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从原始佛教分裂出来的早期教团派别,如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等

初期佛教
經典

最初僧伽
 大眾部
 ├ 一說部
 ├ 說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聞部
 ├ 說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說轉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別說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飲光部
  └ 赤銅鍱部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歷史

编辑

所有部派共同傳說,各部派皆源自於釋迦牟尼的初期僧團。在各種文獻中,有最初分裂為兩大部,即上座部與大眾部;又有最初分成三眾或四眾,後來分裂為十八部、二十餘部的種種說法。在上座部與大眾部根本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在根本分裂之後的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部派分化的另一個標準,是以傳承的律藏來分別,傳統上有律分五部的說法。

佛教文獻中,有一些對各部派分化的歷史記載,由於各部派都想強調自己是嫡傳正脈,許多內容都可能是後世主觀臆想。進行歷史研究的資料來源絕大多數仍是佛教文獻,這些文獻的寫作時間與所記述事件相隔都很久遠,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又經過不斷更改,存在很多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之處,現代學術研究也難以建立客觀、中立、純粹的早期佛教歷史。學者認為,部派分化可以分成四個時期:根本分裂後,僧團分成二部(上座部、大眾部)。在阿育王在位初期,分別說部已從上座部中分化出來,形成先上座部分別說部大眾部三個主要派系。稍後先上座部又分化為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形成四大部主流。最後,分化出十八部或二十餘部等不同的小派系。

至西元前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盡相同的經典。各部派在西元一世纪前大乘佛教成为印度佛教主流之後,仍然继续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

初期僧伽

编辑

所有律藏一致記載,佛陀滅度之後,大迦葉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優婆離誦出律藏阿難誦出經藏(即後世傳承的五部《阿含經》),集結佛教的經典與僧團戒律。

大唐西域記》記載大眾部結集的傳說,無法參與第一次結集的大眾,在距第一次結集地點二十餘里處發起了數百千人大結集,因參與者廣泛而稱大眾部結集[1]。《三論玄義》記載婆師波尊者在第一次結集的界外發起了大眾部萬人大結集,稱為界外結集[2]。《大唐西域記》稱大眾部大結集所產生的經典,除三藏外還有雜集藏和禁咒藏。解釋《增一阿含經·序品》的《分別功德論》謂阿難集出三藏及雜藏,方廣經等菩薩藏分為別藏不在其中[3][4]

根本分裂

编辑

各部派經典中,都記載了佛教僧團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二者,這個事件被稱為根本分裂,成為部派佛教的開端。根本分裂的時間與原因有許多不同的傳說,現代學者多數支持,根本分裂的原因與戒律上的分歧有關。

上座部律藏一致記載,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南傳佛教記載此時摩揭陀國黑阿育王在位),僧團因為對於戒律的態度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毗舍離僧團所行的十事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

南傳佛教《島史》傳說,東方比丘拒絕七百集結結論,自行進行大結集,成為根本分裂的開始。但在大眾部《摩訶僧祇律》中,七百結集只因求乞金錢一事,當時與會者請優波離尊者的弟子陀娑婆羅尊者誦出律藏,他重申了求乞金錢非法[5],沒有記載其他九事,此時兩派觀點雖有分歧但仍未徹底決裂。因此根本分裂應是在七百集結之後才發生。

此外又有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提出的因大天五事而分裂的傳說,以及《舍利弗問經》提出的長老比丘抄大眾部律開張增廣,產生新舊律不同而分裂的傳說。《大智度論》記載佛滅百年後,「阿輸迦王般闍于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

三眾與四眾分化

编辑

姚秦時譯《十八部論》記載,佛教僧團因諍論三比丘提出五事異說,而分裂為根本二部[6];藏傳清辨《異部精釋》中也提到類似的說法[7]。到了陳朝時譯《部執異論》,修改為四眾諍論外道提出的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8];到了唐朝時譯《異部宗輪論》,再修改為四眾諍論大天五事,而分裂為根本二部[9]。學者認為,這顯示早期的傳說是先分為三眾,但至後期時則被改為分成四眾。

佛教部派的分化,與地域、民族、語言、文化造成的隔閡有關。四眾之中,能比丘,可能是龍比丘之誤,即長老龍、龍象眾,一個說法是指大天[10],另一個說法是指優婆離傳承的律師[11],即分別說部。因緣眾,即堅意、外邊眾、邊鄙眾,傳說為大天弟子,即大眾部[12]。多聞眾,傳說為阿難傳承的經師[13]。大德眾,傳說為阿毘達磨論師,屬富樓那傳承的論師[14]。學者認為,這個傳說顯示了佛教僧團因為傳承不同,對經、律、論的偏重不同,而產生分裂。

學者認為,三眾分化,可對應到分別說部大眾部先上座部;稍後,因為先上座部分裂為說一切有部犢子部,形成四眾傳說。《布頓佛教史》中引用調伏天蓮花生的說法,將四眾解釋為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四者,並且認為以不同語言誦戒,造成四眾的分化。其中,說一切有部使用雅語(古梵文,又稱闡陀、天語),正量部使用雜語,南方大眾部與分別說部使用俗語(阿槃提語、阿布蘭迦語),西印度分別說部使用鬼語(毘舍遮語、土語,可能是巴利語前身)。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也將諸多部派歸結為大眾部、上座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正量部等四部[15],藏傳多羅那他也有相似記載。

有關文獻

编辑

現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結集犍度是研究根本分裂、“律分五部”說法以及初期佛教歷史的關鍵資料來源。公元489年譯赤銅鍱部善見律毘婆沙》記載到了第三次結集前後的歷史,南傳佛教《島史》和《大史》引述加工了律藏註釋的有關歷史內容,這二部編年史以及現在版本的《一切善見律注》強調了自己是“上座部”。

上座部後續分化的主要標誌性文獻是提婆設摩識身論》,此論先批判沙門目連為“誹謗、違越、拒逆世尊所說契經”,再自稱“性空論者[16]而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分歧。《大毘婆沙論》和《舍利弗問經[17]最早提出“上座部”這個概念,特別是《大毘婆沙論》記載了早期主要部派的論點,是研究早期部派分化的重要資料來源。

赤銅鍱部論事》記載了大量部派觀點,並有據信是覺音論師所做的註釋指明了各觀點所歸屬的部派。後世的《異部宗輪論》是研究部派宗義和歷史的常用資料,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和藏傳清辯異部精釋》是對它的註釋。《異部宗輪論》以旁觀者的角度[18],記載了三支根本宗義,即大眾部、說一切有部、化地部三支根本宗義,其他部派在其一基礎上再有自己獨特宗義,在其追溯出來的根本上座部的支派中含有以這三支為基礎的部派,而根本大眾部支派中也出現了以說一切有部為基礎的部派。

部派列表

编辑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稱有十八個部派或二十個部派。下面列出來自不同來源的部派列表。

南傳記載

编辑

下表取自斯里蘭卡《島史》和《大史》關於第三次結集前情況的記載[19]。根據島史記載的傳說,首次分裂發生於佛滅後二百年,由律制的十事而起[20],從上座部中分裂出大眾部,此後大眾部又多次分化。上座部的再分裂發生於佛滅後二百三十六年,阿育王統治巴連弗城時,由異執而分裂[21][22][23]

此外,在《島史》列出下列六個未說明起源的部派:

北傳記載

编辑

下表來自世友菩薩[24]的《異部宗輪論[25],是說一切有部的記載[26][27],其傳說佛滅百有餘年(或載百一十六年),阿育王統治時,因四眾(或載三眾)共議五事不同,發生初次分裂。此後大眾部多次分化,至佛滅二百年滿,又因大天五事分裂出制多部等部。上座部先是一味和合,至佛滅後三百年初,因諍論分裂為說一切有部和本上座部,後者轉名雪山部,爾後從說一切有部,分化出多部。至佛滅後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出經量部

義淨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

並記述四部分佈情況為:

  • 摩揭陀。則四部通習。有部最盛。
  • 羅荼、信度(西印度國名)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
  • 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
  • 南面則咸遵上座。餘部少存。
  • 東裔諸國雜行四部。
  • 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
  • 南海諸洲有十餘國。純唯根本有部。正量時欽。近日已來。少兼餘二。

出自大眾部[29]的《舍利弗問經[30]以及出自大乘佛教[31]的《文殊師利問經[32][33]也對部派分化有所記載。中觀派論師清辨的《異部精釋》又列出三種十八部說,分別出自上座部所傳、大眾部所傳、正量部所傳[34]

現代佛學

编辑

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傳承之間的關係,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各有不同說法,直到現代學者中仍然有所爭議。按現代佛教研究者的看法,大眾部分派按上座部記載,上座部分派按大眾部記載[35],對各部派做如下簡單整理:

有關諍論

编辑

一部份部派不認可大乘佛教的來源傳承[37][38] 「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39]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來自窟外集結」,認為這些經典非《阿含經》、亦非釋迦牟尼佛所說,而大乘佛教則視其所固守的教法为「小乘佛法」。

引用

编辑
  1. ^ 《大唐西域記》卷第九(一國):“大迦葉波結集西北,有窣堵波,是阿難受僧訶責,不預結集,至此宴坐,證羅漢果。證果之後,方乃預焉。阿難證果西行二十餘里,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大眾部結集之處。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結集之眾,而來至此,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毘柰耶藏、阿毘達磨藏、雜集藏、禁咒藏,別為五藏。而此結集,凡、聖同會,因而謂之大眾部。”
  2. ^ 吉藏三論玄義》:「言二部者。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諸聖弟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祇闍崛山中。結集三藏。爾時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謂迦葉為上座。迦葉上陳如一夏。為佛以法付屬迦葉。名上座部也。迦葉所領但有五百人。依《智度論》則有千人。二大眾部。即界外大眾。乃有萬數。婆師波羅漢為主。此云淚出。常悲苦眾生而淚墮也。即五比丘中之一人而年大迦葉。教授界外大眾。所以有二眾。迦葉有五百羅漢。前入界內結集三藏。後多人來結集三藏。迦葉並不許之。有二因緣。一者五百皆聰明人故。二者已羯磨竟故。依《智度論》。阿闍世王但設千人食。故餘人來不得。」
  3. ^ 《分別功德論》:佛在世時,阿闍世王問佛菩薩行事。如來具為說法。設王問佛:「何謂為法?」答:「法即菩薩藏也。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阿難所撰者,即今四藏是也。……彌勒所以下者,懼阿難合菩薩法在三藏,大小不別也……彌勒亦知阿難部分三藏,然猶懼後學專習空法斷結取證,是以顯揚大乘,分為別藏
  4. ^ 增一阿含經·序品》:「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
  5. ^ 摩訶僧祇律·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法》:「佛告諸比丘。汝等當如是學。不得畜金銀。我無有方便得畜金銀。」
    摩訶僧祇律·雜誦跋渠法·七百集法藏》:「乃至諸長老。是中須鉢者求鉢、須衣者求衣、須藥者求藥。無有方便得金銀及錢。如是諸長老應當隨順學。」
  6. ^ 《十八部論》:「佛滅度後百一十六年,城名巴連弗。時阿育王,王閻浮提,匡於天下。爾時大僧別部異法,時有比丘,一名能,二名因緣,三名多聞。說有五處,以教眾生。所謂從他饒益無知,疑由觀察言說得道。此是佛從始生二部,一謂摩訶僧祇。二謂他鞞羅(秦言上座部也)。」
  7. ^ 《異部精釋》:「僧伽諍論大起,長老龍及堅意等多聞者,宣揚根本五事。……由是分為二部。」
  8. ^ 《部執異論》:「如是所聞,佛世尊滅後,滿一百年,譬如朗日隱頞悉多山。過百年後更十六年,有一大國名波吒梨弗多羅,王名阿輸柯,王閻浮提,有大白蓋,覆一天下。如是時中,大眾破散。破散大眾凡有四種:一大國眾,二外邊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此四大眾,共說外道所立五種因緣。五因緣者,如彼偈說:『餘人染污衣,無明疑他度。聖道言所顯,是諸佛正教。』思擇此五處,分成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弟子部。」
  9. ^ 《異部宗輪論》:「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10. ^ 《異部宗輪論述記》:「象眾者喻大天之流。」
  11. ^ 《異部宗輪論述記》:「又有釋言,若凡若聖,持戒清高,善閑律部,眾中無畏,譬如龍象,即持律者,名龍象眾,尊者近執之學徒也。」
  12. ^ 《異部宗輪論述記》:「邊鄙眾者,大天之門徒等也。」
  13. ^ 《異部宗輪論述記》:「若凡若聖,廣誦眾經,善持佛語,諸經師等,名多聞眾,尊者慶喜之學徒也。」
  14. ^ 《異部宗輪論述記》:「若凡若聖,玅解玄理,深悟幽宗,有道可稱,名大德眾,即阿毗達摩諸大論師,尊者滿慈之學徒也。」
  15. ^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1:「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國相承,大綱唯四(一阿離耶莫訶僧祇尼迦耶,唐云聖大眾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萬頌,唐譯可成千卷。二阿離耶悉他陛[打-丁+羅]尼迦耶,唐云聖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離耶慕[打-丁+羅]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唐云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離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聖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萬頌。然而部執所傳,多有同異。且依現事言其十八,分為五部。不聞於西國耳)。」
  16. ^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七經》:「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17. ^ 舍利弗問經》:「文殊師利。白佛言。……又言。當何名斯經。佛言。當名《菩薩問喻》。以廣大故。又名《舍利弗問》。」
  18. ^ 文殊師利問經·分部品》:「佛告文殊師利。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十子。真實如來所說。文殊師利。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聲聞緣覺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
  19. ^ 大史》第五章第三次结集:初始,以摩诃迦叶为首的大长老们进行的正确结集,被称为上座部结集。在最初的一百年中,只有上座部一派,以后才逐渐产生了其他的学派。被参加第二次结集的长老们谴责的恶比丘,共有一万人。他们建立了名为大众部的学派,以后又产生出牛家部(雞胤部)和一说部。从牛家部产生出说假部和多闻部,它们当中又产生出制多山部,加上大众部,共六部(英文版:From this arose the Gokulika and Ekavyoharika (schools). From the Gokulika arose the Parniatti sect and the Bahulika, from these the Cetiya sect. (Thus) there are six, with the Mahasamghika)。又从上座部产生出化地部比丘和犊子部比丘两派。又从犊子部比丘当中产生出法上部、贤冑部比丘,以及六城部(密林山部)和正量部。又从化地部比丘中产生出说一切有部比丘和法藏部比丘两派。从说一切有部产生出迦叶遗部,后又生出说转部比丘,再生出经量部。加上上座部,共有十二部。算上前述六部,共满十八部。在第二个百年中,复产生了十七部,而后又产生了另外的学派。如雪山部、王山部,以及义成部、东山部比丘和西山部、金刚部(西王山部)。这六部是在赡部洲分出来的,法喜部(無畏山派)和海部(祗陀林派)是在楞伽岛分出来的。
  20. ^ 《島史》:「經過最之百年,達第二之百年時,於上座之說,生起最上之大分裂。集毘舍離一萬二千跋耆子等於最上之都毘舍離宣言十事。」
  21. ^ 《島史》:「經〔佛滅後〕第二百三十六年上座部再生大分裂。信佛之教〔法〕剎帝利大王法阿育統治於巴連弗城。……為絕滅外道等,六萬多數之佛陀聲聞、勝者之子等來集。於此之集會長老之目犍連子與師等於大龍象,地上無有如彼者。王問長老對聖者中若干被殺所行。〔故彼〕行神變而拂王之疑惑。王於長老之前受教〔法〕,已行截斷賊住比丘等之標徵、不尊重之外道等,依自說而出家……彼等悉反對上座說而分派,為絕滅彼等輝揚自說。長老宣說〔屬〕論事之阿毘曇論書。如是墮負異說之破滅以後已無。長老宣說〔屬〕論事之阿毘曇論書,為淨自說,〔為確立〕永久之教〔法〕。導師選千阿羅漢,執最勝者行法之結集。」
  22. ^ 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如是大德帝須。方便令王知已。七日在園林中。帝須教。是律是非律。是法是非法。是佛說是非佛說。七日竟。王勅。以步障作隔。所見同者集一隔中。不同見者各集異隔。處處隔中出一比丘。王自問言。大德。佛法云何。有比丘答。言。或言。或言非想。或言非想非非想。或言世間涅槃。王聞諸比丘言已。此非比丘。即是外道也。王既知已。王即以白衣服與諸外道。驅令罷道。其餘隔中六萬比丘。王復更問。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別說也。諸比丘如是說已。王更問大德帝須。佛分別說不。答言。如是大王。知佛法淨已。」
  23. ^ 印順《印度之佛教》:「銅鍱部者說:迦王尊信佛教,外道窮於衣食,多濫跡佛門,以外道義入佛法中。佛教因此起諍,摩竭陀大寺雞園內,不能和合說戒者凡七年。王遣使勸和,不聽,使者怒殺僧眾。王聞之大驚,至寺悔過,問使者以應得之罪。或曰:依王所命,應王得罪。或曰:王無殺意,使者得罪。或曰:兩俱得罪。王大惑曰:誰斷我疑?諸比丘推目犍連子帝須,於是遣使迎之於阿烋河山。王從之諮受佛教,知其為分別說者,即依之沙汰僧侶,賊住比丘多逐歸本宗。時博達者猶數百人,以外道朋黨盛,恐剪除之為害佛法,乃別建寺以處之。僧眾清淨已,集學德兼備者千人,和合說戒,並結集三藏,即銅鍱部所傳之第三結集也。」
  24. ^ 《出三藏記集》:「優波掘羅漢第五、慈世子菩薩第六、迦旃延羅漢第七、婆須蜜菩薩(Vasumitrā)第八、吉栗瑟那羅漢第九、長老脇羅漢第十」
  25. ^ 異部宗輪論》: 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
  26. ^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異部宗輪論者,佛圓寂後四百許年,說一切有部世友菩薩之所作也。」
  27.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所說的說一切有部宗義,與《發智》、《品類》論等相合。所說的說經部義,還是初期的說轉部義,與晚期的經量部不同。這可見《異部宗輪論》所顯示的宗派實況,不會遲於《大毘婆沙論》的。中國所傳的世友菩薩,就是《大毘婆沙論》所說的世友。
  28.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其本共大眾部之時。傳承迦葉之教上座部者。轉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經教。說因部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能伏上座部僧說。因時遂大強。上座於斯乃弱。說因據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若從遠所襲以名上座部。又西域之言呼冬分時為雪風。雪山中風。流行於世號為冬分。故言雪風今此上座。賢聖漸少。宗義微弱。人不流通。說一切有聖者轉多。理趣強盛。人皆學習。上座廢之不行。如雪風相似。言其微弱也。又上座既是根本。應在說因之前。但以聖少義弱。所以列之於後。」
  29. ^ 《舍利弗問經》:「摩訶僧祇其味純正,其餘部中如被添甘露。」
  30. ^ 舍利弗問經》:
  31. ^ 《文殊師利問經》:「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聲聞緣覺諸佛悉從般若波羅蜜出。」
  32. ^ 文殊師利問經》:
  33. ^ 文殊師利問經》:
  34.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項 部派分裂的譜系. [2022-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35. ^ 印順《印度之佛教》,第六章「學派之分裂」。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章「聖典結集與部派分化」,第二節「部派分化與論書」。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六章「部派分化與大乘」,第一節「部派分化的過程」:第二項「部派分裂的譜系」:“依眾多異說而加以研究,有關十八部的分立,主要的不過四說。一、上座部所傳;二、大眾部所傳;三、正量部Saṃmatīya所傳。這三說,出於清辨Bhavya的『異部精釋』。四、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所傳。此外,還有說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in所傳,與上座部所傳的大致相同。”;第三項「部派本末分立的推定」:“這樣,上座部的分派,以大眾說最妥當。大眾部的分派,反而以上座部三派的傳說為好。這就是身居局外,沒有「自尊己宗」的心理因素,所以說得更近於實際。”。
  36. ^ 36.0 36.1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在漢譯『根有律』的論書中,可以明白的看出,『根有律』的組織,是近於『十誦律』的(如本書第六章說)。『根有律』就是『八十部律』,與『十誦律』為同一原本,只是流傳不同而有所變化。起初,『十誦律』從摩偷羅Madhurā而傳入罽賓──健陀羅Gandhāra、烏仗那Udyāna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如『十誦律』說的結集論藏,為:「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相合。其後,『根有律』又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Kaśmīra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例如『大毘婆沙論』解說「譬喻」為:「如大涅槃持律者說。所說大涅槃譬喻,出於『根有律雜事』。又如『順正理論』,說結集論藏為「摩呾理迦」;也與『根有律雜事』相合。流行於北方的說一切有部,源遠流長,化區極廣,隨時隨地而有多少不同。這二部廣律,不全為廣略的差別,實為同一原典而流傳不同。
  37. ^ 般舟三昧經》卷上:其人聞是三昧已。不樂不信。不入中。反作輕戲語。佛亦有深經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間亦有比丘如阿難乎。佛言。其人從持是三昧者。所去兩兩三三。相與語云。是語是何等說乎。是何從所得是語乎。是為自合會作是語耳。是經非佛所說
  38. ^ 道行般若經》卷第六:若前從我所聞受者,今悉棄捨,是皆不可用也。若自悔過,受疾悔之。隨我言者,我日來問訊汝,不用我言者,終不復來視汝。若莫復說是事,我不復欲聞,是故說是皆非佛所說,餘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語,我所說皆佛語。
  39.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初期大乘經之集出和持宏,第二項法門傳出的實況

外部链接

编辑

參見

编辑