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

都会驿、城中驿条目的命名 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虽然都会駅城中駅的发展商用了非中文汉字,但在维基百科的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早就规定了应使用中文,即是说应写作都会驿城中驿。过去像斋藤千和的条目,亦不用它原来的写法,而采用中文汉字的写法,只是把原来非中文汉字斎藤千和以REDIRECT方法处理。连本来是日文的条目也写回正字,但现在都会駅城中駅的条目名字却不写正字,是否厚此薄彼?按照这儿的规则和方法,应把都会驿城中驿作为正式条目,把都会駅城中駅REDIRECT才是。--218.189.39.9 11:18 2006年10月24日 (UTC)

  • 但是,某人曾经说过(参见Wikipedia:投票/有关基督教条目的命名最后定案)(我在此还是不点名批评了,以免又给人说我试图强加于人):“‘以大众所认知的名称作条目名’及‘以学术名字作条目名以纠正多年来错误’两者,我会选择前者。”反正还有不少维基人也认为维基百科没有责任更正多年来的错误的责任,而是应当顾及名字的普及性的话,就让以上条目继续错下去吧,反正大家也没有改正的勇气。我曾经听说,一些错误的字词使用的历史愈来愈长,流传愈来愈广泛的话,最后连学者也不得向这些错字屈服,接受这些错字是正确的。我想,也许在一百年多之后,基督宗教将反而成为一个错误的字词……--Dr.Tam 13:57 2006年10月24日 (UTC)
    • 不过我始终觉得用“駅”字较好,而且发展商是读作“站”。--NEO (talk) 14:02 2006年10月24日 (UTC)
      • 我想不一定要去到维基应否亲自纠错的层次,现在的问题时,“駅”和“斎”都是非中文汉字,而它们都是异体字,有原来的中文汉字“驿”和“斋”,那么两者的处理便应相同。而我自已看Talk:斋藤千和,就同意应把“駅、斎”改作“驿、斋”的说法。至于发展商读什么我相信不必考虑,发展商的读法也不是很多人依从,而且也是错的。--小狼 15:45 2006年10月24日 (UTC)
        • 如果这个是日本条目,当然就必须要转成中文的驿。但事实上这是中文条目,命名者是中国人,用中文去命名成都会駅,而且发展商没有使用日文的读音,却采用自创读音,没理由认为这个是日语条目,只是使用了像日文的字体的香港原创名称。而斎藤千和是日本人名字当然亦是日文,故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香港政府增补字集里亦有駅字(ISO 99C5, BIG-5 9A6F)。这个与基督教不同,这个是发展商的官方中文正名,相当于你说的学术名字,除非发展商自行改名,否则我认为维基没有责任与权力去改正发展商的命名。--Onsf 21:16 2006年10月24日 (UTC)
          • 另外我对条目内加上所谓日语-とかぃえき相当反感,没听说过该楼宇有日语名称的,名字亦不能算是日语,那个更不是eki(车站),日语的话"会"字必须写成简体,日本人不会把住宅屋宇叫作车站,所以那个译名不合理。如果那个所谓日语是自行推测与创作的则应该删除。会误导别人以为这是译自日本条文。--Onsf 21:51 2006年10月24日 (UTC)
          • HKSCS何只收录日语汉字,还收录了20个类推简化字(见Talk:香港增补字符集),故香港政府增补字集是否收录,不能作为它是否中文字的依据。--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04:51 2006年10月30日 (UTC)
    • 都会駅城中駅如果在政府地政署中的登记是使用“駅”字,则我们不应该私自更改为“驿”。--Atomic 12:59 2006年10月25日 (UTC)
      • 就算没有政府登记,只要是原来的官方名字,就应该随从主人,不应该私自更换,另一方面,维基百科为中立百科,不是政府的宣传工具,所以,不用太以来所谓的政府官方名字。就算该字不是标准汉字,也应该被录用,没有人规定说中文使用者不能发明新字,过度依赖所谓的官方规定,维基百科就不中立了,百科全书的工作是纪录,只要有人发明,那我们就可以纪录。不管任何形式的字,尽量依原文纪录。私自更动等同纳入个人观点,偏离原来的中立原则。阿仁 01:33 2006年10月26日 (UTC)
      • 这里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因为这里的“駅”字并不是用在日语里边,而是用在中文,而且从读音为“站”就可以看出,这个“駅”字已经不是汉语的“驿”字了,而是成为了从日语借来字义再用汉语发音来训读的新字,因此应该保留“駅”字。这和近年来中文里泛滥的“の”字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の”的来源是“乃”字,但是在汉语中已经采用日语字义,并且重新训读为“的”或“之”了,所以不应该等同于“乃”。-- ran留言) 07:02 2006年10月27日 (UTC)
        • 没错,这与斋藤千和的例子完全不同,就我所知维基的确有人主张日本条目应使用原字而不转换,但这与都会駅完全没关系。斋藤千和要讨论的是日文是不是一定要转换,但都会駅之"駅"字不解作车站、不读作日语eki,足证这不是日文,只是与日字同形,这在本质上巳经不同,发展商亦没有把这当作外来名字,更不是本楼宇的“日本语名称”而是中文名称,亦不存在歧义(正式场合皆称都会駅,都会驿只有某些人不会输入駅字而误写作驿,严格来说是不正确的名称。现在假设有人姓名用了一个很深奥的字,我不会写故用了一个差不多的字代表,那人的姓名当然还是原来的名字,错的应该是我,难道由于这样就强迫那人改名?最佳例子应该是嫪毐这人,现在1000个人有999人把这名字写成嫪毒,但却是错误的)。如果以这个字不是现行汉字而反对,我的意见是文字演变是一直在进行的,3百年前5百年前中国所用的汉字,不见得与现在相同,将来中文所用汉字亦不见得只会限于现在的规模而不会有所增加。--Onsf 19:21 2006年10月27日 (UTC)
        • “都會駅”并不是日文,只是有些“不懂汉字的人”把三个汉字拼凑而成的名字,故先前提的命名常规并不适用。若该楼盘是写成“都会駅”则作别论。-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04:38 2006年10月30日 (UTC)

日本相关题目的日文假名问题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 talk:香港维基人布告板)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不少日文题目,特别是介绍日本地方和日本铁路车站的题目,原作者也会在题目名称旁加上日文假名,作为发音注释,原意当然是好,可是,在中文维基里,并非很多人懂得日文,固此,本人建议用英文并音代替日文假名,又或英文并音跟日文假名同时显示,未知大家认为如何?敬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Kenneth Tsang 06:25 2006年10月19日 (UTC)

  • (+)赞成同时显示, 懂英文的人比日文多--Johnson Lau 07:26 2006年10月19日 (UTC)
  • (+)赞成我会同意使用英文并音跟日文假名同时显示的显示方式。WP作为大众的通用知识库,适当地提供相关的外语知识亦不为过。不过我只有一点问题:“并非很多人懂得日文”的论点系点得出黎呢?--stevency((お問い合せ窓口) 09:42 2006年10月19日 (UTC)
    • 很简单, 中文维基自称日文使用者不足400, 自称英文使用者超过1000.--Johnson Lau 13:13 2006年10月19日 (UTC)
  • (+)赞成只使用英文并音其实都足够,是否加入日文假名则没有意见。--Dennistrident 10:58 2006年10月19日 (UTC)
  • (+)支持,我也觉得英文和日文一起用才可,因为条目的英文名词本身也是日文拼来的。--NEO (talk) 13:39 2006年10月19日 (UTC)

不好意思,打断你们各人的讨论。但我觉得这个讨论主题与香港维基事务似乎完全没有关系,是否搬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讨论更好? -- Kevinhksouth (Talk) 14:19 2006年10月19日 (UTC)

  • (!)意见——所谓“英文”应称为日语罗马字转写为妥。如果条目是关于日本的内容,应以日语为主,中文维基百科不应该让英语成为中间语言(除非确实涉及到英语,例如英语也为当地官方语言,或翻译时借助了英语等情况)。--Hy48 15:06 2006年10月19日 (UTC)
  • ……现有的{{japanese}}模板不是已经解决问题了吗?-- tonync (talk) 20:54 2006年10月19日 (UTC)
  • 这样的话好像越轨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到维基词典。--Flame 00:11 2006年10月20日 (UTC)
  • (!)意见还是应该以日语为主。我强烈反对将英语或拉丁字母给予特殊地位的做法。尤其是传记条目,如果传主是一个俄国人,其原名就应该以基里尔字母写,而不是拉丁字母。阿拉伯人也一样。--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10 2006年10月20日 (UTC)
    • 日本教育部门有一套将日文译作拉丁字母的基准(日文称罗马字),因此罗马字某程度上有官方地位,其他文字不可同日而语。-- tonync (talk) 05:38 2006年10月20日 (UTC)
      • 不过我认为罗马字只有辅助功能;如果一个只懂中文的人看中文维基的日本人条目,他还是不懂读罗马字;没有读过五十音,我既不懂读罗字,又不会懂读写假名;反正都是不懂,也何需执著于假名还是罗马字?--Gary Xie 05:12 2006年10月22日 (UTC)
        • 你想想,如果将法语转做国际音标(当然是对没有学过法语和国际音标的人),你的话依然会成立....那么我可以说“何需执著用法语还是罗马字”吗﹖Hkl8324 22:49 2006年10月30日 (UTC)
  • (-)反对,赞成User:Hy48User:Douglasfrankfort的意见。不是有template:Japanese模板可以用吗?这个模板同时就处理了日语假名与拼音的问题,因此并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加上英文。--Ellery 15:50 2006年10月21日 (UTC)
  • (-)反对,日文并非小语种(即便小语种个人认为也无此必要),没必要以英文为中心,如果开放此政策是否意味维基规模比日本小的语种都要放弃原语言,改为英文。--Ffn 13:58 2006年10月22日 (UTC)
  • (-)反对,关于英文事情,除非询事项的英语的常用性大于日语,好像KAT-TUN这样,你不可以找到汉字代替,理论上,该模版适用于大部分的条目,就是不谱日语,可以先清空,让其他人更新。--Flame 12:07 2006年10月23日 (UTC)
  • (-)反对,意见同ElleryFfn。--Charlotte1125 04:11 2006年10月24日 (UTC)
  • (-)反对,理由同Ellery--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16 2006年10月24日 (UTC)
  • (-)反对,应专重他人文化,日本条目理应用日文平假名。用template:japanese模板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User:宫本すぐる 编辑于04:20 2006年10月24日 (由--Charlotte1125 04:26 2006年10月24日 (UTC)补回)
  • (-)反对,反对,没有必要以英语为中心,不懂日语的话,那就去学,应该尊重他人文化。以罗马字为中心实在不符合中立原则。阿仁 21:24 2006年10月28日 (UTC)

上面几层的朋友,不管是支持或反对的人好像都误会了,正如tonync讲的,那是拉丁字母(或日本人习称的罗马字),正因为各位以为那是英文,所以才会以为是英文中心,撇开这层疑虑,各位反对的理由还存在吗?

  • (-)反对,不懂日语的人根本就不会懂罗马字的读法,他们只会当那一个是英语,以英语的拼音方法去读,以我经验,不懂日语的人永远不可能正确发到RA、MO、RE、NU、ME等等的日语发音,不懂日语的人永远都不会懂发音,懂的人看假名就可以了。其实日语本身己有拼音附(假名),用其他拼音附号(罗马字)去标示根本就是多余,就像你去用IPA去标示英语一样多余。Hkl8324 22:46 2006年10月30日 (UTC) 

当然目前Ellery兄的意见很不错,但我还是不太能认同Douglasfrankfort兄的看法,我认为拉丁字母还是相对中立一点,如果我们一定要找个标准的话,就不需认为这个标准在框住我们什么,以本人国籍、种族、文化也当然是一个标准,但真要说的话也是被国籍、种族、文化框住了。(补充,我并不认为本案就一定要采拉丁化的做法,只是就上述的讨论,提供一点感想。) 未命名 05:08 2006年10月24日 (UTC)

您可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对于日本,既然它给予了拉丁字母近似官方的地位,我想template:Japanese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要注意,对于非拉丁字母的语言,对其彻底拉丁化是几乎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一个把基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天城体字母对应成拉丁字母的统一规则;实际上还有许多读音用拉丁字母(不加辅助符号的话)表示不出来。我所担心的是,很多用户理解的“拉丁化”仅仅就是在英语文献中出现的那些名字;而同样使用拉丁字母的法语文献却可能对应成另一种形式。实际上,我现在的评论不是就日语所发。因为不掌握原语言版本而使用英语名字的现象在维基上已经层出不穷,甚至很多法国人的名字也被用英语来表示和翻译,所以那些对“英语主义”担心的用户,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您可能忽视了在维基上确实存在着“英语中心主义”的问题。举个例子,许多俄国人的名字现在还是用英语在那里摆着。而大量法国人的名字被拿英语来写。--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26 2006年10月24日 (UTC)

另外强调一点,拉丁字母“更加中立”或“地位特殊”这种理由根本不存在。乌克兰人和波斯人很为他们的字母而骄傲。至于中国用户接触拉丁字母多一点,那不能成为抹杀他人文化的理由。拉丁字母的普及性确实可以用来注音(然而也有不行的时候),但决不能彻底在条目中代替掉他人的原语言,或喧宾夺主。--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8:38 2006年10月24日 (UTC)

我了解不是所有语言目前都有拉丁化的可能,不过,如果没有,就不要写出来就好了,您说的俄国、法国人名的例子,可能根本就是撰写者认为以英文拼写是合乎维基百科的方针而已。甚至,如果某人名的拼音实在以英语世界的习惯用法被流传,其实就加注英语世界被拼成如何如何的名称就好了,上面这句把“英语”代换为其他语文也是相同,不过似乎也是因为就算其他语文可以和英语适用同一标准,英语现实上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我们才会觉得这项政策不中立的吧!无论如何,这个讨论和上面重定向问题不同,如果是在内文中叙述,我认为限制不同那么多,就把它想成一个人有好几个名字、别名、简称、绰号就好了。
至于乌克兰人和波斯人的例子,我认为用抹杀文化的形容太过了,我们并没有不许他们使用,就以日文名的例子,前面的建议也没有人想要用拉丁字母完全代换掉假名。未命名 09:11 2006年10月24日 (UTC)
  • 抱歉,我的态度过于激动了。但“如果某人名的拼音实在以英语世界的习惯用法被流传,其实就加注英语世界被拼成如何如何的名称就好了”我认为不确。至少在中国大陆,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绝对不会以英语形式和英语读音来翻译其他国家人物的名字。而在欧洲国家,实际上抵制英语的情绪也存在着。所谓英语占了很大优势,这只限于英语文化本身占优势的地区。“俄国、法国人名的例子,可能根本就是撰写者认为以英文拼写是合乎维基百科的方针而已”,并非如此,我观察发现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编写者是从英语文献来翻译文章的。我之所以如此激动失态,部分是由于我在自己所感兴趣的编辑领域经常接触到一些完全按英文读音和英语拼写去翻译和撰写的条目,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国用户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比如,我身边很多人不知道西班牙语的H不发音)。所以,看到User:Kftsang hk兄关于“用英文并音代替日文假名”的建议,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抱歉。--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40 2006年10月25日 (UTC)

固有名词的罗马拼音 编辑

我常常看见有些人会特意去修改日语中罗马拼音的内容,有时候改得正确有时候却不见得。在这里发表之前看了页面上的指引,实在是让我感到不敢恭维。维基百科讲究不能自创,但是却要别人在没有汉字对应时硬找中文字替代?这简直让我感到莫名奇妙!一般的说法一般的文章可能还能这样做,但是如果固有名词例如:地名、人名甚至上面讨论得非常沸腾的车站名称,在日本自有一套固定的作法,同时差一点儿就差很多,根本不能乱翻译。当然,例如“驿”跟“”这个字我没意见,两者本来就是同个字。但是如果车站名称能乱翻,则会引起不少笑话!所以还请大家三思。我可不想见到将“マクドナルド”翻译为“间久堂鸣人”。我也做了一份日本正式官方所制定的罗马拼音一览表,目前日本的地名、车站名称甚至于人名都是依照这样的方式在编制,不过人名如何编还是依照个人所登记注册的为主,并不一定是完全遵守,例如:远藤这个姓氏,日本同时承认可以是Endo、Endou、Endoh。重要的还有“”不是只能以“n”来表示,在特定的状况之下是以“m”才是正确的,希望提供这些资讯对于喜爱日本条目的人有用。同时,在这里跟大家说明一件事,利用罗马拼音来取代无法直接翻译的固有名词,日本人不会觉得不尊重,但是硬翻造成错误连连,那才是日本人所愤恨的不尊重,这点还请大家明察。   --发表者:阿佳真的很啰唆! 19:45 2007年3月17日 (UTC)

有关日文汉字在军事相关条目中的使用 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

之所以将标题和范围限制在军事相关的条目,一方面是单单讨论日文汉字的使用范围太大,容易失去原先的焦点,并且资料搜集归纳也不容易,如果有任何一位使用者需要针对其他类型条目进行类似的讨论,可以另外建立一个讨论串,方便想要参考和加入讨论的人。

这个讨论串主要是想要将日文汉字与中文常用词汇在维基条目当中的使用,进行讨论与看看能不能建立某种程度的共识。以下将分段以一些例子加以说明。所举的例子可能有人会感觉针对性很强,在下只能在此说声抱歉,因为发生的来源是比较特别一些。

海军的船舰分类 编辑

海军的船舰,在中文里面是以作为分类,这个分类的方式使用很久,而且在华文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如果是运用在其他国家的船只上面,的确也有例外发生,譬如英国海军的军舰的命名常常出现Type XX,所以翻译的时候会以XX型,像是XX型驱逐舰,这是少数不套用级的特例。

在日文当中,日本以汉字的作为同样的区分,譬如大和型。这个部分的讨论个人第一次参与是在Talk:金刚型护卫舰,时间是距今1年以前。在讨论页当中我指出中文既然是使用,那么,条目的名称应该参照中文常用惯例,条文内部可以另行解说。不过,User:すぐる@武蔵始终坚持一定要使用日文汉字来撰写和对条目命名。即使其他用户也表达相同意见,User:すぐる@武蔵也会不改初衷的自行加以修改或者是使用,即使在条目当中产生不相符合的状况也不在乎。

例子之一是大和级战舰的历史,User:Shoichi明确指出华文中已经有惯例,当以惯例优先,回退他的移动之后,他在稍后的修改中,不理会先前两位使用者的意见,继续使用作为舰艇的分类。即使条目的名称和他的修改有差异的时候,也不影响他的决定。

例子之二是武藏号战舰,从这一个历史页上可以看到,他将原先使用的改为

例子之三是加贺号航空母舰。在这个历史页中,也是出现把原先使用的改成。即使这个条目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是以作分类的依据。

例子之四,在Template:军舰模板当中,这位使用者还特别加上日本的军舰和他国军舰要分别用,换句话说,他明白中文的惯例,只是不想用在日本的军舰上。

既然在中文里面的惯例是以来对军舰作为分类,那么,使用日文汉字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如果以英文版来看,即便条目中会将汉字包含在其中,英文也并未另外替日本的军舰建立另外一套分类的词或者是标准,当然,日文汉字与英文是不同,无法如此直接替换,那么,中文与日文汉字也不能直接画上等号吧。

那么,既然有惯例,是不是应当以惯例作为命名的优先参考,其他的放在条目内说明即可?这样可以与其他的军舰条目有统一的架构。

高角炮与高射炮 编辑

高角炮在翻译自日文的出版品里面出现的几率不小,个人虽然是明白所指,不过最近注意到一些日本军舰条目的修改或者是不对称的情况。

例子一,凤翔号航空母舰的历史中,原先是高射炮,被改称高角炮。

例子二。加贺号航空母舰历史中,两个高射炮只有一个被改成高角炮。动手修改的都是同一位。

因此在下先查询了日文版维基,发现日文版已经将高角炮重定向到高射炮条目,并且在高射炮的条目中说明,这两个只是当时海军与陆军称呼的不同,实际上是相同的东西。在中文里面,最常见的该算是高射炮,对空炮好像也算是常见,可是个人比较少用,因为这算是外来用词的翻译。此外,在查阅英文版维基之后,发现英国有以High-Angle Gun作为AA Gun的另一种称呼,但是,这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实际上在中文当中都是高射炮。

此外,询问过懂日本海军的朋友之后,他们也说这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因此,可以确定采用高射炮这个中文常用词汇是比较好的方式。可是修改的结果都被回退,回头的理由包括(仅以此两段为例子,有需要可以参考相关讨论页):

请不要固执,这很有问题。而日本海军舰上所拥有的全为高角炮,没有高射炮,高射炮在帝国陆军,你在ja:高射炮看过原因了吧?那你现在还要将将7.6厘米的改回高射炮?。叫高角炮是事实,你这样作法跟赌气没两样。--すぐる@武蔵×桂言叶 2007年8月8日 (三) 18:07 (UTC)

只是我说?你自己不知道的吗?你自己根本连帝国海军的高角炮是什么都不知道。另外高射炮与高角炮是两个名词,且没有在翻译上的关系,就算是同一件东西但在用途上根本是不同,所以帝国陆军与帝国海军才分开两个名字。而高角炮是日本语只是你个人认为,请不要将你自己的想法当为事实。帝国海军舰船不止是一件武器,亦是帝国海军文化的一部分,你觉得有问题只是你对帝国海军不了解。至于大陆的资料实在太多太乱,如果你真的有证据就拿出来,我这边倒有不少。--すぐる@武蔵×桂言叶 2007年8月9日 (四) 01:25 (UTC)

日本帝国海军的文化应该不是中文维基要优先考虑的地方,如果需要加以说明,也是可以在条目中进行,或者是在高射炮条目下加入这个部分也无妨。然而,既然是外来用词的翻译,为何不以中文常用的惯例作为优先的考虑?反而是要以日文为主呢?而该使用者提到大陆的出版品,再下手上也有一本国防工业出版社的书籍,其中用的也是高射炮,而且,上面提到的例子当中,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最初撰写是以简体进行,这也表示高射炮并不是只有台湾或者是繁体环境才使用的特殊称呼。那么在使用上是不是还是应该以这个常见的为主呢?

基准与标准排水量 编辑

Template:军舰模板中有一个标示船舰排水量的称呼是基准,如果参考日文版的加贺(空母)条目,可以看到相同的用法。

但是,在中文维基当中,已经有标准排水量的条目,同时,许多日本军舰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也是使用标准排水量的称呼,在诸多与船舰有关的出版品或者是网页上,标准排水量的使用也是常见的,而单单是为了这个中文维基都有的常用词都得要花上一番功夫才能够修改,而且还不确定该使用者会不会再度使用日文汉字的用法。如果真的要说明日文的名称,也是可以写在条目当中,为什么要舍弃常用词汇不用呢?

口径与倍径在火炮数据上的使用 编辑

这个也是最近发现的问题。以大和级战舰作为例子,在火炮的说明文字上,有这样一小段3连装45口径46厘米炮3座。参考日文版的写法则是3连装45口径46cm炮3基

在火炮的标示方面,通常会有两个数字出现时,一个代表的是火炮的口径,也就是炮口的直径,另外一个是倍径,也就是炮口直径和炮管长度的比例。因此,以上面的例子来看,正确的翻译应该是3联装45倍径46厘米炮3座。

在下日文程度只有简单汉字可以看看,所以只好依靠翻译软件。日文版的维基在口径的描述上,在火炮的部分的第二段有说明口径在日文当中代表炮管长度与炮口直径的比例,日文的写法通常是将倍径放在口径前面,英文常见的标示方式有88mm/L38或者是88mm/38,后面的38都代表倍径。

倍径在火炮方面算是蛮重要的数据,详情就不在这里说明。但是,总不能因为日文汉字是口径,所以就把在下所做的倍径修改加以回退,并且认为要用口径才是正确的吧?倍径既然才是中文常见的用法,也是应该优先考虑的不是吗?

航空机与航空器 编辑

这是前一阵子出现在日本相关飞机的分类上面。航空器是中文的使用方式,代表有动力,无动力,轻或者是比空气重的可以飞行的物体。这在维基已经有条目了。

航空机是日文汉字,曾经被同一位使用者应用在分类上。他所采用的是日文和英文的分类,在下看过英文版之后发现英文版的分类是有所迁就,因此不像是中文还有飞机与航空器这两个大小范围不同的分类法。那么,采用中文已经有的分类,不使用日文的分类法就是让步吧?

讨论 编辑

因为日本汉字与中文的相似性,因此在下觉得使用上需要小心,如果需要加以说明的时候,在条目中提出是不错的方式,对外部的链接加上日文的相关说明也是好办法。

如果是中文没有相对应翻译的,直接使用应该是一个合适的办法。可是在条目的命名和大部分的使用场合应该还是已经有的中文常用词会为主体。由于最近的修改被认为是不懂这些内容的错误方式,因此整理一些例子请各为多加讨论,也让日后撰写上有共识与遵循的方针。谢谢。—cobrachen 2007年8月13日 (一) 21:37 (UTC)回复

有关日文汉字在军事相关条目中的使用 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

之所以将标题和范围限制在军事相关的条目,一方面是单单讨论日文汉字的使用范围太大,容易失去原先的焦点,并且资料搜集归纳也不容易,如果有任何一位使用者需要针对其他类型条目进行类似的讨论,可以另外建立一个讨论串,方便想要参考和加入讨论的人。

这个讨论串主要是想要将日文汉字与中文常用词汇在维基条目当中的使用,进行讨论与看看能不能建立某种程度的共识。以下将分段以一些例子加以说明。所举的例子可能有人会感觉针对性很强,在下只能在此说声抱歉,因为发生的来源是比较特别一些。

海军的船舰分类 编辑

海军的船舰,在中文里面是以作为分类,这个分类的方式使用很久,而且在华文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如果是运用在其他国家的船只上面,的确也有例外发生,譬如英国海军的军舰的命名常常出现Type XX,所以翻译的时候会以XX型,像是XX型驱逐舰,这是少数不套用级的特例。

在日文当中,日本以汉字的作为同样的区分,譬如大和型。这个部分的讨论个人第一次参与是在Talk:金刚型护卫舰,时间是距今1年以前。在讨论页当中我指出中文既然是使用,那么,条目的名称应该参照中文常用惯例,条文内部可以另行解说。不过,User:すぐる@武蔵始终坚持一定要使用日文汉字来撰写和对条目命名。即使其他用户也表达相同意见,User:すぐる@武蔵也会不改初衷的自行加以修改或者是使用,即使在条目当中产生不相符合的状况也不在乎。

例子之一是大和级战舰的历史,User:Shoichi明确指出华文中已经有惯例,当以惯例优先,回退他的移动之后,他在稍后的修改中,不理会先前两位使用者的意见,继续使用作为舰艇的分类。即使条目的名称和他的修改有差异的时候,也不影响他的决定。

例子之二是武藏号战舰,从这一个历史页上可以看到,他将原先使用的改为

例子之三是加贺号航空母舰。在这个历史页中,也是出现把原先使用的改成。即使这个条目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是以作分类的依据。

例子之四,在Template:军舰模板当中,这位使用者还特别加上日本的军舰和他国军舰要分别用,换句话说,他明白中文的惯例,只是不想用在日本的军舰上。

既然在中文里面的惯例是以来对军舰作为分类,那么,使用日文汉字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如果以英文版来看,即便条目中会将汉字包含在其中,英文也并未另外替日本的军舰建立另外一套分类的词或者是标准,当然,日文汉字与英文是不同,无法如此直接替换,那么,中文与日文汉字也不能直接画上等号吧。

那么,既然有惯例,是不是应当以惯例作为命名的优先参考,其他的放在条目内说明即可?这样可以与其他的军舰条目有统一的架构。

高角炮与高射炮 编辑

高角炮在翻译自日文的出版品里面出现的几率不小,个人虽然是明白所指,不过最近注意到一些日本军舰条目的修改或者是不对称的情况。

例子一,凤翔号航空母舰的历史中,原先是高射炮,被改称高角炮。

例子二。加贺号航空母舰历史中,两个高射炮只有一个被改成高角炮。动手修改的都是同一位。

因此在下先查询了日文版维基,发现日文版已经将高角炮重定向到高射炮条目,并且在高射炮的条目中说明,这两个只是当时海军与陆军称呼的不同,实际上是相同的东西。在中文里面,最常见的该算是高射炮,对空炮好像也算是常见,可是个人比较少用,因为这算是外来用词的翻译。此外,在查阅英文版维基之后,发现英国有以High-Angle Gun作为AA Gun的另一种称呼,但是,这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实际上在中文当中都是高射炮。

此外,询问过懂日本海军的朋友之后,他们也说这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因此,可以确定采用高射炮这个中文常用词汇是比较好的方式。可是修改的结果都被回退,回头的理由包括(仅以此两段为例子,有需要可以参考相关讨论页):

请不要固执,这很有问题。而日本海军舰上所拥有的全为高角炮,没有高射炮,高射炮在帝国陆军,你在ja:高射炮看过原因了吧?那你现在还要将将7.6厘米的改回高射炮?。叫高角炮是事实,你这样作法跟赌气没两样。--すぐる@武蔵×桂言叶 2007年8月8日 (三) 18:07 (UTC)

只是我说?你自己不知道的吗?你自己根本连帝国海军的高角炮是什么都不知道。另外高射炮与高角炮是两个名词,且没有在翻译上的关系,就算是同一件东西但在用途上根本是不同,所以帝国陆军与帝国海军才分开两个名字。而高角炮是日本语只是你个人认为,请不要将你自己的想法当为事实。帝国海军舰船不止是一件武器,亦是帝国海军文化的一部分,你觉得有问题只是你对帝国海军不了解。至于大陆的资料实在太多太乱,如果你真的有证据就拿出来,我这边倒有不少。--すぐる@武蔵×桂言叶 2007年8月9日 (四) 01:25 (UTC)

日本帝国海军的文化应该不是中文维基要优先考虑的地方,如果需要加以说明,也是可以在条目中进行,或者是在高射炮条目下加入这个部分也无妨。然而,既然是外来用词的翻译,为何不以中文常用的惯例作为优先的考虑?反而是要以日文为主呢?而该使用者提到大陆的出版品,再下手上也有一本国防工业出版社的书籍,其中用的也是高射炮,而且,上面提到的例子当中,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最初撰写是以简体进行,这也表示高射炮并不是只有台湾或者是繁体环境才使用的特殊称呼。那么在使用上是不是还是应该以这个常见的为主呢?

基准与标准排水量 编辑

Template:军舰模板中有一个标示船舰排水量的称呼是基准,如果参考日文版的加贺(空母)条目,可以看到相同的用法。

但是,在中文维基当中,已经有标准排水量的条目,同时,许多日本军舰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也是使用标准排水量的称呼,在诸多与船舰有关的出版品或者是网页上,标准排水量的使用也是常见的,而单单是为了这个中文维基都有的常用词都得要花上一番功夫才能够修改,而且还不确定该使用者会不会再度使用日文汉字的用法。如果真的要说明日文的名称,也是可以写在条目当中,为什么要舍弃常用词汇不用呢?

口径与倍径在火炮数据上的使用 编辑

这个也是最近发现的问题。以大和级战舰作为例子,在火炮的说明文字上,有这样一小段3连装45口径46厘米炮3座。参考日文版的写法则是3连装45口径46cm炮3基

在火炮的标示方面,通常会有两个数字出现时,一个代表的是火炮的口径,也就是炮口的直径,另外一个是倍径,也就是炮口直径和炮管长度的比例。因此,以上面的例子来看,正确的翻译应该是3联装45倍径46厘米炮3座。

在下日文程度只有简单汉字可以看看,所以只好依靠翻译软件。日文版的维基在口径的描述上,在火炮的部分的第二段有说明口径在日文当中代表炮管长度与炮口直径的比例,日文的写法通常是将倍径放在口径前面,英文常见的标示方式有88mm/L38或者是88mm/38,后面的38都代表倍径。

倍径在火炮方面算是蛮重要的数据,详情就不在这里说明。但是,总不能因为日文汉字是口径,所以就把在下所做的倍径修改加以回退,并且认为要用口径才是正确的吧?倍径既然才是中文常见的用法,也是应该优先考虑的不是吗?

航空机与航空器 编辑

这是前一阵子出现在日本相关飞机的分类上面。航空器是中文的使用方式,代表有动力,无动力,轻或者是比空气重的可以飞行的物体。这在维基已经有条目了。

航空机是日文汉字,曾经被同一位使用者应用在分类上。他所采用的是日文和英文的分类,在下看过英文版之后发现英文版的分类是有所迁就,因此不像是中文还有飞机与航空器这两个大小范围不同的分类法。那么,采用中文已经有的分类,不使用日文的分类法就是让步吧?

讨论 编辑

因为日本汉字与中文的相似性,因此在下觉得使用上需要小心,如果需要加以说明的时候,在条目中提出是不错的方式,对外部的链接加上日文的相关说明也是好办法。

如果是中文没有相对应翻译的,直接使用应该是一个合适的办法。可是在条目的命名和大部分的使用场合应该还是已经有的中文常用词会为主体。由于最近的修改被认为是不懂这些内容的错误方式,因此整理一些例子请各为多加讨论,也让日后撰写上有共识与遵循的方针。谢谢。—cobrachen 2007年8月13日 (一) 21:37 (UTC)回复

既然没有什么建议或者讨论的话,那么,这方面在没有共识的时候,是否应该以维基现有的方针作为参考,也就是尊重先使用的人,包括条目的名称和名词的用法,而后面参与编辑的人也延续使用之?就如同无论是以繁体或者简体起头的,至少没有修改到的地方也不加以变动的精神处理?—cobrachen 2007年8月25日 (六) 23:17 (UTC)回复

当管理员都不在意正式方针的时候 编辑

Wikipedia:命名常规的第一条中说明,除非是原文更常用,以及比较常看到很难或者是没有正式翻译名称的,那么,条目的命名应该以中文进行。既然这是一个正式方针,难道管理员不需要遵循?

既然水上飞机是中文常用的名称,也是维基已经有的条目,为何建立水上飞机的母舰,也就是携带和操作水上飞机的军舰条目时,要舍弃中文不用而改用日文?这不是日本唯一的东西,也不是日本独特的产品。

而且,在分类上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和方针完全相反?—cobrachen 2007年8月31日 (五) 11:46 (UTC)回复

保护中的条目受到修改? 编辑

金刚型护卫舰已经被保护,但是稍早出现管理员进入修改的纪录,经过提醒之后,这位管理员虽然有编辑其他条目的活动,然而目前还看不到说明或者是回复的迹象。即使修改的部分与争议的地方无关,既然已经进入保护,是不是都该一视同仁呢?—cobrachen 2007年8月16日 (四) 18:25 (UTC)回复

虽然编辑的管理员在他的讨论页面回复他具有管理员身份,所以可以编辑。有编辑被保护条目的权力,与该不该对保护中的条目进行编辑,而且并非针对被保护前的破坏的修改,是不是应该进行的过程?从方针来看,方针并未完全禁止管理员持续进行编辑,但是也提到要避免。—cobrachen 2007年8月16日 (四) 18:33 (UTC)回复
如果只是typo,改正应不在此限。--Wrightbus × WrightRail ~威铁高速~ (お客様サービスセンター) 2007年8月17日 (五) 11:50 (UTC)回复
本人也是管理员,对此的理解是:
  1. 对于没有争议的部分,加以修改是管理员进行贡献的方式之一。对于非管理员的用户,如果需要修改没有争议的部分,应该通过在讨论页留言等方式通知管理员代劳。
  2. 如果涉及到有争议部分,管理员不应该利用其权力介入争论。儅争论有结果后,管理员可以依据共识进行修改后撤销保护。

当然,以上内容可能没有写入方针。但我觉得,这样处理是符合维基宗旨的,能最大限度让每个人都能容易地作编辑贡献。--地球发动机〠✆ - ✉✍2007年8月27日 (一) 05:51 (UTC)回复

关于姓名的写法 编辑

“规定姓氏放在名字的后方”,这是不是可以修改?按照日本国会2000年的答辩,日本政府建议姓放在名的前面,并用大写。--Ri green (留言) 2010年3月6日 (六) 15:59 (UTC)回复

问:直岛正行该重定向至哪里? 编辑

问:直岛正行的日文名是直嶋正行,两个名字在google搜寻均有华语新闻报导,因此在重定向时应该以哪个名称作为目标? —smilingjess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03:49 (UTC)回复

个人认为应以原名为目标,不竟两个名字都通用,但原名比较正确一些。Lotau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05:03 (UTC)回复
打错字了还不马上改正?直接改成直嶋正行才对。-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09:24 (UTC)回复
(:)回应因为我见有些报导是用直岛正行,所以想收集意见,看看应该用哪个-smilingjess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11:11 (UTC)回复
在日语“嶋”和“岛”是不同的两个字,中文里无法以“岛”取代“嶋”。例如松嶋菜菜子,条目名称应该用直嶋正行直岛正行为重定向。—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0年6月7日 (一) 13:26 (UTC)回复
(!)意见
呃…其实跟中文一样同为正字与异体字的关系,请见国语 英和 和英 カタカナ 汉字 - Infoseek マルチ辞书 查询结果,只是“嶋”大多用在名称上,而“岛”就如同中文用法。“嶋”是日文名称上常出现的汉字,虽在中文是罕体但较为人知,无须再转成正字。不过如果是“嶌”(岛)、“嵜”(崎)或“糺”(纠)等这种在中文圈罕为人知的汉字,就有转换的考量了。--Justice305 (留言) 2010年6月7日 (一) 14:13 (UTC)回复
“嶋”其实普通民众一般也不认识的。--氢氧化钠 NaOH 2010年6月8日 (二) 09:05 (UTC)回复
(:)回应
我所谓较为人知是指报章杂志的报导,由于unicode编码普及现已多用“嶋”,而不用本字“岛”代换。--Justice305 (留言) 2010年6月8日 (二) 09:31 (UTC)回复
我觉得两者皆可,“嶋”是中文异体字,并非日语新字体或和制汉字,先到先得吧--Ws227 (留言) 2010年6月12日 (六) 18:58 (UTC)回复

移动请求 编辑

(-)反对
  1. 阁下确实搜索时勾选了“所有中文网页”,但请阁下看看自己搜到的是中文网页吗?
  2. 在中文中使用的多不代表它就是中文了(很遗憾,目前中文语境中接受的外文符号几乎仅限于拉丁字母)。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1年6月3日 (五) 13:15 (UTC)回复
  • (-)反对,我请问你这是给日本人看的,还是台湾人看的,在台湾地区使用原文,那么就干脆不要翻译不是更好,这跟常不常用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你提到的第4位,日本官方已经确认为菊地彩香是她的汉字本名了,而非使用菊地绫香,现在已经没有争议了。至于其他,如果你要用原文,那干脆你住到日本去,就可以用原文写了不是更好。真是无理取闹。115.43.152.77 (留言) 2011年6月16日 (四) 15:15 (UTC)回复
有些条目的标题都是外语,这跟对像是谁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常用性。另外,菊地彩香是旧艺名,现在她的艺名已经变更。—AT 2011年6月17日 (五) 03:56 (UTC)回复

为预防将来可能发生命名争议,是否有于本文等标示的必要?另有一个译名的问题 编辑

好了我不讳言,这一切都是冲着这个用户:User:色女旺旺的行为而来的。

事缘于AKB48相关的条目,主要是使用日文字的成员名称的条目,如高桥南峯岸南。该名用户以“预防将来发生命名争议为由”,于未有任何争议发生的情况下就大举在以上条目加入“名称有争议”的标示(以注脚的方式),甚或修改主模版标示他本人认为有问题的名字,差点造成误会。然而,目前这些成员的中文译名在大中华地区几乎大致抵定,绝大部分传媒、粉丝、讨论等都会集中使用某一译名(只是AKB48未具足够知名度前有传媒使用了其他译名,不过在成名后已经放弃了使用)。命名争论的机会相信甚低,现在亦未有任何迹象会发生命名争议,其本人及AKB48母公司亦未有任何正式表示。但可惜的是,那个人似乎相当坚持地认为这一定会发生。

本人及另一用户User:AT曾经接触其本人希望其可以停止这些预言家式的行为,期间AT君亦有听取过一名管理员意见,然其本人却一直打出大量逻辑推论反驳,更打出关连性甚低的例子作为反例(他以某韩国艺人译名译错作法律行动一事作例,然韩文有中文基础日文则无,韩文会有相应中文字日文则无),毫无听取之意。几经力争,他只是同意将模版复原。

假若此例一成,可见将会牵涉极广,会有极大量的条目需要如斯做法。再因为这是一个东亚地区炙手可热的偶像团体,随意修改可能会有挑衅起粉丝群导致编辑战等的后果。所以我唯有将此事放上来让社群的大家决定。


另外,有一个译名问题

某人物的名称需要翻译,出现了两个(或以上)的译名,不过有以下情况:

1. 其本身已有一个被广大接受的译名,而且几乎已经成为唯一被使用的译名

2. 第二个译名只是某媒体在早前一次报导中的翻译,后来已经在日后的报导更正

3. 第二个译名使用Google等搜寻只有极少结果(<100)

要是这样,那么这个“第二译名”有必要于文章中罗列吗?纵使文章中有那个来源(但那个“来源”也只限那一篇报导)…


--刚成了AKB48的饭~Ryusakura点此留言 2011年6月3日 (五) 19:54 (UTC)回复


哈,既然有人提到在下了,那就顺便把我与AT讨论达成共识过程及这位和在下讨论的过程的链接放在这里以供参考,省的有人自说自话找不到理由憋了一天不回复然后开个讨论连编辑争议的当事人在下和AT也不通知。
在下对AT的留言[1]、在下对这位“AKB48饭?”的留言[2]、AT与这位对本人的留言[3]
发生冲突(5月22日起)的模板的编辑过程[4]
附本人向管理员菲菇询问相关方针和处理办法的聊天记录哈[5][6][7][8][9][10][11][12][13],这就是在下为什么中途改为加()和●的原因,但是AT认为按WP:NC不行,所以才有现在这种处理结果。
顺便回答一下这些已经回答过的一次问题

1. 其本身已有一个被广大接受的译名,而且几乎已经成为唯一被使用的译名

(:)回应但是这个译名未经艺人和官方承认,而且谷歌搜索中文网页"日文名"和"中文译名"也是日文用的多。

2. 第二个译名只是某媒体在早前一次报导中的翻译,后来已经在日后的报导更正

(:)回应但是这个错误译名已经存在了,而且有其他人在讨论论坛和贴吧错误的使用,所以本人加上这个名称并在旁边加了脚注说明该译名存在问题[14][15],不应该吗。

3. 第二个译名使用Google等搜寻只有极少结果(<100)

(:)回应同上。另,全都小于一百吗[16]

  • 最后,我就想澄清一下,AKB48目前已创建的正式成员条目中仅有7名存在以上情况,所有中文译名本人只能够勉强承认铃木玛莉亚,因为在AKBINGO!节目的个人介绍中说过,但是假名也应该写成“马利亚”;其他6人的译名在下认为没有任何认证且与其姓名权有冲突,不在条目和模板中注明这点就是不行。至于这位从始至终几乎没有拿出合理的参考资料和方针、法律进行讨论,只是在讨论到尾声时跳出来对“敬告”本人会遭到歌迷的炮轰和“被举报到社区”,指责在下挑起了“不存在”的译名争议[17],而后找不到反驳理由回复就在这里发起话题也不通知事件当事人,在下对这一系列行为深感遗憾。--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3日 (五) 22:15 (UTC)回复
    • 呜呼哀哉!语气重了些就变成了“举报”,你面皮是不是太薄了点?我只能说是你本人没在把人的话听进去在先,提醒你就当成恶话,不符合你心中所想就叫不合理,你这样自大的态度我也没需要对你留有太多尊重。我的风格就是恶口说事实,我从来都是专门当恶役,这由你进来之前我就已经是这样,受不了的大可无视用不着在这暗讽别人说“废话”。谁才需要遗憾,自己想想吧 --刚成了AKB48的饭~Ryusakura点此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11:37 (UTC)回复
      • 哈哈,至今为止,不能心平气和讨论不求达成共识,不拿资料和方针说话,无视一直存在的译名争议,只会一味指责别人怎样怎样,又不明说具体修改,还妄想让人能理解。缩了一天在别人背后偷摸发起针对性话题话题的人,到最后还要再来一句可笑的废话替自己挽回脸面,才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心理有问题。到底是恶语说事实还是故意找茬被喷,一目了然。嘛,至于遗憾,那真是没有,因为在下的目的就只“表达出这几位成员的中文译名尚未经过其本人承认”这一样而已,已经达成共识。还有明明就是废话,下面2位一说就明白,阁下只会一直说什么歌迷的可怕反扑这种可笑言论,还不让人说你说的是废话,理屈词穷到连感叹号都用上了,实在是可笑之极。--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16:49 (UTC)回复
        • 还有啊,什么叫恶口说“事实”,哈哈,这里除了你之外每个人说的都是事实,那个第二译名的谷歌索索结果已经超过一百了,有人还在这里掩耳盗铃自称不足100,可笑到连连接都不敢提供,可见您心里是一种什么状态。在下对乱入到与AT讨论中的阁下礼貌回复那叫礼仪;汝发起针对在下的社区讨论(还不如说讨伐)而不通知我们2个事件当事人这叫无礼;自称做足“功课”,却要逃避事实不通知偷摸发起话题,这叫大言不惭;一直在讨论中起到负作用到讨论合理结束了最后还要搞笑到再来废话一句为自己挣回点脸面,到底是谁面皮薄,好好想想吧。--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17:23 (UTC)回复
请双方保持冷静。既然事情已经解决,那就无谓继续争辩。—AT 2011年6月6日 (一) 10:31 (UTC)回复
本人无意争辩,只不过某位先生在这里对使用假的搜索数据并且发起话题后不通知当事人的可笑行径死不认账,而且在讨论结束后还要来为这些行为辩解一句,实在可笑,本人只好在礼仪范围内让其清醒一下。今日见其寻求他人(仅管理员)调停此事,但未有对其不提供参考资料及语言挑衅等不当行为做出检讨,本人只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此人旨在激怒在下使吾口出秽语,然后使来调停之管理员对在下以封禁处理,不过仍旧感谢他能发起这个话题是问题顺利解决(如果因没通知又没多留个心眼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呵呵)。惟厌其个别行径而已。本人若真想争执,早已于J.wong之讨论页揭发其无聊行径,只望其能真心反思,请AT君勿忧。--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6日 (一) 10:55 (UTC)回复
  • (!)意见加入“中文译名未经其本人和经纪公司官方承认,仍有争议。”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外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根本没有必要得到主人的同意。但是征得主人同意的译名,应该视为正式译名(名从主人)。中文维基百科的外国人传记成百上千,征得主人同意的只占极少数。--苹果派.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00:13 (UTC)回复
作为当事人之一,在下也发表些意见。预言的确是不应该的,就未有发生的事情提出影响现在的假设,完全是舍本逐末。然而,AKB48成员在中文地区的常用名称都是日文名称,可以参考Wikipedia:移动请求/当前中在下举出的google搜索量的例子。因此,应该以日文名称为主体,另外的中文译名则简单标示即可,不必刻意提及是否认证与否,甚至可以略去,直接重定向。当然,译名基本上完全无需征得事主的同意,除非事主本身有相应的惯用译名,否则根据大众的称呼来命名亦属合情合理。不过,由于现在的情况是日文名称在中文地区的使用量比中文译名还要多,因此无需刻意使用中文译名,只需沿用日文名称,这样既符合名从主人,亦合乎常用性,一举两得。—AT 2011年6月4日 (六) 01:42 (UTC)回复
很好,我要的就是2位这种让人听得懂该怎么修改的回答,也就是说应该把成员条目中的争议脚注和其他译名部分略去,将第二译名创建重定向至主体即可,是吗?然后还有一个问题,我的原意是在AKB48的模板上表达出这几位成员的中文译名尚未经过其本人承认,所以才使用平假名显示转到中文主体的模式,我的问题就是“表达出这几位成员的中文译名尚未经过其本人承认”这种想法是否必要,如果必要,我应如何修改;如无必要,我应如何修改。因为这种事是两年前就开始讨论的[18],我希望能尽快解决,这样我以后再编辑才不会有疑惑。而且我也不想在之后的回复里看到让人想不出该如何修改才行的废话。--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02:06 (UTC)回复
的确是这样。模板方面,沿用日文名称就可以了。—AT 2011年6月4日 (六) 02:15 (UTC)回复
那么,如无异议,现在先把脚注和第二译名清理改为重定向,可以吗?--色皇 (留言) 2011年6月4日 (六) 02:29 (UTC)回复
就这样。—AT 2011年6月4日 (六) 02:36 (UTC)回复

日文和中文的语序问题 编辑

在下发现中文维基上日本相关条目多存在“株式会社xxxx”和“法人社团xxxx”,在下认为此种语序系日语特征,而中文语序则因为“xxxx株式会社/法人社团”。既然条目理应使用现代汉语编撰,谨请问诸位之意见。--AddisWang (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13:54 (UTC)回复

我觉得,法人社团***不要改,就像台湾那边叫什么财团法人***。详见中央广播电台词条。——百谷虎山寨人 (留言) (编辑历史) 2011年9月20日 (二) 14:54 (UTC)回复
关于法人社团的称谓,在台湾的确是放在单位名称的前方使用,例如财团法人语言训练中心。倒是“株式会社”的确是应该跟中文环境一样,放在名称后方才对。事实上,我一直很困惑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将“株式会社”翻译成中文环境中定义对等的“股份(有限)公司”?—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23日 (五) 05:42 (UTC)回复
株式会社不需要翻译。——百谷虎山寨人 (留言) (编辑历史) 2011年9月23日 (五) 10:17 (UTC)回复
为何不需要翻译?愿闻其详。—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23日 (五) 11:11 (UTC)回复
羞涩,我一直以为株式会社是一个公司来着。 神的维基娘留言2011年9月23日 (五) 14:29 (UTC)回复
历史上存在的日本企业,台湾这边似乎已经习惯直接使用株式会社来称呼,例如台湾远流版的《台湾历史辞典》就有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日本株式会社、日本台湾茶株式会社、沙辘制糖株式会社、高砂麦酒株式会社等条目。--祥龙 (留言) 2011年9月23日 (五) 14:41 (UTC)回复
(!)意见
  1. 中文也有倒装语序,所以没问题。
  2. 要看日商注册公司名称,例如日昇在大陆提出高达商标注册是以株式会社日昇名义;角川书店在台湾这边是以日商角川书店株式会社登记为台湾角川的持股公司。可以确定的是日商公司在中文圈直接用株式会社注册是没问题的(但大多附上“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那边也能接受中文圈股份有限公司的表记方式,例如台湾角川在角川控股的财报中,是写作台湾國際角川書店股份有限公司。--Justice305 (留言) 2011年9月25日 (日) 14:42 (UTC)回复
(!)意见:那才不是什么日语的语序问题,人家是故意那么命名的。既然是名字就依名从主人原则。至于“株式会社”要不要翻译,开放讨论,我是认为不需要,因为早就逆输入了华语了。--百楽兎 2011年9月26日 (一) 09:13 (UTC)回复
的确是看过两个公司名称相近,只是“株式会社”与公司名称互相颠倒的状况。如能把这方面的意见讨论讨论之后汇整,后续进行相关的编辑时也比较好有个参考准则。—泅水大象 讦谯☎ 2011年9月27日 (二) 04:17 (UTC)回复
  • (!)意见 在公司名称栏目中可以写“株式会社”等等名称,语序也无需变更,但是假名绝对不能出现。至于“公司类型”、“职务”等栏目里的内容最好和大中华地区的说法相吻合,什么“取缔役”之类的词实在是让人困惑。--Jack No1留言 悠悠地唱着最炫民族风,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 2012年6月11日 (一) 01:25 (UTC)回复

日语里面的“出身”对应中文里面的“出道”还是“出生”? 编辑

有时候会见到日文翻译条目里0段会有“东京都出身”的词语。“出身”给我的感觉应该是“在xxx出道”,而 内容 放第0段又感觉是想说“Birth in xxx”。我不会日语,所以想确认一下在中文里怎么翻译比较好,到时候我见到就好顺手改了。--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4:14 (UTC)回复

出身就是出身。--Zhxy 519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4:19 (UTC)回复
呃,那就大概类似于出道的意思了。--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4:24 (UTC)回复
日文“出身”具有中文出生、出身两义,如果是日本演艺人员,绝大多数不公开本名、出生地,就直接当作出身(出道)地。--Justice305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4:31 (UTC)回复
多谢。--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4:33 (UTC)回复
日文中的‘出身’是一个稍微有点模糊的概念,但可以确定的是跟演艺人员的出道一点关系都无,一般的普通人也有出身地。如果硬要套用中文寻找最接近的概念,出身有点类似‘故乡是哪里’的意思。虽然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出身地与出生地是同一个地方,可是也有可能是住千叶县的父母跑到东京都的医院生小孩,但小孩之后还是在千叶县居住成长,此时小孩的出身地就是写千叶县而非东京都。出身地的判断方式有很多可能,有些人会把出生地认为是自己的出身地,有些人是把父亲的故乡视为是出身地(有点类似中国人的‘祖籍’,因为父亲通常会把祖父的出身地视为是自己的出身地,儿子又把父亲的出身地当自己的出身地,一代一代传下去,纵使多年后家族已经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居住了很久,但还是会说自己是来自祖父或甚至曾祖、高祖居住的那个地方,这就变成‘祖籍’的概念了),有些人是以幼年成长时居住最久的地方视为出身地,有些人则是使用与我们相同的祖籍概念视为出身地。所以终归一句,日文里的‘出身’是一个中文不存在的新概念,没办法直接中译,但似乎有机会写成一个简单的条目……(如果找得到比较正式的文献介绍的话)--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7日 (四) 15:43 (UTC)回复
这个意思的话,中文里面直接会称为“XXX人”,和“出道”没有关系了。—Snorri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7:17 (UTC)回复
泅水大象的看法大概跟我所想的差不多,这部分我就不再多述了。以艺人的Profile来说,出身地跟出生地、出身校雷同的比例还比较高,但跟出道地(デビュー地)雷同的比例就不高了,若要说雷同的话,主要也是集中在东京都跟大阪府这两地。另见模板:艺人2009年10月23日修订记录妙诗人的修订是否该检讨一下了,现在模板又设全保护,之前我一时想修改又改不了(懒得申请解除保护…)。导致日文条目资讯框中的“出身地”翻译过来后,字段都变成“出道地点”了。建议将“出道地点”的字段独立出来,不要跟“出身地”混淆在一起。--Mihara57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8:06 (UTC)回复
这个的确应该检讨一下,我很困惑哪里有人在考究艺人的‘出道地点’的?顶多考究出道时间与作品吧?恐怕妙诗人打从一开始就误会日文中‘出身地’的意义才会这样修改。所以我应该是把‘出身地点’再增列回模版中,还是把‘出道底点’直接改回?还有,纵使改回了,但‘出身地’对于中文维基的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看到后会很困惑的名词,该如何解决呢?(写一个小条目作为说明吗?这恐怕得去找资料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7日 (四) 18:17 (UTC)回复
附带一提,刚才找到一个分类讨论:出身于日本的人物,里面有长篇大论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神奇的是,我大概在维基百科混了太久看过、写过太多东西了,所以竟然完全想不起曾有过这样的讨论......--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7日 (四) 18:43 (UTC)回复
出道地点若在美国、中国等大国,各大城市拥有各自的知名电视台、经纪公司、影视集团,这样的设定或许有价值。又例如某一位国际女星,在祖国澳大利亚出道,后来转战美国好莱坞或音乐界走红,也许仍有参考的价值。但很多台湾艺人不管怎么填几乎都是台北市…(这样填有点单调),除了有些早期是在香港出道的。“出道地点”这部分可先不处理,我没注意到英语跟日语模板有列入。至于模板原本是写“出身地”,但跟“出生地点”跟“逝世地点”一致似乎比较好,所以建议改“出身地点”。先将“出道地点”修改“出身地点”就好了,即“{{{Origin|{{{出身地|{{{出身地點|}}}}}}}}}}}}}}}」。没关系,请您顺便将说明写在模板文档中,条目等以后再创建(不知为什么ja:出身地重定向ja:人の始期,两者关联性太低了…,要另外找资料才行)。分类讨论:出身于日本的人物刚大概看了一下,跟我原先的见解没太大的出入。主要是句子或词汇中的“出身”是否有涉“地名”?如果有,那么会跟故乡的关联性高一点。--Mihara57留言2012年6月7日 (四) 19:26 (UTC)回复

日文翻译问题 编辑

在查看一些与日本有关的条目时,可以看出很多没有完全翻译的内容,甚至直接把日语假名放到条目中,此情况在一些有关日本动漫和日本企业的内容上尤其严重,比如把: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写成株式会社,董事长变成“会长”,总裁变成“会长”等等,这些或许是应该改成大中华地区普遍能接受的表述方式。--Jack No1留言 悠悠地唱着最炫民族风,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 2012年6月10日 (日) 17:17 (UTC)回复

请参照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 (日本相关条目)#日文和中文的语序问题--Justice305留言2012年6月10日 (日) 17:56 (UTC)回复
  • (!)意见:正好有件相关的事情一直想提出,就趁这机会说一下吧。个人认为直接把日文汉字沿用虽然是不妥当的,但对于中文维基的读者来说,虽然不见得能完全理解词语的意义,但至少对于‘字’的部分还能辨识得出。但,把假名放在内文或甚至当作条目名,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基本上我个人的日文阅读能力还算可以,假名的存在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但是我仍然想替那些看不懂日文假名的中文维基读者请命,我非常了解如果在中文维基中遇到完全看不懂的文字符号时那种挫折感(今天我正好编辑到一条有长串俄文文字的条目,对于看不懂西里尔字母的我来说,连帮忙修正个标点符号都有困难)。
近年来由于日本人对于人名、公司企业名与地名的命名风格有逐渐去汉字化的趋势,可以预见将来会遇到越来越多无法翻译成中文的人、事、地名,我的主张是当我们遇到这些状况时应该采取‘能找到正式或广为使用的中文译名时优先使用中文名,如果没有则使用罗马拼音名,日文假名只能留作注释用途’的原则,理由在于对于中文维基的读者来说,不见得人人都有办法辨识日文假名,但只要能使用电脑上得了维基百科的人,绝对都能辨识罗马(英文)字母。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范例:
  1. 能找到正式译名时:1501年在京都创业的日式甜点老铺“とらや[19](Toraya),虽然目前的集团名称是用日文平假名书写的,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几百年前他们创社时是用汉字名“虎屋”,所以条目名直接用中文的虎屋是非常恰当的。另外一例是日本最大的3C连锁“ヨドバシカメラ”(Yodobashi Camera),虽然他们当初创社时是用汉字名“淀桥相机”,但因为该公司为了吸引中台消费者而自己定义了正式的中文名称“友都八喜”,所以我们应该照着官方译名作为条目名。
  2. 没有正式中译但有常用译名:北海道的城镇“ニセコ”,是最早开始用纯日文假名命名的日本地名之一,虽然没有官方中译也找不到其汉字名的渊源(因为当初是从阿伊努语翻译过来的),但旅行业经常将其翻译为二世谷或新雪谷,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沿用。
  3. 完全找不到其汉字起源也没有官方中译的名字:这部分在日本偶像歌手的条目中超常遇到,例如阿部マリア,因为当事者本人没有公开本名,无法得知她是否是把汉字原名平假名化之后当作艺名,再加上“マリア”这个常见的日本女生名字拥有许多不同的汉字写法,无法正确还原,所以研判几乎不可能找到适当的中文译名。但因为这种理由就允许用日文假名当条目名,这对于那些完全不懂日文的中文维基用户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因此建议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至少也应该改为日文罗马拼写,变成“阿部Maria”。
以上就是一些看法与相关的举例,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找到个适合的解决方案。--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10日 (日) 19:33 (UTC)回复
其实叫阿部玛莉亚不行吗?——D'ohruhi Suzumiya (留言) (贡献) 2012年6月11日 (一) 02:49 (UTC)回复
(!)意见:同意罗马拼音可能比较适合,对于不懂日文的中文维基读者,那些日文符号跟泰文甚至蝌蚪文都没有分别。--RiceRice留言2012年6月11日 (一) 01:26 (UTC)回复
(!)意见,我不懂日文,但我比较希望在3.的情况下看到的是全篇以“阿部マリア”的方式书写,并在首段注记“阿部Maria”。原因是假名跟中文相近为方块字,一符号一音,视觉上比较有利于阅读速度,罗马化搞得全半型相混,在快速阅读的时候反而会有些混淆(很容易会直觉地把Maria当成一个单词,与前面的阿部分开)。坦白说,我觉得一个“名字”是假名并不太妨碍对内文的理解,因为即使我不会念,也会形象化地全部包裹成一个代码,就算要修改内文也很容易。条目名的部分因为会有搜索问题,才可能需要有罗马化。--Reke留言2012年6月11日 (一) 02:43 (UTC)回复
(!)意见:将日文部分音译又如何呢?例如将マリア(即Maria)翻译作玛莉亚,全名“阿部玛莉亚”。--RiceRice留言2012年6月11日 (一) 02:52 (UTC)回复
(:)回应:或许我用阿部マリア举例不是最好的例子,毕竟这是片假名名字,感觉比较像是英文名字Maria的外来语化,而Maria这个英文名字是有惯用中译方式存在。但像是永尾まりや这个状况就麻烦了,因为这艺名有高度的可能是来自原本汉字名的平假名化,但是日文中有很多女孩子的名字都是相同的发音,例如麻里亚、真利亚、茉里亚……没办法用猜的知道原名,但人物的知名度又没有高到让她拥有广为使用的惯用译名,会是比较棘手的状况。原则上我比较希望能多听到一些不懂日文的用户心中的意见,因为在过去类似的讨论大都是会日文或是对日本事物有兴趣的参与者在进行,多少还是有先入为主的本位观点发生。--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11日 (一) 07:05 (UTC)回复

总得要生个合适的中文出来表达,顶多加个注释。今天如果不是日文,而是缅甸文或其他更冷门的文字,也不可能索性不翻。--Jasonzhuocn留言2012年6月11日 (一) 08:58 (UTC)回复

(:)回应:同意,情况就如当天的金正银一样,传媒未知是否正确,还是要给他一个译名,最多我们在名字旁边加个括弧,写明是译名就是了。--RiceRice留言2012年6月11日 (一) 09:20 (UTC)回复
(:)回应:如果有办法找到稍微普及一点的译法,当然是以中文优先,但只能说不可能所有的词汇都有可能找得到中译(通常稍微冷门点的就不容易找了),所以才会建议在不得已时用罗马拼音方式代替。因为世界上不管是任何语言文字全都有罗马拼音的替代方案可以使用,所以纵使是泰国的梵文或阿拉伯的蝌蚪文,也都可以沿用同样的基准。--泅水大象 讦谯☎ 2012年6月11日 (一) 16:03 (UTC)回复
如果确实找不出对应汉字,至少罗马字要比假名友好得多。--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6月12日 (二) 08:00 (UTC)回复
看到大象兄的呼吁,我这不懂日文的出来冒个头。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对比之下大象兄的办法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但这是在没有现成的译名情况下才应该选用的方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6月12日 (二) 09:27 (UTC)回复
我当初提出这意见时,就是把它当作不得已时的最后备援方案。但在中文维基的命名原则上,我仍然主张有官方或广用中文译名时要优先引用的原则。相信这两者应该是不冲突的。--泅水大象讦谯☎ 2012年6月12日 (二) 09:33 (UTC)回复

路过一问,请问菊地绫香又怎么办?原名“菊地彩香”全是汉字,后改含有平假名的艺名“菊地あやか”,现条目(不知为何)定为两者皆非的“菊地绫香”。-Hijk910留言2012年6月13日 (三) 14:37 (UTC)回复

看到菊地绫香真想喊救命,本名都公开了,只要汉字能相通,用菊池彩香也无妨啊~干嘛拘泥中文官网的“菊地あやか”?搞不好人家还没想到中文名(大概认为要换应连“彩香”一块换,还没想到中文对应问题),那个“菊地绫香”应是片面认知“菊地あやか”的误译。日本不乏取与本名同音艺名的演艺人员啊!--Justice305留言2012年6月13日 (三) 15:16 (UTC)回复
菊地那个应该是之前不知谁人误译了,改回来就是。毕竟她的旧艺名是‘彩香’,所以很显然只是把旧名平假名化之后当新艺名。像这种状况的就应该使用中文当条目名(当然,我是指正确的中文译名)。--泅水大象讦谯☎ 2012年6月13日 (三) 15:52 (UTC)回复
    • (!)意见:对于这点我保持中立。但是我很希望能透过这次的讨论之后确定原则、把它写到相关的守则中,以后进行修改时才有个依据。毕竟这是个很庞大、需要持续进行的工作,而且随着条目的增加还会继续产生更多需要处理的状况,恐怕短暂的一次提升计划能做的很有限。--泅水大象讦谯☎ 2012年6月14日 (四) 17:13 (UTC)回复

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使用中文 编辑

目前指引是规定条目名称与内文应使用中文常用字而非日语汉字,但个人以为这不够严谨:

  1. 日语汉字包括新旧字体、俗字(或异体字)、和制汉字,例如日本人名“冨”(富)、“渕”(渊)等是中日文皆有异体字而非日本新字体,一律转换是否允当?
  2. 若应使用中文常用字,那“咲”在中文已变死字,诸如伊东美咲等岂不“咲”改成“笑”?有些在BIG5编码时期的习惯值得商榷。

因此建议将条件改为“应使用中文而非日本新字体”。--Justice305留言2015年3月29日 (日) 02:10 (UTC)回复

请举一些范例对照(像是咲、嶋、叶、辻-或其他),以厘清修改前后差别。以及增加一些条件补述—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3月29日 (日) 10:28 (UTC)回复
@RalfX:这只要以日本新字体做概括式描述即可,除此之外无需转换。--Justice305留言2015年3月29日 (日) 13:18 (UTC)回复
并非每个人都是日语专家,语言关系的规则不可能单凭文面叙述而知,需要适当举出一些示例。按日本新字体解释,新字体将“岛”“嶋”“嶌”统一为“岛”,“嶋”不是中文汉字也不是日本新字体,诸如此类情形需要一些范例加以阐释,怎么能由一句概括式描述带过。—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3月30日 (一) 04:31 (UTC)回复
(~)补充,处理日语汉字时除新体字应该先转换回正字(旧字体)外,异体字不应该被转换。而和制汉字这些确实无字可转才可他字代替或不转换。另外像Justice305阁下所言, 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使用中文内的资料本身就有少许错误的地方,建议达成共识后尽快修改。--武蔵留言2015年3月29日 (日) 04:11 (UTC)回复
哪些地方有错?—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3月29日 (日) 10:28 (UTC)回复
“渕”明明是中文,怎可能只算成日语汉字。--武蔵留言2015年3月29日 (日) 10:58 (UTC)回复
但在现代中文里简体为“渊”、繁体为“淵”。不用“渕”字。—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3月30日 (一) 04:31 (UTC)回复

@RalfX汉字规范是各国汉字的正字标准,当然不包括异体字啊~日本新字体条目内就有常用汉字表,照表判断即可~“嶋”“嶌”统一为“岛”那是从日文维基翻过来,日文维基讲得语焉不详,其实指的就是汉字规范部分,跟新旧字形无关,所以不列于常用汉字表中。“渕”是中文碑别字,“嶋”“嶌”也的确是中文异体字,有个好工具-教育部异体字典新版网站(“单字查询”功能,最好用正字或本字,因为有些以图形显示)去找就知道了。--Justice305留言2015年3月30日 (一) 06:08 (UTC)回复

一个多年来始终把日文汉字的使用放在常用中文之上的用户,屡劝不听还不断坚持己见。请问,在这里讨论赞成使用中文,是想要表达什么?-cobrachen留言2015年3月31日 (二) 12:18 (UTC)回复
异体字何时当用何时不当用,需要做一下区分。中文原则上应使用正体字(正字,非指繁体字),但人名地名使用的异体字都应该保留。日文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普通用语应使用中文正体字,但人名地名应保留其异体字。至于日文新字体,由于并不属于中文汉字,自然也应转换回对应的中文字。—Chiefwei - - 2015年3月31日 (二) 14:16 (UTC)回复

关于日文平文式罗马字的求助 编辑

我正在试图用lua从假名自动生成罗马字(Module:沙盒/Hat600/2,效果见Module talk:沙盒/Hat600/2)。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

  • 关于长音:
    • あ行有无长音(除了外来语之外)?如果有,写作aa还是ā?
    • 类似于おおい、おねえさん这类以お、え表示的长音,有无常见的例外情况?(即お/おい中间断词,罗马字要写ooi而非的ōi情况)
    • おねえさん的罗马字是怎么写的?
  • 关于を,现在直接默认を的罗马字是o,这样的话代码暂时无法生成wo,有无问题?

以上。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2月23日 (五) 13:03 (UTC)回复

从我学日文的经验:第一个,没有听说过;第二个,有,比如说地名“大冈”ōoka,第三个,Onesan,e上应有一横,第四,を现在除了助词以外没有其他用途,而其助词音只发o,用于现代日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将历史假名遣也列入考虑就不可以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8年2月23日 (五) 15:15 (UTC)回复
@owennson:お母さん(おかあさん)不就是あ行的长音吗?还是我误会了什么?-游蛇脱壳/克劳 2018年2月27日 (二) 12:56 (UTC)回复
平文式在长音处理上有不同变体。有用aa表示长音a的,也有ā的。ā的情形是单词边界内的长音用ā。所以你得判断单词边界,得有个字典。 --犬风船“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 2018年3月1日 (四) 02:02 (UTC)回复
断词由用户来断。就好比我不可能分辨は是ha还是wa一样。但不论如何,比自己处理还是省事得多。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3月1日 (四) 13:23 (UTC)回复
  • 用了一下感觉还是很好用的。关于上面的问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平文式比较混乱,也说不好应该统一写成怎么样,归根结底看您觉得哪一份资料比较权威吧。
日本国内的话按照外务省关于护照的规定以及国土地理院关于地名英文表示法的规定,正常情况下人名与地名中的うー、おー长音在表示的时候是不加任何特殊符号,也不写成uu、ou的,除非像“せのお”这种お在最后一个字的才写成oo。ああ、いい、えい长音则直接写成aa、ii、ei。然后美国英国用的修正平文式您也可以参考一下。英美的规定都是长音就是在a、i、u、e、o上加上横线(ビードロ bīdoro、お姊さん Onēsan),但是いい写成ii、えい写成ei。
  1. a行有长音,写成aa或ā都可以。
  2. 有,比如福岛县桑折町“こおりまち”的こ与おり、鹿儿岛县曾于市的そ与お、长野县小海町“こうみまち”的こ与うみ就分别对应两个汉字,所以应该写成Koori、Soo、Koumi。但是东京都青梅市“おうめし”就要按特殊方法写成Ome。
  3. お姊さん写成Onēsan或者Oneesan都可以。
  4. を的话按照读音就是o,不需要改动。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どう、ぼう转换成dou、bou了,“通り”的“とおり”也没表示成长音,んあ、んえ之间没加间隔号变成na、ne了,しぇ、ちぇ、ふぁ、ふぇ、くゎ之类的也没办法转换。另外有一些专有名词使用的是特殊的罗马字,比如“王贞治”最常用的罗马字表示方法是“OH Sadaharu”,大阪府箕面市官方罗马字是“Minoh”,福井县大饭町官方罗马字是“Ohi”等等。--そらみみ留言2018年3月1日 (四) 15:47 (UTC)回复

有关日语罗马字的分词拼写规则问题 编辑

我自从看了一些与日本相关的条目之后,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编辑者在使用罗马字时是如何分词的?随后我看了这个格式手册时便感到遗憾——没有提及分词拼写规则问题。我不知道能否参考文部科学省的规则来扩充本格式手册上的规则:

规则一,词素、人名的拼写;

规则二,语法结构的拼写;

规则三,地名的拼写。

-- (见我的个人主页请点击“的”字,留言请按此2018年8月2日 (四) 00:31 (UTC)回复

有关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中罗马字的分词拼写问题 编辑

原文在讨论页:talk: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

我自从看了一些与日本相关的条目之后,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编辑者在使用罗马字时是如何分词的?随后我看了这个格式手册时便感到遗憾——没有提及分词拼写规则问题。我不知道能否参考文部科学省的规则来扩充本格式手册上的规则:

规则一,词素、人名的拼写;

规则二,语法结构的拼写;

规则三,地名的拼写。 -- (见我的个人主页请点击“的”字,留言请按此2018年8月2日 (四) 00:42 (UTC)回复

个人感觉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不是太懂日语,感觉分词能够帮助理解日文内容,让罗马字标音起到更好的辅助说明的作用。❄冰精❄瑟诺--给我留言 2018年8月3日 (五) 18:06 (UTC)回复
没错,那么格式手册我是否有权去扩充呢?-- (见我的个人主页请点击“的”字,留言请按此2018年8月4日 (六) 06:54 (UTC)回复

(!)意见@中日韩越的汉字 辛苦了,居然去了趟文化厅,个人看法就应该照此执行,毕竟是官方规则。--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18年8月4日 (六) 10:18 (UTC)回复

我也不知道能否擅自前往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那边修改或扩充,即使能,不知道能否列明该规则的来源(因为我看这个格式手册没有类似条目正文的“引用文献”栏)。-- (见我的个人主页请点击“的”字,留言请按此2018年8月4日 (六) 13:01 (UTC)回复
@中日韩越的汉字对于这些规则问题,建议提出社群投票(将所有规则翻译并简化维基化,然后开启话题投票;可以参考以往存档);以完结讨论不可以再做添加等。本人虽然“ô”闻所未闻;但始终是文化厅的规则,表示尊重。—— 𓋹 谨此敬上 2018年8月11日 (六) 16:35 (UTC)回复
@中日韩越的汉字把所有的文化厅、文部科学省的相关文件都查了一遍,发现这是极大工程:1、“ち (✕)Chi (O)Ti、し (✕)Shi (O)Si、etc.”2、断词规则;3、“ô、û”的使用。
请慎重考虑,日本本土亦没有完全遵循其规则(如:広岛 Hiroshima),而其规则具有误导他人之发音性质,是否有必要性。
—— 𓋹 谨此敬上 2018年8月11日 (六) 17:10 (UTC)回复
断词按照文化厅的方式(用的是训令式罗马字,比如 Kyôto-hu),而罗马字使用维基百科规定的平文式罗马字(比如 Kyōto-fu)。您说的 ti、si、û、ô 之类的属于训令式罗马字。-- (见我的个人主页请点击“的”字,留言请按此2018年8月11日 (六) 18:16 (UTC)回复

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日语词汇 编辑

原先讨论 编辑

首先我知道WP: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并未或社群共识认可。其次我这次仅仅想就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讨论。

在文章开首提供日语原来的汉字写法,之后可选提供假名罗马字的写法,这样可以供对日语有所认识和完全看不懂假名的读者大概知道读音。在开首注明一次之后,你就可以在文章其他部分完全使用中文去继续编写你的条目。

使用{{lang-ja}}模板只提供汉字的例子:

富士山(日语:富士山)是日本本州最高的,高度有3,776米(12,388英尺) …

使用{{Jp}}模板提供汉字、假名和罗马字的例子:

富士山(日语:富士山ふじさん Fuji San)是日本本州最高的,高度有3,776米(12,388英尺) …

我提议也允许仅注明日文写法和罗马字,例如:富士山(日语:富士山 Fuji San)和滨崎步(日语:浜崎あゆみ Hamasaki Ayumi)。事实上这也是我最近的做法。我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这是中文维基百科,不是日文维基百科。如果一个条目名称原文是外文,当然应当注明其原文写法,请注意假名注音并非原文写法。如果写得对读者更亲切一些,则应当注明原文写法发音。至于假名拼写则是更加锦上添花但必要性更低的,因为对于不懂日文的人来说,标注假名毫无帮助,而标注罗马字是有帮助的,我们应当假设大部分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是不懂日文的。

优先级 方式 范例1 范例2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富士山(日语:富士山 滨崎步(日语:浜崎あゆみ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富士山(日语:富士山 Fuji San 滨崎步(日语:浜崎あゆみ Hamasaki Ayumi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富士山(日语:富士山ふじさん Fuji San 滨崎步(日语:浜崎あゆみはまさき あゆみ Hamasaki Ayumi

当然了,明明经过那么多讨论,结果社群竟然关于日本相关条目毫无共识,这件事相当令我不理解。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0月25日 (四) 09:57 (UTC)回复

  • (!)意见:首先我反对不标出任何读音的做法。日语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而且,日语汉字读法很多(像我这种半罐水大部分人名和地名都是读不对的,日本人不看振假名也不一定能读对),具体到人名和地名,基本就是本人/当地人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没特别的章法可言。其次,我认为标假名应该优先于表罗马字。罗马字有时候读起来反不如振假名方便(比如如何分音节、长短音问题等等)。--クオン·翡翠·鵺鳥·十姉妹·夜啼鳥(条目拯救愿望单提交) 2018年10月25日 (四) 10:16 (UTC)回复
    • (~)补充:再补充两个用罗马音的坏处:1.对不懂日语的人来说,假名还可以直接从日语维基百科复制下来,罗马音转写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不懂日语,自然不可能把假名转写成罗马字,日语维基百科也很少会把罗马字直接写出来。2.罗马音究竟采取哪一种标准呢?是平文式、还是训令式,或是其他?长音是记为Ō、oo/ou,还是o呢?。等等……这同样是日本人自己都不一定能搞清楚的事情。如果对日语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恐怕是搞不清楚的。--クオン·翡翠·鵺鳥·十姉妹·夜啼鳥(条目拯救愿望单提交) 2018年10月25日 (四) 10:34 (UTC)回复
  • 没看懂阁下到底想提议什么。->>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10月25日 (四) 12:15 (UTC)回复
  • 我觉得第一种就可以接受了。英语也不是严格的表音文字,但不见得有必要每每加入IPA,日语也同理。此外,若采用第三种一些标题比较长的条目就会变成:
  1.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名。》(日语: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あのひみたはなのなまえをぼくたちはまだしらない Ano hi mita hana no namae o bokutachi wa mada shiranai
只是长一点而已,未见影响易读性,这里应该交由编者自己选择。实际上,目前中文维基最长标题的条目—倘若在梧桐树的路上对你说“我梦见了你的微笑”之后我们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兀自持续想了好多天最后有点难为情地得到了一个结论也是采用汉假罗的形式标示。—AT 2018年10月27日 (六) 08:18 (UTC)回复
然而用右侧的信息框来标注日文、假名、转写会好一些。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0月27日 (六) 10:35 (UTC)回复
但是有必要标出假名吗?我倒是认为,只标出日文写法就好了,甚至罗马字也不需要标出(如果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のび太の宇宙英雄记スペースヒーローズ等实际读音和汉字读音不同者,倒是可以上标一下),正如英语也不会每每标出IPA一样。--【和平至上】💬📝 2018年10月27日 (六) 11:08 (UTC)回复
非转译而是转写的罗马字如何帮助搜寻?用转写的罗马字搜寻维基百科似乎也无法直接连到条目,这样不就跟直接把日文原文直接贴上搜寻一样?——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27日 (六) 14:48 (UTC)回复
恕我不能赞同Temp3600的意见。不然每一个条目都应该标注速成/仓颉代码的英文字母、汉语拼音等方便搜寻。--【和平至上】💬📝 2018年10月27日 (六) 17:42 (UTC)回复
如果论必要性,则仅外文原文是必要的,注音,不论是罗马字还是平假名,都不必要。 --2018年10月28日 (日) 07:48 (UTC)
一般只标日文原文则可,假名拼读和罗马字拼读没什么必要,有点教程化。——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28日 (日) 01:35 (UTC)回复
我不反对你的这个看法。但我不同意你的措辞。假名和罗马字注音确实并非必要,但有也比没有好。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0月29日 (一) 00:59 (UTC)回复

以“必要”“推荐”“可以”“不推荐”“不可”五级来评定的话,外文原文是“必要”的,罗马字注音和平假名注音都是“推荐”的。“推荐”的意思是说,没有也可,但如果有人加上了,别人就不能删除。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0月28日 (日) 07:51 (UTC)回复

不认同“有比没有好”就应该保留。不然,条目为什么不注明粤拼、汉语拼音、注音呢?又,为何你认为应该“推荐”加上平假名和罗马字呢?--【和平至上】💬📝 2018年10月29日 (一) 04:57 (UTC)回复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判定那两种为“推荐”,而凡是“推荐”的都是“有比没有好”。标注外文是必须,为外文注音确非必要。认真说来,日文的问题是它的正式形式本身奇怪。理论上讲书面用法的正式形式只有一种,但有时候如果仅仅写正式形式,连日本人都不知道说的是哪个词,会有歧义。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注音是单词一部分是合理的。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0月29日 (一) 06:52 (UTC)回复
但对于非日语使用者,这可谓没有用;如果是日语使用者,希望知道日语说的是哪一个意思,请到日文维基。--【和平至上】💬📝 2018年10月30日 (二) 09:53 (UTC)回复
第一种是原文写法(假名)与实际读音不同的例子,只写原文的话非常容易读错。而且佳能在英文版写的是“Kiyanon”,虽然不符合实际发音,但的确是文字的正确转写形式:
编号 方式 佳能 Jatco Shachihata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佳能(日语:キヤノン Jatco(日语:ジヤトコ Shachihata(日语:シヤチハタ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佳能(日语:キヤノン Kyanon Jatco(日语:ジヤトコ Jatoko Shachihata(日语:シヤチハタ Shachihata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佳能(日语:キヤノンきゃのん Kyanon Jatco(日语:ジヤトコじゃとこ Jatoko Shachihata(日语:シヤチハタしゃちはた Shachihata
富士胶片是原文写法(假名)与实际读音相同的例子,但只写原文的话非常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与其他的几个例子相同:
编号 方式 函馆船坞前停留场 Fujifilm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函馆船坞前停留场(日语:函館どつく前停留場 富士胶片(日语:富士フイルム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函馆船坞前停留场(日语:函館どつく前停留場 Hakodate Dokku-mae Teiryūjō 富士胶片(日语:富士フイルム Fuji Fuirumu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函馆船坞前停留场(日语:函館どつく前停留場はこだてどっくまえていりゅうじょう Hakodate Dokku-mae Teiryūjō 富士胶片(日语:富士フイルムふじふいるむ Fuji Fuirumu
第二种是写法一样,但是在日语中读法不同的例子。这个例子在中文中的读法没有区别(以川内站为例,仙台站是为了说明还有在日文中读音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情况)。
编号 方式 川内站 川内站 仙台站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 仙台站(日语:仙台駅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 Sendai-eki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 Kawauchi-eki 仙台站(日语:仙台駅 Sendai-eki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せんだいえき Sendai-eki 川内站(日语:川内駅かわうちえき Kawauchi-eki 仙台站(日语:仙台駅せんだいえき Sendai-eki
第三种是同一个“长”字在日语中读法不同的例子,而且“长”字在中文中读法也有区别。
编号 方式 长(zhǎng/ㄓㄤˇ)船站 长(zhǎng/ㄓㄤˇ)万部站 长(cháng/ㄔㄤˊ)府站 长(zhǎng/ㄓㄤˇ)者町站 长(cháng/ㄔㄤˊ)谷站 长(cháng/ㄔㄤˊ)谷站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长船站(日语:長船駅 长万部站(日语:長万部駅 长府站(日语:長府駅 长者町站(日语:長者町駅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长船站(日语:長船駅 Osafune-eki 长万部站(日语:長万部駅 Oshamambe-eki 长府站(日语:長府駅 Chōfu-eki 长者町站(日语:長者町駅 Chōjamachi-eki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 Nagatani-eki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 Hase-eki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长船站(日语:長船駅おさふねえき Osafune-eki 长万部站(日语:長万部駅おしゃまんべえき Oshamambe-eki 长府站(日语:長府駅ちょうふえき Chōfu-eki 长者町站(日语:長者町駅ちょうじゃまちえき Chōjamachi-eki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ながたにえき Nagatani-eki 长谷站(日语:長谷駅はせえき Hase-eki
第四种是写法与读音都不固定的词语:
编号 方式 周淮郡周准郡 鞠子宿丸子宿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周淮郡/周准郡(日语:周淮郡/周准郡 鞠子宿/丸子宿(日语:鞠子宿/丸子宿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周淮郡/周准郡(日语:周淮郡/周准郡 Sue-gun/Suzu-gun/Susu-gun 鞠子宿/丸子宿(日语:鞠子宿/丸子宿 Mariko-shuku/Mariko-juku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周淮郡/周准郡(日语:周淮郡/周准郡すえぐん/すずぐん/すすぐん Sue-gun/Suzu-gun/Susu-gun 鞠子宿/丸子宿(日语:鞠子宿/丸子宿まりこしゅく/まりこじゅく Mariko-shuku/Mariko-juku
第五种是官方公布的罗马字写法并非平文式或训令式的词语:
编号 方式 大饭町 箕面市 箕面站
1 仅加注日文原文 大饭町(日语:おおい町 箕面市(日语:箕面市 箕面站(日语:箕面駅
2 加注日文原文和罗马字 大饭町(日语:おおい町 Ohi-chō 箕面市(日语:箕面市 Minoh-shi 箕面站(日语:箕面駅 Mino-o-eki
3 加注日文原文、假名注音和罗马字 大饭町(日语:おおい町おおいちょう Ohi-chō 箕面市(日语:箕面市みのおし Minoh-shi 箕面站(日语:箕面駅みのおえき Mino-o-eki

-- 以上内容是u:そらみみ发表的。修改--そらみみ留言2018年11月1日 (四) 23:51 (UTC)回复

  • 我觉得以上这些例子十分有用。(我甚至觉得例子还应该更多一些。)说下我的看法。首先我们需要解决“到底什么重要”的问题。原文是必要的,这个大家应当都没有疑问。有分歧的是标注读音有多重要,怎么标注读音。那么问题就在读者到底需要做什么。我认为不懂日文的读者也有复制粘贴搜索的需求,懂日文/学习日文的读者有了解读音的需求。
显示方法 例子1(历史假名遣 例子2(日文同形异音 例子3(中文多音字) 例子4(日文多个名字) 例子5(罗马字不规律)
搜索 了解读音 搜索 了解读音 搜索 了解读音 搜索 了解读音 搜索 了解读音
1
2
3
  • 总体来说我觉得2和3差不多好。(注意我只考虑了不懂日文的人复制粘贴搜索和学习者/使用者了解读音)。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1月1日 (四) 09:36 (UTC)回复
我认为,中文维基不需要教读者如何读日文原名,因此,只需加上日文原文即可(中文的多音字也不会标明读音(如长沙湾),为何日文就需要呢?--【和平至上】💬📝 2018年11月1日 (四) 09:41 (UTC)回复
同和。首句宜简短,注明在日本最大机会见到之原文即可。其他日文变体或读音等应写在Japanese Infobox。 ——CommInt'l留言2018年11月1日 (四) 10:28 (UTC)回复
我当然赞成太长时应该写在infobox。中文维基百科确实不需要教读者如何读日文原名,但如果不标注日文原名发音的话,有些时候你就算想搜索都搜索不对。因为日文的书写系统是世界第一愚蠢的。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掏钱来) 2018年11月2日 (五) 05:42 (UTC)回复
  • 写最常见写法的话,感觉下面这两个例子就得写成这样:“我孙子站(日语:あびこ駅)”“难波站(日语:なんば駅)”。这两座车站连官方网站上都是写的平假名,比如“我孙子站”。这个站在现实中好像只有在车票上是用“我孫子”三个汉字表示的,如果用交通卡的话根本见不到这三个汉字,而且就连巴士站都叫做“地下鉄あびこ”。--そらみみ留言2018年11月1日 (四) 11:37 (UTC)回复
  • 我倒是认为应该保留平假名和罗马拼音并行存在。而且建议多加使用jpn等模板,不过如果括注太长可使用japanese模板。中文一样有难读字发音,也标记在标题内,只是少用而已。--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8年11月3日 (六) 06:27 (UTC)回复
    • 同意(最上面开头那个提案)。另外,个人主张就优先级而言,一般条目一定要用第一种,没有特殊需求则尽量不要用二或三。若有特殊需要,应该先用右侧的信息框解决。太多无谓的要求,在增加后来者参与建设的难度。这样说吧,所有日本条目标示日文读音与所有中文条目标示中文读音一样愚蠢,会的人会,不会的人不会,真正需要的活人自然会通过网络、向真人求助、点左边的“日本语”找到资讯,不然该条目的读音和文字及其来源是哪里来的?Cherjau留言2018年11月4日 (日) 20:48 (UTC)回复
    • 我只想说,对于不懂日文的人来说,“きゃのん/キヤノン”这样写,徒增困扰,这是两种叫法?还是两种写法?还是日文原名就是这么写,中间有个斜杠?只有对日文有了解的人才会知道一种是写法,一种是念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1月6日 (二) 03:21 (UTC)回复
              • 我还没说中国大陆的诸多铁路车站条目(包括上海地铁、苏州地铁等)居然有英文括注,明明英文从来就不是中国大陆的官方语言,还有不少人硬要加入,请先处理这一批人再来说标注日语发音应不应该的事。--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8年11月21日 (三) 04:45 (UTC)回复
这确实是真的,上海很多地铁站的括号里都是英文名,比如南陈路站耀华路站等。--そらみみ留言2018年11月22日 (四) 09:40 (UTC)回复

简化标注 编辑

如果是为了简洁,可以在鼠标移动至日语词的上方显示罗马字,假名标注在汉字上方,例如:朝日あさひのア。--Leiem签名·留言2018年11月13日 (二) 05:54 (UTC)回复

有点离题但跟方针也有关系的问题 编辑

如何表示日文字词之间的区隔?

白话文:是神户市(日语:神戸市こうべし Kōbe shi)还是神户市(日语:神戸市こうべし Kōbe-shi)?

各条目用法似乎相当分歧。——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1月18日 (日) 15:07 (UTC)回复

标题含糸字在内的条目 编辑

因涉及条目多,提移动请求没效率,我在编辑摘要说了似乎也没回应,就直接拿来这里讨论了。标题含糸在内的数十个条目,如糸守町糸田站糸井重里糸井嘉男等,先前已经讨论过,使用糸而非丝,相关共识可见Talk:丝守町,请@DreamerBlue详述移动理由并提出可靠来源佐证,不然就麻烦管理员将这类移动再移回去,谢谢。---KRF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2:37 (UTC)回复

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纯粹是日文汉字简化出来的麻烦事。《说文解字》:“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二战结束后,日本将“丝”(いと)简化为“糸”,与原本读作べき的“糸”恰好同形,而后者在汉语中指细小义时音密,罕用。台教育主管部门《国语词典》将读作思的“糸”列为”丝的异体字”,《异体字字典》正式六版则在“丝”字头列明了该异体字;中国大陆的任何现行字表,则根本不承认这是个单字,仅作为偏旁部首存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文维基百科根本就用不到也不该用到这个异体字(除非涉及佛教用语等特殊场合)。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而不是日文维基百科,转写日语汉字应以其本字为准,否则怕是贻笑于读者的。--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19 (UTC)回复
这还是无法凌驾名从主人。-KRF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32 (UTC)回复
如果名从主人凌驾一切的话,白俄罗斯怎么说?他自说自话要求中文世界的人们用一个长期不使用的字形,中文世界既然几乎不用,中文维基百科就没有理由使用。举一个荒谬的例子,如果名从主人的代价是保留现代标准汉语不再使用的字形的话,建议直接把“日本艺术”移动至“日本芸术”,因为日语汉字字形如此。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简化归并问题。日语汉字把字形简化到了一个不再这么用的中文汉字,维基百科当然得给他还原回去。--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35 (UTC)回复
取得共识前不应该自行移动Mittermeyer ~比菲德氏菌的呢喃~ 2021年8月29日 (日) 14:04 (UTC)回复
  1. 请尊重原有之讨论共识,如欲变更请先提出讨论征求共识,而非擅自移动之,以免不必要之争议。
  2. 如欲谈论“中文世界的使用”,以糸守町来说,"糸守町" -wikipedia有 43,400 项结果,"丝守町" -wikipedia则仅约有 516 项结果(而且还包含了不少当年中文维基百科的用字讨论)。可见“中文世界既然几乎不用”之叙述恐有误。
以上。-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4:07 (UTC)回复
其一,照搬字型是中文世界翻译日语汉字的常见问题,本不应发生。上文我已经提及,无论是台标还是陆标,都没有将丝线的“糸”作为规范汉字的说法,要么归为异体字,要么归为偏旁不当字。
其二,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内,明确记载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两者为新旧字型关系。
其三,根据日语转写成汉语的一般惯例,遇到日语简化字必须还原回本字,这几乎属于常识问题。如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把横滨写作横浜,恐怕是要闹笑话的。我刚才检索资料时,见到知乎上有人抨击中文维基百科这一所谓共识为“文盲优越感”,本人不予评价。--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05 (UTC)回复
您说的并非全然没有道理,深入探究起来也是蛮有趣的,对于相关观点个人也表示尊重。然而,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规,无论是名从主人或者常用名称,在中文维基百科当中这几个案例当中都宜使用“糸”而非“丝”,相关理由在上面以及先前的讨论中均已提及。至于您所说的这块,并非中文维基百科当前的命名常规所考虑的范围,即使您认为说现行的官方中译有误,但这个“错误”译名在中文世界也已普遍使用。如果坚持“正字”而去改用一个在中文世界中罕用且非官方的译名的话,反而可能有Wikipedia:原创研究之虞。
另外,再怎么说,您也不应该在未经讨论的情形之下擅自推翻先前的共识。还望您日后避免此类行为,以避免造成对先前参与讨论者的不尊重。-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25 (UTC)回复
另外(~)补充,根据台湾的《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糸”一字在读“ㄇㄧˋ/mì”的情况下,其释义仍为“细丝”[20]。读“ㄙ/sī”时才是“丝”的异体字。且以糸守町来说,在中文语境下大多都是读作“ㄇㄧˋ/mì”,很多听到有人将其读作“ㄙ/sī”的。其余条目大多亦然。-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9:43 (UTC)回复
本人在上文中指的是读“ㄙ/sī”时的情况。在日语中对应汉字读“ㄇㄧˋ/mì”时,读音根本不是ito/shi,而是ミャク/ベキ。日本文部省的字表已经指出,读ito/shi时的该字就是丝的异体字。旧字形也有该字,但跟日语旧字体为此字、读ミャク/ベキ时并非一个字,后者才读“ㄇㄧˋ/mì”。这是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的转换对应关系。--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17 (UTC)回复
感谢您言简意赅的说明,这部分我了解您的论点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如我前面所说,宜照当前Wikipedia:命名常规之“名从主人”与“常用名称”等相关原则来决定条目的命名,而非自行去推敲哪个字才是对的,否则将沦于Wikipedia:原创研究。-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25 (UTC)回复
根据日语音读推回本字,才是“使用中文”、“名从主人”及使用“常用名称”。否则,若中文表记对应的日语汉字与他本身的原名不符,无异于你给他原创了一个日语名称,这才是原创研究——好比你直接根据简体“理发”转写成“理發”一般。--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31 (UTC)回复
非也。如果您有看上一次的讨论的话,会发现到里面有提到中文世界的来源(包含各媒体之报导与官方中译等)使用“糸”字的情况。中文维基百科应遵循其官方中译或者中文世界的常用名称,而非自行去推敲本字而将官译或常用中译指为错误。使用WP:可靠来源甚至官方的中文译名怎么能说是中文维基百科自行原创的呢?-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37 (UTC)回复
其一,读作“ito”的“糸”本就是“丝”字,这是铁打不动的事实。在该读音状况下直接将日语汉字“糸”写成中文汉字“糸”字本就是经典的错误翻译,直接照搬字形,不转回对应汉字。
其二,在日语中已有完整汉字表记且非纯和制汉字(如“丝鱼川”)的情况下,我的确很少见到遵循官方给出译名的先例。
  • 一方面,“名从主人”本就不是必须遵循的规则,例如白俄罗斯至今未移动到白罗斯;另一方面,港台翻译标准随意是长期以来的问题,直接照搬字形问题并不在少数。在遇到日语译名问题时,我一般会查询新华社的译名
  • 另一方面,阁下提到“中文维基百科应遵循其官方中译或者中文世界的常用名称”,这只能应对一般情况,在本讨论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用官方中译,无异于让你在汉语世界使用日语,不符合中日翻译的常识。中文维基百科首先是中文的维基百科,不是日语的维基百科。--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48 (UTC)回复
“如果直接用官方中译,无异于让你在汉语世界使用日语”,人家都已经是“中译”了,那自然就已经是中文了,即使您不满意其翻译亦然。我不清楚您所谓“中日翻译的常识”是否仅是特定地区的情况或者是用于全体中文使用地区(至少个人从未见过相关规范),不过如果就“糸鱼川/丝鱼川”这笔个案的话,考虑到您提到新华社等中国大陆官方媒体普遍使用“丝鱼川”来翻译“糸鱼川”、之前的讨论则提到了台湾方面的官方媒体普遍以“糸鱼川”译之(个人一直以来也大多是见到“糸鱼川”而非“丝鱼川”,台湾的国家教育研究院也是将其译为“糸鱼川”[21]),我想或许可以使用字词转换将“丝鱼川”视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标准译名、而“糸鱼川”视为台湾方面的译名(港澳马新方面的话我就不清楚了)。其他条目亦可以类似方法比照办理。-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16 (UTC)回复
哪怕人家声称自己是“中译”,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中文么?直接“形译”而不顾字型,本身就是错误的翻译方法。就这个案例而言,现代日语翻译成中文时“糸”应当照搬的情况只有诸如“糸部”“鱼丁糸”等词语中指偏旁部首的情况,而这种情形在日语里并不读作ito/shi,而是读作beki/myaku,这个读音的使用频率很低;在绝大多数其他情形(如:丝线、单位“丝”等),均对应日语的常用读音ito/shi,我之前已经提供了日本文部省《常用汉字表》作为佐证。--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42 (UTC)回复
我了解您的论点,但毕竟维基百科的内容须以相关来源为准,不宜自行依字源与发音推敲译名。好比“糸鱼川/丝鱼川”在中国大陆的官媒译作“丝鱼川”、且常用“丝鱼川”,在台湾的官方则译作“糸鱼川”、常用“糸鱼川”,这时字词转换似乎就蛮适合的。而以糸守町这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作品虚构地点而言,自然须以该作品之官方中文作品为准。也就是说,决定条目该如何命名,应一律采当前能获得之WP:可靠来源做判断,看他们是如何去翻译该主题的中文名称的,而非自行以“字”去推敲。-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49 (UTC)回复
这从头至尾都和可靠来源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字词转换问题,不要和什么“可靠来源”相混淆。读作“ito”的“糸”本就是“絲”字,这是一个有多个来源佐证的基本事实,不因所谓“可靠来源”的作者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发生任何改变。日语中简化汉字转写本就容易和汉语汉字撞在一起,日文汉字转写成汉语汉字本就类似简繁转换,需要对应原本字型,这也属于基本常识。请问您看到日语里面的“艺术”二字会直接按日语字形写成“芸术”吗?请使用中文。不要原创一个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混杂的译名,这才是原创研究。--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05 (UTC)回复
请不要自行随意推断“作者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这不仅是您的主观论断,也未顾及该种翻译在中文世界颇为普遍的情形,甚至也很不尊重不同地区所使用的翻译原则。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台湾的国家教育研究院将“糸鱼川”的“中文”译为“糸鱼川”,其他台湾的官方媒体如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亦然。有多个可靠来源支持的译名绝非中文维基百科之原创。-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14 (UTC)回复
从我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日语汉字“糸”读作“ito”时在日语中是“絲”字之略(《常用汉字表》),而絲是传统汉字(显然),故应该转为絲字,而不是转为与絲同音的异体字“糸”(何况读作“beki”的日语汉字“糸”所对应的汉语字“糸”显然另有所指)。至于台湾地区直接搬日语汉字、不使用中文汉字的翻译原则——我今天的确学到了。--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21 (UTC)回复
是的,我知道您的视角是如此。至于台湾方面的翻译原则,也不能简单以“直接搬日语汉字、不使用中文汉字”论之,但在此不多加以赘述。总而言之,此类译名均宜以各中文使用地区之标准为准,至于判断方式则可以去查询相关官方单位的用法、或者是该地区之最常用名称,而不宜以一概全。-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26 (UTC)回复
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这和译名中保留“付属”(附属)“沪过”(滤过)“芸术”(艺术)“横浜”(横滨)之类的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典型的字型转换问题。我想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至于未来如果真的要加转换组,我所说的中国大陆的沿用本字原则,记载于中国大陆的部门规章《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中国地名委员会,今民政部区划地名司)。--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35 (UTC)回复
@DreamerBlue: 日本芸术并不是官方中文名称(也没有官方可言,不属于‘名从主人’),自然不需要跟着用芸,与现在大多的案例不同情况。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36 (UTC)回复
@DreamerBlue: 也请你注意,横滨市的官方中文译名就是‘横滨市’,所以理所当然是用‘横滨市’而不是“横浜市”。‘但这和译名中保留横浜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43 (UTC)回复
中文不用?去玩《逆转裁判》。如果还不信,我给你翻新华字典。 --Milky·Defer 2021年8月29日 (日) 15:07 (UTC)回复
新华字典》(第12版)第334—336页(Mi)根本不存在这个字。--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12 (UTC)回复
注意:以下为适合使用“名从主人”原则来命名的情况:
机构、组织、公司等:如果该机构、组织、公司或其上级机构、组织、公司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微软。
品牌、商标、产品、赛事、奖项等:如果拥有这些事物的机构、组织、公司或个人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如百事可乐。
国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该国或该地的政府或其上级政府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主权有争议者除外,先到先得为主),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如首尔。
人物:如果其个人发表的作品,或其认可的中文官方资料中出现有他本人的中文姓名或译名的,以该中文姓名或译名来命名,如陆克文。
‘如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根本就不属于‘名从主人’的原则,所以不用 芸 理所当然,但这与现在情况不同,现在情况符合 地方名字 的条件。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21 (UTC)回复
如果你要在这种意义上名从主人,建议你把把横滨写作“横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这违反日中翻译的基本常识。翻译常识问题怎么变成了名从主人问题?我不明白。--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28 (UTC)回复
本节描述对于条目命名的原则和主要惯例,以及遇惯例间冲突、各地用字、用语不同时的处理原则。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0 (UTC)回复
其次 [22] 这只是一个草案,并不是落实的指引。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26 (UTC)回复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内,明确记载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两者为新旧字型关系。’
此外我找不到文件里哪里有提到你的论述,可能是我不熟日语缘故,所以拜托你把原文指出。且我相信过往的做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现今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2 (UTC)回复
编辑冲突(本回答针对“名从主人”原则)在日文翻译过来的条目中,“糸”本就是日语汉字,而非汉语汉字“糸”。这种情况下还原成原本的汉语字型(康熙体“絲”)才是正确的。你强调各地用字无用,日本又不说汉语,字型当然以汉语世界的本字为准,即“絲”。
(本回答针对《常用汉字表》)《常用汉字表》“表凡例及使用方法”(表の見方及び使い方)章节第六条写道:“圆括号里的字型,就是所谓的康熙字典体。这是为了表示与明治年间以来所使用的的活字字体之间的联系而添加的参考。但没有显著差异字型则省略。”(丸括弧に入れて添えたものは,いわゆる康熙字典体である。これは,明治以来行われてきた活字の字体とのつながりを示すために参考として添えたものであるが,著しい差異のないものは省いた。)--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36 (UTC)回复
‘这种情况下还原成原本的汉语字型(康熙体“丝”)才是正确的。’这与‘名从主人’的指引论述相冲突,请问是根据那个指引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40 (UTC)回复
表格里面明确记载者“糸”和“丝”等价但字型不同。而“丝”才是中文世界的通行字型,这才符合使用中文方针。--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45 (UTC)回复
请先参看Talk:糸鱼川市,不要白费前人的讨论。--AT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8 (UTC)回复
我不只参看了您给的链接,我还参看了Talk:白俄罗斯,也没打算白费前人的讨论。--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42 (UTC)回复
既然您已得悉先前的讨论,还请您避免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推翻前人共识结论的操作,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争议。谢谢。-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32 (UTC)回复
必须声明,我是被人ping出来才知道之前对此类有关日文汉字的地名条目有共识这回事。之前则是先看了白俄罗斯条目,参考了翻译应优先名从主人还是优先使用中文。--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57 (UTC)回复
了解。那么还请您在进行大规模操作前先查看一下该条目的讨论页。即使事前有所疏漏,也宜在他人向您提醒之后先行自我回退。另外,由于您所进行的大规模操作涉及大量条目与分类页面,即使未有先前讨论,仍以先行交付讨论确认共识为宜。-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8:02 (UTC)回复
这一类名称应牵涉到“名从主人”中的两种条件:
1.‘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可优先考虑使用该中文名称。 ’
2.‘一个事物: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日文、越南文、韩文等中文之外的文字资料出现该事物的日文汉字、越南文汉字和韩文汉字等专有的名称,“名从主人”原则仅起参考作用,如“阿倍仲麿”等。其中的日文汉字的翻译原则请参见维基百科:汉字文化圈语言专有名词的中译规则、维基百科: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惟该原则并未达成共识。’
(“糸守町”符合这里“名从主人”的条件1,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区皆为官方/常用名称)
如果现在名称是根据条件1的话应该是没争议的,因为使用官方中文资料的中文名称既符合“名从主人”又符合“使用中文”。
麻烦的只是如果是根据条件二的就和使用中文方针冲突。(不过至少也总比两个草案有参考价值)
在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命名应当遵守以下的主要原则。它们之间有时存在冲突;此时编者需要选择倾向于其中某些原则,而放弃其他的某些原则。
目前我看到大部分使用“糸”条目的都是根据官方中文资料的中文名称(条件1),所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反倒是条件2我觉得有必要搞个方针讨论一了百了。(单纯日文汉字的“名从主人”相对于 “使用中文”)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55 (UTC)回复
通知@DreamerBlue: 因为我改了一些东西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6:28 (UTC)回复
其实即使是“使用中文”那个段落,也写着“惟若原文名称比中文翻译的名称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或如果不存在中文翻译的名称,则应使用原文名称”。-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32 (UTC)回复
@SIridiuM28:我的确认为“条件2”需要一个一了百了的说法,这么下去并不是办法。--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10 (UTC)回复
@DreamerBlue:看来你缺乏了些在社会正常生活所需的常识呢,简单来说就是约定俗成。例如长沙湾的“湾”字,约定俗成的读音是“环”而非“湾”。难道你要当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正音魔人”,强迫他人用你所谓的“正确读音(自称)”吗?--<JasonHK ✉️ 📝 /> 2021年8月29日 (日) 18:49 (UTC)回复
在日语汉字中,这两个“糸”并非一个字,只是正好同形,与汉字中一字多音的情形不是一回事。--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17 (UTC)回复
@DreamerBlue:即使是错的那又如何?你是否明白什么是约定俗成吗?现在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是保留“糸”,比方说在香港发行《你的名字。》等日本电影的新映影片除非你拥有时光机,能回到过去强迫所有公司都必须用“丝”字,否则应该保持使用“糸”字。
再者尸守町尸田站尸井重里读起上来也太可怕了。[开玩笑的]--<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2:36 (UTC)回复
我对约定成俗没有兴趣,问题是这里也不存在什么约定俗成,按中国大陆的翻译标准(这是不是算约定成俗?),保留“糸”就是彻底错误且可能严重误导读者的。结合上文和平君不断重复的内容来看,我善意推测在这个地方存在翻译规则差异。--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2:51 (UTC)回复
重点应该不是约定俗成,而是‘‘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可优先考虑使用该中文名称。 ’ ’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23 (UTC)回复
@DreamerBlue:别在乱掰什么“善意推测”,你才是那个无视前人讨论结果、胡乱移动条目的人好吗?--<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3:17 (UTC)回复
好像以前有关于汉字圈内的中译原则:Wikipedia:汉字文化圈语言专有名词中译规则Wikipedia: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30日 (一) 01:26 (UTC)回复
只是草案,可能也要讨论下(纯日语汉字)‘名从主人’和‘使用中文’哪个更优先。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2:20 (UTC)回复
根据命名常规,根本不用管到底用哪个最正确,只要管哪个在中文语境里最常用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0日 (一) 02:43 (UTC)回复
你在说什么呢,‘‘名从主人’和‘使用中文’’两个都是命名常规来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2:57 (UTC)回复
“丝”、“糸”两种表记,不见得哪个一定最常用,倒是可以推出哪个最正确。--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2:52 (UTC)回复
我个人认为哪个在中文圈中更常用,哪个就更优先。--<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3:01 (UTC)回复
路过,我觉得可以邀请上次参与相关讨论的@CherjauChiefweiOwennson等人发表意见。——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1年8月30日 (一) 03:39 (UTC)回复
“丝”是对的,但“糸”用的人多,逐渐导致错的成了对的。总结:都怪《你的名字》。[开玩笑的]利益相关:修读专业日语。--安忆Talk 2021年8月30日 (一) 03:45 (UTC)回复
我在之前的论战中其实已经很详细说明了,按照名从主人原则、按照日文使用该字的流变、引用历代史料、最早的军用书信、当地地方史著作、大正地图证明日本人分得清糸和丝两个字,他们明白地使用糸作为该地的用字,也没有把糸简化,把丝和糸弄混乱的,是今天学中文有问题的人,所以到今天糸和丝在日文汉字还是分开的。我觉得如果这些新手如果没有能力阅读并按之前的讨论一一推翻以前的论证,根本无须多加理会,直接改回就好。如果要翻案,应该是对方要求翻案,而不是自己去要求重新自我证明,我觉得做为正常人应该要清楚这一点逻辑,不要白费过去曾经投入的时间。至于最前面提到糸不是中文的课题,请翻阅《说文》、《康熙字典》等辞书,糸是糸,丝是丝,这两个中文字,我也知道有些奇怪的人常常以有限的中文能力来吵,那就不要和他们折腾了。至于还有一点,因为就是积非成是观,这点我是赞同的,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积非成是,想要通过维基百科来积非成是,我觉得是有些幼稚和无谓的。Cherjau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4:35 (UTC)回复
其一,读作“ito”的糸与絲为同一字,这是没有疑问的,无论这个“糸”是“丝线”的“丝”还是表示折合今天“ito”这个音的日语汉字“糸”。其二,无论按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还原本字,还是按台湾的辞书“读ㄙ/sī时为丝的异体字”,都没有保留现在不常用的中文字型的理由。其三,至于您“引用历代史料、最早的军用书信、当地地方史著作、大正地图证明日本人分得清糸和丝两个字”,昨晚我回顾了Talk:糸鱼川市#讨论区,认为之前Chiefwei、そらみみ早已驳斥得较为到位,我不想重复。其四,《说文》《康熙字典》中的“糸”并不是日语中读作的“ito”的“糸”“絲”,而是对应今天汉语中的“ㄇㄧˋ/mì”、日语中的“beki”;您声称“日本人分得清糸和丝两个字”,就应当知道读作“beki”的“糸”今天只用作偏旁的称呼,无论在汉语还是日语都是罕见用法。最后,把丝和糸弄混乱的,是过去和今天学中文都有问题的人,想要通过维基百科来积非成是,我觉得是有些幼稚和无谓的。--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4:55 (UTC)回复
糸和丝的混乱,阁下真的要好好去读读之前的讨论,你真的是看不懂;日文虽然的确把丝简化为糸,但是并不等于糸必须等于丝,糸一直是单独存在的,而且自古以来就可以念Ito,念成Ito的糸不管丝字发生什么变化它还是糸,不会因为丝字曾经简化,就必须把所有的糸还原为丝;再说白一点,以前日本人即使是有丝有糸,糸还是念Ito的;另外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就有单独[收录糸字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p9Luzj&o=e0&sec=sec1&op=v&view=0-2],而中国也不是只有新华字典,新华字典也不是全部;你是真还是假,分不清这逻辑。至于您回顾讨论能得到他们两位成功反驳的“结论”,我只能对您的阅读理解甘拜下风。各位,中文维基百科不要一直重复这种莫名其妙、浪费太多时间的翻案行为,东西要证伪是要推翻的人应该做的努力,他没有能力阅读理解之前的讨论,也没有能力推翻原本的讨论,然后要惊动那么多人翻案我是觉得很奇怪。Cherjau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12:04 (UTC)回复
‘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可优先考虑使用该中文名称。 ’现在大多使用“糸”的标题都是依据此指引。如果你真的觉得‘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override 维基的指引,那你就在简体变体中改吧。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5:20 (UTC)回复
其实纠结谁对谁错是没什么意义的,既然人家官方指定中文是用‘糸’,那根据‘它的拥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资料里有出现到该事物的中文名称的,可优先考虑使用该中文名称。 ’就应该使用‘糸’。‘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并不是维基的指引。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5:23 (UTC)回复
我记得新潟县、栃木县都曾经一度在中文被写成新泻县、枥木县,但经过县政府官方声明确定以后,在中文以“潟”“栃”为准。只是糸鱼川市没有这样的官方声明而已。目前我只能根据不同的中文情况(比如说JR西日本用丝鱼川,越后心动铁道用糸鱼川之类)的方法搁置之。--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1年8月30日 (一) 05:00 (UTC)回复
汉字简化的副作用不浅啊……加油吧。 绀野梦人 肺炎退散 2021年8月30日 (一) 12:10 (UTC)回复

命名常规祇有常用名称原则、名从主人惯例。“根据日语音读推回本字”无论如何合乎字理、字源,不是常用名称,没有参考字理,就是原创研究。即使有参考资料证明合乎字理、字源,不是常用名称,不名从主人,不符合命名常规,就不应采用该命名。如果常用的词是“理發”哪怕正确的词是“理髮”,也应采用前者,因为“维基百科内容的门槛,是可供查证,而非真实正确”(Wikipedia: 非原创研究,方针)。“梗圖”“哏圖”同理。不可能因为“并”合乎字理、字源,就用“并”取代“并”。也不可能因为部分简体字不合字理、字源,就擅自转换部分简体字为大陆地区罕见的字形。维基百科以现实(de facto)、证据为重,而非少数观点、推论、或想法。 —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1年9月5日 (日) 11:50 (UTC)回复

动议处理其他把日文汉字直接复制贴上当中文用的真日文假中文条目名 编辑

(!)意见 我就从没听说过。(“真日文、假中文”)--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6:15 (UTC)回复
@Red16:请问什么叫做“球形屋根”?,球形屋根真的是中文?(ja:球形屋根),自己看条目,他根本不是“球形”只是外观部分“似球状”;“屋根”是什么鬼?屋子什么时候会长根了?你确定这个是“中文”?—- [雪菲🐉蛋糕🎂] >[娜娜奇🐰鲜果茶☕](☎️·☘️2021年9月6日 (一) 06:38 (UTC)回复
返回到项目页面“格式手册/日本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