对盐分地带文学、文化的认同感。目前为止,许多谈论盐分地带文学的人,还是普遍着眼在少数几位重点作家。对于战后盐分地带文学社群形成力量的简要归纳,暂且可分为内在与外在两大类。

内发的形塑力量

编辑

例如由当地人士所成立的台湾笔会盐分地带分会、盐分地带音乐工作室等文艺团体和其举办多场大型文艺活动和其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如1973年举办的“全国诗人联谊大会”、两次的“南瀛新文艺研习会”、三十年不间断的“盐分地带文艺营”、后来的“南鲲鯓台语文学营”和海翁台湾文学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外,盐分地带文友自掏腰包或依靠自家出版社力量,出版“盐分地带”文学选集、丛书等。台湾北部作家杜文靖和几位盐分地带文友在“自立晚报”、“民众日报”、“台湾时报”等报纸,策划执行的几次“盐分地带文学展”、“盐分地带诗展”,还有早期盐分地带文艺营活动前后的专辑、特刊。

外部的形塑力量

编辑

台南县政府对于当地的文学发展有长期努力。除了持续地策划出版多达百册《南瀛作家作品集》,当中盐分地带区域出生的作家也不在少数。主办单位的选择标准对外界的认知产生或多或少的作用,例如“哪位作家属于南瀛作家?”、“谁是属于盐分地带的作家?”之类的问题。另外南瀛文学奖的征文活动、得奖作品出版,以及各奖项的颁赠使得人们意识到“南瀛”或“盐分地带”区域出现哪些文坛新手,以及发现那些尚未被发掘出来的写作者。

地方政府也和学者、艺文人士合作对南瀛学有几项具体拓展行动,例如《盐分地带文化》、《南瀛盐分地带艺文人物志》和《盐分地带文学》杂志的出版,带给读者刺激与印象。

代表人物

编辑

作品

编辑

小说

编辑
  • 盐田儿女》:蔡素芬著,1994年出版,联经出版公司。
  • 《一只鸟仔》:黄崇雄著,1980年出版,林白出版社。后易名《一只鸟仔哮啾啾》由台笠出版社于1989年9月发行。
  • 乌脚病房》:黄崇雄著,1996年6月出版,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散文

编辑
  • 《七股舞黑琵》:陈艳秋著,2003年10月出版,红树林文化公司。
  • 《佳里火鹤红》:陈艳秋著,2003年8月出版,红树林文化公司。
  • 《潭仔墘札记》:黄劲连着,1982年8月出版,水芙蓉出版社。

新诗

编辑
  • 《西拉雅.北头洋.部落纪事》:羊子乔著,2011年4月出版,草根出版社。

影视

编辑
  • 《盐田儿女》(电视剧,改编自蔡素芬同名小说,1995年于公共电视播映。)
  • 《一只鸟仔哮啾啾》(电影,改编自黄崇雄同名小说,1988年上映,张志勇执导。)

文选与期刊

编辑
  • 《盐分地带文学选》(黄劲连、羊子乔主编,林白出版社,1979年初版)
  • 《盐的传人:盐分地带散文选集》(黄劲连、羊子乔主编,水芙蓉出版社,1982年初版)
  • 《盐分地带文学选集(一)》(黄劲连、羊子乔主编,自立报系出版,1988年出版)。
收录当地作家的单篇作品,并附有简短的作家介绍,有新诗、散文、小说等文类,不过多是作家在民国七十几年当时或是之前完成的作品。
  • 盐分地带文学》双月刊杂志
    • 林佛儿主编,是国内第一本由地方政府发行的文学刊物。前台南县政府、现台南市政府于2005年12月资助出版。各期杂志中均有收录当地作家的近作,包括新诗、小说、散文、摄影等作品。
  • 《南瀛作家作品集》系列作品集
    • 台南县政府自1993年开始每年皆出版,范围包括“盐分地带”以及其周边地区(如学甲新营麻豆等地)的作家作品,迄今持续出版。所出版的作品集,有由单一作品构成,也有多篇各不相属的作品构成的合集。类型涵盖新诗、小说、散文、评论、论文等,包含以国语文及台语文等语言的创作。
  • 《南瀛文学创作奖》作品集
  • 《南瀛重要作家研究文集》系列研究文集
    • 台南县政府出版。截至2012年止,除杨逵与阿盛外,被研究的盐分地带作家有吴新荣、杨青矗、林佛儿、郭水潭等。
  • 《南瀛文化研究》丛书
    • 台南县政府出版。收录当地文史工作者许献平黄文博涂顺从等人的作品。该丛书多达66册,研究对象有当地的眷村、戏院、祀神故事、历史书筑、冰品等等,不过已属于文化的范畴。由于撰写人士多是当地人士,因此当中具文学性质的作品,可视为盐分地带文学的产物。

文学活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吴新荣,〈盐分地带的回顾〉,《南瀛文学选—论评卷(一),页16。该文原刊载于民国43年8月20日的《台北文物》3卷2期。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2. ^ 陈艳秋,〈台湾笔会盐分地带分会成立记事〉,《盐分地带文学选集(一)》,页318。
  3. ^ 林慧姃/编,〈吴新荣先生年表(1907 - 1967)〉,《吴新荣研究—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历程》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谢玲玉,《南瀛盐分地带艺文人物志》,全部。
  5. ^ 5.0 5.1 《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 台北市: 文化建设委员会. 1995. 
  6. ^ 6.0 6.1 6.2 6.3 6.4 《民國81年到民國84年台灣文壇大事記要》. 台北市: 文化建设委员会. 199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